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深圳資訊 » 深圳一號輕軌全程多久
擴展閱讀
福州菲斯塔哪裡有賣 2025-05-15 09:15:23
深圳殺蟲劑多少錢 2025-05-15 08:59:21

深圳一號輕軌全程多久

發布時間: 2022-11-14 17:22:42

㈠ 輕軌一號線會展中心 到國際軟體園 多長時間

全程約40分鍾

公交線路:有軌電車1號線,全程約13.1公里

1、從會展中心站乘坐有軌電車1號線,經過16站, 到達國際軟體園站

㈡ 深圳一號線一站時間多少分鍾

每一站長度不一樣,高峰期和低峰期的車速有些差別,但是我基本算過車進站到上下人和開出到下一站平均下來一站時間三分鍾左右

㈢ 深圳地鐵一號線全部開通了嗎

已經全部開通,6月16號開的,我十七號從始發站火車站直接坐到機場了,無圖···但有真相

㈣ 深圳地鐵一號線機場站到國貿站運行多長時間

深圳地鐵一號線機場東站到國貿站,運行25分鍾。

㈤ 深圳地鐵一號線從車公廟站到機場站需要多長時間價格多少 出了地鐵離機場還要走多遠

車公廟站 -- 機場東站
票價: 7.0元
途經: 車公廟站 、竹子林站 、僑城東站 、華僑城站 、世界之窗站 、白石洲站 、高新園站 、深大站 、桃園站 、大新站 、鯉魚門站 、前海灣站 、新安站 、寶安中心站 、寶體站 、坪洲站 、西鄉站 、固戍站 、後瑞站 、機場東站
站數: 19站
預計需用時: 47分鍾
從機場東站D出口出站,還要走300米到達機場航站樓。羅寶線早晨第一班地鐵是6點30分從羅湖開出,21分鍾後到達車公廟站,也就是6點51,然後7點40左右到達機場東站,還需要10分鍾走到航站樓,就是7點50左右了,8點30的飛機,這時間夠嗆,除非你在網上先辦理好登機手續,把登機牌先列印出來,用A4白紙就可以,不然時間太倉促了,到那再排隊怕趕不上。

㈥ 深圳地鐵一號線全程時間有多長

羅湖到世界之窗地鐵正點運行時間是27分鍾(不包含進出站、候車時間)

㈦ 深圳地鐵一號線總長是多少

翻查了很多資料及新聞!終於查到完整的資料
深圳地鐵1號線(羅寶線)
1期,2004年12月28日開通,羅湖--世界之窗,17.189公里
2期,2009年9月28日開通,世界之窗--深大站 3.39公里
3期,預計2011年6月30日開通,深大站--機場東 19.943公里
(全長23公里是延長線深大--機場東的長度,有很多人以為是全長)
所以一號線,現在已開通約21公里,加上未開通全長約41公里。(30個站)

注意!!最後還會延長,多開兩個站(開通時間未確定)
深圳地鐵1號線(羅寶線)最終會再由機場東站延至機場北站,使羅寶線全線長度達到44.1千米,站數增至32個。機場東至機場北的路段屬於近期線路,即在2011至2020年間啟用。

其他補充,乘坐1號線需時:
羅湖--〉世界之窗 27分鍾
羅湖--〉深大站 35分鍾
羅湖--〉機場東 預計70分鍾

網路有深圳1號線資料,你也可以看看,但有些資料還是沒有。
http://ke..com/view/1877831.htm

㈧ 深圳地鐵一號線運營時間表怎麼樣的

深圳地鐵一號線運營時間首/末班車分別於6:30/23:00由各線始發站開出(只有地鐵5號線前海灣站前往黃貝嶺站末班車為23:03)。

深圳地鐵所轄7條線路的所有PIS屏(包括站台屏、列車屏)也全程直播了這一「盛世」,實現了國內軌道交通地鐵運營行業的首次全線同步直播互動功能。這也意味著,一個嶄新的、富有前景和朝氣的地鐵直播平台正在向市民走來。

㈨ 深圳地鐵一號線,最早的一班地鐵從大新站到深圳北,預期是什麼時候能到。

由於大新往機場方向第一班6:51 如果等第一班車再轉車就晚了 至少在7點半左右才能到達深圳北
你可以在環中線起點站前海灣坐第一班的6:30 13個站到達深圳北 每個站間時間間隔約2分鍾 大約7點左右到達深圳北~
全程約21.5公里
從大新乘坐羅寶線,經過4站, 到達寶安中心站
乘坐環中線,經過10站, 到達深圳北站
步行約260米,到達深圳北火車站

㈩ 深圳地鐵一號線

深圳地鐵1號線(Shenzhen Metro Line 1)是中國廣東省深圳市第一條建成運營的地鐵線路,於2004年12月28日開通運營一期工程,於2011年6月15日開通運營二期工程,其標志色為綠色。

截至2022年6月,深圳地鐵1號線東起羅湖區羅湖站,途經福田區、南山區,西至寶安區機場東站,呈L型西北——東南走向。

深圳地鐵1號線車輛設施

深圳地鐵1號線採用A型地鐵列車,構造速度80千米/小時,每列車由4節動車和2節拖車組成,最大載客量可達1920人;車體為鼓形,由大斷面鋁合金型材整體焊接而成;列車牽引系統採用了VVVF變頻變壓網路控制技術,制動系統採用了EP2002閥網路控制技術,使車輛的控制傳輸安全可靠。

車廂採用電動塞拉門,使車體有良好的密封性;車內照明應用LED集中供電專利技術,相對於常規照明節電30%以上;車內空調運用智能技術,能根據乘客數量自動調節空調冷風的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