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深圳隱形富豪黃楚龍:生於潮汕,曾是水泥工,如今身價390億
前段時間,有人曬出了香港影星溫碧霞商演的視頻。
視頻中,溫碧霞和一位60多歲的大佬,一起合唱了歌曲《相思風雨情》。
雖說是兩人合唱,但溫碧霞卻成了伴唱,燈光和鏡頭始終追隨著那位男士,男士只要一發聲,台下就傳來一陣尖叫聲和喝彩聲。
原來和溫碧霞一起合唱的人是黃楚龍,星河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別看這個名字不太顯眼,但他卻是個妥妥的隱形富豪。
黃楚龍出身貧寒,家裡有6個兄弟姐妹,他沒讀幾年書,早早就輟學養家,是個妥妥的「粗人」。
19歲他就出來跑江湖,20歲來到深圳,從一個水泥工做起,很快當上包工頭,修建了深圳第一大道,掘得第一桶金。
很快他就賺得盆滿缽滿,成為胡潤富豪榜上的常客。
後來他把公司改名為「星河集團」, 耗資150多億,打造出深圳星河WORLD 。
據資料顯示,與深圳星河WORLD簽約的企業多達600多家,其中還有華為、三菱電機這樣的世界知名企業,年產值達到300億元。
但有很多人說,黃楚龍太低調了,他的身價被嚴重低估。
這句話並不是空穴來風。
黃楚龍做生意一直本著「有多少錢做多大生意」的理念,他從不負債,手握的都是凈資產。
雖說星河控股集團沒有上市,但它旗下的「智善生活」和「星河商置」已經掛牌上市。
一個人擁有兩家上市公司,黃楚龍的身價自然不菲。
其幕後老闆就是黃楚龍。
從一個最底層的泥瓦工,到放起了衛星,黃楚龍究竟是怎樣成長起來的?
1959年,黃楚龍出生於廣東潮汕普寧市東埔村的一個農民家庭。
家裡兄弟姐妹眾多,吃飽飯都成了問題,為了解決吃飯問題,黃楚龍早早就輟學養家糊口。
提起自己這段經歷,他坦言:
那時候,他根本想不到,日後他能與房地產扯上關系,還成了個億萬富豪。
20歲,黃楚龍離開老家去深圳闖盪。
那是1979年,有位老人去中國南海邊轉了一個圈,改革的春風便吹遍了全國的角角落落。
第二年深圳就成了全國的特區,發展速度進入快車道,三天蓋一座樓的神話,很快就在這里上演。
那時,深圳到處都在建樓,到處是工地,到處缺建築工人,有干不完的活。
黃楚龍也趕上了好時候,雖說沒有學歷,沒有關系,但他肯吃苦,腦子又靈活,很快便找到一份水泥工的活來糊口。
也許是潮汕人骨子裡不服輸的勁作祟,黃楚龍身上有一股拼勁。
每天在太陽底下暴曬,黃楚龍沒有絲毫怨言,他肯定也不會想到自己能從這里起步,在房地產領域打下一片江山。
他善於與人打交道,很快就與工友打成一片,得到他們的信任。
不到幾年,他就拉了一幫人出來單干,昔日的水泥工瞬間變成了包工頭。
黃楚龍也特別注意與潮汕老鄉來往,一來二去,就有朋友給他介紹了深圳第一大道建築工程。
他順利幹完了這一單,掘得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20歲來到深圳,從在工地上打拚的水泥工,再到包工頭,再到做商業地產,黃楚龍用了不到10年時間。
這段經歷為他累積了重要的經驗和人脈,也讓他由一個普通打工仔華麗轉身,成為企業老闆,在深圳站穩了腳跟。
有句老話「獨木難成林」,黃楚龍把這句話領悟到了極致。
潮汕人除了擁有厲害的商業頭腦,還有很強的地域觀念,他們即便是競爭對手,也經常抱成一團,共同發展。
深圳的房地產市場主要分為兩大門派,一部分由萬科、恆大等房地產巨頭把持,另一部分就是潮汕人組成的潮汕大軍。
上世紀80年代,最先進入深圳建築市場的「潮陽建築工程」,達到10人之多,著名的「深圳速度」國貿大廈,也是由汕頭人為主的「廣東二建」承包修建的。
黃楚龍就是潮汕大軍中的核心人物,他總是把潮汕軍團籠絡於身邊,一起探討和謀劃事業版圖,
他親自披掛上陣,做了怡和山莊、祥和花園等十多個地產項目,總建築面積超過了60萬平方米。
圈內有這樣一句話:「 小財靠掙,大財靠命 。」
黃楚龍命里的財運真是勢如水火,擋也擋不住。
1998年,國家出台了「房改」政策,單位福利分房時代的結束,預示著商品房時代正式到來。
黃楚龍事業上的春天悄然來臨。
當時深圳房地產市場處於寒冬期,黃楚龍的新怡和「三明珠」系列產品橫空出世,銷售異常火爆,拯救了深圳房市的寒冬。
這也為黃楚龍打了一針強心劑。
他設計了「集職業精英,走品牌之路」的高端基調,與此同時成立了「星河物業」,開發和物業齊頭並進。
雖說在房地產市場做得風生水起,但黃楚龍顯得有點與眾不同。
房地產市場講究「高杠桿、高周轉、強擴張」的跑馬圈地策略,可黃楚龍卻不遵循這一原則。
他從不貸款,完全靠手裡現有資金,也許是只花自己錢的緣故,黃楚龍的眼光顯得穩准狠,他總能買到核心地段,搞重點突破。
圈內有個說法, 「星河所到,必定中心」,就是對黃楚龍的誇贊。
星河在福田中心區的土地儲備,僅次於黃楚龍的潮汕老鄉李嘉誠。
2006年,深圳樓市正處於低谷期,可黃楚龍的星河丹堤開盤,100套別墅賣出9億,為深圳低迷的房地產市場打開了局面。
星河丹堤以超高業績入選了當年「深圳十大明星樓盤」,許多富豪以入住星河丹堤為身份的象徵。
這一成功的操作,讓黃楚龍真正踏入了深圳頂級開發商行列,不僅樹立了品牌形象,還有了清晰的市場定位。
黃楚龍的樓盤因地段和區位優勢,深得用戶喜愛,連計程車司機都對星河的房子評價很高:「星河的房子都賣得很好,因為地段特別好.」
但高端住宅的開發,並不能滿足黃楚龍的野心,他還要擴張自己的版圖。
隨著地皮的不斷上漲,黃楚龍想,賣房子能掙錢,租房子肯定也能掙錢。
2003年,黃楚龍拍下了一塊黃金地皮,他敏銳地感覺到,各路資本大量湧入房地產行業,知道商業地產的契機到了。
當時萬科、恆大這些地產商還沒有向商業地產轉型,黃楚龍想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也是在這一年,深圳華潤萬象城開業,集零售、餐飲、 娛樂 、辦公、酒店、居住等功能於一體,徹底改變了傳統消費的模式,讓客戶眼前一亮。
這一商業模式很快引爆市場,很多同行爭相前來學習參觀。
福田星河正是在華潤萬象城的啟示下,有了新的突破。
它在全國首創情景式休閑購物中心,設計了下沉式露天廣場、自然光中庭、空中天橋等設計。
2006年,福田星河COCO PARK開業後,一舉成名,成為行業商業地產的標桿典範, 由此星河邁出了向商業地產擴張的一大步。
這一設計集中了黃楚龍的聰明才智,畢竟已經有了萬象城這一標桿,如果沒有創新,那無異於自尋死路。
正是看到了這一點,黃楚龍才瞅准時機,「略微超前了半步」。
有了這次成功的嘗試,黃楚龍嘗到了商業地產的甜頭,他也藉此機會把產業做了調整,為以後的騰飛做好了准備。
星河確定了地產+商業創新的雙輪驅動模式,成為第一家在深圳中心區擁有住宅、商業、酒店、寫字樓等產業鏈的地產開發商。
在深圳,星河就像一棵大樹一樣,把無數須根深深扎進了這座城市。
走到這一天,黃楚龍用了20年。
也許是包工頭出身,黃楚龍江湖義氣很濃,熟悉他的人都叫他「龍哥」。
他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你不好,我好個鬼」。
這也是黃楚龍與人合作的基本原則,合作就是一個雙贏的過程,能讓對方受益,自己才能得利。
沒有人是傻子,合作中只考慮自己的利益,肯定會斷了後路。
與他合作過的人都對他贊不絕口,只要合同簽訂成功,打款特別快,也不會為難合作方,給對方足夠的尊重。
黃楚龍行事豪爽,為了把項目做到最好,他會找最好的設計師和團隊,也從不虧待工作人員。
他對錢有自己的認知:
要做事,先做人。
黃楚龍把人做到了極致,錢財也滾滾而來。
在做生意上,黃楚龍始終遵守「三不做」原則,「 控制不了不做、支付不了不做、變現不了不做。 」
他從不盲目擴張,特別保守。
別的企業都是哪裡賺錢就去哪裡,他卻很在意業務之間的契合度,用他的話說就是:「行業跨度比較大的,我不會干。」
文化程度不高的黃楚龍特別依賴專業人才,但在專業之外,他更看重人品。
因此也有了「 不孝之人不用、賭博之人不用、吸毒之人不用 」的「三不用」原則。
在黃楚龍的把控下,星河的版圖越來越大,業界一直有傳言,他就是深圳的隱形富豪之一。
2009年,黃楚龍又把觸角伸向了金融行業。
他入股陽光保險3.6億股,成為陽光保險集團的第一大股東。
陽光保險集團是中國企業500強,中國七大保險集團之一。
陽光保險集團里,有一大批高端客戶,讓這批高端人群成為星河的客戶,正是黃楚龍的目的。
2010年,星河集團提出了「住宅、商業地產、金融『三駕馬車』並駕齊驅的戰略規劃」。星河開始了以深圳為中心,向全國沿海城市蔓延的步伐。
在地產領域,星河已成為中國產業地產6強。
黃楚龍曾公開說過這樣一句話:
2020年3月20日,胡潤全球房地產富豪榜上,黃楚龍以390億身家,位列第40位。
他掌舵的星河地產,連續九年被評為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八次進入中國藍籌地產榜單。
如今,星河又把觸角伸向了高 科技 領域,在商業航天領域投資了國星宇航、天儀研究院等商業航天產業鏈。
一路走來,黃楚龍的發跡,與自己的努力和個人能力密不可分,但更離不開改革開放後國家在房地產上實施的一系列扶持政策。
可讓人感到奇怪的是,深圳隱形富豪黃楚龍卻悄悄擁有了加拿大國籍。
2019年,據商業雜志《CEOWORLD》顯示,黃楚龍以56億美元凈資產在加拿大富豪榜中排名第7位。
他在商業運作上的動作,大家都能看懂。
悄悄改國籍這件事,真是讓人有點迷惑。
難道他另有打算?大家怎麼看。
-end-
作者:米粒
參考資料:
㈡ 深圳身價過億的有多少人
差不多每5000人有一個 大多數行業50萬從業人員大約100多個億萬富豪 達不到200個
假設1年從5000人手上壓榨出1億 大家分一分拿大頭的老闆幾年時間就可以有1億 拿小頭的有房有車2-3000萬 慢慢的深圳再發展幾年那些拿小頭的可以算上了 億萬富豪的數量可以乘以1.4倍
㈢ 34年前一「傻」大叔:豪擲525萬拍下深圳第一片地,現在怎樣了
斯科特曾經說過:「對於膽小和優柔寡斷的人來說,一切都是不可能的。」什麼是勇氣?勇氣就像翅膀,讓你依靠好風,直沖雲霄;勇氣就像一艘船,載著你順流而下,駛向目的地。勇氣讓你創造機會,創造成功。
今天的中國是繁榮富強、充滿活力的。改革開放是中國取得今天成就的重要原因。說到改革開放,很多人第一次想到的就是深圳,這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
據估計,沒有人可以想像,這一次貧窮落後的小漁村,騎著改革開放的春風,經過幾十年的快速發展,已成為一個著名的大城市在中國乃至世界,並將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但是深圳能夠今天的樣子,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定經歷了許多考驗和磨難。
然而,在政府的有意安排下,這片土地的建設很快步入正軌,僅用了一年時間,東曉花園就建成了。因為羅的舉動更多的是一種示範,他不會將土地用於牟取暴利。雖然東曉花園的房價低於市場價值,但它仍然有400萬元的利潤。他的成功為全國各地推動改革開放提供了新的思路。他在自己創立的房地產公司工作了十多年,直到1997年辭去總經理一職。
現在他已經80多歲了,駱家輝已經退休,過著安逸安靜的生活。想來想去,看到今天的深圳,老羅心裡會覺得很欣慰。老羅的成功不是一時的僥幸,而是偶然的必然。洛克有勇氣,有勇氣,在正確的時間和地點創造並抓住這個機會,現在他值得擁有這個機會。
㈣ 在深圳擁有多少資產才算有錢人
在深圳擁有多少資產才算有錢人?應該說資產多少與有錢人的確有關聯。
但搞企業的與做項目的不能並論,做生意的與跑龍套的又是兩碼事。
所以有錢人有時並不會有很多資產,在深圳本地人,誰家"拆"字越多越富裕。
因此,有錢人的含義,不能單單憑資產來劃定。
我認為除了大老闆及當地拆遷戶外,有一類人也是很富裕的。
他們早期參加建設深圳,靠的是勤勞致富,如今有車有房,並且工作穩定,收入又高。(月收入在5~10萬的)
雖然資產值不是很大,但沒有房貸的壓力,也沒有投資的風險。
這類人群在深圳屬於正宗的白領階層,對比企業家,大老闆們,更顯得自在。
因此深圳有錢人,並不是想像中的那樣。幾類人的特性,讓他們站在置高點。
這就是深圳,這就是特區……。
2020年深圳人均收入64878元,深圳人口1343萬人,也就是說深圳人民總收入大約是8700億元,按照世界通用的二八定律,即 社會 財富百分之八十是掌握在百分之二十的人手裡,也就是說約7000億元是掌握在270萬的深圳人手裡,這樣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人均純收入純26萬元的家庭在深圳算是富人。以四人家庭為例就是年收入過百萬的算富人。
現在人們的資產大部份體現了房產里,深圳有約6億平方米的住宅面積,2021年的二手住宅平均房價約8萬元,這樣可以推算出深圳房產總價約48萬億元,再按二八定律分割,可以得出擁有人均房產為1422萬元的人算是有錢人,如果是四人家庭為例就是擁有五千多萬元房產的人群是富人。
歡迎對號入座。
有一套房,在深圳,然後再存三四千萬,身價5千萬算是有錢人吧!
大概要3000w,兩套以上房產2000w,再有1000w可投資或生活用資金吧。
有錢有閑身體 健康 才叫有錢人。
過億
㈤ 深圳70後大叔虧損千萬堅持自研AI,這位大叔經歷了什麼
創業是很多人心中的夢想,都想要自己做出一番事業,創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可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在創業路上實現自己的抱負的,有一個深圳的70後大叔在創業時也經歷了一番起伏,才有了如今的成就。接下來讓我們看一下始終堅持自研AI的潘曉雷這些年的創業經歷吧。
四、始終做精品
潘曉雷始終堅信一定要做精品,一定要有自己的創新,這樣這個企業才能走的長久。在這個方向下,潘曉雷從虧損到盈利1億元,真正的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像潘曉雷這樣的創業人士還有很多,希望大家可以從中獲得一定的啟發。
㈥ 深圳最富有的十位江西人,三位80後創業精英入圍,6人身價超百億
自上世紀80年代初深圳特區正式建立以來,這座作為改革開放前沿陣地的城市以極度包容的姿態,向來自五湖四海的有志青年敞開懷抱,這或許是深圳與同為一線城市的北、上、廣最大的區別所在,它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外來人口的數量佔到了總數的95%以上。在眾多的外來移民中,贛商無疑是其中最為耀眼的群體之一,據相關資料統計,目前居住在深圳的江西籍人口占移民總數的10.1%,除廣東本省移民人口外,僅次於湖南、湖北,位列第三,按深圳目前常居和流動人口總和2500萬計算,生活在深圳的江西人超過250萬。
我們通過對最新版的《福布斯環球實時富豪榜》和《胡潤全球富豪榜》的榜單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後,從中篩選出了排名前十的生活在深圳的江西成功企業家名單,他們大多是在年輕時來到深圳這片熱土,用滿腔的拼搏精神,用智慧和汗水,書寫了自己的傳奇人生,這10人共計擁有財富1677.7億元,其中有6人身價超百億元。老許特地整理出了這10位在深優秀贛商的簡單相關資料,以供大家作為榜樣參考和學習。
何金明,江西上饒信州人,出生於1952年,現年69歲,畢業於 湖南經濟管理幹部學院(現中南林業 科技 大學),本科學歷,畢業後就職於長沙鐵路分局,1992年辭職下海,1996年在南山區創辦人人樂超市,曾任人人樂連鎖商業集團董事長,現已卸任。目前身價約56.2億元,位居深圳江西籍企業家富豪榜第10名。
王國彬,江西撫州黎川人,出生於1982年,現年39歲,高中學歷,王國彬早在高中時期便已經開始創業,在江西老家開設了一所計算機培訓學校,2005年,為了更大的發展機會,年僅23歲的王國彬來到深圳,2008年創辦土巴兔裝修網,現任土巴兔首席執行官,同時擔任 中國建築裝飾協會常務副會長等 社會 職務,曾獲廣東十大經濟風雲人物、年度廣東省優秀企業家、中國家裝年度十大風雲人物等榮譽。目前身價約72.5億元,位居深圳江西籍企業家富豪榜第9名。
聶雲宸,江西宜春豐城人,出生於1991年,現年30歲,大專學歷,2012年聶雲宸在廣東江門 九中街開設了第一家「喜茶」,開啟了自己的創業之路,在短短五年的時間內,喜茶便迅速蔓延至廣東各市,現任深圳美西西餐飲董事長、深圳喜茶投資總經理,入選福布斯亞洲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單。目前身價約75.1億元,位居深圳江西籍企業家富豪榜第8名。
楊龍忠,江西宜春萬載人,出生於1966年,現年55歲,畢業於 中南工業大學(現中南大學)冶金物理化學專業,本科學歷,後獲得中歐國際商學院EMBA學位,1995年應大學同學王傳福的邀請,以聯合創始人的身份參與創辦比亞迪,曾任比亞迪高級副總裁,2012年辭任,2013年創辦深圳惠友資本並出任董事長至今,成為一名全職投資人。目前身價約83.8億元,位居深圳江西籍企業家富豪榜第7名。
黃紹武,江西九江永修人,出生於1970年,現年51歲,高級工商管理碩士學歷,1996年創辦神州通集團,現任深圳 神州通投資集團董事長、愛施德【002416】股份董事、實際控制人,同時擔任深圳市政協委員、深圳市九江商會常務副會長等 社會 職務,曾獲深圳新生代創業風雲人物、深圳百名行業領軍人物、福田傑出人才獎等榮譽。目前身價約162.7億元,位居深圳江西籍企業家富豪榜第6名。
顧偉,江西九江市人,出生於1965年,現年56歲,第一學歷不詳,後獲得長江商學院EMBA碩士學位,1997年來到深圳,曾就職於深圳 凱欣達電子,兆馳股份創始人之一,先後歷任監事、總經理,現任深圳兆馳股份【002429】董事長,同時擔任 北京風行在線董事長、深圳風行多媒體執行董事、微馬 體育 董事長等多家企業高管崗位。目前身價約178.5億元,位居深圳江西籍企業家富豪榜第5名。
王華君,江西九江彭澤人,祖籍廣東梅州,出生於1970年,現年51歲,畢業於江西化工學校,後獲得廣東省社科院碩士研究生學歷,高級經營師職稱,1993年王華君放棄了家鄉的優越工作來到深圳,1996年用東拼西湊來的20萬元創辦了 深圳市裕同包裝實業有限公司,現任裕同 科技 【002831】董事長兼總裁,曾獲中國優秀民營 科技 企業家、深圳新生代創業風雲人物、中國十大青年創業獎等榮譽。目前身價約212.5億元,位居深圳江西籍企業家富豪榜第4名。
沈煒,江西九江湖口人,目前常居深圳、東莞兩地,其餘個人資料不詳,段永平三大嫡傳弟子之一,vivo品牌創始人,現任維沃移動通信總裁兼CEO, 中國電子消費品行業和移動通信行業的參與者和推動者。目前身價約236.9億元,位居深圳江西籍企業家富豪榜第3名。
劉自鴻,江西撫州南城人,出生於1983年,現年38歲,畢業於清華大學 電子工程系,碩士研究生學歷,後赴美國斯坦福大學深造並獲得電子工程博士研究生學位,畢業後曾就職於IBM公司,2012年辭職並於同年在深圳和美國矽谷同步創辦柔宇 科技 ,現任深圳柔宇 科技 董事會主席兼CEO,曾獲廣東年度經濟十大風雲人物、深商風雲人物、達沃斯論壇全球青年領袖、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等榮譽。目前身價約246.7億元,位居深圳江西籍企業家富豪榜第2名。
杜偉民,江西吉安新幹人,出生於1963年,現年58歲,畢業於 江西省衛生學校檢驗專業,專科學歷,後考取暨南大學高級工商管理碩士學位,1993年放棄衛生防疫站的工作下海,曾先後就職於長生生物、常州葯業延申生物、民海生物等企業,2008年出任深圳康泰生物【300601】董事長,現任董事長兼總裁,曾獲福布斯中國最佳CEO等榮譽。目前身價約352.8億元,位居深圳江西籍企業家富豪榜第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