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杭州美食十大小吃
杭州美食十大小吃如下:
1、西湖醋魚。
西湖醋魚也叫叔嫂傳珍,始制於南宋高宗時,光聽名字有種牙根泛酸的感覺,實則它滋香味美,鮮嫩酸甜,清淡爽口,讓人回味無窮,古時有宋姓兄弟兩人,隱居在西湖以打魚為生,宋嫂長得很美,杭州城的惡棍趙大官人竟想將其霸佔。
2、龍井蝦仁。
龍井蝦仁因選用清明節前後的龍井茶配以蝦仁製作而得名,是一道具有濃厚地方風味的杭州名菜,成菜後,蝦仁白嫩、茶葉翠綠,色澤淡雅,味美清口,相傳有一年清明,乾隆下江南微服私訪,曾在龍井附近的一個村姑家避雨,喝了她家的龍井新茶後感覺甚好。
3、片兒川面。
片兒川面是杭州奎元館老店歷史上最具名聲的面點之一,2013年7月,杭州片兒川榮登 中國十大名面條榜單,全城引發一陣香氣噴人的杭兒風,相傳片兒川面,還是奎元館初創時小麵店的看家面,傳說是清時某年浙江舉行鄉試到杭州來趕考的讀書人很多。
各地考生齊集杭城,店主為招徠這些讀書人的生意,就以倒篤菜,筍片,豬肉片燒製成的大眾化面專門供應外地書生,在所售之早餐面中添加三隻蛋,寓連中三元之意,時有一書生因奎元館面好價廉,常來吃面,後得中鄉試舉人第一名解元。
4、蝦爆鱔面。
奎元館還有另外一種麵食也非常有名,那就是蝦爆鱔面,吃蝦爆鱔體會的是江南小吃的清秀之美,筋,滑,柔,鮮,香,咸,嫩,脆,爽蝦爆鱔面講究素油爆,葷油炒,麻油澆。
5、南宋定勝糕。
南宋定勝糕始於宋代,千百年來一直為杭城人民所喜愛,南宋定勝糕外層是精製的香米和糯米粉,米粉細而均勻,裡面是豆沙餡,中間混有少量白糖和桂花,定勝糕的顏色緋紅,象徵著戰爭的凱旋,定勝糕的味道香糯可口,甜而不膩。
6、蔥包檜兒。
蔥包檜兒是杭州特有風味的傳統小吃,傳說望仙橋畔王二油煎餅店炸油炸檜出了名,一時眾起仿效,油炸檜店林立杭城,王二有時炸多了,一下子賣不出去,冷了又軟又韌,味道不佳,更無人買。
7、貓耳朵。
杭州貓耳朵,據傳,清乾隆皇帝下江南,一次微服乘一葉小舟賞玩西湖,游得興致勃勃時,天忽然下起了小雨,眾人連忙避雨於小舟船艙內,大家等啊等,可是雨越下越大,下了許久都不見停。
8、東坡肉。
東坡肉用豬肉燉制而成,一般是一塊約二寸許的方正形豬肉,一半為肥肉,一半為瘦肉,帶有酒香,色澤紅亮,味醇汁濃,入口肥而不膩,酥爛如豆腐而不碎,味道香糯而不膩口,典故:宋元年間,蘇東坡出任杭州做地方官,發動數萬民工疏浚西湖,築堤灌田,造福人民。
這一年春節,百姓們知道蘇東坡喜食肉,大家紛紛給他送來豬肉,紹酒,蘇東坡收到這么多肉和酒,覺得應該與數萬民工共享,便吩咐家人燒好,送給民工,不料家人誤將酒,肉一起燒,結果燒出的肉特別香醇味美,一時傳為佳話。
9、藕粉。
藕粉,藕是荷花在地下的莖,經特別加工製成的藕粉,呈薄片狀,質地細滑,色澤白中透紅,服用時只需先用少量冷水調和,滾態再用開水沖調成糊狀即可,沖泡後的藕粉晶瑩透明,口味清醇。
10、酥油餅。
酥油餅,為杭州著行備伍名風味特產,因主要產於市區風吳山而得名,早在二,三百年前 即已馳名四方,清代著名小說《儒林外史》一書中即檔或已提及,並作贊譽,酥油餅用上等白麵粉摻和白糖,用花生油煎制而成。
杭州的西溪:
三堤十景西溪三堤:福堤,祿堤,壽堤,西溪十景:秋蘆飛雪,火柿映波,龍舟勝會,蓮灘鷺影,洪園余韻,蒹葭泛月,漁村煙雨,曲水尋梅,高庄宸跡,河渚聽曲。
❷ 杭州有什麼好吃的地方
問題一:誰知道杭州哪裡有好吃的地方? 吳山廣場的河坊街一帶,小吃很興旺,也比較便宜。值得推薦的是河坊街上有家百年老店:羊湯館(又名西樂園),羊肉燒賣和大片湯很有名,還有想吃地道的杭州菜又想實惠的話在河坊街上吃「王潤興」,乾隆魚頭和龍井蝦仁很不錯的!
吃小吃很出名的還有城北的舟山東路:由於學校雲集這里,小吃都很便宜,也很美味哦
比較實惠又出名的館子還有:外婆家,是連鎖經營的,市區很多地方都有。
吃地方特色菜推薦一下城西的脈舟東北風味店,烤羊排,真是絕。還有像新白鹿餐廳、蕉葉憨西湖春天都不錯,就是稍微貴點。
問題二:杭州有什麼好吃好玩的地方? 著名的景點如下:
一、古鎮古跡景點
西湖、雷峰塔、龍門古鎮 、錢王陵、靈隱寺、岳王廟、碑林、石長城、吳越國王陵、六和塔 、臨安城遺址。
二、山林峽谷景點
浙西大峽谷、天目山、大明山、千島湖 、青山湖、鸛山、飛來峰、西徑山、白雲源、玲瓏山
三、休閑娛樂景點
杭州樂園、宋城、雙溪竹海漂流、西溪濕地公園、靈棲勝景、清河坊、武林廣場、虎跑泉、寶成寺
問題三:杭州特色小吃去哪裡 杭州小吃,當仁不讓得去[知味觀]嘍!品種齊全,且價格不貴!缺點就是人多了點,好地方當然是高朋滿座的,嘻嘻!
另外,吳山廣場的清河坊小吃一條街也很不錯!一邊走,一邊看,一邊吃,很愜意的!!
杭州小吃
1、蔥包檜兒
這個是杭州人都知道的一個故事,把麵粉做成人形炸成金黃色,就是油條。油條夾在春卷皮里壓扁,噴噴香的,不過現在看到的越來越少了。
2 、油冬兒
麵粉裹蘿卜絲,一般都喝炸臭豆腐一起賣的說。
3 、餛飩小籠
不用說啦,新豐小吃每天那麼多人就知道它的味道了。
4、吳山酥油餅
吳山廣場有的賣。
5、西湖藕粉
有袋裝和速溶的,小時候看媽媽熬,撒上桂花糖,簡直就是極品,女生還可以來減肥的.
6、貓耳朵
小時候真的以為貓耳朵可以拿來吃,後來知道是麵粉捏成貓耳朵的樣子。知味觀的貓耳朵很正的哦。
7、片兒川
鹹菜+冬筍+肉片,煮出來的面又鮮又滑,杭州特色,別的地方沒有的。阿娟面館的片兒川很好吃的(在文一路KFC附近,每天生意好爆了)。
8、老鴨煲
全國聞名的張生記老鴨煲
9、幸福雙
知味觀在賣的,至今不知道是什麼味道。
10、定勝糕
傳說是岳飛出征前一個老太太做給他們吃的。把細紗放在糯米粉里用竹筒蒸3分鍾,取定勝之意。河坊街有個老太太最早開始做這個的,電視上也放過好幾遍,現在做這個的店多起來了,還是那家的最好吃。
問題四:杭州有哪些不可錯過的特色美食? 剛去過杭州,一直在下雷陣雨,很涼快又舒服。
外婆家的菜真的很贊,好吃,而且價錢很經濟,環境也不錯,通常要排隊,排隊的地方有茶水、餅干、糖果供應。推薦茶香雞,皮酥肉嫩;鐵板蟶埂,香,超好吃,而且每個蟶殼里都放了兩只蟶肉,只要十幾元。西湖醋魚嘛,慕了「西湖」之名嘗了嘗,其實味道就是一般的糖醋魚拉,魚可以任選,比較贊的就是他家的鱸魚很鮮美,所以建議可以吃其他做法的鱸魚,不錯。魚羹呢,吃不慣,酸、腥。。。。外婆家有好幾家,我去的是在求是路,公元大廈裡面。
花港觀魚門口的知味觀,進去會問是要點菜還是吃小吃,因為菜價小貴,人少的話適合吃小吃。小吃很精緻,喜歡榴槤酥,香酥不膩。我還吃了蟹黃湯包,味道也不錯。
問題五:杭州有什麼好吃的? 去河坊街 濱江的垃圾街 都很好。
1.杭州特色餐館推薦
1)知味觀
中華老字型大小。傳統的名小吃、名點心爭奇斗艷,傾倒無數中外食客。「鮮肉小籠、貓耳朵、糯米素燒鵝、幸福雙」等一直為人津津樂道,並多次獲「省優質產品」、「國家金鼎獎」、「中華名小吃」等多項殊榮,同時還東渡扶桑,遠銷日本。知味觀立足於杭州傳統菜餚,大膽引進各地精華。在名廚的主理之下,八大菜系各領 *** ,名菜層出不窮,如「雞汁銀雪魚」、「乾菜鴨子」、「武林熬鴨」、「蟹黃魚絲」、「龍鳳雙會」、「辣子羊腿」、「蟹黃橄欖魚」、「一品海鮮盅」等精美菜點。
2)樓外樓
素以「佳餚與美景共餐」而馳名的杭州樓外樓座落在秀麗的西子湖畔、孤山腳下。
樓內各餐廳裝飾典雅、環境幽美,設施齊全。菜餚不僅注重色、香、味、形、質,而且講究品種多樣,除西湖醋魚、龍井蝦仁、叫化童雞、宋嫂魚羹、東坡燜肉等傳統名菜外,還有一大批風味特色菜。西湖醋魚何處美 獨數杭州樓外樓 「西湖醋魚何處美,獨數杭州樓外樓。」杭州人有種習俗,凡有賓客,必到樓外樓品嘗杭菜風味。外地遊人玩西湖,不上樓外樓,似乎沒有真正領略杭州的美味佳餚。
3)奎元館
奎元館總店座落於杭州解放路、中山路交匯的西北角。三層樓的建築物門楣上有沙孟海先生題寫的「奎元館」三個金字,兩旁有耄耋老人朱德源書寫的對聯:「三碗二碗碗碗如意,萬條千條條條順心」,大門樓梯上方有著名書畫家程十發先生寫的「江南面王」的匾額,充分展現了老字型大小奎元館一百四十二年深厚的文化底蘊。百餘年來,奎元館的寧式大面名揚四方,各方食客慕名而來。近幾十年間,就接待了蔡廷鍇、蔣經國、李濟深、陳叔通、梅蘭芳、竺可楨、蓋叫天、周璇、 *** 、金庸等眾多各界著名人士,使奎元館更加聲名遠揚。
解放以後的六十年裡,奎元館努力保持、發揚傳統經營特色,技藝精益求精,生意更見興隆。「蝦爆鱔面」、「片兒川面」、「紅油八寶面」、「海四寶面」、「金玉滿堂面」已成為「中華名小吃」。近年又創出了「素汁涼拌面」、「奎元子排面」、「紅油雙菇面」等深受顧客歡迎的新品種。
4)外婆家
外婆家位於馬塍路6-1號(省高級人民法院對面)。平民消費的最優代表。去外婆家吃飯肯定是要訂位,而不用擔心吃不飽,只管大膽的點。在這個物價飛漲的時代,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講,性價比才是王道。所以外婆家在城裡開了無數家連鎖店,家家爆滿。一流的家常杭幫菜,二流的就餐環境,三流的價格。
2.西湖景區餐飲推薦
1) 抱青會館:房子是有名的歷史建築,靠山面湖,裝修很有情調,當然價格不菲。推薦酒釀鰣魚,上等的花雕酒,配上特製的酒釀鰣魚一起蒸,油脂滲入到了魚肉里,滋潤鮮美。
2)清河坊:街上不乏杭州老字型大小美食,王潤興酒樓、羊湯飯店、太極道茶館都是不錯的選擇。
3)高銀巷美食街:有名的美食街,一條街上都是飯館,好紹欣、知味觀、咬不得生煎、天興樓……從大眾化的小點到地道的杭幫菜應有盡有。
4)花中城藕香居:北依雷峰塔,南對凈慈寺,依山傍水,風景優美,環境一流,主營杭幫菜,還有野生系列水產品。
5)五峰草堂:橋邊的風景很好,農家菜做的很不錯。招牌菜牛氣沖天震撼人心,臭豆腐很嫩,桂雨煲也很有特色,就是價格不低。店裡生意相當不錯,不預訂的話去晚了根本就沒有座位。
6)隱樓:港式私房菜,坐落於西湖旁一座二層獨立洋房,環境很幽靜。推薦特色牛肉、招牌豆腐、乳鴿、和海鮮石鍋泡飯。
3.杭州名菜推薦
龍井蝦仁
「龍井蝦仁」選用活大河蝦,配以清明節前後的龍井新茶烹制,蝦仁肉白、鮮嫩,茶葉碧綠、清香,色澤雅麗,滋味獨特,是一道杭州......>>
問題六:杭州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地方 河坊街的陽春面不錯
問題七:杭州有什麼好吃的東西! 杭州傳統名菜:
首推「西湖醋魚」是杭州名菜中的看家菜。如今烹制西湖醋魚最為有名的是孤山南麓的百年老店「樓外樓」。西湖醋魚,又稱叔嫂傳珍,傳說是古時嫂嫂給小叔燒過一碗加糖加醋的魚而來的。選用體態適中的草魚,最好先在清水氽熟,要掌握火候。裝盤後淋上糖醋芡汁。成菜色澤紅亮,肉質鮮嫩,酸甜可口,略帶蟹味。
其次「杭州醬鴨」選用當年飼養成熟的肥壯鴨子,經先腌後醬精心製作而成,其肉色棗紅,芳香油潤,富有回味,是一道佐酒佳餚。鴨子先腌後醬,肉色棗紅,芳香油潤,咸中帶鮮,富有回去味,是杭州傳統的風味名菜。
再有「干炸響鈴」它系用優質豆腐皮裹入裡脊肉末,切成寸段,油炸而成。若裹入筍末、香菇末及馬鈴薯泥,則成為素食者喜愛的「素響鈴」。
「東坡肉」以薄皮嫩肉用名酒燜制此菜,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是杭州傳統名菜。
下面的是杭州特色小吃:
・小雞酥 ・榴槤酥
・雀巢鳥窩 ・麻球王
・港匯筍尖蝦皇餃 ・南宋定勝糕
・豆沙包 ・天下第一包
・木瓜酥 ・慧娟火腿筍干老鴨面
・香炸雪梨 ・片兒川面
・酥皮芋蓉盅 ・泥蒜炒年糕
・陳生記過橋米線 ・臘味煲仔飯
・彩虹水晶球 ・西湖蜜皇彩花
・奶黃雪梨果 ・金牌胡蘿卜
・蟹黃小湯包 ・核桃凍
・蔥包檜 ・餐包 暢・三絲麵疙瘩 ・水晶翡翠餃
・杭式榴槤酥 ・脆皮馬蹄糕
・豆香麻糍 ・空心南瓜餅
・劉家玉米香油茶 ・九姓團圓
・杏仁薄脆 ・香菠血糯飯
・明良生煎包 ・大華酥餅
・太子麥蕉 ・貴妃松花餅
・新豐小吃 ・紅燒牛肉麵
問題八:杭州有什麼好吃的地方 小吃,河坊街,南宋御街,信義坊美食街
問題九:杭州哪裡有好吃的店? 有很多哦,要說杭州本土餐館的話,樓外樓,知味觀都是有杭州特色的,要是小吃的話,新豐小吃價美物廉,裡面有蝦肉餛飩,蝦肉小籠,還有甜甜圈,早餐有豆漿油條等等,還是比較實惠的,吃面的話,去奎元館,其他么,可以去地鐵站龍翔橋那邊找找,湖濱銀泰地下一樓也有很多吃的,甜品,餐館,還有隔壁的工聯有美食城。
問題十:杭州有什麼好吃的 杭州小吃
1、蔥包檜兒
這個是杭州人都知道的一個故事,把麵粉做成人形炸成金黃色,就是油條。油條夾在春卷皮里壓扁,噴噴香的,不過現在看到的越來越少了。
2 、油冬兒
麵粉裹蘿卜絲,一般都喝炸臭豆腐一起賣的說。
3 、餛飩小籠
不用說啦,新豐小吃每天那麼多人就知道它的味道了。
4、吳山酥油餅
吳山廣場有的賣。
5、西湖藕粉
有袋裝和速溶的,小時候看媽媽熬,撒上桂花糖,簡直就是極品,女生還可以來減肥的.
6、貓耳朵
小時候真的以為貓耳朵可以拿來吃,後來知道是麵粉捏成貓耳朵的樣子。知味觀的貓耳朵很正的哦。
7、片兒
鹹菜+冬筍+肉片,煮出來的面又鮮又滑,杭州特色,別的地方沒有的。阿娟面館的片兒川很好吃的(在文一路KFC附近,每天生意好爆了)。
8、老鴨煲
全國聞名的張生記老鴨煲
9、幸福雙
知味觀在賣的,至今不知道是什麼味道。
10、定勝糕
傳說是岳飛出征前一個老太太做給他們吃的。把細紗放在糯米粉里用竹筒蒸3分鍾,取定勝之意。河坊街有個老太太最早開始做這個的,電視上也放過好幾遍,現在做這個的店多起來了,還是那家的最好吃。
❸ 杭州早點吃什麼杭州特色菜去哪兒吃
杭州有很多特色早點,以下是其中幾種推薦:
1.咬不得·生煎:
它是南宋御街上的一家小吃店,生煎悉氏包外皮底部酥脆、肉餡鮮美,一口咬下汁水四溢,是杭州著名的早點之一。
除了以上幾種,杭州還有許多穗伍其他特色早猜陸或點,如豆漿油條、片兒川、拌川等,可以根據個人口味和地域特色進行選擇。
❹ 杭州哪裡的面好吃 杭州最值得品嘗的面館有哪些
杭州10大不得不去的面館。
步驟/方法
NO.1菊英面館:
江湖人稱杭州第一片兒川
招牌面:片兒川
菊英面館,雄鎮樓附近一家門臉破落得毫不起眼的小面館,幾乎已成了杭州城裡麵店的傳奇。他家的片兒川,江湖上號稱杭州第一片兒川,經常光顧的人會熟門熟路地叫上一碗,然後要求在面里加油渣、蘑菇和一個荷包蛋。
從凌晨五六點鍾開始一直到下午1點鍾光景,菊英門口總是排著長長的隊伍。很多人運用各種交通工具從老遠的地方趕來,其中不乏傳說中的賓士、寶馬等名車。在這里,無論你是公司中指揮著千軍萬馬的CEO還是月薪僅一千到頭的小職工,都無一例外地要領個號子來排隊。假如是在中午的吃飯點兒上去,為了一碗面而等上四五十分鍾是極其平常的事。而很多人都那麼甘願地等著。
麵店很小,里頭只能擺下六七張桌子,所以,大多數人只能坐在露天搭出來的桌子旁,很局促地和陌生人擠在一起吃面。即便是大冬天,也同樣有很多人嘴裡呼著白氣,在寒風里捧著碗面吃得不亦樂乎。
菊英面館還有幾大標志性的招牌,一就是它的老闆,一個長得很像港片里元華的男人,時常穿著條軍褲忙來忙去。二是那個叫號子、負責收錢的女人,即使同時有二十幾號人在她那裡點了不同的面,她也總是過目不忘,從來不會把你的面端到另一個人的桌上。三是這面館竟然還有寒、暑假,過年前後和大熱天里總有一段固定的時間是要關門休息的。
NO.2大學路麵店:最牛面館
招牌面:豬肝面
到了大學路,前後走一圈,那間看上去最臟最破的小店面就是大學路面館了。它沒有正式的名字,門樑上只有兩個字:麵店,而「大學路」三個字是食客們自行加上去的。最近,據說某電視台給它掛了塊匾,稱之為「最牛面館」。
大學路的這間麵店,當年由豬肝面打牌子。面是有點點生的那種,搭配的豬肝炒得非常到位,不是那麼嫩得見血,也完全不會老,味道甚至超過城中某家名餐館做的菜梗豬肝。即便如此,豬肝面的魔力還是比不過門口的老闆娘。在忙碌的中午,大把大把的人涌進小店,每個人都管自己報著要點面品種和數量,個子小小、描著眼線的老闆娘手裡不停地翻炒著豬肝,根本沒有時間來重復著確認客人的單子。幾分鍾後,一碗熱氣騰騰的面就放到客人的眼前了,卻從來沒聽見有人報過錯。
一碗面下肚,誰也沒心思在小店裡多坐一分鍾,急急地結賬出來。更神的事情在這里,只要你走到她面前說聲「結賬」,她眼皮都不見得要抬,就能把你吃了什麼、需要多少錢准確無誤地報給你。
NO.3忠兒面館:捧起大面碗把湯喝光
招牌面:豬腰面、三鮮面、牛腩面
西溪路的東頭——10年前這里聚集著很多縫紉攤兒,在它的對面,四年前開出了一家小面館,開始時也是無名氏,後來生意火了,門臉上就掛出了如今這個忠兒面館的招牌了。
忠兒面館里最出名的是豬腰面,就是面的澆頭上有一份豬肝還有一份腰花,量都很足,豬肝很嫩,腰花也絕對不帶一點臊味,且品質始終如一,這是食客們「堅守」忠兒這片陣地的共同原因。三鮮面和牛腩面也是這里的明星產品,和豬腰面一樣,忠兒面館的湯是眾口一詞說好的,胃口大的通常會捧著只碗咕咚咕咚喝個底朝天。
麵店通常在半夜後才打烊,但不保證在一天中的任何一個階段少了這種面或那種面,因為每種面的料都配備有限,當天進貨當天賣完,吃不著的只能第二天趕早了。
麵店旁的圍牆里還有條小弄堂,有點別苑的意思,里頭擺著幾張桌椅,一旁煤餅爐子上的高腳鍋里燉著高湯。幾只一米多高的鍋子里熬著骨頭、羊肉等等,面里頭湯的鮮味原來就是出自這里。
除了西溪路上的這家,忠兒面館如今已經有兩家連鎖店了,但不知道什麼緣故,在江湖上,倒是這家最破落的店名聲最響,人們也仍然最願意來這里吃面。很多人說,同樣是忠兒,面還是西溪路上的最地道。
NO.4湖田北弄面館:純手工擀麵夠勁道
招牌面:三鮮面
這也是一家沒有名字的面館,地理位置很偏僻。得先找到嚴家弄的夏衍故居,再往旁邊一條名叫湖田北弄的狹長弄堂里走。抬頭只要看到一塊寫著「面館」兩字的破舊招牌,就算是找到它了。
此店面積不大,不會超過10個平方米,只經營手拉麵、粉乾和年糕,沒有炒菜。面條都是老闆娘每天凌晨5點起床,純手工擀出來的,不放蘇打粉和鹼,和機器面完全不一樣的口感。因為面條寬而稍硬,不好夾,在顧客的建議下,前陣子,老闆娘還特地換了一批粗一點的一次性筷子。
每天,生意最好的時段都在中午。大約12點左右,電話就會響個不停,基本都是在東站小商品市場做生意的人叫的外賣。
青菜面、雪菜面,4元一碗,大排面6元。問起這里的特色面,老闆娘一定會向你推薦6元錢的三鮮面。蝦干、貝殼肉、香菇和青菜,面量足,澆頭也足,湯雖非老湯但夠濃厚。
老闆娘一家來自溫州,在此處開麵店已有6年時間,做的基本都是回頭客。她還有一個很漂亮的女兒,正念高三,有空時也會來店裡幫忙。所以,如果你恰好是在周末來這家麵店吃面,興許還能碰見這位美女。
NO.5百井坊麵店:開在居民樓2樓的麵店
招牌面:大排面、大腸面
「吃面請上二樓」,如果沒有這塊指示牌,估計沒人會想到在這幢居民樓里還會有這樣一家生意不錯的小麵店。
要尋此店,首先得找到百井坊的姚式盲人按摩。從這家按摩店的後門走出去,然後右拐上2樓,迎面看到的人家即是。大排面、牛肉麵、大腸面……一般品種的麵食都有,也賣蓋澆飯。
老闆和老闆娘是杭州本地人,有個即將學成的西點製作專業的兒子。此處既是他們做生意的地方,也是吃住之所。
這已經是麵店經營的第十個年頭,做的大多是街坊鄰居的生意。因此往往能看到這樣的場景:老闆將一碗面端到顧客面前後,自己也坐下來,用杭州話和對方天南海北地聊起來,可能還會喝上幾瓶啤酒,甚是投緣。有時,一些相熟的老顧客自己動手往面里頭加幾片豬肝或者其他的小菜,老闆也不太會計較。
NO.6復興南街麵店:板凳上吃面成風景
招牌面:豬肝面、拌川
傍晚時分,在復興南街上來回走了好幾遍,就是沒找到這家傳說中人氣很旺的麵店。一問,才知道身後的一家沒有絲毫識別標牌、鐵閘門緊閉的小店就是,但它只做早上和中午的生意。
於是,第二天趕了個大早,再次光顧,麵店的人正忙著呢。等面的隊伍排得老長,一堆人坐在店門口前的小板凳上哧溜哧溜吃得正香。還不時有人開著車過來,人行道上停著不下四五輛汽車。
老闆娘說,每天下午2點以後麵店就關門了,因為「生意是做不完的」。這家店的特色是豬肝面和拌川,牛肉麵、大腸面不在售賣之列。6元錢的拌川是顧客點得最多的種類之一。用他們的話說就是夠味、量足,附贈的湯也挺鮮,如果再加點腰花和油渣會更好吃。
來此處吃面的顧客有一個特殊習慣,大多願意在店門口吃,即使店內還有座位空餘。他們大多會在點單後,自覺地找來兩張板凳,然後排隊,等著一手付錢一手拿面。面到手後,在一張板凳就坐,將面放於另一張板凳上,就開始大口大口地啃著大排、嚼著面,絲毫不顧及自己的形象,也毫不理會過往行人的眼光。這其中還不乏一些穿著時髦光鮮的女人。
NO.7湖墅北路上的板凳面館:環境再惡劣也要來吃面
招牌面:豬肝面、大排面
無獨有偶,湖墅北路上這家板凳面館的歷史應該較復興路上的那家更久遠,在江湖上的名聲也更響亮。
假如你到了湖墅北路靠近小河直街的位置,隨便從馬路旁邊拖個人來問:那家板凳面館在哪裡?估計十之八九都能回答得上來。
板凳面,分外場和內場,內場有桌椅,但是昏暗狹小,總共容不下十人;外場其實就是路邊的空地,沒有桌椅,只有無數一高一矮的板凳——矮的那張板凳是凳子,高一點的板凳充當桌子,乍一看去,人們就像鳥一樣停在那裡吃著面。也許是因為敞亮通氣的緣故,外場人氣更旺。
說實話,從沒光顧過這家店而正准備去光顧的人,還真得有一定的心理准備:這里雖然離小河直街旁的清亮河水僅數步之遙,但吃板凳面時並不能飽覽美景,反而要在面里摻上一些汽車貢獻的尾氣和周圍拆房時的灰塵;最要命的是,前一撥吃飽喝足拍拍衣衫走人了,後來的人要接受不僅有被他們丟棄的、滿地皆是的骨頭,還有一張張油光鋥亮的板凳。
這里主打的是大排面和豬肝面,一家三口操持著這個麵店,負責燒面條的是老媽媽,面是她從早上5點多起一碗碗燒出來的。有食客無數次聽到她家老頭子說:鈔票是賺不光的,人要休息的——所以,通常中午時分,這里的面就賣完了,即便這時候總有開著車從大老遠趕過來吃面的人,但也只能失落而歸。
NO.8阿強面館:價格小貴口碑超好
招牌面:蝦爆鱔
復興南街的阿強面館在網上有著不俗的口碑,時常會有人特地開車去那裡,等上十幾分鍾甚至更長的時間,就為吃一碗面,尤其在周末的時候。
去的時候,里外都已經坐了人,門外的人坐在小板凳上端著大碗呼嚕嚕地吃著,老闆娘則麻利地在鍋里翻炒澆頭。
這里的麵食主要有湯面和拌川兩種,也兼做炒菜。除了片兒川、大排面、肉絲面、豬肝面等5種面價格在10元以內外,其他的面,比如腰花大腸面、爆鱔腰花大腸拌川,價格多在10-40元之間,走的是中高檔路線。加3元,可另添蘑菇。加番茄2元,加筍4元,油渣免費添加。
蝦爆鱔可以算是這里的特色面,油水夠重,味道濃郁,但價格小貴,27元一碗。老闆娘說,黃鱔是直接在街對面的農貿市場買來現殺現燒的,所以特別新鮮。腰花面和豬肝面的口碑也不錯。
拾掇的小姑娘記性很好,對每個人吃什麼面,一共多少錢過目不忘,一般不會記錯。如果想在中午時間去這家店吃面,請記得要早一些,晚了可能就得站著吃了,小板凳都不一定夠用呢。
NO.9阿良面館:做的就是老杭州味道
招牌面:爆鱔面、兩面黃
阿良面館在高銀街的盡頭,門面是凹進去的,唯一顯眼的是店名上的一行字「老狀元館主廚掌勺」。看上去它就是一家普通的麵店,店不大,位置不顯眼,裝修也一般,但在江湖上的名聲卻很大。追捧它的食客中不僅有周邊一些飯店的掌櫃,據說,連杭州城裡一些著名餐廳的老闆也是這里的常客。
小店裡九張圓桌上的客人大半是拼桌,有些客人落座也不聲響,自顧自看起了報紙,但一團和氣的老闆娘卻像是他們肚裡的蛔蟲一樣,總是將不同的麵食送到需要的客人面前——原來大多數都是熟客,而且多數都是老杭州人。
小店裡主打的是爆鱔面,還有阿良師傅拿手的正宗「兩面黃」,那是一種脆生生在油里煎過的面條,上面澆淋著肉絲、豆腐乾絲和京蔥。
蝦爆鱔面、爆鱔過橋、爆鱔半湯……凡此種種,再上盤幾塊錢的毛豆煎臭豆腐、主料是鴨肫和肚頭的老杭州「爆雙脆」、頗有名聲的「鹵蛋燒肉」,小小的麵店裡,到處都彌漫著一種老杭州的味道。
NO.10德勝小區里的無名面館:常有人連澆頭都單點一份
招牌面:豬肝面
浙工大後門對面小區里的這家麵店,僅僅佔用了社區活動中心一個小小的房間,每天,室外總是站著很多等著吃面的顧客,周圍的上班族、學校里的學生、社區的居民,當然,還有聽聞了它的名氣特意趕來的人。這樣的排隊,一直要延續到下午2點才會告一段落。
中午高峰期,等著吃面的人在門口擠成了堆,老客們「戰斗」經驗豐富,到了面館第一件事情就是到廚房外面先拿號子,剩下的就是耐心等待,順便盤算一下自己要吃些什麼。
麵店掌勺的是個大姐,四十來歲,做面做得起勁的時候,常會隔著窗戶跟顧客聊天。大姐最得意的就是她的漂亮女兒,是學校里教英文的先生,大姐常和熟客虛貶實褒地說:噫,她就是愛打扮。
麵店很小,室內只夠放兩三張小桌子,剩下的就是散落在室外樹蔭下的桌子和凳子。麵店做得最好的就是各種各樣的「澆頭」,豬肝、牛腩還有小黃魚什麼的。她的豬肝面是店裡的招牌,醬過的豬肝炒得嫩極又入味,百吃不厭。澆頭也可以單點,所以常常有人點西紅柿筍干雞蛋面再外加一份牛腩加豬肝加小黃魚,這可謂是史上最豐盛的一碗面了,當然,味道也不是一般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