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義烏美食哪裡有
佛堂白切羊肉 傳統的佛堂白切羊肉,取本地山羊,宰殺去毛、去頭、去爪、去內臟後,先用繩子扎緊四肢,用羊血均勻塗刷山羊表皮,晾乾後整頭羊下鍋燒、悶、浸泡熟後,取出晾乾,香氣撲鼻,所切羊肉蘸以蔥、姜、醬油的調料即可。
上溪牛雜(牛系列) 義烏上溪、吳店一帶歷來就有屠宰牛的場所,當地人將牛舌、牛血、牛蹄、牛雜等用上溪特有燒法烹制出「牛系列」,味美微辣,久嘗不厭。東塘狗肉 東塘狗肉是大陳楂林一帶很早就流傳下來的風味美食,是現殺活狗燒烤而成。老嫩得當,香氣撲鼻,其名聲聞名市內外。
赤岸豆皮素包 赤岸豆皮素包取用義烏名優特產豆腐皮包裹豆腐、蘿卜、鹹菜等素菜。把鐵鍋加熱到一定高溫時,現包、現烤、現吃,講求「新鮮」,其香、軟、清爽不言而喻。東河肉餅 東河肉餅,由上下兩層餅粘連,中間夾肥肉與青蔥,餅薄如宣紙,色如琥珀,油而不膩。
義烏手牽面(含面鰍) 義烏手牽面也叫拉拉麵。用優質麵粉加入少量食鹽,用水揉成軟面,放置一定時間,搓成若干小段,用菜油抹上,上覆濕巾。煮食時把面隨拉隨扔,拉成長條,放沸水中煮熟後加佐料作餐。面鰍的做法是把麵粉揉成面團後,用擀麵杖擀薄,折疊起來,切成細條,加入蔬菜等,復煮三沸,即可食用。
蕎麥老鼠 和好蕎麥團後,搓成大拇指粗的面條,切成寸許小段,以中食二指夾取面團,在米篩上按捲成中空,即成「滿背篩花,腹內兩疤」,因形似小老鼠故得名。外成篩孔花紋面塊,入沸水內與時令蔬菜同煮。
義烏喜慶點心(含吳店饅頭、粽子、紅餜) 傳統的吳店饅頭,是過去在春節、元宵、端午等傳統節日中必用的主食,也在人生禮俗中享用,用途十分廣泛。食用時夾筍干、小塊三角形焐肉。
義烏風味的粽子有白米粽、綠豆粽、八寶粽、肉粽等,均以優質糯米為原料。紅餜用糯米粉為原料,裹以芝麻白糖餡,外面粘上染紅的糯米,炊熟後食用。通常在過年過節、喜慶宴席等場合使用
⑵ 義烏傳統上過年有什麼習俗
1、迎洪羅相公:
迎洪羅相公等民俗文化活動每年由義烏田心村的四個自然村輪流承辦,每次為期四天四夜。相傳100多年前,田心村連續乾旱,於是村裡派人到荷葉塘村請來洪羅相公,洪羅相公來到後,果然田心村上空下起大雨,拯救當地百姓,那一天就是農歷十一月初八。
當地人感其恩德,以後每年這一天,都要舉行盛大儀式慶祝豐收,企盼來年國泰民安、五穀豐登,這一盛大的民間文化習俗在田心村代代相傳。
2、切麻糖:
關於義烏切麻糖的習俗,在《義烏縣志》中有這樣的記載:除夕前,「家家切炒米糖供春節茶食」。《義烏風俗志》中則有了更多的描述:春節期間,全縣城鄉用糯米、粟米、油麻、花生、大豆,經過蒸炒爆後,用紅、白、麥芽等糖切制「麻糖」,或稱「炒米糖」「胖米糖」與「寸金糖」。
3、做紅粿:
紅粿等傳統喜慶點心則是義烏人民在春節期間用於自家宴請時必不可少的菜品。宴初,在賓客們將酣未酣之際,呈上一籠熱氣騰騰的蒸饅頭,輔以鮮艷欲滴的紅燒肉與淡色素口的箬筍,一口咬下去,鮮美濃郁、滿口生香。
4、蒸饅頭:
據記載,吳店饅頭是義西有著百年歷史的名小吃。外形為半圓狀,柔軟而帶韌性,用手一抓,整個饅頭縮於手心,放開則復原如初。傳統的吳店饅頭,是義烏春節、元宵、端午等傳統節日中的主食,也是歷來老義烏人禮俗紅白喜事當中必不可少的一份禮物。
5、贈送春聯祝福:
每逢春節,義烏城鄉家家戶戶都會精選紅紅春聯貼於門上,辭舊迎新,寄語祥瑞,增添春節的喜慶氣氛。春節前,在義烏城鄉也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熱鬧盈盈的場景,書法家現場鋪台蘸墨,以筆寄意,在紅紙上書寫新春的祝福,送給來往的市民。
⑶ 浙江義烏有什麼名吃(可以郵寄帶走的)
義烏市是浙江省第二產糧地區,農作物品種多又加盛產紅糖,製作食品原料豐富。聰明手巧的義烏人在辛勤勞作之餘,製作出了許多具有地方風味的小吃。用大米製作的有白米飯、白米粥;泡飯、飯湯、菜飯、米粉羹、糖餳、索粉乾等;用小麥粉製作的麥結、面老鼠、麥拓糊、麥餃;麥鰍、麥餜、饅頭、拉拉麵、麥羹、餛飩、索麵;用番薯製作的番薯粉條、番薯餜餅……城鄉上下,風味小吃多達數十種。有些小吃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色,如東河肉餅、義亭拉拉麵、佛堂酥餅、蘇溪麻餅、楂林綠豆糕、廿三里油炸餜、稠城回回糕等。還有用糯米、粟米、芝麻、花生、大豆等,經過炒爆後加糖製作的「麻糖」。
隨著歷史的變遷,人們吃食也隨之變化。義烏一些風味小吃經過現代手法的製作,變得更為精良,它不再是民間小吃,而進入了大飯館、大酒家,成為名吃;有的風糜市內外,走遍全國.
● 東河肉餅
● 義亭拉拉麵
● 佛堂酥餅
● 麥拓糊
參選「義烏市十大風味美食」的22道「候選」美食
(一)小吃類
1、東河肉餅 東河肉餅,由上下兩層餅粘連,中間夾肥肉與青蔥,餅薄如宣紙,色如琥珀,油而不膩。
2、吳店饅頭 傳統的吳店饅頭,過去在春節、元宵、端午等傳統節日中必用的主食,也在人生禮俗當中享用,用途十分廣泛。食用時夾筍干、小塊三角形焐肉。
3、義烏湯圓(元宵) 用糯米磨成粉做成皮,以細膩純凈的綿白糖、黑芝麻和優質豬板油製成餡,具有香、甜、鮮、滑、糯的特點,咬開皮子,油香四溢,糯而不粘,鮮爽可口。
4、麥拓糊 麥拓糊以優質麥粉為原料,加水調成厚糊狀,塗入熱鍋中,拓成薄圓餅,裹以蔬菜、紅糖、蜂蜜等,捲成筒狀即為佳餚。
5、索粉 大米水浸泡到一定程度後磨成粉,蒸至半熟搗成韌面,裝於特製的有篩孔的器具內,施加壓力把面變成細縷,加熱後置於涼開水內,用醬拌食。
6、莧菜餛飩 用莧菜作餡做成的餛飩。
7、手牽面 也叫拉拉麵。用優質麵粉加入少量的食鹽,用水揉成軟面,放置歡ㄊ奔洌�昝娉扇舾尚《危�貌擻湍ㄉ希�細彩�懟V笫呈卑衙嫠胬�嬡櫻��沙ぬ醯�歐興�兄笫旌蠹幼裊獻韃汀?
8、蕎麥老鼠 和好蕎麥團後,搓成大拇指粗的面條,切成寸許小段,以中食二指夾取面團,在米篩上按捲成中空,即成「滿背篩花,腹內兩疤」形似小老鼠故得名。外成篩孔花紋面塊,入沸水內與時令蔬菜同煮。
9、麥鰍(刀切面) 麵粉揉成面團後,用麵杖擀薄,折疊起來,切成細條,加入蔬菜等,復煮三沸,即可食用。
(二)點心類
10、義烏麻糖 麻糖是義烏傳統的土特產品,主要品種有糯米糖、芝麻糖、花生糖、澆切片等。義烏麻糖色澤光亮,具有香、甜、松、酥的特點,是義烏人長期來喜愛的食品之一。
11、義亭油酥 義亭油酥,也稱月餅,歷史悠久,是義烏傳統的中秋食品。義亭油酥是用上乘麵粉、板油、紅糖、白糖、芝麻、核桃、花生仁、果絲等為原料,餅皮層次分明,酥而不散。
12、赤岸酥餅 傳統的赤岸酥餅,用上乘白面為原料,添加小許食鹽,揉面時根據需要分多次添加菜籽油,促使條型面團分為多個層次。然後用手把面均勻分為多塊,揉搓後,中間加入咸制的乾菜和瘦豬肉做的圓型小餅,而後貼在用鐵炭火烤爐內邊上進行燒烤,形如金黃蟹殼,麵皮分層薄脆如紙,咸香可口。
13、清明餜 清明餜以蓬嵩嫩頭、青、苠等野菜為原料,和以優質糯米粉,內裹甜或鹹的餡,花色品種極多,並有一定的藝術性,色青味佳。
14、粽子 義烏風味的粽子有白米粽、綠豆粽、八寶粽、肉粽等,均以優質糯米為原料。
15、紅餜 用糯米粉為原料,裹以芝麻白糖餡,外面粘上染紅的糯米,炊熟後食用。通常過年過節喜慶宴席等場合使用。
16、擇子豆腐 採集山上野生擇子曬干,取其果仁磨成粉,加水煮成糊狀,擺涼凝成褐色豆腐狀,在炎夏,吃一碗拌上糖、醋、薄荷油的「擇子豆腐」,軟滑爽口,頓生清涼之意,是解渴消暑的佳品。
(三)菜餚
17、上溪牛雜 義烏上溪、吳店一帶歷來就有屠宰牛的場所,當地人將牛舌、牛血、牛蹄、牛雜等用上溪特有燒法烹制出「牛系列」,味鮮美微辣,久嘗不厭。
18、宗塘豆腐 正宗的宗塘豆腐取用本地上乘的大豆、宗塘村的泉水,用山口的柴煮。豆腐制好後,當即食用,味道鮮嫩、爽滑、可口。
19、赤岸豆皮素包 赤岸豆皮素包取用義烏名優特產豆腐皮包裹豆腐、蘿卜、鹹菜等素菜。把鐵鍋加熱到一定高溫時,現包、現烤、現吃,講求「新鮮」,其香、軟、清爽之口感,不言而喻。
20、夏演千張 夏演千張以潔白如紙、厚薄均勻、柔韌性強、清爽可口而聞名於市。它以本地產優質大豆為原料,清水浸泡後用細石磨磨成豆漿,經燒煮過濾後用千層紗布澆鑄擠壓而成型,俗稱「千張」。
21、佛堂白切羊肉 傳統的佛堂白切羊肉,取本地山羊,宰殺去毛、去頭、去爪、去內臟後,先用線繩扎緊四肢,用羊血均勻塗刷山羊表皮,晾乾後整頭羊下鍋、燒、悶、浸泡熟後,取出晾乾,香氣撲鼻,所切羊肉權蘸以蔥、姜、醬油的調料即可。
22、東塘狗肉 東塘狗肉是大陳楂林一帶很早就流傳下來的風味美食。是現殺活狗燒烤而成。老嫩得當,香氣撲鼻,其名聲聞名市內外。
⑷ 義烏有哪家的風味小吃味道比較好
上溪牛雜
義烏上溪、吳店一帶歷來就有屠宰牛的場所,當地人將牛舌、牛血、牛蹄、牛雜等用上溪特有燒法烹制出「牛系列」,味鮮美微辣,久嘗不厭。在上溪鎮賈伯塘村附近的天旭牛肉館,據稱是一家擁有數年歷史的「老字型大小」牛肉館。上溪牛雜店多集中在03省道上溪段邊沿,上溪鎮區附近較多,人均消費在30~50元。
義烏拉拉麵
原先在新馬路上的義烏拉拉麵是出了名的。一條狹窄的馬路,一些低矮的店面,幾張小小的方桌,如此簡陋的麵食小店,也未倒人胃口,一天到晚總有很多人光顧。如今,這些拉麵店多數都搬遷到了化工路,比如胖子大排面,惠珍沙鍋面等。
義烏拉拉麵選用本地韌性好的上白麵粉或東北麵粉,經手工揉合成面團,搓成手指粗的長條,再一根根拉扯而成。因此具有粗細均勻、光滑綿軟、富有彈性的特點。加上各種作料輔配,或成大排拉麵,或成醬排拉麵,或成牛肉拉麵,或成青菜拉麵……花上10元,便可吃上一大碗味道鮮美的義烏拉拉麵。
佛堂千張拉麵
另外,在化工路上還有一家老字型大小的佛堂千張面,同樣是拉麵,但千張面口感更清淡。
原來千張面除了有千張和面條外,還有肉絲、琥珀色的榨菜皮、綠色的香蔥,這給原本單調的面條增加了一些顏色,也使味道更加鮮美
吳店饅頭
吳店鎮
吳店饅頭,是義西有著百年歷史的名小吃。外形為半圓狀,柔軟而帶韌性,用手一抓,整個饅頭縮於手心,放開則復原如初。傳統的吳店饅頭,是義烏春節、元宵、端午等傳統節日中的主食,也是歷來老義烏人禮俗紅白喜事當中必不可少的一份禮物。
⑸ 義烏冬至吃什麼傳統食物 義烏冬至吃哪些傳統食物
1、豆皮素包。豆皮素包在義烏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尤其到了清明、冬至的時候,這道菜更是許多家庭的必備之菜。豆皮素包的餡有多種,冬至時許多家庭都會用蘿卜和豆腐做餡,然後把裹好的豆皮包用油炸成金黃色,里層鮮嫩增添了食慾,深受大家喜愛。
2、紅餜。紅餜是用紅糖、芝麻等為餡的糯米粉團子,外面粘上染紅的糯米蒸制而成。因為染紅米製作過程復雜,所以現在很多人選擇市場上購買義烏紅餜,遇上冬至時節紅餜銷量大增。一個個色彩艷紅、外形可愛的紅餜,輕輕地咬一口,噴香的芝麻白糖汁四溢而出,就著綿軟香糯的皮,紅餜的美味才能盡情釋放。紅餜蒸熟之後,冷熱皆可食用,不過趁熱吃其味尤佳。
3、麻糍。麻糍,有老人稱,是因為古時人們要用新收獲的萱麻、糯米、甘蔗等穀物來祭祀祖先,而這些穀物組合起來就是麻糍。種類很多,有麻糍瀉、麻糍滑、米篩花、麻糍食果等,成品潔白如雪,柔軟如綿,光滑細膩,不粘碗,不釘牙糊口,老少皆宜。
⑹ 義烏有那些特產,有什麼好吃的
1. 金華火腿
金華火腿色澤鮮艷,紅白分明,瘦肉香咸帶甜,肥肉香而不膩,美味可口;內含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
2. 義烏紅糖
義烏紅糖外形色澤嫩黃而略帶青色,質地松軟,散似細沙,純凈無渣,甘甜味鮮,清香可口。感官要求:色澤:淡黃、金黃,略帶青色;
3. 義烏豆腐皮
義烏豆腐皮始產於清乾隆年間,當時也不是一般人所能吃得到的。後來製作豆腐皮的手藝逐漸流傳,尋常百姓家也能自製了。在整個義烏地區,要數北鄉的楂林、湖門、上金、下金一帶和南鄉的佛堂、赤岸、朱店最為有名,豆腐皮遠銷上海、福建、廣東、天津等省市,甚至還漂洋過海到了日本。
4. 義烏南棗
素負盛名的義烏南棗,是用義烏所產的大棗製作而成。《中國名產》第一集記載: 「江南棗中,佳品是義烏南棗。」義烏南棗外形比紅棗厚實飽滿,果大核小;皺皺褶比紅棗細密,肉質細腴;色澤比紅棗深濃,烏黑發亮;形、色、味獨特,營養豐富,蛋白質、維生素B含量在果品中極高。
5. 義烏丹溪酒
義烏丹溪紅曲酒具有行氣和血、幫助消化、增強免疫力、降低膽固醇、調節血脂、穩定血壓等功能。義烏市南大門有一片神奇的土地,名叫赤岸。清澈的丹溪水日復一日地繞著這片土地流淌,遠遠的雙峰山充滿著生機和希望,700年來人們傳頌的名醫朱丹溪就出生在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
6. 白字酒
製作白字酒選料講究,傳統釀法採用純凈潔白糯米 ,以冬水釀造,次年3—5月壓榨,入庫儲存3年之後啟用,芳香撲鼻,清甜似蜜。甘別爽口,如飲醇醪。解放前,義烏有80多家酒坊產制白字酒,其中以佛黨周正昌、稠城龔聚源2家酒坊最負盛名。
7. 山花梨
義烏山花梨為浙江梨的優良地方品種,產於華溪、塘李等鄉。果實呈卵形,一般個重約200克以上。果皮細而薄,為黃褐色,果肉雪白嫩脆,汁多味鮮甜,有的微帶酸,果心小,石細胞較少,耐儲藏。與山東雪梨、天津鴨梨相比,風味別具一格,一向暢銷於杭州、嘉興、溫州、上海、江西、福建、廣東等地。
8. 赤岸豆皮素包
⑺ 義烏人平常都吃些什麼啊
吃飯為主,義烏菜沒什麼特色,有鹹菜,豆瓣醬,霉乾菜,鹹肉,土雞煲,魚凍,黃豆豬腳凍,白切羊肉,牛雜煲、、、、
偶爾吃拉麵,麥角,餛飩什麼的麵食,多數是當點心和早餐吃的。但我和許多義烏人一樣,中午會去吃化工路的雞爪拉麵,夜宵會去吃老頭烤餃。
⑻ 義烏美食有哪些
1、東河肉餅
東河肉餅是義烏傳統的小吃,在當地深受人們喜愛。其色澤金黃光亮,雖然看起來油油的,但是嘗起來絲毫沒有感覺到油膩之感,朋友們大可放心大膽地吃,不要擔心會發胖。東河肉餅是由兩層的麥餅,然後中間夾著一些韭菜和肥肉,口感十分鮮香,肉質嫩滑。嘗過東河肉餅的朋友紛紛對此贊嘆不已,為其獨具特色的風味所傾倒。
⑼ 義烏特色美食推薦如何
義烏好吃的特色美食推薦,義烏物產豐饒,美食頗俱特色,包括佛堂白切羊肉、蕎麥老鼠和神仙雞等;而紅糖、火腿、南棗被稱為義烏「三大寶」;還有豆腐皮、腐竹、白字酒、山花梨等名土特產。
1、義烏佛堂白切羊肉
早在解放前,佛堂老街一帶就已有了「羊肉一條街」。老街上的白切羊肉鋪子,有不少都是幾十年的老店。宰羊烹羊的手藝代代相傳,才使得口味始終不變。
2、義烏蕎麥老鼠
蕎麥老鼠是浙江義烏傳統的名小吃之一!味道佳。它是用蕎麥麵粉和水以及其它輔料混合做成的。蕎麥老鼠好吃的秘訣首先要選好水分充足的蘿卜,拔成絲狀,再選上好的牛肉切絲,將蘿卜絲和牛肉加豬油翻炒,蘿卜和牛肉的香味出來之後,放進蕎麥老鼠,加水煮,最後再放上青蔥、生薑等調味料出鍋。
3、義烏神仙雞
神仙雞俗名無水雞,即蒸雞時用黃酒而不用水,按兩斤雞兩三斤黃酒。將雞放入陶缽內,再加黃酒和姜,若不喜甜食,就加鹽。一般義烏人傳統的蒸雞法是加紅糖,也可放幾片瘦豬肉,大約兩個小時後即可。
4、義烏東河肉餅
「東河肉餅」,又叫「夾肉雙層麥餅」。是把面團拉成的一個薄如宣紙的大餅,放進一口平底鍋中油煎而成。東河肉餅誕生地在義烏東河鄉的東河村,製作考究。東河肉餅有「傳兒媳不傳女兒」一說。
5、義烏手牽面
手牽面也叫拉拉麵。是優質麵粉加入少量食鹽,用水揉成軟面,放置一定時間,搓面成若干小段,再用菜油抹上,上覆濕巾,食時把面隨拉隨扔,拉成長條,放沸水中煮熟後加佐料作餐。
6、義烏東塘狗肉
大陳楂林一帶很早就流傳下來的一種風味美食。由現殺活狗燒烤而成。老嫩得當,香氣撲鼻。上溪牛雜義烏上溪、吳店一帶歷來就有屠宰牛的場所,當地人將牛舌、牛血、牛蹄、牛雜等用上溪特有燒法烹制出「牛系列」。
7、義烏金華火腿
老輩傳言,金華火腿出義烏,義烏火腿出田心(佛堂鎮田心管理處駐地)。清道光年間,林則徐曾手書「培德堂」牌匾,以為田心王姓祖輩在蘇州開火腿行時做善事的敬禮,此匾現仍掛田心四村培德堂祠堂內,為義烏市文物保護單位。
8、義烏紅糖
佛堂鎮合作管理處駐地起鳴村,燕里自然村有一「糖公廟」,為義烏紅糖祖宗廟宇。義烏紅糖曾在解放前榮獲巴拿馬國際金獎。歷時上百年的義烏紅糖幾經沉淪幾經雄起,傳統至今又有了新的發展。佛堂鎮後陽村「王培記紅糖」老品牌,重現名品。
9、義烏南棗
義烏南棗是浙江省傳統名產。採用優質青棗精製而成。有淌江紅棗和原紅蜜棗兩種。特徵是,皮色烏亮透紅,花紋細致,肉質金黃,個大均勻,為棗中之珍品。清朝時歲歲進貢,故有「貢棗」之稱。義烏南棗加工工藝已被列入金華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0、義烏白字酒
白字酒是浙江省的特產。在1929年杭州西湖食品博覽會上,義烏佛堂鎮商會選送的陳日升酒店自釀的「白字」酒、黃克仁的「黃培記」紅糖、徐友松「正大」火腿行的火腿、朱獻文的「金絲琥珀」蜜棗四樣食品,均獲「金獎」殊榮後,佛堂古鎮的「白字」酒成了譽滿金華八婺的一大名酒。
11、義烏金絲琥珀蜜棗
金絲琥珀蜜棗為蘭溪傳統名產,選蘭溪本地所產優質顆大的青棗,棗身用刀細切絲縷,用桂花白糖或蜂蜜熬煎,烘焙而成。所產蜜棗色澤金黃,鏤紋如絲,形似琥珀,質地糯軟,味道甜美,色、香、味、形全優。既可用作品茗茶點,又可蒸煮成棗飯,棗粥、棗湯作進補食用,具有潤肺、化痰、清熱生津之葯用功效,同時又可作招待賓客。饋贈親友之上等禮品。
更多關於義烏特色美食推薦怎麼樣?,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e46a0e1615732180.html?zd查看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