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你就是個弟弟是什麼意思 你就是個弟弟是啥意思
1、你就是個弟弟,網路流行詞,意思是你不行,你還很嫩。出自天津當地的口頭禪。
2、這個梗最早是出自天津方言,「你就是個弟弟」意思就是,你不行,你還很嫩。算是天津當地的口頭禪。而隨著熱門主播孫笑川的使用,這個梗就越傳越遠了。在孫笑川的口中,「弟弟」就是沒有牌面之人。再然後,快手的社會哥們也開始用這個梗了「在我面前,你就是個弟弟。」這里就是說,菜雞跟著大哥後面混的,不如大哥的那種馬仔。而「弟中弟」就是弟弟中的弟弟啊,垃圾中的垃圾。
⑵ 天津什麼時候貼吊錢
小年已過,春節模式正式打開。作為對傳統習俗非常尊重的天津,可以肯定的說,貼「吊錢兒」依然是很多天津老百姓必須做的事情。
二十八貼窗花,這句幾百年流傳下的口頭禪,准確定義了天津人貼吊錢兒的准確時間,其寓意不言而喻,就是紅紅火火迎新年。除了吊錢兒,同時要的貼的還有福字、窗花兒、年畫和春聯,天津人認為,這樣才充滿年味兒,老年間,誰家要是沒貼,鄰居們會議論他家是不是出了什麼事。天津人貼吊錢兒還很有講究,與福字和窗花兒不同的是,吊錢兒必須是貼在門窗外面的玻璃或橫棱上,任風吹拂,任其擺動飄盪,讓所有的祝福與願景隨著濃濃的年味兒一起吹進門窗裡面。不過現在高層住房居多,貼在外邊不太方便,所以就慢慢地移到了屋內。
天津熱衷貼吊錢兒,還體現在一直傳到今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上。楊柳青剪紙從清朝興起,已有300多年歷史,包括窗花、刺綉花樣、吊錢、喜花四類,具有獨特的風格和象徵意義。近年來,以花鳥草蟲、人物山水為內容,具有年畫、國畫韻味的新型剪紙日漸興起,深受廣大百姓喜愛。2009年10月入選天津市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不僅貼吊錢兒有講究,往下揭也有說道。「二十五填倉撕吊錢兒,干飯餑餑熬魚湯」說的就是這個點。正月二十五,天津人管這一天叫做「填倉」,表示所有的財、福填滿了,就到了該撕吊錢兒的時候了。家裡的老人會囑咐年輕人在這一天必須把所有的吊錢兒撕下來,原因是不撕下來的話招進來的財和福就會隨風飄走,這叫見好就收。而為了慶賀來年開年大吉,吉祥如意,熬一條大魚是這天必備的菜餚,寓意連年有餘(魚)。
⑶ 天津人的口頭語是什麼
介叫嘛似兒呢,尬嘛呀,神神叨叨,甭來介套,真哏啊,德性。
⑷ 你覺得天津人的口頭禪哪句最好笑
你覺得天津人的口頭禪羅羅缸最好笑,這意思是,把簡單的事情搞復雜。我第一次聽,以為是把水剛摞起來。
⑸ 為什麼天津人愛說嘛
前些時日讀了ernie 兄的一篇文章,裡面介紹了兩位人物,一位是寫通俗小說,有深厚文字功底的"衛嘴子" 劉雲若;一位是寫武打小說,善"擺龍門陣"的四川人還珠樓主。就是這"衛嘴子"和川人 "擺龍門陣"的介紹,很快讓我對此二人有了深刻和活龍活現的印象。
聯想到各地的方言,我最喜歡四川話,簡直就是在唱山歌。剛參加工作時,最先遇到的女友就是四川人。一位重慶大學畢業的重慶人,我們同一天報到被分在一間宿舍,剛一見面,她就熱情豪爽地用重慶話介紹自己,繼而又詢問我的情況。我還是第一次聽到這種完全不帶撇的川語,那高八度的拖腔和滑音,一下就把我逗樂了!經過開門見山的交談,我們簡直不敢相信我倆有這么多的相同,同年同月同日出生,同為女性,學的同一專業,對象都是同班同學,現在又分到同一個單位,分在同一間宿舍,多麼不可思議啊!
因為置身於這個來自四面八方人的團體中,她也開始有生以來第一次學著撇點普通話了,首個攻克的難關是捲舌頭,這一卷就矯枉過正了, "四si"總是被說成"是shi"的音,而且那舌頭不知道翹得有多高,聽起來特別別扭,每次我們都忍不住要笑,她倒無所謂,深為自己終於會發捲舌音而感到自豪。就因為我們的"多同",關系自然親密,我生兒子時,她每天都到醫院陪護我,並且深信她和我的命相同,也一定會生兒子的,她的愛人是三代單傳,生兒子猶顯重要。後來,很快她就結婚調回成都,聽說生了個女兒,我們也就逐漸失去了聯系。但是,她的聲音以及她說話繪聲繪色的語調至今清晰、親切地留在我耳畔。
很早就聽到有"京油子,衛嘴子"的說法,意思是北京人說話油,天津衛人嘴厲害,即使膽怯了,嘴還要凶。一個典型的實例是,打不過人逃跑前還要說一句"你等著,我回家找我二哥去。"後來接觸了西安人和南京人後,發現這里的人說話也挺油,一副滿不在乎、高高在上的拖腔,損起人來都是一個絕。可見,凡建過都的地方,南來北往的人多了,都練就了見識廣的特點,也就不知不覺形成了一種優越感。
第一次到天津是85年,那次是一趟美差,去北京和天津,在北京呆了三周,玩了個遍。在天津呆了一周,買了巨型大麻花還吃了"狗不理"包子。那是我第一次聽到天津話,就記住一個"嘛!(讀四聲)"最好笑的是,到"狗不理"包子店排隊買包子,後面一對青年男女,因包子品種多,在商量吃什麼,那男的詢問女的"吃嘛?"女的答"有嘛吃嘛!"嘿嘿,一個"嘛"解決了所有問題,直把我笑壞了……
以後,通過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小品,又讓我們聽到了幽默、有趣的各地方言,其中陝西、東北語言最為出彩,全國人民都會吆喝"賣大米~~~~"、"翠花,上酸菜"、"這噶噠,那噶噠"了……
⑹ 天津人說話愛帶上尼瑪這種口頭,多沒禮貌啊,難道他們不知道這樣不好,還是說者素質低的一種表現
他們知道,只不過是地方的語言,有時候會讓人誤會,不是素質低了,
⑺ 天津人去不正規的那種場所含蓄的表達是什麼
說穿了,這在地道的天津人看來,也就小學英語「What』s your name?」的水準
不浸淫這片熱土多年的人,是很難掌握天津口頭禪的精髓要義滴
因為太隨性……所以抽象到難以理解……
天津人的小情緒
好么……(後面省略10萬字)
說完一個消息,對方來句「好么」。您就猜去吧:他是樂意還是不樂意?他是高興還是不高興?對方不說話,你都沒法接下茬。
介傢伙
迷之詞語,結合說話語境都未必分析得出來:他是驚訝、感嘆還是嘲諷……總之小編覺得,這個詞純屬增加語言喜感,實際上沒啥實際意義。
好么眼兒的
說這句話時,天津人一般皺著眉頭,不會掛好臉子,多半前面還會加一句「介不沒眼兒的事么,好么眼兒的」,主要指原本挺順心的事突遭了變故。
——「本來說好一起出去玩的,好么眼兒的把腳崴了。」
羅羅缸
用來形容簡單事情搞復雜,後患無窮麻煩不斷,跟摞起的水缸沒啥關系。
——凈弄這羅羅缸的事兒,我索去大商場買吧,介小店不靠譜!
得已了
想像天津大媽一臉羨慕嫉妒恨的表情,加上這句「得已了」,絕對容嬤嬤附體!成功了、撿錢包了、漲工資了、找著對象了……總之最後嘚瑟到「目無尊長、無法無天」,大媽們就會跑出來咆哮:——得已了!管不了你了?有嘛了不起的!
大發了
吹牛必備口頭禪,說起哪個親戚有錢、哪個朋友有排場,也不給你說個具體數,就告你一句:「大發了」。你可勁兒猜去吧……
別打岔啊
這里沒有小紅花評比,打岔不是畫個叉。話題進行到一半,強迫症患者怎能容忍沒說完就換主題?話里話外那意思:打岔的人,一邊兒待著去!
又出去瞎惹惹
話里話外都帶著一股子嫌棄,感覺這種聚會不太正經。總之不是干正事的都叫「瞎惹惹」。
嘛玩兒
嘛玩兒=嘛意思=啥意思=嘛=什麼?……
天津人的熱心腸
「撈糨的啊」
熱情好客的天津人飯桌上必說的一句話,前提是得有面湯稀飯一類的湯菜。出於」大吃大有「的原則,天津人會讓客人「撈糨的」:雞蛋湯多撈雞蛋、面湯多撈面條、湯菜多撈菜和肉,總之一句話:別到最後灌個水飽,得吃飽嘍!
「歸其呢?」「擁給嘛」
歸其呢=所以呢
擁給嘛=因為嘛=為嘛=為什麼
你不往下說,熱乎的天津人總愛問「歸其呢」?其實骨子裡都是八卦段子手。
天津人的隨性
就介意思吧
天津不愛爭強好勝,凡是講究隨性就好,做事不做滿,做得自己覺得差不多了就介意思吧。
已舊已舊吧
吃了虧、買的東西不稱心,趕上較真兒的一定折騰到心滿意足為止。可天津人不講究這些,既來之則安之,趕上嘛算嘛,已舊已舊吧。
趕羅嘛
那意思就是別著急,別趕羅,著急忙慌的更容易出差錯。
不粘語
不粘語=不說話
天津人的損
長走雞了、長咧古了
這是個有年代跨度的詞,不是多年熟人都用不了。專指從小看著長大的孩子越長越難看。
太次
人品不好、東西質量太差、辦事能力不強……統統可以用「次」來概括。
——介嘛破飯館兒,伙食忒次了。
不覺悶呢
背後戳戳人的常用法寶,專指討人厭卻不自知的一類人。
——晚上十點了還賴人家不走瞎嘚啵,攪乎人休息還不覺悶。
痴傻帶苶(nie)的
不僅僅指智商不高,性格還有些窩囊、精神有些萎靡不振,卻偶爾有些小心思,懂得佔小便宜。想像一下邊吃嘴裡還掉渣,被別人數落了也不敢還嘴的畫面——抓住這種感覺就對了!
二八八
天津迷之詞語的翹楚。這不是算術乘法表,也不是神秘部隊的代號……這是有本事有能力的反義詞,比一般人的能力還得低一個等級。
——嗯,二八八的看不懂這個。
瞎么虎眼的
說淺了是說這人眼神不好,看不清東西,說深了就是沒眼力見兒,看不出眉眼高低,不懂審時進退。
麻應人、膈應人、膩歪人
發自天津人內心深處的討厭、厭惡、鄙視……總之是讓人渾身不舒服的事情,是天津話里感情色彩很濃重的一句口頭禪。
——他好幾天沒洗澡了還用我毛巾擦,太膈應人了!
瞎參乎嘛
瞎參乎嘛=有你的嘛
一句反問道盡內心不滿:我們家的事兒,不用你管!
賽瞪
被賽瞪就是被數落了,感覺比被罵更難受。
受了病了、五迷三道的
追美劇一禮拜沒睡覺、幻想活在二次元世界、突然某天喜歡變裝出門……痴迷於各種不為他人所理解的奇葩行為,在老輩兒人眼裡都叫「受了病了」「五迷三道」(不是六迷四道,這是固定搭配組合)。
燒包兒
攢了八個月工資買到的包,打了半年收集到的游戲裝備……逢人便說,高興得忘乎所以,就成了大燒包兒。自己再喜歡也得低調收斂著點,小心被人當燒包!
五脊六獸的
坐著腰疼、趴著窩得慌、躺著睡不著……怎麼待著都難受,又不知道怎麼排遣就是「五脊六獸」。一般學生在考試發榜前的這個症狀比較明顯:一邊嘀咕自己的成績靠沒考好,可看書又看不進去,各種焦躁不安。
霍霍人
霍霍=禍禍
好好的東西不發揮其用,全都浪費了就叫禍禍。
大扯子
特別傷害少女心的一句話。專門形容瘋瘋癲癲、以跑代走、以吼代笑、絲毫不懂得矜持收斂的天津女子。
…………
……
不知道這些會誤以為天津人愛吵架
其實我們只是愛逗愛找樂的津嘴子
並時刻做好了挨逗的准備
動圖
在天津有種釋放叫走你
有種成功叫齊活
有種修理叫得楞
有種倒霉叫崴泥了
有種吃法叫墊吧墊吧
有種停止叫打住
有種冒險叫玩兒懸兒
有種醒目叫扎眼
有種勇氣叫楞子
有種團體叫哥兒幾個
有種富有叫趁錢
有種腳氣叫爛腳卡兒巴兒
有種氣勢叫批了撲嚕
有種說謊叫瞎話兒白扯
有種狀況叫絆了哥機
有種刺痛叫殺得慌
有種漏嘴叫拉拉
有種緩慢叫肉
有種霸氣叫倍兒橫!
⑻ 自己的家鄉有哪些口頭禪
我的家鄉是黑龍江省鶴崗市,初中地理就學過,鶴崗是個煤礦產豐厚的地方,所以我們這兒的人,到了外地,一般口頭語都會問你:要煤么?便宜得很。
⑼ 天津的口頭禪,
你揍嘛?噶嘛切?
⑽ 天津方言口頭禪是什麼
介叫嘛似兒呢,尬嘛呀,神神叨叨,甭來介套,真哏啊,德性。
天津話,屬冀魯官話保唐片天津小片,與中原官話信蚌片亦有關聯,特指以天津老城為中心的一個尖朝南,底朝北的三角形方言島內人們所說的方言,即天津話。
語言介紹
天津話作為天津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天津話干凈利落,活潑俏皮,充分體現了天津人率真豪爽、親切包容、幽默詼諧的性格特徵。
與普通話比較,天津話最主要的是語音和聲調的不同:從聲母上看,天津話一般是將普通話的舌尖後音zh、ch、sh,分別讀為舌尖前音z、c、s,如「中」讀為「宗」、「山」讀為「三」,「吃」這個音比較特殊,仍然讀「chi1」,等;i和r混用,如:「人」讀「銀」,「肉」讀「又」;如果是開口韻母自成音階時。
就要在前加聲母「n」,如「愛」讀「耐」,「鵝」讀「né」等。天津方言的另一個特點是使用一些特殊的語詞,如用途很廣的「嘛」即什麼、「哏兒」即有趣、「打擦」是指開玩笑等等。
最能體現天津話特點的是聲調:天津話與普通話都有四個聲調,但在每個聲調的實際讀音上卻有明顯的差別,特別是在陰平聲調上,普通話讀為高音、高平調,天津話則讀為低音、低平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