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上海市的建築文化有什麼特點
1、古典建築
新古典主義風格的西摩會堂,以通貫兩層的一對愛奧尼式柱和一對方形壁柱形成門廊,穹形拱頂的會堂可容納五六百人。記載著當年猶太人在上海留下的生活印記,於2002年入選世界紀念性建築遺產保護名錄。
馬勒住宅,以北歐挪威住宅風格為主,同時結合歐亞多種建築形式,以風格的奇特別致聞名,被譽為是一幢「多種藝術風格混合、結構奇特」的建築,更蘊含了一個小女孩童話般的夢境。
2、海派里弄
從石庫門里弄,到新式里弄,乃至花園里弄、公寓里弄,這些中西合璧、上海風情的里弄住宅,形成了上海近代特有的建築文化和建築風格。
作為上海著名的大型新式里弄住宅群,「大勝胡同」有3層朝南向磚木結構房屋116幢,行列式排列,住宅外牆為拉毛飾面,窗口、檐口、牆隅等部位鑲拼清水紅磚邊飾。
作為新式石庫門里弄的代表,震興里為清水紅磚牆面。榮康里是清水青磚牆面嵌紅磚帶式。德慶里水泥砂漿仿石砌牆面。特點為街面的牌樓與弄內的房屋連為一體,各弄首的牌樓上的雕石花紋各有不同。
3、老建築新地標
位於陝西北路的榮氏老宅,立面具有法國古典主義風格,而平面布置、內外裝修等方面則偏重中國傳統風格。2017年,經過6年精心修繕,榮宅以嶄新姿態重新亮相。人們可在此近距離感受時尚與歷史的碰撞、東方傳統與西方文化的交流。
1885年「張園」開始對遊人免費開放,成為當時上海最大也最有特色的開放式公共空間和娛樂場所。國內的第一盞電燈、第一輛自行車、第一個室外照相館均在此亮相。目前張園是上海現存最大,擁有中後期石庫門種類最為齊全的建築群。
2019年啟動了對張園的升級改造,將建成「中央文化街區」,集商旅文為一體,立足南京西路「永不落幕」後街夜色經濟建設,打造摩登時尚新地標,打響「上海購物」品牌。
(1)杭州新式鄉村別墅建造一般多少錢擴展閱讀:
1、位置境域
上海市地處東經120°52′至122°12′,北緯30°40′至31°53′之間,土地面積為面積6340.5平方千米,位於太平洋西岸,亞洲大陸東沿,中國南北海岸中心點,長江和黃浦江入海匯合處。北界長江,東瀕東海,南臨杭州灣,西接江蘇和浙江兩省。
2、氣候環境
上海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上海氣候溫和濕潤,春秋較短,冬夏較長。2013年,全市平均氣溫17.6℃,日照1885.9小時,降水量1173.4毫米。全年60%以上的雨量集中在5月至9月的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