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杭州十大古街巷
杭州,這座擁有深厚歷史底蘊的城市,不僅以其美麗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人文景觀吸引著無數遊客,還因其獨特的古街巷而聞名。這些古街巷不僅是歷史的見證者,也是現代生活的一部分。下面介紹杭州的十大古街巷:
1. **大井巷**:大井巷位於吳山腳下,因一口千年古井「錢塘第一井」而得名。這條巷子與熱鬧的清河坊一牆之隔,顯得格外靜謐文藝。巷內房屋依山而建,臨街而築,充滿了古樸的氣息。
2. **小河直街**:小河直街地處京杭大運河、小河、餘杭塘河三河交匯處,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民居。這里保存了大量舊民居,青石板路兩旁是錯落有致的瓦檐勾舍,草木茂盛,充滿了市井氣息。
3. **廟前街**:廟前街位於西湖區三墩鎮,是一條充滿市井煙火氣的老街。這里有60年如一日的老照相館和由理發店變身的咖啡館,彌漫著懷舊的氛圍。
4. **留下老街**:留下老街包含留下大街、茶市街、安樂街等,展現了江南水鄉秀美的風景。這里的忠義橋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南宋,是杭州唯一的宋代橋梁原物。
5. **思鑫坊**:思鑫坊距離繁華的湖濱商圈幾百米,是一條建於民國初期的老街區。這里曾是杭州最華美的街區,如今依然保留著許多老建築和傳統的生活方式。
6. **橋西直街**:橋西直街是清代以來沿運河古鎮民居建築保存最為完整的地帶。這里曾是杭州底層人民生活的寫照,如今成為了中醫葯老字型大小的新店址。
7. **皮市巷**:皮市巷因南宋時期聚集皮具作坊而得名。巷內有許多歷史建築和古井,周邊還有《雨巷》作者戴望舒的故居。
8. **惠民路**:惠民路靠近吳山廣場,是一條充滿市井氣息的小巷。這里集中了許多美味的小店,是真正的過俗世日子的地方。
9. **十五奎巷**:十五奎巷位於杭州市中心,往北與鼓樓接壤,向南與城隍樓牌巷相通。這里完整地保留了老底子的生活形態,被譽為活著的老杭州生活博物館。
10. **三元坊巷**:三元坊巷很短,但充滿了歷史感。這里曾經住著的都是有些名望的富貴人家,如今依然保留著一些傳統的木結構院落式民居建築。
總的來說,這些古街巷不僅是杭州的歷史記憶,也是現代生活的一部分。它們承載著這座城市的文化和精神,讓人們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找到一片寧靜和懷舊的空間。
B. 杭州市西湖區有街道和社區多少個
西湖區轄10個街道、2個鎮:
北山街道、靈隱街道、西溪街道、翠苑街道、文新街道、古盪街道、西湖街道、轉塘街道、留下街道、蔣村街道、雙浦鎮、三墩鎮。
區政府駐浙大路1號。
靈隱街道轄10個社區:玉泉、曙光、慶豐、黃龍、117、五雲、夢湖、東山弄、浙大求是、珊瑚沙。
北山街道轄7個社區:上保、寶石、金祝、麴院、友誼、松木場、沿山河。
西湖街道轄6個社區、9個行政村:三台山、凈寺、金讓鬧世沙港、九溪、靈隱、棲霞嶺;雙峰、龍井、九溪、梵村、茅家埠、滿覺隴、楊梅嶺、翁家山、梅家塢。
西溪街道轄8個社區:文教、文天、求智、下馬塍、上馬塍、白盪海、石灰橋、花園亭。
翠苑街道轄9個社區:保亭、花園、黃菇山、九蓮、古盪灣、翠苑一區、翠苑二區、翠苑三區、翠苑四區。
文新街道轄12個社區:星洲、湖畔、南都、金樂、競舟、府新、德加、香樟、沁雅、新金都、桂花園、登雲圩。
古盪街道轄3個居民區、8個社區:益樂、蓮花新村、第七醫院;蓮花、文華、古墩、益樂、古盪東區、古盪南區、古盪北區。
留下鎮轄9個社區、2個行政村:西穆塢、楊家牌樓、東岳、茶市街、留下、金魚井、小和山、橫街、屏峰;石馬、東穆塢。
轉塘鎮轄18個社區、10個行政村:桕聯、轉塘、江口、午山、龍心、象山、獅子、村口、雙流、轉塘街、橫橋、方家畈、大諸橋、龍王沙、凌家橋、石龍山、沈家弄、浙工大之江校區;中村、回龍、橫埭街、良戶、南村、浮山、繆家、賢家莊、金家嶺、何家埠。
三墩鎮轄18個社區、6個行政村:廟前彎斗街、厚誠橋、大港橋、南陽壩、盪王頭、楊家橋、五里塘、蝦龍圩、水月、望月、蘭里、三壩、羅家村、蔣家土斗、陸板橋、吉鴻、政苑;塘河、雙橋、五幸、繞城、山聯、華聯。
袁浦鎮轄1個社區、14個行政村:袁浦;外張、老沙、吳家、新沙、龍池、浦塘、東江嘴、小叔房、麥嶺沙、小江、袁家浦、蘭溪口、新浦沿、夏家橋。
龍塢鎮轄4個社區、8個行政村:大清、唐家橋、葛衙庄、葉埠橋;長埭、桐塢、龍門坎、何家、慈母橋、上城埭、外桐塢、西湖茶場。
蔣村鄉轄12個社區、1個行政村:府苑、蔣村街、王家橋、蔣村、包建、周坦肢家、三深、龍章、深潭口、雙龍、合建、楊家埭;西溪。
周浦鄉轄1個社區、14個行政村:躍河橋;杭江、杭富、周富、三陽、下楊、雙靈、靈山、白鳥、湖埠、銅鑒湖、板橋、桑園地、翁家埭、周家埭。
C. 杭州市三墩鎮是西湖區管的么
三墩鎮確屬西湖區管轄,位於浙江省杭州市的西北部,緊鄰杭州市區的繁華地帶。南面是蔣村商住區,東面則是拱墅區祥符街道,而西北部則與餘杭區的良渚、倉前等鄉鎮相鄰。這個區域的總面積達到了37.93平方公里,其中近1700公頃的土地是耕地,形成了河海沉積的平原地形。
三墩鎮下轄18個社區和6個行政村,包括廟前街、厚誠橋、大港橋、南陽壩、盪王頭、楊家橋、廚房斗、五里塘、蝦龍圩、水月、望月、蘭里、三壩、羅家村、蔣家土斗、陸板橋、吉鴻、政苑等社區,以及塘河、雙橋、五幸、繞城、山聯、華聯等行政村。常住居民數量約為6.3萬人,同時外來人口也有5萬餘人,這使得三墩鎮成為了西湖區最大的鄉鎮。
三墩鎮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自然資源,成為了杭州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經濟角度看,它不僅擁有大量的農業用地,還毗鄰城市中心,便於發展商業和服務業。同時,它還承載著大量的人口,為周邊地區提供了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從文化角度看,三墩鎮的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具有獨特的地域特色。
綜上所述,三墩鎮不僅是西湖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杭州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發展對整個城市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D. 杭州西湖區有哪些村
杭州西湖區目前沒有行政村。
行政區劃
西湖區轄10個街道、2個鎮:北山街道、靈隱街道、西溪街道、翠苑街道、文新街道、古盪街道、西湖街道、轉塘街道、留下街道、蔣村街道、雙浦鎮、三墩鎮。其中,西湖街道委託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管理。
歷史沿革
2000年,西湖區轄6個街道、6個鎮、3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593324人,其中:南山街道 9395人、北山街道 36810人、靈隱街道 54551人、西溪街道 91939人、翠苑街道 79168人、文新街道 43394人、古盪鎮 49545人、留下鎮 34198人、轉塘鎮 39155人、袁浦鎮 28849人、龍塢鎮 12589人、三墩鎮 52046人、西湖鄉 23292人、周浦鄉 21707人、蔣村鄉 15753人、之江度假區虛擬街道 933人。
2001年,西湖區村(居)調整情況:靈隱街道撤銷靈隱、東山小區第一、東山小區第二、曙光新村、玉泉、慶豐新村、高塘、道古橋、金沙港、茅家埠居民區及「117」醫院、浙大第一、浙大第二、浙大第三、浙大第四家屬委員會,新建「117」、金沙港、曙光、東山弄、玉泉、浙大求是、慶豐、黃龍社區;翠苑街道撤銷俞家圩第一、俞家圩第二、林家浜第一、林家浜第二、李家塘第一、李家塘第二、李家塘第三、金家浜第一、金家浜第二、九蓮新村第一、九蓮新村第二、花園南村、花園北村、花園西村、古盪灣、曲河、保亭新村、九蓮庄、東二居民區,新建保亭、花園、九蓮、黃菇山、翠苑一區、翠苑二區、翠苑三區、翠苑四區、古盪灣、曲河社區;南山街道撤銷凈寺、三台山、六和塔、王家山、九溪居民區,新建凈寺、三台山、九溪社區;文新街道撤銷紫金公寓、金都新城、金成花園、沁雅花園、丹楓新村、香樟公寓、華苑公寓、金田花園、高教新村、雅仕苑、中興公寓、康樂新村、物華、桃園春居居民區,新建金樂、星洲、新金都、競舟、府新、德加、香樟、桂花園、沁雅社區;西溪街道撤銷省委黨校、文一路、白盪海、鐵佛寺、香爐園、打索橋、石灰橋新村、教工路、上寧橋、下寧橋、文二新村、求智巷、日暉、建工廳、郵電新村、沈塘新村、武林門新村、沈塘、天目、杭磁、文三新村、銅佛寺居民區,新建白盪海、文教、石灰橋、求智、下馬塍、花園亭、文天、上馬塍社區;古盪鎮撤銷古盪新村第一、古盪新村第三、古盪新村第五、古盪新村第六、古盪新村第八、古盪新村第十、古盪新村第十一、古盪、財神殿、黃龍、保亭、宋江、古盪灣居民區,新建古盪東區、古盪南區、古盪北區、蓮花、文華、古墩、益樂社區;三墩鎮撤銷廟西街、廟前街、范家灣居民區,新建廟前街居民區。
2001年,西湖區轄6個街道、6個鎮、3個鄉,55個社區、25個居民區、142個行政村。
2002年,西湖區轄7個街道、5個鎮、2個鄉,55個社區、18個居民區、140個行政村。
2003年,西湖區靈隱街道新建五雲、夢湖社區。龍塢鎮撤銷葉埠橋、葛衙庄行政村建制,轉塘鎮撤銷沈家弄、橫橋、凌家橋、石龍山、雙流、村口行政村建制,留下鎮撤銷小和山、屏峰、橫街行政村建制,蔣村鄉撤銷登雲圩行政村建制,分別新建葉埠橋、葛衙庄、沈家弄、橫橋、凌家橋、石龍山、雙流、村口、小和山、屏峰、橫街新村、橫街、登雲圩社區。蔣村鄉撤銷蔣村街居民區,新建蔣村街社區。三墩鎮撤銷望月橋、浦家橋社區,新建水月、望月、蘭里社區。留下鎮撤銷安樂、大街、西苑社區。2003年底,西湖區轄7個街道、5個鎮、2個鄉,110個社區、3個居民區、80個行政村:北山街道、靈隱街道、西湖街道、西溪街道、翠苑街道、文新街道、古盪街道、留下鎮、轉塘鎮、三墩鎮、袁浦鎮、龍塢鎮、蔣村鄉、周浦鄉。
2004年,撤銷留下鎮東岳村、楊家牌樓村、西穆塢行政村,花塢社區,新東岳社區,屏峰社區和屏峰新村社區,新建新東岳社區、楊家牌樓社區、西穆塢社區、屏峰社區,調整楊家牌樓、金魚井社區范圍,調整東岳社區范圍,調整小和山社區和橫街社區范圍。撤銷蔣村鄉包建村、王家橋村、周家村、三深村、深潭口村、蔣村村、龍章村、楊家埭村、雙龍村、合建村,新建包建社區、王家橋社區、周家社區、三深社區、深潭口社區、蔣村社區、龍章社區、楊家埭社區、雙龍社區、合建社區。撤銷翠苑街道曲河社區,調整黃姑山社區范圍。撤銷轉塘鎮桕聯村,新建桕聯社區。撤銷三墩鎮吉鴻村,新建吉鴻社區。撤銷龍塢鎮大清村,新建大清社區。
2004年底,西湖區轄7個街道、5個鎮、2個鄉,122個社區、3個居民區、64個行政村。
截至2005年12月31日,西湖區轄7個街道、5個鎮、2個鄉:北山街道、靈隱街道、西溪街道、翠苑街道、文新街道、古盪街道、西湖街道;轉塘鎮、留下鎮、袁浦鎮、三墩鎮、龍塢鎮;周浦鄉、蔣村鄉。共有122個社區、3個居民區、64個行政村。
2006年底,西湖區轄7個街道、5個鎮、2個鄉,123個社區、64個行政村。其中,西湖街道(下屬9個村、6個社區)委託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管理。
2007年,根據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杭州市西湖區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批復》(浙政函[2007]147號)和杭州市人民政府《關於西湖區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批復》(杭政函[2007]188號)文件精神,西湖區行政區劃進行如下調整:
一、撤銷袁浦鎮、周浦鄉建制,合並設立雙浦鎮,並將轉塘鎮何家埠、回龍2個行政村劃歸雙浦鎮管轄。調整後,雙浦鎮轄2個社區、30個行政村,鎮政府暫駐袁浦街99號。
二、撤銷轉塘鎮、龍塢鎮建制,合並設立轉塘街道辦事處,並將靈隱街道辦事處珊瑚沙、五雲2個社區劃歸轉塘街道辦事處管轄。調整後,轉塘街道辦事處轄25個社區、16個行政村,街道辦事處暫駐轉塘直街7號。
三、靈隱街道辦事處劃出珊瑚沙、五雲2個社區,調整後,靈隱街道辦事處轄4個社區、9個行政村,街道辦事處駐地不變(靈隱路18-3號)。
四、蔣村鄉登雲圩社區劃歸文新街道辦事處管轄。調整後,文新街道辦事處轄12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駐地不變(文三西路428號)。
五、撤銷蔣村鄉建制,設立蔣村街道辦事處。調整後,蔣村街道辦事處下轄12個社區、1個行政村,街道辦事處駐地不變(文一西路788號)。
六、撤銷留下鎮建制,設立留下街道辦事處。調整後,留下街道辦事處下轄9個社區、2個行政村,街道辦事處駐地不變(留下街128號)。
調整後,西湖區由原先7個鄉鎮、6個街道調整為2個鎮、10個街道,分別是雙浦鎮、三墩鎮;轉塘街道、留下街道、蔣村街道、西湖街道、靈隱街道、西溪街道、翠苑街道、文新街道、古盪街道、北山街道。西湖區原7個鄉鎮的轄區面積平均為32.92平方千米,人口3.18萬人。10月27日,雙浦鎮、轉塘街道正式掛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