❶ 西湖屬於中國哪裡
天下西湖36處,最有名屬杭州西湖。像福建的福州,泉州,還有廣東的潮州,惠州都有西湖。一般在城區西部的湖就叫西湖了。當然最有名的屬於浙江杭州的西湖。所以西湖屬於中國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
❷ 西湖是我國著名的什麼
西湖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名勝
西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面,
西湖三面環山,面積約6.39平方千米,東西寬約2.8千米,南北長約3.2千米,繞湖一周近15千米。湖中被孤山、白堤、蘇堤、楊公堤分隔,按面積大小分別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蘇堤、白堤越過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個小島鼎立於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與寶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島、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❸ 杭州西湖是一個什麼的地方,那裡還有很多什麼,可以讓人們觀賞遊玩
西湖,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浙江省杭州市區西面,是中國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中國大陸主要的觀賞性淡水湖泊之一。
一、西湖十景
西湖十景之名源出南宋山水畫。南宋祝穆《方輿勝覽》、吳自牧《夢粱錄》均有記載,當時的文人詩詞也多有提及。十景皆傍近西湖或在湖中,最初的十景景目為平湖秋月、蘇堤春曉、斷橋殘雪、雷峰夕照、南屏晚鍾、麴院風荷、花港觀魚、柳浪聞鶯、三潭印月、兩峰插雲。
至清代,康熙帝南巡至杭,為西湖十景題字,並將「兩峰插雲」改為「雙峰插雲」;「雷峰落照」(或稱「雷峰夕照」)改為「雷峰西照」;「南屏晚鍾」改為「南屏曉鍾」。但是「西照」與「曉鍾」兩個名稱卻未被人們接受,後人仍沿用南宋舊名至今。
此後當地官吏將康熙帝御筆所書,刻石立碑,建亭恭護,至此,西湖十景石碑成為景點標志。乾隆帝南巡杭州,就十景各賦詩一首,鐫刻於碑石陰面。
二、山水
1、一山(孤山)
孤山位於北側外西湖中,海拔35米,面積約0.22平方千米,為棲霞嶺的支脈,也是西湖中最大的島嶼。南宋咸淳《臨安志》卷二十三:「一嶼聳立,旁無聯附,為湖山勝絕處。」今山上林木蔥蔚,多歷代人文古跡留存。
孤山東西分別以白堤和西泠橋與湖岸相連,且島上名勝古跡甚多,因此杭州人將「孤山不孤」,與「斷橋不斷」、「長橋不長」並稱西湖三怪。
孤山上主要的景觀包括中山公園、浙江省博物館、文瀾閣、西泠印社、放鶴亭、秋瑾墓、俞樓、慕才亭(蘇小小墓)等。
2、二塔(雷峰塔、保俶塔)
雷峰塔原名皇(黃)妃塔,又名西關磚塔,位於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頂上,為吳越國王錢俶為祈求國泰民安而建。
雷峰塔原是一座八角形、五層的磚木結構的樓閣式塔,後遇火只留下了磚體塔身。原塔於1924年坍塌,僅存遺址。2002年在原址重建新塔。夕陽西下時余暉映照雷峰塔形成著名的雷峰夕照景觀,為西湖十景之一。
保俶塔位於西湖北側寶石山山頂,由元至明、清,保俶塔六次毀壞六次重建。是西湖寶石流霞景觀所在,與雷峰塔隔西湖相對,素有「雷峰似老衲,保俶如美人」、「一湖映雙塔」之說。
3、三島(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
小瀛洲(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景區在外西湖西南部水域,包括小瀛洲及其南側三座葫蘆狀石塔,以賞月和水上園林著稱。現在全島面積約7公頃,水面佔60%。
湖心亭
湖心亭在外西湖中心。清雍正《西湖志》卷九:「亭在全湖中心,舊有湖心寺,寺外三塔,明孝宗時,寺與塔俱毀。」聶心湯《縣志》稱:湖心寺外三塔,其中塔、南 塔並廢,乃即北塔基建亭,名湖心亭。
復於舊寺基重建德生堂,以放生之所。據此,則舊湖心寺乃今放生池,而今之湖心亭,乃三塔中北塔之基地。」《湖山便覽》 卷三:明「萬曆四年按察僉事徐廷裸重建,額曰『太虛一點』,司禮監孫隆疊石四周,廣其址,建喜清閣,但統稱曰『湖心亭』。國朝重加葺治,左右翼以雕闌,上 為層樓……。」
清乾隆二十七年乾隆帝御書「光澈中邊」額。抗日戰爭後,喜清閣舊址先後改建為財神殿和觀音大士殿。1980年在島上刻置「蟲(異體字,為繁體字「風」的中間部分)二」太湖石碑一塊,意指「風月無邊」。因島嶼面積較小,目前只對手劃船遊客開放。
阮公墩
阮公墩在外西湖中,位於湖心亭西。清嘉慶五年(1800年),浙江巡撫阮元疏浚西湖時以所挖葑泥堆疊成島,俗稱「阮灘」。島南北長34米,東西寬33米,面積0.57公頃,長期以來島上無建築,雜樹荒草叢生,成為候鳥棲息地。1952-1958年間疏浚西湖時,島四周加添亂石護岸,面積稍有拓寬。
1977年,島四周駁墈,再次擴大面積並加填客土。1981年,又在島上添土1000餘噸,建「環碧小築」。島上有憶芸亭(阮元號「芸台」)、雲水居等建築。1982年,島上開辟西湖第一處垂釣區,遊人可登島品茗、垂釣。
1984年起,島上舉辦「環碧庄」仿古旅遊,在西湖夜遊活動中頗受歡迎。目前為生態島,不對遊客開放
(3)杭州西湖是我國的一個什麼湖擴展閱讀:
自然資源
1、動物
西湖景區內共有鳥類119種,哺乳類動物20餘種。西湖水面就有水鳥38種。丁家山、烏龜山等是鷺鳥的棲息地,鷺鳥數目在兩萬只以上。
2、植物
西湖在石灰岩地區,發育著一些落葉闊葉樹種。西湖周邊群山森林生態系統主要以常綠闊葉落葉闊葉混交林為主,間有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等。西湖景區內種子植物物種共有184科739屬1369種,其中裸子植物7科19屬28種,被子植物150科675屬1273種,蕨類27科45屬68種。
有國家一級保護珍稀植物浙江楠、野大豆、短穗竹等21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63種。列為國家級或省級保護珍稀植物預備清單有浙江潤楠、堇葉紫金牛、線萼南蛇藤、脈葉翅棱芹、寒竹等5種。
3、古樹名木
西湖景區內樹齡100年以上的古樹共620株,分屬38科65屬87種(或變種),其中300年以上一級保護古樹有138株。
❹ 西湖是人工湖還是天然湖
杭州的西湖是天然湖。西湖匯水面積為21.22平方千米,流域內年徑流量為1400萬立方米,蓄水量近1400萬立方米,水的自然交替為1次/年。西湖的湖體輪廓呈近橢圓形,湖底部較為平坦。湖泊天然地表水源是金沙澗、龍泓澗、赤山澗(慧因澗)、長橋溪四條溪流。
湖泊水位保持在黃海標高7.15米,±0.05米,最高水位7.70米,最低水位6.92米,高低相差50厘米。庫容量約1429.4萬立方米。湖泊平均水深為2.27米,最深約5米,最淺不到1米。湖泊年均湖面降水量562.9萬立方米。水系沖刷系數為1.49,當枯水季節閘門封閉時,流速等於0,即使是洪水時期,一般流速也只在0.05米/秒以下。西湖引錢塘江水,量約為1.2億立方米/年。)
西湖地處中國東南丘陵邊緣和亞熱帶北緣,年均太陽總幅射量在100—110千卡/平方厘米之間,日照時數1800—2100小時,光照充足,年均氣溫16.2℃,年均無霜期245天。常年四季分明,晴雨相間,冬、夏季風交替顯著,雨量充沛,年降水量約1500毫米,空氣濕潤。西湖生態系統可分為三個子系統:森林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及濕地生態系統,以森林生態系統為主。
(4)杭州西湖是我國的一個什麼湖擴展閱讀
西湖傍杭州而盛,杭州因西湖而名。自古以來,「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美是杭州」,以西湖為中心的西湖景區,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也是全國首批十大文明風景旅遊區和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她三面雲山,中涵碧水,面積約60平方公里,其中湖面6.5平方公里。
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觀」在第35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杭州西湖文化景觀」由分布於3322.88公頃范圍內的西湖自然山水、「三面雲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間特徵、「兩堤三島」景觀格局、「西湖十景」題名景觀、西湖文化史跡和西湖特色植物六大要素組成。肇始於9世紀、成形於13世紀、興盛於18世紀、並傳承發展至今。
該景觀在10個多世紀的持續演變中日臻完善,成為景觀元素特別豐富、設計手法極為獨特、歷史發展特別悠久、文化含量特別厚重的「東方文化名湖」。
她是中國歷代文化精英秉承「天人合一」、「寄情山水」的中國山水美學理論下景觀設計的傑出典範,展現了東方景觀設計自南宋以來講求「詩情畫意」的藝術風格,在世界景觀設計史上擁有重要地位,為中國傳衍至今的佛教文化、道教文化以及忠孝、隱逸、藏書、印學等中國古老悠久的文化與傳統的發展與傳承提供了特殊的見證。
❺ 西湖又稱為 什麼
西子湖。
❻ 西湖又稱為什麼
西湖被稱為薴蘿西子、西子湖,西子指越國美女西施
❼ 杭州的西湖是什麼是什麼是什麼答案
杭州西湖是什麼 那是一個湖名字叫西湖 也是杭州最出名的風景旅遊景點
❽ 杭州西湖名稱由來,有什麼典故
名稱的由來:
1、湖泊位於杭州城的西部,和西施沒有任何關系。
2、其實,在唐朝之前,西湖還曾有過很多名字,如武林水、明聖湖、瀲灧湖、金牛湖、龍川、西陵湖、錢塘湖、上湖等十幾個名稱,西子湖的雅稱是從蘇軾的那首詩廣為流傳之後才出現的。
西湖由來的典故:
傳說天上金童玉女玉龍和金鳳在銀河邊的仙島上撿到了一塊玉石,經過了好多年的打磨,成了一顆具有神奇魔力的明珠,明珠的光澤照耀能形成綠洲和讓鮮花綻放。
天庭的王母娘娘知道後派天兵天將去搶這顆明珠,爭搶的過程中明珠落到了人間,就變成了美麗的西湖。這個神奇的傳說,讓西湖之美更顯神秘。
(8)杭州西湖是我國的一個什麼湖擴展閱讀:
關於西湖的故事
1、白娘子與許仙
我國四大古典傳奇之的《白蛇傳》中,許仙與白蛇娘娘相識在此,同舟回城;後又在這里邂逅重逢,言歸於好,演繹成《斷橋相會》這出許多劇種作為保留劇目的摺子戲。
白蛇傳在清代成熟盛行,是中國民間集體創作的典範。描述的是一個修煉成人形的蛇精與人的曲折愛情故事。故事包括篷船借傘,白娘子盜靈芝仙草,水漫金山,斷橋,雷峰塔,許仙之子仕林祭塔,法海遂遁身蟹腹以逃死等情節。
2、蝦龍圩
三墩有一個地方,叫蝦龍圩。這「龍」 有的人認為寫錯,應該是「籠」,說是只有龍蝦,沒有蝦龍。那「蝦籠」是捕捉河蝦的竹籠,這一帶以前家家戶戶都編織蝦籠。其實兩種叫法都對。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傳說當年朱元璋下江南,一天,行至三墩蝦龍圩村。謀臣劉伯溫極目四望,不由得失聲贊嘆:「好一處風水寶地!」但得知此村名為「蝦龍圩」後,他擔心百姓尚待安撫卻要亂賊作祟,朱元璋下令要在村中開鑿河道,名義上消除水患,意為砍斷「王龍」背脊。
又下令在距村二里的河墩東西兩側,分別建造兩座石橋,西邊一座叫文星橋,東邊一座叫武星橋,以徹底破掉風水。
橋造好了,劉伯溫一看又不好,蝦龍就是蝦之龍,也就是「龍蝦」。「龍蝦」要順河水遊走跑掉,這么說皇帝的「龍位」要保不住。於是他讓村民砍下竹子,劈成竹絲,編成葫蘆樣的籠子,在籠子里放入一些麥麩作為誘餌,將它放入河裡一試,果然蝦兒都乖乖地束手就檎。
3、金蓮寺
明朝年間的一天清晨,在杭城運河邊的船埠碼頭,有一個道人模樣的人在等候轎夫,准備坐轎趕路。正好這時有兩個轎夫抬著一頂空轎迎面過來,那道人模樣的人便揮手叫轎夫停下,說服兩轎夫先上路後講價說不會虧待他們後便離開了船埠碼頭。
他們一路經松木場,過西溪花塢,再過西、東兩穆塢,一直抬到十里橫山的大嶺上。坐轎人休息片刻後繼續上路,並指著右邊的山間小徑要轎夫往上抬。轎夫花了近兩個時辰在高山險道上卻抬著非常輕松,如履平地一般。就這樣一直抬到山頂,在一廟宇前停下,道人就進了廟宇。
他們久久不見道人出來便進屋去找人要工錢,奇怪的是廟宇內空無—人,卻見堂前坐著一尊神像,手握寶劍,氣勢威武,兩轎夫只好自認晦氣便出了廟宇准備下山。正當他們走到轎前,卻看到轎椅上放著兩個紅包,發現裡面裝的錢數竟比他們預想的多了10倍。
再說這廟宇就是真武廟,廟內這神像就是真武聖帝,這次是聖帝菩薩化作凡人,從武當山回老家。民間盛傳這聖帝菩薩很靈驗,有求必應,因此上老焦山進香朝拜者眾多。後來,一批信徒怕山髙路遠不方便朝拜,因此有意要將聖帝菩薩請到龍門坎村附近來供奉。
結果到了老焦山下小山上歇腳後就再也背不起來。就這樣百姓們於是就地建起廟宇。從此,老焦山上的真武廟就移至龍門坎附近的山上。
❾ 西湖屬於什麼湖
西湖是一個瀉湖(註:所謂瀉湖,即由於河床的彎道被淤泥切斷,從河床中分離出來的湖泊)。
西湖的地形,南、西、北三面均為山所圍繞,惟有東面是一個沖積平原,浙江省城就在這個沖積平原之上,所有泥土,統是錢塘江帶下的沉澱積成。
大凡河流所帶泥沙到了河口,一部分就要沉下來,一則因為河流入海受了海水的阻力,速率減縮;二則因為海水含鹽分,鹽分能減少河水分子的凝聚力。有了上述兩層原因,凡是長江大河,如埃及的尼羅河,印度的恆河,以及我國黃河、長江,到了入海地方,均成有三角洲。照這樣看來,杭州附近沖積平原,不過是錢塘江所成的一個三角洲。
若再進一層來考察西湖近旁的地質,就曉得不但西湖東面有沖積土,就是西面也有沖積土,假使我們能追想錢塘江初成時候情形,一切沖積土尚未沉下來時,現在杭州所在地方,還是一片汪洋,西湖也不過是錢塘江口左近的一個小小灣兒。後來錢塘江沉澱慢慢的把灣口塞住,變成一個瀉湖。
初成的時候,里湖的面積比較現在的外湖還大。後來因南北諸高峰川流匯集,如玉泉、兩峰澗、龍井等溪水所帶下的泥土,流入湖中以後,速率頓減,就淤積起來。
里湖因在靠山這一邊,所以淤積得快。如耿家步、金沙港、茅家埠等處,就是溪流帶下的沖積土所成的。倘使沒有宋、元、明、清歷代的開浚修茸,不但里湖早已受了淘汰,就是外湖恐怕也要為淤泥所充塞了。換言之,西湖若沒有人工的浚掘,一定要受天然的淘汰。現在我們尚能徜徉湖中,領略勝景,亦是人定勝天的一個證據了。
在夏季時候,外湖的水平均不過四英尺深,里湖因靠近山邊,所受的沉澱比外湖較多,所以水亦較外湖淺。惟蘇堤六橋、玉帶橋、西泠橋之下,水度略深,最深的地方大約在六英尺左右。這是因為湖中水平如鏡,流動極緩,水中所含最微渺的泥粒,也都沉下來。獨堤上諸橋為湖水交通咽喉,自里湖流入外湖必經之路,湖水流行較速,水中微細的泥土不能沉降。試觀西湖各處,香灰泥堆積很深,獨在西泠橋上,注目俯觀,水清澈底,能見岩石,即因水流湍急,香灰泥不能留足之故。
現在西湖情形照上面看來,是由於錢塘江帶下泥土淤積,塞住原有的灣口而成。
至於西湖生成的年代,離現在有多久,這個問題,卻不容易解決,從歷史上眼光看起來,西湖生成時代是很久遠。唐代以前,雖則寂然無聞,自從李鄴侯、白居易、蘇東坡先後服官武林以來,西湖的名就聲聞全國。
但從地質學上眼光看起來,西湖生成卻是很近來的一樁事,在地質學上最近的一個時代。這個時代,就是沖積時代。
世界人類的產生,在洪積時代的末期,沖積時代的初期,所以西湖的生成,當然在世界有了人類以後。西湖南、西、北三面的岩石,統是很老。
西北方面如葛嶺、寶石山等,系粗面岩所構成的。粗面岩是一種火成岩,它的分布在我國南部濱海非常廣大。據德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希霍芬之考察,自寧波至香港南海一帶,斑岩(粗面岩與石英斑岩是一類的岩石)之多,可稱世界第一。這種石英斑岩與粗面岩,是火山所噴出而成的。噴出時期,據美國地質學家威利斯之推測,大概在三疊紀與侏羅紀之間。
西湖的南部同西部,如九曜山、石屋嶺、南高峰以及靈隱等,統是砂岩及石灰岩所造成的,其中尤以石灰岩分布最廣。石灰岩所成的山峰,最足驚心動目的,要算雲林寺面前的飛來峰,蒼翠玉立,突兀崢嶸,它上面還刻有許多佛像,宛如天成的一座假山。
西湖近旁岩洞很多,如玉乳洞、石屋洞等,也是石灰岩生成的。石灰岩與砂岩生成的年代,比北部的粗面岩還要久遠,大約在古生代的石炭二疊紀(離現時差不多有三億年)。
西湖南、西、北三面的岩石雖然很古,但西湖東岸的泥土卻是很新,是在沖積時期才成的。
我們要曉得西湖生成年代的久遠,只要曉得錢塘江排泄的沉澱,把現在杭州淤積為大陸的時候就是了。自從西湖生成以來,錢塘江的三角洲漸漸在海中推廣,到現在已達杭州灣口,離杭州省城約有一百二十英里之遙。假使我們去推測錢塘江三角洲每年在海中伸張的速率,那末西湖生成的時代就不難知道了。
錢塘江河身的長短,河域的大小,同歐洲隆河與坡河不相上下,從下面可以看出來:隆河河身長五一○英里;坡河四一八英里;錢塘江四○○英里。隆河流域平方英里九四八○○;錢塘江二四○○○。隆河取源處高度一二○○○——一五○○○英尺;坡河一二六○八英尺;錢塘江五九○○英尺。隆河同坡河流入地中海,河口海底深度,同波浪強弱,與錢塘江口情形差不多。獨坡河與隆河取源均在阿爾卑斯山上,比較錢塘江取源安徽黃山的高度,有兩倍多,所以錢塘江三角洲生長速率,應該沒有隆河同坡河的三角洲這樣快。
隆河的三角洲,在一千五百年中增長十五英里,平均每百年增長一英里。坡河的三角洲在一千八百年中增長二十英里,每百年增長也差不多一英里。若使錢塘江的三角洲增長同坡河、隆河一樣快,每百年增長一英里,要積一百二十英里長的沉澱,就要一萬二千年。照這些算來,西湖的生成,至少在一萬二千年以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