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杭州市民卡自助服務有哪幾個點具體地址在哪
自助服務點主要服務:
l 市民卡帳戶、杭州消費卡交易密碼和服務密碼修改
l 市民卡帳戶、杭州消費卡、市民卡(城市通)錢包余額查詢
l 將市民卡帳戶里的錢「圈存」到市民卡(城市通)錢包或公交A、D、T卡內
l 銀聯標記的銀行卡向市民卡(城市通)錢包充值
(其中中國銀行自助網點只能用中國銀行借記卡向錢包充值)
特別說明:
在社區服務信息亭用銀行卡對市民卡(城市通)錢包或其他公交IC卡充值時,收取1元/次的手續費。
城區 街道 社區 小區 地址 具體方位
上城區 湖濱街道
3 東平巷社區 羊血弄 羊血弄10幢前 解放路青年路附近
涌金門社區 涌金小區 浣紗路西湖大道交接西北角[社區健身廣場東 西湖大道 浣紗路交接
岳王路社區 岳王新村 岳王新村2號對面花壇 平海路岳王路口
清波街道
4 惠民苑社區 惠民苑小區 惠民苑小區10幢右 惠民路光復路附近
勞動路社區1 嘉禾苑 娃哈哈小學對面嘉禾苑 延安南路勞動路附近,吳山廣場附近
勞動路社區2 柳浪東苑 柳浪東苑3號對面花壇內 南山路河坊街口附近
清波門社區 柳浪新苑 柳浪新苑24號右側花壇內 南山路河坊街口附近
小營街道
9 葵巷社區1 小河下 建國中路74號小河下19幢旁 建國路解放路口
葵巷社區2 萬安城市花園南苑 建國中路37號萬安城市花園南苑 建國路解放路口
葵巷社區3 奎巷 建國中路184 建國路慶春路口
葵巷社區4 萬安城市花園東苑 建國中路179 萬安東苑 建國路慶春路口
馬市街社區 馬市街 馬市街小區133號旁 慶春路馬市街附近
馬市街社區 萬安城市花園西苑 萬安西苑5幢1單元對面 慶春路 直大方伯 附近
茅廊巷社區 義井巷 義井巷8幢旁 西湖大道佑聖觀路口附近
梅花碑社區1 信余里 信余里南大門 佑聖觀路河坊街口附近
紫金社區 紫金觀巷 紫金觀巷12棟1單元前 慶春路皮市巷內 杭十中對面
紫陽街道
8 彩霞嶺社區 彩霞嶺 彩霞嶺社區敬老院旁(保安橋直街7號) 江城路 撫寧巷附近 建蘭中學對面
鳳凰社區1 鳳凰南苑 秋濤路鳳凰南苑16幢左 秋濤路復興路口,羊毛衫市場附近
鳳凰社區2 鳳凰北苑 秋濤路鳳凰北苑7幢西對面 秋濤路復興路口,羊毛衫市場附近
候潮門社區 候潮公寓 候潮公寓8幢旁 江城路雄鎮樓車站旁
十五奎巷社區 十五奎巷 十五奎巷 市黨校對面 中河路 十五奎巷內 市黨校正對面
太廟社區 太廟 中山南路太廟公園北面察院前巷 中河路太廟公園旁
新工社區2 南瓦坊 秋濤路立交南瓦坊1、2棟東 秋濤路復興路口,羊毛衫市場附近
袁井巷社區1 金獅苑 金獅苑3幢旁 江城路 撫寧巷附近 建蘭中學對面
望江街道
12 近江東園社區1 近江三園 近江三園2幢右上方 清江路富春路口,濱江四號地塊,錢江三橋北岸
近江東園社區2 近江二園 近江二園4幢對面 清江路富春路口,濱江四號地塊,錢江三橋北岸
近江東園社區3 近江一園 近江一園物管邊上 清江路富春路口,濱江四號地塊,錢江三橋北岸
近江西苑社區 近江家苑八園 近江家苑八園13幢 清江路富春路口,濱江四號地塊,錢江三橋北岸
清泰門社區2 清泰南苑 清泰南苑10幢旁 清江路杭海路口,自來水公司附近
徐家埠社區1 近江苑 近江苑13幢邊 錢江路衢江路口,華東傢具市場南
徐家埠社區2 望江家園西園 望江家園西園41幢旁 秋濤路望江東路,汽車南站對面
徐家埠社區3 望江家園西園 望江家園西園2幢旁 秋濤路望江東路,汽車南站對面
耀華社區2 文華苑 文華苑2幢5單元前 清江路富春路口,濱江四號地塊,錢江三橋北岸
耀華社區3 錢江名都 錢江名都左邊 清江路富春路口,濱江四號地塊,錢江三橋北岸
在水一方社區1 天福花園 天福花園7幢邊 清江路富春路口,濱江四號地塊,錢江三橋北岸
在水一方社區2 世紀坊 世紀坊8幢邊 清江路富春路口,濱江四號地塊,錢江三橋北岸
南星街道
12 復興街社區1 復興南苑 復興南路123號邊復興南苑8幢右側 復興路美政路附近
復興街社區2 復興南苑 復興南路165號復興南苑16幢對面 復興路美政路附近
復興街社區3 復興北苑 復興街191號復興北苑12和14幢中間 復興路美政路附近
海月橋社區1 十畝田家園 化仙橋路25號十畝田家園21幢旁 復興路化仙橋路附近
海月橋社區2 金棕櫚 金棕櫚7幢左 復興路海月路附近
海月橋社區3 清怡花園 清怡花園 復興路海月路附近
美政橋社區1 美政花園 復興南路47號邊46幢左上方 復興路美政路附近
美政橋社區2 美政花園 復興南路14號邊16幢右邊 復興路美政路附近
水澄橋社區1 民安苑 復興街461號民安苑正大門右邊 復興路 南復路附近
水澄橋社區2 清河家園 清河家園2幢旁的花園 復興路化仙橋路附近
紫花埠社區1 紫花苑 紫花苑3號門 復興路 紫花路附近
紫花埠社區2 紫花苑 紫花苑17幢旁 復興路 紫花路附近
下城區 武林街道
4 長壽社區 思敬里 鳳起路思敬里 武林路 鳳起路口東50米
環西社區 環西新村 昌化路環西新村31幢3單元前 武林路 環城西路之間
仙林社區 清遠里 清遠里5幢南對面中山北路252號 中山北路 鳳起路口附近
竹桿巷1 竹桿巷小區 竹桿巷小區 慶春路浣紗路口 竹竿巷內
天水街道
5 環北新村社區 環北新村 武林路458號 環城北路 密渡橋路 白鹿鞋城旁小區內
延安新村社區1 延安新村 延安新村社區前 延安路百井坊巷內
皇親社區1 皇親巷 皇親社區西 延安路百井坊巷內
戒壇寺巷 戒壇寺巷 戒壇寺巷社區對面 延安路 武林路 戒壇寺巷社區對面
倉橋社區 倉橋 倉橋社區活動室 中河路 屏風街 附近
朝暉街道
11 塘南社區2 朝暉七區 朝暉七區18幢邊 河東路 新市街 朝暉七區 大門口
黎園社區 1 朝暉一區 河東路 朝暉一區社區邊 花明弄 河東路 文暉路口
老房社區 1 朝暉四區 朝暉四區31幢 上塘路 新市街 小區門口
老房社區 2 朝暉四區 朝暉四區50幢 上塘路 新市街 小區門口
大木橋社區1 朝暉六區 朝暉六區31幢西 上塘路 新市街 小區門口
大木橋社區3 朝暉六區 朝暉六區15幢西 上塘路 潮王路 浙工大對面
玉公橋社區1 朝暉二區 朝暉二區21幢西側(6號門) 上塘路 積公弄 省人民醫院附近 市現代實驗小學旁
虹園社區2 朝暉九區 朝暉九區15幢邊 一號門 潮王路 河東路 潮王東路西
稻香園社區1 稻香園 稻香園南區大門 26幢南 潮王路 湖墅南路 古河巷內
施家花園社區1 施家花園 施家花園10幢西 上塘路 朝暉路口
大家社區1 中山花園 朝暉路 中山花園對面 中山北路 朝暉路口
長慶街道
6 吳牙社區2 青春坊 青春坊17幢西對面 慶春路 六克巷附近 世紀聯華後
新華坊社區1 新華坊 新華坊51幢1單元邊 鳳起路中河路附近 絲綢市場附近
新華坊社區2 新華坊 新華坊高層17幢西南角 鳳起路中河路附近 絲綢市場附近
浙大御蹕社區1 大營盤 大營盤10、12幢對面杭大宿舍東大門 建國北路 體育場路口 浙江日報 東100米
浙大御蹕社區2 木庵小區 長運路128號木庵小區門口 環城北路 建國北路附近 倉河下內 市電視台南50米
十五家園2 十五家園 十五家園28幢72-2右 鳳起路中河路附近 絲綢市場附近
潮鳴街道
10 體東社區 永康苑 永康苑45幢 建國北路 體育場路口 莫衙營路內
東園社區1 春豐苑小區 春豐苑小區8幢1單元 環城東路 鳳起路口 紅十字醫院西50米
艮山門社區1 永康苑 永康苑53幢社區邊 建國北路 體育場路口 莫衙營路內
艮山門社區2 艮山福居 艮山福居8幢邊 環城北路 環城東路口 公交總公司旁
所巷社區1 樹園 樹園9幢 體育場路 建國北路口附近 大樹路內
所巷社區2 錦園 所巷錦園5幢 鳳起路 建國北路口附近
刀茅巷社區 環東公寓 環東公寓1幢 環城東路 體育場路口附近
知足弄社區 潮鳴苑 潮鳴苑19幢西北角 建國路慶春路口
小天竺社區 珠碧苑 回龍廟弄16號 珠碧二弄 醋坊巷路口
小天竺社區 珠碧苑 珠碧苑31幢3單元門前空地 珠碧苑小區健身廣場
文暉街道
8 德勝東村社區 德勝東村 德勝東村社區邊 德勝路 再行路口
三里家園社區1 三里家園小區 三里家園小區10幢3單元 農都邊 德勝中路 石橋路 附近 農都市場旁
三里家園社區2 水岸雅苑4 水岸雅苑4幢左側 農都邊 德勝中路 石橋路 附近 農都市場旁
打鐵關社區1 光輝歲月 文暉路139號 光輝歲月 建國北路 文暉路口附近
打鐵關社區2 和平小區 和平小區西大門 建國北路 朝暉路西
京都苑社區2 京都苑 京都苑24幢邊 建國北路 朝暉路附近 和平飯店對面
流水西苑社區1 流水西苑 流水(西)苑31幢邊 建國北路 朝暉路附近 和平飯店對面
勝利 長窿公寓 長窿公寓值班室東對面 東新路 香積寺路口附近
東新街道
8 長青苑社區2 萬和苑 東新路445號 第四干休所萬和苑2幢 東新路 德勝路口附近
東新園社區1 東新園 東新園1號門(南大門)左側 東新路 香積寺東路口附近
三塘苑社區1 三塘 桂園三塘高層對面 香積寺路 再行路口
沁園1 六塘公園 六塘公寓10幢邊 香積寺路 再行路口
沁園2 三塘沁園 三塘沁園22幢對面 香積寺路59-1號邊 香積寺路 再行路口
新顏苑1 重機宿舍 東新路612號重機宿舍17-2門前 香積寺路 東新路北500米
三塘北苑2 三塘北村 三塘北村12-1對面 白石巷 香積寺路 好來登大酒店對面
富春苑 富春苑 富春苑 王馬路 德勝路 東新路附近 王馬路內
拱墅區 米市巷
街道
9 錦綉社區1 五一新村 五一新村8幢邊 潮王路 湖墅南路
大塘巷社區 大塘巷小區 大塘巷小區 湖墅南路 文暉路
紅石板社區3 葉青隨苑 葉青隨苑13幢旁(31幢) 文暉路 湖墅南路 葉青兜路內
夾城巷社區1 左家新村 左家新村2幢西 文一路 湖墅南路 夾城巷內
夾城巷社區2 遠大花園 遠大花園7幢旁 潮王路 潮王支路長板巷交界處
夾城巷社區4 聖都公寓 德勝路385號 聖都公寓 德勝路 湖墅南路口
沈塘橋社區 星河明苑 湖墅南路157-175號之間 星河明苑5幢北 文暉路 湖墅南路
夾成巷3 左家新村 左家新村南大門 湖墅南路394號 德勝路 湖墅南路口
米市 莫干新村 莫干新村2幢對面 莫干山路中學邊 文二路 莫干山路 莫干山路中學邊
湖墅街道
6 珠爾潭2 賈家弄 賈家弄7幢 湖墅北路 賈家弄內
賣魚橋 湖墅新村 湖墅新村50幢 德勝路 湖墅北路口 信義坊對面
雙盪弄2 雙盪新村 文一路38號大門 雙盪新村7幢南 湖墅南路 文一路口
長樂苑 大關新村 上塘路 大關新村 玉兔路21幢西 大關路 上塘路
珠爾潭 信義坊 信義坊15幢東 社區旁 湖墅北路 信義坊內
倉基2 倉基新村 湖墅南路460號倉基新村6幢西 德勝路 湖墅南路口
大關街道
8 德勝 德勝東村 德勝新村德勝幼兒園前 上塘路 德勝路
香積 八丈井 八丈井東路25號 上塘路 香積寺路
南苑 大關南四苑 大關南四苑 上塘路 香積寺路
東苑第一社區 大關東苑一區 大關東苑一區門口 上塘路 香積寺路 大關公交總站附近
翠玉社區 東新關小區 德勝路213號東新關小區11幢 上塘路 德勝路
大關東二苑 大關東七苑苑 大關東七苑3幢北 上塘路 大關路 大關苑路 范圍內
大關南苑 大關南五苑 大關南五苑2幢北 上塘路 香積寺路 德苑路內
大關南苑 大關南六苑 德苑路 南六苑25幢南 上塘路 香積寺路 德苑路內
小河街道
8 長征橋 小河佳苑 小河佳苑北20幢 莫干山路 登雲路 附近 趙伍路內
小河 廣興新村 廣興新村5幢西 小河直街 到底
董家新村 三寶新村 三寶新村22幢東 莫干山路 和睦路 賈家弄內
塘河 塘河北村 塘河北村5幢 莫干山路 塘河路內
餘杭塘路 塘河南村 塘河南村50幢 莫干山路 塘河路內
裟婆橋社區 湖墅嘉園 湖墅北路80號對面 湖墅嘉園門10幢1單元 大關路 湖墅北路口
紫荊家園1 錦昌文華 錦昌文華25幢西 麗水路 紫荊路口
紫荊家園2 紫荊家園 紫荊家園南大門33 麗水路 紫荊路到底
拱宸橋街道
7 蠶花園社區 永和坊 上塘路 永慶路 永和坊9幢 上塘路 石祥路附近 永慶巷內
溫州路社區 榮華里 金華路 榮華里16幢 上塘路 金華路湖州街口 市二醫院對面
台州路社區 吉慶院 吉慶院6幢1單元對面 上塘路 衢州街口
蠶花園社區 永興坊 永興坊1幢5單元前 上塘路 石祥路附近 永慶巷內
蠶花園社區 永寧坊 永寧坊10幢2單元與1單元中間 上塘路 石祥路附近 永慶巷內
蠶花園社區 永慶坊 永慶坊9幢西 上塘路 石祥路附近 永慶路口
拱宸社區 拱宸 上塘路嘉興東路9幢 (23號) 上塘路嘉興東路
和睦街道
3 化纖社區 化纖新村 莫干山路 汽車北站 化纖新村15幢 莫干山路 汽車北站南
華豐社區 華豐小區 華豐社區 門衛邊 莫干山路 登雲路 附近 趙伍路對面
和睦社區 和睦新村 和睦新村5幢西南角 莫干山路 登雲路口
上塘街道
3 假山弄 天時苑 天時苑7幢4單元 德勝路 上塘路附近 德勝巷口
紹興路 紹興新村 紹興路684號 紹興新村18幢1單元北 紹興路 上塘路口
紹興路 大滸東苑 百安居後面 大滸東苑 紹興路 上塘路口
西湖區 北山街道
6 麴院2 麴院 老曙光路白沙泉67號 曙光路 浙大路附近
沿山河 沿山河新村 沿山河新村20幢 保俶路 天目山路
金祝社區3 桃花弄 金祝北路天目山路口 金祝北路 天目山路口
寶石1 寶石 寶石二路6號 社區東 保俶路路 寶石二路
麴院1 麴院 曙光路3弄 曙光路 求是路 老曙光路內 浙江圖書館旁
松木場2 松木場 松木場河東路值班室邊 體育場路 保俶路
西溪街道
4 白盪海2 白海盪 文一路104號3幢對面 莫干山路 文一路
石灰橋1 石灰橋新村 石灰橋新村18幢2單元 莫干山路 文二路
文教 文教 教工路138號2幢西 文三路 教工路 浙江自然博物館對面
下馬騰社區 郵電小區 郵電小區2幢3單元對面 莫干山路 文三路文二路之間
翠苑街道
9 翠苑一區 翠苑一區 翠苑一區東大門 學院路 文二路文一路之間
翠苑二區 翠苑二區 翠苑二區13幢 文一路 學院路口
翠苑三區2 翠苑三區 翠苑三區東大門左綠化內 文一路 學院路 翠柏路內
翠苑四區2 翠苑四區 文一路物美超市對面 翠苑四區三號門 文一路 古翠路口
九蓮1 九蓮新村 九蓮新村26幢 文二路 學院路附近
九蓮2 花園南村 文二路241號花園南村8幢西 文三路 學院路附近
古盪灣新村 景城花園 景城花園值班室邊 文三路 學院路 華星路附近
花園1 文萃苑 杭師院對面 文一街227號 文萃苑 學院路 文一路
黃姑山 中融城市花園 中融城市花園 老車管所對面 天目山路 萬塘路
靈隱街道
3 東山弄 東山弄 東山弄小廣場 浙大路 東山路
慶豐 慶豐新村 慶豐新村7號 玉古路 西溪路
求是 求是新村 求是新村30幢邊社區門前 曙光路 求是路
古盪街道
6 古北 古盪小區 天目山路-益樂路 古盪小區19幢6幢間 天目山路 益樂路口
嘉綠苑 嘉綠名苑 益樂路 嘉綠名苑12幢西 文二路 益樂路口
蓮花 秋水苑 秋水苑5幢西南角 豐潭路 蓮花街
古敦 城市心境 古墩路 城市心境北大門 古墩路 天目山路
益樂 世紀新城 世紀新城6幢西 西湖法院對面 文二路 益樂路口 西湖區法院對面
文華 桃園春居 益樂路北到底 桃園春居8幢南 文一路 益樂路 西斗門路十字路口
文新街道
10 南都1 天河西苑 文一西路(南天路 天河路) 天河西苑5幢東 文一西路 競舟路豐潭路間
南都2 南都小區 文一西路 南都花園6幢東北角 文一西路 競舟路口
湖畔2 春天花園 文一西路208號 春天花園4幢與7幢間 文一西路 古墩路競舟路間
星洲2 華苑公寓 古墩路 華苑公寓5幢西北角 文一西路 古墩路口
星洲1 星洲花園 古墩路 星洲路 星洲花園 萬黛藍居15幢東 星洲街 紫荊花路古墩路間
府新1 頤景園 古墩路383號 頤景園內 社區對面 古墩路 文二西路口
德加1 南都德加 文二西路299號內 南都德加東區 東區8幢南 西湖文二路與教工路交叉口西南
德加3 科技新村 文二西路439號 科技新村4幢南 文二西路 古墩路口
競舟社區 紫桂小區 紫桂花園10幢西(東大門內) 競舟路 文二西路口
競舟社區 蘭桂花園 文二西路330號 蘭桂花園1幢 文二西路 古墩路口
江干區 采菏街道
11 潔蓮 潔蓮 潔蓮社區前 裝在鐵樹位置與柱子平行 采荷路雙菱路附近
雙菱 雙菱新村 采菱路65號雙菱新村37幢南 采荷路雙菱路附近
芙蓉 采菏一區 采菏一區8幢東 采荷路雙菱路附近
人民 人民 慶菱路 社區門前 采荷路雙菱路附近
綠茗 清泰小區 解放東路422號 清泰小區46幢邊 解放東路凱旋路口附近
新凱苑2 新凱苑 凱旋路73 凱旋路采荷路口附近
健風社區 采菏東區 采菏東區2幢 秋濤路慶春東路口附近,邵逸夫醫院東
靜怡 靜安花苑 思安坊10幢旁 解放東路秋濤路附近
夕照 夕照小區 夕照小區2號門值班室北夕照小區21幢西 清江路秋濤路口附近
紅菱 紅菱 五安路 紅玉路16號 社區東邊 清江路杭海路口,四季青市場附近
江汀 觀音塘 觀音塘8幢後 采荷路雙菱路附近
凱旋街道
13 景苑 景芳五區 景芳五區 15幢西 國泰幼兒園邊 新塘路景芳路口附近
景湖 景芳新五區 景芳新五區 46幢 新塘路景芳路口附近
景華 景芳六區 景芳六區2幢西 新塘路景芳路口附近
景芳 景芳二區 景芳二區14幢東南角 景芳路景曇路附近
景秀 景芳一區 景西路 景芳1區19幢 景芳路景曇路附近
華家池 景芳二區 景芳二區42幢1單元對面 景芳路景曇路附近
凱西社區1 華景公寓 華景公寓13幢 凱旋路291號 鳳起路凱旋路口附近
凱西社區2 華西南苑 華西南苑12幢 凱旋路247號 鳳起路凱旋路口附近
金蘭池社區 華家池 華二路 華家池15幢 凱旋路太平門直街附近
慶春門 綠萍小區 太平門直街 綠萍小區3幢 凱旋路太平門直街附近
景新社區 景芳三區 景芳三區西大門邊 50幢西南角 景芳路景壇路附近
金秋花園社區 金秋花園小區 風起東路105號金秋花園小區1幢南 鳳起路秋濤路口附近
南肖埠社區 南肖埠北景東 風起東路112號 南肖埠小區10幢(南肖埠北景東苑) 鳳起路秋濤路口附近
閘弄口街道
9 機神 機神新村 機神新村8號路 機神新村10幢西 機場路 天城路口
濮家 濮家小區 濮家小區3號路保安值班室西 機場路 天城路口
京惠 京惠花園 京惠花園1幢西對面(艮山路機場路西北角) 機場路 艮山西路附近
閘弄口 閘弄口新村 閘弄口橫路30號 鍾家食譜西 機場路 艮山西路附近
萬家花園 萬和苑 天城路95號 萬和苑11幢南側 星光老年之家 秋濤路 天城北路300米
天杭社區 閘弄口新村 閘弄口支路 閘弄口新村1、3幢間 機場路 艮山西路附近
聞皇廟社區 三里新城-桂苑 三里新城-桂苑 大門口 機場路一弄 顧家畈路交叉口
蘭苑社區 三里新城-蘭苑 機場路一巷109號三里新城-蘭苑15幢西北角 機場路一弄 顧家畈路交叉口
春暉社區 三里亭苑一區 三里亭苑一區南門內 3幢與4幢之間
四季青街道3 錢江苑社區 錢江三苑 錢江三苑25幢西側 太平門直街 錢江路交叉口
五福社區 五福苑一苑 五福苑一苑1幢西側 太平門直街727號 太平門直街 錢江路交叉口
錢杭社區 采荷人家 航海路 采荷人家5幢南 杭海路 錢江路交叉口
中國銀行的市民卡服務機網點分布:
所屬直管支行 網點名稱 網點地址
1 浙江省分行 浙江省分行營業部 鳳起路321號
2 私人銀行 杭州市延安路320號
3 省行理財中心 杭州市鳳起路321號1樓理財中心
4 省行財富中心 杭州市鳳起路321號19樓
5 慶春支行 錢塘支行 西湖大道58號
6 望江支行 江城路560號
7 杭州西湖支行 上城區華光巷44號
8 新中國支行 開元路50號
9 解放路支行 解放路122號
10 涌金支行 上城區勞動路177號
11 中山支行 中山中路131-133號
12 江濱分理處 杭州市在水一方公寓商-4
13 復興路分理處 上城區紫花路8號
14 飛雲江路分理處 杭州飛雲江路40號
15 近江分理處 秋濤路473號(近江華東傢具市場對面)
16 城北支行 城北支行營業部 杭州金華路58號
17 潮王支行 下城區潮王路51號
18 拱宸橋分理處 湖墅南路304號
19 信義坊分理處 杭州湖墅南路信義坊步行街珠潭樓底層241-242號
20 開元支行 開元支行營業部 鳳起路88號
21 國都支行 下城區上塘路1號
22 建中支行 上城區慶春路39號
23 中大支行 下城區中山北路336號中大廣場A座1F、2F
24 東方分理處 慶春路145號
25 和平分理處 杭州朝暉路109號
26 鳳起支行 杭州鳳起路281號
27 之江分理處 杭州下城區武林路408號
28 朝源分理處 杭州市文暉路238號
29 高新支行 德迦支行 西湖區文新路327號德迦公寓東區一樓
30 浙大支行 求是路28號
31 中暉支行 西湖區文三路2號
32 高新支行營業部 文三路388號
33 高新支行營業部理財中心 高新支行營業部理財中心
34 杭大支行 西湖區教工路50號
35 紫金港分理處 杭州申花路798號
36 文豪分理處 杭州文一路183號
37 寶石分理處 杭州保俶路172號
38 古墩路分理處 杭州古墩路1611號
39 世紀新城支行 杭州市文二西路62號
40 經開支行 經開支行營業部 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3號大街17號
41 九堡支行 江干區杭海路1189號
42 下沙支行 下沙鎮文教路27號
43 城東支行 四季青分理處 杭海路60號
44 現代城支行 紹興路168號
45 東站支行 江干區艮山西路130號
46 沁園支行 機場路163號
47 洑家分理處 天成路171號江干區濮家新村20幢底層
48 新塘支行 新塘路176號
49 城東支行營業部 鳳起東路336號
50 清泰分理處 杭州杭海路13號
51 四季青分理處 杭海路60號華夏大酒店一樓(杭派服飾城旁邊)
52 濱江支行 濱江支行營業部 濱江區江南大道3806號
53 濱江支行UT斯達康分理處 濱江支行UT斯達康分理處
㈡ 湖濱街道的簡介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作為杭州市商貿旅遊特色街區,湖濱街道因湖而名,因湖而興,不僅擁有秀麗的風光,更是一塊生機勃勃、文明創業的鑽石地段。湖濱街道區域南起西湖大道,北至慶春路,東及中河,西鄰西湖,轄區面積1.6平方公里,轄區居民12257戶,戶籍人口36620人,下轄涌金門、青年路、東平巷、岳王路、吳山路、東坡路6個社區。
一、地理狀況與歷史沿革
湖濱街道昔日為江海故地,由泥沙沖擊堆積而成,轄區緊鄰西湖,為杭州市的窗口地段和中心區域,三條市級主要道路(西湖大道、中河路、慶春路)和一面西湖把湖濱分割成長方形,以慶春路為界,與下城區長慶街道分割,以西湖大道為界限,與上城區清波街道分割,以中河立交橋為界,與上城區小營街道分割,以西湖為界,與下城區武林街道分割。湖濱街道成立於1954年,1960年改稱上城人民公社湖濱分社,1963年改稱岳王路街道,1964年復稱湖濱街道。1999年上城區行政區劃調整,撤消涌金街道,西湖大道以南區域和轄地歸並街道,成立新的湖濱街道,並將下轄19個居民居民區歸並為16個,2000年,街道對社區進行管理體制改革,在區劃調整基礎上成立8個新型社區。2003年7月,再次進行行政區劃調整,下轄社區從8個調整為6個,分別為:涌金門社區、青年路社區、東平巷社區、岳王路社區、東坡路社區、吳山路社區,名稱均體現湖濱地區的西湖文化特色。獨特的地理位置,豐厚的歷史人文積淀
二、集聚要素與歷史傳承
湖濱轄區湖濱轄區交通發達,設施齊全,自然人文景觀豐富,轄區生活、創業環境良好,是匯聚高端的所在,杭城不變的中心,轄區內延安路、解放路、平海路、浣紗路、東坡路、湖濱路、中山中路等均為主要繁華道路,轄區金融服務業、證券業、餐飲業、賓館業、影視、服飾、醫葯、衛生服務等行業十分發達。有聞名中外的湖濱國際名品街、南宋御街,也有法國大型超市家樂福、台資企業利星購物廣場、百貨巨頭解百集團、元華購物中心、西湖時代廣場、涌金廣場、龍翔服飾城等市、區重點骨幹企業,杭州市衛生局、浙江省中醫院、浙江省婦幼保健院、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等醫療機構在此駐扎,行知幼兒園、天長小學、新世紀外國語學校、杭州市工人文化宮、勝利劇院、東坡大劇院等教育文化機構雲集,屬於上城區經濟發展重點區域,也是杭州市、上城區著力打造杭州RBD的中心區域。現有轄區企業1460家,其中行政事業單位251家,大中型商務樓15幢,醫院5家,中學1所,小學3所,幼兒園1所,金融單位16家,其中銀行業4家、證券公司1家、保險公司10家、期貨公司1家。工業企業7家,房地產開發公司22家,住宿餐飲118家,交通運輸業20家,建築業19家,物業中介企業65家,批發零售企業491家,服務業451家,個體戶596家。
杭州「三面雲山一面城」,湖濱就在「城」中央,湖濱是杭城歷史文化底蘊最為深厚的區域。從名稱由來、歷史淵源到轄區街巷路、歷史建築、歷史人文景觀,都透著杭州作為歷史文化名城、人間天堂的特質。湖濱是西湖的一面鏡子——西湖之濱,故為湖濱,西湖旅遊著名景點湖濱一至六公園,西湖國際名品街、南宋御街中山路、古涌金門、古錢塘門,是中外遊客的必到之地。湖濱歷史悠久——南宋時期,湖濱是宋朝最繁華的街市積聚地;清朝時期,屬於八旗子弟的旗下營地;民國時期,美麗的西湖一下「搬」進了杭城,西湖與杭州有和唇齒相依之美,一時近代金融業和商業迅速發展,名人、權貴一時傾蓋如雲。境內解放路與浣紗路交叉的西北角有唐代李泌開鑿的相國井,現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與清初、晚清時期為杭州城內名園的「丁家花園」,是杭州市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點;與廬山「美廬」、上海「愛廬」齊名的蔣介石、宋美齡別墅澄廬,也是杭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開元路上的中國工商銀行羊壩頭支行辦公房子屬原福建興業銀行舊址,基督教青年會舊址均是我省保存不多的民國時期中西結合的古建築,保存良好,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杭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澄廬、丁家花園、鹽業銀行舊址、中山中路近代建築群、紀念民族英雄岳飛「風波亭遇害」的岳王公園,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杭州址紀念館,吸引著中外遊客為杭州駐足。中華老字型大小集聚——生產中國六大名牌毛筆之一「芝蘭圖」毛筆的邵芝岩筆庄;中國服務業500強企業杭州解百集團,素有「知味停車、聞香下馬 」雅稱的中國十大餐飲品牌企業知味觀等都是「中華老字型大小」企業。湖濱轄區歷史建築、歷史街區、歷史區塊眾多——有杭州市歷史保護建築洽豐里建築群、泗水新村歷史建築群、岳王新村歷史建築群、思鑫坊建築群文物保護點、學士坊別墅建築群、學士路3號建築、三三醫院舊址、蔣抑卮故居、胡藻青舊居、雲閣堂、渤海醫廬裘笑梅故居,誕生「斷腸詞人」朱淑真的保康巷等,所有這些,都印證著杭州這座歷史文化名稱的深厚文化底蘊。湖濱轄區街巷文化底蘊深厚——延安路、解放路、平海路、慶春路、西湖大道、南宋御街中山路、浣紗路、湖濱路、南山路、西湖大道、開元路、將軍路、青年路、國貨路、吳山路、東坡路、郵電路、仁和路、惠興路、岳王路、孝女路、學士路、菩提寺路、東平巷、積善坊巷、里仁坊巷、崔家巷、勸業里、思鑫坊、直紫城、板橋路、太平里,無一不透露著杭州老底子的文化特質。
三、經濟發展與社會成就
湖濱人與時代共振,與湖濱共榮。在「湖濱精神」引領下,湖濱人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科學發展、持續發展理念,在不斷理解「湖濱」二字內涵的過程中,尋求更高的發展空間。街道黨政班子圍繞全區建設「具有國際水準的高品質中心城區」目標,街道秉持「團結務實、廉潔高效、與時俱進、爭創一流」的湖濱精神,積極配合市、區兩級政府打造「湖濱商貿旅遊特色街」步伐,大力實施「品質湖濱」打造戰略,做到「強黨建、保穩定、惠民生、精管理、優服務」,全體幹部職工開拓進取,迎難而上,在促進產業轉型、維護社會穩定、創新城市管理、健全民生保障、共享品質生活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經濟和社會事業取得明顯成效,為廣大投資者、遊客、市民營造了「開放、人文、安全」的發展、居住環境,成為杭州建設「生活品質之城」的典範。
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立足總部經濟、高端產業的定位,招強引優調整經濟結構。招商從「引資」到「選資」,引進企業質量越來越高,成熟企業、稅源經濟成效明顯,世界名車勞斯萊斯、阿斯頓馬丁、世界五百強企業伊藤忠、央企浙江長城國盛擔保有限公司、成熟企業杭州公交廣告公司等優質企業相繼落戶湖濱。精耕細作調整街巷業態,配合市、區調整南宋御街道中山路的業態和慶春路金融街的業態,打造岳王路嬰童特色街,使湖濱地區的商貿、金融、旅遊、休閑特色更鮮明。大力發展高文化創意產業,浙江美影影視、杭州佳平文化藝術策劃有限公司等企業投資拍攝《東方》、《十里紅妝》等具有全國影響的精品影視作品。強化樓宇經濟,積極推進樓宇有機更新,全區率先建立樓宇管理系統,使樓宇經濟成為湖濱一大亮點。強化為企服,全區率先成立為企服務中心,優化發展環境,強化服務能效,推進地區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促進轄區企業健康發展,保持了湖濱地區經濟發展的良好勢頭。
發展環境不斷優化。圍繞「老城創新」切實加強城市建設與管理,堅持做足「老」的文章,配合推進「南宋御街」中山路打造,積極推進湖濱國際旅遊綜合體建設,切實推進地鐵建設、地塊拆遷、歷史建築保護等重點工程,立足民主促民生戰略,全國首創「草根質監站」,充分發揮「民間專家」的力量,大力推進背街小巷改善、危舊房改善、庭院改善、物業改善,開展「環西湖周邊屋頂美化」工程、老小區「美化家園工程」,以有機更新推動老城新發展,努力實現保護與發展的雙贏。立足湖濱城市管理特點,形成平面、立體、空間「三緯管理」模式,實現湖濱地區環境生態化、生活低碳化、管理科學化,路格化速效城管模式得到全區推廣,「錯時停車」、「錯時出行」得到全社會響應,「傘亭式」便民服務規范轄區攤販等舉措得到社會廣泛關注。生態創新舉措層出不窮,建立「阿綠頭」太陽能生態垃圾房、設立「會說話的垃圾筒」、安裝太陽能樓道燈、改造老小區屋頂水箱實現中水回收利用,強化公共物品的生態性,全市率先推出《居民低碳生活宣傳手冊》、「低碳家庭」社區標准,建立「青少年減碳工作室」、推出「生態旅遊體驗線」,評選「低碳家庭示範戶」和「低碳達人」,倡導居民寫「低碳日記」,潛移默化影響居民的生活習慣和日常行為,得到媒體和領導關注。全國首創「垃圾分類實名制」成效顯著,社區垃圾分類位居全市前列得到,各級領導的高度關注和充分肯定,青年路社區獲「全國綠色社區」榮譽。「平安湖濱」、「法治湖濱」建設成效顯著,矛盾糾紛和安全隱患排查調處落到實處,並探索出責任聯動、安全聯查、業務聯培、優秀聯獎、平安聯創的「五聯共創」的群防群治機制,根據湖濱地區老房子多推出的「牆門消防」,地區平安和諧,為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大力推進「人文湖濱」建設和學習型街道創建活動,整合地區教育文化資源,「紅色港灣」、「東坡文化園」、「睦鄰會所」等一批教育文化精品陣地相繼建成,轄區單位與街道、社區資源共享,形成「1+X」的學習網路。發揮街道作為杭州市首批基層理論宣講點優勢,建立「湖濱論壇」,建立領導幹部帶頭學、專家導師輔導學、先進典型示範學、普通黨員互動學的「四學機制」,形成學習型黨組織、學習型企業、學習型家庭的「學習聯盟」,在轄區內形成了「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良好社會風尚,街道成為首批「全國社區教育示範街道」、「全國學習型街道示範單位」,涌金門社區成為「全國百佳學習型示範社區」。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積極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文明單位、文明社區創建深入開展,市民文化素質和地區文明程度不斷提高,街道成為首批「浙江省文明街道」,並相繼形成了「社區終身教育節」、「社區鄰居節」、「地區職工技能大賽」等活動品牌,由湖濱發源的「社區鄰居節」已成為杭州市民每年期盼的節日。文化惠民工程和文化精品工程取得實效,「湖濱文體藝術協會」在全國性比賽中屢屢獲獎,東坡路社區「館社共建」打造「文化東坡」成為「杭州市社會旅遊資源訪問點」,經驗得到全區、全市推廣,街道成為「浙江省東海文化明珠」、「浙江省特級文化站」。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和醫療初級保健體系健全完善,全民建健身活動全面開展,相繼獲「浙江省衛生街道」、「浙江省愛國衛生先進單位」、「浙江省城市體育先進街道」等榮譽,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扎實推進,建立「五聯動一捆綁」流動人口管理服務機製得到推廣,獲「浙江省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先進街道」榮譽。
民生保障不斷健全。深化愛心、時間、圖書、崗位「四大銀行」為老服務、幫扶救助、就業安置三大難題得到破解,「援通呼救」信息服務、「幫一把」社區為老服務、「時間銀行」志願服務等聯盟為老服務機制,「社會資源整合、社會組織參與、社會力量參與」的為老服務機製得到國家民政部肯定;形成了「春風行動」、「紅色幫扶」、「陽光無憂在線」、「三三三住院關愛機制」等普惠與特惠相結合的幫困機制,岳王路社區獲「全國低保規范化示範社區」榮譽;充分挖掘轄區就業創業資源,切實做好就業扶持、勞動保障,營造良好的就業環境,相繼推出設立就業保障金、失業人員ABCD分類排隊、「四送一落實」等舉措,鼓勵不同層面人員充分就業、積極創業,地區就業率達98%,街道成為「浙江省充分就業先進街道」。
社區建設不斷創新。探索建立「社區黨委、社區居委會、社區公共服務工作站」三位一體的社區管理體制,加大資金投入強化社區服務設施建設,形成「一站式」社區服務體系,實現社區公共服務、便民服務、互助服務、文體娛樂有機整合。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人人立項目承諾辦實事」機製得到全區推廣,形成了《社區工作者案例剖析》教材,制訂的《社區工作者管理規范》由杭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頒發成為全市標准,全省率先推出「社區工作績效管理」得到各方關注。社區服務不斷推進,培育出幫一把便民服務、吳山路、光復路便民服務一條街等社區服務實體,編發的《社區居民服務手冊》讓居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居家服務。社區自治不斷推進,東平巷社區成立「樓道事務管理中心」和「社區樓道議事小組」,探索居民參與社區管理的新途徑。涌金門社區全市率先試點12345進社區,幫助社區居民解決各種矛盾,有力推進了和諧社區建設。
黨的建設全面加強。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成效顯著,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扎實推進,創先爭優活動深入開展,基層黨組織建設不斷加強,社區書記平均年齡為38.5周歲,文化程度均在大專以上,街道黨工委連續兩次被評為「浙江省先進基層黨組織」。黨建工作實現理念創新、制度創新、載體創新,「紅色港灣」凝聚兩新組織黨員得到人民日報專題報道,「四找、四建、十個有」機製得到全市肯定;黨風廉政建設深入推進,成為「杭州市黨風廉政建設示範培育點」,街道被評為「杭州市作風建設先進集體」;成立全市首個民主促民生社區互動平台「湖濱晴雨」,杭州市委副書記親自參加工作室成立儀式,工作舉措得到中國社科院、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等教授專家充分肯定。破解黨員管理難題首創「在職黨員全天候管理」、「在職黨員假日黨支部」,得到中組部充分肯定。開展「我的紅色記憶50年黨齡黨員生日會」、「紅色歌曲大家唱」等活動,黨員先鋒、示範意識得到增強,推出「領導班子每周一接訪」、「1660480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片組戶走訪」等黨員聯系、服務群眾機制,黨員在社區爭做學習先鋒、志願先鋒、低碳先鋒、服務先鋒,黨群、干群關系得到密切。以黨建帶工建促團建、婦建,全省率先成立外來務工者工會,引起社會強烈反響,建立青年中心,與轄區單位共建「新杭州人生活匯」,全市率先建立「志願者英語俱樂部」,凝聚青年力量,發揮志願服務作用,團中央書記處書記盧雍政等領導親臨視察指導。青年路社區相繼獲得「全國零家庭暴力示範社區」,岳王路社區成為「 全國婦聯基層組織建設示範社區」。
發展成果飽滿豐碩。街道社區黨建、社區教育、工會建設、生態創建、睦鄰文化、民主民生等工作備受矚目,「四大銀行」、「紅色港灣」、「生態垃圾房」、「低碳生活實踐」等相繼成為全國特色亮點,街道相繼獲得「中國街道之星」、「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街道」、「全國家庭教育先進集體」、「全國基層黨校示範點」、「全國社區志願者活動示範街道」、「全國社區服務先進單位」、「中國社區志願者注冊管理示範單位」、「全國和諧鄰里建設示範街道」、「全國和諧社區建設自主創新獎」、「全國百家示範鄉鎮街道工會」、「全國六好鄉鎮街道工會」、「全國社區教育示範街道」、「全國學習型街道示範單位」、「浙江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浙江省文明街道」、「浙江省示範基層黨校」、「浙江省家庭教育工作先進集體」、「浙江省黨建帶工建三級聯創工作先進集體」、「 浙江省民政工作先進集體」、「浙江省示範司法所」、「浙江省人民調解工作先進集體」、「浙江省衛生街道」、「浙江省食品安全創建先進街道」、「浙江省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先進街道」、「浙江省充分就業先進街道」、「浙江省東海文化明珠」、「浙江省城市體育先進街道」、「杭州市社區黨建示範街道」、「杭州市黨風廉政建設示範點」、「杭州市社區信息化示範街道」、「杭州市學習型示範黨組織」、「杭州市作風建設先進集體」、「杭州市流動黨員之家」、「杭州市婦女工作先進集體」、「杭州市社情民意直報點先進集體」、「杭州市軍民共建先進單位」、「杭州市無償獻血先進單位」、「杭州市平安街道」、「杭州市生態街道」、「杭州市科普文明街道」、「杭州市關心下一代先進集體」、「杭州市社區教育實驗單位」、「杭州市十一五期間社區志願服務先進集體」、「杭州市四五普法先進集體」、「杭州市五四紅旗團委」等全國、省、市200多項榮譽。
湖濱經濟欣欣向榮中,隱藏的是湖濱的傳承與發揚,創新與發展的巧妙結合。閱讀西湖,你會增添對她的喜愛,她是視覺的盛宴,也是中國的寵兒;走進湖濱,你將獲得物質與精神的滿足,因為它是杭州古代文化與現代文明的縮影,她尊於外,精於內,品質內外兼收,是越探索獲得越多的不盡寶藏。
四、發展思路與人文精神
「湖濱精神」:團結務實、廉潔高效、與時俱進、爭創一流
《湖濱之歌》:(女獨)你是歷史的足跡,你是西湖的明珠,你是人間的天堂,你是杭州美麗的風景線。千年的文化,萬年的明月,孕育出現代的新湖濱。(女齊)啊!飛起來吧,湖畔之星,合著時代的音符,我們攜手共進。啊!動起來吧,魅力湖濱,我們一起,一起努力,一起努力奮進。(男獨)你是杭城的縮影,你是西湖的衛兵,你是生活的海洋,你是旅遊商貿的特色區。未來的呼喚,生活的期盼,點亮著美麗生活的新希望。(男齊)啊!飛起來吧,湖畔之星,合著時代的音符,我們攜手共進。啊!動起來吧,魅力湖濱,我們一起,一起努力,一起努力奮進。(齊頌)我們團結,我們拼搏,我們是中國街道之星。我們開拓,我們創新,我們是中國街道之星。
湖濱品牌:街道之星、品質湖濱
發展理念:以人為本、科學發展
發展願景:建設「具有國際水準的高品質中心街道」
實現路徑:圍繞「品質湖濱」總體目標,定位高端產業,打造精緻空間,構築人性交通,挖掘厚重文化,締造品質生活,大力實施「實力湖濱、生態湖濱、平安湖濱、人文湖濱、效能湖濱」五個打造,積極創業創新,使湖濱朝著全區領頭、全市示範、全省先進、全國知名的發展方向邁進,成為具有國際水準的高品質中心街道。
發展戰略:
十五期間(2001年-2005年):擦亮「中國街道之星」品牌,實施「五大打造」實現「中國街道之星再鑄輝煌」——實力湖儐、精品湖濱、潔美湖濱、平安湖濱、效能湖濱;
十一五期間(2006年-2010年)開啟「品質湖濱」建設,實施「新五大打造」實現「中國街道之星永駐湖濱」——實力湖濱、生態湖濱、平安湖濱、人文湖濱、效能湖濱;
十二五期間(2011-2015年),深化「品質湖濱」建設,實施實施「六個化戰略」——區域黨建一體化、經濟結構優質化、城市管理長效化、社會穩定網格化、民生保障社會化、創建活動多樣化,豐富完善「五大打造」為「七個湖濱」——實力湖濱、生態湖濱、平安湖濱、學習湖濱、人文湖濱、創新湖濱、效能湖濱。
發展目標:品質湖濱、實力湖濱、生態湖濱、和諧湖濱、文明湖濱
發展導向:以湖濱地塊改造、地鐵龍翔站、湖濱站和上蓋物業建設為重點提升地區影響力;以國際名品街二期、西湖創意谷項目、袁福巷地塊等等在建、待建項目為契機提升發展品質;以樓宇提升、有機更新、騰籠換鳥為抓手推動樓宇經濟發展;以大企業、大品牌為基礎,推進地區商貿旅遊服務業發展;以南宋皇城大遺址綜合保護和歷史街巷、街區保護為基礎推進區域有機更新;以延安路、西湖大道等主要道路改造為契機構築人性交通、精緻空間,提升西湖時代廣場、龍翔服飾城、涌金廣場等轄區商場、市場價值;以社區為基礎改善轄區居住環境、締造生態家園、提升生活品質,打造街巷經濟、展示特色文化;以幫扶救助、勞動保障、社區服務等民生保障為重點,以綜合治理、民主法治建設、和諧社區建設、績效管理、項目管理創新為抓手推進社會管理與服務創新;以全國文明街道建設為方向鞏固夯實文明創建基礎,使湖濱走向和諧文明新湖濱。
產業定位:立足「雙高」,促進「三化」,搭建「五主多副」產業體系——「雙高」:高端高新,高質高效;「三化」:差異化,集聚化,品牌化;「五主」:文化創意產業、金融及衍生產業、現代商貿服務業、大旅遊業和精品房地產業;「多副」:大力發展都市型工業、電子信息產業、現代建築業、新興服務業和樓宇總部經濟等現代產業體系
五、街道辦事處和下轄社區地址和聯系方式:
湖濱街道辦事處地址:中河中路275-2號,郵編310006,駐地歸屬岳王路社區。下轄6個社區:
涌金門社區居委會地址:定安路染坊弄1號,郵編310001;
青年路社區居委會地址:青年路見仁里17號,郵編310001;
東平巷社區居委會地址: 青年路羊血弄10號,郵編310001;
岳王路社區居委會地址:平海公寓3幢2A,郵編310006。
東坡路社區居委會地址:長生路蕙宜村4號,郵編310006;
吳山路社區居委會地址:官巷口崔家巷4號,郵編310006。
㈢ 杭州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的學院碩導風采
1、王國平2、陳丹宇
陳 丹宇:男,1964年9月生,獲理學學士,經濟學碩士和博士,現任杭州師范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校黨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長、研究生處處長、學科建 設辦公室主任,主要從事創新經濟學、國際經濟學及高教管理研究,承擔和主持了國家軟科學基金課題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以及省哲社規劃重點課題,省自科基 金項目;在核心期刊發表了二十多篇論文。現兼為浙江省經濟學會常務理事;浙江省國際經濟貿易學會常務理事;浙江省新型城市化研究會常務理事;杭州市哲學社 會科學學科評審專家;杭州市績效評估專家;曾獲得浙江省高等學校現代教學技能比賽優秀獎,浙江省第十屆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優秀指導教師,曾獲得杭 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
3、康勝 康勝:男,1957 年3月出生,籍貫,甘肅臨洮。杭州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碩士生導師。兼任中國軟科學研究會理事、中國社會經濟系統工程學會理事,浙江省金融 工程學會理事等。長期在高校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主要講授制度經濟學、經濟學說史、經濟體制比較、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經濟學經典著作導讀 等本科及研究生主幹課程;曾榮獲浙江省「教書育人」先進個人、浙江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杭州師范大學「教學十佳」、「學生最喜愛的老師」等多項榮譽稱 號。在《學術月刊》、《農業經濟問題》、《中國軟科學》等重要刊物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主持和參與國家及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多項,論文曾獲省、市級學術 優秀成果獎勵二、三等獎項。主要研究領域:城市經濟,文化創意產業。4、張衛良
張衛良:男,歷史學博士,杭州師范大學城市學研究所所長、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南京大學世界史博士學位。先後赴英國東英格利亞大學、美國肯恩大學、英國萊斯特大學、倫敦大學、法國埃克斯普羅旺斯政治學院等做訪問學者。開設過的主要課程有:城市學理論、城市史、世界史、現代化專題等。
主持的科研課題包括:《倫敦貧民窟歷史變遷研究》(12BSS025),國家社科基金課題、《英國原工業化研究》(N03LS11),浙江省社會科學規劃課題、《國外大城市的「治堵政策及其啟示」》(2011CSZX04)杭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重點課題。
主要科研成果包括:主編《「城市的世界」:現代城市及其問題》,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2012年、主編《城市生活品質與文化:以杭州為例》,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2012年、專著《現代工業的起源:英國原工業與工業化》(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9年)獲得2011年浙江省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專著《英國社會商業化的歷史進程,1500-175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獲2005年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一等獎、專著《西歐原工業化的興起》(合作,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獲浙江省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譯著《大眾科學的文化意義:19世紀英國顱相學及其認同組織》(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論文《城市社區文化:以杭州東平巷社區為例》載《城市學學刊》(台灣),2013年第4卷第1期、論文《大學城:文化建設與區域社會發展――以杭州大學城與倉前鎮為例》載《杭州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2013年第5期、《現代都市的路徑:倫敦基礎設施的改造及其意義》載《「城市的世界」:現代城市及其問題》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2012年、論 文《「交通革命」:倫敦現代城市交通體系的發展》載《史學月刊》2009年第5期、論文《「神話」解構與歷史重構:歐亞經濟的大分流》載《清華大學學報》 2008年第5期論文《「商業社會」:英國近代早期的一種新觀念》載《浙江學刊》2008年第3期、論文《維多利亞晚期英國宗教的世俗化》載《世界歷史》 2007年第1期、論文《對馬克思「資本主義」概念的再認識》載《史學理論研究》,2001年第4期、論文《20世紀西方社會關於「消費社會」的討論》載 《國外社會科學》2004年第5期、論文《英國原工業化地區的形成》載《史學月刊》,2004年第4期、論文《英國工業革命問題述評》載《現代化研究》第2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5、張學東張 學東:全國優秀教師,1984年從寧夏大學數學系獲理學學士學位,1990年從大連理工大學管理學院獲工學碩士學位,2002年從西安交通大學理學院獲理 學博士學位,曾在新加坡國立大學做訪問學者一年,2000年9月評聘為教授,2010年1月被聘為二級教授,曾任合肥工業大學工商管理一級學科兼職博士生 導師。現任杭州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執行院長、院黨委副書記,碩士生導師,二級教授,杭州市屬高校第三批市級重點學科「產業經濟學」負責人,兼任中華全 國青年聯合會社會科學工作者聯誼會會員,中國人民銀行政策委員會專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評審專家,國家出版基金評審專家,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專家咨 詢委員會委員,杭州市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多 年來,主要從事金融學、金融工程、風險管理、財政金融管理、互聯網金融、投融資管理、企業管理咨詢等研究,先後主持或參加完成國家級科研項目3項、省部級 科研項目9項。目前,主持、參加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各1項。已在《》、 《》、《科學學研究》、《西安交通大學學報》、《工程數學學報》、《計算數學》 等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40餘篇,出版專著《股價指數期貨理論與實踐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部。近年來,先後榮獲省部級社科優秀成果獎著作一等獎、 省部級社科優秀成果獎論文一等獎、省部級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一等獎各1項,獲省部級社科成果論文二等獎、省部級人文社科成 果獎論文類三等獎、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三等獎各1項。先後獲省部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獲省部級普通高校優秀教材獎,曾任省部級精品課程《證券 投資學》負責人,省部級金融學特色優勢專業建設點負責人,省部級金融學教學團隊負責人,省部級應用經濟學重點學科負責人,省部級高等學校經濟管理實驗示範 中心負責人;先後榮獲省部級學術技術帶頭人、省部級優秀教師、省部級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全國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
6、方湖柳 方湖柳:女,博士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現任杭州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近年主要致力於農村土地資源管理、農村發展 的研究與教學工作,在《中國農村經濟》、《農業經濟問題》等專業期刊發表四十餘篇論文,出版專著二部。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課題、浙江省哲社規劃項目十 余項,多次獲得浙江省社聯、浙江省教育廳優秀成果獎等獎勵。
7、張建春張 建春:教授,博士。杭師大經管學院旅遊管理系主任。杭州市新世紀「131」人才(第3層次)。主要從事生態旅遊資源開發、旅遊經濟管理、人力資源開發與管 理等教學與科研。代表著作與教材有三部,《旅遊經濟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生態旅遊研究》(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年)、《生態環境保 護與旅遊資源開發》(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年);在《經濟地理 》、《人文地理》、《生態學報》、《地理研究》、《南京大學學報》、《水土保持學報》、《中國地理科學》等雜志發表文章30多篇;近年發表文章有:張建 春,王小夢.《浙江省殘疾人旅遊需求分析及其旅遊權益保障》,《經濟生活文摘》(2012年4月(下),第96頁。)。張建春《「世界休閑博覽會」與杭州 區域經濟發展》,《科技創業家》,(2011年,第01期:第284—285頁)。杭州旅遊綜合體建設與城市發展研究《中國科技縱橫》(2010年)。
主持國家、省、市旅遊管理專業課題10多項。主要有:主持完成2006年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生態旅遊研究」(06CGGL19YBG)一項; 主持完成2009年浙江省社科聯課題:「杭州市旅遊綜合體建設與城市發展研究」(2009B34)一項。主持2010年杭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世 界休閑博覽會」與杭州區域經濟發展研究」(B10YJ06)。3/6。參與完成浙江省社科規劃課題「擴大浙江農村居民消費需求的重點、難點和對策研究」( 09CGYD050YB)一項。主持浙江省旅遊局立項「浙江省殘疾人旅遊需求分析及其旅遊權益保障」,(2011年)。主持國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旅遊 目的地碳源碳匯測算與碳中和風景區建設」(2012年立項)。
8、彭偉斌彭 偉斌,男,副教授,1973年2月出生,湖南省岳陽市人。湖南師范大學經濟學碩士,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所博士研究生。曾擔任杭州師范大學經濟系副主任,電 子商務系主任、實驗室主任等職,現任杭州師范大學性別發展與健康促進研究中心副主任,人口研究所副所長,2012年任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人口城市化、 人口政策學、電子商務與創業管理。主講過《宏觀經濟學》、《西方經濟學》、《ERP企業沙盤實訓》等課程。自1999年以來,在《消費經濟》、《中國軟科 學》等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參與出版《產業經濟學案例》、《低碳城市》等著作5部;主持或參與完成《杭州五縣(市)農村城鎮化發展研究》、《江 干區丁橋鎮人口集聚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等橫向研究項目近10項;主持和參與國家級及省市級各類縱向研究課題10餘項;2008年被評委杭州市優秀教 師,2012年被評為浙江省「三育人」先進個人,現為杭州市創業導師,指導學生創立企業2家,指導學生獲國家級、省級各類大學生學科競賽一等獎、特等獎等 獎項10餘項。9、趙奉軍
趙奉軍:男,1974年--,經濟學博士,杭州師范大學阿里巴巴商學院副教授,復旦大學住房政策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南京大學不動產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 主要研究方向為城市經濟學與房地產經濟、中國經濟增長。在《經濟學動態》《財貿經濟》、《中國土地科學》、《改革》、《世界經濟研究》、《經濟理論與經濟 管理》、《經濟管理》等高水平雜志發表論文30餘篇,主持教育部規劃課題等多項。
10、張恆義
張恆義:講師,1982年12月出生,河南葉縣人。2005年8月開始在浙江大學土地管理系(土地科學與不動產研究中心)攻讀研究生,並於2011年6月 獲得管理學博士學位。期間,主要研究領域為土地經濟、生態經濟與區域規劃,參與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和地方委託課題的研究,其中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我國城市化快速發展地區耕地多功能保護價值評價與效益核算》。2011 年7月進入杭州師范大學經濟系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2013年任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承擔本科教學課程:《中級微觀經濟學》、《不動產估價理論與方法》、 《區域經濟學》和《產業經濟學》等。並承擔研究生課程:《土地資源管理學》、《土地利用規劃專題》和《土地經濟理論進展》等。主要研究興趣為土地經濟與政 策、城鎮發展和區域經濟增長。目前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課題1項,主持完成「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一項。近年來,發表學術論文8篇,其中一 級學術期刊論文4篇。
㈣ 杭州 上城區有 哪些社區
上城區區域面積18. 1平方公里(不含山體、水域面積),轄6個街道51個社區。區政府駐地惠民路3號。 所 轄 社 區
湖濱 東坡路、岳王路、吳山路、涌金門、青年路、東平巷(6個)
清波 清波門、勞動路、定安路、清河坊、柳翠井巷(5個)
小營 紫金、馬市街、小營巷、葵巷、老浙大、大學路、茅廊巷、金錢巷、長明寺巷、梅花碑、姚園寺巷、西牌樓(12個)
望江 大通橋、興隆、始版橋、莫邪塘、清泰門、徐家埠、耀華、近江東園、近江西園、在水一方(10個)
南星 饅頭山、紫花埠、美政橋、復興街、海月橋、十畝田、玉皇山、白塔嶺(8個)
紫陽 十五奎巷、太廟、木場巷、彩霞嶺、上羊市街、新工、鳳凰、海潮、候潮門、北落馬營(10個)
㈤ 杭州上城區包括哪些地方
上城區是杭州市的中心城區,她東南面瀕臨有天下奇觀之稱錢江潮的錢塘江,中南部夾枕著古跡遍地、鬱郁蔥蔥的鳳凰山和吳山,西面緊貼煙柳畫橋、處處勝景的世界著名旅遊勝地西湖,區域中部的東河和中河以其老橋綠水載著古老的傳說靜靜地自南而北縱貫全區境內。
上城區地處杭州城區中部偏南,東以貼沙河、清江路至西興大橋與江干區為界;西自錢塘江大橋經虎跑路、鐵路涵洞橋、玉皇山腳、萬松嶺路、西湖東岸、慶春路西延伸段與西湖區接壤;南以錢塘江主航道為界與濱江區相望,北以慶春路與下城區毗連。上城區區域面積18. 1平方公里(不含山體、水域面積),轄6個街道51個社區。區政府駐地惠民路3號。
街道 區域面積 所轄社區
湖濱 1.588 東坡路、岳王路、吳山路、涌金門、青年路、東平巷(6個)
清波 2.286 清波門、勞動路、定安路、清河坊、柳翠井巷(5個)
小營 2.973 紫金、馬市街、小營巷、葵巷、老浙大、大學路、茅廊巷、金錢巷、長明寺巷、梅花碑、姚園寺巷、西牌樓(12個)
望江 4.819 大通橋、興隆、始版橋、莫邪塘、清泰門、徐家埠、耀華、近江東園、近江西園、在水一方(10個)
南星 8.492 饅頭山、紫花埠、美政橋、復興街、海月橋、十畝田、玉皇山、白塔嶺(8個)
紫陽 5.840 十五奎巷、太廟、木場巷、彩霞嶺、上羊市街、新工、鳳凰、海潮、候潮門、北落馬營(10個)
㈥ 杭州的上城區有哪些社區
上城區區域面積18. 1平方公里(不含山體、水域面積),轄6個街道51個社區。區政府駐地惠民路3號。 所 轄 社 區
湖濱 東坡路、岳王路、吳山路、涌金門、青年路、東平巷(6個)
清波 清波門、勞動路、定安路、清河坊、柳翠井巷(5個)
小營 紫金、馬市街、小營巷、葵巷、老浙大、大學路、茅廊巷、金錢巷、長明寺巷、梅花碑、姚園寺巷、西牌樓(12個)
望江 大通橋、興隆、始版橋、莫邪塘、清泰門、徐家埠、耀華、近江東園、近江西園、在水一方(10個)
南星 饅頭山、紫花埠、美政橋、復興街、海月橋、十畝田、玉皇山、白塔嶺(8個)
紫陽 十五奎巷、太廟、木場巷、彩霞嶺、上羊市街、新工、鳳凰、海潮、候潮門、北落馬營(10個)
㈦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有哪些街道、社區地址、電話號碼
上城區,隸屬於浙江省杭州市,是杭州市的中心城區,上城區地處杭州城區中部偏南,區域面積26.06平方公里,轄6個街道54個社區。截至2018年末,上城區常住人口34.5萬人。
截至2018年10月,上城區轄6個街道,54個社區。
1、湖濱街道
杭州市上城區東平巷4號
(0571)87064485
東坡路、岳王路、吳山路、涌金門、青年路、東平巷(6個)
2、清波街道
清波街道
杭州市上城區後市街137號 (0571)87919337
清波門、勞動路、定安路、清河坊、柳翠井巷(5個)
3、小營街道
浙江省杭州市建國南路98 電話:0571-8701250
紫金、馬市街、小營巷、葵巷、老浙大、大學路、茅廊巷、金錢巷、長明寺巷、梅花碑、姚園寺巷、西牌樓(12個)
4、望江街道 杭州市中心部聯系電話:0571-86560706
大通橋、興隆、始版橋、莫邪塘、清泰門、徐家埠、耀華、近江東園、近江西園、在水一方、婺江(11個)
5、南星街道 南星街道辦事處 0571-86081175
饅頭山、紫花埠、美政橋、復興街、海月橋、水澄橋、玉皇山、白塔嶺(8個)
6、紫陽街道 0571 86061139
十五奎巷、太廟、木場巷、彩霞嶺、上羊市街、新工、鳳凰、海潮、候潮門、北落馬營、甬江、春江(12個)
㈧ 福州有什麼好吃的東西
特色小吃類
■魚丸:
1、塔巷有兩家都很出名的店,尤其是裡面那家「永和」,但是個人比較喜歡「塔巷口」。
2、茶亭街和交通路的交叉口處,現在搬了,但是還在附近,叫什麼名字我忘了
3、古街的貴魚丸
4、東泰路上一家專賣連江魚丸的店
5、西門路口西北角的一家,餡很好吃,皮也不算差.
■元宵:
1、在橫街,橫街在台江文化宮斜對面,怡豐布行對面
2、交通路口茶亭街上的元宵店
3、台江農貿背後的巷子里
■臭豆腐:
1、元洪美食城現炸的
2、體育中心邊上有家杭州菜館叫(滋味館)那裡的臭豆腐很好吃
■:臭豆腐
1、橫街,橫街就在台江文化宮斜對面,怡豐布行對面
2、8中旁邊,往台江方向繼續走3分鍾,快到工人文化宮的對面街
3、利嘉城和天豐電子城之間的小弄子里
■蝦干餅/鍋邊糊/蝦酥:
1、蝦干餅在利嘉城去舊電子城的小巷子里
2、津泰路路口對面的鍋邊糊和蝦酥也棒極了
3、蝦干餅在北大路十字路口旁
■煎包/燒賣小籠包:
1、在楊橋路與通湖路交界口上的煎包
2、燒賣小籠包在津泰路肯德基對面叫李卿包點店
3、塔巷裡有家門口擺了三個灶的那家蛋煎餅最好吃。
4、鼓東路離鼓屏路40米處牛雜店剛煎出來的生煎包子很好,可以評得上級!
■其它:
1、井大路廣州食街椒鹽田雞腿
2、鼓東路五月香棕子店很不錯
3、鹵田螺,溫泉派出所旁邊
4、二中對面的知者來各種肚煲
5、東泰路重慶小吃店的冰粉
6、井大路的香辣蟹
7、銅盤路蒙古人烤肉店
8、華林路紅房子啤酒鴨
9、倉山影院對面西京風味樓:七彩干貝羹、松子魚、京醬肉絲(既原來的香噴噴)
10、屏東小河邊的食為天的麻辣泥鰍也非常值得一試
11、體育中心南側的杭州菜館的爆鱔片、蒓菜湯都是全市唯一的
12、八中後門的鮮壹味,吃鮮撈的,味道好速度快(老闆娘明顯對男客人比較熱情客氣)
13、台灣鵝肉大王交通分店的燒鵝非常棒!
14、省婦幼保健院食堂門口有位老伯賣鹵味的,味道一極,每天只賣到早上十點多,限量發善
15、空軍招待所旁的清真飯店(他們的牛,羊進貨渠道直接由青海運來,味道獨一無二。)
16、馬尾君竹路往公安局方向的路口(青州村村口附近)有家狗肉店的黑狗肉
17、屏東小河邊逍遙飯庄的辣椒炒八爪魚、著名的雜燴湯(看似普通實則內含玄機:有南北干貨、時鮮菜蔬、閩江河鮮、北峰野味等等近30種
18、環南新村路口客家牛肉館,那裡的香辣牛肉絲一級棒(坐51、5、808、966、西二環、電建二公司站),有一個藍天量販超市,那間牛肉店就在超市的斜對面
■主食:
■面/米線/粉干:
1、貫一面館
2、牛肉拉麵在楊橋路空軍招待所大門邊的正宗清真館!甭提有多好吃,那個味道臊到極致!
3、省府路上的過橋米線很不錯,西洪路老福州也行
4、粉干還是台江麥當勞後面的那家好
5、台江吉祥山阿胖拌粉干,福州最有名的老小吃店
6、台江公安局對面的安平拌粉干很不錯的
7、817北路8中附近的阿龍豬血化,一碗豬血,大腸泡粉干
8、學軍路上有一些依堅豬血撈化,不錯哦。
9、浦東車站旁邊有上家破破的店,名字就叫浦東飯店,撈化一級棒~!
10、渡雞口(北大路和鼓東路的交結處)附近,有家尚干依心拌面!很有名的!
11、醫大對面的「阿土」也不錯,就是湯偏咸
■粥:
1、道山路上竹園(皮蛋瘦肉粥最好吃了吖!~)
■餃子:
1、鼓東路的天天過年餃子館,名不虛傳!
2、梅峰賓館旁的餃子觀
3、三角井的天津百餃園
4、東湖賓館旁的東北餃子
5、省府路上的一嘴餃,裡面的粥與餅子不錯哦
6、鼓西路有一家東北餃子人家(又菇三鮮餃最好吃),另外還有一些特色的北方菜。
7、西洪路的「孫大媽」也不錯,去西洪路逛街一般會在那解決晚餐
■飯:
1、最好的荷葉飯是一個小巷子里的黃記
(津泰路麥當勞對面夜市穿過之後路口對面的)
■中式 牛雜/牛滑/牛排:
1、牛雜在達道路亞細亞對面
2、牛滑有家叫輝輝的店做的(已從交通路搬至五里亭)
3、亞細亞對面的武仔牛肉店的牛排
4、廣達路,高橋路口斜對面,六建牛排館
5、鼓東路上有家牛雜不錯,鼓東路與鼓屏路交界大概40米
6、依強牛滑店的牛滑
■西式牛排:
1、綠怡牛排館
2、大洋和華林路的鬥牛士
3、井大路慶城路交叉口「香舍」個性餐廳的氣氛不錯!
4、新星牛排館是福州最早的牛排館,新貴族音樂餐吧是它的分店,環境要好得多
5、省府路那家染房的牛排很好
6、北部灣牛排館
7、外貿中心酒店的扒房夠品味
8、六一路口與湖東路交叉口夜未眠西餐廳。那是福州首家24小時營業的西餐廳,有不賴的環境。小包廂居然是用粉色簾幔來阻隔,(其實就是蚊帳)倒是與台燈相得益彰。
■地方風味菜:
■閩菜:
1、東街口黃巷的鄧記荔枝肉、醉排骨,黃悶田雞和松子魚
2、八一服務社酒樓的荔枝肉
3、朱紫坊裡面破店的福州家常菜
4、福新路和信家對面新天都的福州菜
5、古田路市場後面水部的破店
6、津泰路上,鼓樓公安局旁邊的一家破店,別走錯,是中間的那家,那家的鹵豬蹄很好吃
7、溫泉路上的天外天
8、灣邊的河鮮
9、茶會吃仙的海鮮(往裡走的那家總店)
10、溫泉支路的青青閩清菜館
11、溫泉路溫泉澡堂對面有家,百味飯店閩清山味菜做得很好
12、元帥廟林記家常菜的肘子肉很不錯
13、康山中學那條路上一家目魚罐等小吃太棒了,福州最有名的老小吃店
14、沙縣小吃在屏西新村裡的沙縣小吃城,但是個人覺得醫大「本鼎」邊上那家挺正宗的
15、溫泉路福安富春小吃的當地小吃
16、達明路上的那家忠惠小吃口味也不錯,福州菜哦。
■川菜——水煮活魚:
1、東泰路的東泰川菜館,16元/斤;(魚片薄,嫩,口味一流,就是價格貴)
2、東泰路的曉薇川菜館,10元/斤;
3、菜香根(六一路邦輝桑拿對面)的,連湯都能喝(不是紅油湯)
4、渡雞口的老重慶
5、慶城寺與井大路交界口的鄉之味牛排火鍋城10元一斤
6、井大路唐姐火鍋城總店(鰱魚頭是買一送一哦)
7、井大路好口福的水煮活魚
8、南門(古田路36號,省電廣對面)金麒麟飯館8元一斤
9、北大路的東平園川菜火鍋,13元/斤;
10、湖東路的聚友川菜,15元/斤;
11、茶匯小區廈航對面的劉二川菜館,11元/斤
12、東泰路的重慶名小吃
13、東泰路的香香川菜館」(靠津泰路的那家),放很多芝麻,香
14、東泰路川府川菜館。6.8元/斤。味好便宜。推薦哦。
15、梅塢斜坡走到一半,有一家辣妹子湘菜館,裡面的水煮魚不錯,特別是水煮魚的湯,太棒了
16、橋亭活魚小鎮很不錯噢!
■其它川菜:
1、東泰路的東泰川菜館,滾石鴨珍,水煮田雞
2、長樂路巴國布衣布衣雞,巴國長排,水煮牛肉
3、井大路鄭記重慶豆花魚庄的干沾牛肉
4、東泰路上的重慶名小吃的肥腸魚」
5、西洪路川川麻辣燙
6、東方紅旁的曾師傅川菜館(味美價廉)
7、瑞閩對面東泰路上第二家。
8、四川譚魚頭火鍋,在沖浪遊泳池附近,味道不錯,環境也很不錯
■湘菜:
1、福三中對面---湘王府
2、屏東中學旁邊的東方紅(神仙豆腐、剁椒魚頭、寸骨、干鍋田雞)
3、湖東路的毛家飯庄,吃毛氏紅燒肉最正宗
4、湖東路省圖附近的瀟湘館
■上海菜:
1、五一先施後面的黃淮人家的上海菜
2、力寶天馬大廈後面的君子蘭的上海菜
3、協和醫院對面的避風塘的廣東、上海菜
4、別有天茶藝居的滬菜,貴了點,但確實好
5、好香角的上海菜
6、福新路金光大道
■東北菜:
1、鼓東路紅燈籠東北菜
2、仙塔街食通天隔壁的東北餃子館里的醬骨架
■其它:
1、華林路紅房子旁的天然居目魚筒骨鍋
2、溫泉支路上的深圳第一雞里的奇味土雞鍋
3、五一廣場石山水邊上的「紐約街肥牛火鍋城」
4、東街北京飯庄的北京烤鴨
5、井大路的西北風味
6、於山腳下避風塘,主營是潮州菜。鐵板日式鱈魚,最可愛的數金籠田雞
7、鑫皇酒樓,(在省府路的省府禮堂內)那裡的美味胖魚頭和玫瑰雪花飄(湯)很不錯的。。還有駝鳥肉
8、井大路廣東食街的廣東菜吃不膩
9、楊橋路空軍招待所旁的西北風味
10、溫泉支路的唐人記
11、牡丹大酒樓的羊腿
12、元洪美食城江西瓦罐湯分店
13、鼓東路牛太郎(比對面的北國之味好)
14、體育中心阿里郎的韓國菜
15、溫泉大飯店對面華福賓館的譚家魚頭
16、井大路湖東路口的大魚頭:江西菜
17、自助餐,會展中心的金源國際大酒店,三文魚任你吃,雞翅比肯德基還好吃
18、省政府對面千紙鶴里的招牌菜紅燒三文魚頭值得一嘗
19、鼓東路和尚賓路的交叉路口那裡有家,苗鄉酸湯魚,味道做的不錯
20、還有華林路(省高級人民檢察院對面)的南京怪味樓福州店
甜食:
1、珍珠奶茶,去楊橋路樂客茶坊
2、花生湯在台江麥當労対面的小巷裡,那裡的芋泥也不錯
3、大世界的冰橄欖很有特色
4、鮮奶蛋糕是茶亭公園對面的紅葉蛋糕
5、津泰路上的品糖軒
6、湖東公正酒家下的超雅蛋糕1、在福大北門有議價東興牛肉店,上大學的時候常常到里邊「改善」伙食,電力的牛肉羹佐以水姜味道那個叫絕,還有自製的粽子,包了蛋、肉、蝦仁、香菇,糯米香,澆上甜辣醬,花生醬,真是美味。
2.達道和小橋一帶,有幾家頗有名的牛滑店;牛滑用牛肉切細剁泥,和以勾芡,連湯裝起一碗,入口滑潤,口感一流,牛骨高湯又特別香,加鹽加醋,加魚露還可以隨個人喜好,所以很受歡迎,「達道牛滑」幾乎成了招牌,無形資產價值也有若干,那一帶的每一家都是「正宗」的達道牛滑
3.說道牛滑,又不能不說到牛雜;所謂「牛雜」,牛雜碎是也;牛心、牛肺、牛肚、牛筋……總之一切牛下水統統熬一大鍋。那裡跑堂的漫叫一聲「牛雜兩碗……」,這里掌勺的便撈起若干在碗里加以牛骨湯端到你的面前。烏山路口有一家「吳忠小吃店」,開店的兄弟三像是隱居江湖的世外高人,一天之做一鍋牛雜
賣完拉倒,幫襯那裡的人多是沖著新鮮牛雜的味道去的,所以生意倒也不賴。
4.用牛骨湯打底的還有一種叫「撈化」,這「化」是福州人稱「興化粉」的米粉,把米粉用涼水泡軟以後在滾水裡「撈熟,泡進牛骨湯里,撒上蔥花、味精,這叫「光化」,如果配以同樣撈熟的鴨腸、豬血、肝片、腰子等等泡在一起吃風味更佳。慶城寺市場門口一家「依土勞化」聲名如日中天,撈化的品種也多常常人滿為患
5.木金肉丸,是1921年由姚木金創辦的老字型大小,在道山路口通向婦幼保健醫院的巷子里。肉丸是用芋頭、薯粉、豬肉、紅棗、芝麻、紅糖等為原料,加工成一粒粒或一籠籠蒸熟。每個包有甜咸可口的肉陷,甜度適當,十分可口。過年過節的時候常常會去買些肉丸吃,沾沾喜慶
6.到了台江,那好吃的就多了去了。在榕城古街上很多老字型大小的福州小吃在此匯聚。比如大福星魚丸,依土伯撈化等等。大福星魚丸選用鯊魚、鰻魚或淡水魚剁珥加薯粉攪拌作外皮,再包以豬瘦肉或蝦仁等陷心,捏成丸狀。皮薄均勻,色澤潔白,食之滑潤清脆,湯汁葷而不膩。「沒有魚丸不成席」,從這句俗語中變可知福州人對魚丸的偏愛。依土伯撈化,湯汁清淡但鮮味十足,牛肉塊肥而不膩,清爽可口。
7.走出榕城古街,在台江的三福百貨旁有家百年老店——台江沒牙花生湯店,店很小,只有陽台的寬度,細長細長,只能放下一排的座位,但店裡的招牌花生湯確實是個經典。花生綿軟,入口即化,湯水香甜滑潤很有冰淇淋的感覺,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8.說到福州小吃,怎能少了熱氣騰騰的鍋邊糊?鍋邊糊以連講海鮮鍋邊最為出名.用蜆子汁為湯在鍋里燒開取其鮮味,在把磨好的米漿沿著鍋邊一圈澆過去,米漿在鍋邊燙成干皮後用鍋鏟刮到鍋里,加芹菜、蔥蝦皮、香菇等佐料,燒開後起鍋就是一盆滾燙的「鍋邊糊」了,講究一點的在佐料上做文章:蝦仁、咸魚、肉丁……
9.井大路口附近有一家細妹元宵店,雖然店面從外表看有些粗糙,但做的元宵確實不錯。在福州,湯圓和元宵是不同的,湯圓是甜的,而元宵是鹹的。薄薄的元宵皮里裹著新鮮的豬肉,咬一口元宵,香滑的油水溢出來。津泰路上的安泰樓做的元宵也非常好吃
10.從八一七北路拐進鼓西路,未及百米,左手邊一家小鋪招牌與眾不同,紅的民俗花紋,有模有樣地直書「尚擀依心拌面扁肉」。在這家一定要吃拌面和扁肉。福州的燕皮何等知名,做成扁肉燕煮食更妙而且這里用的是自家手擀機的切的扁肉,做的時候加了蛋清,吃起來甚有勁道。花生醬也是自家磨的,略微有些焦味,無論扁肉還是扁肉燕在撈起之後都沖入豬骨湯,回味無窮。
11.其實福州小吃遠不止這些,八寶芋泥、蔥肉湯、海蠣餅、太平燕、春卷……都是有名的福州小吃。如果要想省點事,一次把福州小吃吃個夠,推薦你去老福州、元洪城頂樓或者安泰樓,交通便捷,而且價格也劃算,特別是老福州。安泰樓、元洪城看起來高檔一點,而在老福州。安泰樓、元洪城看起來高檔一點,而在老福州,只要花十塊錢。就可以吃個飽。 福州小吃」是福州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歷史和影響與福州菜一樣引人注目。太平燕、太極芋泥、魚丸、等享有盛譽,台灣同胞有句口頭禪:「魚丸,燕丸,扁肉燕,男女老少吃不厭。」1997年福州市飲食(集團)公司美食園製作的「扁肉燕」和「太極芋泥」被中國烹飪協會認定為「中華名小吃」。老輩福州人有句話叫「七遛八遛莫離福州」。意謂福州飲食的風味獨好,鄉人不忍離去。
1.魚丸
福州著名的風味小吃。一般用鰻魚、馬鮫等魚肉搗成泥糊狀,調拌優質薯粉為皮,用精肉、蝦仁等作餡,捏成丸子。煮熟後泡以美味高湯,加上蔥花,浮於湯面,稱「七星魚丸」。它具有色澤潔白、質有彈性、肉餡香松、口味清爽等特點,素負盛名。據說這七星魚丸是海上漁婦所創,被一出洋經商的商人學到手,返回福州後如法炮製,開了家「七星小食店」,獨家經營「魚丸湯」。後有一位進京赴考的舉人進店就餐,食魚丸後嘖嘖稱奇,口佔一詩曰:「點點星斗布夜空,玉露甘香遊客迷;南疆雖有千秋飲,難得七星沁詩脾。」店主將詩裱於店堂上,從此食客盈門,生意日隆。「七星魚丸」因此詩而得名。如今福州街巷到處都有魚丸攤店。郊縣的長樂、福清等地也有食魚丸之俗。除店賣外,還有走街串巷肩挑叫賣者,他們以調羹敲打小碗招徠顧客。做為地方風味特產,外地人到榕也多以品嘗魚丸為樂。
2.太平燕
燕皮是用精選豬後腿瘦肉,剔去肉筋和骨膜,切成細條,用木棰搗成肉泥,徐徐加入用細孔絹篩篩過的薯粉和適量清水,反復攪拌,不斷壓勻,初成硬坯,然後放在條板上,軋輾成薄片。敷上一薄層薯粉,折疊起來,略干為鮮燕皮。繼續晾乾為干燕皮,一般包裝久貯一年不壞。包餡前,用刀切燕皮成約二寸左右方片,待用。餡選瘦豬肉和蝦米、荸薺、紫菜等共剁成醬,後加少許醬油、蔥白調味,取燕皮方片包成小扁,表如石榴狀,蒸熟即成肉燕。福州人常將「扁肉燕」與去殼鴨蛋相配作菜餚,因福州話「蛋」叫「卵」,「鴨卵」音諧「壓亂」,取「壓」了「亂」就會平安之意,故稱「太平燕」,「燕」與「宴」同音,又稱「太平宴」。「太平燕」是福州婚聚喜慶宴席上的一道「大菜」,上席時鳴放鞭炮,客人要待新郎新娘或長輩即席致謝後,方可食用。扁肉燕深受台灣同胞和海外福州僑胞喜愛,到福州來,必帶燕皮回去饋贈親友。
燕皮湯
肉燕
3.鍋邊糊
稱「鍋邊糊」或「鍋邊」。是福州獨有的小吃。外地如上海、台灣、香港等地的鍋邊糊店,幾乎都是福州人所開。其主料為米漿,鍋湯燒開後,將米漿淋置鍋邊,稍干後用小鏟刮入鍋中,與雞鴨肝雜、蝦干、墨魚干、香菇、黃花菜等配料煮成的湯合成。其特點是面薄而卷,湯清不糊,味美適口。舊時,福州南台、下渡一帶百姓三月「迎大王」(土神)時,家家戶戶都做鍋邊糊。鍋邊糊至今仍為福州人習見並愛食的早點。由於鍋邊易熟,故福州俗語叫「鍋邊一煮就熟」。鍋邊糊也流傳到福州以外地區,如莆田。
4.芋泥
以檳榔芋煮熟搗爛加紅棗、櫻桃、瓜子仁、冬瓜糖、白糖、桂花和熟豬油等輔料製成。芋泥中的上品稱為「太極芋泥」和「八寶芋泥」。由於豬油蒙蓋,製成後貌似冷食,實則熱食。在酒宴上常在收席前做為甜點推出。福建東部沿海地區皆有做芋泥的習俗。其中尤以福州芋泥最為有名,是福州地區典型的甜食。福州民間盛傳,當年福州籍愛國英雄林則徐曾在廣州以家鄉風味芋泥「宴請」洋人,讓其燙破嘴皮而出醜。閩東福鼎產的良種大檳榔芋製成的芋泥,質地細膩,堪稱一絕。
5.光餅
又稱「征東餅」,其來歷有段掌故。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農歷九月二十七日,抗倭民族英雄戚繼光,率部追殲倭寇至福清牛田(今龍田)。為減少炊時,戚繼光布置各營以炭火烤灸用麵粉做成的兩種圓餅。一種小而乾燥;一種大而松軟,略帶甜味。兩者中間均打一小孔,用繩串背於身上,便於士兵攜帶作為臨時干糧。由於它隨處可充飢,增強了隊伍的機動性,為平倭立功。此後,為紀念戚公,福清及福州、閩清等地人民仿製這兩種圓餅,前者叫「光餅」,後者稱「征東餅」。後有人在光餅上添上芝麻,成了「芝麻光餅」,又叫「福清餅」。福清一帶每遇清明,用它作祭品。立夏時,孩童們將模仿各種飛禽走獸形象製成的光餅掛在脖子上,追逐嬉戲,增添節日氣氛。將光餅掰開,夾入韭菜、鮮蟶、嫩筍、紫菜等即成「咸燒餅」;如加糖則為「甜燒餅」。老輩福州人倘憶起舊時「提(苔)菜餅,辣菜餅,豬油渣夾我福清餅」的叫賣聲,倍感親切。舊時這些叫賣人頭頂「小店」,小巧別致,左右分書「聞香一嘗三打掌,知味十步九回頭」小聯,裡面擺放著甜醬、辣醬等。外地客走過福清,旅外僑胞返鄉省親,也都要買一串嘗嘗。
閩東的福安也產光餅,該市坂中村的光餅很有名氣。當地光餅店附近,每有豆芽菜的攤點,因為光餅夾豆芽菜餡是福安風味小吃。
6.線面
采優質麵粉加鹽等輔助料精製而成,色澤潔白,線條細勻,質地柔潤,落湯不糊,香爽可口。食用方法有二:其一為高湯線面,即把線面放入沸水中煮一二分鍾,色變即撈起,加入事先煮好的佐料,如肉絲、煎蛋、香菇、黃花菜、青菜之類,再調以湯汁(肉湯、雞湯等)即可食用;二是涼拌線面,煮法相同,但撈起後不放佐料,只調以適量的香油、味精、紅酒等,風味獨特。
福州線面拉開長度可達180厘米,細僅0.6至0.7毫米直徑,挽面時在面頭上紮上紅線,由於線面是面類中最長的面,又叫「長面」和「壽面」。由於福州話「長面」和「長命」諧音,故福州人又叫它「長命」。
在福州地區,線面廣為民眾喜愛,大年初一,人們都要吃一碗線面,祝福健康長壽。線面還有以下別稱:祝壽送線面稱「壽面」,婦女分娩坐月子以其為主食,佐以蛋酒、雞湯而稱「誕面」,結婚訂親男方送女家的叫「喜面」,遠離家門返歸或遠客入門煮線面加兩個蛋款待,謂「太平面」。
7.粿
主要是糯米磨成漿,經過製作,依靠糖、花生、豆沙、油等佐料而成。時令和節俗不同,分為4大類。�1)為圓形,內有虛有實,油炸或流滾粉成,如油�、抱滾�。抱滾�外面滾上拌好的豆粉、黑芝麻和糖,宜邊揉邊吃。�2)形扁圓,皮薄餡多,或蒸熟,或油炸,如糯米�、菜絲�、豆沙�。3)粿多三角、四角、菱形,以蒸為主,也可油炸,如芋粿、九重粿、粳米�、白八粿、糖粿。4)糕多圓形或三角,松軟有彈性,以蒸為主,如盞糕、白發糕、荸薺糕。�粿多是甜食的,也有花生粿、咸餡粿等是鹹味的品種。
8.春卷
福州民間小吃。俗稱春餅,選用精粉煎成,皮薄似蟬翼,「餅可映字」,又輕又薄。餡選鮮嫩的豆芽,佐以韭菜、筍碎、肉絲、豆腐乾片等,炒熟備卷。食時,選攤開薄餅,自取包餡,先卷一邊,兩頭覆緊,再捲成條狀,便可入口。如果,把春卷投入油鍋一炸,撈起便成油炸春卷,俗稱炸春。近年有「迷你春卷」上市,便是已製成春餅,購回油炸,尤為方便。
9.肉丸
選上等薯粉、白芋絲、肥膘肉為原料,調入紅糖拌勻,佐以五香粉,還有的加芝麻、豆腐皮等,製成粘劑,放在鋪上荷葉的蒸籠炊熟。用刀切成方形或菱形的,油煎而食;也有圓狀,入蒸籠時,有意捏成團狀,炊熟可食。香甜可口,油而不膩。民間在春節期間自蒸;市上以「木金肉丸」為名牌,風味獨特。
10.烰油�
「烰」(音pu),福州方言,用大量的油炸食品稱為「烰」。「烰油米時」色澤金黃油亮,皮餡分離、外香酥,內甜軟。將糯米洗凈浸泡4-6小時後,磨製成水磨粉團。紅糖加水熬成糖漿,去渣待用。豆沙加入糖漿、精鹽,製成豆沙餡。糯米粉團加入糖漿,反復揉和製成�坯。用�坯包上豆沙餡,成為油生坯,面貼花生仁1粒即成。把生�坯放入油鍋,用鐵勺輕輕翻動,等油�皮亮膨脹似球形,色呈焦黃時,即可撈起瀝干油。
11.蠣餅
「蠣餅」扁圓形,色黃、殼酥香,味道美,是福州市民常用的早點之一,風行數百年不衰。成品皮香酥,餡鮮美,色金黃。將大米、黃豆,分別用水浸3-4小時,摻水磨成濃漿,加入精鹽攪勻後待用。豬肉剁成肉餡,蔥切珠狀,用醬油調成餡料,牡蠣肉洗凈,瀝干。將特製鐵勺在油里加熱後,取半湯匙料漿倒入熱勺內,在米漿上放肉餡、牡蠣,再蓋上一湯匙米漿,放入油鍋,炸至餅面呈金黃色時撈出,瀝干油。
12.千頁糕
千頁糕」為選用中筋麵粉製成的甜點。多層美觀,油香軟潤,入口溶化。將麵粉加入酵母、白糖、清水和成面團,餳面約2個小時,加鹼水再揉勻。肥膘肉切塊放入湯鍋,用旺火煮熟撈起,然後切成細肥肉丁。將面碾成薄面片,對折,一邊撒上1層肥肉丁,再撒上1層白糖,形成1層面餡,如法製作可得4層面3層餡。千頁糕一般做成8層~12層面,做好的糕放入蒸籠,用旺火蒸熟,取出成方形或菱形,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