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曾經放出豪言永不倒閉的車企信義集團輝煌時期出口70多個國家,為何如今面臨負債8億破產
從2005年到2018年這一段時間,可謂讓汽車市場占足了先機,因為在汽車市場當中做得如火如荼,讓各大車企賺得缽滿盆滿,但卻因為這幾年的積累讓汽車市場達到了飽和,而導致不少車企開始慢慢走下坡路,2018年下半年之後,汽車市場慢慢進入寒冬,讓不少車企在行動當中變得舉步維艱。
隨著信義集團它不斷發展做出極高的水平,它也是順利出口70多個國家,但沒想到在2019年卻突然爆出它早已負債8億多,讓在國內汽車零件製造商大佬突然倒下,讓不少人感到唏噓不已,甚至曾經而最可笑的是曾經它當時放話說,而當年信義集團的董事長李俊福,它還曾經有豪言壯志說信義集團是永遠不會倒閉的,但卻如今走到了這樣的局面,也是讓人感覺到瞬間打臉。其實無論做哪一個行業都會遇到虧本,或者是其它情況只能順應時代,並且積極做出應對,才能夠在市場當中發展得更好,
Ⅱ 同為福建人,坐擁4家上市公司,與福耀曹德旺一樣牛氣的玻璃大王
閩南語歌曲《愛拼才會贏》,傳唱大江南北。福建人愛拼、敢闖的性格廣為人知,更成了中國人奮斗精神之真實寫照。
信義集團李賢義,坐擁4家上市公司,是與福耀集團曹德旺並肩的「玻璃大王」;作為閩南人,他身上有很深的「愛拼才會贏」精神烙印,展現了福建人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拼搏風采。
4家上市公司業績齊增,玻璃大王「善」待天下
信義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李賢義(左)訪深圳潮創會
3月2日,領先 汽車 玻璃、節能建築玻璃及優質浮法玻璃綜合製造商「信義玻璃」(股份代號:00868)公布了2020年財報,全年業績再創 歷史 新高,繼續保持玻璃行業龍頭地位。
從整份財報來看,信義玻璃的核心業務表現亮麗,營收、毛利、純利均創 歷史 新高。其中,全年營收上升14.5%至186.159億港元,毛利較往年躍升32.1%。2020年財年,信義玻璃在上半年受疫情影響而有所下跌,但下半年在整體行業回暖的背景下,創出集團 歷史 上最高的半年度盈利。
值得一提的是,信義玻璃在財報上顯示,財務狀況穩健,截止於去年年底,手頭現金為53.04億港元。
針對亮麗的成績單,信義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李賢義表示:「去年年初爆發的疫情無疑為整個玻璃行業帶來了短暫的影響。有賴中央政府防控有道,中國是疫情最快受控的國家之一,也是疫情後經濟恢復較快的市場。踏入二零二零年第二季度,中國玻璃市場已經漸漸看到回暖的跡象,增長勢頭於下半年更變得強勁。」
李賢義認為,「在供應緊縮但需求持續旺盛之下,浮法玻璃平均售價創下新高,帶動集團整體經營業績表現,加上來自聯營公司信義光能及信義能源的盈利貢獻增加,信義玻璃全年收入、毛利和凈利潤均創 歷史 新高。同時,我們持續深化多元化、差異化和高附加值產品組合之經營策略,使集團在行業整頓下保持一定的獨特競爭優勢,亦有利進一步擴大利潤率,配合持續積極的產能擴張計劃,,為未來發展打下更穩固的基礎,以把握市場機遇。」
李賢義(前排右2)出席張家港信義光能面板項目開工儀式
2021《胡潤全球富豪榜》上,信義玻璃李賢義上榜身家為105億美元,排名224。同為福建人、「玻璃大王」福耀玻璃的曹德旺上榜身家為41億美元,排名806。同為「玻璃大王」,李賢義的年歲比曹德旺小6歲,他們均為福建人「愛拼才會贏」精神的典範人物,也是領先行業的佼佼者。
回顧過去的2020年,李賢義旗下的「信義系」表現,可用「暴漲」二字來形容。作為信義系掌舵人,李賢義家族旗下掌控了四家香港上市公司,分別為「信義玻璃」、「信義光能」、「信義能源」、「信義儲電」。目前,信義系旗下4家香港上市公司的2020年財報全部出爐,雖受疫情影響,仍交出一份相當亮麗的成績單,且均取得正增長。
數據顯示,2020年整年,信義玻璃股價上漲109%,同屬「信義系」的信義光能、信義能源、信義儲電的股價均連創 歷史 新高。其中,信義能源股價上漲了158%,信義能源上漲了108%。
亮眼的表現,也令市場繼續維持對企業長遠發展的看好。大和、交銀國際、里昂證券、中銀國際等機構維持對信義玻璃、信義光能「買入」評級。如國泰君安居於信義玻璃業績高於預期,除了上調每股盈利預測,也上調目標價至26.40港元。
2020年,「信義系」旗下信義光能新增了兩條國內太陽能玻璃生產線,高盛、興業證券在研報中均給予「買入」評級。
早於2006年,李賢義就入局光伏產業,不久前,此前不看好光伏玻璃市場的曹德旺,也高聲調成為「攪局者」。「英雄所見略同」,光伏市場「曹德旺來了」,也從一個側面印證另一個「玻璃大王」李賢義的「先見之明」。
信義系掌舵人李賢義
福耀曹德旺與信義李賢義,一個是閩東的福清人,一個是閩南的石獅人,二位同為福建人的「玻璃大王」,還有一個相同的「面孔」,那就是他倆都是閩商群體里的「慈善達人」。
信義的企業核心價值觀,有16字:「 信譽至上、義氣爭榮、自強不息、善待天下 」。這16個字,強調誠信共贏、包容合作,也強調愛拼會贏、自強不息的「閩商精神」,更強調企業的 社會 價值觀,即「善待天下」。
李賢義自小家境貧寒,15歲就離開校園出 社會 ,在泉州開拖拉機,後來到香港,也是靠打工起步。年輕時受生活所迫,李賢義沒有接受過正規教育。事業成功後,他也一直想回饋 社會 ,幫助更多需要的人。
早於1993年,李賢義就向當時深圳龍崗區橫崗鎮政府提出成立教育基金會的想法,除了捐資800萬元,他還將當時建起的面積達1.5萬平方米工業廠房和宿舍的房租收入,自動匯入基金會,專項用於獎教獎學,至今已堅持了27年。後來,隨著事業進一步擴大,他創辦了「李賢義教育基金會」、見義勇為基金會,志願夢想公益金等慈善公益機構。
據不完全統計,就慈善公益、精準扶貧、文化交通、教育衛生、環保賑災、見義勇為等,李賢義及信義控股集團為慈善公益捐資捐贈遠超10億元。
「 教育好了人的素質就好了, 社會 發展需要有素質、有文化的人才,現在各級各部門都很重視教育,相信在 社會 各界的關心下,深圳的教育事業發展會越來越好。 」基於這種樸素的想法,李賢義十分關心和支持教育事業,除了設立了「橫崗鎮李賢義教育基金會」,他先後又創設了「石獅市李施紅娘教育基金會」「清華之友——李賢義助學金」等多個教育基金會。另外,他將捐建了龍崗區賢義外國語學校、龍崗區 科技 城外國語學校,在全國捐建的「希望學校」也超過了50所。
「 做善事能帶給我愉悅的心情,也使我常懷感恩之心,謹記回報 社會 。 」李賢義如是說。
李賢義一家人在母親李施紅娘女士九秩壽慶上
2019年12月23日晚,在母親李施紅娘女士九秩壽慶上,李賢義捐資3309萬元,用於家鄉石獅公益慈善事業。
1952年出生於石獅永寧的李賢義,事業有成後,熱心公益,眷念故土。他在母親九秩壽慶上說:「將一如既往地回報家鄉,奉獻 社會 ,助力家鄉各項公益事業發展。」
2018石獅建市30周年時,他就捐贈公益事業1億元,產生的收益全部歸入用他母親命名的「李施紅娘教育慈善基金會」。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李賢義的母親施紅娘女士,勤儉持家,敦厚鄰里,教子有方,在她仁慈的愛心、樂於奉獻的良好家風熏陶下,李賢義及家族也富有愛心、孝心,在發展事業的同時,心系桑梓,回饋 社會 。
15歲開拖拉機,香港打工,拼出來的「玻璃大王」
銀江李氏宗祠
李賢義,1952年生於福建石獅市永寧鎮子英村(原屬晉江),李賢義是菲律賓歸僑的後代。
李姓入閩,始於東晉興寧年間,晉安太守李崇之後裔,多落籍於福建。李賢義老家的石獅永寧李氏,有5大支派,其先祖移居的年代及源系各有不同,各支派遷徙移入的路線也不一樣。
李賢義所在的子英村,當地人俗稱「岑兜」,雅稱「銀江」。岑兜李氏開基祖,系福建龍岩上杭豐朗李火德之後裔李振仲,明初,李振仲奉命督造永寧城,遂家居銀江,在此肇基,開枝散葉。李振仲的後裔,後來有遷移至周邊的洋厝、永寧、港邊、八斗、塔石、金埭等地,也有部分族人遷往台灣、香港及東南亞等地。
在永寧,李姓是當地大姓。永寧李氏家廟有副門聯:「 地容旋馬家聲舊,門似登龍廟貌新。 」祠堂一塊匾額「敦宗睦族」,系民國時期代總統李宗仁所題。依銀江李氏族譜,「向兆國家尚武略,茲逢賢聖重詩書。。。。。。」,李賢義屬於「賢」字輩,其子屬於「聖」字輩,故此,李賢義的長子、身兼香港福建社團聯會副主席、九龍樂善堂主席等職的李聖潑,其次子、信義玻璃副總裁李聖根,名字中均嵌入「聖」字。
李聖根的太太,是體壇名人、獲得過澳網、溫網雙打冠軍的晏紫。
李賢義的長子李聖潑
2019年,李賢義的長子李聖潑,獲頒李聖潑獲頒授銅紫荊星章,以表揚他在 社會 福利服務和促進社區團結方面的貢獻。
李賢義本人,寬厚仁慈,為人低調,其二代更低調,比如李賢義的長子李聖潑,目前流傳的照片都是數年之前的。李聖潑,畢業於香港 科技 大學,曾任信義玻璃執行董事、信義光能董事等,除了從事家族事業、參政議政外,他也積極參與公益及慈善事務。
李聖潑的太太張曉燕,是某福建晉江籍政要之愛女,其父親2001年底從深圳調往山東之前,曾主政深圳。
2009年,李賢義次子李聖根與晏紫結婚,當年他從海外歸來後,就協助父親打理家族事業。
信義玻璃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董清世
今年1月,信義光能面板項目在江蘇張家港市培土奠基,出席動工儀式的除了信義集團董事局主席李賢義,還有信義玻璃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董清世等人。
「家和萬事興」,李賢義身邊,除了自己子女外,有很多家族成員和他一起打拚。在信義系旗下各大公司,既有職業經理人,也有不少的李賢義家族成員分布其中,或合夥控股,或為高管,家族氣氛較為濃厚。
信義玻璃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董清世,就是李賢義的姻親兄弟,此外,信義能源的股東董清波,也是李賢義太太董系治的娘家兄弟。信義光能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李友情,則是李賢義的外甥,李友情的父親李聖典,現為展興集團董事局主席,也是信義玻璃控股股東之一。
一家人和融同進,是很多成功家族企業的創業形態。整個家族與企業形成了共生共榮的利益共同體之後,其核心家族成員的忠誠度也會相對較高,極容易調動積極性,助力企業快速成長。
1985年,當時的橫崗信義玻璃工地
由於家境清寒,15歲時,李賢義就告別校園,邁向 社會 。最早時,他在泉州、晉江、石獅當地開拖拉機。上世紀70年代,他將車子給了自己村裡的人,與幾個親朋好友,湊齊9個人一起組建了福建泉州市子英車隊,當時有5部車輛。
1982年,李賢義闖盪香港,最初是打工,後來,懂車的李賢義創辦了一家小型汽配維修店;從一家小型汽配公司起步,李賢義經過30多年的艱苦創業,創造了玻璃工業的奇跡,他旗下的信義控股集團,目前已是全球第三大「玻璃王國」。
當年,在香港做 汽車 零配件的生意的李賢義,生意規模慢慢擴大後,他組建了 汽車 綜合服務公司,也決心乘「東風」到深圳發展。上世紀80年代時,盡管香港各方面發展都很好,李賢義身邊許多老闆都紛紛去深圳投資。
後來,李賢義說:「但於我而言,深圳土地租金較低,加上當時政府發展經濟的各項政策都很好,各方面成本也比香港便宜,更容易創業,所以決心來深圳發展。」
1983年,李賢義初到深圳時,最初信義做的是 汽車 配件、 汽車 修理,尚沒有自己的玻璃廠。公司最早落腳的地方,是橫崗六約牛始埔村,到後來才搬到了橫崗189工業區。
信義玻璃副總裁李聖根(右1)迎娶網壇名將晏紫(左2)
與福耀曹德旺一樣,李賢義跨入玻璃行業,也是出於同樣的民族工業情懷:為什麼我們不做自己的 汽車 玻璃廠?
當時,李賢義做 汽車 維修時, 汽車 玻璃不是日本產的,就是台灣廠做的,那時的深圳連一家做 汽車 玻璃的廠家都沒有。 與其讓別人賺,不如自己做。 1986年,李賢義籌建信義玻璃工廠時,機器也都是從台灣引進的,連技術都是台灣那邊派人傳導的。
到後來,產能擴大的,信義又從芬蘭、美國、日本等國家引進生產設備。如今的信義玻璃,除了深圳基地及東莞等全國其他生產基地外,還把工廠辦到國外,在馬來西亞的馬六甲州已有二期投資了。
信義玻璃於2015年啟動馬來西亞投資項目,第二年信義光能馬來西亞第一條900T/D光伏玻璃生產線就成功點火。2017年,信義玻璃1200T/D浮法玻璃生產線及配套LOW-E大板生產線正式投產。
出席信義繫上市公司業績發布會的高管成員
今年1月,「信義系」兩家上市公司信義玻璃(股份代號:00868)及全球最大太陽能玻璃製造商「信義光能」(股份代號:00968)雙雙再次入選萬得資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Wind)2020年度「中國上市企業市值500強」,排名也較往年大幅上升。
最新榜單發布時,Wind已將榜單的入圍門檻已經提升至380億元以上,較2019年度增幅超過100億元,創出 歷史 新高。其中,信義光能憑借1,501億的總市值位列榜單第122名,排名較往年335名大幅飆升;信義玻璃則以總市值736億居榜單第265名,排名躍升97位。
李賢義表示:兩家公司榜單中再占席位,反映集團根基穩固,業務表現備受肯定。
從事玻璃產業時,李賢義也一手地產。1992年,李賢義創辦了信義房地產。
一場曠日持久的反傾銷訴訟案後,讓福耀的曹德旺、信義的李賢義,「一戰成名」。2001年2月28日,美國商務部以傾銷為由,決定對中國出口 汽車 擋風玻璃加征3%~124%的關稅,包括福耀、信義在內的14家中國 汽車 玻璃廠商牽涉其中,這是中國加入WTO後的第一宗「反傾銷案」。獲得勝訴的信義玻璃,贏得了海外市場,生意更是蒸蒸日上。
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的轉載和摘錄發送
Ⅲ 玻璃大王李賢義:15歲輟學打工白手起家,靠一塊玻璃年入百億
迫於生計,他在15歲時就外出輟學打工,存下一定積蓄後,於 80年代初獨自一人前往香港打拚。
他先在香港開了一家規模極小的 汽車 配件廠,自己既當老闆又當員工,憑借著吃苦耐勞的品質將小型汽配廠成功發展成了 汽車 綜合服務公司。
後來他又憑借獨到的眼光看出了國內玻璃加工市場的空白,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在深圳龍崗 創立了信義玻璃有限公司 ,歷經拼搏, 成就全球第三大「玻璃王國」 。
本期子牙童趣商將錦囊就帶領大家一起了解靠著一塊玻璃年入147億的「玻璃大王」李賢義的故事。
(一)
李賢義,1952年出生於福建省石獅市永寧子英村的一個普通家庭。那時新中國剛成立,整個國家處於百廢待興的狀態中,農村裡的普通家庭能勉強解決全家人的溫飽問題就很不錯了,幾乎沒有多餘的錢供孩子讀書。
大多數農村孩子都只會上個小學,少數人能有個高中文憑就已經十分難得了,李賢義的家庭也不例外。
在他 15歲 那年,他還在讀初中,但由於家裡條件實在是困難,他 離開了學校,早早地踏入了 社會 。
迫於生活壓力,他無奈向命運妥協,但在內心深處他卻並沒有向命運屈服。他下定決心一定要改變貧窮的現狀。
在他輟學後,他首先進入了一家工廠打工。雖然賺到了一些錢,但 工作很累並且看不到前景。
於是在 70年代末 ,他離開了工廠,嘗試著自己跑運輸。他用之前工作的錢 買了一輛拖拉機 ,剛開始他開著拖拉機 運送貨物 ,後來他拉著一些同樣做運輸的人 成立了一支「子英車隊」。
成立組織後,李賢義接的單也多了起來,他通過運輸生意也算是小有收獲。不過他卻並不滿足於眼前所得到的這些,他想看到更大的世界,創造更多的財富。
1980年,李賢義離開了家鄉,來到了香港。香港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地區之一,李賢義想在這座高度繁榮的自由港尋找屬於自己的機會。
來到香港後, 他最初在香港打工。後來,由於李賢義對 汽車 十分的了解,他用多年工作的積蓄在寸土寸金的香港 開了一家小型汽配維修店 。
維修店的規模很小,李賢義也只雇了一名員工。他雖然是老闆,但在店裡做的都是和員工一樣的事,兩個人每天在店裡忙上忙下。
也許是因為意志堅定又敢於付出行動的人不管做什麼都比普通人更容易成功。李賢義在以前跑運輸時就小有收獲,這一次他開的 汽車 維修店同樣被他經營得很好。
在他的那股「敢拼才會贏」的拼勁下,李賢義的 生意越做越大,短短幾年內他就把小型汽配廠發展成了 汽車 綜合服務公司, 並且積累了數額不小的財富。
(二)改革春風孵化玻璃工廠
1985年, 他的 汽車 綜合服務公司的生意正蒸蒸日上時, 內地傳來了改革春風的消息 ,我國開始實施的經濟改革,主要實施城市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等。
李賢義在得知改革開放的消息後,敏銳地感知到這背後隱藏著巨大的商機。他短暫地離開了香港,去深圳考察發展前景。
他發現深圳是一個可以讓人大展身手的城市。不僅租金低,各方面成本都比香港便宜,國家政策也十分扶持香港商人在深圳投資創業。
深圳在1979年從農業縣升為地級市,1980年建立經濟特區,1981年被升級為副省級城市,由此可以看出廣東省十分支持深圳,深圳的發展潛力十分大。
看到了深圳的廣闊發展前景,李賢義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 他放棄了在香港的 汽車 綜合服務公司,決定在深圳再創業。
他就開始思索做什麼產品。他想到自己之前開 汽車 維修公司時,國內還沒有一家比較成熟的玻璃加工廠, 汽車 玻璃主要依賴進口,不是日本廠做的就是法國廠做的。
深圳甚至連一家 汽車 玻璃廠家都沒有。 他的民族工業情懷讓他決定:就做 汽車 玻璃廠,而且要做大做強,讓中國也有自己的 汽車 玻璃市場。
1989年,李賢義 在深圳 市龍崗區的橫崗鎮正式 創立了信義玻璃公司 ,開始了他的「玻璃大王」之路。
橫崗是龍崗主要的工業區,但當時的橫崗,道路坑坑窪窪,很多荒山空地,想吃一頓好點的飯都難,只能在路邊攤解決,生活十分不方便,於是他只能把廠址選在了稍微繁華一些的六約牛始浦村。
1993年,龍崗建區,整個城市的面貌發生了極大的改變,橫崗鎮也建起了水泥路,交通更加方便,信義玻璃運輸成本大大降低。
1997年,在政府的支持下,信義玻璃在橫崗工業區建起了三棟廠房,一棟寫字樓。2001年,信義玻璃廠門口建成了高速通道,交通更加方便。
早期的工廠面積很小,僅有三四萬平方米,員工也僅有幾十人。李賢義又開始了既當老闆又當員工的生活,每天都忙得吃不上飯,有時甚至連覺也睡不好。
國內沒有成熟的玻璃廠設備,他就從台灣引進機器,還特意派人去台灣學習技術。剛開始學習的技術還能滿足小規模訂單,但隨著訂單數飛漲,李賢義在技術上就又遇到了難題。
於是,他開出高價招聘玻璃方面的專家,並把公司內的技術人員專門派到國外去學習進修。 2005年,信義公司自主研發成功了第一台玻璃加工機器,以適應大規模的玻璃加工生產。
李賢義十分重視產品質量。他認為產品質量是一家公司能否做大做強的關鍵因素之一。玻璃隔熱效果差,信義玻璃就通過研發大幅度減少了熱量傳遞。
李賢義來到內地時間較短,資源也較少,一直是以大屏投放廣告的方式為信義玻璃做宣傳。由於信義玻璃的好質量,回頭客越來越多,信義玻璃越做越強,李賢義迎來了玻璃事業上的大豐收。
(三)遇危機,敢與外國政府叫板
在玻璃事業大豐收的時候,他還面臨了一個猝不及防的挑戰。
2001年2月,美國商務部為了打壓中國玻璃產業發展,以傾銷為由,意圖對中國出口玻璃增加3%~124%的關稅,這其中也包括信義玻璃。
李賢義認為,面對反傾銷,迴避等於放棄市場,要敢於應訴,他奮起抗爭,努力為自己找到出路。
美國商務部官員收到李賢義的抗訴後,來到信義玻璃場地,對信義玻璃從建廠到2001年的所有資料全部嚴格審核, 最終審核結果是:信義玻璃誠信經營,質量可靠,賬目規范,按章納稅。
李賢義剛取得美國反傾銷的勝利,又收到了來自加拿大的反傾銷調查。他成立了應訴小組,聘請知名律師,2002年,李賢義反傾銷案勝訴。
這次勝利為中國企業的反傾銷爭取了信心和榮譽,李賢義的生意更加火爆了。
信義玻璃企業一舉成為世界第三大「玻璃王國」,李賢義也被譽為「玻璃大王」 ,在2021年的胡潤富豪榜中身價105億美元,排行224位。
李賢義用他福建人特有的拼勁拼出了「玻璃大王」的稱號,從初中輟學的小伙變成了百億富豪。
在創造出「玻璃帝國」後,他還十分熱心於慈善事業,為公益事業捐款高達8111萬元。
2020年新冠疫情,信義集團向內地捐獻大批醫療物資,並在香港設立「樂善堂口罩銀行」為市民和小朋友們免費派發口罩、免洗消毒洗手液等物資,用實際行動論證了「信義」兩字。
你對李賢義的創業故事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言論。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我,為我點贊轉發,你們的鼓勵,將是我做出更好文章的動力。
—END—
小喵
Ⅳ 信義集團曾聲稱永不倒閉,為何最終卻陷入債務泥潭,申請破產
大家都知道,在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中,出現過眾多以誠信為基本的例子,一句"人無信而不立",更是貫徹千百年之久,讓子孫後代都能感受到誠信的價值,令人欽佩。
《酬崔五郎中》中的那句"海岳尚可傾,口諾終不移",便是對誠信最好的解釋,在讓世人誠實守信的同時,還讓眾人了解誠信之人的堅韌之處,值得世人學習。
從古至今,有許多人以誠信為基本,成就一番事業。當然也有人為了守信,釀成不好的結果,使自己的事業崩塌,信義集團的董事長李俊福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許久之前,信義集團曾聲稱永不倒閉,最終卻陷入債務泥潭,申請破產,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2019年,李俊福終於支撐不住債務壓力,向銀行申請破產,他這個曾經輝煌無比的董事長,也為自己的一意孤行,付出了應有的代價。從汽車零件行業的成功,到房地產領域的虧損,再到一意孤行的失敗,這其中的心態轉變,或許只有李俊福自己才知道吧。故事至此結束,那麼關於信義集團曾聲稱永不倒閉,最終卻陷入債務泥潭,申請破產這件事,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留言討論!
Ⅳ 曹德旺迎來新的對手,他憑借汽車玻璃賺680億,累計捐出10個億
說到中國的慈善家,大家首先會想到福耀玻璃老闆曹德旺,他也被譽為全球玻璃大王,不過我國還有另一位玻璃大王,這個人就是信義集團創始人李賢義,目前他的身價達到680億元。
信義玻璃主營業務也是生產 汽車 玻璃,另外還涉足光伏領域和地產行業。信義集團目前在全球玻璃行業當中排名第三,其中70%的產品銷往海外市場。
根據公司財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信義玻璃的營業收入為135億港元,歸母公司凈利潤達到53.7億港元,而福耀玻璃的營收為115億元,凈利潤為17.6億元。
信義玻璃半年營收135億港元相當於112.6億元,僅僅比福耀玻璃的營收少了近3個億,如果信義玻璃在下半年能夠發揮出更好的業績水準的話,那麼今年的營收有可能會超過福耀玻璃,當然了福耀玻璃也不會掉以輕心,不會把第一的位置輕易讓給對手。
李賢義的名氣雖然不及曹德旺,不過他的實力卻不輸曹德旺,李賢義平時喜歡悶聲發財,他的手裡已經擁有4家上市公司,這也為他的信義集團帶來更多發展的可能性。
1952年,李賢義出生在福建泉州一個普通人家,父母生了好幾個孩子,這讓一家人的生活更加艱辛。李賢義很早就放棄學業到外界打拚,他最初的一份工作是為商家送貨,幾年下來也攢下一些積蓄,不過李賢義卻有更大的目標。
上世紀80年代,李賢義拿出全部積蓄在香港開了一家 汽車 修配廠,憑借這個生意開始實現財富的積累。後來,李賢義在內地市場發現商機,因此他又來到深圳發展新項目。
1989年,李賢義成立了信義玻璃廠,不過最初廠里只有幾十個員工,李賢義為了能夠快速發展,一咬牙花費大筆資金購買先進的設備,並且聘請了行業內的玻璃精英來幫助他共同發展企業。
李賢義當時認為,如果我們能夠生產出優質的 汽車 玻璃,那麼就不用從外國進口玻璃了。在李賢義的不斷努力下,這家小廠房發展成為一家大型玻璃製造企業,廠房面積達到37萬平方米,擁有員工2千餘人,投資金額達到10個億。
2004年,李賢義憑借敏銳的目光看到了光伏產業的前景,因此他決定增加光伏玻璃項目。2005年,李賢義帶領信義玻璃成功登陸港股市場。2006年,信義玻璃逐漸打破國外壟斷,10年後,我國光伏玻璃已經基本上被國產玻璃占據,國外品牌逐漸退出中國市場,而信義玻璃也創造了市佔率第一的好成績。在發展 汽車 玻璃的同時,李賢義也看中了房地產市場,他旗下的信義房地產公司在深圳地產界的實力也是數一數二的。
其實李賢義跟曹德旺一樣,也是一位慈善企業家,在全年疫情的時候,他代表信義集團為湖北捐款捐物,目前李賢義已經累計捐出10億元,他的慈善行為同樣值得我們稱贊。
Ⅵ 信義集團市值多少億
總市值近1200億港元。 信義玻璃5月20日獲主席兼執行董事李賢義斥5394萬港元增持200萬股;在5月18日亦獲執行董事董清世與共同持有人增持77.4萬股,涉資約2159.23萬港元。此前持續獲行政總裁、董事增持。國泰君安香港相信這些股份增持有力地反映了他們對於公司發展前景的信心。
拓展資料:
數據顯示,2020年末,500強企業總市值約86.0萬億元。上榜門檻也較去年出現大幅提升達到386億元,較上年大幅提升了114億元,創出歷史新高。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500強的市值門檻,從2011年的103億元逐年上漲至2015年266億元,隨後每年略有波動,而最新2020年則出現跳躍提升。
2020年末,500強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前十名中,騰訊控股超越阿里巴巴,排名第一,但他們與身後企業的差距縮小;貴州茅台取代工商銀行,成功躋身前三,五糧液也在「喝酒」行情中突破萬億市值,躋身前10;同時互聯網巨頭美團、拼多多市值大漲,殺入前10。
除了前十家公司,農業銀行和中國人壽的市值也超過萬億,使得2020年末萬億市值公司達到12家,比2019年增加2家。 此次500強榜單中,很多公司排名大幅飆升,如蔚來汽車的市值增長10倍有餘,排名提升400多位,拼多多、嗶哩嗶哩、酒鬼酒、山西汾酒、比亞迪、寧德時代等熱點公司的市值都較上年漲超200%,排名同步提升。與此同時,華夏幸福、瑞聲科技、溫氏股份、中國石油等上市公司的市值缺較2019年末有不同幅度的縮水。
值得一提的是,玻璃行業當中,有4家企業上榜,並且排名均較往年靠前,其中2家企業跨過了千億市值的門檻。 信義光能憑借1501億的總市值位列榜單第125名,排名較往年的336名大幅上升。 福耀玻璃以1205億的總市值列於榜單第165名,往年排名為224名。 往年位列585名的福萊特憑借780億的總市值,於今年一躍躋身500強,居總榜單第252名。
Ⅶ 號稱永不倒閉的科技巨頭最終倒下,曾是中國第一,為何如今負債8億
號稱永不倒閉的科技巨頭信義集團,現如今負債8億。信義公司為什麼會倒閉都是因為集團總裁李俊福按耐不住追求房地產的那顆熱心,把資金投資到了房地產導致信義公司倒閉破產。
除了網路時代的發展之外,信義集團的總裁李俊福看著當時房地產業發展的那麼火熱,被人們炒房炒的天翻地覆。李俊福終於按耐不住他那一顆想投房地產的熾熱的心,在他投資房地產業時,已經迎來了房地產的寒冬。那麼他將大筆的資金投入到房地產行業,肯定會讓信義集團出現資金周轉困難的問題。在最後導致信義集團資金鏈斷缺,李俊福自己欠債,公司破產,還因為利用職務之便侵佔公司財產而被判刑。
Ⅷ 信義集團公司的介紹
信義集團公司始建於1987年,經過20年艱苦創業,現已發展成為總資產12億元的國家大型企業,綜合經濟效益居國內同行首位。公司先後被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中國汽車零部件百強企業、商務部、發改委認定的首批汽車零部件出口基地企業。
Ⅸ 「玻璃大王」要易主,企業營收增速達90%,曹德旺地位不保
國內有不少的企業家,是人們所熟知,在他們的身上也有著各種光環和各種標簽。就比方說「玻璃大王」,只要提到這四個字,人們自然就會想到曹德旺。曹德旺不僅有著「玻璃大王」的稱號,還有著「中國首善」的稱號,所以對於曹德旺也是敬佩有加。
為中國人做一片屬於自己的玻璃,這就是福耀的企業宗旨。在以前我國在玻璃行業是比較落後的,依賴國外進口,而福耀玻璃卻打破了這一壟斷。
如今的福耀玻璃已經成為了我國最大的 汽車 玻璃製造商,不僅占據了我國 汽車 玻璃代工生產市場65%的市場份額,同時也已經進口海外。 隨著福耀玻璃在玻璃行業的領先,也讓曹德旺有了「玻璃大王」的稱號。
對於很多人來說,玻璃行業我國的福耀玻璃一家獨大,而實際上,除了福耀玻璃,我國又一家玻璃企業的表現也十分的出色,那就是信義玻璃。信義玻璃之前發布 2021年中期業績報告,在今年上半年信義集團營業收入實現了135.75億港元,同比增長了90.3%。
福耀玻璃在今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實現了115.4億元,同比增長了42.14%,信義集團的營業收入換算成人民幣大概在113億元,相比福耀玻璃,兩者相差並不是太大。
雖然說目前福耀玻璃的營收還是要高於信義玻璃的,但是如果按照信義集團的這種增速,下半年極有可能會反超福耀玻璃,成為中國最大的 汽車 玻璃製造企業。
相比起曹德旺來說,信義集團的李賢義的知名度要低很多,甚至很多人對於這個人物並不了解。李賢義和曹德旺都來自福建,曹德旺是來自福建福清,而李賢義是來自泉州石獅。
李賢義出生在貧困的家庭,在初中還沒畢業就開始步入 社會 ,開始謀生。先後從事過運輸行業,汽修行業,直到1989年開始在深圳龍崗區創辦了信義玻璃廠。
李賢義與曹德旺相同,非常注重技術方面的問題,引進先進設備,聘請專業人士,定期去海外學習相關知識等,穩扎穩打的經營模式,也讓信義集團打開了玻璃市場。
之後信義集團還和國外企業建立了合作,很快信義集團在玻璃市場所佔的市場份額越來越龐大,也成為了福特全球最大的 汽車 玻璃供應商之一。在光伏玻璃領域,李賢義也發揮了敢於人先的精神,打破了壟斷的局面,在全球光伏玻璃市場,信義集團已經連續獲得第一的稱號。
在2021年胡潤富豪榜上,曹德旺身家265億元,李賢義的身家也達到105億美元。玻璃行業的兩位大佬,在玻璃市場都有著很重要的地位,同時他們也都熱心做慈善事業。
曹德旺有著「中國首善」的稱號,而李賢義在《2021福布斯中國慈善榜》中,現金捐款達到338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