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杭州知識 » 杭州正采元醫葯公司郵編多少
擴展閱讀
廈門立訊電子廠怎麼樣 2025-08-27 05:54:23
廣州火葬費一般多少 2025-08-27 05:54:21

杭州正采元醫葯公司郵編多少

發布時間: 2025-07-01 20:51:17

⑴ 醫葯行業的基本情況

2000年醫葯工業(英文表述:Medical Instry)完成總產值2332億元,年均增長17.5%,高於九五計劃15%的目標。實現工業增加值578億元,年均增長15.5%。醫葯商業銷售總額完成1509億元,比1995年增加705億元,年均增長13.4%。醫葯商品進出口總額達64億美元,其中:出口38億美元,比1995年增長8億美元,年均增長4.8%,醫葯外向型經濟逐步形成。醫葯工業實現利稅總額270億元,比1995年增加155億元,年均增長18.6%,實現利潤143.8億元,比1995年增加了94.3億元,年均增長24.5%,均超額完成九五計劃確定的18%的目標。醫葯商業實現利潤7.6億元,比1995年增長4億元,年均增長16.1%。醫葯行業實現了效益增長快於總量增長的局面,經濟增長方式開始轉變。
2009年第三終端的銷售額已經達到1014億元,同比增長26.7%。
2010年8月醫葯行業收入及利潤總額的同比增速為25.69%、34.71%。 2.醫葯經濟結構有所改善。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醫葯行業通過各種形式的聯合、兼並與重組,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醫葯企業規模過小、布局過度分散的局面,提高了生產集中度。醫葯行業已有25家企業進入國家520家大型企業的行列。醫葯工業銷售額前60家企業的生產集中度為35.7%,比八五末的19.7%提高了16個百分點,一批優勢名牌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逐漸發展壯大。青黴素、維生素C、合成維生素E、阿斯匹林、撲熱息痛等大噸位產品的生產企業數量已大幅度減少。片劑、粉針劑、水針劑、輸液、膠囊5大類制劑前50家的生產集中度分別達到44.3%、97.6%、66.5%、58.9%和56.2%。
所有制結構進一步調整,基本形成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格局。按產值計算,股份制經濟在全行業的比重已從九五初期的12%上升到33.2%,三資經濟從15%上升到18.8%,國有經濟從55%下降到36.1%。
醫葯流通體制改革步伐加快,醫葯商業打破了長期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國有商業一統天下的格局,產權結構向多元化方向發展,組建了一批較規范的股份制企業和規模較大的企業集團。經營方式開始轉變,總代理、總經銷,集中配貨,連鎖經營等新的經營方式不斷涌現,尤其是連鎖經營在九五期間有較大的發展,全國已在一些大中城市建立了近200家醫葯連鎖企業,連鎖經營的葯店超過5000個。一批企業積極進行了醫葯電子商務的探索與試點。
西部地區的醫葯經濟有了長足發展。四川己成為我國中葯生產大省,雲南、貴州、青海、甘肅、內蒙、廣西等省區充分發揮當地資源優勢,已成為我國民族葯生產基地,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優化了地區經濟結構。 3.科教興葯取得一定成績。
醫葯行業貫徹科教興葯方針,加大了新產品研究開發的力度,1999年新產品產值率達15.8%。九五期間,我國醫葯企業與科研單位共獲得各類新葯證書5043個,涉及2112個品種,其中國家一類新葯證書108個。
臨床上療效確切、毒副作用低的β內醯胺類系列產品在抗生素類化學原料葯中的比重由八五末的15.3%提高到1999年末的20.3%;一些緊缺的醫葯專用關鍵中間體如6-氨基青黴烷酸(6-APA)、7-氨基頭孢烷酸(7-ACA)、7-氨基3-去乙醯氧基頭孢烷酸(7-ADCA)、異植物醇、三甲基氫醌等基本實現了替代進口。天然維生素E,羅紅黴素、阿齊黴素等重要產品實現了產業化,控釋、緩釋、透皮等新劑型有較大發展。
高效分離與純化技術、超臨界萃取技術、生產過程的自動控制技術、微囊化及靶向技術等一批高新技術在醫葯生產中得到推廣應用。青黴素產率已由八五末的0.7-0.8噸/年?立方米發酵容積提高到的1.0-1.1噸,維生素C的總收率由八五末的48%提高到60%左右;地塞米松生產採用生物脫氫新工藝,大幅度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國際競爭力,不僅替代了進口,而且有批量出口。
中葯新產品開發加快,尤其是在治療與預防心腦血管、消化系統、肝炎等疾病方面的新品種有所突破。中葯杏靈顆粒、丹參滴丸已通過美國FDA(美國食品與葯物管理局)的預審,並進入臨床試驗,為中葯進入國際市場又邁出了一步。藏葯等民族葯物也從少數民族地區走向了全國。
制葯裝備水平和生產條件有了較大提高。九五期間,有一大批先進、適用的設備如雙環流氣升式發酵反應器、動態提取設備、微孔濾膜過濾器等實現了產業化,並廣泛應用到制葯工業生產中。一批企業通過了ISO9000認證。到2000年底,有780多個制葯企業(車間、劑型)通過了GMP(葯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認證,葯品質量有所提高。
醫療器械中的一些高、精、尖產品如磁共振、CT(X射線計算機斷層掃描成像裝置)、彩色B超等實現了產業化,中低能直線加速器等基本實現國產化,旋轉式伽瑪刀、數字減影成像系統、激光手術器、纖維光纖內窺鏡等能批量生產,符合國際技術標準的全中文直接數字化X線醫學影像系統在我國研製成功並投入了臨床應用,大功率二氧化碳心臟激光治療儀研製成功並獲得了國家專利。醫療器械產品標准逐漸與國際標准接軌,零部件的配套采購已開始實現國際化,有近100家企業通過了ISO9000認證。 4.對外開放取得明顯成績。
醫葯行業是我國最早對外開放的行業之一,也是利用外資比較成功的行業。世界排名前20位的制葯公司都已在中國投資建廠。醫葯商業的中外合資試點工作正在順利進行。這些三資企業的建立,不僅引進了資金,還帶來了新產品、新技術、新設備和新的經營方式與管理理念,對國內企業起到了良好的示範作用。

⑵ 中國目前發展比較好的前二十個醫葯企業

1 中國醫葯集團總公司 5,296,848
2 上海市醫葯股份有限公司 2,236,520
3 九州通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904,152
4 南京醫葯股份有限公司 1,478,056
5 廣州醫葯有限公司 1,262,819
6 安徽華源醫葯股份有限公司 1,215,543
7 北京醫葯股份有限公司 808,161
8 重慶醫葯股份有限公司 790,348
9 重慶桐君閣股份有限公司 712,413
10 四川科倫醫葯貿易有限公司 552,030
11 哈葯集團醫葯有限公司 489,205
12 華東醫葯股份有限公司 477,515
13 雲南省醫葯有限公司 439,927
14 浙江英特葯業有限責任公司 408,221
15 樂仁堂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401,000
16 中信醫葯實業有限公司 374,659
17 河北東盛英華集團 364,803
18 山東海王銀河醫葯有限公司 364,676
19 天津醫葯集團太平醫葯有限公司 348,928
20 天津天士力醫葯營銷集團有限公司 334,619
21 江蘇亞邦醫葯物流中心有限公司 310,680
22 新疆新特葯民族葯業有限責任公司 297,806
23 遼寧東北制葯集團公司供銷公司 296,255
24 深圳健康元葯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93,849
25 上海雷允上葯業有限公司 284,707
26 寧波醫葯股份有限公司 274,300
27 湖南省長沙雙鶴醫葯有限責任公司 264,503
28 山西省醫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61,315
29 四川省醫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60,560
30 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57,281
31 浙江省醫葯工業有限公司 243,927
32 江蘇省蘇州禮安醫葯有限公司 232,205
33 濟南中信醫葯有限公司 210,039
34 江西匯仁集團醫葯科研營銷有限公司 190,481
35 福建鷺燕(集團)公司 180,801
36 北京市京新龍醫葯銷售有限公司 178,816
37 山東瑞康葯品配送有限公司 177,838
38 江蘇省南京華東醫葯有限責任公司 176,556
39 江蘇先聲葯業有限公司 173,683
40 上海市醫葯保健品進出口公司 172,650
41 大連美羅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168,300
42 山東臨沂醫葯集團有限公司 167,000
43 國葯控股湖北新龍有限公司 159,989
44 上海新先鋒華康醫葯有限公司 157,980
45 陝西華遠醫葯商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50,000
46 廣西柳州醫葯有限責任公司 147,496
47 北京天星普信生物醫葯有限公司 141,634
48 深圳中聯廣深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40,756
49 浙江省台州醫葯有限公司 139,653
50 北京雙鶴葯業經營有限責任公司 137,478
51 福建惠好葯業有限公司 134,786
52 湖南省全洲葯業集團有限公司 133,543
53 江蘇常州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133,377
54 湖南博瑞新特葯有限公司 132,000
55 北京金象復星醫葯股份有限公司 131,841
56 浙江震元股份有限公司 130,195
57 上海第一醫葯股份有限公司 128,246
58 福建省廈門醫葯采購供應站 125,921
59 北京普仁鴻醫葯銷售有限公司 125,000
60 河北邢台市萬邦醫葯有限公司 124,000
61 浙江省溫州市生物葯械供應有限公司 121,652
62 上海外高橋醫葯分銷中心有限公司 121,515
63 上海康健進出口有限公司 119,840
64 無錫山禾集團醫葯物流有限公司 118,524
65 湖南雙舟醫葯有限責任公司 118,115
66 浙江嘉信醫葯股份有限公司 115,000
67 上海市葯材有限公司 113,981
68 浙江溫嶺醫葯葯材有限公司 113,303
69 河南省醫葯有限公司 113,000
70 安徽省阜陽市康泰葯業有限責任公司 113,000
71 北京京衛國康醫葯有限公司 109,774
72 河南省愛生醫葯有限公司 108,000
73 嘉事堂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106,174
74 海南泰凌生物製品有限公司 102,055
75 江西仁和葯業有限公司 101,845
76 武漢醫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00,006
77 遼寧省沈陽維康醫葯集團有限公司 100,000
78 安徽省阜陽醫葯采供站有限責任公司 968,56
79 浙江省寧波海爾施醫葯股份有限公司 93,845
80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葯業有限公司 93,257
81 山東新華醫葯貿易有限公司 91,085
82 江蘇華曉醫葯物流有限公司 88,005
83 天津合作領先醫葯集團有限公司 87,639
84 浙江省衢州醫葯有限公司 86,174
85 雲南東駿葯業有限公司 85,712
86 北京華立永正醫葯有限公司 84,325
87 浙江省杭州凱侖醫葯有限公司 83,979
88 遼寧省康萊葯業有限公司 81,795
89 上海虹橋葯業有限公司 81,488
90 遼寧省醫葯實業有限公司 80,503
91 江蘇省醫葯公司 80,168
92 重慶科渝葯品經營有限責任公司 80,040
93 青島百洋醫葯科技有限公司 80,000
94 河南省康信醫葯有限公司 79,709
95 上海申威醫葯有限公司 79,166
96 上海復星葯業有限公司 78,868
97 雲南醫葯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77,933
98 福建省醫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77,869
99 浙江醫葯股份有限公司商業公司 74,819
100 山東康諾盛世醫葯有限公司 74,125

⑶ 等著救命呢,長春哪有賣十滴水口服液的

長春市寬城區勝利大街498號

一樓進去右手邊 北方葯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