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姓王的出名的壞人要真實,要多
只認識王洪文 我歷史不好
2. 關於天津的古詩有哪些
1、洛陽陌
唐代:李白
白玉誰家郎,回車渡天津。
看花東陌上,驚動洛陽人。
譯文:
那個面白如玉的是誰家的少年郎?他已回車過了天津橋。
在城東的大道上看花,驚動得洛陽人都來看他。
2、扶風豪士歌
唐代:李白
洛陽三月飛胡沙,洛陽城中人怨嗟。天津流水波赤血。
白骨相撐如亂麻。我亦東奔向吳國,浮雲四塞道路賒。
東方日出啼早鴉,城門人開掃落花。梧桐楊柳拂金井。
來醉扶風豪士家。扶風豪士天下奇,意氣相傾山可移。
作人不倚將軍勢,飲酒豈顧尚書期。雕盤綺食會眾客。
吳歌趙舞香風吹。原嘗春陵六國時,開心寫意君所知。
堂中各有三千士,明日報恩知是誰。撫長劍,一揚眉。
清水白石何離離。脫吾帽,向君笑。飲君酒,為君吟。
張良未逐赤松去,橋邊黃石知我心。
譯文:
暮春三月飛沙揚,安史胡兒太猖狂,城中百姓怨連天,哀號不絕斷肝腸。
天津橋下血成河,赤波嗚咽淚不幹,郊外白骨壘成山,南隱東南我奔遷。
豈料道路盡充塞,難壞淪落士一員直奔吳地避戰亂,旭日東升曙光顯,
驚起鳥雀噪一片,開門掃除喜漣漣。梧桐初發柳絮飛,雕飾華麗美井欄。
好景如畫人歡暢,醉卧扶風豪士衙。天下奇士多直爽,與我意氣投又羨,
做人不以他人勢,情誼深重可移山。香風歡愉客心暖,好客鄉俗照膽肝。
忽想戰國養士人,原嘗春陵四先賢,真誠待士美名揚,堂中食客人數千。
今日君效前人樣,禮賢下士情意長。我撫長劍謝主忙,脫帽歡笑表衷腸。
飲君美酒歌一曲,來日報恩效張良。
3、天津橋望春
唐代:雍陶
津橋春水浸紅霞,煙柳風絲拂岸斜。
翠輦不來金殿閉,宮鶯銜出上陽花。
譯文:
天津橋下春水浸潤著紅霞,如煙細柳微風中拂岸傾斜。
車輦不再來金殿久已關閉,鶯兒飛出銜著上陽宮中花。
4、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
唐代:李白
憶昔洛陽董糟丘,為余天津橋南造酒樓。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
海內賢豪青雲客,就中與君心莫逆。回山轉海不作難,傾情倒意無所惜。
我向淮南攀桂枝,君留洛北愁夢思。不忍別,還相隨。
相隨迢迢訪仙城,三十六曲水回縈。一溪初入千花明,萬壑度盡松風聲。
銀鞍金絡到平地,漢東太守來相迎。紫陽之真人,邀我吹玉笙。
餐霞樓上動仙樂,嘈然宛似鸞鳳鳴。袖長管催欲輕舉,漢東太守醉起舞。
手持錦袍覆我身,我醉橫眠枕其股。當筵意氣凌九霄,星離雨散不終朝。
分飛楚關山水遙。余既還山尋故巢,君亦歸家渡渭橋。君家嚴君勇貔虎。
作尹並州遏戎虜。五月相呼渡太行,摧輪不道羊腸苦。行來北涼歲月深。
感君貴義輕黃金。瓊杯綺食青玉案,使我醉飽無歸心。時時出向城西曲。
晉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簫鼓鳴,微波龍鱗莎草綠。興來攜妓恣經過。
其若楊花似雪何!紅妝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寫翠娥。翠娥嬋娟初月輝。
美人更唱舞羅衣。清風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繞行雲飛。此時行樂難再遇。
西遊因獻《長楊賦》。北闕青雲不可期,東山白首還歸去。渭橋南頭一遇君。
酇台之北又離群。問余別恨今多少,落花春暮爭紛紛。言亦不可盡。
情亦不可及。呼兒長跪緘此辭,寄君千里遙相憶。
譯文:
回憶昔日洛陽酒商呈糟丘,為我在天津橋南頭造酒樓。花黃金白璧買來宴飲與歡歌笑語時光,一次酣醉使我數月輕蔑王侯將相。天下多少賢士豪傑與立德立言高尚之人,我只與您是心心相印成莫逆之交。
這種友情在山回海轉前也不會為難或改變,為此獻出全部心血傾瀉全部情感也在所不惜。我到淮南去隱居待仕,您留在洛陽愁苦生夢相思不已。您我不忍相別,依舊相隨而行。相隨而行迢迢萬里,訪問隨州仙城山,那兒有三十六案溪流回環縈繞。
走向每一案溪流都見干萬朵鮮花盛開,干條萬條山望都松樹聳立輕風吹拂。登銀鞍挽金絡來到平川大地,漢東太守親來相迎。紫陽真人,邀您我吹笙作樂。餐霞樓上仙樂鳴響,嘈然宛轉如同鳳凰啼鳴。長袖善舞管樂吹奏催人輕舉起舞,漢東太守乘醉手舞足蹈跳起來。
他手持錦袍披及到我身上,我酒醉枕在他的大腿上酣眠。意氣風發上凌九霄,整天飲酒之後便又如星離似的兩地分別了。您我相隔關山分手山遙水遠。我回到故山尋找舊日家園,您也歸家渡過了渭橋。您家父輩勇武如狼如虎,任並州長史遏制戎虜的進犯。
您我五月間相約穿越太行山,羊腸小道上車花催人睏乏卻不言苦。來到北都太原之地歲月久長,為您的貴信義輕黃金深受感動。豪華之筵青玉盤上盛放瓊杯美食,使我既醉且飽暫無歸心。時常出遊來到城西彎曲之路,晉祠之旁流水長淌如同穆玉。
乘用劃水鳴響簫鼓,微波盪漾如龍鱗閃閃萬草碧綠。情興一來攜歌伎帶舞女來到此處,那紛紛揚揚的楊花如似雪花飄灑。傍晚日斜之時紅妝歌舞女個個欲醉,來到水邊那百尺清潭映出她們效好的容顏。初月升起輝映翠娥與嬋娟,美人們換唱新曲羅衣舞動。
清風徐來歡歌飛上空中,歌聲嘹亮宛轉繞雲而飛。如此時光的世間行樂難以再遇,我又西遊向朝廷獻上《長楊賦》。朝堂中青雲直上難以期望,於是辭歸回還東山。渭南僑頭又與您相遇一面,即刻在酇台之北又相離分手。
您問我離愁別恨今有多少,請看那暮春時節落花紛紛最為相似。說也說不盡滿懷心緒難以表述。呼兒伏跪封上信函結束此書,寄給您千里之外的遙遙相思與祝福。
5、江夏贈韋南陵冰
唐代:李白
胡驕馬驚沙塵起,胡雛飲馬天津水。君為張掖近酒泉,我竄三色九千里。
天地再新法令寬,夜郎遷客帶霜寒。西憶故人不可見,東風吹夢到長安。
寧期此地忽相遇,驚喜茫如墮煙霧。玉簫金管喧四筵,苦心不得申長句。
昨日綉衣傾綠尊,病如桃李竟何言。昔騎天子大宛馬,今乘款段諸侯門。
賴遇南平豁方寸,復兼夫子持清論。有似山開萬里雲,四望青天解人悶。
人悶還心悶,苦辛長苦辛。愁來飲酒二千石,寒灰重暖生陽春。
山公醉後能騎馬,別是風流賢主人。頭陀雲月多僧氣,山水何曾稱人意。
不然鳴笳按鼓戲滄流,呼取江南女兒歌棹謳。我且為君槌碎黃鶴樓,
君亦為吾倒卻鸚鵡洲。赤壁爭雄如夢里,且須歌舞寬離憂。
譯文:
胡人驕矜戰馬驚奔沙塵隆起,時局艱險石勒般的胡雛飲馬京師之水。您為遠赴張掖近酒泉,我被流放來到三巴路程九千里。頒詔大赦法令寬松如同天地再新,流放夜郎的遷謫之人攜帶一身寒霜歸還。
懷憶西方的老朋友不可相見,東風把我的夢兒帶到長安與你相會。哪裡想到在此地忽然相遇,驚喜之間又茫然如墮煙霧。筵席上玉簫金管喧響四下,心情苦澀難以用七言長句淋漓抒發。
昨日里綉衣侍御綠褥頻傾,我卻有如得病桃李竟然無言無語。昔日天子恩賜大宛馬逍遙邁行,如今騎劣馬步履艱難奔走侯門。幸賴相遇南平太守李之遙心胸豁達,再加上夫子您陳述高論清談。
有如青山頂上撥開萬里雲霧,眺望炙朗青天解除煩悶。人悶最終還是心悶,苦辛依舊長是苦辛。愁腸襲來飲酒二千石,渴望死灰復燃嚴寒中重生陽春。
仿效山公酒醉仍能騎馬出行,這也是主人與大家的一番風流。頭陀寺的雲月煙空帶有一股僧氣,如此山水哪能稱人心意?要不然鳴築擊鼓相戲滄涼清流,呼喚江南女兒鼓棹謳歌。
我將為您捶碎這黃鶴高樓,您也為我翻倒那鸚鵡之洲。三國時赤壁爭雄有如夢中之事,還是邊歌邊舞寬卻離別的憂愁。
3. 《天津條約》主要內容。
主要內容:增開天津等11個城市為通商口岸;外國商船可在長江各口岸往來;外國人可往內地游歷、通商、傳教;清政府賠償英、法軍費各800萬兩白銀等。
《天津條約》的影響:中國殖民地化程度加深;清政府的權力結構發生變化,設總理衙門、總稅務司、同文館;旨在推動王朝中興的洋務運動興起。
(3)天津王泊小區怎麼樣擴展閱讀
《天津條約》是清咸豐八年(1858)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國、法國、俄國、美國強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別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是英、法兩國為了進一步擴大侵略特權而對中國發動的侵略戰爭,爆發於1856年10月,1860年10月結束。
1858年,英法艦隊在美、俄兩國支持下,襲擊大沽口。大沽炮台失陷,英法聯軍進犯天津。清政府派欽差大臣桂良、花沙納與俄、美、英、法各國代表分別簽訂《天津條約》。
背景:第二次鴉片戰爭時又稱英法聯軍之役。1856年,英國借口廣東水師在廣州黃埔捕捉中國船「亞羅」號上的海盜,派兵進攻廣州。法國借口法籍天主教神甫馬賴在廣西西林被殺,亦出兵入侵。1857年,英法組成聯軍,攻陷廣州。
1858年,英法艦隊在美、俄兩國支持下,襲擊大沽口。大沽炮台失陷,英法聯軍進犯天津。清政府派欽差大臣桂良、花沙納與俄、美、英、法各國代表分別簽訂《天津條約》。同年,沙皇俄國以武力迫使黑龍江將軍奕山簽訂《瑗琿條約》。
1859年6月,英、法、美以進京換約被拒為由,率艦隊炮擊大沽。提督史榮椿率守軍還擊,擊沉擊傷敵艦10艘,斃傷敵軍近500人,重傷英艦隊司令何伯,史榮椿戰死。1860年8月,英法聯軍18000人,由北塘登陸,進占天津。
9月,清軍在北京通州八里橋迎戰英法聯軍失利。清咸豐帝攜皇後、懿貴妃等離京逃往承德。10月13日聯軍從安定門攻入北京。聯軍發現清軍將英法使節團多人虐待至死,遂決定報復中國之野蠻行為,及教訓中國皇室以後不得蔑視英國及法國。
10月18日,英法聯軍佔領北京,搶劫焚毀圓明園(見火燒圓明園)。英法聯軍在北京城郊搶掠燒殺近50天,京郊皇家園林如圓明園、清漪園、靜明園(玉泉山)、靜宜園(香山)、暢春園等均被付之一炬。清廷派奕為全權大臣議和,簽訂中英、中法《北京條約》。
聯軍洗劫和燒毀了圓明園和靜宜園。圓明園大火持續了三天三夜,300多名太監和宮女葬身火海。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曾對此給予強烈譴責,稱之為「兩個強盜的勝利」。
11月,沙俄又脅迫清政府簽訂中俄《北京條約》。中國賠償巨額賠款,喪失大片領土主權。
1856~1860年(咸豐六年至十年)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聯合發動的侵華戰爭。因其實質是鴉片戰爭的繼續和擴大而得名,亦稱英法聯軍之役。
第二次鴉片戰爭迫使清政府先後簽訂《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中俄《璦琿條約》等和約,列強侵略更加深入。中國因此而喪失了東北及西北共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戰爭結束後清政府得以集中力量鎮壓了太平天國,維持統治,清史稱同治中興。
4. 燕王掃北到底是什麼意思,我家是天津人,為啥家裡的老人說我們是燕王掃北過來的
河北省農村流傳著一種說法:自己的祖先是從山西洪洞縣遷來的。為什麼這么說呢?是因為燕王掃北,把河北一帶的人都殺死了。
燕王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四子,名棣,領重兵鎮守北平(即今北京)。朱元璋長子朱標早死,朱元璋死後,根據傳長不傳嫡的傳統,朱標的大兒子朱允炆繼皇帝位,年號建文。建文帝聽從齊泰、黃子澄等大臣建議,大力削藩,剝奪分封全國各地的叔父們的兵權。燕王以討齊、黃為名,起兵反抗,號稱「靖難」。建文帝派兵平叛。於是在河北和山東一帶進行了長達三、四年之久的大戰。史稱「靖難之戰」,即民間流傳的「燕王掃北」。
5. 河北省永清縣城南有條渠--王泊自排渠,污染嚴重,臭氣熏天,為什麼無人管
中國的好多大城市的污染都沒人管 更別說永清縣這么個小縣城了 經濟落後
污染肯定不會及時整理,等經濟好了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