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杭州知識 » 上什麼的杭州西湖
擴展閱讀
廈門哪裡工地招保安 2025-05-11 04:37:40
杭州來女士怎麼碎屍 2025-05-11 04:36:42

上什麼的杭州西湖

發布時間: 2022-01-17 00:47:05

⑴ 什麼樣的杭州西湖

西湖十景形成於南宋時期,基本圍繞西湖分布,有的就位於湖上:蘇堤春曉、曲苑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雙峰插雲、南屏晚鍾、三潭印月,西湖十景各擅其勝,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勝景精華,所以無論杭州本地人還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樂道,先游為快。

⑵ 杭州西湖十大景點最簡單的介紹是什麼

蘇堤春曉:連通西湖南北,共有六座橋
麴院風荷:看荷花
平湖秋月:賞月
斷橋殘雪:白娘子與許仙相遇的地方
柳浪聞鶯 :各種柳樹
花港觀魚:看金魚
雷峰夕照:雷峰塔
雙峰插雲:遠遠的看兩座山
南屏晚鍾:一個鍾
三潭印月:西湖的標志

⑶ "杭州西湖"可以用什麼詞來形容

可以形容"杭州西湖"的詞語有:湖光山色、山清水秀、山明水秀、水天一色、風景如畫
1、湖光山色
讀音:hú guāng shān sè
釋義:湖和山相映襯的秀麗景色。
出處:宋·吳自牧《夢梁錄》:「杭城湖光山色之美;鍾為人物;所以清奇傑特;為天下冠。」
譯文:杭州城湖和山相映襯的秀麗景色,傑出的人物,清新、奇妙、特別,是天下第一。
例句:杭州西湖水波如鏡,倒映著四周的秀色層巒,泛舟湖上,湖光山色,盡收眼底。
2、山清水秀
讀音:shān qīng shuǐ xiù
釋義:形容山水風景優美。也說山明水秀。
出處:宋·黃庭堅《驀山溪·贈衡陽陳湘》:「眉黛斂秋波;盡湖南;山明水秀。』」
譯文:黛眉之下斂聚一汪秋水,那眉如遠山之明,眼若秋水之秀,無人能比。
例句:我國江南有許多山清水秀的旅遊勝地。
3、山明水秀
讀音:shān míng shuǐ xiù
釋義:山水秀麗,風景優美。
出處:現代楊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八章:在一個山明水秀的村莊里,她認識了一個佃戶的女兒名叫黑妮,接著她們成了好朋友。
例句:桂林是個山明水秀、風景宜人的好地方。
4、水天一色
讀音:shuǐ tiān yī sè
釋義:水光與天色相渾。形容水天相接的遼闊景象。
出處:唐·王勃《滕王閣詩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譯文:落霞與孤雁一起飛翔,秋天的江水和遼闊的天空連成一片,渾然一色。

例句:站在岳陽樓上,看洞庭湖水天一色,朦朧中顯現出許多神秘。
5、風景如畫
讀音:fēng jǐng rú huà
釋義:比喻風景像畫卷一樣優美,富有意境。
例句::深圳是一個風景如畫,氣候宜人的美麗花園城市。

⑷ 杭州西湖有什麼的美稱啊

杭州西湖素有「人間天堂」的美稱。

西湖三面環山,湖中被孤山、白堤、蘇堤、楊公堤分隔,按面積大小分別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蘇堤、白堤越過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個小島鼎立於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與寶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島、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

(4)上什麼的杭州西湖擴展閱讀:

《漢書·地理志》:「錢唐,西部都尉治。武林山,武林水所出,東入海,行八百三十里。」 後又有錢水、錢唐湖、明聖湖、 金牛湖、石涵湖、上湖、瀲灧湖、放生池、西子湖、高土湖、西陵湖、龍川、銷金鍋、美人湖、賢者湖、明月湖諸般名稱,但是只有兩個名稱為歷代普遍公認,並見諸於文獻記載:一是因杭州古名錢塘,湖稱錢塘湖;一是因湖在杭城之西,故名西湖。

最早出現的「西湖」名稱,是在白居易的《西湖晚歸回望孤山寺贈諸客》和《杭州回舫》這兩首詩中。北宋以後,名家詩文大都以西湖為名,錢塘湖之名逐漸鮮為人知。而蘇軾的《乞開杭州西湖狀》,則是官方文件中第一次使用「西湖」這個名稱。

參考鏈接:網路_西湖

⑸ 杭州西湖的景色有哪些

一,蘇堤春曉
蘇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棲霞嶺下,全長近三公里,他是北宋大文學家、書法家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構築而成。後人為了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的功績將他命名為蘇堤。長堤卧波,連接了南山北山,給西湖增添了一道嫵媚的風景線。南宋時,蘇堤春曉被列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稱之為「六橋煙柳」而列入錢塘十景,足見它自古就深受人們喜愛。
二,曲苑風荷
曲苑風荷,以夏日觀荷為主題,承蘇堤春曉而居西湖十景第二位。「曲苑」原是南宋朝廷開設的釀酒作坊,位於今靈隱路洪春橋附近,瀕臨當時的西湖湖岸,近岸湖面養殖荷花,每逢夏日,和風徐來,荷香與酒香四處飄逸,令人不飲亦醉。南宋詩人王洧有詩贊道:「避暑人歸自冷泉,埠頭雲錦晚涼天。愛渠香陣隨人遠,行過高橋方買船。」後曲苑逐漸衰蕪,湮廢。清康熙帝品題西湖十景後,在蘇堤跨虹橋畔建曲苑風荷景碑亭。遺留下來的,只不過是一處小小庭院院前湖面小小荷花一片而已。
三,斷橋殘雪
是西湖上著名的景色,以冬雪時遠觀橋面若隱若現於湖面而稱著。屬於西湖十景之一。
斷橋位於杭州市西湖白堤的東端,背靠寶石山,面向杭州城,是外湖和北里湖的分水點。斷橋勢較高視野開闊,是冬天觀賞西湖雪景的最佳去處。每當瑞雪初霽,站在寶石山上向南眺望,西湖銀裝素裹,白堤橫亘雪柳霜桃。斷橋的石橋拱面無遮無攔,在陽光下冰雪消融,露出了斑駁的橋欄,而橋的兩端還在皚皚白雪的覆蓋下。依稀可辯的石橋身似隱似現,而涵洞中的白雪奕奕生光,橋麵灰褐形成反差,遠望去似斷非斷,故稱斷橋。最早記載「斷橋殘雪」的是唐朝的張祜,他的《題杭州孤山寺》雲:樓台聳碧岑,一徑入湖心。不雨山長潤,無雲水自陰。 斷橋荒蘚澀,空院落花深。猶憶西窗月,鍾聲在北林。
四,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景區位於白堤西端, 孤山南麓,瀕臨外西湖。其實,作為西湖十景之一, 南宋時平湖秋月並無固定景址,這從當時以及元,明兩朝文人賦詠此景的詩詞多從泛歸舟夜湖,舟中賞月的角度抒寫不難看出,如南宋孫銳詩中有「月冷寒泉凝不流, 棹歌何處泛舟」之句; 明洪瞻祖在詩中寫道:「秋舸人登絕浪皺,仙山樓閣鏡中塵。「留傳千古的明萬曆年間的西湖十景木刻版畫中,《平湖秋月》一圖也仍以遊客在湖船中舉頭望月為畫面主體。
五,柳浪聞鶯
今日柳浪聞鶯,經過近四十多年不斷的開發和建設,由當年帝王享受的御花園,演變為普通老百姓的大樂園。她仍以青翠柳色和婉囀鶯鳴作為公園景觀基調,在沿湖長達千米的堤岸上和園路主幹道路沿途栽種垂柳及獅柳,醉柳,浣沙柳等特色柳樹。在園中部主景區辟聞鶯館,又在距聞鶯館不遠處置巨型網籠「百鳥天堂」,營造煙花三月,柳絲飄舞,鶯聲清麗的氛圍。
六,雙峰插雲
雙峰插雲雖然自古至今其觀賞的地點和方式迭經變化,但南、北兩面三刀高峰都是西湖妖山中極富登臨之勝的著名山峰卻至今未變。南高峰臨折西湖,峰高二百五十七米,登山途中,峻岩顯露,絕壁崢嶸。登上山巔向東俯瞰,西湖全景歷歷在目不是畫圖,勝似畫圖。北高峰海拔三百十四,是靈隱寺的坐山,從寺西側上山,石磴多至數千級, 盤折回繞三十六彎,沿途山溪清流回轉,林木重疊,古人有詩贊道:『一路松聲長帶雨, 半空嵐氣總成雲』。山東側,建有西湖叭一的載人索道,全長六成余米,上下山往返只需六七分鍾。
七,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島又名小瀛洲,與湖心亭,阮公墩合稱為湖上三島。全島連水面在內面積約七公頃,南北有曲橋相通,東西以土堤相連橋堤呈「十」字形交叉,將島上水面一分為四水面外圍是環形堤埂。從空中俯瞰,島上陸地形如一個特大的「田」字,呈現出湖中有島,島中有湖,水景稱勝的特色在西湖十景中獨具一格,為我國江南水上園林的經典之作。 明萬曆三十四年(一六零六),錢塘縣令聶心湯取湖中葑泥在島周圍築堤壩,初成湖中湖,作為放生之所。後人在島南湖中建造三座瓶形小石塔,稱為「三潭」,清初島上又加營建築曲橋,堂軒,沿內湖環植木芙蓉,復經清光緒間退休將領彭玉麟在此營造別墅,小瀛洲初具風貌。
八,花港觀魚
花港觀魚公園位於蘇堤南段以西,在西里湖與小南湖之間的一塊半島上。南宋時,內侍官允升曾在離這里不遠的花家山下結廬建私家花園,園中花木扶疏,引水入池,蓄養五色魚以供觀賞怡情,漸成遊人雜沓頻頻光顧之地,時稱盧園又以地近花家山而名以花港。宮廷畫師創作西湖十景組畫時將它列入其中。清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皇帝玄燁駕臨西湖,照例題書花港觀魚景目,用石建碑於魚池畔。後來乾隆下江南遊西湖時,又有詩作題刻於碑陰,詩中有句雲:「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魚身魚嘬花」。
九,雷峰夕照
雷峰,位於凈慈寺前,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脈,瀕湖勃然隆重起,林木蔥郁。其冊雖小巧玲瓏,名氣在湖上卻是數一數二,因為山巔曾有吳越時建造的雷峰塔,是西湖眾多古塔中最為風光也最為風流的一塔。
十,南屏晚鍾
南屏晚鍾,也許是西湖十景中問世最早的景目。北宋末即赫有名的畫家張擇端曾經畫過《南屏晚鍾圖》。

⑹ 杭州西湖的島上有什麼

杭州西湖的島上有「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田」字形格局。

在西湖外湖西南部的小瀛洲島及島南局部水域,范圍約7.67公頃,是杭州西湖最具標志性的景觀。該景觀以水中三塔、小瀛洲島為核心觀賞要素,以月夜裡在島上觀賞月、塔、湖的相互映照、引發禪境思考和感悟為欣賞主題。

小瀛洲島在明萬曆間(16世紀)浚湖堆土而成,呈「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田」字形格局,是江南水上園林的經典。全島以亭台樓閣配以傳統花木構成色彩絢麗的景緻,與島內外水光雲天相映,象徵了中國古代神話中的蓬萊仙島。

(6)上什麼的杭州西湖擴展閱讀:

杭州西湖它不僅是一個自然湖,更是一個人文湖,它是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產物,這種基因是無法復制的。西湖是「自然與人類共同的作品」,春來「花滿蘇堤柳滿煙」,夏有「紅衣綠扇映清波」,秋是「一色湖光萬頃秋」,冬則「白堤一痕青花墨」。

名自景始,景以名傳,故有「蘇堤春曉」、「麴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等景名流傳於世。名中有詩,名中有畫,以命名藝術之美點化自然山水。

2007年5月8日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作為文化景觀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41處「世界遺產」。

⑺ 杭州西湖十景分別是什麼啊

「西湖十景」是指浙江省杭州市著名旅遊景點西湖及其周邊的十處特色風景。「西湖十景」經歷三次定義(或評定),現說的「西湖十景」一般指2007年的三評西湖十景: 靈隱禪蹤、六和聽濤、岳墓棲霞、湖濱晴雨 、錢祠表忠、萬松書緣、楊堤景行、三台雲水、梅塢春早、北街夢尋。
南宋時候的西湖十景:
蘇堤春曉,麴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花港觀魚,
柳浪聞鶯,三潭印月,雙峰插雲,雷峰夕照,南屏晚鍾。
1985年評的西湖十景:
吳山天風,滿隴桂雨,玉皇飛雲,雲棲竹徑,九溪煙樹,

黃龍吐翠,龍井問茶,虎跑夢泉,阮墩環碧,寶石流霞

⑻ 杭州西湖有哪些主要景點

杭州西湖的主要景點有:斷橋、雷峰塔、蘇堤、三秋桂子、六橋煙柳、九里雲松、十里荷花景觀等等。

1、斷橋

西湖斷橋位於杭州北里湖和外西湖的分水點上,一端跨著北山路,另一端接通白堤。據說,早在唐朝斷橋就已經建成,宋代稱保佑橋,元代稱段家橋。斷橋之名得於唐朝。其名由來,一說孤山之路到此而斷,故名;一說段家橋簡稱段橋,諧音為斷橋,橋的東北有碑亭,內立「斷橋殘雪」碑。

2、雷峰塔

雷峰塔又名皇妃塔、西關磚塔,位於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雷峰塔初建於977年,是吳越忠懿王錢弘俶為供奉佛螺髻發舍利而建。因塔成之時恰逢北宋追謚錢弘俶逝去不久的夫人孫氏為「皇妃」,所以命名為「皇妃塔」。後來,因其所在的山峰叫「雷峰」,而逐漸被人們稱為「雷峰塔」。

3、蘇堤

蘇堤位於西湖西側,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棲霞嶺下,全長近3公里,是北宋詩人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構築而成。後人為了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命名為蘇堤,沿堤建有映波、鎖瀾、望山、壓堤、東浦、跨虹6座單孔石拱橋。

(8)上什麼的杭州西湖擴展閱讀:

西湖的氣候特點

西湖地處中國東南丘陵邊緣和亞熱帶北緣,年均太陽總輻射量在100—110千卡/平方厘米之間,日照時數1800—2100小時,光照充足,年均氣溫16.2℃,年均無霜期245天。常年四季分明,晴雨相間,冬、夏季風交替顯著,雨量充沛,年降水量約1500毫米,空氣濕潤。

西湖生態系統可分為三個子系統:森林生態系統、淡水生態系統及濕地生態系統,以森林生態系統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