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天津資料 » 獅子林大街在天津哪個區

獅子林大街在天津哪個區

發布時間: 2022-06-17 04:50:07

❶ 天津市南開區有什麼著名景點

天津古文化街位於南開區東北角東門外,海河西岸,北起老鐵橋大街(宮北大街),南至水閣大街(宮南大街)。南北街口各有牌坊一座,上書「津門故里」和「沽上藝苑」,長687米,寬5米,系商業步行街。作為津門十景之一,天津古文化街一直堅持「中國味,天津味,文化味,古味」經營特色,以經營文化用品為主。古文化街內有近百家店堂。是天津老字型大小店民間手工藝品店的集中地,有地道美食: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煎餅果子,老翟葯糖,天津麻花等。旅遊景點有天後宮,喜馬拉雅,大清郵幣,泥人張彩塑等。

天後在古時被人們稱為護航女神。傳說她是福建人,姓林名默,經常駕船出海,搭救遇難的人,故被後人敬為女神。元時京城每年需北運大批糧食,先從海路運抵天津,然後再轉河運至京城。元政府為祈求航海安全,便將護航女神崇為天妃,並在沿海城鎮建起天後宮。天津的天後宮建於公元1326年。農歷三月二十三日是娘娘的生日。天後宮介紹天津的歷史變革,陳列著各種民俗風情實物。皇會是因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曾游此會而得名。傳統的演出場所在天後宮前的廣場以及宮南、宮北一帶。古文化街建成後,每逢農歷三月二十三日(「天後」誕辰吉日)在此舉行盛大的皇會,表演龍燈舞、獅子舞、少林會、高蹺、法鼓、旱船、地秧歌、武術以及京戲、評劇、梆子等。

景點景觀
南北牌樓
整修後的古文化街,依然保持著當年的建築風貌和基本線型,其建築風格為仿明清小式建築,層高均為一、二層;街區走向自然曲直,錯落有韻;外檐建築尺度適中,商店鋪面長短有序,呈現出鱗次櫛比的古街效果。古文化街充滿了濃郁的古老味、文化味、中國味和天津味。在古文化街南、北兩入口處各建有牌樓一座,其彩繪的形式是「煙琢墨石攆玉」式。其南口牌樓坊心上的文字是「津門故里」(面朝南)和「晴雪」(面朝北);其北口牌樓坊心上的文字是「沽上藝苑」(面朝北)和「金鰲」(面朝南)。

天後宮
天後宮是古文化街的中心地帶,在天津很早就有「先有天後宮,後有天津衛」之說。在天後宮內供奉的是「天後娘娘」——林默,其廣場有兩棵豎立了600餘年大帆桿,在廣場的東側、臨近海河方向有一座戲樓,天後宮廣場形成了相對獨立的空間。

天後宮廣場高高矗立的兩棵帆桿已有600餘年的歷史,據傳,在天後宮建成的不幾年,為了保佑出海的人們永遠平安,在天後宮的門外建起了這個帆桿,在每年的皇會和天後生日的那天,這兩棵高大的帆桿上各掛有24個大紅燈籠,用以祈盼出海人們平安返航,相傳到了夜晚,返航的人們剛剛進入大沽口,就可以遠遠望見家鄉的帆桿了,歸航的人們更是歸心似箭,總是連夜返航與家人團聚。

天後宮內主要有14間,分別是:前殿、正殿、葯王殿、台灣殿、鳳尾殿、藏經閣、關帝殿、元辰殿、啟聖祠、財神殿、碧霞元君殿、王三奶奶殿、良緣閣。

天演廣場(嚴復故居)
古文化街大獅子胡同是嚴復故居所在地,原房屋已不存在。為挖掘歷史文化,先後走訪了嚴復先生的後代和歷史專家,結合景觀設計,在嚴復故居原址建設天演廣場,設立嚴復銅像和天演論石刻。

嚴復(1854~1921年),福建侯官(今閩侯)人,曾改名為宋光,字又陵,又字幾(音:ji幾)道,晚年號為:瘉壄(音:yu ye愉野)老人。以譯述赫胥黎的《天演論》而在中國近代思想界名聲顯赫,是中國近代維新派的代表人物,他以進化論為武器,喚醒人們「自強保種」,挽救民族危亡,他被毛澤東主席評為「代表了全中國共產黨出世以前向西方尋找真理的一派人物」(毛澤東《論人民民主專政》),——與洪秀全、康有為、孫中山齊名。嚴復在津還創辦了《國聞報》,積極宣傳變法圖強,在中國近代史中留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

仿古彩繪
在古文化商貿區的建設中,天津市房產總公司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對古文化街進行了整修。整修後的古文化街,在注重提高防火、抗震等級的同時,增添了供暖、製冷、通訊、公共衛生設備和停車場等配套設施,整個街區總體配套功能得到全面提升。

為了提高街區的文化品位,天津市房產總公司採取公開招投標的方式,聘請多家專業設計單位,進行嚴格篩選,好中選優,並對街區地面鋪裝、小品雕塑、燈飾點綴、門窗造型等實施了統一布局和精心設計。為了延續天津歷史文脈,展示天津民俗,保留百年民居通慶里、擁有600年歷史的古建築玉皇閣和中西合璧式民居建築劉家大院;位於街區兩端的牌樓得到了重新修復,「旋子大點金」式的彩繪,使南口的「津門故里」、「晴雪」和北口的「沽上藝苑」、「金鰲」十二個大字又泛出了金光;坐落在街北入口處的「天津古文化街」石碑,源自天津薊縣上億年的古化石上,鐫刻著李瑞環同志的題字,與整修後的古文化街街景更加協調。最為別具特色的當屬古文化街仿古彩繪了。宮前廣場展示的是以天津民俗為內容的彩繪畫面,描繪了清末民初天津衛的市井民俗;從街南到街北依次展開的仿古彩繪,其西側以中國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為題材,東側則以中國歷史故事、古代傳說以及戲劇名作為題材,並依照漢、唐、宋、元、明、清的歷史順序逐一展開,使廣大遊客彷彿置身於浩瀚的歷史長河之中。

實用信息
遊玩路線
游覽時間:3小時

適合人群:朋友

到達方式:公交

途中景點:津門故里牌坊→天後宮→民俗文化館→古玩城→商業廣場→官銀號→沽上藝苑牌坊→玉皇閣→通慶里→文化小城→戲樓

交通指南
自駕車

1、市外(北京市-天津古文化街旅遊區)

途經:S30京津高速-下雙街出口-京津快速-京津路-天泰路-黃緯路-五馬路-海河東路-獅子林大街-張自忠路-景區正門

需時:1小時45分鍾

2、市內

途經:黃河道-南馬路-城廂東路-東馬路-通北路-張自忠路-景區正門

需時:11分鍾

自由行

1、公交車方式

公交車路線:15路、12路、856路、907路、861路、675路、681路、863路、903路、907路、469路

目的地站點:東馬路站

票價:2元/人

班次:10分鍾/班

首/末班車時間:06:00-21:00

2、計程車方式

起步價:11元

地理環境
古文化街位於天津市南開區東北角(天津公路零點)東門外,海河西岸,北起老鐵橋大街(宮北大街),南至水閣大街(宮南大街)。南北街口各有牌坊一座,上書「津門故里」和「沽上藝苑」,長687米,寬5米,系商業步行街。

天後在古時被人們稱為護航女神。傳說她是福建人,姓林名默,經常駕船出海,搭救遇難的人,故被後人敬為女神。元時京城每年需北運大批糧食,先從海路運抵天津,然後再轉河運至京城。元政府為祈求航海安全,便將護航女神崇為天妃,並在沿海城鎮建起天後宮。

天津的天後宮建於公元1326年。農歷三月二十三日是娘娘的生日。介紹天津的歷史變革,陳列著各種民俗風情實物。皇會是因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曾游此會而得名。傳統的演出場所在天後宮前的廣場以及宮南、宮北一帶。古文化街建成後,每逢農歷三月二十三日(「天後」誕辰吉日)在此舉行盛大的皇會,表演龍燈舞、獅子舞、少林會、高蹺、法鼓、旱船、地秧歌、武術以及京戲、評劇、梆子等。

歷史文化
古文化街是由仿中國清代民間小式店鋪組成的街道。以元代古跡天後宮為中心,天後宮俗稱「娘娘宮」,是古文化街上的主要參觀旅遊項目。

這條街上有一座享譽幾百年的古廟,它原名「天妃宮」,後改稱「天後宮」。天津東臨渤海,背倚京城,自古就是舟車匯集的水陸交通樞紐。天後宮就是在漕運大發展的情況下,為庇佑漕運建立起的祭祀海神天後的廟宇。

於1986年元旦建成開業。自古以來,這一帶就是天津最大的集市貿易和年貨市場,每年春季,天津規模盛大的皇會——娘娘誕辰吉日就在這里舉行,屆時表演高蹺、龍燈、旱船、獅子舞等。新建的古文化街內除兩端牌樓及宮前戲樓為仿清大式建築外,其餘近百棟房屋皆為仿清民間小式古建築。

漫步古文化街,進出店鋪時,您會看到許多店鋪門面檐下、枋間有一幅幅極具江南造園藝術風格的蘇畫。構圖生動有典,形態逼真,使得古文化街絢麗無比,風采迷人。

在門面建築裝飾中除彩繪故事畫外,另樹一幟的是磚、木雕刻裝飾。其內容廣泛,多數帶有濃郁的民俗氣息和吉祥喜慶寓意。

士寶齋前木雕取意《清明上河圖》幾處波瀾起伏、情節變化的畫面。北頭一幅是:汴河岸邊泊著許多船隻,河心一隻大船上七八人拚命搖櫓。船工的奮力以進,說明載重量之大河水上運輸的繁忙緊張情況。中間一幅,畫面正中是汴河上東水門外的虹橋。橋下一隻載滿大船正要通過,全體船夫緊張操作,橋上車輛、牲口、各色行人和看水、看船的人摩肩接踵,構成一股都會生活的洪流,是《清明上河圖》畫卷的高潮部分。

古文化街無論建築風貌、店鋪裝修、匾額楹聯,經營商品都帶有濃郁的藝術氣息。漫步古文化街上已足賞心悅目;而古玩、字畫、文房四寶、碑帖、古籍、楊柳青年畫、泥人張彩塑、天津風箏等專業店鋪叢聚本街,供您觀賞、選購。至於中西樂器、藝術陶瓷、裝潢小件也都有專店,買上一兩件,固是愜人心意的事,而流連一番,或許也可以受到熏陶、啟迪,攝取到一些營養吧。

街區特點
建築精美
古文化街的建築總面積有2.2萬平方米,古建築高低錯落、蜿蜒曲折,一閣一檐皆有講究。所有名堂,一律青牆紅柱、磨磚對縫,配上不同形式的隔扇門窗、欄桿、屋頂翼角,顯得雋秀、古樸、典雅,加之匾額、楹聯、宮燈、旗幡、精美的木雕及1500多幅艷麗的油漆繪畫,更增添了這條街的古典文化氣息。

經營商品
街上大致經營3類商品:①文物、古玩及古傢具,如文房四寶、古舊書籍、傳統年畫、珠寶玉石、古式家什等。②民間傳統商品,如娃娃樂、泥人張的彩塑、有300多年歷史的楊柳青年畫、風箏魏的風箏、刻磚劉的磚刻、修竹齋的劉海空竹、景德鎮的瓷器、蘇州的刺綉等。③酒樓、茶莊、飯館和娛樂場。天後宮前廣場和露天戲台經常演出地方戲劇、民間曲藝。

著名建築
天津古文化街為津門十景之一,景名「故里尋蹤」。古文化街位於南開區東門外,南北街口各有牌坊一座,上書「津門故里」和「沽上藝苑」,這里在古代是祭祀海神和船工聚會娛樂之場所。現已修復的古文化街包括天後宮及宮南、宮北大街。天後宮俗稱「娘娘宮」,是古文化街上的主要參觀旅遊項目。

天津的天後宮建於公元1326年,每年這時都舉行「皇會」,表演高蹺、龍燈、旱船、獅子舞等,百戲雲集,熱鬧非常。今日天後宮已成為天津民俗博物館,介紹天津城、天後宮及皇會的興起和變遷,陳列明代天津城磚、清代漕運模型及各種民俗造型(婚禮儀仗、服飾等)、清代水機等文物。

除了天後宮,這里擁有距今600年天津最大的道教殿堂——玉皇閣,最具天津特色的四合院群落——通慶里,和中西合璧式的天津八大家之一的劉家大院。而古玩、字畫、文房四寶、碑帖、古籍、楊柳青年畫、泥人張彩塑、天津風箏等專業店鋪也叢聚本街。

其他
名俗風情
古文化街的「皇會」,也是一個遐邇聞名的傳統活動。「皇會」最初叫「娘娘會」。相傳農歷三月二十三日,是「天後宮」海神娘娘的生日。清代康熙年間開始,在海神娘娘誕辰之前出會4天。每逢此時,民間的法鼓會、大樂會、鶴齡會、重閣會、中幡會、高蹺會等,沿街表演各種技藝,呈現一番盛況。古文化街修復以後,每年農歷三月二十三日,又恢復了「皇會」。在這一天,以龍燈、高蹺、旱船、秧歌、法鼓、中幡、獅子舞和武術等表演為主,街頭熙熙攘攘,熱鬧異常,成為豐富市民文化生活的盛舉。不可不留「市井相連」的古文化街,盡管來自祖國四面八方和天津的各種工藝品,應有盡有。其中具有濃厚天津地方特色的楊柳青年畫、「泥人張」彩塑和「風箏魏」風箏等,最為著名。

建築特色
整體建築是仿清代民間建築風格,在宮南和宮北兩邊,各有一座彩繪牌坊,分別是「津門故里」和「沽上藝苑」四字,街內的近百家店鋪均為清式建築,門窗上多飾有彩繪圖案,內容以歷史、神話、人物、花鳥為主,形式有透雕、浮雕、圓雕等。

古文化街以經營文化用品為主,如文房四寶、名人字畫、文物古玩、工藝品等,最有名的有楊柳青畫社、泥人張彩塑工藝品經營部等。此外,古文化街還有老字型大小的小吃鋪,如石頭門坎飯庄等。

❷ 天津市中心在哪裡在哪個區具體在什麼地方

天津市中心在和平區,中心是指內環線以里的部分,也就是600路公交的行車路線,也就是東站後廣場、獅子林大街、北馬路、西馬路、南京路、小白樓、十一經路延線包圍的部分。如果指繁華區域多指和平路、大胡同、濱江道、小白樓一帶。

(2)獅子林大街在天津哪個區擴展閱讀:

截至2017年底,天津下轄16個市轄區,共有街道、鄉、鎮245個。市轄區分為中心城區、環城區、濱海新區和遠郊區。

中心城區是天津的發祥地,也是政治文化教育經濟商業中心。按照服務業功能,中心城區按照「金融和平」、「商務河西」、「科技南開」、「金貿河東」、「創意河北」、「商貿紅橋」的功能定位。

天津,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也是中國北方最大的開放城市和工商業城市。天津簡稱「津」,意為天子經過的渡口,也稱「津沽」、「津門」。

天津所在地原為海洋,四千多年前,在黃河泥沙作用下慢慢露出海底,形成沖積平原。古黃河曾三次改道,在天津附近入海,3000年前在寧河區附近入海,西漢時期在黃驊縣附近入海,北宋時在天津南郊入海。金朝時黃河南移,奪淮入海,天津海岸線固定。

❸ 天津市區六區包括哪些

天津市內六區包括:和平區、河東區、河西區、南開區、河北區和紅橋區。

這六個區屬於天津市中心城區,是天津的發祥地,也是天津的政治、文化、教育、經濟、商業中心。按照服務業功能,中心城區按金融和平、商務河西、科技南開、金貿河東、創意河北、商貿紅橋的功能定位。

其中和平區佔地面積10平方千米,區政府位於小白樓街道曲阜道81號;河東區佔地面積39平方千米,區政府位於上杭路街道泰興南路32號;河西區佔地面積37平方千米,區政府位於大營門街道紹興道4號;南開區佔地面積39平方千米,區政府位於長虹街道黃河道390號;河北區佔地面積27平方千米,區政府位於望海樓街道獅子林大街284號;紅橋佔地面積21平方千米,區政府位於西於庄街道勤儉道202號。

(3)獅子林大街在天津哪個區擴展閱讀

天津是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除了上述市內六區之外,還包括十個區,分別是:濱海新區、東麗區、西青區、津南區、北辰區、武清區、寶坻區、靜海區、寧河區、薊州區,全市一共16個區,分為市轄區分為中心城區、環城區、濱海新區和遠郊區。

其中濱海新區,是天津市下轄的副省級區、國家級新區和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是北方對外開放的門戶、高水平的現代製造業和研發轉化基地、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物流中心、宜居生態型新城區。由原塘沽區、漢沽區、大港區以及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區域整合而成。

❹ 河北區獅子林大街封了嗎

河北區獅子林大街封控信息科關注官方信息。
獅子林大街位於天津市河北望海樓,由天津建委建成,共計房屋3戶,小區物業公司為街道辦事處(居委會)代管物業。

❺ 天津市有多少個鄉鎮街道

天津有16個市轄區,共有鄉鎮級區劃數為240個。市轄區分為中心城區、環城區、遠郊區。

相關說明

天津簡稱津,意為天子經過的渡口,別名津沽、津門等。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天津作為直轄市。

天津是中國北方十幾個省市區對外交往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是拱衛京畿的要地和門戶。天津土地總面積119、19萬公頃,戶籍人口1044、40萬人,轄16區,擁有五大道、天津之眼、 鼓樓、 盤山、古文化街、 水上公園、黃崖關長城等景點。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天津 (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

❻ 天津市河北區獅子林大街(望海北里)郵編是什麼

天津市河北區獅子林大街(望海北里)郵編是300143

❼ 津南區在哪市內六區是哪六區

津南區是天津市四個環城區之一。位於天津市東南部,海河下游南岸,素有天津「金三角」之稱。總面積420.72平方公里,轄8個鎮和地處市區的長青辦事處。

津南區東臨天津港,西連市中心城區,南接大港石化工業區,北依海河,占海河綜合開發全長72公里的中下游32公里,處於天津市經濟發展的主軸上,是承接中心城區城市功能和濱海新區產業功能的重要地區,東部的葛沽鎮是濱海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天津市內六區是指:河東區 河西區 河北區 和平區 南開區 紅橋區。

按照服務業功能,中心城區按照「金融和平」、「商務河西」、「科技南開」、「金貿河東」、「創意河北」、「商貿紅橋」的功能定位。

和平區。面積10平方千米,人口47萬。郵政編碼300041。區人民政府駐曲阜道。
河東區。面積39平方千米,人口68萬。郵政編碼300171。區人民政府駐十一經路。
河西區。面積37平方千米,人口74萬。郵政編碼300202。區人民政府駐紹興道。
南開區。面積39平方千米,人口79萬。郵政編碼300100。區人民政府駐黃河道。
河北區。面積27平方千米,人口62萬。郵政編碼300143。區人民政府駐獅子林大街。
紅橋區。面積21平方千米,人口56萬。郵政編碼300131。區人民政府駐勤儉道。

❽ 天津獅子林橋坐落在哪

就在河北區與南開區交界處,獅子林大街與海河交界處,橋上都是獅子,獅子林大街與昆緯路交口的是金獅立交橋.

❾ 天津都有哪幾個區

共16個。其中,1個副省級區(濱海新區)、12個市轄區、3個市轄縣(靜海縣、寧河縣、薊縣)行政區劃一、市內六區 市區面積人口郵政編碼區人民政府地址身份證區分和平區10平方千米27萬300041曲阜道120101河西區37平方千米87萬300202紹興道120103南開區39平方千米101萬300100黃河道120104河東區39平方千米86萬300171泰興南路120102河北區27平方千米78萬300143獅子林大街120105紅橋區21平方千米53萬300131勤儉道120106二、濱海新區 郊區面積人口郵政編碼區人民政府地址身份證區分濱海新區2270平方千米248萬300457新港街道新港二號路120107三、環城四區 郊區面積人口郵政編碼區人民政府地址身份證區分東麗區460平方千米56萬300300張貴庄街道120110西青區545平方千米68萬300380楊柳青鎮120111津南區401平方千米59萬300350鹹水沽鎮120112北辰區478平方千米70萬300400果園新村街道120113三、遠郊二區三縣 郊區面積人口郵政編碼區人民政府地址身份證區分武清區1570平方千米95萬301700楊村鎮120114寶坻區1523平方千米80萬301800城關鎮120115薊縣1593平方千米78萬301900漁陽鎮120225寧河縣1414平方千米42萬301500蘆台鎮120221靜海縣1476平方千米78萬301600靜海鎮1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