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杭州知識 » 杭州孤山一共有多少景點
擴展閱讀
廈門月嫂上戶口怎麼辦 2025-07-21 03:20:43
廈門金波電子怎麼樣 2025-07-21 03:20:42

杭州孤山一共有多少景點

發布時間: 2023-02-11 23:58:58

杭州哪裡有好玩的景點

杭州好玩的景點有:

1、杭州西湖

說起杭州很多人就會想起流傳千古的至理名言「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有山塘,杭州有西湖」,由此來表達人們對西湖的喜愛,西湖是中國的十大風景名勝景區之一。它最具有代表性的景點主要有10個,稱為「西湖十景」,如今西湖又新增了西湖十景,稱為「新西湖十景」。游西湖遊客們必去的景點有蘇提春曉、斷橋殘雪、雷鋒夕照、三潭映月、雙峰插雲。

2、京杭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修建於春秋戰國時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那個時候吳國為了討伐齊國,而開砸的河流,隋朝的時候,人們為了出行方便,於是大力修建京杭大運河,元朝的時候,對大運河進行了修繕,放棄了洛陽那段運河,直達北京,因此叫京杭大運河,從杭州出發途徑江蘇、山東、河北、天津,全長1797公里。 杭州城的京杭大運河,如今免費對外開放,河流兩岸,小吃眾多。

3、太子灣公園

太子灣公園距離杭州西湖只有5公里左右,這是一座以古典園林和西方園林相結合的特色園林。太子灣公園以「愛」為主題,主要有「忠心不渝」、「比翼齊飛」這兩個項目。公園里栽有大量的鮮花,主要有櫻花、海棠花、牡丹、鬱金香,此時此刻正是太子灣公園鬱金香盛開的時節,有許多的新人來這個公園拍攝婚紗照。

4、河坊街

河坊街是杭州的老城區,這條河坊街是杭州很有名的一條老街,建築物都是古典古風的,富有年代歷史感,走在這條百年老街上,能看到各種特色的小吃,甚至還能看到南宋時期景點的定勝糕。河坊街是最受杭州人們喜愛的老街,夜晚的河坊街在燈光的照射下,顯得更美。

5、九溪十八澗

九溪十八澗是杭州一個免費的國家5A風景區,在杭州西湖的群山裡,溪水清澈見底,溪水看起來比礦泉水還要清澈,山裡空氣非常新鮮,樹木鬱郁蔥蔥。主要景點有溪流、瀑布、秋葉,秋葉指的是紅楓葉。九溪十八澗很適合遊山玩水,走走停停賞風景。

6、龍井村

龍井村就是中國最著名的茶鄉,有「茶鄉第一村」之美譽,盛產西湖龍井,頂尖的西湖龍井就是產自這個村子裡。龍井村生態環境特別好,有「天然氧吧」之稱,現如今龍井村是4A旅遊景區,免費對外開放。龍井村四面環山,有800多畝的高山茶園,常住人口約有800人。

7、錢塘江大橋

錢塘江大橋是中國的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主持設計的,它是我國自主研究設計的第一座雙層桁架橋梁,始建於1934年,那個時候是民國23年,1937年竣工通車,後來為了抵禦日本軍隊南下,不得不炸毀,1948年對炸毀的錢塘江大橋進行修復成功,成了國家重點保護文物。

8、孤山

孤山是杭州西湖最大的一個島嶼,佔地面積有20公頃,山高38米,這里匯集了大量的文物,是杭州名勝古跡眾多的一個景區。早在唐宋時期這里就已經很有名了,是文人墨客匯集的場所,白居易的「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說的就是這里的孤山。孤山主要景點有:六一泉、放鶴亭、中山公園、半壁亭、敬一書院等知名景點。

⑵ 杭州孤山好玩嗎孤山景點介紹

孤山

位於西湖西北角,四面環水,一山獨特,山雖不高,卻是觀賞西湖景色最佳之地。

孤山既是風景勝地,又是文物薈萃之處,南麓有文瀾閣、西湖天下景、浙江博物館和中山公園,山頂西部有西泠印社,西麓有秋瑾之墓,東北坡有放鶴亭等。

其中放鶴亭是為紀念宋代隱居詩人林和靖而建,他有梅妻鶴子之傳說。亭外廣植梅花,為湖上賞梅勝地。孤山海拔38米,為西湖群山最低的山,然而卻是湖中最大的島嶼,也是湖中唯一的天然島嶼。它東接白堤,西連西泠橋,形如牛卧水中,浮在碧波縈繞的西子湖中。西湖十景中的“平湖秋月”,是在孤山與白堤相連的地方。

孤山看點

這里是風景勝地,也是西湖文物薈萃之處:宋理宗在此建過西太乙宮,清康熙、乾隆在此建過行宮;孤山東南隅,有“平湖秋月”;南麓有面湖背山的精美園林中山公園;平台東有景物奇秀的“西湖天下景”園亭、有收藏四庫全書的浙江圖書館、有清代學者俞木越的故居俞樓、有陳列文物史記的浙江博物館、有紀念宋代學者歐陽修的六一泉、有清代我國七大書閣之一的文瀾閣、有百年老店樓外樓;山之西面有我國研究金石篆刻的著名學術團體西泠印社,旁有清末女革命家秋瑾墓和雕像;北麓有放鶴亭,為紀念北宋隱逸詩人林和靖而建,千古流傳的“梅妻鶴子”故事發生在這里;山顛有宋建四照閣,廢後近幾年重建四照亭。

孤山景色早在唐宋已聞名遐邇,唐詩人白居易有“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運腳低”,明代凌雲翰有“凍木晨聞尾畢浦,孤山景好勝披圖”的佳句。古人有詩曰:“人間蓬萊是孤山,有梅花處好憑欄”。孤山碧波環繞,山間花木繁茂,亭台樓閣錯落別致,是一座融自然美和藝術美為一體的立體園林。 杭州孤山聞其名便知,乃湖中一孤峙之島,白居易稱之為“蓬萊宮在水中央”。

南宋這里興建四聖延祥觀和西太乙宮,作為御花園,清康熙年又辟為行宮所在地。

孤山自然風景絕佳,歷史文化積淀深厚。有詩為證“錢塘之勝在西湖,西湖之奇在孤山”。

如走馬觀花,半日就可盡歷西湖天下景、中山公園、放鶴亭、西冷印社、秋瑾墓等勝跡。

中午還可在樓外樓菜館一嘗杭菜風味,午後,如果您游興未盡,時間允許,

不妨在西泠印社四照閣泡一杯龍井茶,閑眺西湖秀色,領略“面面有情,環水抱山山抱水”的情趣。

景點信息

門票:

免費開放

開放時間:

07:30 - 17:30

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孤山路

最佳旅遊時節:

四季風光各不同

每年的3到5月份

陽光明媚,天氣晴朗。

9、10月份

秋高氣爽,萬里無雲。

冬季時節

斷橋殘雪,素裹西湖,別有情趣。

交通信息:

乘游1、2、3路到岳廟站下車,步行前往或乘西湖遊船到中山公園上岸。

以上僅供參考

⑶ 孤山的景點有哪些

孤山位於浙江省杭州西湖風景區旁,是西湖的一個著名景點。孤山是西湖中最大的島嶼,面積20公頃,山高38米,是文物勝跡薈萃之地。現有勝景30處,走在山間小徑頗有山林的感覺。主要景點有:放鶴亭、林和靖墓、西泠印社,瑪瑙坡、一眼泉水、文瀾閣、中山公園、清行宮、敬一書院、秋瑾墓。

⑷ 孤山的景點有哪些

位於西湖西北角,四面環水,一山獨特,山雖不高,卻是觀賞西湖景色最佳之地。孤山既是風景勝地,又是文物薈萃之處,南麓有文瀾閣、西湖天下景、浙江博物館和中山公園,山頂西部有西泠印社,西麓有秋瑾之墓,東北坡有放鶴亭等。其中放鶴亭是為紀念宋代隱居詩人林和靖而建,他有梅妻鶴子之傳說。亭外廣植梅花,為湖上賞梅勝地。

景點有
仰賢亭
印社初期建築之一。原為明代故跡,年久為墟。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印社諸君重建此亭,以明天順間胡郡守所題仰賢亭之舊名命之。印社創始人之一吳石潛先生摹刻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羅兩峰所繪浙派先賢「丁敬身畫像碑」嵌諸壁間,以申景仰。此後十年,印社諸君共訪求廿八印人遺像「述其事跡,系以傳替,按年次而編摹。求形容於彷彿,一堂濟濟」嵌諸東西壁面。亭內還有成於1910年之石圓桌,邊上刻篆書銘文:「龍泓印學開南宗,一鐙相續傳無窮。二篆八分交異同,和神如坐春風中。宣統七月西泠印社丁仁銘、王壽祺篆,葉銘鑒造,吳隱刻石。」仰賢亭之匾額分別由兩任印社正副社長沙孟海、趙朴初、王個?m等題寫。

四照閣
原為宋代古跡,始建於宋初,為都官關氏之別業。舊閣在現華嚴經塔處,年久閣廢。1914年印社同人重建此閣。「左眺平湖之秋月,右挹麴院之風荷。兩峰夏雲排闥送青,兩湖春漲拍岸澄碧。」1924年印社建造華嚴經塔,遷閣於現址。門楣上掛有西泠印社顧問、著名書畫家謝稚柳所題「四照閣」匾額。兩旁楹聯「盡收城郭歸檐下,全貯湖山在目中」由印社副社長劉江篆書。閣內還掛有著名書畫大師劉海粟八十八歲時所書「高閣山光仍四照,故人石壁亦三生」之楹聯。「環水抱山眼底天然圖畫,吉金樂石座中自有周秦」刻畫出四照閣內品茶賞景,切磋交流之絕妙情趣。
放鶴亭
放鶴亭初建於元代,現亭為1915年重建,亭中有《舞鶴賦》刻石一塊,碑通高2.4米,寬2.94米。文章為南北朝鮑照所著,字跡系清康熙帝臨摹明代書法家董其昌所書。全賦共466字。栩栩如生地描繪了鶴的美麗動人的形象和能歌善舞的才能。
放鶴亭旁還有林和靖墓,墓畔曾有林和靖生前所養"鶴皋"的鶴冢。這里曾被譽為"梅林歸鶴",系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
林逋 (967~1028),北宋詩人。字君復,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少時多病,未婚娶,布衣終身。大約40歲以前,長期漫遊於江淮一帶。後半生隱居於杭州西湖孤山。喜歡梅、鶴,自稱「以梅為妻,以鶴為子」。他曾在孤山繞屋種梅300株,並養鶴放鶴,流傳有「梅妻鶴子」的故事。他在隱居生活中自得其樂,相傳20年足不入城市。但是聲名遠揚,常有士大夫、文人往謁。朝廷曾賜給他粟帛,並要地方官員照顧他。他同范仲淹、梅堯臣都有詩歌唱和。天聖六年(1028)卒,年六十二,賜謚和靖先生,有《林和靖先生集》。

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景區位於白堤西端,孤山南麓,瀕臨外西湖。其實,作為西湖十景之一,南宋時平湖秋月並無固定景址,這從當時以及元,明兩朝文人賦詠此景的詩詞多從泛歸舟夜湖,舟中賞月的角度抒寫不難看出,如南宋孫銳詩中有「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處泛舟」之句;明洪瞻祖在詩中寫道:「秋舸人登絕浪皺,仙山樓閣鏡中塵。「留傳千古的明萬曆年間的西湖十景木刻版畫中, 《平湖秋月》一圖也仍以遊客在湖船中舉頭望月為畫面主體。

現在的平湖秋月景址,實際上是康熙三十八年以後才確定下來的。當時將這里原有的龍王堂為御書樓,樓前鋪建跳出湖面的石平台,台周圍以欄桿,旁構水軒,懸掛康熙御題「平湖秋月」匾額,後人又勤石建景碑亭於其左。

新中國成立以後,經重新規劃和逐年翻建,擴建,新建,這里形成了一片狹長的沿湖園林,遍植四季花木,點綴假山疊石,亭台樓閣錯落其間,更加宜賞月,宜品茗,宜休閑。

西湖秋月之夜,自古公認為良辰美景,充滿了詩情畫意。平湖秋月高閣凌波,綺窗俯水,平台寬廣,視野開闊,秋夜在此縱目高眺遠望,但見皓月當空,湖天一碧,金風送爽,水月相溶,不知今夕何夕。其實美景又何止秋季,何止月夜,清駱成驤有撰有一副楹聯:「穿牖而來夏日清風冬日日,卷簾相見前山明月後山山。」

盡管平湖秋月景區范圍在西湖十景景區中也許是最小的,但人們仍可以在此尋訪和體味到歷史古跡和文化蘊涵。早在唐朝,這里就建成望湖亭。南宋時,隨著孤山皇家道觀四聖延祥觀的建造,這里又建望月亭。「望湖」,「望月」,這兩「望」為日後平湖秋月定址於此埋下伏筆。明萬曆年間,司禮太監孫隆斥巨資復建西湖舊景時,曾對望湖亭大加修繕,

文學家張岱在《西湖尋夢》中記載道:「修葺華麗,增築露台,可風可月,兼可肆設席,笙歌劇戲,無日無之。今變建龍王堂。」

位於景區偏西處的湖天一碧樓,原是清末民初猶太富商,「冒險家」哈同的私人別墅「羅苑」中的遺物,後來成為中國現代新興木刻運動的搖籃��――八藝社所在地。如今,這里辟為西泠書畫院,為湖山勝景更添一份書卷氣。

秋瑾烈士墓
秋瑾烈士墓位於西泠橋南端,是經十次遷徙於1981年重新建造起來的。墓座上端立著英姿颯爽、手持寶劍的秋瑾烈士漢白玉塑像。墓座石碑正面,刻有孫中山先生手書的「巾幗英雄」四個大字;背面鐫有《鑒湖女俠秋君墓表》,詳細地記敘了這位巾幗英雄的革命一生。
秋瑾(1875-1907)是我國近代女民主革命家。字睿卿,號競雄,別署鑒湖女俠,浙江紹興人,辛亥革命時期同盟會浙江分會會長。為推翻清政府統治,她積極投身於救國救民的革命運動。1907年7月13日在紹興大通學堂被捕,15日在軒亭口英勇就義,犧牲時才32歲。因其生前有「埋骨西泠」的願望,經再三輾轉,由好友吳芝瑛與徐自華將其遺體安葬在西泠橋畔。秋瑾,不僅是一位尋求真理的革命先驅,而且還是一位近代文學史上的傑出女詩人,「秋風秋雨愁人」一句,便是她的臨終絕筆。西泠橋畔,面臨外西湖,原秋社遺址前,有一座由十二根朱紅柱子組成的四角亭,就是為紀念秋瑾而建的風雨亭。

蘇小小墓
蘇小小,南齊時(479-502)錢塘名伎,才貌出眾,身世和愛情故事凄婉動人,其詩作「妾乘油壁車,郎騎青驄馬。何處結同心,西陵松柏下」 膾炙人口。傳說死後葬於西泠橋畔,後人於墓上覆建慕才亭,歷代關於蘇小小的詩文、小說和戲曲甚多。「千載芳名留古跡,六朝韻事著西泠」,傳為湖山佳話。 歷史上蘇小小墓幾經毀建,2004年,杭州市重新修復甦小小墓及墓亭。該墓修復前曾經過各方專家學者多次論證,修復過程中根據孟兆楨等國內著名園林專家的意見和設計草圖,並按照遺留墓亭老照片反復推敲,原汁原味地還原其本來面目。墓亭共有12副柱聯,分別邀請12位全國著名書法家書寫,是西湖風景區中柱聯最多的一座亭子。

蘇小小墓蘇小小墓留給我的記憶就是它那渾圓光滑的墓頂,小時候父母將我抱上去,坐不住滑溜下來引得旁觀者開懷大笑。稍大點問我父親這是誰的墓,父親告訴我此墓與左近的武松墓一樣,都是虛擬的假墳,而中間的秋瑾墓才是真的。父親酷愛書法,到了那裡就看亭柱上的楹聯。我總弄不明白什麼叫做拜倒在石榴裙下,父親笑笑未作答復卻乘機給我講了好多有關的唐詩宋詞,只記得其中有一首《長相思》:南高峰 北高峰 一片湖光煙靄中 春來愁殺儂。郎意濃 妾意濃 油壁輕車郎馬驄 相逢九里松。就是說蘇小小的。

中山公園
位於浙江杭州的孤山。在南宋,這一帶就建有西太乙宮和四對聖延祥觀等皇家園林。到清康熙年間,改建為行宮。雍正後間(1723--1735),經稍加修建,改為聖加寺,到近代幾近廢墟。1927年,為紀念辛亥革命,特別是孫中山先生,人們在聖加寺的舊址基礎上闢建成中山公園。

⑸ 杭州有什麼著名的山

杭州著名的山如下所示:

1、天目山,地處浙江省杭州市西北部臨安區境內,浙皖兩省交界處,距杭州84公里,在杭州至黃山黃金旅遊線中段。主峰仙人頂海拔1506米。古名浮玉山,「天目」之名始於漢,有東西兩峰,頂上各有一池,常年不枯,故名。是韋陀菩薩的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