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杭州知識 » 杭州有一條路在哪裡
擴展閱讀
北京哪裡產海鮮 2025-08-18 15:40:33
杭州批發市場在哪裡便宜 2025-08-18 15:39:48

杭州有一條路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2-12-24 23:19:07

『壹』 杭州絲綢一條街在哪裡

鳳起路。在環北小商品市場對面,杭州高級中學旁邊的那條小路進去就到了。


杭州,簡稱「杭」,古稱臨安、錢塘,浙江省轄地級市,是浙江省省會、副省級市、特大城市 、杭州都市圈核心城市 ,國務院批復確定的浙江省經濟、文化、科教中心,長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

截至2019年,全市共轄10個市轄區、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總面積16850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648.46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杭州市常住人口為1193.6010萬人 。2020年,杭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106億元。

杭州地處中國華東地區、錢塘江下游、東南沿海、浙江北部、京杭大運河南端,是環杭州灣大灣區核心城市 、滬嘉杭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 、國際重要的電子商務中心。杭州人文古跡眾多,西湖及其周邊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觀遺跡,具代表性的有西湖文化、良渚文化、絲綢文化、茶文化。

杭州自秦朝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曾是吳越國和南宋的都城。因風景秀麗,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杭州得益於京杭大運河和通商口岸的便利,以及自身發達的絲綢和糧食產業,歷史上曾是重要的商業集散中心。新世紀以來,隨著阿里巴巴等高科技企業的帶動,互聯網經濟成為杭州新的經濟增長點。



『貳』 杭州西湖區有什麼路

杭州市西湖區有一條路叫慶春路,一直道到下城區。

『叄』 杭州徒步路線:一條少有人走的小路,很有野趣,老少咸宜

發現了一條我從未走過的小路。

我豁然開朗:現在的上香古道,到了上茅家埠後,就戛然而止了。

而這條小路,剛好接上。

這條路線的視頻版,我已經發布,對照起來看,更直觀。

點擊我的頭像 ,即可找到本路線的視頻版。

我坐7路車,從勝利劇院到「九里松」公交站。

走到站台的對面,沿著人行道,繼續前行。

我們要走的無名小路,在前方約350米處。

這條是靈隱路,始建於民國時期,與杭州機場路一樣,都是有年代的馬路。

我們要留意左手邊,因為無名小路總是出其不意的出現。

這是一條嫁接著人行道的小路,其貌不揚,卻通往山林深處。

閃入,轉個彎,人就沉入林中。

樹,是最常見的樹,可我叫不出名字。

不能說姿態各異,反而都是一個模樣。

大家斜,我也斜,大家直,我也直。

也不知道哪位神仙,天上撒了一把種子,它們遇風則發,遇水則生,

像豆芽菜一樣,使勁的長。

就怕長慢了,被樹壓著,見不到太陽。

只顧往上爬的樹啊,哪裡顧得上我們走路的人啊!

嗯,此時我確實像一隻,在豆芽的縫隙里下行走的螞蟻。

這條山路,看起來是新的,不像是古道。

可是,新路鋪的很粗糙,石塊與石塊之間,已松動了。

看來,造路的工匠,有點心不在焉。

估計,這位工匠一直在用靈魂拷問自己:

反正沒人會來走,何必認真做呢?

走著走著,撲稜稜的一聲——

地上的落葉,翻滾而來,一團黑影,直往樹上竄。

哎呀媽呀!

是在道上覓食的鳥類朋友吧,看我把你嚇的。

也把我嚇的,小心臟撲棱撲棱的。

我以為踩著什麼機關了。

樹林里有不少來路不明的野路,樹影重重下,更顯得詭影重重。

禁不住想起《聊齋志異》的情節:

浦江鄭生,夜入密林,路遇......

遇到一位騎山地車的年輕人,一番交談。

這時,我才明白,原來野路是玩山地車玩出來的。

其實,對這樣的林子,我還是熟悉的。

我曾經在附近的植物園里,一個叫「桃源里」的小村,住過幾年。

那時候,出租屋前後,都是這樣的林子。

現在村子搬了,曾住過的地方,也被整成園林了。

青春記憶,只能全憑記憶了。

一個人走這樣的路,容易胡思亂想。

直到前方有了天光,思緒才拉回現實。

終於走出林子了!

展現在我們面前,是大片茶園啊。

從密不透風,到一片開闊,如雨後天晴。

環顧四周,茶園與樹林,界限分明。

就好比理發,理寸頭,一半被理短了,還有一半,理發師還沒動,就那感覺。

又像是人與自然的較量,處於膠著狀態。

一邊是荒亂的,恣意的;一邊是齊整的,剋制的。

茶樹一壟一壟,綿延260多畝。

看茶樹的形狀,應該是龍井43號品種。

既然是新品種,說明這片茶園,是後來開荒開出來的。

只是還留著一半的山林,讓山林把茶園懷抱起來。

山林容易起霧,對茶葉有好處。

前面,有兩條路,我沿著池塘往右拐彎。

這樣走,可以先到茶園的最高處。

走幾步,就到茶園的最高處了,向左轉。

一排棕櫚樹,好比一排戰士,列隊接受我的檢閱。

這茶山,真的不高,坡度很平緩,像撫摸懶貓的小肚肚。

茶農之所以種上這一排棕櫚樹,我估計是為了做個標識,

表示這是山坡的最高處,是南北分嶺線,各位社員採茶,別采錯了山頭哈。

前方不能前行了,我們右拐下山。

說是下山啊,其實這哪是山啊,頂多30米的高度。

但是風景,還是很不錯的,請看——

這是北高峰。

我手指的方向是南高峰。

一南一北,兩座高峰,都在我視野范圍內,原地打轉即可。

剛才來的路上,7路車經過「雙峰插雲」的御碑亭。

雙峰插雲可是西湖十景之一啊。但是在那裡,兩座山都看不到。

真正「插雲」的「雙峰」,說的是當年峰頂上的兩座塔,名字朴實且直白:南高峰塔、北高峰塔……

800多年前,它們是南宋臨安城的制高點。

現在南高峰塔准備重建。效果圖如下:

總之,我建議康熙大帝,應該到這里來看看。

雙峰插雲的石碑,應該落在茶園這里,才名副其實啊。

繼續走幾步,就到上茅家埠的池塘了。

這里有幾個池塘,挨著茶園,非常有野趣。

該怎麼說,這個地方呢?

如果你老家在農村,小孩出生在城市裡,從小缺乏鄉土田園的體驗,

那麼帶著小孩,來這個地方,就非常合適。

像我年紀一大把了,居然也能找到小時候在池塘邊、田野上的那種感覺。

這種感覺來自似曾相識,好像把外婆家的小河,阿姨家的茶山,還有自己家的池塘,組合在一起。

你看,池塘之間的小路,汀步石,就非常有感覺。

這一塊塊石頭,大小如蓮葉,連起來,似橋非橋,無架橋之形,卻有渡橋之意。

踏步上去,淺水曲澗,動靜有別,虛實相間。

這種天然的山野美學趣味,其妙處在於有意無意之間,經意與不經意之間

用心良苦,卻又表現的貌似輕閑。

池塘邊的樹,樹葉已完全掉光了。

樹椏交錯,在夕陽的襯托下,看上去更精神了。

無葉一身輕,樹對著湖面,長吁了一口氣。

好比人到了老年,有退休金,兒女事業有成,且業已成家,孫兒繞膝,自己身體尚硬朗。

天倫之樂,可謂一身輕松。

只可嘆,時光苦短,應了那一句千古名言: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老鄭一直認為,杭州的美景是多層次的,不只是名片上的風景才是最美的。

這種地方,雖然無名,但也許更能品味到杭州自古以來的山林氣息。

我有時候想,我是不是看到了和蘇軾時代差不多的山林風貌?

回去坐公交的話 ,池塘附近有兩個公交站。

好了,最後總結一下:

本路線全長1800米,爬升高度才30米,簡直就是不費氣力,適合老人小孩全家來玩。

游覽池塘與茶園時,不一定按我的路線走,也許你有更美的發現。

如果不走全線,那麼我建議直接到上茅家埠,爬爬茶園,看看南北高峰。

再去不遠的茅家埠湖邊走走,我覺得都是很不錯的。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這。

我是老鄭,一個喜歡戶外路線的創作者,已創作了數十篇登山徒步路線文章。

我們下一條路線,再見!

『肆』 杭州石大路在哪裡

石大路是杭州石橋到餘杭大井的一條路,在杭州的北面

『伍』 杭州新華路在哪

看了上面的回答有點不懂了
莫名其妙的感覺。。。。
新華路是條南北走向的路
路很小的
只有2車道,南接馬市街,北到鳳起路啊
中間還和慶春路交叉
一條只有兩車道的路怎麼可能還會有什麼建築物
那邊基本上還是小區多。很好找的,只要坐車到慶春路的浙一醫院或者是皮市巷,都能到那邊的
著名一點的就是慶春路的世紀聯華(原家友超市),青春里中國電信大樓,浙一醫院,慶春人家(酒店)
再還有個浙江省福利彩票中心了
,也是新華路和慶春路的交叉口,這些地方離新華路很近的,只要你在杭州
問隨便什麼人這些東西
,基本上都不知道在哪裡
,怎麼走的
到了慶春路新華路路口一塊地方就在那裡,要在新華路上找找很方便的
畢竟新華路不長的
,走一個來回撐足20分夠了

『陸』 杭州小吃一條街在什麼地方

杭州小吃一條街最有名的是河坊街,是仿古一條街。工藝品、小吃很多,全國各地的小吃都有,到杭州來的旅遊者常去的地方。

美食比較集中的地方有河東路和競舟路。河東路在朝暉新村邊上,競舟路在城西,文二路至文一路之間段。兩地特色不一,一些小飯店很有特色。

吳山路美食街是杭州最傳統的美食所在,不過現在店不多,賣一些有地方特色的食品,如大餅粉絲、寧波湯圓、吳山烤雞等。

相關信息:

杭州小吃是漢族飲食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花式品種繁多,四季時鮮不同,有三大特色。特色歲時節令,各有時鮮美味。如春節供應各式春卷、鮮肉湯團、什錦八寶飯,清明有艾青團子,端午上市細沙或鮮肉棕,中秋製作杭式、蘇式、廣式月餅,重陽吃粟糕,等等。

春三月,多魚蝦鮮筍,蝦爆鱔面、片兒川面、蝦肉小籠應時嘗新,夏日炎炎,供應薄荷糕,水晶糕、茯苓膏、肉骨頭粥,三秋湖蟹肥,蟹肉小籠,蟹黃大包應市,臘月則為糯米麻糍、豬油玫瑰年糕。

『柒』 杭州,你知道最長的一條路是哪條路嗎

這是 一條最有可能打造成為美國波士頓128公路的 科技 創新之路——杭州天目山路。

這就是杭州最長的一條市域道路,更是代表著杭州未來的通向世界的一條通道!

從杭州市中心的武林門開始,經過了文三路電子信息街區、5A級風景區西溪濕地、阿里總部所在地的未來 科技 城、南湖 科技 園區、青山湖 科技 園區,一直到美麗的風景聖地天目山風景區。

這是 一條連綿不斷的長達60公里的杭州城西大動脈 。沿天目山路以北5~10公里的范圍內,已經扎堆了無數 科技 園區。這是 一條未來可以與廣深 科技 創新走廊媲美的浙江版的 科技 創新公路——杭州天目山 科技 創新公路。

從日本東京、紐約等世界著名城市的 科技 產業發展經驗來看。臨安離杭州主城區50公里,50~60公里是 世界公認的最適合發展產業 科技 園區的距離 。機構應該加快推出臨安 科技 產業規劃布局方案,包括青山湖、南湖等產業園總體規劃, 讓天目山路加快起飛 。

未來 科技 城是一個離杭州主城區15~18公里范圍的 科技 園區,按照杭州主城區目前人口500萬的腹地范圍已經達到12~13公里。在未來3~5年內 杭州未來 科技 城就成了主城區的腹地 ,未來 科技 城將在房價高昂的面前, 淪為杭州主城區的一個睡城 。而高房價和睡城作用下勢必會驅趕 科技 產業的外延。

天目山是一個最好承接未來 科技 城外延的區域 ,這條創新 科技 走廊形成,真正 代表著杭州的未來。

我用網路地圖測了,我測的並不是某一條道路的長度,而是這條道路在不拐45度彎的情況下加其它道路的總長度。

天目山路從最西邊的臨安區吳越街到最東邊的下沙6號大街總長度是76.9公里。

德勝路從最西邊的餘杭街道寶林路到最東邊的蕭山區江東大道全長66.5公里。

之江路從最西邊的轉塘鎮凌周線到最東邊的老鹽倉聆濤路全長52.3公里。

秋石路從最南邊的上城區復興路到最北邊的餘杭區星光街全長是40.5公里。
中河路從最北邊的北繞城高速到最南邊的簫山戴村全長是44.9公里。
如果大家認為哪條街才是最長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接著測給大家看。

杭州的城市規模這幾年正在不斷擴大,富陽、臨安等這些縣級市正在陸續被合並為一個個杭州的區。

因此就目前的城市規模來看,就同一路名的主幹道而言,最主要的也就南北向和東西向兩條。

南北方向最長的主幹道是為莫干山路,它北接杭州到南京的高速路入口,南至靠近西湖的 體育 場路口。

而東西方向的主幹道就是德勝路,東至江干區的下沙大學城,西到老餘杭區,貫穿了整個杭州城。

不考慮不同區域路名不同,不考慮高速公路。

南北最長的是上塘路-中河路-四橋-時代大道-橋戴線,最北端是南庄兜高速樞紐,最北段是蕭山區戴村鎮。

東西最長的自西向東,文一西路-文一路-德勝路-德勝東路-江東大橋-江東大道。西端為老餘杭,東端為臨江新城。

套路

當然是莫干山路了

應該是莫干山路

『捌』 杭州有莫干半山路嗎

杭州沒有「莫干半山路」。 杭州市 有一條「莫干山路」,還有一條「半山路」,從「莫干山路」到「半山路」大約有10公里之多; 此外還有半山鎮、半山公園、半山電廠等等

『玖』 杭州小吃一條街在什麼地方

杭州小吃一條街在河坊街。河坊街自古就是杭州的商業中心,舊時,與中山中路相交的清河坊四拐角,曾經分別為孔鳳春香粉店、宓大昌煙店、萬隆火腿庄、張允升帽庄四家名店各居一角,成為當時遠近聞名的所在。杭州聞名的「五杭」杭剪、杭扇、杭粉、杭煙、杭線就出於此。

河坊街的特色

河坊街為杭州歷史文化街區,街上最具影響的有胡雪岩故居和朱炳仁銅雕藝術博物館,成為此街的一大亮點。河坊街位於吳山腳下,是清河坊的一部分,屬於杭州老城區,東起江城路,向西越過南北向的建國南路、中河中路、中山中路、華光路、勞動路至南山路,路長1800多米,吳山廣場至中山中路段為步行街。

青石板路面,路寬13米,其餘路寬32米。舊時,與中山中路相交得「清河坊四拐角」,自民國以來,分別為孔鳳春香粉店、宓大昌旱煙、萬隆火腿店、張允升帽庄四家各踞一角,成為當時遠近聞名的區片。杭城聞名的「五杭」杭粉、杭剪、杭扇、杭煙、杭線就出於此。

『拾』 誰能給我介紹杭州拱墅區里一條路的由來 什麼路都可以

德勝路:綠色欣榮的文化大道●設計理念走「現代派」路線「和體育場路、慶春路這些市中心道路有明顯不同,整個設計從形式到內容都有別於它們。」杭州市建委主任楊軍說,這一次採集「歷史」難度不小。一方面,8條道路大部分不在市中心區域,多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所建設,有些是近年內設計完成的,另外,道路路幅相對較寬,兩側多為新建公建、公寓、農居,歷史建築及相關遺跡較少。因此,這次設計將走「現代派」——多以體現城市發展的現代歷史為主。每條道路各有定位包括中國美院、南方院、華東院等四家有名氣的設計院,聯手為8條道路「打扮」。「德勝路、石祥路、石橋路多為城市入城口以及通過性交通幹道,設計突出大氣,反映城市欣欣向榮的面貌;而文一文二等5條道路『書卷氣』極重,體現書院文化、濕地水鄉特色。」作為設計方代表,南方設計院院長方誌達闡述了設計總思路。據了解,教工路的定位為「賦有書院文化的人文街區」;學院路為「休閑恬靜的綠色住宅街區」;文一路為「江南水鄉特色的綠色人文之街」;文二路為「精緻休閑生活之街」;文三路為「人文科技生活之街」;德勝路為「綠色欣榮的文化大道」;石祥路為「城市快速生態走廊」;石橋路是為「人文多樣的快速道路」。●設計亮點有了理念,如何呈現這些道路上曾經發生過的故事呢?「我們把歷史信息收集起來,按照重要性依次分為重點突出類(有一定規模,內容豐富,可引人參與、觀賞的場所)、一般表達類、提示類三個層次,通過紀念性公園、城市傢具、雕塑小品、提示牌、大型雕塑等加以表現。」方誌達說。從初稿中看,「兩口兩線」有不少亮點。兩口兩線(德勝路、石祥路、石橋路)大型城雕放在大井入城口入城口是外地遊客對杭州的第一印象。此次整治中,不少道路連接入城口,它們有不少故事可講。「下沙是怎麼來的?東漢時期,錢塘江北雖有大堤,但每當潮汛期,屢築屢毀,屢毀屢築,到20世紀60年代,餘杭縣委組織十多個公社,進行了長達10年的大規模圍墾,遏止了洪澇的危險,有了現在的下沙。」設計人員說,為了讓大家了解這段歷史,計劃在下沙入城口(德勝路東入城口,兩邊緊鄰高教園區)設計一組浮雕:恢復現在雜草叢生的水塘,主要以景牆的形式,表現當時人民圍墾造地的樣子,農耕的狀態,體現海塘文化,同時,因為下沙現在有高教園區,要展示校園文化。而石祥路的大井入城口(位於餘杭區,連接杭浦高速和杭州繞城高速,是杭州城北最大入城口),計劃將城市標志(正在徵集中)製作成一個雕塑,結合水系的引入,形成具有杭州特色的入城口景觀。此外,在德勝路的滬杭甬高速入城口,結合其目前周邊的綠地,設置一個有杭州特色、反映出杭州理想居住環境的城市雕塑。道路交叉口講述毛主席來杭州的故事1958年,毛主席、周總理來到浙江視察農科院,觀看了雙輪雙鏵犁,半個月後,根據毛主席的指示,中共浙江省委作出了一系列決定,這包括,從正在農村鍛煉的浙江大學部分青年教師中抽調精幹力量,組建技術力量雄厚的農機系。這段歷史故事,會出現在石橋路與德勝高架交叉口。道路交叉口是設計的一個重點。比如,在石橋路與半山路交叉口,將展現引入文天祥抵抗元兵入侵的故事,石橋路與石祥路交叉口引入小品、雕塑等。擴大部分「兩縱三橫」(教工路、學院路、文一路、文二路、文三路)文化主題頻現街頭「天目山路口做成體育文化主題;文二路口附近的小公園打造成越劇文化;而文一路附近銀馬公寓前綠地將突出一個字:『蠶』。」更多貼近市民的小公園充滿著人文氣息,是「兩縱三橫」的主要特點。教工路上的一處重點設計「越劇文化」,就拿成立於1984年的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做文章,將文二路口附近現有小公園進行改造,在沿路一側設計一處以越劇文化為主題的小廣場,廣場通過一亭、兩門樓、六塊反映戲曲人生的花窗景牆烘托出戲曲文化,展示一個古代戲曲演出舞台的樣子。文一路口「蠶」文化,則拿當時杭州知府林啟創辦的蠶學館為主題,用輕柔的絲綢引出蜿蜒小徑,綠樹掩映中潔白的蠶繭主題雕塑,表現「開全國蠶桑改良之先聲」。主要節點增加更多綠色大量擁有綠色空間設計的休閑空間,是文一、文二、文三路、學院路的最大期待。如,蓮花港河節點(文一路與豐潭路交叉口)將借鑒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的形象,創造一個以「蓮」為主題的文化空間,輔以愛蓮亭、蓮花座凳、歷史景牆等景觀元素的設置,為周邊居民以及過往行人提供一個休閑娛樂的生活空間。重新設計學院路天目山路口原有綠地,通過增加木棧道、休閑亭、休息座椅等現代園林的造景觀方式,營造出一處參與綠色生活的空間。文二路口附近現在是小區人行休閑需要的綠地,計劃通過花壇、灌木等幾個元素進深營造空間,營造一個古代院落布局。●設計討論設計好看還要有杭州味在對設計文本的討論中,杭州市主要領導以及專家提出了不少修改意見。「雕塑小品設計得現代和好看沒錯,但是不要與其他城市雷同,要能代表杭州。比如說體育文化公園,設計一些以前杭州人小時候經常玩的彈洋片、玩彈子的童趣游戲也不錯。」杭州市房管局局長楊堅說。杭州市政協原文史委主任王其煌則要求設計單位注重雕塑的風格。「比如在入城口,要讓別人一眼就認出杭州來,或許,一句『錢塘自古繁華』的詩,比一個後現代的雕塑更讓人體味到杭州的韻味。」而有杭州「味道」的本土植物,也是專家們強烈要求整治中增加的部分,比如紫薇花、木芙蓉就很熱門。此外,為了保持「兩口兩線」的立面整潔,杭州市計劃,在道路沿途100公里內,戶外廣告原則上一律拆除。雕塑要精緻但不能「脆弱」杭州城塑有過不堪回首的一些記憶:菜市橋公園里新添的《買菜》,賣菜小伙正給老太太稱大白菜,秤砣被偷了一次又一次;慶春路上打鼓的老爺爺,鼓錘斷了一根又一根;城東公園少女曾經被整個端走……這些損害拷問了一些人的素質,但用材、設計上的缺陷,卻是管理部門要正視的。「歷史遺跡要做到應保盡保,設計整體和諧但又有所區別。特別是,其設計和製作要考慮到永久保存這一點。比如,可以避免一些大量採用玻璃的雕塑,一些細節要想得更加周到,避免出現裝了被偷、偷了再裝的問題。」杭州市委書記王國平說,這一次整治特別要考慮到雕塑的安全性,做到件件是精品,件件可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