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津市以前屬於哪個省份
天津市以前屬於河北省。
歷史沿革:
天津所在地原來是海洋,四千多年前,在 黃河泥沙作用下慢慢露出海底,形成沖積平原。古黃河曾三次改道,在天津附近入海,3000年前在寧河縣附近入海,西漢時期在黃驊縣附近入海, 北宋時在天津南郊入海。 金朝時黃河南移,奪淮入海,天津海岸線固定。
漢武帝在武清設置鹽官。
隋朝修建京杭運河後,在南運河和北運河的交會處(今金剛橋三岔河口),史稱三會海口,是天津最早的發祥地。
唐朝在蘆台開辟了鹽場,在寶坻設置鹽倉。
遼朝在武清設立了「榷鹽院」,管理鹽務。
南宋 金國貞佑二年(1214年),在三岔口設直沽寨,在今 天後宮附近已形成街道。是為天津最早的名稱。
元朝改直沽寨為海津鎮,這里成為漕糧運輸的轉運中心。設立大直沽鹽運使司,管理鹽的產銷。
明建文二年(1400年),燕王 朱棣在此渡過 大運河南下爭奪皇位。朱棣成為皇帝後,為紀念由此起兵「 靖難之役」,在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將此地改名為天津,即天子經過的渡口之意。作為軍事要地,在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帶,天津開始築城設衛,稱天津衛,揭開了天津城市發展新的一頁。後又增設天津左衛和天津右衛。
清 順治九年(1652年),天津衛、天津左衛和天津右衛三衛合並為天津衛,設立民政、鹽運和稅收、軍事等建置。雍正三年(1725年)升天津衛為天津州。雍正九年(1731年)升天津州為天津府,轄六縣一州。
清末時期,天津作為 直隸總督的駐地,也成為李鴻章和 袁世凱興辦洋務和發展北洋勢力的主要基地。
1860年,英、法聯軍佔領天津,天津被迫開放,列強先後在天津設立租界。
1900年7月,八國聯軍攻打天津,天津淪陷。1901年,由八國聯軍組成的天津都統衙門下令拆除城牆。
民國初年,天津在政治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數以百計的下野官僚政客以及清朝遺老進入天津租界避難,並圖謀復辟。其中包括民國總統黎元洪和前清廢帝溥儀。
1928年6月,國民革命軍佔領天津,南京國民政府設立天津特別市。
1930年6月,天津特別市改為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直轄的天津市。11月,因河北省省會由北平遷至天津,天津直轄市改為省轄市。1935年6月,河北省省會遷往保定,天津又改為直轄市。
侵佔時期日本對天津基本實行武力統治。日軍對天津肆意燒殺搶掠,加上當時天津水災,使天津成為名副其實的人間地獄。被抓走的「勞工」達5萬人。天津曾於清朝大量開辟租界,日軍佔領初期租界內還算比較安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強行佔領其他國家租借地後天津再無寧日。
1949年1月15日凌晨5時,人民解放軍東西突擊集團在金湯橋上勝利會師。17日解放塘沽,天津全境解放。
1949年至1958年2月,天津是中央直轄市。
1958年2月天津劃歸河北省。
1967年1月恢復直轄市。
2. 天津市屬於哪個省份
最早叫
天津衛
隸屬於河北省,以前河北的省會是保定,天津衛
是河北省最大的城市。
3. 天津市以前屬於哪個省
您好,天津市以前屬於河北省。
以下是天津的行政區域變遷史:
隋朝修建京杭運河後,在南運河和北運河的交會處(今金剛橋三岔河口),史稱三會海口,是天津最早的發祥地。
南宋金國貞佑二年(1214年),在三岔口設直沽寨,在今天後宮附近已形成街道。是為天津最早的名稱。
明建文二年(1400年),燕王朱棣在此渡過大運河南下爭奪皇位,在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將此地改名為天津,後稱天津衛,
清末時期,天津作為直隸總督的駐地,也成為李鴻章和袁世凱興辦洋務和發展北洋勢力的主要基地。
1928年6月,國民革命軍佔領天津,南京國民政府設立天津特別市。
1930年6月,天津特別市改為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直轄的天津市。11月,因河北省省會由北平遷至天津,天津直轄市改為省轄市。1935年6月,河北省省會遷往保定,天津又改為直轄市。
1949年至1958年2月,天津是中央直轄市。1958年2月天津劃歸河北省。1967年1月恢復直轄市。
4. 天津市以前屬於哪個省
天津市以前屬於河北省。
歷史沿革:
天津所在地原來是海洋,四千多年前,在 黃河泥沙作用下慢慢露出海底,形成沖積平原。古黃河曾三次改道,在天津附近入海,3000年前在寧河縣附近入海,西漢時期在黃驊縣附近入海, 北宋時在天津南郊入海。 金朝時黃河南移,奪淮入海,天津海岸線固定。
漢武帝在武清設置鹽官。
隋朝修建京杭運河後,在南運河和北運河的交會處(今金剛橋三岔河口),史稱三會海口,是天津最早的發祥地。
唐朝在蘆台開辟了鹽場,在寶坻設置鹽倉。
遼朝在武清設立了「榷鹽院」,管理鹽務。
南宋 金國貞佑二年(1214年),在三岔口設直沽寨,在今 天後宮附近已形成街道。是為天津最早的名稱。
元朝改直沽寨為海津鎮,這里成為漕糧運輸的轉運中心。設立大直沽鹽運使司,管理鹽的產銷。
明建文二年(1400年),燕王 朱棣在此渡過 大運河南下爭奪皇位。朱棣成為皇帝後,為紀念由此起兵「 靖難之役」,在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將此地改名為天津,即天子經過的渡口之意。作為軍事要地,在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帶,天津開始築城設衛,稱天津衛,揭開了天津城市發展新的一頁。後又增設天津左衛和天津右衛。
清 順治九年(1652年),天津衛、天津左衛和天津右衛三衛合並為天津衛,設立民政、鹽運和稅收、軍事等建置。雍正三年(1725年)升天津衛為天津州。雍正九年(1731年)升天津州為天津府,轄六縣一州。
清末時期,天津作為 直隸總督的駐地,也成為李鴻章和 袁世凱興辦洋務和發展北洋勢力的主要基地。
1860年,英、法聯軍佔領天津,天津被迫開放,列強先後在天津設立租界。
1900年7月,八國聯軍攻打天津,天津淪陷。1901年,由八國聯軍組成的天津都統衙門下令拆除城牆。
民國初年,天津在政治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數以百計的下野官僚政客以及清朝遺老進入天津租界避難,並圖謀復辟。其中包括民國總統黎元洪和前清廢帝溥儀。
1928年6月,國民革命軍佔領天津,南京國民政府設立天津特別市。
1930年6月,天津特別市改為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直轄的天津市。11月,因河北省省會由北平遷至天津,天津直轄市改為省轄市。1935年6月,河北省省會遷往保定,天津又改為直轄市。
侵佔時期日本對天津基本實行武力統治。日軍對天津肆意燒殺搶掠,加上當時天津水災,使天津成為名副其實的人間地獄。被抓走的「勞工」達5萬人。天津曾於清朝大量開辟租界,日軍佔領初期租界內還算比較安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強行佔領其他國家租借地後天津再無寧日。
1949年1月15日凌晨5時,人民解放軍東西突擊集團在金湯橋上勝利會師。17日解放塘沽,天津全境解放。
1949年至1958年2月,天津是中央直轄市。
1958年2月天津劃歸河北省。
1967年1月恢復直轄市。
5. 天津曾經是河北的省會嗎
天津曾經是河北的省會,有3次。
第一次:1928年7月,直隸省改稱河北省,省會設在天津,同年10月,省會遷往北平。
第二次:1930年10月,河北省會從北平再遷回天津。1935年6月,河北省省會遷往保定。
第三次:1958年4月18日,河北省省會由保定遷到天津。1966年5月河北省省會再遷保定。
(5)天津早期屬於哪個省份擴展閱讀:
中華民國成立後,當時國民政府建都南京,今河北境域主要屬直隸省,後因直隸省名不符實,以地在黃河以北,於1928年改為河北省。
1930年11月,河北省省會遷至天津。1935年6月,河北省省會遷往保定。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仍為河北省。
1952年,撤銷察哈爾省,將其原察南專區、察北專區劃歸河北省。1956年,撤銷熱河省,將其原大部分轄區劃歸河北省。
1958年,將河北省的順義、延慶、平谷、通縣、房山、密雲、懷柔、大興等縣劃歸北京市。1958年2月,天津劃歸河北省,1967年1月,天津恢復直轄市。
1968年,文化大革命時期,河北省的省會從保定市遷往石家莊市。1973年,將河北省的薊縣、寶坻、武清、靜海、寧河等五縣劃入天津市,自此形成河北省現轄區規模。
6. 以前天津屬於那個省
1949至1958年2月,天津是河北省境內中央直轄市。1958年2月天津劃歸河北。1967年1月恢復直轄市,詳情敬請參閱「網路」。
7. 天津歷史以前屬於哪裡
歷史上的天津從來就不屬於河北省
1.北洋時期(特別市):京都(北京)、津沽(天津)、淞滬(上海)、青島、哈爾濱、漢口。
2.民國期間(1929—1937):南京(首都特別市)、北平、天津、青島、上海、漢口、西京(西安,1933年設)、重慶(1937年設)。
3.抗戰勝利之後(1945—1947):南京(首都特別市)、北平、天津、青島、上海。
4.1947年(院轄市):南京、上海、北平、天津、青島、西京、重慶、哈爾濱、大連。
5.1948年(院轄市):增設沈陽、漢口、長春。
6.1949—1950年:中央直轄:北京市,天津市。
東北大區直轄:沈陽市、鞍山市、撫順市、本溪市。
西北大區直轄:西安市。
華東大區直轄:上海市、南京市。
西南大區直轄:重慶市。
中南大區直轄:武漢、廣州市。
7.1951—1952年:新增東北大區直轄:旅大市。
8.1953年:新增東北大區直轄:長春市、哈爾濱市。
9.1954年,僅保留上海、北京、天津3直轄市,其他12個撤消。(其中天津一度作為河北省會)。
10.1997年,增設重慶直轄市。
直轄次數統計:
北京,天津,上海各6次。
武漢,青島,南京,重慶各4次。
哈爾濱,西安各3次。
大連,長春,沈陽各2次。
鞍山市、撫順市、本溪市各1次。
1949年——1953年,除了北京,天津是中央直轄外,包括上海,鞍山,撫順,本溪等其他城市都是大區直轄,並非中央直轄。
正統天津人的老祖先是安徽中原地區人。天津話與華北語系也不同,方言島。
過去有一段時間把天津劃入河北,完全是錯誤的決定,兩種地域文化不可能融為一體。之後中央恢復天津的正當地位重新回到直轄市行列。
8. 天津屬於哪個省份
天津是直轄市,不屬於任何省份,直轄市跟省的級別是一樣的。
1、天津和河北省 山西省 山東省 香港 澳門特別行政區、是一個級別,我國有4個直轄市 是北京 天津 重慶 上海 。
2、天津是直轄市,是省級的行政單位,天津就相當於一個省,直接歸中央管。
3、直轄市是許多國家的最重要省級行政區,此名稱主要被中國、朝鮮、韓國、越南等漢字文化圈國家所採用。字面意義,即直接由中央政府所管轄的建制城市。直轄市往往需要較多的居住人口,且通常在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各方面上具有重要地位。
4、中華人民共和國共有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特別行政區4種省級行政單位,其中,共有4個直轄市: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重慶市。
5、明顯的區位優勢和經濟政治優勢,在國內主要城市中經濟體量靠前,直轄後能夠輻射,帶動整個地區的經濟的發展,且應與原有直轄市保持一定距離,例如原四川省重慶市為計劃單列市,國內政治經濟地位較為突出。
9. 天津市是屬於哪個省的
天津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不屬於某個省,行政地位與省相同。
1、天津,簡稱津,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環渤海地區經濟中心、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位於華北平原海河五大支流匯流處,東臨渤海,北依燕山。
2、中華人民共和國共有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特別行政區4種省級行政單位,其中,共有4個直轄市:天津市、北京市、上海市、重慶市。
(9)天津早期屬於哪個省份擴展閱讀
天津是長江以北受到西方影響最大的城市,其城市發展反映了中西方文化在此交流、沖突、共存和融合的過程,與西方城市由工業革命引發的近代化不同,
天津城市的近代化是以開埠興商作為其主要推動力量的,是中國近代特殊歷史條件下的產物,研究天津近代城市規劃,對於研究中國近代約開埠城市具有重要的意義。
天津在近代具有特殊的政治地位,它既是京師門戶,又是西方列強向中國腹地滲透的據點和監視京城的基地,在近代早期,它甚至承擔了部分中國政府的外交功能,
在中後期,它又一直作為各政權中央直屬的特別市,受到特殊的重視,因此在中國近代社會史、經濟史等方面都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天津城市發展格局
天津近代城市規劃經歷了租界擴張與馬路建設、局部城市規劃建設、城市總體規劃建設的階段。天津近代城市的發展首先是從租界建設開始的,在1900年之前,租界碼頭的繁榮使天津形成了分別以老城與紫竹林租界為中心的城市「雙核」,
隨著海河兩岸租界區的形成以及華界城市土地開發與道路建設,雙核逐漸拉長、延伸、擴張,形成了以海河為軸線的城市中心帶,即「一帶」。天津城市格局由「雙核」發展到「一帶」的過程,也是城市形態由分散式向集中式過渡的過程。
在近代化過程中,天津城市呈現出明顯的「拼貼式」特徵,局部區域進行了比較完整的道路與市政規劃,形成了相對完整的城市肌理和空間布局,但由於缺乏總體的規劃與通盤的考慮,一直處於「三方四界」的發展模式,因此形成了眾多「碎片」組織拼貼式的城市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