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杭州歷史文化街區有哪些
南山路 北山街 小河直街 河坊街 南宋御街
南山路地處城、湖結合區域,從歷史記載看,此地為吳越、南宋都城以及元末、明、清杭 州古城的西城牆沿線,自南而北,沿湖曾設有錢湖門、清波門、涌金門,再往北通往錢塘門、武林門等地。
南宋定都臨安(杭州),在鳳凰山、萬松嶺一帶設皇宮,將臨安府府署遷徙於「清波門之北,以奉國尼寺(即竹園山凈因寺)故基創建」。
當時,吳山周邊和南山路東側已為政治、經濟中心,直至元、明、清和近代,一直都十分繁華。
北山街,位於杭州市,東起保俶路,西至曙光路,南臨西湖,北靠寶石山、葛嶺、棲霞嶺。
北山街有岳飛墓(廟),首屆西湖博覽會工業展館以及秋水山莊、孤雲草舍、堅匏別墅、抱青別墅、靜逸別墅、穗廬、瑪瑙寺等一大群中西式近代建築。
小河直街歷史文化街區位於杭州市北部,地處京杭大運河、小河、餘杭塘河三河交匯處。
小河直街歷史文化街區以小河直街為中心,沿閉鋒運河、小河分布的民居和航運設施整體風貌和空間特徵仍基本保存,具有一定的規模,在杭州市歷史文化街區中應屬於整體傳統風貌較野銷為完整的街區之一。
街區真實地反映了清末、民國初年運河沿線下層人民的生活環境,保留著一定數量的歷史建築,其建築特色、街巷風貌、運河航運遺跡仍然保留著獨特的風貌。
河坊街新宮橋以東,是南宋時期宋高宗寢宮—德壽宮遺址。
南宋時被封為清河郡王的張俊住宅就在當時稱之為御街的太平巷,故這一帶被命名為清河坊。
南宋時,清河坊商鋪林立、酒樓茶肆鱗次櫛比,是杭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賈雲集地。
歷經元、明、清及民國時期直至解放初期,這一帶仍是杭城商業繁華地帶。
南宋御街,是南宋都城鋪設的一條主要街道。
《咸淳臨安志》等文獻記載,鋪設南宋御街一共使用了一萬多塊石板,但此前的考古發掘卻只發現過香糕磚。
御街南起皇城北門和寧門(今萬松嶺和鳳凰山腳路交叉口)外,經朝天門(今鼓樓)、中山中路、中山北路、觀橋即今貫橋到今鳳起路、武林路交叉口一帶,是轎脊晌南宋臨安城的中軸線,全長約4185米。
② 杭州歷史文化遺產有哪些
1、雷峰塔
雷峰塔(Leifeng Pagoda)又名皇妃塔、西關磚塔,位於浙江省會杭州市西湖風景區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
雷峰嘩春塔初建於公元977年,是吳越忠懿王錢弘俶為供奉佛螺髻發舍利而建。
因塔成之時恰逢北宋追謚錢弘俶逝去不久的夫人孫氏為「皇妃」,所以命名為「皇妃塔」。
後來,因其所在的山峰叫「雷峰」,而逐漸被人們稱為「雷峰塔」簡明。
2、蘇堤
蘇堤,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是北宋元祐四年(1089),詩人蘇軾(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浚挖的淤泥構築並歷經 後世演變而形成的,杭州人民為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的功績,把它命名為「蘇堤」。
《元史》記載,元祐四年(1089)蘇東坡任杭州刺史時,曾疏浚西湖,並利用挖出的淤泥葑草堆築起一條南北走向的堤岸。
蘇東坡主持修築的堤岸,大約是日後南起南屏山麓、北至棲霞嶺下這一條堤岸的雛形。
雖說是雛形,但是,構成這一條堤岸最著名的六條橋,即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都已經有了。
3、跨湖橋新石器時代遺址
跨湖橋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浙江省蕭山城區西南約4公里的城廂街道湘湖村,是因古湘湖的上湘湖和下湘湖之間有一座跨湖橋而命名。
遺址堆積厚2-3米,文化內涵豐富,面貌獨特,碳14測年距今7000-8000年。
出土遺物有稻穀米及形制別致的各種陶器,另有堪稱「中華第一舟」的7500年前的獨木舟。
其有機質文物保存良好。
遺存的莖枝類草葯傳說中是商初重臣尹伊發明的葯方,這一珍貴資料對研究我國中草葯的起源尤其是煎葯起源具有 重要價值。
4、靈隱寺
靈隱寺,又名雲林寺,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背靠北高峰,面朝飛來峰,始建於東晉咸和元年(326年),佔地面積約87000平方米。
靈隱寺開山祖師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
南朝梁武帝賜田並擴建。
五代吳越王錢鏐命請永明延壽大師重興開拓,並賜名靈隱新寺。
宋寧宗嘉定年間,靈隱寺被譽為江南禪宗「五山攔蘆告」之一。
清順治年間,禪宗巨匠具德和尚住持靈隱,籌資重建,僅建殿堂時間就前後歷十八年之久,其規模之宏偉躍居「東南之冠」。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帝南巡時,賜名 「雲林禪寺」。
5、六和塔
六和塔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之南,錢塘江畔月輪山上,是中國現存最完好的磚木結構古塔之一。
六和塔始建於北宋開寶三年(公元970年),僧人智元禪師為鎮江潮而創建,取佛教「六和敬」之義,命名為六和塔。
現在的六和塔塔身重建於南宋。
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
90年代在六和塔近旁新建「中華古塔博覽苑」,將中國各地著名的塔縮微雕刻而成,集中展示了古代國建築文化的成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六和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雷峰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蘇堤
③ 杭州歷史古跡
(1)文明源頭 良渚文化
杭州北郊良渚鎮,人類文明的源頭之一。「良渚文化」在這里發生,延續了5000多年文脈。
良渚文化是我國長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是銅石並用時代文化,因發現於浙江餘杭良渚鎮而得名,距今約5250~4150年,在1936年被發現,經半個多世紀的考古調查和發掘,初步查明遺址分布於太湖地區。在杭州市餘杭區良渚、安溪、瓶窯三個鎮地域內,分布著以莫角山遺址為核心的50餘處 良渚文化遺址,有村落、墓地、祭壇等各種遺存,內涵豐富,范圍廣闊,遺址密集。八十年代以來,反山、瑤山、匯觀山等高台 土冢與祭壇遺址相復合。
現有良渚文化博物館(規劃將要建設國家公園),從博物館陳列的史料以及考古發掘的大量文物,為古都譜寫的5000多年神韻,璀璨奪目,堪稱中華文明瑰寶。
(2)道骨仙風 抱朴道院
抱朴道院位於杭州的西湖北岸,有一座名曰葛嶺的小山的半山腰,亦稱葛仙庵抱朴廬,舊名先後有福地院、涵青精舍、涵青道院、玉清宮,相傳為晉代著名煉丹家葛洪設爐煉丹修煉之所,有「瑤台仙境」之稱。葛嶺抱朴道院與黃龍、玉皇合稱「西湖三大道院」。
抱朴道院始建於晉,南宋時曾被宰相賈似道據為別墅,元代毀於兵火,明清至今多次重修重建。杭州市道教協會從2001年6月開始,主持修復道院殿宇、神像雕塑。2003年1月11日上午,抱朴道院修復竣工,舉行神像開光儀式,正式向遊人開放。
抱朴廬舊址:
抱朴,是道教教義,即保守本真,不為物慾所誘惑,不為世事困擾,所謂「人行道歸朴」。葛洪自號抱朴子,並以名其書,作有《抱朴子》七十卷。從葛嶺山麓赭黃色穹門入口,拾級經流丹閣,至山腰四角方亭,一路古柏蔥郁,清泉低吟,岩上有「人間福地」、「不亞蓬瀛」等題刻。再從滌心池拾階而上,便到抱朴廬舊址。
現在的抱朴道院:
現在抱朴道院有正殿——葛仙殿,東側為半閑草堂,另側為紅梅閣、抱朴廬,還有煉丹古井、煉丹台、葛仙庵碑等古跡。現為杭州道教協會所在。
(3)胥丘東起最高樓—鼓樓
鼓樓位於吳山東麓、中山路與望江路相關處,舊名朝天門,鼓樓只是它的俗稱。
據史料記載,朝天門為吳越王錢氏所建。「規石為門,上架危樓,樓基疊石,高四仞有四尺,東西五十六步,南北半之。中為通道,橫架交梁,承以藻井,牙柱壁立三十有四,東西閱門對辟,名曰武台,夷敞可容兵士百許。武台左右北轉,登石級兩曲,達於樓上。樓上高六仞有四尺,邊基而會,十有一仞,貯鼓鍾以司漏刻。」古時之一仞合今之七尺或八尺,朝天門總高十一仞,在當時確實可以對周邊的一切建築物「一覽眾山小」。明田汝成《西湖游覽志》收錄的詩詞中如「城上高樓接太霞」(趙子昂)、「胥丘東起最高樓」(高得)等句,絕非虛誇之辭。既可藏兵又貯鍾樓,朝天門在當時起到了城防和報時的雙重作用,故有「鼓樓」之稱。
南宋時仍稱朝天門,御街(又稱天街,今中山路)從其下過。元大德三年(1299)改稱「拱北樓」,明洪武八年(1375)改「來遠樓」,不久又更名「鎮海樓」,有匾,篆書「吳山偉觀」四字。成化十年(1474)毀於火,總督浙江軍務胡宗憲再次重修,其幕士徐渭(字文長)為之作《重修鎮海樓記》。清初又毀,康熙二十五年(1686)再建。光緒年間(1875—1908)又整修。清時,鎮海樓與鎮東樓(今通江橋東)、雄鎮樓(今上倉橋東)同稱「省城大觀」。
1970年,鼓樓因道路擴建而拆除。令人們感到欣慰的是,在「建經濟強市,創文化名城」的歷史進程中,鼓樓的復建終於被提上了議事日程。2001年月8月,復建工程正式啟動。僅僅一年之後,巍巍鼓樓的雄姿已再次屹立在秀麗的吳麓。在完成細部裝修和周邊景觀布置之後,從人們視野中消失了32年之久的鼓樓,已於2002年10月西湖博覽會期間向市民和中外遊客開放。
(4)杭州最著名的回族歷史古跡
杭州市回族公墓位於浙江杭州清波門南宋聚景園舊址。史又稱回回墳、丁氏壠、番回冢墓、南園回教公墳,是杭州市最著名的回族歷史古跡。宋代末年。該地被中西亞東來穆斯林選為殯葬之地。元以後墓廬日增,佔地近7萬平方米。據原存大量阿拉伯文、波斯文及漢文墓碑記載,歷史上有諸多和卓、王子、長者等高層人士殯葬於此。著名回族文學家丁鶴年及其家人亦多葬於此。1953年擴建西湖風景區時,該墓園遷移至山地回族公墓。
(5)名剎古寺 仙靈所隱
杭州靈隱寺始建於東晉咸和三年(公元328年),至今已有一千六百餘年的歷史,又名雲林寺,為杭州最早的名剎。靈隱寺地處杭州西湖以西,背靠北高峰,面朝飛來峰,兩峰挾峙,林木聳秀,深山古寺,雲煙萬狀。開山祖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他在東晉咸和初,由中原雲游入浙,至武林(即今杭州)見有一峰而嘆曰:「此乃中天竺國靈鷲山一小嶺,不知何代飛來?佛在世日,多為仙靈所隱」,遂於峰前建寺,名曰靈隱。
五代時吳越國王錢叔崇信佛教,廣建寺宇,當時靈隱寺規模宏大,僧眾三千,成為江南名剎。大雄寶殿前的石塔,天王殿前的石經幢均是五代十國吳越時的遺物。靈隱寺珍藏的佛教文物,有古代貝葉寫經,東魏鎦金佛像,明董其昌寫本《金剛經》,清雍正木刻龍藏等等,都是珍貴的寶物。全寺建築中軸線上依次為天王殿、大雄寶殿和葯師殿。
(6)伊斯蘭教的東方聖地—鳳凰寺
鳳凰寺位於中山中路,是我國伊斯蘭教四大古寺(另三處為:揚州的仙鶴寺、泉州的麒麟寺和廣州的獅子寺)之一,在阿拉伯國家中也享有盛譽。鳳凰寺即清真寺,創建於唐代,以其形似鳳凰,故名。宋代毀於火。元時,來自西域的大師阿老丁慨然捐資重修。最近一次修建是在1953年。寺宇宏大壯麗,煥然一新。寺內大殿是最古老的建築。正殿沒有梁架。殿頂上起攢尖頂三座是宋代的遺物。中間一座上刻《可蘭經》文,相傳是明景泰二年(1451)重修時設置的。寺內還保存有阿老丁墓碑等阿拉伯文碑刻。遠在五代,杭州與阿拉伯國家就有友好往來。如今,這里是杭州伊斯蘭教的禮拜中心。
(7)屹屹白塔 故宮遺夢
自南宋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定都杭州,至紹興二十八年(1158年),南宋王朝在鳳凰山築紫禁城,周長4.5公里。又築外城高6.7米,闊3.3米,城門13座。紫禁城內建起大殿13座,氣勢恢宏。南宋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元兵攻入杭州,南宋亡。次年,因民宅失火延及,紫禁城內所有宮殿焚燒殆盡。只有白塔橋邊的白(石)塔依然屹立。從白塔眺望鳳凰山南宋故宮遺址,一片蔥綠,通向御苑的古道石級直達鳳凰山巔。
(8)一劍霜寒十四州——錢王陵
錢王陵,是杭州城締造者、「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奠基者——吳越國王錢鏐的墓地,是全國重點保護單位,是浙江省保存完好的王陵,是杭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
錢鏐(公元852-932),字具美,浙江臨安人。他出身平民,在唐末五代中原擾攘之際,割據一方,建立創立吳越國,為當時十國之一,北起蘇州、浙江全境、南至福州,史稱「一劍霜寒十四州」。吳越國定都杭州。他推行了「善事中國」、「保境安民」的基本國策,使老百姓安居樂業,發展生產,吳越國成了富甲天下的經濟強國,同時也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太平興國三年(978),其孫弘俶舉旗歸宋,納土國除,共統治兩浙八十餘年。
錢王陵坐落在浙江臨安市錦城太廟山,海拔92m,距杭州市38公里。墓背靠太廟山,左右列距青龍白虎兩砂,與功臣山遙遙相對,陵區內築有牌坊、錢王祠、州祠、凌煙安國樓等景點。到處是蒼翠的松柏、凄迷的芳草,登上安國樓,青山綠水秀麗美景盡收眼底。
(9)精忠報國瀝肝膽—岳王廟
岳王廟位於西湖西北角,北山路西段北側,始建於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明景泰年間改稱「忠烈廟」,經歷了元、明、清、民國時興時廢, 代代相傳一直何存到現在。殿內塑有岳飛彩像,其上有岳飛草書:「還我河山」巨匾。大殿右首是岳飛墓,系塊石圍砌, 墓碑刻有「宋岳鄂王墓」字樣。旁有其子岳雲墓。墓道兩側有明代刻存的文武俑、石馬、石虎和石羊; 墓道階下有秦檜、王氏、萬俟咼、張俊四跪像。 墓道前方照壁上,有明人洪珠所書「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古柏森森,庄嚴肅穆。一九六一年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岳飛是南宋初抗擊金兵的主要將領, 但被秦檜、張俊等人以「莫須有」罪名誣陷為反叛朝廷,陷害至死。岳飛遇害前在供狀上寫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個大字。 岳飛遇害後,獄卒隗順冒著生命危險,背負岳飛遺體,越過城牆,草草地葬於九曲叢祠旁。2l年後宋孝宗下令給岳飛昭雪, 並以五百貫高價懸賞求索岳飛遺體,用隆重的儀式遷葬於棲霞嶺下,就是現在岳墳的所在地。嘉泰四年(1204年) 即岳飛死後63年朝廷追封為鄂王。
(10)西湖石窟 摩崖石刻
杭城三面環山,山石崢嶸,古木參天,藤蔓遍布,風景清幽,山間溪水滋潤茂林修竹,更顯神秘,有著優越的自然條件和地理環境。隨著唐代佛教盛行,在西湖四周起伏的群山之中,給後人留下眾多的反映出當時古人高超精湛技藝的摩崖石刻藝術。杭城古時曾有吳越國和南宋二朝建都,因此除極少的唐代石刻遺跡外,大都是五代、宋、元時期的摩崖石刻遺存,而這些也大都集中在西湖的四周,因此也稱「西湖石窟」。
目前杭城有名的造像約有19處,其中較為集中的有靈隱禪寺前的飛來峰造像,規模最大的約有400餘尊(其中一部分已風化剝落)、慈雲嶺造像、石屋洞造像、煙霞洞造像、仁王講寺造像、寶成寺造像、聖果寺造像、天龍寺造像、通玄觀造像等,另外鳳凰山、寶石山、紫陽山、南高峰等均有分布。在這些石刻造像中,主要有刻於崖壁上暴露在外和刻於洞窟之內兩種,同時又有造像和文字兩種形式。
④ 杭州老街景點有哪些
不要只看杭州西湖。杭州有許多值得參觀的老街。這七條必游老街,煙火氣十足,感受杭城的全部魅力。杭州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留下了許多歷史的痕跡。這些老街小巷充滿了歷史的煙火氣,古韻悠長。每一塊磚似乎都在告訴你一些古老的東西。推握櫻嫌薦杭州值得打卡的7條老街。讓我們來看看!1.南宋御街南宋御街是杭州最具代表性的歷史街區。它曾是南宋都城的一條主要街道,全長4185米,被稱為「十里御街」。一路匯聚了清末以來的各種中西建築,青石板、老街、民國風格、青磚白牆,充滿歷史氣息,真實還原了老杭州城的原貌。一邊吃特色小吃,一邊欣賞古街美景,愜意無憂。地址:杭州市中山中路宋楠御街交通:乘坐地鐵1號線到定安路站D出口。2.五六段手巷五六巷是杭州一條有故事的巷子。這里曾經是南宋皇家園林,民國建築很多。相比其他熱鬧的街道,五六巷干凈多了。走在白牆黑瓦的街頭,也能重溫記憶中老杭州的市井生活。地址:杭州市上城區交通:乘坐地鐵1號線到城站D出口。3.清河坊街以南宋「清河郡宮」命名的清河坊街,至今仍保留著許多明清建築、許多老字型大小店鋪和傳統手工業店鋪,南宋的韻味和街巷風情在這里都能細細品味。地址:杭州市上城區交通:乘坐地鐵1號線到定安路站下。4.小河街小河直街依然保留著古色古香的江南水鄉風貌,白牆黑瓦,靜謐而富有詩意。它是老杭州城的縮影,走在這靜謐的具有江南風情的古巷裡,平凡而舒適。地址:杭州拱墅區小河街51號交通:乘頌晌坐地鐵5號線到大運河站,然後步行1.8公里,或者乘坐。5.大馬弄儂是杭城最會放煙花的地方。弄堂菜市場,老杭州小吃,去市場買菜的人,傳遞著市場最正宗的味道,嘈雜卻熱鬧,走在街上,感受著生活的原汁原味。地址:杭州市上城區交通:乘坐地鐵5號線。
⑤ 杭州哪些景點可以感受歷史文化
杭州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以「東南名郡」著稱於世。杭州自秦朝設縣治以來,已有2200多年歷史,曾是吳越國和南宋的都城。
秋天是千島湖最美的季節,採摘橘子和環湖騎行的好時候🍂給大家吐血整理千島湖最值得打卡的秋遊好去處🍁快收藏不後悔‼️
✨推薦景點
🟠桂花島(猴島):秋季是桂花盛放的季節,有種滿島的野生桂花,還有叢生怪石,水上石林之稱
🟠梅峰島:登上梅峰島俯視秋日300多個群島真的超美,整片的藍色
🟠東山尖::千島湖環湖的第一個高峰,登頂可俯瞰千島湖美景,紅黃相間的落葉存在於山林間
🚣♀️推薦遊玩路線:
中心湖區:上午 梅峰島➕漁樂島➕龍山島
下午 漁樂島➕龍山島➕月光島
東南湖區:上午 黃山尖➕天池島➕蜜山
🕙開放時間:全天
🎫門票:套票380元/人起
💥游覽時間:1天➕
🔍景區設施:停車場、園內交通、衛生間、母嬰室
🧳行李寄存:主頁置頂
⚠️溫馨提示:
1⃣️出行備好綠碼和48小時核酸,更方便、更便捷。
2⃣️帶上學生證,許多景點都能打折。
⑥ 杭州的十大名勝古跡有哪些
杭州是一座經濟繁榮景色優美的省會大都市,自古以來便是名人雅士們爭相聚集之地,比如歷史上的李白、杜甫、白居易、蘇東坡都曾慕名前來,並在此留下了許多詩篇佳作。如今的杭州已是響當當的一線旅遊大城市,每年都吸引著大量的中外遊客前來觀光。那麼你知道杭州的十大名勝古跡有哪些嗎?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01
良渚博物館是一座以良渚文化為主題的考古文化博物館,總主題為“良渚文化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突出良渚文化在中華歷史中占據的重要地位。博物館的建造設計由英國設計師戴衛·奇普菲爾德擔任,建築風格簡約、厚重、大氣,被贊譽為“收藏珍寶的盒子”。
02
蘇東坡曾在杭州兩度為官,勤政愛民,深得百姓的喜愛。他不僅為後人留下了大量的詩篇佳作,也為杭州西湖的疏浚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蘇東坡紀念館便是一座陳展蘇東坡在杭任職期間所做貢獻以及文學成就的紀念館。
03
眾所周知,京杭大遠河的開鑿歷史十分悠久,且里程之長在世界范圍內也十分罕見。兩千年來,很多城市因為它的存在而興盛起來,而杭州更是如此。可以見得京杭大遠河對於杭州,對於中國的重大意義。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便是一座以京杭大運河為主題的博物館,通過各種資料的陳列,向人們展示了京杭大運河在中國歷史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
04
杭州的歷史悠久,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杭州市歷史博物館是一座以反映杭州歷史為主題的綜合性博物館。到現在為止,也是杭州市內唯一一座反映杭州歷史的城市綜合性博物館。博物館貫穿了從原始社會到現在的各個朝代,擁有豐富的藏品,可以使人們更加深入地了解杭州的歷史面貌。
05
於謙是杭州歷史上的一位民族英雄,和岳飛、張蒼水並稱為“西湖三雄”。於謙年少時所作的《石灰吟》更是名傳千古,“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也成為於謙一生剛正不阿、兩袖清風的真實寫照。於謙祠堂便是人們為紀念他建造的,祠中所掛匾額“百世一人”便是對他一生功績的高度概括。
06
洪氏宗祠是紀念南宋時期錢塘望族洪家的祠堂。南宋時期,洪皓為朝廷立功,朝廷便將西溪封賞給他。而洪皓的三個兒子便是歷史上著名的“三洪”,他們在不同的領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長子洪適,與歐陽修、趙明誠並稱為宋代金石學三大家。次子洪升是戲劇《長生殿》的作者。三子洪邁著有《容齋隨筆》和《夷堅志》,在文學、史學以及考據學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07
張蒼水是明末清初的抗清民族英雄。當年,清兵入關之後,大肆屠殺漢人,遭到了強烈的反抗,而張蒼水便在東南沿海地區抗擊清軍,到了後來遭到小人背叛,被清軍俘獲。張蒼水鐵骨錚錚,面對高官厚祿,不為所動,最後慷慨就義。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張蒼水,便在西湖南屏山荔枝峰下修建了張蒼水祠。
08
胡雪岩是清末時期一代商業巨頭,利用其高超的商業手腕,在紛亂的世事中,創建出一番事業。如今的胡雪岩故居便是明證。作為當時中國巨富第一宅,其豪華程度,值得一觀。
09
靈隱寺建造於杭州西湖靈隱山麓,是中國佛教著名寺院,江南名剎之一。靈隱寺建造於東晉咸和元年,歷史悠久,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關於靈隱寺有著很多趣聞傳說,其中“康熙賜匾”的故事至今仍被人們津津樂道。電視劇《活佛濟公》曾在此拍攝。
10
凈慈寺是為了紀念濟公而建立的,濟公其名,在中國可謂婦孺皆知。據說,濟公詼諧幽默,富有才學,常常幫助別人,因此深受人們的喜愛。至今,民間還流傳了他的各種傳說,如搶新娘飛來峰下救眾生。而凈慈寺便是濟公的出家之地,在寺內的濟祖殿中便供奉了濟公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