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天津資料 » 天津的自然景觀都有哪些
擴展閱讀
杭州新通教育待遇怎麼樣 2025-05-20 09:26:28
哈工大和廈門哪個好 2025-05-20 09:24:31

天津的自然景觀都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7-24 01:02:16

『壹』 天津有哪些著名的景點

天津好玩的旅遊景點如下:

1、津門故里


天津古文化街位於南開區東北角東門外,海河西岸,系商業步行街,國家5A級景區。作為津門十景之一,天津古文化街一直堅持「中國味,天津味,文化味,古味」經營特色,以經營文化用品為主。

2、瓷房子


瓷房子位於天津市和平區,是一幢舉世無雙的建築,它的前身是歷經百年的法式老洋樓,它的今生是極盡奢華的「瓷美樓奇」,被人們稱為一座價值連城的「中國古瓷博物館」。

3、天津水上公園


天津水上公園位於天津西南部,原稱青龍潭,有北方的小西子之稱,因其有東、西、南三大湖與11個島嶼組成,所以取名水上公園,是天津市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公園。

4、海河風景線


海河風景線,始於三岔口,止於大光明橋,橫穿繁華的天津市區。它宛如一幅長長的風景畫卷,景色包含美麗的海河公園、聞名於國內外的望海樓教堂、雄偉壯觀的「老龍頭火車站」——天津站……

5、黃崖關古長城


黃崖關長城位於天津薊州區,始建於公元556年,是明代薊鎮長城的重要關隘,也是縣境內唯一的一座關城。歷史上,薊州城共有守營墩台十八座,黃崖關為其一,也是最為重要的關隘,明代名將戚繼光任薊鎮總兵時,曾重新設計、包磚大修。

『貳』 天津有哪些自然景觀詳細介紹下 謝謝了

天塔旋雲、黃崖關長城、盤山、獨樂寺、大沽口炮台、海河公園、古文化街、南市食品街和旅館街、水上公園、中環線

『叄』 天津有什麼著名的旅遊景點

天津好玩的旅遊景點如下:

1、津門故里

天津古文化街位於南開區東北角東門外,海河西岸,系商業步行街,國家5A級景區。作為津門十景之一,天津古文化街一直堅持「中國味,天津味,文化味,古味」經營特色,以經營文化用品為主。

5、黃崖關古長城

黃崖關長城位於天津薊州區,始建於公元556年,是明代薊鎮長城的重要關隘,也是縣境內唯一的一座關城。歷史上,薊州城共有守營墩台十八座,黃崖關為其一,也是最為重要的關隘,明代名將戚繼光任薊鎮總兵時,曾重新設計、包磚大修。

『肆』 天津有什麼風景名勝

市內有文化街、食品街、估衣街、鼓樓、天津之眼、海河觀光、意式風情區、五大道、瓷房子、天塔。。
塘沽有外灘、極地海洋館、洋貨、航母
薊縣有盤山、長城、漁橋水庫、大溶洞、清東陵等
周邊有楊柳青、石家大院、霍元甲故居等等

『伍』 天津風景區有哪些景點

天津的風景區有鼓樓古文化街這些都屬於天津特色的景區景點

『陸』 天津市有哪些景點

河濱公園、郭家溝、勝泉庵旅遊風景區、遙橋峪水庫、黃峪口風景區。

河濱公園園內有楠園,竹屋、竹廊、竹亭、竹籬笆,一片鬧中取靜的楠竹天地,一派濃濃的山村野趣。園內開設有游泳池、旱冰場、游藝廳等場館,有大型電動飛機、空中腳踏車、碰碰車等游樂項目。河濱公園園中波光粼粼,斷橋曲岸,樹木成蔭,亭廊閣榭,獸館舍,掩映其間,湖畔主景「湖瀕樓」飛檐斗拱,古樸典雅。園中植樹80餘種,2萬多株。飼養動物55種,珍禽300餘只。

『柒』 天津十大名勝古跡有哪些可以說說嗎

1、大悲院,是天津地區保存完好、規模較大的佛教寺院。由舊廟和新廟兩部分組成。舊廟為清康熙八年(1669年)重建、殿內珍藏魏晉南北朝至明清各代銅、鐵、木。石造像數百尊。新廟為1940年創建,由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配殿、耳房和迴廊構成。殿內舊有唐僧玄奘靈骨。

8、大沽口炮台遺址,素有津門海防要隘之譽。天津是北京的門戶,清咸豐八年為加強海防,確保京畿安全,在天津建炮台6座,分以威、震、海、門、高5字為名號,另一座建在北岸石壁上。 大沽炮台興建於道光二十年,共有炮台四座,大炮三十尊,駐軍八、九千人。

9、石家大院,是清代津門八大家之一石萬程第四子石元士舊宅。始建於1875年,佔地6000多平方米,由大、小四進院落組成,規模宏大,建造精巧,有「華北第一宅」之稱。

10、五大道小洋樓,天津有近千幢漂亮的小洋樓,古舊韻味引人入勝,英式、法式、德式、俄式、意式等各種不同風格的建築物爭奇斗妍,天津又被稱為「世界建築博物館」。

『捌』 天津市著名的景點有哪些

五大道

五大道是一個區域的泛指,位於天津中心市區的南部,這里東、西向並列著以中國西南名城成都、重慶、常德、大理、睦南及馬場為名的五條街道,共有22條馬路。天津人把這里統稱為「五大道」。五大道地區擁有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建成的英、法、意、德、西班牙不同國家建築風格的花園式房屋2000多所,其中風貌建築和名人名居有300餘處,被公認為天津市獨具特色的萬國建築博覽會。

寧園

寧園位於天津北站以北,中山北路北側,育紅路南側,佔地45.65公頃,水面11.7公頃。寧園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園林景觀。公園前身系清末官立種植園。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直隸總督袁世凱為推行新政,委派周學熙以工藝總局名義在天津北站附近籌辦種植園, 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正式開湖建園。出於在園內為慈禧太後建造行宮的想法,園內建築在策劃設計上頗具匠心。

天津之眼

「天津之眼」即坐落於當年朱棣率千軍萬馬渡河之處——永樂橋之上的巨型摩天輪,是世界上唯一一座跨河建設、橋輪合一的摩天輪,兼具觀光和交通功用。上仰天子之渡靈氣,下擁九河下梢風光,其奇思妙想、巧奪天工的設計是世界摩天輪建設方面的一大突破。 摩天輪高度為120米,有48個透明座艙,每艙可乘8個人,艙內舒適寬敞,有空調調節溫度,可同時供384人觀光,依據季節不同安排運營時間。摩天輪依靠電力驅動,勻速旋轉,約30分鍾左右旋轉一周。座艙到達最高處時,乘客能看到方圓數十公里的景緻,海河風貌盡收眼底。

盤山

盤山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位於中國天津市北部薊縣境內,距天津120公里,西臨北京僅90公里,素稱「京東第一山」。盤山主峰掛月峰,海拔864.4米,如春筍破天而立,雄渾巍峨,峭拔壯麗。因秋夜山高月低,玉盤高懸峰顛,故名掛月峰。遊人登峰遠眺,晨可觀東海日出 ,夜可望京城燈火。峰下有雲罩寺,唐代道宗大師建,因地臨絕頂,雲掩霧罩,敕賜今名。主峰前有紫蓋峰,形如傘蓋;後有自來峰,與掛月峰相連,峰頂建有八角重檐鍾亭,內懸巨鍾;東有九華峰,狀如蓮花;西有舞劍峰,峰頂一平如砥。盤山五峰攢簇,佛界譽為「東五台山」,群巒競秀,景色如畫。

周鄧紀念館

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位於天津風景秀麗的水上公園北側,佔地面積7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3000平方米,是一座園林式的偉人紀念館。建築高21.3米主體為三層,布局呈「工」字型,屋頂採取傳統重檐形式並結合現代工藝,石材屋面,外檐鑲嵌花崗石,色彩樸素淡雅。館外紀念廣場、巨型花崗岩雕像《高山仰止》、不染亭、紀念林、草坪花卉與主建築相互襯托,環境幽雅,氣氛莊重。館內藏品豐富、文物價值彌足珍貴。

天津古文化街

以天後宮為中心的古文化街,南口的牌樓上高懸「津門故里」大匾,標志著這一帶是800年前的一處居民聚落點。金代在這里建立了天津城市最早的政治建制--直沽寨,今日市區就是以這一帶為原始中心區域而逐漸拓展的。當人漫步這條古老街道時,總要情不自禁地尋覓歷史的蹤跡,體會一下古味、中國味、天津味和文化味,而且非尋不能出情趣。

黃崖關長城

黃崖關長城在薊縣北30公里的崇山峻嶺之中,始建於公元556年,明代名將戚繼光任薊鎮總兵時,曾重新設計,包磚大修.這一段長城建築特點是,台牆有磚有石,敵樓有方有圓,砌壘磚有空心有實心。關城塞堡、敵台水關,應有盡有,接山跨河,布局巧妙,集雄險奇秀於一身。這里有第一座長城博物館和一座當代長城碑林。現在黃崖關長城游覽區的主要景點有:黃崖正關、太平寨與點將台、寡婦樓、王帽頂山與八卦城、長城碑林、毛澤東詩詞墨跡碑林、黃崖關、黃崖關長城、黃崖關城、黃崖水關、黃崖關八仙洞、太平寨。

精武門·中華武林園

精武門·中華武林園是世界精武之源,也是世界精武之根。精武門·中華武林園已被列入天津市十二五規劃,是天津市2010年文化旅遊產業重點項目。精武門·中華武林園是集國內外武術文化交流、旅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影視基地於一體的世界精武文化中心和以武術為主體,集館藏、民俗、文化、武術演練、餐飲、住宿、康療、健身、娛樂、休閑為一體的綜合性特色文化旅遊區 。

天津海河意式風情區

坐落在河北區南端,曾是天津近代史上義大利租借地的中心區,已有近百年歷史。原有街區及建築基本保持原貌,是至今我國乃至東南亞地區最大的也是唯一的義大利文化集中地,幾乎包含了義大利各個時期不同風格的建築。在這個區域的周圍有諸多著名的近代和現代歷史名人故居,如梁啟超飲冰室、李叔同故居、曹禺故居和袁世凱、馮國昌宅邸等,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具有十分廣闊的開發利用價值。

天津希樂少兒休閑旅遊區

天津希樂城是亞洲規模最大的少兒職業探索樂園。項目佔地面積38000平方米,場館建築面積22000平方米。希樂城擁有61個體驗館,110種職業體驗。在這里孩子們可以親身體驗中華文化、環保科技、國防教育、商業服務、社會服務、娛樂傳媒、休閑飲食等職業,為3-15歲的孩子帶來前所未有的體驗樂趣。

『玖』 天津景區有哪些景點推薦

天津古文化街旅遊區(津門故里)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以天後宮為中心的古文化街,南口的牌樓上高懸「津門故里」大匾,標志著這一帶是800年前的一處居民聚落點。金代在這里建立了天津城市最早的政治建制--直沽寨,今日市區就是以這一帶為原始中心區域而逐漸拓展的。當人漫步這條古老街道時,總要情不自禁地尋覓歷史的蹤跡,體會一下古味、中國味、天津味和文化味,而且非尋不能出情趣。「故里尋蹤」一名由此而來。
這條街上有一座古廟,原名叫「天妃宮」,後改為「天後宮」。因此廟門以北的一段街,叫宮北大街;廟門以南的一段街,叫宮南大街。要了解這一帶的歷史,還要從這座古廟談起。
這座古廟是海神廟,它所供奉的海神娘娘,在史書和傳說中都真有其人。史書記載著她姓林,是宋代福建莆田湄州島人,生於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卒於北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因出生後一段時間不會哭,故起名林默。她生在海島,嫻於水性,遂有一個美麗傳說流傳在民間:「能乘席渡海,雲游島嶼間,人呼神女,又曰龍女」。在宋代,我國的航海事業雖有較大發展,但在當時的造船和航海技術條件下,海上安全無保障是嚴酷的事實。廣大從業者幻想有一種超人力量,來保佑他們平安地飄洋過海,林默的一些傳說,便很自然地被選中作為超人力量的偶像,成了他們心目中的「保護神」。
盤山風景區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盤山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景區盤山,位於中國天津市北部薊縣境內,距天津120公里,西臨北京僅90公里,素稱「京東第一山」。

盤山主峰掛月峰,海拔864.4米,如春筍破天而立,雄渾巍峨,峭拔壯麗。因秋夜山高月低,玉盤高懸峰顛,故名掛月峰。遊人登峰遠眺,晨可觀東海日出,夜可望京城燈火。峰下有雲罩寺,唐代道宗大師建,因地臨絕頂,雲掩霧罩,敕賜今名。主峰前有紫蓋峰,形如傘蓋;後有自來峰,與掛月峰相連,峰頂建有八角重檐鍾亭,內懸巨鍾;東有九華峰,狀如蓮花;西有舞劍峰,峰頂一平如砥。盤山五峰攢簇,佛界譽為「東五台山」,群巒競秀,景色如畫。

盤山雄偉險峻,峰巒疊嶂,雲海松濤,水石清奇,幽深迷人,以「五峰」、「八石」、「三盤之勝」而奇特稱絕。歷代曾建有72座寺廟,13座寶塔和皇家園林--靜寄山莊。清代乾隆皇帝28次游覽盤山勝境,曾贊嘆:早知有盤山,何必下江南。經過近年深度開發,恢復修建了入勝及天成寺、萬松寺、雲罩寺等一批寺廟,新辟了多處景點,並建成了達千米的盤山客運索道。

盤山風景色勝區歷史悠久,寺廟、佛塔等文物古跡眾多,是有「東五台山」美譽的佛教勝地,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盤山最著名的景觀天成寺小區,座落在「三盤之勝」的下盤,清乾隆皇帝替身和尚雲海法師曾在此修行。寺院內有飛帛澗、涓涓泉,御碑、寶塔,以及虯枝四伸,形如傘蓋的千年古柏、古銀杏。寺內大雄寶殿、三聖殿、江山一覽閣、卧雲樓等建築,雄偉庄嚴,朴實素雅,既彌漫著濃厚的佛教色彩,又具有宮苑氣氛和園林風格,使人流連忘返。

盤山最為著名的是盤山石刻。姿態萬千,形態各異,氣勢壯觀,分布於盤山石刻星羅棋布,有的刊鑿於碩岩峭壁,有的題刻於巨石之上;有太余大字,也有方寸之書。這里名人詩詞多,僅僅皇帝題記的詩文達300多首,是一部雕刻在石頭上的詩集;這里書法碑刻豐富,形成年代長,書法體例多,賦予盤山石勝景觀以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鐫於東、西浮青嶺之間險峻山口東側巨石之上的「入勝」二字,字徑2米,楷書,出自清末軍機大臣、文華殿大學士榮祿之手筆,落款仲華,筆力清秀挺健,瀟灑自如。出處於古詩:山色蔥籠入勝境,空谷低回溪流聲。恰到好處地形容遊人由此便開始了「入勝尋幽」的意境。

盤山的特色景觀是上盤松勝,萬千松樹,千姿百態,與懸崖奇石,清溪響澗相得益彰,構成了盤山絕妙的風景畫。盤山迎客松位於澗水之旁,八方橋畔,為盤山及到京、津地區著名的古樹名木之一。其干圍八尺,高足三丈,枝杈伸展,微向前傾,似在揖手迎客,謂為盤山迎客松。迎客松蒼勁挺拔,與周圍茅亭、石橋、響澗,點綴在山谷之中,極其和諧自然。

『拾』 天津有哪些風景名勝

天津風景名勝

1.文廟在天津舊城東門里,又名孔廟,因與武廟相對,俗稱文廟。是天津市區保存完整、規模最大的古代建築群。大殿始建於明正統元年(1436年),後經明天順、萬曆,清康熙、乾隆等各代重修、擴建。清雍正年間,天津府、縣同設治所於城內,因而廟東側為府廟,西側為縣廟,均有照壁、拌池、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崇聖祠和配殿等。府廟主體建築的殿頂均用金黃色琉璃瓦覆蓋,雕梁畫棟,裝飾精美。廟外有二柱三樓式牌坊兩座,明代建造,萬曆、清康熙年間重修,是天津市內僅存的過街牌樓。

2.天後宮俗稱"娘娘宮",在天津舊城區東門外、三岔河口西岸、現在的古文化街上。始建於元代泰定 元年(公元1326年),明代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重建,為天津市區最古老的建築。天後宮坐西朝東,面對海河,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宮內供奉著天後娘娘。天後在古時被人們稱為護海女神。傳說她是福建莆田人,水性極好並經常駕船出海搭救遇難的人,故被後人敬為女神。農歷三月廿三日是娘娘的生日,每年這時都舉行"皇會",表演高蹺、龍燈、旱船、獅子舞等。百戲雲集,熱鬧非常。現在的古文化街包括天後宮及宮南、宮北大街,全長580米,寬7米。

��天後宮的建築大多是仿清代民間小式建築。街內有近百家店鋪,主要經營文化用品、古舊書籍、民俗用品、傳統手工藝品等。著名的楊柳青年畫、泥人張彩塑、風箏魏風箏、刻磚劉磚刻等都在這里設了專門店鋪。現在天後宮已成為天津民俗博物館,介紹天津的歷史沿革,陳列著各種民俗風情實物。

3.天津-盤山風景名勝區

盤山風景名勝區,位於天津市薊縣西北15公里處,又因她雄踞北京之東,故有"京東第一山"之譽。 山舊名無終、徐無、四正、盤龍。相傳東漢末年,無終名士田疇不受獻帝封賞、隱居於此,因此人稱田盤山,簡稱盤山。
盤山是燕山山脈南緣的一段,東西長20公里,南北寬10公里,雄偉多姿,景色幽古,久負盛 名,曾入中國15大名山之列。遠在初唐時,太宗東征凱旋途中到此游賞,就曾贊口不絕。到明清兩代,這里建起寺廟72座、寶塔13座,行宮、樓台比比皆是,景況空前。清乾隆第一次巡遊盤山時贊嘆說:"早知有盤山,何必下江南。"命人在山東部興建行宮"靜寄山莊",此後又27次到此巡遊。但時至本世紀上半葉,由於戰亂破壞、年久失修,建築多不復存。近10餘年,這座名山得到了很好的整修和開發,再次成為令世人矚目的游覽勝地。
盤山景區面積106平方公里,有"五峰"、"八石"、"三盤"之勝,還有天成寺、萬松寺、雲罩寺、舍利塔等古代建築。五峰為掛月峰、紫蓋峰、自來峰、九華峰、舞劍峰,與山西五台山相呼應,號稱"東五台"。主峰掛月峰,海拔864米。五峰攢簇,引人入勝。
由西路登山,山勢呈上、中、下三盤之狀。三盤景緻各具特色,上盤松、中盤石、下盤水,人稱"三盤之勝"。
從蓮花嶺進山,轉過刻有"入勝"兩個巨字的大石,經過四正門徑、元寶石、迎客松,便到了下盤。下盤以秀水著稱,有水質凜冽甘美的涓涓泉、名曰滴水瀨的流瀑和被譽作"立沛甘露 "的紅龍池。盤山第一大寺天成寺也建在這里,此寺始建於唐代,後經重修,現廟門匾額上的"天成寺"三字出自乾隆親手筆。寺仙正殿"江山一鑒閣"面澗背崖,雕梁畫棟,古樸雅緻。閣西有座8角13層淺黃色舍利塔,它結構精巧,風姿綽然。
繼續上行,過萬人悉,登歡喜嶺,即達中盤。中盤奇石嶙峋,或險或怪,千姿百態。"八石"中的懸空石、搖動石、天井石、將軍石等都在這里,搖動石是一塊狀似壽桃的巨石,但伸手一推它即晃動起來,令人叫絕。
登臨上盤,這里松木蒼翠,林翳蔽天,而且長勢怪異,有的似卧龍、飛鷹,有的像鳳翅、傘蓋,難怪有"上盤松"之說。攀上盤山頂峰掛月峰,真如刻在石壁上的杜甫名句,給人"一覽眾山小"的感受。峰上有座建於唐代的定光佛舍利塔,塔高12米,傳說每年除夕,塔上便有佛光閃射。
在盤山腳下的薊縣城內,有著名的千年古剎獨樂寺。據說安祿山叛唐,就是在此處誓師,他喜獨樂,故以"獨樂"二字名寺。寺內主體建築山門和觀音閣,為遼統和二年重修。 觀音閣高23米,木質,集我國木結構建築之大成,是國內現存最早的木結構樓閣。閣內有一座高達16.27米的觀音菩薩像,是遼代泥塑藝術珍品,又是國內最大的觀音塑像。古老雄偉的獨樂寺與蒼翠雄奇的田盤山映成輝,使這一風景名勝區更加絢麗多彩。

4.水上公園、塘沽海濱、大沽炮台、張園(溥儀行宮)、掛甲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