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樣鹽鹹菜
教你如何腌鹹菜現在正是腌菜季節,如何使鹹菜腌的美味可口不咸不淡,而且清脆,新鮮不腐爛,變色,關鍵是放多少鹽,還有一個小技巧就是用酒過一下,以下方法不妨一試。 將大白菜或其他菜,不用水洗,等晾曬好,在50度以上的白酒里過一下,再放在洗干凈晾乾的腌缸里,鋪一層白菜,撒一層鹽,按10公斤菜一斤鹽的比例為宜,一直放滿大半缸,然後,穿上雨鞋,在缸上一邊一邊地踏,鹽汁也一點點地滲進菜里。而後將缸口用紙封口,大約腌制半個月20天左右,缸里會透出一陣陣鹹菜香味,說明美味的鹹菜已經製作好了。
Ⅱ 冬菜做法
冬菜(dongcai):一種半干態非發酵性鹹菜。中國名特產之一。有川冬菜與津冬菜兩種。多用作湯料或炒食,風味鮮美。
杭州名菜「炒二冬」由冬腌菜和冬筍同炒,二者都切成片狀,加上油清炒。此菜色澤金黃,透亮。味咸、鮮、脆。特別適合在過年節時,雞鴨魚肉等油膩葷菜吃多時食用。
炒二冬的做法
冬筍洗凈,剝開,先在水裡煮一下就不會麻嘴
撈起冬筍,切片,抹一點鹽放著
熱油鍋,下油,先入冬腌菜翻炒,再下冬筍炒熟就可以了
Ⅲ 特色小吃大全
主料:牛奶250毫升、白糖20克、澱粉30克。
輔料:澱粉適量、雞蛋1個、麵包糠適量。
1、首先准備好食材。
Ⅳ 冬掩菜,掩制多少時間好吃
首先腌制時間2天以內或20天以上。科學測定,鹹菜在開始腌制的2天內亞硝酸鹽的含量並不高,亞硝酸鹽對人體有害,如亞硝酸鹽長期進入血液中,人就會四肢無力。剛腌制不久的蔬菜,亞硝酸鹽含量上升,經過一段時間, 又下降至原來水平。腌菜時,鹽含量越低,氣溫越高,亞硝酸鹽升高越快,一般腌制五至十天,硝酸鹽和亞硝酸鹽上升達到高峰,十五天後逐漸下降。二十一天即可無害。所以,腌制蔬菜一般應在二十天後食用。
Ⅳ 怎樣腌制鹹菜
腌胡椒
食材:辣椒2000克。
調料:鹽600克,25度鹵水1200克。
製作方法:
(1)新鮮辣椒洗凈,用竹簽在每個辣椒底部扎4到5個小孔。
(2)將鹹菜壇子洗干凈,然後用一層鹽(鹽的一半左右)鋪上一層辣椒,最後注入鹽水,在上面壓上石頭,讓辣椒全部泡在鹽水裡。第二天倒一次壇子,第三天拿出來放在濾水盆里,控制鹽水凈化。第四天,把第一次用的鹽水倒入缸中,撒上剩下的一半鹽。20天左右就可以用了。
特點:咸辣口味。
★23度鹽水,(即75.5克水中加入24.5精鹽攪拌均勻)
腌蘿卜塊
材料:蘿卜500克。
調料:鹽、蒜、蔥、白糖、姜、辣椒粉、蝦醬、芹菜。
製作方法:
(1)蘿卜塊洗凈,切成2cm見方的塊,放入鍋中,撒上25g鹽,腌制30分鍾左右,取出。
(2)洋蔥去皮洗凈切碎,大蒜去皮洗凈切成蒜末,生薑洗凈切成薑末,芹菜洗凈切成3厘米長的段。
(3)將辣椒粉撒在蘿卜塊上攪拌均勻,然後加入蝦醬、蔥、姜、蒜末、芹菜、白糖、精鹽,調好味,放入干凈的小盆中,20度保存48小時後食用。
特點:清、辣、咸,入口酥脆。
腌制蕨類植物
材料:嫩蕨菜500克。
調料:生抽4大勺,香油2大勺,蔥絲20g,蒜泥15g,精鹽50g,排骨湯100g。
製作方法:
(1)將蕨菜浸泡在淘米水中,與淘米水一起煮沸,冷卻完好,水洗干凈,再用冷水浸泡。
(2)將蕨菜莖浸泡至光滑,撈出,擠出水分,切成約6厘米長的莖。
(3)將切好的蕨菜放入鍋中用香油炒熟,加入蔥、蒜、醬油,翻一次,然後倒入排骨湯,燒開後加入精鹽。
腌制香椿
原料:香椿5000克
調料:精鹽1250克
製作方法:
(1)原料:選用開村的香椿芽,鮮嫩肥美,長約10cm,適宜。
(2)清洗:將香椿放入清水中,洗掉香椿芽上的雜質。
(3)腌制:一層香椿一層鹽。少灑些水,讓鹽融化。(全部融化時,鹽水濃度要控制在18度)。
(4)翻面:三小時後開瓶倒一次,兩晝夜後取出。待鹽全部溶解後,取出曬干至七八成干,堆起來扎緊,然後放入壇中壓制,存放於陰涼通風處即為成品。可以在罐子里抹點醋,保持綠色。
特點:好吃又綠色!
Ⅵ 扣肉一斤豬肉加多少冬菜
200g左右的冬菜就可以。
扣肉需要,主料五花肉一斤,輔料冬菜200g,蔥姜蒜適量,白糖生抽鹽適量,冬菜扣肉是北方過年家裡聚餐必不可少的一道硬菜,過年夜可以說是每家飯桌上必然會有的一道菜,它的做法其實也很簡單,准備一塊五花肉和冬菜,老人小孩都愛吃,色香味俱全,讓人吃了欲罷不能。
Ⅶ 一畝地可以種多少冬菜苗
一畝地可以種2500顆越冬菜花。可以種300~500株冬瓜。一般可以種4000~4200株蔬菜。
Ⅷ 冬菜要腌多少才能吃
品種和製作 津冬菜(又名葷冬菜)
產於河北省的滄州和天津市一帶。它是將大白菜切成小塊,曬至半干,每100公斤加鹽12公斤,充分揉搓,入缸壓實,撒蓋食鹽,封缸2~3天,然後將菜取出,每100公斤菜坯再加蒜泥10~20公斤,裝缸發醉至第二年春即成。因加有蒜泥,故又稱「葷冬菜」。暢銷北京、天津及河北等地。成品有特殊香味,即作菜,又作調味用。
川冬菜
主產於四川的南充、資中,創始至今大約有200多年歷史,系四川特產腌菜之一,暢銷國內各大城市。其製法是:將芥菜類的箭桿、青菜的菜苔(高17~20厘米時)採回切成數片,晾軟。每100公斤干到20公斤,割下嫩尖,每100公斤先用鹽11公斤腌。次日起每天揉一次,共揉5~6次,待發油光後,放圍屯內,並加香料翻幾次。半月左右裝入壇壓緊,用老葉和泥土封口,倒置讓其曝曬6~7個月或一年,待泥頭上潤濕了,菜就成熟了。每年農歷八月清理轉一次壇。經二三年充分成熟後出售。每100公斤冬菜用的香料為半碎花椒200~300克,八角250克,小茴100克,除皮100克香松50克。
營養成分
冬菜的營養成分較為豐富,如川冬菜每100克中的含量約為:水分60克,蛋白質9.7克,脂肪0.6克,碳水化台物11.8克,熱量91千卡,粗纖維2.8克,灰分15.1克,鈣300毫克,磷210毫克,鐵12毫克。
產品特點和食用方法
由於津冬菜有一定的香氣和蒜味,川冬菜是芥菜嫩尖經二三年腌制而成,清香異常,味道鮮美,質地嫩脆,除一般作燒白底子外,許多作調味用,其食用方法如:
熬湯:如做肉片湯、丸子湯、湯面,先放點冬菜熬湯提味。
拌餡:在面條、餛飩的肉餡中放切碎的冬菜可增加鮮味。
燒炒:做紅燒肉、燒魚或炒羊肉中放冬菜,鮮味更好。
各地名產
十里香牌嫩尖冬菜:四川省南充市農副乾果公局生產,1982年評為商業部系統的優質產品。
葷冬菜:河北省滄州及天津市的地方名產。
一、嫩尖冬菜系選用十字花科,雲台屬葉用芥菜中的箭桿菜作原料.該菜歲寒生長,隆冬成熟,採收後剖心掛晾,經日曬、風萎露潤、霜煎,便從菜心生長出嫩芽寸許,剪下腌制,因名「嫩尖」,由於生產加工在冬季,故名「冬菜」.
一種半干態非發酵性鹹菜。中國名特產之一。有川冬菜與津冬菜兩種。多用作湯料或炒食,風味鮮美。
川冬菜主產於中國四川省南充與資中縣,以葉用芥菜為原料製成。色澤黑褐而有光澤,組織嫩脆,鮮香味濃。適宜製作冬菜的葉用芥菜品種有箭桿菜,葉片直立如箭桿形;烏葉菜,菜身肥大,葉片較大。11月下旬至翌年1月原料採收後,用刀將近根端莖部劃成相連的3-4塊,搭掛上架晾曬脫水,一般經21-28天,待外葉全部萎黃,中間葉片萎蔫而未完全變黃時下架,約為鮮菜重的20%。然後用剪刀將老葉剪下作「壇口菜」,剪下中間葉片稱為「二菜」,剝除菜莖老皮粗筋後稱「冬菜尖」。
二、可以看圖片 作物資源圖庫(但關鍵的就不清楚)
http://icgr.caas.net.cn/photobase/cgris圖庫.html
三、南充冬菜的製作技術
http://www.aysti.net/DSNEWS25/list.asp?id=3283
南充冬菜迄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是南充著名的特產之一。它是以芥菜為原料,經腌制而成。其特點是:色澤烏黑而有光澤,香氣濃郁,風味鮮美,組織嫩脆,用手佐食可以增進食慾,深受群眾歡迎。
(一)原料
南充冬菜選用芥菜一般有箭桿菜、烏葉菜、雜菜三個品種。箭桿菜用於腌制冬菜最佳,優點是組織嫩脆,鮮味和香氣均濃厚,可貯存三年以上不軟化。而且香味愈濃,色澤愈黑,但其種植產量不高,烏葉菜的優點是菜身肥裝,葉片大,但久存因易軟化而失去脆性。雜菜既不是箭桿菜又不是烏葉菜的品種,統稱為雜菜,其葉身大,纖維多,所制科菜遠不及烏葉菜。
(二)配料
食鹽6.5kg(每50kg菱尖菜揉菜時用量,不包括其他用量),花椒50-100g,香料粉50g。
香料粉的配料標准:花椒200g,松香25g,小茴50g,八角100g,桂皮50g,山奈25g,陳皮75g,白芷25g。
(三)製作方法
1、晾菜:每年11月下旬至第二年1月是冬菜原料收獲季節。將收獲的菜從根端劃開(不要劃斷),搭在菜架上晾曬,日曬夜露,風次雨淋無須收回,經3-4周,使其外葉萎黃,菜心萎縮為止。
2、剝剪:將晾曬後的芥菜剪頭去尾。外葉已枯黃的稱為老葉菜,只能作壇口菜封口用,中間的葉片及菜心(菜尖)上修剪下來的葉尖端可作二菜腌制。菜尖經過修剪後冬菜原料。大約50kg、鮮菜晾曬可剪菜尖5-6kg,二菜約2.5kg,老葉菜約4-4.5kg。
3、揉菜:將菜尖加鹽(50kg加6.5kg鹽)揉翻,揉菜時要從上到下,按次揉翻,一直搓 揉到有看不到鹽粒,菜身變軟為止。
4、腌制:一般採用菜池腌制。將揉好的菜尖倒入池內,攤平壓緊。裝滿後,菜布撒一層鹽(這次用鹽不在揉菜用鹽量內),上鋪竹席,用石頭壓實。菜池出鹽水後,可隨時排出。
5、將腌好的冬菜和已配好的香料粉,調拌均勻,分層裝入壇內,每層用木杵壓緊,不要有空隙。裝滿後即用己加鹽腌過的干老菜葉扎緊壇口,再用塑料薄膜捆好或用三合土塗敷封口。
封好後,將壇置於陽光下曝曬,以增加壇內溫度,使附著於冬菜上的微生物發酵,蛋白分解和各種物質轉化與酯化。一般經3-4年後即可製成。芥菜的栽培技術
四、有關芥菜的知識
http://www.cqagri.gov.cn/detail.asp?pubID=28340&page=20
芥菜十字花科,芸薹屬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芥菜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多分布於長江以南各省,類型和品種很多,有根用、莖用、葉用、薹用、芽用、種子用很多變種。芥菜除鮮食外,是加工的主要蔬菜。
(一)類型和品種
1.芥子菜一年生植物,植株高大,分枝多,種子磨成末供調味之用。
2.葉用芥菜二年生植物,葉片發達,以葉供食用,有以下主要類型:
(1)大葉芥:植株和葉片均較大。葉綠波狀或鈍鋸齒狀,缺裂少,我國各地均有栽培。
(2)花葉芥:葉緣有明顯缺裂,各地常以葉緣細裂程度命名。如上海的金絲芥、銀絲芥。
(3)瘤芥菜:葉柄發達,上有不同的突起或瘤狀物。如上海的彌陀芥。
(4)包心菜:葉炳和中肋增寬,中心葉片折疊包心成為葉球,分布於華南地區。
(5)分櫱芥:通稱雪裡蕻,其短縮莖上側芽發達,形成分櫱,分櫱多少因品種而異。長江流域上海、浙江、江蘇、湖南等地良種很多。
3.莖用芥菜
短縮莖肥大,形成不同的瘤狀突起,適用加工成榨菜,四川的涪陵、浙江的斜橋栽培較多。
4.薹用芥菜
花莖肥大供食,浙江、上海、廣東、雲南、貴州林有栽培。如上海的天菜。
5.芽用芥菜
又稱兒菜,除短縮莖肥大供食外,其上肥大的腋芽為主要供食部分,分布於四川各地。
6.根用芥菜
又名大頭菜。肉質很肥大供食,根的形狀因品種而異,南北各地都有栽培。
長江中下治地區芥菜中以雪裡蕻的栽培面積最大,其他各種芥菜都有其特產區,分布不廣,栽培技術與不結球白菜相似,教儀將雪裡蕻的栽培要點敘述於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