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深圳和廣州哪個交通更擠
樓主,你好!
這個問題很重要。
現實中我們需要交通工具。
這個,地鐵和公交車是最好的交通工具。
這個,相對來說我認為。
深圳的交通更加順暢的。
深圳的人交通設施都比較新。
所以深圳現在的交通布局比較合理。
所以深圳現在的交通比較順暢。
廣州的交通都比較早期的。
所以改造交通的費用很大。
而且房地產徵收也是很大事情。
所以廣州的交通改造不是很好。
但是廣州現在的交通比早十年好很多了。
最主要是廣州地鐵已經布局成功。
公交車也是改造比較好。
只是廣州人口太多。
這個需求很難一下解決的。
特別是一些繁忙路段。
廣州上下班時間還是很塞車。
以上個人觀點。
謝謝觀看。
2. 深圳這個城市怎麼樣
非常推薦來深圳工作或生活。要是有所懷疑,可以先抽出一點時間來深考察一段時間,看看深圳是不是:
1、綠化超好,其它城市馬路兩邊是一排樹,而深圳是一片樹林;
2、深圳不排外,甚至排內,很多其它地方廣東人來深圳感覺像出省,是的,深圳就是一座外地人的城市,同志,請說普通話;
3、以前深圳是分關內關外,關外到關內,必須在關口下車排隊,由武警官兵逐個登記,關內是經濟特區,與關外稅收法規都有不同,前些年深圳撤關,特區已經包括整個深圳;
4、深圳很多義工(內地叫志願者),周末可以做做義工,結交朋友、獻獻愛心挺好的;
5、深圳很多圖書館,人均閱讀量全國領先;
6、深圳很年輕,能激發你的拼搏精神;
7、深圳的動漫產業全國最牛,大芬村的油畫也不簡單;
8、深圳陌生人聊天必說的一句話:你老家哪的
9、深圳的海不如三亞北海,連旁邊的惠州、珠海都不及,但是周末去紅樹林散步很愜意;
10、深圳政府辦事效率高,國家很多新的改革政策要試點,大多選深圳;
11、很多深圳小孩到香港上幼兒園,口岸每天開設特殊通道放行,深圳多數車站都有直達香港的大巴,甚至都能在深圳辦理香港機場的值機手續和候機;
12、深圳很多遊玩景點,爬山、看海、游樂場、主題公園、遊艇,總有你喜歡的,要吸引人才,當然讓他們先耍好;
13、深圳的湖南人真的很多,湘菜館到處都是,湖南人回家的高鐵動車多到爆,兩三四小時就到家;
14、深圳進出口總額4400多億美元,連續23年全國第一,曾有外國媒體開玩笑,廣深高速如果堵車,國際市場的電子零配件就要漲價,沒概念?我在南頭關天橋上數過貨櫃車,幾秒鍾一輛;
15、本土名企:騰訊、華為、中興、富士康、比亞迪、招商銀行、中國平安、萬科、順豐、中海運集裝箱、賽格、創維、康佳、華僑城、佳兆業、茂業、天虹、三九集團、邁瑞、長城開發、研祥、大疆、迅雷、TP-Link、華潤萬家;太平財產保險、快播、海王星辰、中國南玻、大族激光、飛亞達、周大生、方太、新百麗…
16、深圳最早實行積分入戶,政策也很公平,不只看學歷,居住年限、技工認證都能加分;
17、深圳戶籍去香港,更是方便,一周一次;
總的來說,深圳這座城市,氣候宜人,機會多多,適合有錢人來此地安居,也適合年輕人來此打拚奮斗。
3. 廣州與深圳哪交通更發達
這個要分宏觀和微觀,宏觀來看,廣州是廣東省的省會有最大的高鐵樞紐站,也有最大的國際機場,還有蓮花山港和南沙港,有最密集的汽車路線,所以客運貨運都非常發達,商業氣氛濃厚,歷史久遠,這一方面深圳雖然是特區但是沒辦法撼動歷史厚重的廣州城的地位。但是在中心城市內的交通狀況深圳比廣州好,深圳地鐵線路密集,城市比較新道路規劃的更加合理也更寬闊,雖然也擁擠但在深圳上班會比廣州舒服許多。
4. 深圳的交通情況怎麼樣一般什麼情況比較擁堵
深圳的交通現狀雖然趕不上北京,上海,廣州的擁堵,但每天不斷增加的新上牌車輛將使深圳市區目前面臨的只是上下班高峰的擁堵狀況,慢慢演變成為北京每天十幾個小小時的「正常」塞車。作為在深圳路面開車七八年的車友,發表一些自己對深圳目前交通狀況的看法和一些建議,希望廣大的車友和有關部門參與討論,為深圳的交通改善出謀劃策。
首先我要說的問題是車速。在車輛定量的情況下,加快車流的通過是解決擁堵的最好辦法。但是交通部門對道路又有限速的規定,怎麼辦呢?????我認為深圳有兩個問題要解決:一是在法律規定的情況下對目前很多條速度限制不合理的道路進行提速,二是利用特區可以先行先試的條件對目前交通法規不適合現有道路的現狀做一些嘗試。下面我對我說的兩個問題做一些建議。
一,需要提速的道路
1,水官高速。水官高速限速80我想所有開車的人都覺得不合適把,80公里還叫高速,就連雙向兩車道的貴畢高速都可以到80公里,為什麼道路條件跟廣深高速一樣的道路要限速80呢,所以我認為可以提高到110-120公里,更何況水官還要擴建成為全國第一條單向五車道的高速公路。
2,鹽排高速。跟水官高速是同樣的問題,建議提高到100。為什麼這條路不建議到110-120呢,因為這條路行駛的大部分是大型貨櫃車,而且往鹽田方向出隧道以後一直是一個長下坡,所以速度不能太高。
3,鹽壩高速。這條路是最奇怪的,鹽壩高速屬於東部沿海高速的一部分,在惠州段是限速100公里,到深圳段就變成80了。我們且不說是出於沒有緊急停車帶的考慮,同樣的一條路就兩個不同的規定就不合理了。(再說了同樣寬度同樣路面狀況的茂湛高速限速120公里,唯一的區別就是茂湛是兩個行車道一個緊急停車道,而鹽壩高速是三個行車道沒有緊急停車道)
4,南光高速和龍大高速。這兩條路都是同樣的問題,條件跟廣深是一樣,可以提高到120公里,而已與這兩條路相連接的虎崗高速也是限速120公里,深圳段應與之匹配。而且目前在這兩條路的終點還有個收費站的問題,這個處於東莞和深圳交界處的收費站已經沒有收費了,所起的作用只是通行卡過一次電腦,完全可以取消掉。
5,機荷高速。機荷高速的路面條件完全跟廣深一樣,可以提高到120,而且我認為鶴洲收費站和和荷坳收費站完全可以考慮並入珠三角高速聯網系統,沒有必要為了深高速公司自己的核算方便而設站,況且每到周末或過節的時候荷坳收費站就是一個最大的擁堵點。
6,清平高速。清平高速原本是為了緩解布吉和梅林出關而另外開辟的一條快速幹道,只是因為收費的問題而大多數的車友不選擇走這條路,我認為深圳市政府應該學習一下鹽田區政府為了緩解梅沙公路壓力,直接由政府付費給深高速公司買斷鹽田到大梅沙路段的做法,跟清平高速也以買斷付費的方式談判,撤消收費站,讓廣大的車友享受到清平高速免費的優惠,同時也達到分流布吉關和梅林關車流的作用。
7,107國道。作為一條出入深圳的快速幹道,主道限速60公里完全不合適,而且應該象南坪快速一樣專門區分出大車和小車道,小車道因為一般都是劃分在快速幹道的內側兩條車道,根據現在小車的技術指標我認為可以提速到90-100公里,大車道提速到80公里,輔道保持不變。
8 ,即將建成的深惠路,道路標准跟107國道是一樣的,所以建議建成後與107國道實行同樣的方式分大小車道,小車到90-100,大車道80,輔導標准不便。
9,濱海大道。道路標准等級很高,所以建議100公里,濱河大道因為車道較窄,所以還是保持現在的80公里比較合適,但是在春風高架路段現在的60公里我個人認為還是比較慢,可以考慮80公里,但是前提是整個濱海大道至春風高架結束處應該禁止一切貨車行駛,目前這個方面還只是禁止大型貨車,小型貨車沒有完全禁止。
10,北環大道(包括泥崗路,布心路,沿河高架,沿和路)。這條路必須要象南坪快速一樣道路嚴格區分大車道和小車道,小車90-100公里,大車80,但是包括現在的南坪快速的大小車分道行駛狀況也不是執行的很好,我認為原因還是執法不夠嚴厲。
11,南坪快速。大小車分道行駛是很早就實行了,但我認為小車道應該提速到90-100公里。
12,深南大道。限速60的規定我認為不合理,比如從沙河西路口到銅鼓路路口,大部分的小車通過沙河西路口後都是加速上橋,到達沙河立交橋頂的時候速度可以達到80公里,突然發現下橋終點有個限速60公里的攝像頭,逼著橋上的車剎車減速,後面的車也要跟著減速。過了銅鼓路口紅綠燈後寬闊的兩公里路段也是限速60公里。說實話,我就沒有見幾個車在這段路上是按照60公里通過的。所以我認為應該提速80公里,包括深南東路,其實所有的車友都知道限速80並不是要求跑到80,而是在你自己覺得安全的情況下才可以開到80公里,達到快速通過的目的。(典型的路段還有竹子林到香梅路口,市民中心到華富路口)
13,.寶安大道。跟深南大道的路況是完全一樣的情況,特別是過了機場以後每兩個紅綠等都相隔一兩公里的路,60公里的限速根本不合理,而且我觀察過,通過這些路段的車輛特別是小車基本上都在60以上通過的。
14,筍崗路。和深南大道是同樣的問題,不過還好該條路上沒有拍超速的攝像頭。
15,羅沙路蓮塘段。這段路的路況相當之好,我沒有 想通為什麼限速60公里,而在上深鹽二通道的高架連接段又是限速80公里的標志,完全不合理嘛。所以,蓮塘路段應該提速到90-100,而且一樣要分大小車道,深鹽二通道所以說隧道比較多而且很長,但是完全可以提高到80公里的速度。因為在隧道里通過的車輛中有50%以上都是超過60公里行駛的,因為在隧道裡面是沒有攝像頭拍超速 。
16,福龍路。這條路比較麻煩一點,因為是在隧道裡面有岔路。我的解決辦法是,隧道內提速到80公里,將福龍路往南坪東行岔路後的300米路段由現在的一個車道改為兩個車道,而且速度不要限制在30公里,因為基本上都是小車通過,所以過岔道口的的速度可以提高到50公里,,這樣的話原本進隧道只有一個往南坪東行的車道就可以有兩個車道,而且下班高峰期通過的車輛就可以比現在要提高一倍的通行量。 而在南坪西行轉福龍路的路口應該重新改造一下,需要把北行福龍路和南行福龍路的路口分開來,北行的出口應該比現在的出口往前50米,而南行的出口應該退後50米,然後把南行的匝道從現在的一個車道分成兩個車道,這樣的話也同樣要提高兩倍以上的通行量,因為這個路口目前的狀況是南行和北行的車輛在一個出口,進了匝道口以後還要分南北行,所有的車輛到這里後都亂套了。 過了隧道段以後整個福龍路就是一個基本上全封閉的狀態,所以後面的路段完全有條件提素到100公里。
以上是我目前能想到的需要需要提速而且有條件提速的路段,歡迎大家不斷的補充。
二,主要是道路提速的法規限制。
我查閱過目前的交通法規,對於城市道路速度有很多的規定,但是我認為深圳是一個敢為天下先的城市,為什麼不可以在交通方面做一些大膽的嘗試呢!當然有的人會說這樣的嘗試是拿群眾的安全去冒險,但是我不這樣認為。我注意過香港在這些方面的做法,它們規定拿到駕駛證不滿一年的駕駛員是不允許在快速幹道的最內側車道行駛,但是如果違反的話怎麼判定呢?如果不出事故的話就不管,但是出了事故就算全責。我認為這一點我們可以完全借鑒。這樣的話可以盡量避免生手佔用快車道慢駛。
對於與現在交通法規規定的速度方面的問題我認為可以使用深圳特區有立法權的這個優勢來解決,關鍵問題是現在的交通部門是不是願意或者說敢不敢去做這樣的嘗試。
再次,對些目前不是很合理的路口作一些優化調整,改變一個小區或者一部分路段的微循環,實現車流的快速通過。在一些繁華路段經常出現亂停車影響交通的地段實行固定的攝像頭監控,對這些路段實行早上白天12小時的嚴控。在這里我對關內的嚴控路段做些列舉,也歡迎大家補充。
一,東門片區 :湖貝路,樂園路,中興路。這三條路是離羅湖交警大隊最近的路,也是亂停車最嚴重的路,特別是樂園路,我從來沒有見過樂園路停車被貼違章單的。不知道是不是有潛規則。
二,人民南片區:友誼路,南湖路,向西路(皇室假期對面,路口有棵樹)
三,翠竹片區:田貝三路,貝麗路,水貝一路,水貝二路
四,筍崗片區:寶崗路(田心村路段)桃園路,梨園路
五,八卦嶺片區:八卦一路,八卦二路
六,華強北片區:華發北路,振華路
七,市民中心片區:福中一路,福中三路,海田路
八,福華一路,福化二路,中心二路
九,新洲片區:新洲九街,新洲一街,新洲牌坊街,
十,車公廟片區:泰然七路,泰然六路
十一,白石洲片區:石洲中路,沙河街,華夏路
十二,科技園片區,高新南七道,高新南環路,高新中四道
十三,南山片區,南新路,學府路,前海大道,海德二道,南光路,僑新路,學海路,文心路,海德三道
十四,蛇口片區:老街路,灣夏路,望海路,太子路。
關於道路進行優化調整的目前我只想到一個,就是關於沙灣出關的調整,現在通過東湖賓館的車轉向彩世界方向的車輛都是要先往沙灣方向再到網球場附近掉頭然後轉向東湖路,我的調整方案是現在所有水庫去往彩世界方向的車輛在布心路和沙灣路紅綠等處左轉,經過加油站後右轉走東樂路經過布心花園在轉向彩世界, 這樣的話這部分車輛就不會影響沙灣進關方向的車輛了 。
5. 深圳的經濟地理區位和交通地理區位的特點
經濟地理區位:是我國的經濟特區,有政策優勢;毗鄰港澳,有華僑流入;勞動力充足;靠近南亞、東南亞,有廣大的消費市場,是我國的南大門。
交通地理區位:陸路交通發達,是我國的沿海城市,海陸交通便利,是空運良好的中轉站。
6. 廣州與深圳哪個城市交通狀況較好
1、深圳的主要交通幹道都是8車道以上(如深南大道、北環大道、濱海大道等),而廣州由於是老城區,很多規劃就是很早以上的,沒有考慮較較多的發展因素,車道明顯比深圳少,除了珠江新城那一帶還好,天河城附近高峰期都是水泄不通。2、我覺得廣州隨意變道的現象比深圳多很多,尤其是在修地鐵的地方,2車道的,工作日的三四點鍾也很塞車。但是深圳有的公交車路線確實很擁擠,很廣州地鐵3號線差不多吧。
7. 深圳的城市特點是什麼
經濟特區、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和新興移民城市。
深圳是中國大陸地區與世界交往的主要通道和進出口貿易的重要基地,是經濟開放程度最高的城市。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享有「設計之都」、「時尚之城」、「創客之城」、「志願者之城」等美譽。
1、深圳屬亞熱帶海洋氣候,具有濃郁的現代濱海城市特色,常年陽光普照、繁花似錦。近年來,深圳先後被中國政府和國際有關機構評為"國際花園城市"、"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環境保護全球500佳",建市僅20多年,深圳由一個邊陲小鎮發展成為一座經濟繁榮、法制健全、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現代化城市。
2、深圳是中國大陸經濟實力最強、發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高新技術產業、金融業、物流業是深圳的三大支柱產業。
3、深圳是個移民城市,中西文化在這里融匯交流,從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氛圍。
拓展資料:
深圳,簡稱「深」,別稱「鵬城」,是中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廣東省省轄市、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定位的全國經濟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城市、國家創新型城市、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中國三大全國性金融中心之一。深圳—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