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程碼是怎麼知道自己去到哪兒的
行程碼到底是如何記錄我們的行程呢?除了對於行程碼感到神奇以外,我們心中或許都曾有過這樣的疑問,行程碼是如何知道我們的行程的?其實,整個過程的記錄是通過我們的手機來完成。而形成馬的記錄,也是基於手機的一個定位功能。
手機能夠獲取我們的定位,主要通過三個方面。
1.通過GPS定位
這一點其實很好了解。比如說當我們去一個城市打車的時候,利用高德地圖或網路地圖導航,那麼手機都會提醒我們打開GPS,這樣可以准確的收集到我們的定位。每個手機內都有GPS,通過與太空軌道當中的衛星接入,通過衛星系統的信號反饋,就能夠得到我們具體的位置,而且這個誤差是非常小的,甚至也就幾米的距離。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打車,打開GPS導航,司機能夠很快的鎖定到我們的准確位置。
所以你可以思考一下,當我們經過的每一個地點,實際上GPS都能夠記錄得清清楚楚,我們整個的路線也是一覽無余的。那麼,行程碼利用GPS的這個功能,記錄我們途經的城市,自然也是非常輕松的。
所以也是基於這三個方面的綜合應用,哪怕是我們在手機關機的情況下,行程碼能夠記錄到我們的行程軌跡。
2. 行程碼是根據手機定位還是手機號定位的
01手機
行程碼是通過手機定位的。通信大數據行程卡分析的是手機信令數據,通過用戶手機所處的基站位置獲取,來准確定位自己行駛過的軌跡。手機用戶可通過服務,查詢本人前14天到過的所有地市信息。
3. 行程碼是怎麼知道你去過哪些地方的呢
行程碼是根據電信運營商提供的通信服務來實現的 。
我們都知道,手機的正常通信服務(通話、簡訊、上網)是依託運營商的通信基站來實現的。通信基站就是我們所謂的「信號塔」,有了信號塔,我們的手機就會有信號。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身份證號,而且身份證號是唯一的,通過身份證號可以很精準地找到一個人。同樣,每座通信基站也有自己的「身份證號」(基站號),每個基站的基站號也是唯一的,有了基站號就可以很快找到這座基站的位置。
行程碼的工作原理,就是根據我們的手機在14天之內所接收的基站信號,來確定一下我們所經歷的位置,從而羅列出我們的大致行程。 舉個例子 :張三14天之內一直在河北某地,分別接收了兩座基站的信號,兩座基站的基站號分別是12345/23456。這樣,在他申請自己的行程碼的時候,要先授權運營商去查詢,然後通過兩座基站號,可以大致知道他的行程就在河北的某地。
還有一種情況 。比方說你駕車從河北的石家莊到北京,但是你的行程碼中會有河北保定。可是在你的意識中,你根本就沒有去過保定。因為你在去北京的途中,經過保定,你的手機接收過保定地區基站的信號,所以會在你的行程中有一個保定地區的記錄。
當然了,行程碼只是疫情防控的一個輔助手段,一旦有疫情發生的話,最為精確的是專業的流調工作人員所開展的流調工作。所以說,疫情期間配合政策的落實、配合流調等相關工作,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 社會 和他人負責。
這個都不知道啊?我一個古稀之年的都知道。比如你是南京人,你在南京辦的手機卡,你的手機信號由南京的電信覆蓋。如果你從南京到了湖南,你的手機信號就由湖南覆蓋,比如你到了湖南張家界,手機會給你發來一條簡訊,大意是:歡迎你來到湖南張家界。所以,你去了哪裡都有信號跟蹤,定位,就這么簡單。凡事你去了有風險的地區,你的 健康 碼就會改變顏色。目前武漢的 健康 碼也由原來的綠色全部改成了黃色的金邊。如果是封閉的小區 健康 碼估計是紅色的了。
你在打開行程卡獲取界面的時候,下面會有一個需要你勾選的地方,那裡寫的是「同意並授權運營商查詢本人在疫情期間14天內到訪地信息」,從這個信息我們應該可以知道相關數據的獲取應該與幾大運營商有關系。
那麼運營商是怎麼知道你去過哪些地方的呢?這個其實也簡單,因為運營商可以通過你的手機佔用小區信息變化來得知你去過哪些地方,運營商的每個小區都是有一個編號的,而且這個編號是可以做到獨一無二的,這個編號其實就是全球小區識別碼。
全球小區識別碼的英文縮寫是CGI,其由MCC+MNC+LAC+CI組成。其中MCC是移動國家碼,MNC是移動網路碼,LAC是位置區號碼,CI是小區標識碼,譬如中國的MCC碼是460,同一個營運者可以擁有一個或多個MNC,中國移動最常見的MNC碼是00,中國聯通最常見的MNC碼是01,中國電信最常見的MNC碼是11。
至於LAC就是位置區域碼,其將整個網路可以進一步的細分,譬如每個地市往往都會有多個LAC,LAC的劃分,可以根據行政區域邊界來劃分,譬如一個市下面有幾個區和縣城,那麼我們就可以將LAC區域和相關區縣對應起來,這樣子其實只要你佔用過這個LAC下面的小區信號,運營商就可以知道你大概去了哪個區縣。
接下來就是更精細的CI,就是你佔用到具體的小區信號,而運營商是有相關小區的經緯度的,這樣子可以更精細的知道你的位置了,可以具體到你去了哪個街道等信息,這個其實就是基站定位技術,所以行程碼背後的相關技術說起來並不是什麼新技術了,這其實是很成熟的技術了。
譬如以上圖舉例,假設是中國聯通的網路,圖中2個框,每個框就對於一個LAC,分別是LAC 00001和LAC 00002,然後每個LAC下面還有小區,每個箭頭就代表一個小區,假設一個小區在LAC 00001下面,其編號是20001,那麼這個小區的的CGI就是460 01 00001 20001,而這個編碼是全球唯一的,所以運營商要知道你去了哪裡還是比較容易的。
通過高 科技 大數據知道的。
首先是衛星導航大數據,通過衛星導航大數據,能夠知道你的定位,不管你手機開機還是關機都不影響對你的定位。
其次是通信數據分析,通過通信數據分析,大數據會精準分析出你的行程。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你坐火車或開車經過某地,就會收到手機歡迎簡訊,歡迎你來本地,這是一個相同的道理。
為了安全起見,你會看到國家之間領導人通話使用的是固定電話,是有線的 ,也是這個道理,是為了避免被定位和竊聽。
只要帶著手機,手機會一直與信號基站保持鏈接,通過一個鏈接的基站就知道你某時刻到了這個基站多少米方圓內,通過二個基站就能比較精確的定位,偏差不大了。
國家只需要讓各通信公司把這些數據上傳到大數據伺服器,然後各種有授權的APP通過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或者各種個人信息就能查詢數據進行比對。
如果發現了一個感染者,然後通過這個感染者確定他的行程,通過時間和地點查詢大資料庫,只要符合這個時間和地點的人都會被找出來,這些人的 健康 碼就會被標記,與感染者所在時間地點越接近就會標記紅碼,離的比較遠就黃碼。
說到底很簡單,除非你手機不帶在身邊,要不然隨時產生數據的鏈接,就像我本來在上海,但你去了鄰近的江蘇省份,系統就會有簡訊告知,江蘇省南通歡迎你,再去別的外省,又有簡訊告知,這個就是
大數據
我有一次去了一個地方,不想行程碼上有顯示把電話關機了,但是行程碼還是有
這個問題我用最簡單最的大白話和大家說一下。
我們拿中國聯通來說,聯通電信和移動都是一樣的哈,我們拿聯通來舉例子聯通一個基站可以打個比方說,可以覆蓋3公里直徑就是6公里6公里范圍之內的人手機走到這個范圍之內,他就會被接收到信號,就說明你在這個范圍活動這一個基站就管這一片區域,你離開這6公里之後會有另一個基站接收到你的信號這一個基站見的一個地方,他是有名稱的。至於說信號是怎麼傳輸的那個學問就比較大了,他都通過衛星接收完之後傳到基站再傳到你的手機上還是這么一個過程。
情況就是這么個情況,你一路走來會有很多雞蛋來為你服務,你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在兩省的交界之處會有各個省給你發的信息以前收漫遊費的時候不能跨省,老是多收你的話費就是這么個情況,因為這邊的省也給你提供型號,那邊的省份也給你提供信號,所以說造成兩個信號,你同時用你在本地是免費的,但是你跨省他都識別你,因為你用我的新號了,因為我的信號問你手機提供服務了,你就出現了漫遊漫遊,是要送你的費用的。
再講明白一點就是跟著你的手機來交叉為你服務。
4. 行程碼是根據手機定位還是手機號的
掃行程碼是通過手機定位的。通信大數據行程卡分析的是手機信令數據,通過用戶手機所處的基站位置獲取,來准確定位自己行駛過的軌跡。一般手機信號定位都是通過基站來定位,而現在的基站一共有三大運營商在使用。
三大運營商個人軌跡證明查詢是免費開放的,但是要注意每天最多可免費查詢10次。根據通信協議,每個手機用戶使用通信服務時,手機終端都需要時刻與基站連接並且驗證用戶身份(碼號信息),進而實現通信路由和連接。
(4)天津形成碼根據什麼定位擴展閱讀:
個人軌跡查詢的介紹如下:
手機卡在正常狀態下是一個信號,而這個信號源就是基站的壽命。例如,當打開手機時,卡搜索信號並連接到基站的信號,基站就有了手機連接的記錄。這一切只有開機時才能記錄下來。
5. 行程碼是通過手機卡定位還是手機
掃行程碼是通過手機定位的。
通信大數據行程卡分析的是手機信令數據,通過用戶手機所處的基站位置獲取,來准確定位自己行駛過的軌跡。一般手機信號定位都是通過基站來定位,而現在的基站一共有三大運營商在使用,而這些基站的所有者以及管理者是中國鐵塔公司。
而且基站定位和GPS聯合使用就可以做到高精準定位,這種高精準定位是不會對民間第三方公司和老百姓開放,有時進入小區管理人員會掃描一些二維碼或者是小程序,掃進去以後輸入手機號進行驗證。
掃行程碼介紹如下:
准確掌握入境人員的境外到訪的行程,對來自疫情嚴重國家和地區的重點人群進行篩查,實現病患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是加強境外疫情輸入風險防範的關鍵措施。
國務院客戶端小程序日前上線疫情防控行程卡。該行程卡由工信部組織中國信通院、三家基礎電信企業面向公眾推出,支持一鍵查詢14天內國內城市(駐留超過4小時)以及境外到訪的行程。不收集身份證號、家庭住址等個人信息,避免隱私泄露。
6. 行程碼是通過什麼記錄行程的
行程碼是通過用戶手機所處的基站位置獲取行程記錄的,從而可以准確定位自己行駛過的軌跡。由於行程卡提供的位置查詢服務數據來源是手機信令數據,通過用戶手機所處的基站位置獲取。
為確保通信連續、實現覆蓋無盲區,提供更好的通信服務質量,行政區劃交界處的兩地基站信號可能會交叉覆蓋,造成結果的偏差。如果用戶居住在靠近城市邊界的位置,或者長途自駕、乘坐火車等就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6)天津形成碼根據什麼定位擴展閱讀:
行程碼作為一項公益服務,用戶可使用其證明自己的行程。管理部門如果在行程查驗過程中遇到用戶的查詢結果和實際行程不符的情況,建議能結合用戶提供的車票、機票或其他證明材料,綜合判斷查驗結果。
發現有異常的,疾控部門第一時間對相關區域工作人員的工作情況、活動軌跡進行梳理,對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及相關人員開展排查。
7. 行程碼是通過什麼記錄行程的
行程碼依靠手機的GPS進行定位,從而記錄行程。
1、「通信大數據行程卡」分析的是「手機信令數據」,通過用戶手機所處的基站位置獲取,信令數據的採集、傳輸和處理過程自動化,有嚴格的安全隱私保障機制,查詢結果實時可得、方便快捷。「通信大數據行程卡」的數據可以全國通用,真正做到全國一張網全面覆蓋,還可以查詢到本人國內手機號的國際行程。這些在確保用戶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將會為疫情防控、復工復產、道路通行、出入境等方面提供科學精準的技術支撐。行程碼是指通信大數據行程卡,利用手機「信令數據」,通過用戶手機所處的基站位置獲取行程記錄的,從而可以准確定位自己行駛過的軌跡。「通信大數據行程卡」的數據可以全國通用,真正做到全國一張網全面覆蓋,還可以查詢到本人國內手機號的國際行程。
2、「通信大數據行程卡」基於電信大數據,由三大運營商統一提供介面,僅須填寫手機號、驗證碼並確認本人授權,無須填寫身份證號、家庭住址,不收集其他個人信息,操作上更為簡便和安全,充分保護用戶隱私。為全國16億手機用戶免費提供的查詢服務,手機用戶可通過服務,查詢本人前14天到過的所有地市信息。
3、通信大數據行程卡」分析的是「手機信令數據」,通過用戶手機所處的基站位置獲取行程記錄的,從而可以准確定位自己行駛過的軌跡,信令數據的採集、傳輸和處理過程自動化,有嚴格的安全隱私保障機制,查詢結果實時可得、方便快捷。「通信大數據行程卡」的數據可以全國通用,真正做到全國一張網全面覆蓋,還可以查詢到本人國內手機號的國際行程。這些在確保用戶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將會為疫情防控、復工復產、道路通行、出入境等方面提供科學精準的技術支撐。
4、行程卡提供的位置查詢服務數據來源是「手機信令數據」,通過用戶手機所處的基站位置獲取。為確保通信連續、實現覆蓋無盲區,提供更好的通信服務質量,行政區劃交界處的兩地基站信號可能會交叉覆蓋,造成結果的偏差。如果用戶居住在靠近城市邊界的位置,或者長途自駕、乘坐火車等就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8. 行程碼根據什麼定位
掃行程碼是通過手機定位的。通信大數據行程卡分析的是手機信令數據,通過用戶手機所處的基站位置獲取,來准確定位自己行駛過的軌跡。一般手機信號定位都是通過基站來定位,而現在的基站一共有三大運營商在使用。
三大運營商個人軌跡證明查詢是免費開放的,但是要注意每天最多可免費查詢10次。根據通信協議,每個手機用戶使用通信服務時,手機終端都需要時刻與基站連接並且驗證用戶身份(碼號信息),進而實現通信路由和連接。
行程碼的作用:
通過健康碼的不同顏色,可以快速識別出一個人是不是途徑了疫情比較嚴重的省市,是不是直接或間接接觸過一些感染患者。然後通過大數據進行分析,可直接鎖定並找到可能一些被感染的人群。這在疫情防控的初期階段,因此實際意義其實還是非常巨大的。
健康碼的作用不是為了證明你是健康的,否則也不會任由你自己申報身體狀況然後上報,它其實就是類似一個電子身份證的二維碼。它的作用除了報備個人健康外,主要是掌握你的行動軌跡。
9. 天津的行程碼會區分縣區嗎
不分。行程碼軌跡的定位是按照縣區進行精準定位的。但是在你的手機上面顯示的是以地市級的城市為最小單位進行顯示的,但是在你的手機號碼的運營商公司的後台通過大數據篩查定位你的行程軌跡是可以精準定位到縣區的。只是不在你的手機上顯示具體縣區。
10. 行程碼是根據手機號定位還是微信定位
行程碼是根據手機信號定位的,
你不帶手機,也掃不了行程碼,
只要你掃了碼,你的行程就會有變化。
再說了,隱瞞行程,出示假行程碼和假健康碼是一種違法犯罪行為。
不要拿自己的健康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