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學城旁邊適合做什麼生意
一、開跑腿公司,巧賺「懶人錢」
根據大學生學習任務重,經常「宅在宿舍」的特點。張先生在南京市某高校不到50來處開了一家跑腿公司,這家公司的成員以勤工儉學的學生為主,在業務上則以給校內外人員送外賣、代購商品為主。公司規模雖然不大,但日均接單達到250~300個,每天獲純利近千元,一年純賺30萬元左右。
二、利用自行車,巧賺廣告費
趙先生自己是一家廣告公司的經理。這幾年,他根據大學校園自行車多的特點,利用自行車作為投放平台,達到廣告投放的效果,生意特別「火爆」,尤其是化妝品、護膚品之類的東西更是生意興隆。一年就可以純賺50萬元。
三、開校際運輸專線,巧賺交通費
根據大學校園越來越多向郊區發展後,交通不夠便利的特點,劉先生在山東濟南郊區的大學城找到了商機,他在5所大學之間開了一家校際運輸專線,受到廣大教師學生的歡迎和好評,學生乘客十分火爆。每年純收入達60萬元。
四、開家政服務站,巧賺「獨苗錢」
根據現在的大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尤其有不少城市裡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偏差的特點,廣州市的邱先生,把家政服務站開進了大學校園,主要做清掃宿舍、洗衣服、物流配送等服務工作。年純收入可以達到50萬元。
五、開燒烤店,巧賺旅遊錢
根據大學生喜愛聚會的特點,杭州市的楊先生在一所大學校園里開了一家燒烤俱樂部。楊先生的燒烤俱樂部與一般的燒烤店不同,他並不是被動地等著學生光顧,而且是學校有關學生會主動把學生們組織起來,舉辦各種形式的燒烤互動活動,由於形式新穎時尚,受到廣大學生的喜愛。從而每年可達到純利30萬元。
Ⅱ 杭州當代還有哪些文化名家
杭州當代的文化名家有:厲聲教、陳從周、張抗抗。
厲聲教(1935年1月7日-2017年8月6日),籍貫浙江杭州,生於南京,長於上海。傑出外交家、國際法學家、教育家、雙語作家、文史學家、詩詞家,有「詩人外交家」和「當代詩詞名家」之稱,被譽為「溝通中西文化的使者」和「學貫中西的一代大師」,是當代罕有的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融中西文化精髓於一身的,中華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其在國學文史方面造詣頗深,同時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他的作品影響深遠。
陳從周(1918-2000),原名郁文,晚年別號梓室,自稱梓翁。浙江杭州人,聞名中國的古建築園林藝術專家,大學文化,中共黨員,同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擅長文、史、兼工詩詞、繪畫。代表作品包括 《說園》、《蘇州園林》、《揚州園林》等。葉聖陶在關於《說園》的一封書信中評價其「熔哲文美術於一爐,以論造園,臻此高境,欽悅無量。」
張抗抗,女,1950年7月3日生,浙江杭州市人,1966年杭州市第一中學(現為杭州高級中學)初中畢業。1969年赴北大荒農場上山下鄉,在農場勞動、工作8年。1977年考入黑龍江省藝術學校編劇專業,1979年調入黑龍江省作家協會,從事專業文學創作至今。現為一級作家、黑龍江省作家協會名譽主席,第七、八屆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文字著作權保護協會副會長、國際筆會中國筆會中心副會長,第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2009年被聘為國務院參事。已發表小說、散文共計600餘萬字,出版各類文學專著80餘種。代表作:長篇小說《隱形伴侶》《赤彤丹朱》《情愛畫廊》《作女》《張抗抗自選集》5卷等。曾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優秀中篇小說獎」、「莊重文文學獎」、「第二屆全國魯迅文學獎」、 三次蟬聯「中國女性文學獎」、多次獲「東北文學獎」、「黑龍江省文藝大獎」「精品工程獎」,曾獲「黑龍江省德藝雙馨獎」、「第十二屆中國人口文化小說金獎」、「第二屆蒲松齡短篇小說獎」,以及全國各類報刊、雜志獎。 2014年獲「中國版權事業卓越成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