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杭州知識 » 杭州怎麼沒有燕子
擴展閱讀
杭州搖號怎麼繼續申請 2025-07-20 19:58:29

杭州怎麼沒有燕子

發布時間: 2025-07-20 15:39:49

❶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這句詩是描繪哪個地方的早春美景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描繪的是浙江杭州西湖早春美景,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原文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譯文

繞過孤山寺以北漫步賈公亭以西,湖水初漲與岸平齊白雲垂得很低。

幾只早出的黃鶯爭棲向陽的暖樹,誰家新飛來的燕子忙著築巢銜泥。

野花競相開放就要讓人眼花繚亂,春草還沒有長高才剛剛沒過馬蹄。

最喜愛湖東的美景令人流連忘返,楊柳成排綠蔭中穿過一條白沙堤。

白話譯文:

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剛與堤平,白雲低垂,同湖面上連成一片。
幾只早出的黃鶯爭相飛往向陽的樹木,誰家新飛來的燕子忙著築巢銜泥。
紛繁的花朵漸漸開放使人眼花繚亂,淺淺的青草剛剛夠上遮沒馬蹄。
最愛的湖東美景百游不厭,楊柳成排綠蔭中穿過一條白沙堤。


注釋

  1. 錢塘湖:即杭州西湖。

  2. 孤山寺:南北朝時期陳文帝(522~565)初年建,名承福,宋時改名廣華。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間,因與其他山不相接連,所以稱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
    賈亭:又叫賈公亭。西湖名勝之一,唐朝賈全所築。唐貞元(唐德宗年號,785~805)中,賈全出任杭州刺史,於錢塘湖建亭。人稱「賈亭」或「賈公亭」,該亭至唐代末年。
    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岸齊平,即春水初漲。初:在古漢語里用作副詞,常用來表示時間,是指不久。

  3. 雲腳低:白雲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看上去,浮雲很低,所以說「雲腳低」。點明春遊起點和途徑之處,著力描繪湖面景色。多見於將雨或雨初停的時候。

  4. 雲腳:接近地面的雲氣,多見於將雨或雨初停時。「腳」的本義指人和動物行走的器官。這里指低垂的雲。

  5. 早鶯:初春時早來的黃鸝。鶯:黃鸝,鳴聲婉轉動聽。爭暖樹:爭著飛到向陽的樹枝上去。暖樹:向陽的樹。

  6. 新燕:剛從南方飛回來的燕子。啄:銜取。燕子銜泥築巢。春行仰觀所見,鶯歌燕舞,生機動人。側重禽鳥。

  7. 亂花:紛繁的花。漸:副詞,漸漸地。欲:副詞,將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繚亂。

  8. 淺草:淺淺的青草。

  9. 才能:剛夠上。

  10. 沒(mò):遮沒,蓋沒。

  11. 湖東:以孤山為參照物,白沙堤(即白堤)在孤山的東北面。行不足:百游不厭。足,滿足。

  12. 陰:同「蔭」,指樹蔭。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稱沙堤、斷橋堤,在西湖東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時所築白堤在錢塘門外,是另一條。


賞析

這是一首描繪西湖美景的名篇。這詩處處扣緊環境和季節的特徵,把剛剛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繪得生意盎然,恰到好處。

詩的首聯緊扣題目總寫湖水。前一句點出錢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樓觀參差」景象,兩個地名連用,顯示詩人是在一邊走,一邊觀賞。後一句正面寫湖光水色:春水初漲,水面與堤岸齊平,空中舒捲的白雲和湖面盪漾的波瀾連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態天容。

頷聯從靜到動,從全景的寫意到細節的工筆。先寫仰視所見禽鳥,鶯在歌,燕在舞,顯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機。「幾處」二字,勾畫出鶯歌的此呼彼應和詩人左右尋聲的情態。「誰家」二字的疑問,又表現出詩人細膩的心理活動,並使讀者由此產生豐富的聯想。

頸聯寫俯察所見花草。這一聯中的「漸欲」和「才能」又是詩人觀察、欣賞的感受和判斷,這就使客觀的自然景物化為帶有詩人主觀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讀者受到感染。

尾聯寫詩人最愛的湖東沙堤。白堤中貫錢塘湖,在湖東一帶,可以總攬全湖之勝。只見綠楊蔭里,平坦而修長的白沙堤靜卧碧波之中,堤上騎馬游春的人來往如織,盡情享受春日美景。詩人置身其間,飽覽湖光山色之美,心曠而神怡。以「行不足」說明自然景物美不勝收,詩人也余興未闌。

這首詩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記,語言平易淺近,清新自然,用白描手法把精心選擇的鏡頭寫入詩中,形象活現,即景寓情,從生意盎然的早春湖光中,體現出作者游湖時的喜悅心情,是當得起以上評語的。


內容中心

此詩通過寫西湖早春明媚風光的描繪,抒發了作者早春遊湖的喜悅和對錢塘湖風景的喜愛,更表達了作者對於自然之美的熱愛之情。全詩對仗精工,語言淺近,用詞准確,氣質清新,成為歷代吟詠西湖的名篇。


創作背景

長慶二年(公元822年,唐穆宗時期)七月,白居易被任命為杭州的刺史,寶歷元年(公元825年,唐敬宗時期)三月又出任了蘇州刺史,所以這首《錢塘湖春行》寫於長慶三、四年(公元823、824年)間的春天。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與元稹並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有「詩魔」和「詩王」之稱。

❷ 杭州西湖柳樹被換成月季 「幾處早鶯爭暖樹」的樹呢

天氣網訊,西湖的美景除了湖水與建築物之外,還有一大觀賞點那就是西湖邊上的柳樹。每年春暖花開之際,柳條隨著徐徐清風飛揚,非常有已經,不禁讓人想到那句詩「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不過,最近有人反映,杭州西湖柳樹被換成月季,問到「幾處早鶯爭暖樹」的樹呢?
杭州西湖柳樹被換成月季
西湖柳樹
近日,有人發現,杭州西湖斷橋到保俶路一段,原來的柳樹不見了,變成了月季和薔薇。本來是「幾處早鶯爭暖樹」,現在樹沒了?
從網傳視頻顯示中,西湖一處岸邊的垂柳已經不見,原先栽種柳樹的位置栽上了正在盛開的月季。視頻顯示,垂柳被挖掉的位置距西湖斷橋僅有幾十米,以往的「斷橋垂柳」景色已然不在。視頻發布者表示:「原來的柳樹已不在,換成了月季和薔薇。」
不過,也有網友表示「斷橋垂柳」變「斷橋月季」了,還是垂柳更有意境。也有網友認為,現在的視野更開闊了,更能把西湖最美的一角和斷橋彰顯出來。
5月11日,網傳杭州西湖斷橋附近的柳樹被挖掉,換成了月季。杭州西湖管委會黨政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挖掉的柳樹是因為有病蟲害,還會栽上新樹。
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黨委宣傳部工作人員表示,具體問題需要咨詢業務部門,11日下午相關部門會有一個現場的解釋。
關於柳樹的詩句:
柳樹
1、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佚名《採薇》
2、江山如有待,花柳自無私。——杜甫《後游》
3、池上柳依依,柳邊人掩扉。——左緯《春晚》
4、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王之渙《送別》
5、疏條交映,有時見日。——吳均《與朱元思書》
6、裊裊城邊柳,青青陌上桑。——張仲素《春閨思》
7、菀菀黃柳絲,濛濛雜花垂。——常建《春詞二首》
8、青青河畔草,鬱郁園中柳。——佚名《青青河畔草》
9、柳花驚雪浦,麥雨漲溪田。——李賀《南園十三首》
10、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絕句》
11、無情最是台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韋庄《台城》
12、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高鼎《村居》
13、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韓愈《晚春》
14、柳絮風輕,梨花雨細。——謝逸《踏莎行·柳絮風輕》
15、曾逐東風拂舞筵,樂游春苑斷腸天。——李商隱《柳》
16、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秦觀《納涼》
17、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於謙《觀書》
18、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蘇軾《望江南·超然台作》
19、依舊,依舊,人與綠楊俱瘦。——秦觀《如夢令·春景》
柳樹
20、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武元衡《春興》
21、粉墮百花洲,香殘燕子樓。——曹雪芹《唐多令·柳絮》
22、五原春色舊來遲,二月垂楊未掛絲。——張敬忠《邊詞》
23、野店桃花紅粉姿,陌頭楊柳綠煙絲。——趙孟頫《東城》
24、候館梅殘,溪橋柳細。——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
25、柳條百尺拂銀塘,且莫深青只淺黃。——楊萬里《新柳》
26、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佚名《送別詩》
27、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陸游《沈園二首》
28、花明柳暗繞天愁,上盡重城更上樓。——李商隱《夕陽樓》
29、永豐柳,無人盡日飛花雪。——張先《千秋歲·數聲鶗鴂》
30、靖安宅里當窗柳,望驛台前撲地花。——白居易《望驛台》
31、御柳如絲映九重,鳳凰窗映綉芙蓉。——溫庭筠《楊柳枝》
32、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33、絲絲楊柳絲絲雨。春在溟濛處。——蔣捷《虞美人·梳樓》
34、東風吹柳日初長,雨余芳草斜陽。——秦觀《畫堂春·春情》
35、一樹春風千萬枝,嫩於金色軟於絲。——白居易《楊柳枝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