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杭州知識 » 杭州哪個地方有金絲楠木
擴展閱讀
廣州有私家車怎麼做婚慶 2025-07-08 06:36:08

杭州哪個地方有金絲楠木

發布時間: 2022-09-15 03:26:05

Ⅰ 金絲楠木在浙江可以種植嗎

浙江可以種植。金絲楠木主要出自楨楠屬的楨楠,金絲楠材色一般為黃中帶淺綠,也有例外,有些呈黃紅褐色。金絲楠木中的結晶體顯著多於普通楠木,木材表面在陽光下金光閃閃,金絲浮現,有一種至尊至貴的高雅氣息。

一、土壤適合

在種植金絲楠木的時候,要選用適合的土壤。它喜歡在排水好、透氣的土中生長,並且還要足夠的肥沃,所以在栽種前要施夠量的基肥。注意,不能用太厚重的土壤,不但不利於植株根系生長,排水能力也很差,很容易爛根的。

二、氣候適宜

種植時最好選擇氣候適宜的時候進行,建議大家在溫暖濕潤的天氣下種植。南方地區可以挑選11月份中旬,春季的2-4月份左右進行,盡量在陰天的時候在栽種。種植的時候下著小雨也是可以的,只要不太乾燥就行。

Ⅱ 今天在杭州靈隱寺請了一串金絲楠木手串,18mm共十五顆,300元,非常輕,請問是真的嗎(廟里正規商

假的,300一顆都不夠,還15顆

Ⅲ 恭王府里的金絲楠木在哪個廳

恭王府里的金絲楠木在銀安殿。

銀安殿,俗稱銀鑾殿,是王府中的主體建築,也是王府的正殿,主要用於舉辦府內重大禮節性的活動,只有重大事件或節日才會使用。

1921年,因主人燒香不慎失火,大殿同東西配殿一起焚毀,但此殿高大的氣魄仍然可以讓遊客感受到當年威嚴肅穆的王府氣派。銀安殿面闊五間,屋內全用金絲楠木打造,正殿用綠色琉璃瓦。

建築布局:

恭王府東路的前院是多福軒,後進院是樂道堂。前院多福軒是穿堂客廳,次廳主要作用是接待客人、親戚或來回稟事物的下屬,還可以存放皇帝送來的禮物等。當時廳內四周掛滿福壽字匾,屋內擺設都是根據歷史照片,按照原來情況布置的 ,陳列著許多有關恭王府的歷史照片。

後進院落正房名「樂道堂」,是東路建築中最大的一間。在恭親王時代,這里是他日常居所。恭親王奕欣皇子在此時,道光帝曾賜予「樂道堂」匾額,所以此處或許也是因此而得名。

Ⅳ 胡雪岩故居

位於吳山北麓大井巷的胡慶余堂,是晚清「紅頂商人」胡雪岩工作和經營過的地方。以前每到河坊街,路過這個高堂大院,都要進去看一看;每進去一次,心裡就會對胡雪岩這位「江南葯王」增添幾份傾佩之情。且不說那些名家絕技、珍貴葯材和制葯文物,單是這座古建築群的氣勢和排場,就足以讓人折服得五體投地了!

前些天在河坊街散步,意外地又看見一個寫著「胡雪岩故居」的指示牌,心中詫異,便踅了進去。沒承想,不僅在裡面看到了不一樣的景物,還看到了我以前所不知道的胡雪岩的另一面,這著實讓我吃驚不小!

在河坊街上,距離鼓樓不到十米遠的地方,有一條石板小路。這是杭城惟一保存至今的古石板路,不足三米寬的青石板巷,兩頭凸起,中間凹下,頗似一個元寶,人們就稱它作「元寶街」。

「元寶街」既窄且短,入口極不顯眼;所以,以前幾次路經這里,都沒有發現這條小巷。

我們踏著石板路前行。小巷右邊是平展展的白牆,牆很高,十餘米的樣子,把裡面和外面隔成了兩個世界。小巷左邊,是尋常百姓家的院牆,一叢叢的常青藤和凌霄花,拚命地爬過牆頭,依附著牆壁攀緣而下,它們是這小巷裡唯一看起來生機盎然的東西。

巷子里如此幽靜,時間彷彿已經凝滯了;210米長的巷子,竟顯得分外悠長。

走了百餘米,白牆壁上出現了一個青色的門,這便是胡雪岩的故居了。

在元代時,「元寶街」曾是省府寶藏所在地,相傳這條街可以匯聚四方財氣,胡雪岩在此選址建宅,想必也是得到了哪位高人的指點吧!

安靜、隱蔽、聚財還又方便,的確是個好地方!

大門極其簡單,是那種江南常見的石庫門。青色的磚門框嵌在白牆內,看起來也還典雅!

進得門來,是高高大大的門樓;過了門樓,是寬寬綽綽的轎廳。

轎廳,是客人停轎等候接見的地方。五開間的轎廳,十分敞亮,兩個八抬大轎束之廳堂。

轎廳的用料非常考究,樑柱全是珍貴的銀杏木。裡面兩根黑色大柱子上,鐫刻著一副楹聯,金黃色的中規中矩的字體,曰:「傳家有道惟存厚,處世無奇但率真」;這一「厚」一「真」,道出了胡雪岩的為人與經商之道。

抬頭看,見高堂之上掛著5塊匾額,正中間的一塊,黃底黑字十分耀眼,上書「勉善成榮」。

我仔細端詳這快匾,覺得好生奇怪。咂摸了半天,才發現那好端端的一個「善」字,偏偏少了兩個點。原來,這匾額是同治皇帝御字,去掉兩點,意思是「善無止盡」。——皇帝,總歸是皇帝,總是有著他們的高深玄妙之處!

走出轎廳,抬眼可見二門磚雕門樓上雕刻著「修德嚴賢」四個大字。這四字真言,是胡家的家訓:既德且賢,德才兼備,是胡雪岩對子孫後代最大的希冀與要求。

二門東側有小門,外接一長廊,側門和長廊相接處的灰色石牆上開一門洞,門楣上方白色石匾上鐫刻天藍色大字——「芝園」。

「芝園」,在整座宅院中軸線的西側。園子中共有三個水池,其中最大的一個,有石橋跨越池上。

這座石橋頗精緻,它的兩頭連著兩個院落,橋中間最高處,坐落著一個玲瓏有致的亭子,這可算得上是一座真正的橋了!

橋上雙重檐八角攢尖頂的亭子,據說當時是給伶人們演出用的。亭子不大不小,恰到好處,八個角像鳥的翅膀,呼之欲飛!

亭子叫「晴雨亭」,取自蘇軾詩句「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我站在不遠處,看著這個精巧別致的「晴雨亭」,腦海中浮現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晴天,陽光燦爛時開心的亭子;雨天,煙霧迷濛時神秘的亭子......我這時想起了西湖,想起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這句話。濃妝與晴天,淡抹與雨天,看起來似乎有些牽強,可任憑怎麼想,都覺著有異曲同工之妙呢!

亭台樓閣高低錯落,水榭曲橋玲瓏有致,廊橋左回右旋,池中錦鯉成群,宛然是一幅江南水鄉的畫卷!

然而,這畢竟是胡雪岩的園子,得有更多的奇妙之處!

過石橋,石壁上出現了幾個大小不一的洞口。入洞口,裡面有四個大溶洞,名「懸碧」「皺青」「滴翠」「頻黛」。在我看來,這溶洞是園子里最自然、最原始的景觀,可它卻是人造的。這么大的人工溶洞,在國內當屬首屈一指。

溶洞之上,是「御風樓」。「豪放派」蘇軾有詩雲:「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御風樓」之名,便起於此。

登上「御風樓」,卻絲毫沒有孤獨寒涼之感。十月末的秋風,輕輕地撫摸著園子里的林木,樹木披上了金黃色的衣裳。

園內亭台樓榭、小橋流水,迴廊相連,曲池相通;池水中群魚游弋逡巡,「晴雨亭」呼之欲飛,真是美不勝收!

最活絡的是院子的角落處,屋頂上的黛瓦似黑鯉魚的魚鱗,而房子墨黑色的飛檐,又恰似鯉魚的尾巴,從高處看過去,彷彿是一群鯉魚在爭著跳龍門呢!

不過,宅院初建時,登上這座「御風樓」,看見的可遠不止這些:南邊是浩瀚蒼茫的錢塘江,北邊是高樓林立的武林門,大有「登高望遠,周覽八隅」、「仰瞻翔鳥,俯視游魚。丹林雲霏,綠葉風舒」之勢!

御風樓隔壁是影憐院,院子里房屋內的裝飾完全是西洋風格,室內到處都是鏡子和水晶燈,明晃晃地眨著眼。當初胡雪岩特意布置成這樣,用來接待外賓。

站在「御風樓」上看對面的「延碧堂」,看得更加清楚。

「延碧堂」是胡雪岩的住處,紅木打造的樓房,點綴著紅藍相間的法國進口玻璃,莊重卻不呆板。

最能彰顯出房子主人地位的,要數大樓房前面的大戲台。戲檯面池而居,胡雪岩只消敞開房門或者窗戶,不用出門就能看上大戲了。

樓內一樓是會客廳,西洋鍾和兩個西洋花瓶,寓意著「終身平安」;二樓是胡雪岩卧室,據說他睡覺的那張八寶床,比當時皇帝的龍榻還要珍貴。

「延碧堂」後面,是「百獅園」;「百獅園」內,有「百獅樓」。百獅樓因樓外有100個紫檀磨成的獅子欄桿而得名,100隻獅子的眼睛,都是用黃金鑲嵌而成。

「百獅樓」是整個院落的正廳,剛好坐落於中軸線上,一樓是胡雪岩待客、議事的主要場所,二樓是胡雪岩母親和正房太太的居住之所。樓內擺設的直徑兩米的紅木圓桌,據說是杭州最大的紅木桌。

百獅園後的四面廳和後花園,是專供胡母和正妻休閑的地方,姨太們不得隨意進出。後花園里立著胡家的鎮宅之寶——一塊形似「壽」字的太湖石。

鎖春院、頤夏院、洗秋堂和融冬院分居軸線兩側,裡面住的是他號稱是「十二金釵」的十二房姨太太。院子里琴房、畫室、棋社樣樣具全,整個頤夏院,是專門用來玩麻將的。

宅院西北的一角,原本是一家理發鋪,胡雪岩本欲重金求購,店主卻因祖上傳下的家業不可出售他人而不為所動。胡雪岩感念其忠孝,遂放棄了收購理發店的念頭。

在一些院子里,胡雪岩種下了溫於今、言紅鎖、杭白菊等浙八味,這些都是他開的國葯號胡慶余堂的珍貴葯材。

羅四太太是胡雪岩最寵愛的姨太太,胡家的財政都由她來掌管。她居住的「載福堂」最為奢侈,所有建材和構件都採用了當時南洋進口的金絲楠木。

金絲楠木木性溫和,冬暖夏涼,「水不能腐,蟻不能穴」,寸木寸金、價值連城,連皇帝都用之甚惜。古代皇帝的棺淳多用金絲楠木,百年不腐,清朝皇帝在承德建的避暑山莊,也用了不少的金絲楠木。

當年的載福堂,根根用料都是金絲楠木,門廊門柱屋檐窗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楠木廳」。

宅院里不少地方,都顯示出胡雪岩對權力的嚮往:院子里所有的大門,都鑄上了銅手和門環,銅手緊緊握住大門圈,你不能不想到「手握大圈(權)」這四個字;在院子里一面牆壁里,鑲嵌著一幅灰塑,裡面雕刻著的是兩條草龍。

院子里的每一樣東西,都有著自己無聲的語言:石榴樹是主人祈願多子多福的心聲;七個爐膛的灶台,是江南大戶人家常有的七星灶,是七星高照的意思;地面上用石子鋪出元寶和銅錢的圖案,是財壽俱得的意思;和樂堂側面牆壁上的鸞鳳和鳴磚雕,寓意夫妻和美、共享富貴……

院落所有高牆的頂部,都是江南的傳統灰塑。從市井人家到花鳥蟲魚,題材豐富極了!

氣派的磚雕門樓,細膩的水磨青磚,千年的銀杏古木,進口的彩色玻璃……木雕、石雕、灰塑、彩繪……銀杏、楠木、紫檀、南杉……

最值得一提的,是安裝在各個房間里的德律風(telephone):用銅管傳聲,主子那一頭按下按鈕,妻妾與下人房裡的鈴鐺就會叮當作響,拿起聽筒即可通話。那個時候,這種西洋人發明的通訊設施,用在私家宅院里,實屬罕見!

在十餘畝土地上,分布著一座芝園、13座樓,33間房屋,中西合璧,相得益彰;既無空曠之感,又無擁擠之嫌,建築結構之緊湊,布局之巧妙,真是少之又少!北京皇家園林設計師的身手果然不凡!

胡雪岩十三歲開始在葯店當學徒,他施恩於王有齡,助力左宗棠收復新疆,設錢庄、辦典當,開糧鋪、葯鋪,搞絲綢生意.....甚至包辦軍工、漕運,短短幾年間,胡雪岩曾積累了近2000萬兩白銀,一躍成為大清首富,一代官商。

1872年,正值事業一帆風順、人生躊躇滿志之時,50歲的胡雪岩開始營建他的府邸。他耗費了三年時間,修建成了這座宅邸。

然而,就在這座「江南第一豪宅」中居住不到十年,胡雪岩收購生絲失敗,錢庄又遭擠兌,終淪落到破產的境地。這個從錢庄學徒,「跑街」伙計到晚清首富,這位曾經被朝廷賞封布政使銜、從二品文官頂戴用珊瑚、賞穿黃馬褂,成為富甲一時的「紅頂商人」,在貧病交加中憂懼而亡;清末一代巨商一生的功業、一世的繁華,終究還是像一樹的繁花,最後也是隨風飄落,付諸東流,只剩下無邊的落寞和憂傷!

胡雪岩死後不到20年,這座曾經花了300萬兩白銀修建的豪宅,被他的子女們以10萬兩白銀的價格賣給了李鴻章的兒女親家、當時的刑部尚書和協辦大學士文煜。

有人說,胡家的敗落,是因為宅院西北那缺了的一角;也有人說,是那缺了兩點的「善」一字成讖;還有人說,胡雪岩是「左李」時局之爭中首當其沖的政治犧牲品……

正是夕陽西下時,故居籠罩在粉紅色的晚霞中。想起曾經見過的一張圖片,也是這樣的一大片建築,也是同樣 脈脈的余暉,可那卻是不遠處的胡慶余堂。

誰說是非成敗轉頭便成空?「修合雖無人見,誠心自有天知」;功過是非, 歷史 自會見證。這正如胡雪岩自己所言:「道理是直的,但是路經常是彎的。」

Ⅳ 杭州市的胡雪岩故居有什麼建築藝術

明清時期,不少官員和商業名人都建有自己豪華府宅,有的至今保存完好,成為旅遊景點,讓人們感受當時的景象。而胡雪岩故居就是其中一個較為典型代表,它位於杭州市歷史文化保護區東部的元寶街,是胡雪岩在清朝商界最著名時期所建,共耗資300萬兩白銀,歷時3年建成,是融合了中西方建築特點的豪華宅院。



但隨著他的落寞,這座豪宅在建成後十年就被他變賣了,最後只賣了10萬兩白銀,讓人唏噓不已。而如今門票只要20元,遊走於胡雪岩故居不僅能夠感受當時的建築藝術,而且還能體會歷史人物的興衰變化。晚清首富的故居,300萬兩白銀修建,門票20太值了。不知你對胡雪岩故居有何看法?歡迎留言區留下足跡。

Ⅵ 杭州有人收藏金絲楠木嗎

近一兩年高檔木材越來越熱。
不知您這塊金絲楠是新貨舊貨,塊頭尺寸多大,大一些的價格高,可以派大用場。你可以到杭州古玩市場看看,有些經營木器和古老傢具的店鋪是很樂意收購的。
您可以到杭州長明寺,第二百貨旁的收藏品市場或延安路古玩市場去找找。

Ⅶ 恭王府的金絲楠木在哪個位置

恭王府位於北京市西城區柳蔭街,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清代規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曾先後作為和珅、永璘的宅邸。 1851年恭親王奕欣成為宅子的主人,恭王府的名稱也因此得來。

金絲楠木的簡介

金絲楠是中國特有的珍貴木材。代表物種楠木(學名:PhoebezhennanS.Lee):原稱「楨楠」。大喬木,高達30餘米,樹干通直。小枝通常較細,有棱或近於圓柱形,被灰黃色或灰褐色長柔毛或短柔毛。

葉革質,橢圓形,長7-11厘米,寬2.5-4厘米,上面光亮無毛或沿中脈下半部有柔毛,下面密被短柔毛,聚傘狀圓錐花序十分開展,被毛,每傘形花序有花3-6朵,花中等大,長3-4毫米。果橢圓形,革質、緊貼,兩面被短柔毛或外面被微柔毛。花期4-5月,果期9-10月。

唻垍野頭生或條栽培;野生的多見於海拔1500米以下的闊葉林中。主要產於中國四川、湖北西部、雲南、貴州及長江以南省區。據記載,在所有的金絲楠木中,四川的金絲楠材質最佳。

屬中國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木材有香氣,紋理直而結構細密,不易變形和開裂,為建築、高級傢具等優良木材。在歷史上金絲楠木專用於皇家宮殿、少數寺廟的建築和傢具。

金絲楠木中的結晶體明顯多於普通楠木,木材表面在陽光下金光閃閃,金絲浮現,且有淡雅幽香。金絲楠是一些材質中有金絲和類似綢緞光澤現象的楠木。廣義的金絲楠指楠木顯現金絲的都叫金絲楠,古代金絲楠木按業界傳統說法是指紫楠、楨楠、閩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