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奉化溪口民國時期蔣氏故居,探尋蔣公在故鄉生活痕跡,現為5A景區
奉化溪口古鎮是蔣介石先生的家鄉,自1949年蔣敗退台灣後客死他鄉,一直未回過故鄉由於 歷史 的原因,溪口一度「養在深閨人未識」。改革開放的春風拂去溪口羞澀的面紗,溪口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世人面前,如今的溪口鎮已是海內外著名的5A 旅遊 勝地。
溪口古鎮天藍、水清、樹綠,生態保護非常好。青翠的山巒巍峨壯觀,碧綠的剡溪千古流淌,好一派山水畫卷。
由此而去,首先看到的是武嶺門。武嶺門是進溪口鎮的必經之路,相傳在1929年前還是一個小庵堂,旁設茶亭供人歇息。1929年蔣介石在這里改造成三間二房城樓式城門建築。門額兩面都有「武嶺」兩字,外面是國民黨元老於右任先生所寫,而裡面則是蔣介石自題,之所以將此取名「武嶺」,是蔣介石為了體現尊重前輩之意。
奉化溪口的蔣氏自稱為「武嶺蔣氏」,是因為溪口的環境風貌十分秀麗,可與陶淵明筆下的武陵桃花源媲美,且「武陵」與「武嶺」兩者為諧音,故名之為「武嶺蔣氏」。蔣介石喜歡把自己的籍貫寫成「浙江奉化武嶺」;其中又包含著崇尚「武德」的意思。
據悉1 9 2 9 年,蔣介石在庵嶺上拆除舊庵,挖低山嶺,拓寬道路,其上建仿古城樓,飛檐翹角,巍峨庄嚴。兩面樓額各題「武嶺」兩字,東向系於右任手筆,西向為蔣介石所書。
溪口風景區坐落於寧波市西南40公里的奉化溪口鎮,東靠武嶺,南瀕剡溪,北靠雪竇山,水繞山環,景色秀麗。因為這里是蔣介石、蔣經國 父子的故里引世人矚目,民國重鎮。是華東 旅遊 主幹線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漫步蔣氏故居、蔣介石出生地--玉泰藍鋪、蔣母墓道……,滄桑 歷史 發人深省。
三里長街,又名武嶺路,是一條融水面、市井、商業、文化於一體,濃縮著溪口清末民初的 歷史 文化,展示古鎮風貌的標志性景觀。街東有一城樓,稱「武嶺門」,城樓兩側「武嶺」二字,分別為蔣介石和於佑仁所題,街左緊依剡溪,街右錯落分布著10餘處蔣氏遺跡,均是白牆黑瓦,前店後坊的民過初期的建築風格。
溪口雖小,卻曾經是中國政治的一個風暴眼。蔣介石、蔣經國父子皆出生於此。蔣介石大權在握後經常回來,並在此策劃了許多 歷史 事件。中國 歷史 在這留下了深重的痕跡。蔣氏故居別墅、祖墓宗祠、家庵等遺跡錯落有致地分布在溪口鎮武嶺街旁,其中的「玉泰鹽鋪」、「小洋房」、「豐鎬房」經歷了風風雨雨和它的主人一樣幾度興衰沉浮。
其實蔣氏故居就是「豐鎬房」,因蔣家世代信佛,吃素念經,故而又稱「素居」豐鎬房武嶺路中段,南臨剡溪,是蔣介石、蔣經國父子的故居,房號「豐鎬」,又名「素居」,原為一幢二層小樓10餘間。
站在蔣氏故居門口,看著這保存完好的老房子,肅穆,大氣!蔣氏故居門口再往前看,真是風水寶地,龍脈的地方。
蔣氏故居在溪口鎮中街,面街臨溪,是一座古樸莊重的大宅子,正堂是蔣氏家族的靈位。蔣介石的祖輩是鹽商,從房屋雕刻和排布上可以看出當時蔣介石家是一個富貴人家,屋裡掛滿了蔣氏祖輩的照片。
蔣氏故居,建築布局為傳統的前廳後堂,兩廂四堂格局。樓軒相接,廊廡回環,墨柱赭壁,富麗堂皇。前廳左右還有三個花園。廳堂廊廡內布滿雕刻的彩畫。
蔣氏故居在溪口鎮中街,面街臨溪,是一座古樸莊重的大宅子,正堂是蔣氏家族的靈位。蔣介石的祖輩是鹽商,從房屋雕刻和排布上可以看出當時蔣介石家是一個富貴人家,屋裡掛滿了蔣氏祖輩的照片。 圖為總統套間,蔣介石宋美齡的卧室擺放著中西合璧紅木傢具,氣派、莊重。
蔣經國書房。
文昌閣下臨水小橋,曾是蔣氏夫婦經常駐足觀景的地方。斯人已去,滄桑巨變,人生都如過眼雲煙。
蔣家祠堂 是整個溪口蔣姓的祠堂,並不是蔣介石家的祠堂。為了祭祀祖先,全村人「合力而經之營之」造了祠堂。蔣家的族規是:「孝父母、敬長上、友兄弟、立教養、守法度、獎賢能、懲頑惡、戒爭斗」。祠堂文化在我國源遠流長,教育後人愛國敬老友善,傳承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功不可沒。祠堂門口牌樓上的橫匾「忠孝傳家」四字是蔣介石的親筆所書,寄託了蔣介石對蔣氏晚輩的一種期望,也表露出他自己對儒家傳統的敬慕之情。
蔣介石在溪口很有名望,不僅是一位孝子,而且非常重情義。蔣氏故居原來規模沒有現在這么大,蔣介石擔任北伐總司令衣錦還鄉, 回鄉擴建祖宅,稱為豐鎬房。欲打算 高價收購鄰居的一些住房擴大自己的家院。 鄰居們得知蔣家擴建房子的事後,都紛紛讓出自己的宅基地, 蔣介石信奉風水一說,看中一周姓鄰居的房屋欲購買。 可是鄰居是一位賣千層餅的周順房的主人,他不願意騰出自己家的地盤。他說:你現在做總統了,不讓我做鄰居,老子就是不搬,蔣拿他沒轍。周順房也就嵌在蔣家大院內。 因此,蔣氏故居的牆壁有一塊是凹進來的。
從這件事情可以看出蔣介石並沒有倚強欺弱,非常尊重這個鄰居的選擇。圖為至今仍然屹立不倒的周順房餅店。
溪口鎮有一家號稱為蔣氏文化形象代言人的照相館,招牌上是這樣寫的,留念最佳選擇:溪口真奇妙,總統也假冒,目的只一個,遊客開口笑,要想尋開心,請您拍張照,不要挑毛病,千萬別計較,離開這地方,您就看不到。
好奇心驅使,走進照相館拜訪一下這位「蔣介石」先生,果然裡面有一位貌似「蔣介石」的模特,感覺貌似神不似,還真有很多遊客穿上國民黨軍官制服和其拍照留念。
小店不大,生意不錯,很多遊客認為難得來一趟蔣氏故居,和「蔣介石」先生合影才20元,還是很劃算的, 照相館生意興隆,遊客拍到滿意的照片也不虛此行。
『貳』 蔣介石墓地在什麼地方
陵寢在桃園縣大溪鎮慈湖。
慈湖位於台灣桃園大溪,是蔣的陵寢。這里原名「埤尾」,因臨近百吉隧道出口故又稱為洞口。早年間蔣中正覺得此地的山山水水似故鄉浙江奉化 ,於是1959年興建了洞口賓館,為思念慈母王太夫人,於1962年更名為慈湖。
在之前這里是作為行館之用,1975年蔣去世後,經國先生和宋夫人根據蔣的平日意願,將靈柩暫厝桃園慈湖,由於懷念故土,到目前為止仍未下葬,仍希望等待時機,歸葬故鄉。
陵寢來源介紹:
蔣的陵寢安放在桃園縣大溪鎮慈湖。事實上,它是一座人工水庫,分前後兩個湖。前湖較大,後湖略小。據說,一次蔣的專車行大溪一帶突然內急,司機只好在荒郊野外停車。
當蔣鑽過樹叢准備小解時,他眼前豁然開朗,發現了一片如同老家奉化縣溪口鎮的風景。後來,蔣介石在此設立行館,為追思他的母親,故將此地改名為慈湖。不僅如此,他還選擇去世後「暫厝」於此。
『叄』 從杭州東站到蔣介石故居怎麼走
蔣介石故居在寧波奉化溪口。
杭州東站坐高鐵到奉化站,出站坐30路到奉化汽車東站 再坐25路公交到溪口。
『肆』 蔣介石的老家是浙江哪裡的
蔣介石的老家是江奉化溪口鎮。
浙江奉化溪口鎮是蔣介石的出生地,每逢人生的重大時刻,蔣介石總會回到溪口鎮生活一段時間。浙江奉化溪口鎮是蔣介石的出生地,民國時期一度成為國民黨指揮中心,每逢蔣介石回鄉期間,經常使得溪口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
蔣介石生於1887年10月31日,祖籍地浙江奉化似乎已成定論。蔣父蔣肇聰(字肅庵)在奉化溪口鎮開設玉泰鹽鋪,喪妻後於1886年底娶了喪夫兩年的王采玉,卒於1895。
蔣介石有同父異母的一個姐姐、一個哥哥,還有同父同母的二個妹妹、一個弟弟。蔣母王采玉是浙江嵊縣葛溪(今奉化葛竹村)人,初婚嫁在溪口俞家期間沒有生子。
早年經歷
蔣介石父蔣肇聰繼承祖業經營鹽鋪,1895年病歿。蔣介石由母親王采玉撫養成人,幼年入塾,誦讀經史。1903年入奉化鳳麓學堂,兩年後至寧波箭金學堂就讀。1906年初肄業於龍津中學堂,4月東渡日本,入東京清華學校,結識陳其美等人,受到反清思想的影響。
1906年末回國,1907年考入保定全國陸軍速成學堂,習炮兵。1908年春赴日,入東京振武學校並加入同盟會,1910年冬畢業後,入日本陸軍第十三師團第十九聯隊為士官候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