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最大最便宜的童裝批發市場在哪裡
中國最大最便宜的童裝批發市場有武漢童裝批發市場、浙江湖州市織里童裝批發市場、鄭州的童裝批發市場、杭州的童裝批發市場、廣州富力兒童批發商城等,需要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1、武漢童裝批發市場
武漢的漢正街是全國聞名、這里不光是服裝、幾乎是什麼東西都可以批發。到了這里終於明白為什麼說武漢是九省通商之地。不過漢正街還是顯得太破太臟太擠了、和廣州和杭州四季青比起來相差很遠、另外武漢也是竄貨容易發生的地方。
4、杭州的童裝批發市場
主要有四季青童裝批發市場、鳳起路上的環北小商品市場也有很多童裝批發的、鳳起路的批發價格低於四季青、但就服裝質量相對來說、又比不上四季青的貨、不過有幾家挺不錯、價錢也低於四季青、經常跑杭州的有空去看看。
5、廣州富力兒童批發商城
富力最大的特點就是產銷有機結合、上市童裝商品80%以上來自廣州及周邊地區千家萬戶童裝生產企業、減少了中間流通環節、款式新穎、不同年齡層次兒童和不同季節的童裝一應俱全、每季童裝款式多達700餘種、產品輻射國內外廣大地區。
『貳』 准備到杭州、蘇州、上海、義烏玩,請介紹這些地方的情況
西湖十景形成於南宋時期,基本圍繞西湖分布,有的就位於湖上。蘇堤春曉、曲苑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雙峰插雲、南屏晚鍾、三潭印月,西湖十景個擅其勝,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勝景精華,所以無論杭州本地人還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樂道,先游為快。
1、蘇堤春曉 蘇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棲霞嶺下,全長近三公里,她是北宋大詩人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構築而成。後人為了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的功績將她命名為蘇堤。長堤卧波,連接了南山北山,給西湖增添了一道嫵媚的風景線。南宋時,蘇堤春曉被列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稱之為「六橋煙柳」而列入錢錢十景,足見她自古就深受人們喜愛。
寒冬一過,蘇堤猶如一位翩翩而來的報春使者,楊柳夾岸,艷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鏡,映照倩影,無限柔情。最動人心的,莫過於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時,輕風徐徐吹來,柳絲舒捲飄忽,置身堤上,勾魂銷魂。
蘇堤長堤延伸,六橋起伏,為遊人提供了可以悠閑漫步而又觀瞻多變的游賞線。走在堤、橋上,湖山勝景如畫圖般展開,萬種風情,任人領略。蘇堤上的六座拱橋,自南向北依名為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和跨虹。橋頭所見,各領風騷:映波橋與花港公園又相鄰,垂楊帶跨雨,煙波搖漾;鎖瀾橋近看小瀛洲,遠望保叔塔,近實遠虛;望山橋上西望,丁家山嵐翠可挹,雙峰插雲巍然入目;壓堤橋約居蘇堤南北的黃金分割位,舊時又是湖船東來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蘇堤春曉」景碑亭就在橋南;東浦橋有理由懷疑是「束浦橋的訛傳,這里是湖上觀日出佳點之一;跨虹橋看雨後長空彩虹飛架,湖山沐暉,如入仙境。交通情況:乘507、504、K4、游2路蘇堤站下。
2、曲苑風荷 麴院風荷,以夏日觀荷為主題,承蘇堤春曉而居西湖十景第二位。「麴院」原是南宋朝廷開設的釀酒作坊,位於今靈隱路洪春橋附近,瀕臨當時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養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風徐來,荷香與酒香四處飄逸,令人不飲亦醉。南宋詩人王洧有詩贊道:「避暑人歸自冷泉,埠頭雲錦晚涼天。愛渠香陣隨人遠,行過高橋方買船。」後麴院逐漸衰蕪,湮廢。清康熙帝品題西湖十景後,在蘇堤跨虹橋畔建麴院風荷景碑亭。遺留下來的,只不過是一處小小庭院院前湖面小小荷花一片而已。
麴院風荷最引人注目的仍是夏日賞荷。公園內大小荷花池中栽培了上百個品種的荷花,其中特別迷人的要數風荷景區。這里以水面為主,分布著紅蓮、白蓮、重台蓮、灑金蓮、並蒂蓮等等名種荷花,蓮葉田田,菡萏妖嬈。水面上架設了造型各異的小橋,人從橋上過,如在荷中行,人倚花姿,花映人面,花,人兩相戀。交通情況:乘507、538、15路麴院風荷站下。
3、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景區位於白堤西端, 孤山南麓,瀕臨外西湖。其實,作為西湖十景之一, 南宋時平湖秋月並無固定景址,這從當時以及元,明兩朝文人賦詠此景的詩詞多從泛歸舟夜湖,舟中賞月的角度抒寫不難看出,如南宋孫銳詩中有「月冷寒泉凝不流, 棹歌何處泛舟」之句; 明洪瞻祖在詩中寫道:「秋舸人登絕浪皺,仙山樓閣鏡中塵。「留傳千古的明萬曆年間的西湖十景木刻版畫中,《平湖秋月》一圖也仍以遊客在湖船中舉頭望月為畫面主體。
位於景區偏西處的湖天一碧樓,原是清末民初猶太富商,「冒險家」哈同的私人別墅「羅苑」中的遺物,後來成為中國現代新興木刻運動的搖籃棗--八藝社所在地。如今,這里辟為西泠書畫院,為湖山勝景更添一份書卷氣。交通情況:27路、7路岳墳站下。
4、斷橋殘雪 斷橋,今位於白堤東端。在西湖古今諸多大小橋梁中,她的名氣最大。據說,早在唐朝,斷橋就已建成,時人張祜《題杭州孤山寺》詩中就有「斷橋」一詞。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談》有一段評說西湖勝景的妙語:「西湖之勝,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領山水之絕者,塵世有幾人哉!」地處江南的杭州,每年雪期短促,大雪天更是罕見。一旦銀妝素裹,便會營造出與常時,常景迥然不同的雪湖勝況。
今日斷橋,是一九二一年重建的拱形獨孔環洞石橋,長八點八米,寬八點六米,單孔凈跨六點一米,年前曾經大修,但古樸淡雅的風貌基本未變。橋東堍有康熙御題景碑亭,亭側建水榭,題額「雲水光中」,青瓦朱欄,飛檐翹角,與橋,亭構成西湖東北隅一幅古典風格的畫圖。
明畫家李流芳《西湖臥遊圖題跋 --斷橋春望》稱 :「往時至湖上,從斷橋一望魂銷欲死。還謂所知,湖之瀲灧熹微,大約如晨光之著樹,明月之入廬。蓋山水映發,他處即有澄波巨浸,不及也。」由此觀之,斷橋觀瞻,可得湖山之神髓,豈獨殘雪!交通情況:K7斷橋殘雪站下。
5、柳浪聞鶯 今日柳浪聞鶯,經過近四十多年不斷的開發和建設,由當年帝王享受的御花園,演變為普通老百姓的大樂園。她仍以青翠柳色和婉囀鶯鳴作為公園景觀基調,在沿湖長達千米的堤岸上和園路主幹道路沿途載種垂柳及獅柳,醉柳,浣沙柳等特色柳樹。在園中部主景區辟聞鶯館,又在距聞鶯館不遠處置巨型網籠「百鳥天堂」,營造煙花三月,柳絲飄舞,鶯聲清麗的氛圍。聞鶯館東面,以草坪和密林帶為主形成友誼園景區,引種了一批日本櫻花,草坪北側鋪石砌台,矗立著」日中不再戰紀念碑。聞鶯館西側,是柳浪聞鶯重建時填平水盪沼澤而營造的大草坪,草色遙連西湖碧波青山,大草坪北側,是遷建來此的康熙御題柳浪聞鶯景亭碑;南側種植了一片高大的喬木樹林,與草坪,柳岸及湖光山色構成富於層面,角度變化的生動圖景。
公園北部早先的錢王祠,改建成江南私家園林風格,布局的庭院景區,沿用「聚景園」舊稱命名。 園內亭台樓榭,假山泉池,小橋流水,矮牆漏窗,奇花異草,各據其位,合為勝景,全園曲徑通幽,別有天地。
公園東南辟為群眾游園文娛活動場所,建起了露天舞台,成為杭州市民和八方遊客晨間鍛煉,假日休閑和節日慶典的好去處。 每到夏秋季節,這里又是消暑納涼「夜花園」,歌舞,戲曲,電影和內容多樣,形式豐富,不定期舉辦的各種各樣的花展,燈會民俗風情表演等,吸引著人們。交通情況:乘K4、38路清波門站下。
6、花港觀魚 花港觀魚公園位於蘇堤南段以西,在西里湖與小南湖之間的一塊半島上。南宋時,內侍官允升曾在離這里不遠的花家山下結廬建私家花園,園中花木扶疏,引水入池,蓄養五色魚以供觀賞怡情,漸成遊人雜沓頻頻光顧之地,時稱盧園又以地近花家山而名以花港。宮廷畫師創作西湖十景組畫時將它列入其中。清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皇帝玄燁駕臨西湖,照例題書花港觀魚景目,用石建碑於魚池畔。後來乾隆下江南遊西湖時,又有詩作題刻於碑陰,詩中有句雲:「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魚身魚嘬花」。
今日花港觀魚是一座佔地二十餘公頃的大型公園,全園分為紅魚池,牡丹園,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個景區。交通情況:乘K4、538、K599路蘇堤站下。
7、雷峰夕照 雷峰,位於凈慈寺前,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脈,瀕湖勃然隆重起,林木蔥郁。其冊雖小巧玲瓏,名氣在湖上卻是數一數二,因為山巔曾有吳越時建造的雷峰塔,是西湖眾多古塔中最為風光也最為風流的一塔,可惜七十餘年前倒掉了塔倒山虛,連山名也換成了夕照山。西湖南岸這座三面臨水呈半島狀的名山,當年曾為南宋御花園占據。一九四九年以後,山上種埴了大量香樟、楓香、榆樹等觀賞樹木,夕照林濤,景色依然富麗。交通情況:K4,游1到凈寺下。
8、雙峰插雲 巍巍天目山東走,其餘脈的一支,遇西湖而分弛南北形成西湖風景名勝區的南山、北山。其中的南高峰與北高峰古時均為僧人所佔,山巔建佛塔,遙相對峙,迥然高於群峰之上。春秋佳日,嵐翠霧白,塔尖入雲,時隱時顯,遠望氣勢非同一般。南宋時,兩峰插雲列為西湖十景之一清康熙帝改題為雙峰插雲,建景碑亭於洪春橋畔。其時雙峰古塔毀圮已久,以至連此景原有的內涵也一度難為人知『插雲』者虛言也。設景碑亭於此,實為權宜之計。「浮圖對立曉崔巍,積翠浮空霽藹迷。試向鳳凰山上望,南高天近北煙低」。這是南宋詩人王洧的《兩峰插雲》詩,它告訴人 們:雙峰插雲的景觀。
雙峰插雲雖然自古至今其觀賞的地點和方式迭經變化,但南、北兩面三刀高峰都是西湖妖山中極富登臨之勝的著名山峰卻至今未變。南高峰臨折西湖,峰高二百五十七米,登山途中,峻岩顯露,絕壁崢嶸。登上山巔向東俯瞰,西湖全景歷歷在目不是畫圖,勝似畫圖。北高峰海拔三百十四,是靈隱寺的坐山,從寺西側上山,石磴多至數千級, 盤折回繞三十六彎,沿途山溪清流回轉,林木重疊,古人有詩贊道:『一路松聲長帶雨, 半空嵐氣總成雲』。山東側,建有西湖叭一的載人索道,全長六成余米,上下山往返只需六七分鍾。交通情況:乘507、游2路洪春橋站下。
9、南屏晚鍾 南屏晚鍾,也許是西湖十景中問世最早的景目。北宋末即赫有名的畫家張擇端曾經畫過《南屏晚鍾圖》。盡管此圖遠不如他的《清明上河圖》那麼蜚聲畫壇,但卻被記載於明人《天水冰山錄》中。南屏山,綿延橫陳於西湖南岸,山高不過百米,山體延伸卻長達千餘米。山上怪石聳秀,綠樹愜眼。晴好日 ,滿山嵐翠在藍天白雲得襯托下 秀色可餐,遇雨霧天,雲煙遮遮掩掩,山巒好象翩然起舞,飄渺空靈,若即若離。後周顯得元年(九五四),吳越國主錢弘叔在南屏山麓建佛寺慧日永明院,後來成為與靈隱寺並峙於南北的西湖兩大佛教道場之一的凈慈寺。
南屏山麓另一座著名的佛剎興教寺始建於北宋開寶五年(九七二),它曾是佛教天台宗山家派的大本營。凈慈寺、興教寺加上附近的中小寺廟,形成繼靈隱、天竺之後湖上又一佛寺群落,晨鍾幕鼓,焚貝佛號,香煙燭光,南屏山從此添了『佛國山』的別稱南屏晚鍾的情韻,悠然成型。南屏山一帶山嶺由石灰岩構成,山體多孔穴,加以山峰岩壁立若屏障,每當佛寺晚鍾敲響,鍾聲振盪頻率傳到山上,岩石、洞穴等為其所迫,加速了聲波的振動,振幅急遽增大後形成共振。岩石、洞穴便隨之產生音箱效應,增強了共鳴。同時,鍾聲還以相同的頻率飛向西湖上空,直達西湖彼岸,碰上對岸由火成岩構成的葛嶺、迴音迭起。交通情況:K4,游1到凈寺下。
10、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島又名小瀛洲,與湖心亭,阮公墩合稱為湖上三島。全島連水面在內面積約七公頃,南北有曲橋相通,東西以土堤相連橋堤呈「十」字形交叉,將島上水面一分為四水面外圍是環形堤埂。從空中俯瞰,島上陸地形如一個特大的「田」字,呈現出湖中有島,島中有湖,水景稱勝的特色在西湖十景中獨具一格,為我國江南水上園林的經典之作。 明萬曆三十五年(一六零七),錢塘縣令聶心湯取湖中葑泥在島周圍築堤壩,初成湖中湖,作為放生之所。後人在島南湖中建造三座瓶形小石塔,稱為「三潭」,清初島上又加營建築曲橋,堂軒,沿內湖環植木芙蓉,復經清光緒間退休將領彭玉麟在此營造別墅,小瀛洲初具風貌。
三潭印月景觀富層次,空間多變化,建築布局匠心獨運。從島北碼頭上岸,經過先賢祠等兩座建築,即步入九曲平橋,橋上有開網亭,亭亭亭,康熙御碑亭,我心相印亭四座造型各異的亭子,讓人走走停停,歇歇看看,或談笑,或留影,流連觀照,飽覽美景。
九曲橋東,隔水與一堵白粉短牆相望。牆兩端了無銜接,形若屏風。但粉牆上開啟四隻花飾精美的漏窗,牆內牆外空間隔而不斷,相互滲透。牆外遊人熙熙攘攘,牆內卻幽雅寧靜,咫尺之間兀自大異其趣。交通情況:由西湖坐船前往。
杭州比較有特色的旅遊紀念品
按自己的肖像捏一個塑像出來,那在過去只有名人才能做的事,今天在杭州河坊街你只要十五分鍾就可以做到,泥塑大師徐遠渭為你現場塑像 ,按真人塑像不像不收錢,還可以按照片塑像,有空去看看,是絕活兒!
連日來,熱心的市民紛紛送「寶」,參加杭州優秀旅遊紀念品徵集活動,也為杭派旅遊紀念品增添更新的創意。
杭州工美進出口有限公司近日變得非常繁忙。作為第二屆杭州國際旅遊(休閑)商品博覽會上的杭州優秀旅遊紀念品徵集活動的承辦單位,徵集活動正如火如荼地展開,每天拿著自己的「寶貝」來獻寶的人,「都快把工美的門檻都踏破了」。
在工美的陳列室中,一把印著西湖十景的傘在一系列展品中,顯得分外引人注目。
這把傘可不普通,它的傘面全由織錦製成,是杭州天堂傘業經過一年研發,先織再染,製作完成的。傘面上的西湖十景,栩栩如生,淡淡的綠色如詩如畫地呈現了西湖煙雨朦朧的美景。更加難能可貴的是,這把西湖十景織錦傘,在考慮到精緻的外表外,還充分挖掘其內在使用價值。它完全可以和普通的雨傘一樣使用,防曬、防雨。
這把傘剛被天堂傘業送過來,眾人就有了眼前一亮的感覺。
據悉,這把西湖十景織錦傘已經被法國客商看中,簽下了一筆不小的訂單,傘上將綉上公司的標志,作為公司的形象標志,出口到法國。
杭州以文化名城作為城市的定位,其旅遊產品自然要能體現杭州特有的文化底蘊。
以前的西湖綢傘、王星記扇子、張小泉剪刀等傳統旅遊工藝品固然牌子硬,但是始終給人以單一的感覺。
如何將杭派的旅遊產品真正為人們看好繼而接受,這需要新招。西湖十景織錦傘的創意靈感,就是將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充分迎合了現代人的消費需求。
只有這樣,杭派的旅遊紀念品才能突出重圍,老牌子老而彌堅,新牌子迅速上位,帶動整個杭派旅遊紀念品市場。
杭州絲綢 杭州有「絲綢之府」之稱。距今四千七百年的良渚出土絲織物就已揭示了杭州絲綢的歷史之久,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絲袖織綾誇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的詩句又道出了當時杭州絲綢的水準之高,舊時清河坊鱗次櫛比的綢庄更見證了絲綢經濟的繁榮。如今杭州常年生產綢、緞、綿、紡、縐、綾、羅等十四個大類,二百多個品種,二千餘個花色,圖景新穎,富麗華貴,花卉層次分明,人物栩栩如生,許多產品榮獲國家部優或省級優質產品獎,遠銷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杭州絲綢首推都錦生,都錦生絲綢廠創立於1922年,曾是我國最大的絲綢工藝品生產的出口企業,主要生產風景畫、台毯、靠墊、窗簾及織錦衣料,產品富麗堂皇,雍容華貴,被國際友人譽為「東方藝術之花」。
『叄』 杭州有哪些特產
杭州絲綢:杭州絲綢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素有「絲綢之府」之稱。常年生產綢、緞、錦、紡、 綾、羅、紗、綃、絹、絨、絹、呢、綈、葛等14大類,200多個品種,2000多個花色。織物或富麗堂皇,或薄如蟬翼,或輕柔飄逸,或雍容華貴,其中許多產品曾榮獲國家、部級或省級優質產品獎。現在杭州絲綢遠銷各大洲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西湖龍井茶:杭州西湖鄉龍井村周圍群山環繞,雨量充沛,氣候溫和濕潤,土壤呈酸性。由於這些優越的自然條件和茶農精良的製作,所產茶葉有「色綠、香郁、味醇、形美」的特色,堪稱「四絕」。它位於中國十大名茶之首,歷史上曾列為貢品。 西湖龍井茶已有12O0多年歷史。傳統的西湖龍井茶有「獅(峰)」、「龍(井)」、「雲(棲)」、「虎(跑)」四個品類,尤以獅峰龍井為上品。現歸為「獅」、「龍」、「梅(家塢)」三個品類。龍井茶有春茶、夏茶、秋茶之分,尤以一尖二葉的「明前茶」為佳品。
杭州織錦:杭州織錦由蜚聲海內外的杭州織錦由都錦生絲織廠生產。織錦分為裝飾織錦、風景織錦和絲織人像三大類。早在1926年,該廠所織的一幅五彩絲織風景畫就獲得美國費城國際博覽會金獎。目前,該廠成為我國最大的絲綢工藝品生產出口企業。主要產品有風景畫、台毯、靠墊、床罩、窗簾及作為衣料的織錦,產品雍容華貴,富麗堂皇,既適用於客廳和卧室的裝飾又很實用,被國際友人譽為「東方藝術之花」。如今,產品出口到80多個國家和地區。
王星記扇子:王星記扇子是我國著名的傳統工藝品。清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王星齋創建了王星記扇庄。這就是現在王星記扇廠的前身。王家世代從事制扇業,其扇子以選材優異、做工考究而聞名全國,其首創的黑紙扇曾作為「貢扇」被送往朝廷。如今,王星記扇廠生產的扇子分為15大類,409多個品種。1300多種花色。其中以黑紙扇和檀香扇最為著名。
張小泉剪刀:張小泉剪刀以鑲鋼均勻、磨工精細、刃口鋒利、式樣精巧、刻花新穎、銷釘牢固、開合和順、品種繁多、經久耐用、物美價廉而馳名中外。它在清乾隆年間被列為貢品,1910年在南洋勸業會上和1915年巴拿馬賽會上分別獲得銀獎和四等獎。如今的張小泉剪刀廠已成為我國剪刀行業中的大型企業。所產剪刀,裝潢美觀,品種規格齊全,分為工業用、農業用和民用三大類。此外,還有旅行剪、綉花剪、照相花邊剪等。來杭的遊客常把它作為工藝品用來饋贈親友。
杭州綢傘:西湖綢傘,以竹作骨,以綢張面,輕巧悅目,式樣美觀,攜帶方便,素有「西湖之花「的美稱。西湖綢傘選料考究,製作精巧。它的圓形傘面是採用特製的傘面綢作的。這種傘面綢薄如蟬翼,織造細密,透風耐曬,易於折疊,色彩瑰麗,傘骨則採用江南獨特的淡竹製成。西湖綢傘的品種很多。既可以遮陽擋雨,又可以裝點生活。
西湖藕粉:西湖藕粉是杭州的名產,主要出產於杭州艮山門外至餘杭市塘棲一帶,以餘杭沾橋三家村的藕粉最負盛名,故又稱「三家村藕粉」。那裡種植荷藕多達19多種,其中用尖頭白荷加工的藕粉最佳。西湖藕粉呈薄片狀,質地細膩,色澤自里透紅。用開水沖泡後,撤上桂花糖,晶瑩透明,味醇清口,不僅能充飢,而且有滋補作用。據鑒定,藕粉含有澱粉、蛋白質、葡萄糖以及鈣、磷、鐵、維生索 C等多種成分,具有健脾、生津、開胃、潤肺的功效,很適合老幼病弱者食用。
西湖天竺筷:用杭州天竺山上的實心大葉箬竹製成。故名天竺筷。它製作精緻,光潔輕便,價廉物美,非常實用。早在清朝光緒年間,就成為杭州的特產。天竺筷品種可分為下列四種:接長短分有9寸、9.5寸、10寸和10.5寸四種;按粗細分有粗、中、細三種;按花紋分有佛像;山水、花卉、西湖風景等;按筷頭分有銀頭、珠頭、鉛頭、鐵頭;骨頭等。
杭白菊:此茶菊本產杭州,故稱杭菊或杭白菊。古時與龍井茶齊名,並列為貢品。今主產桐鄉市。夏季杭白菊作保健飲料,用開水沖泡後,其色澤天然,汁水清香,味甘爽口,花形完美,堪稱「四絕」,具有降溫、消暑、利尿和益神的作用。杭白菊還是「浙八味」之一。據醫學專家分橋,它含有氨基酸、菊貳及多種維生索。它性寒、味甘苦,作為葯用有平肝明目、散風清熱和解毒消毒的作用,主治感冒風熱、赤目和頭痛。
仿南宋官窯青瓷:建在杭州鳳凰山下的南宋官窯是專為皇室燒瓷的窯廠,居我國宋代五大名窯之首。其產品因數量少,工藝水平高向來為國內外博物館和陶瓷家所鍾愛。它代表了古瓷中青瓷的最高水平。其工藝特點是:釉面開片,薄胎厚釉,紫口鐵足,故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和收藏價值。
蕭山花邊:蕭山花邊又稱萬縷絲、萬里斯。它是本世紀初由義大利威尼斯傳入蕭山坎山鎮的. 蕭山花邊是挑花女工採用優質棉線,用綉針引線來挑綉各種紋樣的手工藝品,實用價值和欣賞價值兼備。其特點是:構圖新穎,色調素雅,技藝精湛,工針多樣,結構嚴謹,層次清晰,且顯得細膩、精巧、美觀、朴實。現在的蕭山花邊有30多個品種,2000多種花樣,如披肩、領圈、服裝、台毯、窗簾、床罩、鋼琴罩、沙發套、茶幾套等。1980年蕭山花邊獲國家金質獎。產品遠銷到50多個國家和地區。
西湖蒓菜:西湖蒓菜又稱馬蹄草、水蓮葉等,屬睡蓮科,是一種水生宿根植物。歷史上,以栽培在「三潭印月」的蒓菜最著名。葉片呈橢圓形,暗綠色,每年春天至秋天採摘。有滑膩、清香、鮮嫩的特色。蒓菜含有多種成分;如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 C和鐵質;有健胃、強身、防癌等功能。用西湖蒓菜等作原料的「西湖蒓菜湯」、「葯菜黃魚羹」等都是西湖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