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天津資料 » 天津魯陽門窗怎麼樣
擴展閱讀

天津魯陽門窗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2-08-10 15:10:46

① 海螺新材料公司怎麼樣

海螺型 比較好,下面介紹下它的一些資料蕪湖海螺塑鋼門窗型材股份有限公司,主導海螺塑鋼門窗產品涵蓋高中檔門窗型材、板材、門窗、五金件製品的生產、銷售以及科研開發等,是科技部認定的重點高新技術企業。 目前,海螺塑鋼門窗型材公司擁有500多套品種各異的塑鋼型材模具,使產品曩括60、62、80、88、88和95等十大系列塑鋼門窗用異型材以及高檔異型材、彩色塗膜異型材、雙色共擠塑鋼及全色、仿木紋塑鋼型材,是國際塑鋼行業產品品種最豐富的企業之一。 海螺塑鋼門窗型材可製作固定塑鋼窗,內外平開塑鋼窗、推拉、圓弧塑鋼窗、百頁和卷簾等異型塑鋼門窗及各式塑鋼隔斷,適用於各種建築風格,滿足消費者對塑鋼門窗的不同需求。特別是,海螺塑鋼窗型材結合中國的環境特點和消費習慣研製開發的型材斷面,集科學化與個性化與一身,既體現外表的美觀大方,又保證了門窗的水密性、氣密性等內在質量, 海螺塑鋼代表了中國塑鋼門窗的發展趨勢,被譽為「歐式塑鋼門窗在中國的典型代表」,樹立了中國塑鋼門窗型材行業第一品牌的形象。海螺塑鋼門窗型材視質量為企業的生命線,投資近五千萬人民幣,分別從德國、美國引進先進的塑鋼檢測設備。在塑鋼行業中率先通過了歐共體產品質量認證、綠色海螺塑鋼建材產品認證、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及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連續多年被認定為全國塑鋼型材、海螺塑鋼窗型材定點生產企業, 海螺塑鋼並在2002年底獲得了「中國免檢產品」的榮譽證書。採用ASA-PVC雙色共劑海螺塑鋼型材復膜材料。有ASA-Embo共劑型材外表面體現立體的肌理紋路,呈現自然逼真的質感效果,且有多種顏色的選擇,使用高耐候性的ASA原料,可以保持長久的不褪色不變形,開辟了海螺塑鋼門窗應用空間的美好前景。

② 包含陽和門的成語

『包含有「陽」字的成語』

「陽」字開頭的成語:(共7則) [y] 陽春白雪陽春有腳陽奉陰違陽關大道陽關三迭陽解陰毒陽煦山立

第二個字是「陽」的成語:(共23則) [c] 朝陽丹鳳[g] 高陽酒徒[h] 衡陽雁斷[j] 皎陽似火晉陽之甲[l] 洛陽才子魯陽揮戈魯陽麾戈魯陽回日魯陽揮日龍陽泣魚櫟陽雨金洛陽紙貴[s] 三陽交泰三陽開泰[w] 汶陽田反渭陽之情[x] 夕陽西下咸陽一炬[y] 陰陽慘舒陰陽怪氣陰陽交錯[z] 朝陽鳴鳳

第三個字是「陽」的成語:(共12則) [b] 白雪陽春[h] 揮日陽戈[m] 買田陽羨[p] 否極陽回皮里陽秋[q] 潛竊陽剽[s] 三迭陽關三疊陽關[y]陰差陽錯陰錯陽差一曲陽關陰疑陽戰

「陽」字結尾的成語:(共14則) [b] 不陰不陽[d] 顛倒陰陽丹鳳朝陽[f]放馬華陽鳳鳴朝陽[h] 虎落平陽[j] 借屍還陽[k] 葵藿傾陽[m] 鳴鳳朝陽[t] 調和陰陽調理陰陽[x] 燮理陰陽[z] 紙貴洛陽晝陰夜陽

『包含有「門」字的成語』

「門」字開頭的成語:(共25則) [m] 門不停賓門不夜關門不夜扃門單戶薄門當戶對門殫戶盡門到戶說門戶之見門戶之爭門階戶席門禁森嚴門堪羅雀門可羅雀門可張羅門閭之望門牆桃李門生故舊門生故吏門衰祚薄門庭赫奕門庭如市門庭若市門外漢門無雜賓門無雜客

第二個字是「門」的成語:(共135則) [a] 挨門挨戶挨門逐戶[b] 閉門思愆閉門合轍閉門墐戶閉門卻軌閉門塞竇閉門掃跡閉門塞戶閉門不出閉門不納閉門讀書閉門羹蓽門圭竇篳門閨竇篳門圭窬北門管鑰閉門酣歌閉門覓句班門弄斧北門南牙閉門卻掃閉門掃軌閉門埽軌閉門思過北門鎖鑰閉門投轄閉門造車北門之管北門之寄閉門自守[c] 出門合轍重門擊柝程門立雪出門如賓臣門如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城門魚殃出門應轍[d] 杜門不出當門抵戶奪門而出杜門晦跡東門黃犬杜門絕跡杜門絕客頂門立戶杜門面壁杜門屏跡杜門卻掃杜門謝客頂門壯戶杜門自絕杜門自守東門逐兔[f] 分門別戶分門別類風門水口[g] 關門閉戶過門不入關門打狗高門大戶關門大吉高門大屋關門落閂公門桃李關門養虎,虎大傷人[h] 闔門百口豪門貴胄河門海口豪門巨室侯門如海侯門似海衡門深巷[j] 將門虎子假門假氏假門假事匠門棄材將門無犬子金門綉戶將門有將[k]開門見山開門七件事開門延盜開門揖盜[l] 龍門點額柳門竹巷[m]摸門不著滅門絕戶名門世族[p] 蓬門蓽戶蓬門篳戶破門而出破門而入駢門連室旁門外道旁門小道旁門邪道旁門左道[q] 前門拒虎,後門進狼前門去虎,後門進狼千門萬戶敲門磚[r] 辱門敗戶入門問諱[s] 閂門閉戶善門難開熟門熟路[t] 屠門大嚼同門異戶[w] 望門投止歪門邪道[x] 懸門抉目席門蓬巷席門窮巷邪門歪道相門有相[y] 倚門傍戶依門傍戶沿門持缽倚門窺戶倚門賣俏倚門賣笑依門賣笑迎門請盜沿門託缽沿門托缽一門同氣雍門刎首一門心思倚門獻笑倚門倚閭[z]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朱門綉戶窄門窄戶

第三個字是「門」的成語:(共20則) [b] 傍人門戶[c] 鴟張門戶[d] 得意門生[f] 分別門戶[g] 改換門閭改換門楣改換門庭過屠門而大嚼[h]河汾門下[j] 拒之門外[p] 枇杷門巷[s] 書香門第書香門戶[t] 桃李門牆[w] 烏衣門第[y] 倚傍門戶[z] 裝點門面裝潢門面自立門戶自作門戶

「門」字結尾的成語:(共62則) [b] 拜倒轅門不二法門布鼓雷門不諱之門賓客迎門賓客盈門別類分門避世金門白屋寒門[c] 長戟高門車馬填門車馬盈門[d] 遁跡空門遁跡桑門大開方便之門遁入空門[f]方便之門法出多門法出一門法無二門[g] 告貸無門改換家門掛席為門[h] 禍福同門禍福無門禍福之門[j] 借貸無門剪發杜門角戶分門抉目東門抉目吳門抉目胥門抉目懸門飢驅叩門進退無門[l] 柳戶花門立木南門鯉魚跳龍門[n] 弄斧班門[p] 蓬戶柴門暴腮龍門[q]清水衙門[r] 入地無門[s] 掃地出門散帶衡門駟馬高門上天無路,入地無門雙喜臨門上下同門[w] 五花八門萬戶千門[y] 揖盜開門運斧般門引鬼上門曳裾王門一世龍門[z] 足不出門織楚成門政出多門左道旁門祝發空門賊去關門

③ 關於母愛的詩句有哪些

歌頌母愛的詩句
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 ——羅曼羅蘭

母愛是世間最偉大的力量 ——米爾

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親卻是堅強的 ——法國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 ——英國

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媽媽你在哪兒,哪兒就是最快樂的地方 ——英國

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但丁

慈母的胳膊是慈愛構成的,孩子睡在裡面怎能不甜 (雨果)

母愛是多麼強烈、自私、狂熱地佔據我們整個心靈的感情 ——鄧肯

成功的時候,誰都是朋友。但只有母親-----她是失敗時的伴侶 ——鄭振鐸

沒有無私的,自我犧牲的母愛的幫助,孩子的心靈將是一片荒漠 ——英國

母愛是人類情緒中最美麗的,因為這種情緒沒有利祿之心摻雜其間 ——法國

人生最美的東西之一就是母愛,這是無私的愛,道德與之相形見拙 ——日本

記憶中的母親啊!最心愛的戀人啊,您是我所有的歡樂,所有的情誼 ——法國

世界上一切其他都是假的,空的,唯有母親才是真的,永恆的,不滅的 ——印度

人的嘴唇所能發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親,最美好的呼喚,就是「媽媽」 ——紀伯倫

回答者:Happy小金豬 - 同進士出身 六級 9-24 11:37

--------------------------
萱(忘憂草)

我國人稱母親為「萱堂」。「萱」代表母親。萱是一種百合科的值次,夏天在花梗上開紅黃色的花,也叫忘憂草。另外一種植物「椿」代表父親,所以我國人常稱父母為「椿萱」。
花語:媽媽你真偉大、隱藏的愛
別名:忘憂草、金針花
植物分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
原產地:中國、日本、東歐、西伯利亞、雜交種
花期:3~10月
用途:庭植、花壇、盆栽、切花、食用、葯用

----------------------------------------------------------------

遊子吟

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 報得三春暉

作者:(唐)孟郊

資料來源:中國詩詞名句析賞大辭典 R821.04 038

曬 舊 衣

卅載綈袍檢尚存,領襟雖破卻余溫。
重縫不忍輕移拆,上有慈母舊線痕。

作者:(清)周壽昌

資料來源:歷代抒情詩分類鑒賞集成/ 831 304-1

--------------------------------------------------------------------------------

母親節的由來

1907年,有一位名叫安娜.賈維絲的美國小姐,看到許多在第一次世大戰期間陣亡將士的母親和妻子,孤苦無依,景況凄涼,就發起母親節運動,以贊揚並安慰在大戰期間備痛苦的母親們。賈維絲小姐的母親死於1905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她為紀念她的母親,並慰問陣亡將士的妻子、母親,定那天為母親節。當時正逢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美國人召開陣亡將士追悼大會,大會中決議,通過母親節。其後,又經過參議員湯姆斯.希福林提交參議會通過,美國的威爾遜總統於一九一四年正式宣布為國定紀念日,而正式成立。

母親節啟發了子女感念親恩,具有無比重大意義,很得宗教團體的好感與支持。在基督教的大力推動,很快的推展到世界各國。

現在世界上有許多國家紀念母親節,我國也在這一天表揚模範母親,以宏揚母教。母親節的特別標志,是荷蘭石竹花(康乃馨)。這是賈維絲小姐在慶祝第二屆母親節時所選定的。據說這是安母生前最喜愛的一種花,參加慶祝的人插在襟上,如母親健在的就配紅色的康乃馨,以示敬意;若母親已過世,就配白色的花,表示紀念與追思。

資料來源:環華網路全書 v.3 頁146 R 049.2 448

紀念節日手冊/孫善甫、余毅合著 頁182-183 R 398.5 395

--------------------------------------------------------------------------------

媽 媽 鍾

當你失望而回時,
孩子,
無論你是多麼高,媽媽的胸懷還能將你環繞。
我願做你的「媽媽鍾」,直到鍾老鍊斷沒有停擺的一天。

資料來源:媽媽鍾/小民 848 010-2(2)

母親的聖經

每逢我翻開這本聖經時,
情不自禁把它抱在胸前,
像擁抱我親愛的母親,
仍可聞到母親身上散發出淡淡的清香,
看見母親美麗高雅的容貌。

資料來源:媽媽鍾/小民 848 010-2(2)

學做好母親

「推動搖籃的手,是改變社會的手」
「母親」
是上帝賦予女性的特權,
做母親為孩子犧牲是無價的,
付出也是無條件的。

資料來源:媽媽鍾/小民 848 010-2(2)

--------------------------------------------------------------------------------

『媽媽』

當我認識你,
我十歲/你三十五。
你是團團臉的媽媽/
你的愛是滿滿的一盆洗澡水/
暖暖的,
幾乎把我浮起來。

作者:藑虹

--------------------------------------------------------------------------------

母 親

地球不斷地旋轉
幼小時 不小心掉落水溝
血泊中 你從地球的手裡
猛然將我抱起
是你 萬能的大力士!

一千顆雨粒從傘邊滑落
粒粒灌入你的背脊
懷抱中的我卻寸雨不染
醫院竟是馬拉松的終點
是你 勇敢的救護車!

星晨不斷地生滅
我也知道它有衰老有離別
悔恨總要深植在訣別後的心中
寸草綿綿 江水訴不盡
春暉煦煦 海天望無窮
是你 化身的觀世音!

作者:高明誠

資料來源:95亞洲詩人作品集/笠詩社編印 803.1 209-1

--------------------------------------------------------------------------------

現代父母用尊重、了解的關愛,
去接納孩子的優點和缺點,
鼓勵代替責備,
贊美代替埋怨,
還要給他們充分精神食糧,
灌輸新書比新衣更好的觀念。

作者:徐薏藍

--------------------------------------------------------------------------------

愛是一條小小的絲帶,
母親用皺紋輕輕系著。

作者:張默

人來自大地,
先天就有返歸自然的鄉愁,
而母親就是大地的化身。

作者:李喬

--------------------------------------------------------------------------------

母親啊!
天上的風雨來了,
鳥兒躲到他的巢裏;
心中的風雨來了,
我只躲到你的懷裏。

資料來源:冰心《繁星》

母親呵!
你是荷葉,我是紅蓮。
心中的雨點來了,
除了你,
誰是我在無遮擱天空下的蔭蔽?

資料來源:冰心《往事七》

--------------------------------------------------------------------------------

母親頌

盡管母親依舊貧窮
兒女對母親的愛絕不含糊
我們只喊一聲「母親萬歲」
更深沉的愛在心中如火山噴涌

盡管母親平凡無功
她在兒女心中是真正的英雄
王侯將相的功業誰能誰住多少?
兒女們卻能把母親的恩德牢記心中

盡管母親人微言輕
她在兒女心中卻比泰山還重
她沒有驚天動地的偉業
卻用母澆灌了兒女的成功

④ 中國有多少個關 我只知道幾個 山海關 嘉欲關 雁門關...還有什麼關`誰知道``

我是山海關人,我來回答你個全的吧:
萬里長城二百關
嘉峪關 甘肅省
玉門關 甘肅省
西固城
烏鞘嶺
鎖陽城 陽關
殺王坡
峽口
頭墩營 張掖城 位於甘肅省張掖市。
索橋堡 位於甘肅省景泰縣境內。
蘆塘堡 位於甘肅省景泰縣境內。現稱蘆陽。多被毀掉。有些地方雖有牆址殘存,但多已毀成土脊狀的夯土堆。
大靖城 位於甘肅省古浪縣境內。現稱大景。牆體多已坍塌,堆土僅主同於地面3~4米。過朱家灣後至趙家地溝段,夯土城牆風化嚴重,有些地方僅高於地面1米多。
土門堡 位於甘肅省古浪縣境內。黃土夯城牆由土門東向北行,至常家莊段,毀壞十分嚴重,只很少的地方留有遺跡。
黑山堡 位於甘肅省民勤縣境內。這段夯土城牆保存狀況較好。
板橋堡 位於甘肅省臨澤縣境內。過去曾有夯土牆殘跡,今基本無存。
四壩堡 位於甘肅臨澤縣境內。今已無連貫的牆體遺址。
胭脂堡 位於甘肅省高台縣境內。城大部已不可尋。
居庸關 北京 位於昌平縣城以北20公里長的關溝中,距市區50公里。
司馬台 密雲縣東庄鄉。目前已開發旅遊。司馬台長城關口處建有水庫一座,庫容57.2萬立方米,長城的制高點望京樓海拔986米。
慕田峪關
沿河城 北京市門頭溝區沿河城鄉。1991年北京市文物局對沿河城進行保護性修建。
將軍關 將軍石關,北京市平谷縣東北約40公里的明長城線上,東靠茅山,東南臨黃崖關,西北近牆子路關,是平谷東北的重要隘口。保存較好。
白馬關 北京市密雲縣境內。牆體較好,白馬關西南亦以險為障,只築有空心敵樓。
鹿皮關 北京密雲縣城北20公里處。現在關口設施已全部毀損。
河防口 北京懷柔縣境內。今關口及關城均毀。關口遺址,僅公路西側存一敵樓的條石基礎。
蓮花池關 北京懷柔縣境內。
黃花城關 古稱黃花路,亦叫黃花鎮,北京懷柔縣西北約35公里。地處京師北門,東有古北口,西有居庸關,北鄰四海冶,戰略地位極為重要。今關口已所剩無幾。
撞道口關 也稱鎮虜關。北京市懷柔縣城西北,東臨磨石口,南近黃花城
九孔樓 北京懷柔縣與延慶縣的交界處。樓今已圯坍。九孔樓北原立有一石碑,存於延慶縣文物保管所,是長城沿線十分罕見的題詩碑刻。
四海冶口 又名北口子。北京延慶縣境內。關口外可通珍珠泉。關口南五里為四海冶堡,居四山之內,上通獨石口,下連橫嶺,今此堡已毀壞無存。
山海關 河北省 以威武雄壯的「天下第一關」箭樓為主體,輔以靖邊樓。臨閭樓。牧營樓、威遠堂、瓮城,東羅城、長城博物館等長城建築,展示了中國古代城防建築風格。
井陘關 河北省 又叫土門關,位於鹿泉縣正太路旁的土門村。
娘子關 河北/山西省
位於平定縣城東北45公里處,雄踞於晉冀兩省的交界處,為三晉東面的門戶和交通的咽喉,形勢險要,為歷代兵家所重視,素有天險之稱,是大行山上一個著名的關隘。因唐太宗之妹平陽公主曾駐兵於此而得名,
史稱萬里長城第九關。現存關門、城牆及古車馬道。關城座落在懸崖之上。位於東門附近還有懸流百尺的娘子關瀑布。
雁門關 山西省 又稱西陘關,位於代縣西北20公里處,與寧武關、偏關合稱「三關」。
偏頭關 山西省 今晉西北的偏關縣城黃河邊。與寧武關、雁門關合稱「三關」,因其地勢東仰西伏故名。
平型關 山西省 雁門關之東,今山西省繁峙縣東北與靈丘縣交界的平型嶺下,古稱瓶形寨。
古北口 北京 古北口鎮是首都的東北大門,京承公路縱貫全境,為北京市對河北、內蒙古等地的重要窗口,自古有"燕京門戶"、"京都重鎮"之稱。
喜峰口 河北省
河北遷西縣境內西北50多公里處,是萬里長城上一座雄關險鎮。歷史上多次在這里發生大戰。走通縣,穿大廠,過馬蘭峪。喜峰口雄踞灤河河谷與長城相交,左右高山對峙,是明代洪武初年,大將軍徐達在燕山山脈首建的32座重要關隘之一。

瓦橋關 河北雄縣
馬水口 河北省涿鹿縣狼煙山腳下。馬水口關口建築已毀,兩側長城層疊而上,隨山勢蜿蜒起伏,十分壯觀。牆體多為條石砌築,今存毀各半。
倒馬關 河北省
倒馬關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內三關之一,古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楊六郎曾在此鎮守,御遼兵於千里之外。如今,舊的城牆已所剩無己,孤零零的城門洞也顯露著悲劇的色彩。
九門口 山海關城東北15公里處。九門口,又名一片石。1992年已全面修復,並對遊人開放。
老龍頭 山海關旅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董家口 河北省撫寧縣東北。現關口已毀,關城尚存。刻有「忠義」、「報國」等字。
劉家口 河北省盧龍縣。今關口兩側城牆已拆毀,過水樓尚保存較好。
馬蘭關 馬蘭關簡介 馬蘭關圖片
新開口 河北省萬全縣境內。現關已殘毀,但關口一帶長城牆體尚保存較好,存高約5米。
插箭嶺關 河北省淶源縣。今關城毀壞嚴重,東側城牆磚被拆走,夯土牆尚存。所轄長城的空心敵樓多保存較好,敵樓的門額上嵌有漢白玉石匾。
金山嶺 河北省灤平縣與北京密雲縣交界處,始建於明洪武初年,隆慶、萬曆年磚砌。敵樓是金山嶺長城重要組成部分,在 20
公里長城的范圍內修建有100多座各式敵樓。修復後的金山嶺長城已成為長城旅遊勝景,並已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獨石口 河北省赤城縣北,因關口處有一座拔地而起的孤石而得名。
張家口 河北省張家口市。
馬市口 河北懷安縣馬市口村。今關口防禦建築已盪然無存,附近長城尚殘存為黃土夯築。
羊房堡關 河北省宣化縣境內。多以碎石砌築,今均已坍塌。關口已毀,在關南2公里處有羊房堡城。
水口關 河北省懷來縣,建於明隆慶年間。該關今尚存一磚券拱門。除個別地方圮殘外,大部分較好,很多地方的石砌垛口尚存。
紫荊關
位於易縣城西15公里的紫荊嶺上,海拔1080米,東連雲蒙山,北傍拒馬河,南臨寬南湖。紫荊關有九關門之稱(秦漢稱上谷關,北魏稱予庄關,隋唐稱白壁關,宋稱金坡關).

宣化城
明長城宣府鎮鎮城。今河北省宣化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宣化城歷史悠久,歷來為北方軍事重鎮,素有「北方古城」之稱。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在原宣德府土城的基礎上,將宣化城擴展為城周12公里左右的規模。現尚存城牆長1萬米左右。

三屯營 河北省遷西縣三屯營鎮駐地。
三道關
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北。第一道關僅存遺址可辨。第二道關為正關。第三道關是用塊石於溝谷之中橫砌的一道障牆,作攔截用,原牆上設有一座石砌拱門,今拱門已成豁口,但牆體尚殘存。

大毛山關 河北省撫寧縣與遼寧省綏中縣交界處。今關門已全毀,僅存遺址,城堡尚殘存,為大毛山村。

⑤ 長城有多少個關

萬里長城共有200來個關塞要卡,大多已殘缺不全,或者被自然所侵蝕,或者被城市所淹蓋,但還有很多依然雄偉壯觀,下面就讓我們依次數說一下這些歷史上功勛卓著的邊塞關卡。

嘉峪關 甘肅省 地處河西咽喉之地,南有終年積雪的祁連山,北是連綿起伏的馬鬃山地勢十分險要,自古被譽為河西第一隘口,是歷代封建王朝戍邊設防的重地也是古代絲綢之路及東西文化交流的交通要道。嘉峪關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整個建築由內城、外城、城牆等部分組成「城內有城」,它作為內地與西域、中原與大漠之間紛爭與融合的見證,悲壯而輝煌。

玉門關 甘肅省 位於甘肅省敦煌市北境。漢武帝為抗禦匈奴,聯絡西域各國,隔絕羌、胡,開辟東、西交通,在河西「列四郡,據兩關」,分段修築障塞烽燧。元鼎六年(公元前111),由令居(今甘肅省永登縣)築塞至酒泉(今甘肅省酒泉市),元封四年(前107),由酒泉築塞至玉門關。1979年以來,甘肅省文物工作隊對河西漢代障塞烽燧遺址進行全面調查,並對敦煌西北的馬圈灣漢代烽燧遺址進行了發掘。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固城 位於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今城垣殘存,斷續相接,呈正方形。城內為西固區商業文化中心。

駱駝城 位於甘肅省高台縣。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漢代城堡之一。

烏鞘嶺 漢明長城雙線 位於甘肅省天祝縣。烏鞘嶺為祁連山系有名的大山之一。

漢長城位於明長城東部,始築於漢元狩三年(前120),為夯土板築,因長期自然風化基本被毀,沿線烽燧墩絕大部分成為饅頭狀。

明長城則大部分保存較好,築於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牆體均系夯土板築,基寬約2.5至3米,高約2.5至6米。

鎖陽城 位於甘肅省安西縣。為酒泉通往敦煌絲綢之路古道上的要塞,地勢險要。城址位於荒漠中,分為南北二城。

陽關 位於甘肅敦煌市西南70公里處。「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殺王坡 位於甘肅省臨洮縣殺王坡。此段長城後為秦始皇長城所用,是中國早期長城的重要遺址。

峽口 位於甘肅省山丹縣境內。峽口附近長城保存很好,夯土長城和高大的夯土墩台雄峙於公路旁,十分壯觀。

頭墩營 位於甘肅省武威市。現夯土城堡遺址尚存,在遺址附近荒漠中,到處散布有新石器時代的夾砂紅陶、灰陶罐片以及細泥紅陶片、彩陶片等。

張掖城 位於甘肅省張掖市。

索橋堡 位於甘肅省景泰縣境內。

蘆塘堡 位於甘肅省景泰縣境內。現稱蘆陽。多被毀掉。有些地方雖有牆址殘存,但多已毀成土脊狀的夯土堆。

大靖城 位於甘肅省古浪縣境內。現稱大景。牆體多已坍塌,堆土僅主同於地面3~4米。過朱家灣後至趙家地溝段,夯土城牆風化嚴重,有些地方僅高於地面1米多。

土門堡 位於甘肅省古浪縣境內。黃土夯城牆由土門東向北行,至常家莊段,毀壞十分嚴重,只很少的地方留有遺跡。

黑山堡 位於甘肅省民勤縣境內。這段夯土城牆保存狀況較好。

板橋堡 位於甘肅省臨澤縣境內。過去曾有夯土牆殘跡,今基本無存。

四壩堡 位於甘肅臨澤縣境內。今已無連貫的牆體遺址。

胭脂堡 位於甘肅省高台縣境內。城大部已不可尋。

居庸關 北京 位於昌平縣城以北20公里長的關溝中,距市區50公里。

司馬台 密雲縣東庄鄉。目前已開發旅遊。司馬台長城關口處建有水庫一座,庫容57.2萬立方米,長城的制高點望京樓海拔986米。

慕田峪關

沿河城 北京市門頭溝區沿河城鄉。1991年北京市文物局對沿河城進行保護性修建。

將軍關 將軍石關,北京市平谷縣東北約40公里的明長城線上,東靠茅山,東南臨黃崖關,西北近牆子路關,是平谷東北的重要隘口。保存較好。

白馬關 北京市密雲縣境內。牆體較好,白馬關西南亦以險為障,只築有空心敵樓。

鹿皮關 北京密雲縣城北20公里處。現在關口設施已全部毀損。

河防口 北京懷柔縣境內。今關口及關城均毀。關口遺址,僅公路西側存一敵樓的條石基礎。

蓮花池關 北京懷柔縣境內。

黃花城關 古稱黃花路,亦叫黃花鎮,北京懷柔縣西北約35公里。地處京師北門,東有古北口,西有居庸關,北鄰四海冶,戰略地位極為重要。今關口已所剩無幾。

撞道口關 也稱鎮虜關。北京市懷柔縣城西北,東臨磨石口,南近黃花城

九孔樓 北京懷柔縣與延慶縣的交界處。樓今已圯坍。九孔樓北原立有一石碑,存於延慶縣文物保管所,是長城沿線十分罕見的題詩碑刻。

四海冶口 又名北口子。北京延慶縣境內。關口外可通珍珠泉。關口南五里為四海冶堡,居四山之內,上通獨石口,下連橫嶺,今此堡已毀壞無存。

山海關 河北省 以威武雄壯的「天下第一關」箭樓為主體,輔以靖邊樓。臨閭樓。牧營樓、威遠堂、瓮城,東羅城、長城博物館等長城建築,展示了中國古代城防建築風格。

井陘關 河北省 又叫土門關,位於鹿泉縣正太路旁的土門村。

娘子關 河北/山西省 位於平定縣城東北45公里處,雄踞於晉冀兩省的交界處,為三晉東面的門戶和交通的咽喉,形勢險要,為歷代兵家所重視,素有天險之稱,是大行山上一個著名的關隘。因唐太宗之妹平陽公主曾駐兵於此而得名, 史稱萬里長城第九關。現存關門、城牆及古車馬道。關城座落在懸崖之上。位於東門附近還有懸流百尺的娘子關瀑布。

雁門關 山西省 又稱西陘關,位於代縣西北20公里處,與寧武關、偏關合稱「三關」。

偏頭關 山西省 今晉西北的偏關縣城黃河邊。與寧武關、雁門關合稱「三關」,因其地勢東仰西伏故名。

平型關 山西省 雁門關之東,今山西省繁峙縣東北與靈丘縣交界的平型嶺下,古稱瓶形寨。

古北口 北京 古北口鎮是首都的東北大門,京承公路縱貫全境,為北京市對河北、內蒙古等地的重要窗口,自古有"燕京門戶"、"京都重鎮"之稱。

喜峰口 河北省 河北遷西縣境內西北50多公里處,是萬里長城上一座雄關險鎮。歷史上多次在這里發生大戰。走通縣,穿大廠,過馬蘭峪。喜峰口雄踞灤河河谷與長城相交,左右高山對峙,是明代洪武初年,大將軍徐達在燕山山脈首建的32座重要關隘之一。

瓦橋關 河北雄縣

馬水口 河北省涿鹿縣狼煙山腳下。馬水口關口建築已毀,兩側長城層疊而上,隨山勢蜿蜒起伏,十分壯觀。牆體多為條石砌築,今存毀各半。

倒馬關 河北省 倒馬關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內三關之一,古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楊六郎曾在此鎮守,御遼兵於千里之外。如今,舊的城牆已所剩無己,孤零零的城門洞也顯露著悲劇的色彩。

九門口 山海關城東北15公里處。九門口,又名一片石。1992年已全面修復,並對遊人開放。

老龍頭 山海關旅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董家口 河北省撫寧縣東北。現關口已毀,關城尚存。刻有「忠義」、「報國」等字。

劉家口 河北省盧龍縣。今關口兩側城牆已拆毀,過水樓尚保存較好。

馬蘭關

新開口 河北省萬全縣境內。現關已殘毀,但關口一帶長城牆體尚保存較好,存高約5米。

插箭嶺關 河北省淶源縣。今關城毀壞嚴重,東側城牆磚被拆走,夯土牆尚存。所轄長城的空心敵樓多保存較好,敵樓的門額上嵌有漢白玉石匾。

金山嶺 河北省灤平縣與北京密雲縣交界處,始建於明洪武初年,隆慶、萬曆年磚砌。敵樓是金山嶺長城重要組成部分,在 20 公里長城的范圍內修建有100多座各式敵樓。修復後的金山嶺長城已成為長城旅遊勝景,並已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獨石口 河北省赤城縣北,因關口處有一座拔地而起的孤石而得名。

張家口 河北省張家口市。

馬市口 河北懷安縣馬市口村。今關口防禦建築已盪然無存,附近長城尚殘存為黃土夯築。

羊房堡關 河北省宣化縣境內。多以碎石砌築,今均已坍塌。關口已毀,在關南2公里處有羊房堡城。

水口關 河北省懷來縣,建於明隆慶年間。該關今尚存一磚券拱門。除個別地方圮殘外,大部分較好,很多地方的石砌垛口尚存。

紫荊關 位於易縣城西15公里的紫荊嶺上,海拔1080米,東連雲蒙山,北傍拒馬河,南臨寬南湖。紫荊關有九關門之稱(秦漢稱上谷關,北魏稱予庄關,隋唐稱白壁關,宋稱金坡關).

宣化城 明長城宣府鎮鎮城。今河北省宣化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宣化城歷史悠久,歷來為北方軍事重鎮,素有「北方古城」之稱。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在原宣德府土城的基礎上,將宣化城擴展為城周12公里左右的規模。現尚存城牆長1萬米左右。

三屯營 河北省遷西縣三屯營鎮駐地。

三道關 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北。第一道關僅存遺址可辨。第二道關為正關。第三道關是用塊石於溝谷之中橫砌的一道障牆,作攔截用,原牆上設有一座石砌拱門,今拱門已成豁口,但牆體尚殘存。

大毛山關 河北省撫寧縣與遼寧省綏中縣交界處。今關門已全毀,僅存遺址,城堡尚殘存,為大毛山村。

義院口 又名義宛口,河北省撫寧縣。口東西的長城建築堅固,但今毀壞嚴重。義院口東北的板場峪和西南的花場峪保存有很多明時守戍長城所用的雷石和石炮。

界嶺口 河北省撫寧縣,因關隘坐落於界嶺山下而得名。月城雖遭不同程度的破壞,但輪廓猶存。

重峪口 河北省盧龍縣,為弘治十三年(1500)所建。僅在上興隆庄北有不足百米的磚牆較為完好。

徐流口 河北省遷安縣境內。關口雙側山坡較平緩,關口建築已毀。城現雖已殘毀但遺址尚存。

冷口關 河北省遷安縣東北35公里, 現關城城牆砌磚被人拆毀,但夯土牆殘址仍可看出原建築規模,城南門磚券拱門洞尚存。

白洋峪關 河北省遷安縣境內。今除東牆存約200米外,其餘全部被拆毀。

青山關 又稱青山口 河北省遷西縣境內。南門額上有一石匾陰刻楷書:「青山關」三個大字,並題有「萬曆二年(1574)十月,吉旦創建立」。青山口南的長城為磚砌,保存很好。

鐵門關 鐵門關簡介 鐵門關圖片

潘家口 潘家口古稱盧龍寨。河北省遷西縣場面北60餘公里。今關及關城已完全淪於潘家口水庫。

龍井關 河北省遷西縣。龍井關向西南的長城多為石結構,砌築堅固,保存較好。龍井關向東的長城大部分為石砌,坍毀較嚴重。

洪山口 河北省遵化縣境內。現關隘建築設施已盪然無存,關城則僅存殘址。

上關 河北省遵化境內。今關口全部淹沒於上關水庫之中。

常峪口 河北省宣化縣境內。關口建築設施全被破壞,只存零星的夯土遺址。口南約3.5公里處築有城堡今堡城大部分已被拆毀,只存部分夯土殘牆。

狼窩溝口 河北省萬全縣境內。狼窩溝口在張家口西北,接近壩上。

新河口 河北省萬全縣境內。坍塌嚴重,關口處長城已破壞殆盡;但漁兒山一帶長城卻保存得很好。

白石口關 河北省淶源縣下北頭鄉白石口村. 關城南門樓在河西側,保存較好,現仍可通行。

浮圖峪關 河北省淶源縣境。今城堡已毀無存。今除個別地方零星略存遺址外,均已被毀掉。

烏龍溝關 河北省淶源縣境內。今城牆城門均保存較好,南、西城門均有瓮城環護,瓮城門額各嵌一匾。南瓮匾陰刻橫書「栩荊門」,西瓮城匾陰刻橫書「鎮朔門」。

飛狐口 河北省淶源境內。飛狐口兩壁陡峭,一線微通,逶迤蜿蜒,形勢險要。

襄城驛 河南省襄城縣西城垣北段呈「匚」形者即是。

魯陽關 河南魯山縣交口村石羊山下,山頂屯兵城堡遺址依稀可見。建築已廢,地面散存有陶、瓷、瓦殘片等。

葉邑關 位於河南葉縣舊縣鎮。城垣遺跡今尚殘存,高3米,長2000餘米。

繒關 又名大關口、仙翁關,位於河南省方城縣獨樹鎮大關口村。兩面山坡上仍存有土石牆和要賽設的遺跡,1981年出土之銅戈、銅鏃均為上戰國器物,是考證楚長城的可靠依據。

野牛嶺關 位於河南省南召縣塔灣村野牛嶺。附近墩台為楚方城遺跡。

酈城堡 河南省內鄉縣酈城村仍有一段長200米,高2.5米,寬8米的殘垣和瓦、陶片等遺物。

黃崖關 天津

寡婦樓 天津薊縣境內。

虎山長城 丹東市

撫順關 位於遼寧省撫順市東前甸鄉。今關已毀,現存台堡遺址。撫順城,為沈陽中衛所轄千戶所城,城建於明洪武年間。

鴉鶻關 明長城遼東鎮重要關隘,位於遼寧省新賓縣西南葦子峪鄉。又稱三道關。

牛庄城 遼寧省海城市牛庄鎮。

分水關 遼寧省北寧市北15公里。清代改稱分稅關。分水關城已毀,沿北關門遺址兩側有長城遺址,向西直抵醫巫閭山,山上尚存石築烽火台。

寧遠城 遼寧省興城縣興城鎮。

陽關 陽關簡介 陽關圖片

平定堡城 遼寧省鐵嶺縣平定堡鄉,堡城已毀,現存有城下鎮遠南墩台遺址。

清陽關 遼寧省昌圖縣清陽堡東4公里關門山的隘口處,關城已被採石場拆毀,只存遺跡和關城兩翼的長城。

新安關 遼寧省開原縣慶雲堡鄉西4公里的雙樓台。雙樓台即新安關城東門遺址。

鎮遠關 遼寧省黑山縣白土廠鄉。當地人稱雙棒台,實際為關城被毀後南關門和北關門遺址。北關門兩側長城仍存有兩米多高的土築城牆。關外有晾馬山墩台和清柳條邊遺址。

錦州城 明遼東鎮衛城,明稱廣寧中屯衛,位於今遼寧省西部,在大凌河之西小凌河之北岸,為山海關通向遼東的樞紐,亦是關內外走廊的要塞,它南臨渤海的遼東灣,北依虹螺山,地勢十分險要,是明遼東鎮長城海防系統的重要屯兵城。城建於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由指揮曹奉在元朝時的永樂縣舊址上修築。並於天啟五年(1625)重新修繕。

居延塞故城 內蒙古額濟納旗東北,今遺址尚存。

雞鹿塞 內蒙古�口市西北哈隆格乃峽谷口。東漢和帝永元元年竇憲率兵北擊匈奴,由此塞出長城。

高闕塞 內蒙古杭錦後旗烏拉山與狼山之間的一個缺口。

大同城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

殺虎口 位於山西省右玉縣北,明稱殺胡口。

威魯堡口 位於山西省左雲縣境內,明稱威虜堡。今城堡毀嚴重,但四周圍牆均有遺址。

金鎖關 位於山西省汾陽市黃蘆嶺。長城遺址尚存石砌關和瓮城券洞。

黃澤關 位於山西左權縣。關城已廢,僅殘存關門遺址和新建的標碑。

黃榆關 位於山西省和順縣,因關建於黃榆山上而得名。今關城遺址尚存,關券拱門洞較好。關北依山為障,關南有兩段各長百餘米石砌成牆,坍塌嚴重。

北樓口 位於山西省應縣,為翠微山麓的一個最大隘口,東接平型關,西連雁門關。北樓口樓峪河兩側長城牆體尚存,高約6米以上。

寧武關 寧武關簡介 寧武關圖片

利民堡口 位於山西省朔州市。今城堡夯土牆殘存,城東磚券拱門完整,門額上嵌有一匾,陰刻橫書「利民塞」。

得勝口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今城堡磚牆多已不存,僅南關內磚砌券拱尚好,關門洞外十分精巧的磚雕圖案。關門內外各有一匾,分別書有「得勝」、「保障」。門洞內東西各嵌存一塊石碑。

鎮宏堡口 位於山西省陽高縣。今堡城已毀,由鎮宏堡至邊堡長城尚存黃土夯築牆體高2-5米。

平遠堡 位於山西省三鎮縣境內。今堡包磚已被拆,只殘夯土城牆。

新平堡口 位於山西省天鎮縣境內。堡牆多被毀。堡東門尚殘存磚券拱。城堡中有一座磚木結構的鼓樓。

保平堡口 位於山西省天鎮縣境內。

樺門堡 位於山西省天鎮縣境內。當地又稱花面牆,居紅土溝村東一里的山頂上.城四周均有殘存的包磚,還有磚券城門,寬9米,高約6米。

瓦窯口堡 位於山西省縣境內。瓦窯口堡今只存殘圮的夯土圍牆。

鎮寧堡口 位於山西省天鎮縣境內。距白羊口長城南500米。今鎮寧堡已廢毀。

鎮口堡 位於山西省天鎮縣境內。距水磨口長城周歲500米。今已廢毀。

守口堡口 位於山西省陽高縣境內。今城堡已毀。長城由守口堡至鎮宏堡,破壞較少。

鎮邊堡 位於山西省陽高縣境內。今城堡已毀。長城出鎮邊堡向西約4公里出陽高而進大同市。這段黃土夯築的長城牆體較為完整。

鎮川堡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境內,鎮川口長城南2.5公里。破壞嚴重,砌磚全部被拆毀,夯土城牆西側、南側已毀為平地,東側牆半毀,僅北側牆多殘存。

宏賜堡口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境內。今堡城砌磚早已被拆光,殘土牆亦破壞嚴重,城南側牆基本已平,南門原為磚砌券拱門,今已成豁口狀。

鎮羌堡口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境內,今長城外側緊傍長城尚存馬市圍城遺址。

拒牆堡口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境內。今已十分殘破。僅磚砌券拱南門尚殘存。

拒門堡口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境內。堡城今已廢毀。

助馬堡口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今堡城南牆、東牆有多處殘圮,北牆高大堅固,保存較好。

破魯堡口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境內。破魯堡城北牆、西牆今尚殘存,南牆,東牆破壞極為嚴重。

保安堡口 位於山西省左雲縣境內。西距長城1公里。今城堡包磚早已被拆毀,只有夯土城牆殘存。

寧魯堡口 位於山西省左雲縣境內。原名寧虜堡。城牆包磚雖早被拆光,但整體堡城尚存。

破虎堡口 位於山西省右玉縣境內。原稱破胡堡。黃土夯築牆尚殘存,城南磚砌券拱城門亦存。

殘虎堡口 位於山西少左雲縣境內。今只殘存磚砌券拱南城門,及已殘損的黃土夯城牆。

馬堡口 位於山西省右玉縣境內。今堡城砌石已被拆毀,只殘存夯土城牆。

雲石堡口 位於山西省右玉縣境內。雲石新堡今為一村莊,城堡包磚早被拆毀,僅存夯土牆。

少家堡口 位於山西省平魯縣境內,長城內約1.5公里。今城堡包磚已被拆毀,夯土殘牆尚存。

大河堡口 位於山西省平魯縣境內。居山坡之上,四面黃土夯築殘牆尚存,磚石幾乎被拆光,已無人居住。今尚存一方廟碑,僅可辨認為「大同平魯路」,「大水口堡」等字。還有一塊石匾,陰刻楷書「湯永固」三個大字。據說原嵌在關門額上。

敗虎堡口 位於山西省平魯縣境內。城堡僅存夯土殘牆。

迎恩堡口 位於山西省平魯縣境內。城堡僅存夯土殘牆。

阻虎堡口 位於山西省平魯縣境內。阻虎堡城包磚早已不存,夯土牆亦無城狀,僅零星殘存幾段。

將軍會堡 位於山西省平魯縣境內。堡城全部為石砌,大部分已被拆毀。

丫角山 山名,現廢而不用。位於內蒙古清水河縣北堡鄉口子上村東。雖殘破,但牆體尚連貫,遠看十分壯觀。

老營堡 位於山西省偏關縣境內。只存夯土。從高大的夯土牆尚可看出城堡原來的規模。

紅門口 位於山西省偏關縣東北40公里。紅門口南0.5公里設有水泉堡,今亦毀,僅零星存有夯土殘牆。

老牛灣堡 位於山西省偏關縣境內。東接滑石堡,西臨黃河岸。今堡城尚存。

陽方口 位於山西省寧武縣北約13公里。陽方口堡城今已殘毀,尚存城北磚券拱門,用橫木支撐著,供行人來往。

白草關口 位於山西省代縣境內。今尚存一座關樓和一個關便門。

廣武城 位於山西省山陰縣境內。尚存夯土牆體和北門磚券拱門洞。

北樓口亦稱碑樓口。位於山西省應縣境內,是翠微山麓的一千最大隘口,東接平型關,西連雁門關。城堡破壞嚴重,磚包牆僅西北角部分殘存。從殘存的夯土殘牆尚可辨出原堡規模。

狼牙口 位於山西省靈丘縣龍須台村和河北省沂淶源縣狼牙口村交界處,因建在海拔1700餘米的狼牙口而得名。關兩側建有石砌城牆,今多較好。關門尚存石砌券門,今仍為南北通道。

龍泉關 位於河北省阜平縣西部的龍泉鄉,距縣城約35公里的太行山一出口。東臨阜平縣城,西界五台山,北近平型關。遺存北門向南開,磚拱門洞,寬3.5米,深10米,大型條石砌基。

固關 位於山西省平定縣境內。由娘子關南約6公里,有固關(舊關)遺址。尚好

鶴度嶺口 位於山西省昔陽縣皋落鄉長溝村東南約1.5公里的山樑上。石城基本完好,有少許圮殘。

馬嶺關 位於山西省昔陽皋落鄉圪瘩店村東南2.5公里處。東西牆砌有券門,今仍存,城牆及垛口大部較好,西城牆長於東城牆。

支鍋嶺口 位於山西省和順縣小董坪村東1.5公里處。關城南側為山澗,深不可越,西側為壁立懸崖,陡不可攀,所以只在北、東兩面築有石牆。

峻極關 位於山西省左權縣城東約60餘公里。南北峭崖陡不可攀,關門北約50米處是一深澗,石砌城牆由陡崖起止臨澗的一座小山頂,現已全坍成堆。

榆林塞 陝西榆林

吳旗秦長城 位於陝西省吳旗縣。牆體、墩台仍保存較好,遺址周圍散布有大量繩紋陶瓦殘片。

魏長城南起點 位於陝西省華陰市華山峪口。

定邊城 位於陝西省定邊縣境內。現北、南、東三面夯土城牆有部分殘存,西城牆及四座城門均毀。

高家堡 位於陝西省神木縣境內。今城堡尚殘存,城東北兩面條石牆體較完好,城東門券拱門洞仍為出入城之通道。

鎮北台 位於陝西省榆林市紅山最高處,東西有長城相連,為榆林南北往來的咽喉之地。鎮北台建於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是榆林鎮巡撫為保護紅山馬市貿易設立的一個觀察哨所。鎮北台是萬里長城中最大的一座城台。

統萬城 位於陝西省靖邊縣白城子村。現城址四周不同程度地為流沙所淹沒,但高達24米的西南城角敵樓卻赫然挺立於沙漠之中。

韓城魏長城 位於陝西省韓城市。

黃甫川堡 位於陝西省府谷縣。居黃甫河下游,西北據山,南北臨川,距長城10公里。黃甫川長城為黃土夯築,保存多較好。磚砌空心敵樓多被拆毀。

清水營堡 位於陝西省府谷縣,清水河下游。黃土夯築,多保存較好,一般高在2~4米,保存好的地方,尚存5米余。

孤山堡 位於陝西省府谷縣,因居孤山川北側山坡之上,故名。今城堡外側包磚及條石基均已被拆光,只內部夯土牆殘存。城東、西、南、北各開有一門,南、北門外還圈有瓮城。除東門已毀外,其餘三門磚券拱洞尚存。

鎮羌堡 位於陝西省府谷縣新民堡村。今城堡圍牆包磚及條石基已被拆光。城東牆南部、南牆西部遭較大破壞。其餘部位夯土城牆基本尚存。城開東、北、南三門,均築有瓮城。東北二門已毀,南門磚券拱門洞保存尚好。

永興堡 位於陝西省神木縣。今永興堡附近夯土長城圮坍嚴重,但遺跡尚連貫,夯土墩台多存,磚石包砌的墩台已全被毀,個別的只殘存些磚牆石基。

大柏堡 位於陝西省神木縣。大柏堡今為小學校舍,四周堡牆尚殘存條石及磚包砌部分。

建安堡 位於陝西省榆林市境內。現存夯土牆部分,基本保存原規模。堡城原東、南、北各七一門,門外均有瓮城。今東、南二座磚券門洞尚存。

常樂堡 位於陝西省榆林市境內。僅南牆保存稍好,城西門已毀,尚存東門及瓮城磚券拱門洞。

波羅堡 位於陝西省橫山縣境內。今堡城磚石砌築部分,僅西牆和南、北兩城角及北牆稍有殘存。夯土牆除南門以東基本被毀掉外,多殘存。今尚存磚砌券拱同洞及北門洞

懷遠堡 位於陝西省橫山縣境內。夯土北城牆保存稍好,其餘三面均成斷續的殘存狀。城南門已毀。東門磚券洞被農民改為窯洞居住。北門尚存,現為農民蓋雜草的庫房。堡內原有鼓樓已毀,僅存樓台。

威武堡 位於陝西省橫山縣境內。今該堡內全是積沙,城堡磚石已被拆光,僅夯土牆斷續殘存,基本輪廓可辨。

清平堡 位於陝西省靖邊縣境內。

龍州堡 位於陝西省靖邊縣境內。現該堡為龍州村所在地。

鎮靖堡 位於陝西省靖邊縣境內。距長城約2公里。僅殘存內部夯土。

鎮羅堡 位於陝西省靖邊縣境內。此城堡已於清同治六年(1867)毀。

靖邊營 位於陝西省靖邊縣境內。現靖邊營為新城鄉所在地。

寧塞堡 位於陝西省靖邊縣境內。寧塞堡傾塌已久。

柳樹澗堡 位於陝西省定邊縣境內。城堡遺址在今柳樹澗南的山坡上,堡內辟為農田,磚石早已拆光。所有夯土雖有坍塌,但還保存原堡形狀。

安邊堡 位於陝西省定邊縣境內。城堡磚石早已拆光,夯土牆體除北門向西那段大致存有原規模外,其他均殘塌的七零八落。北城牆中部牆上舊築有「魁星樓」,已毀。今呆存一約30米見方的夯土基座。

磚井堡 位於陝西省定邊縣境內。今三門均毀成豁口。

固原秦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