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天津資料 » 天津四大濕地叫什麼
擴展閱讀
上海哪裡有漫展 2025-07-05 07:42:30
綿陽到杭州多少小時 2025-07-05 07:31:19
唐山到深圳的圓通怎麼走 2025-07-05 07:25:42

天津四大濕地叫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9-13 14:15:26

『壹』 濕地的種類有哪些

天然濕地

(一)海洋/海岸濕地

A --- 永久性淺海水域:多數情況下低潮時水位低於6m,包括海灣和海峽。
B --- 海草層:包括潮下藻類、海草、熱帶海草植物生長區。
C --- 珊瑚礁:珊瑚礁及其鄰近水域。
D --- 岩石性海岸:包括近海岩石性島嶼、海邊峭壁。
E --- 沙灘、礫石與卵石灘:包括濱海沙洲、海岬以及沙島;沙丘及丘間沼澤。
F --- 河口水域:河口水域和河口三角洲水域。
G --- 灘塗:潮間帶泥灘、沙灘和海岸其他鹹水沼澤。
H --- 鹽沼:包括濱海鹽沼、鹽化草甸。
I --- 潮間帶森林濕地:包括紅樹林沼澤和海岸淡水沼澤森林。
J --- 鹹水、鹼水瀉湖:有通道與海水相連的鹹水、鹼水瀉湖。
K --- 海岸淡水湖:包括淡水三角洲瀉湖。
ZK(a)-- 海濱岩溶洞穴水系:濱海岩洞穴。

(二)內陸濕地

L --- 永久性內陸三角洲:內陸河流三角洲。
M --- 永久性的河流:包括河流及其支流、溪流、瀑布。
N --- 時令河:季節性、間歇性、定期性的河流、溪流、瀑布。
O --- 湖泊:面積大於8hm2永久性淡水湖,包括大的牛軛湖。
P --- 時令湖:大於8hm2的季節性、間歇性的淡水湖;包括漫灘湖泊。
Q --- 鹽湖:永久性的鹹水、半鹹水、鹼水湖及其淺灘。
R --- 內陸鹽沼:永久性的鹹水、半鹹水、鹼水沼澤與泡沼。
Sp --- 時令鹼、鹹水鹽沼:季節性、間歇性的鹹水、半鹹水、鹼性沼澤、泡沼。
Ss --- 永久性的淡水草本沼澤、泡沼:草本沼澤及面積小於8hm2泡沼,無泥炭積累,大部分生長季節伴生浮水植物。
Tp --- 泛濫地:季節性、間歇性洪泛地,濕草甸和面積小於8hm2泡沼。
Ts --- 草本泥炭地:無林泥炭地、包括蘚類泥炭地和草本泥炭地。
U --- 高山濕地:包括高山草甸、融雪形成的暫時性水域。
Va --- 苔原濕地:包括高山苔原、融雪形成的暫時性水域。
Vt --- 灌叢濕地:灌叢沼澤、灌叢為主的淡水沼澤,無泥炭積累。
W --- 淡水森林沼澤:包括淡水森林沼澤、季節泛濫森林沼澤、無泥炭積累的森林沼澤。
Xf --- 森林泥炭地:泥炭森林沼澤。
Xp --- 淡水泉及綠洲。
Y --- 地熱濕地:溫泉。
Zg --- 內陸岩溶洞穴水系:地下溶洞水系。
註:「漫灘」是一個寬泛的術語指一種或多種濕地類型,可能包括R、Ss、Ts、W、Xf、Xp或其他濕地類型的範例。漫灘的一些範例為季節性淹沒草地(包括天然濕草地)、灌叢林地、林地和森林。漫灘濕地在此作為一種具體的濕地類型。

人工濕地

1 --- 水產池塘:例如魚、蝦養殖池塘。
2 --- 水塘:包括農用池塘、儲水池塘,一般面積小於8hm2。
3 --- 灌溉地:包括灌溉渠系和稻田。
4 --- 農用泛洪濕地:季節性泛濫的農用地,包括集約管理或放牧的草地。
5 --- 鹽田:曬鹽池、采鹽場等。
6 --- 蓄水區:水庫、攔河壩、堤壩形成的一般大於8hm2得儲水區。
7 --- 採掘區:積水取土坑、采礦地。
8 --- 廢水處理場所:污水場、處理池、氧化池等。
9 --- 運河、排水渠:輸水渠系。
Zk(c)-- 地下輸水系統:人工管護的岩溶洞穴水系等。

【濕地定義】
由於濕地和水域、陸地之間沒有明顯邊界,加上不同學科對濕地的研究重點不同,造成濕地的定義一直存在分歧。
國際濕地公約採用廣義的濕地定義,指不問其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暫時性的沼澤地、濕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帶,帶有或靜止或流動、或為淡水、半鹹水或鹹水水體,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六米的水域。這一定義包含狹義濕地的區域,有利於將狹義濕地及附近的水體、陸地形成一個整體,便於保護和管理。
濕地的研究活動則往往採用狹義定義。美國魚類和野生生物保護機構於1979年在「美國的濕地深水棲息地的分類」一文中,重新給濕地作定義為:「陸地和水域的交匯處,水位接近或處於地表面,或有淺層積水,至少有一至幾個以下特徵:
(1)至少周期性地以水生植物為植物優勢種;
(2)底層土主要是濕土;
(3)在每年的生長季節,底層有時被水淹沒。」定義還指湖泊與濕地以低水位時水深2米處為界,按照這個濕地定義,世界濕地可以分成二十多個類型,這個定義目前被許多國家的濕地研究者接受。
濕地的水文條件是濕地屬性的決定性因素。水的來源(如降水,地下水,潮汐,河流,湖泊等),水深,水流方式,以及淹水的持續期和頻率決定了濕地的多樣性。水對濕地土壤的發育有深刻的影響。濕地土壤通常稱為濕土或水成土(Hydric Soil)。
編輯本段【濕地公約】
1971年2月2日,來自18個國家的代表在伊朗南部海濱小城拉姆薩爾簽署了一個旨在保護和合理利用全球濕地的公約——《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Convention on Wetlands of International Importance Especially as Waterfowl Habitat ,簡稱《濕地公約》)。該公約於1975年12月21日正式生效,至2008年10月,有158 個締約方。
編輯本段【國際重要濕地的標准】
《濕地公約》第二條規定,每個締約方必須把本國至少1塊濕地納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且被納入的濕地必須符合標准。
標准1:如果一塊濕地包含適當生物地理區內一個自然或近自然濕地類型的一處具代表性的、稀有的或獨特的範例,就應被認為具有國際重要意義。
標准2:如果一塊濕地支持著易危、瀕危或極度瀕危物種或者受威脅的生態群落,就應被認為具有國際重要意義。
標准3:如果一塊濕地支持著對維護一個特定生物地理區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的植物和/動物種群,就應被認為具有國際重要意義。
標准4:如果一塊濕地在生命周期的某一關鍵階段支持動植物種或在不利條件下對其提供庇護場所,就應被認為具有國際重要意義。
標准5:如果一塊濕地定期棲息有2萬只或更多的水禽,就應被認為具有國際重要意義。
標准6:如果一塊濕地定期棲息有一個水禽物種或亞種某一種群1%的個體,就應被認為具有國際重要意義。
標准7:如果一塊濕地棲息著絕大部分本地魚類亞種、種或科,其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種間和/或種群間的關系對濕地效益和/或價值具有代表性,並因此有助於全球生物多樣性,就應被認為具有國際重要意義。
截至2008年,中國共有36塊濕地加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可參看「中國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編輯本段【歷屆世界濕地日主題】
為了提高人們保護濕地的意識,1996年3月《濕地公約》常務委員會第19次會議決定,從1997年起,將每年的2月2日定為「世界濕地日」。每年開展紀念活動,每年有一個主題。從1997年以來歷年濕地日的主題如下:
1997年世界濕地日的主題:濕地是生命之源(Wetlands : a Source of Life)
1998年世界濕地日的主題:濕地之水,水之濕地(Water for Wetlands, Wetlands for Water)
1999年世界濕地日的主題:人與濕地,息息相關(People and Wetlands :the Vital Link)
2000年世界濕地日的主題:珍惜我們共同的國際重要濕地(Celebrating Our Wetlands of International Importance)
2001年世界濕地日的主題:濕地世界——有待探索的世界(Wetlands World-A World to Discover)
2002年世界濕地日的主題:濕地:水、生命和文化(Wetlands : Water,Life,and Culture)
2003年世界濕地日的主題:沒有濕地-就沒有水(No Wetlands - No Water)
2004年世界濕地日的主題:從高山到海洋,濕地在為人類服務(From the Mountains to the Sea,Wetlands at Work for Us)
2005年世界濕地日的主題:濕地生物多樣性和文化多樣性(Culture and Biological Diversities of Wetlands)
2006年世界濕地日的主題:濕地與減貧(Wetland as a Tool in Poverty Alleviation)
2007年世界濕地日的主題:濕地與魚類(Wetlands and Fisheries)
2008年世界濕地日的主題:健康的濕地,健康的人類(Healthy Wetland, Healthy People)
編輯本段【濕地概述】
濕地這一概念在狹義上一般被認為是陸地與水域之間的過渡地帶;廣義上則被定為地球上除海洋(水深6米以上)外的所有大面積水體。《國際濕地公約》對濕地的定義是廣義定義。
按照廣義定義濕地覆蓋地球表面僅有6%,卻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種提供了生存環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態功能,因此享有「地球之腎」的美譽。
中國濕地面積佔世界濕地的10%,位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在中國境內,從寒溫帶到熱帶、從沿海到內陸、從平原到高原山區都有濕地分布,一個地區內常常有多種濕地類型,一種濕地類型又常常分布於多個地區。
中國1992年加入《濕地公約》,截至目前,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的濕地已達30處。其實中國獨特的濕地何止30處,許多濕地因為養在深閨無人識,至今仍無人問津。
地球上有三大生態系統,即:森林、海洋、濕地。「濕地」,泛指暫時或長期覆蓋水深不超過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時水深不過6米的沿海地區,包括各種鹹水淡水沼澤地、濕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泥炭地、湖海灘塗、河邊窪地或漫灘、濕草原等。按《國際濕地公約》定義,濕地系指不問其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暫時之沼澤地、濕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帶,帶有靜止或流動、或為淡水、半鹹水或鹹水水體者,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水域。
濕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種獨特功能的生態系統,它不僅為人類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資源,而且在維持生態平衡、保持生物多樣性和珍稀物種資源以及涵養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調節氣候、補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蝕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
濕地是位於陸生生態系統和水生生態系統之間的過渡性地帶,在土壤浸泡在水中的特定環境下,生長著很多濕地的特徵植物。濕地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擁有眾多野生動植物資源,是重要的生態系統。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遷徙離不開濕地,因此濕地被稱為「鳥類的樂園」。濕地強大的的生態凈化作用,因而又有「地球之腎」的美名。在人口爆炸和經濟發展的雙重壓力下,20世紀中後期大量濕地被改造成農田,加上過度的資源開發和污染,濕地面積大幅度縮小,濕地物種受到嚴重破壞。
濕地是地球上有著多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樣性的生態系統,是人類最重要的生存環境之一。
濕地的類型多種多樣,通常分為自然和人工兩大類。自然濕地包括沼澤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灘和鹽沼等,人工濕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庫、池塘等。據資料統計,全世界共有自然濕地855.8萬平方公里,占陸地面積的6.4%。
編輯本段【濕地分類】
濕地基本分五大類

海域
潮下海域:低潮時水深不足6米的永久性無植物生長的淺水水域,包括海灣和海峽;潮下水生植被層,包括各種海草和熱帶海洋草甸;珊瑚礁。
潮間海域:多岩石的海灘,包括礁崖和岩灘;碎石海灘;潮間無植被的泥沙和鹽鹼灘;潮間有植被的沉積灘,包括大陸架上的紅樹林。
河口
潮下河口:河口水域即河口永久性水域和三角洲河口系統。
潮間河口:具有稀疏植物的潮間泥、沙或鹽鹼灘;潮間沼澤包括鹽鹼草甸、潮汐半鹽水沼澤和淡水沼澤;潮間有林濕地包括紅樹林、聶帕櫚和潮汐淡水沼澤林。
瀉湖濕地:半咸至鹹水湖,有一個或多個狹窄水道與海相同。
鹽湖(內陸排水區):永久性和季節性的鹽水或鹼水湖泥灘和沼澤。
河流
永久性的河流:永久性的河流和溪流,包括瀑布;內陸三角洲。
暫時性的河流:季節性和間歇性流動的河流和溪流;河流洪泛平原,包括河灘,洪泛河谷和季節性泛洪草地。
湖泊
永久性的湖泊:永久性的淡水湖(8k㎡以上),包括遭季節性或間歇性淹沒的湖濱;永久性的淡水池塘(8k㎡以上)。
季節性的湖泊:季節性淡水湖(8k㎡以上),包括洪泛平原湖。
人工水面
如水庫、池塘、水稻田等屬於廣義濕地,得到濕地公約的認可。
濕地公約的濕地分類

編輯本段【濕地功能】
濕地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可作為直接利用的水源或補充地下水,又能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還能滯留沉積物、有毒物、營養物質,從而改善環境污染;它能以有機質的形式儲存碳元素,減少溫室效應,保護海岸不受風浪侵蝕,提供清潔方便的運輸方式……它因有如此眾金而有益的功能而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腎」。濕地還是眾多植物、動物特別是水禽生長的樂園,同時又向人類提供食物(水產品、禽畜產品、穀物)、能源(水能、泥炭、薪柴)、原材料(蘆葦、木材、葯用植物)和旅遊場所,是人類賴以生存和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
物質生產功能
濕地具有強大的物質生產功能,它蘊藏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七裏海沼澤濕地是天津沿海地區的重要餌料基地和初級生產力來源。據初步調查,七裏海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水生、濕生植物群落100多種,其中具有生態價值的約40種。哺乳動物約10種,魚蟹類30餘種。蘆葦作為七裏海濕地最典型的植物,葦地面積達7186公頃,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不僅是重要的造紙工業原料,又是農業、鹽業、漁業、養殖業、編織業的重要生產資料,還能起到防風抗洪、改善環境、改良土壤、凈化水質、防治污染、調節生態平衡的作用。另外,七裏海可利用水面達10000畝,年產河蟹2000噸,是著名的七裏海河蟹的產地。
大氣組分調節功能
濕地內豐富的植物群落,能夠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並放出氧氣,濕地中的一些植物還具有吸收空氣中有害氣體的功能,能有效調節大氣組分。但同時也必須注意到,濕地生境也會排放出甲烷、氨氣等溫室氣體。沼澤有很大的生物生產效能,植物在有機質形成過程中,不斷吸收CO2和其他氣體,特別是一些有害的氣體。沼澤地上的氧氣則很少消耗於死亡植物殘體的分解。沼澤還能吸收空氣中粉塵及攜帶的各種菌,從而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另外,沼澤堆積物具有很大的吸附能力,污水或含重金屬的工業廢水,通過沼澤能吸附金屬離子和有害成分。
水分調節功能
濕地在蓄水、調節河川徑流、補給地下水和維持區域水平衡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綿」,在時空上可分配不均的降水,通過濕地的吞吐調節,避免水旱災害。七裏海濕地是天津濱海平原重要的蓄滯洪區,安全蓄洪深度3.5-4m。
沼澤濕地具有濕潤氣候、凈化環境的功能,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大部分發育在負地貌類型中,長期積水,生長了茂密的植物,其下根莖交織,殘體堆積。潛育沼澤一般也有幾十厘米的草根層。草根層疏鬆多孔,具有很強的持水能力,它能保持大於本身絕對乾重3~15 倍的水量。不僅能儲蓄大量水分,還能通過植物蒸騰和水分蒸發,把水分源源不斷地送回大氣中,從而增加了空氣濕度,調節降水,在水的自然循環中起著良好的作用。據實驗研究,一公頃的沼澤在生長季節可蒸發掉7415噸水分,可見其調節氣候的巨大功能。
凈化功能
沼澤濕地象天然的過濾器,它有助於減緩水流的速度,當含有毒物和雜質(農葯、生活污水和工業排放物)的流水經過濕地時,流速減慢有利於毒物和雜質的沉澱和排除。一些濕地植物能有效地吸收水中的有毒物質,凈化水質。
沼澤濕地能夠分解、凈化環境物,起到「排毒」、「解毒」的功能,因此被人們喻為「地球之腎」。假如沒有了濕地,好比一個人被割去了腎臟。
如氮、磷、鉀及其他一些有機物質,通過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被生物體貯存起來,或者通過生物的轉移(如收割植物、捕魚等)等途徑,永久的脫離濕地,參與更大范圍的循環。
沼澤濕地中有相當一部分的水生植物包括挺水性、浮水性和沉水性的植物,具有很強的清除毒物的能力,是毒物的剋星。據測定,在濕地植物組織內富集的重金屬濃度比周圍水中的濃度高出10萬倍以上。正因為如此,人們常常利用濕地植物的這一生態功能來凈化污染物中的病 毒,有效的清除了污水中的「毒素」,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
例如,水葫蓮、香蒲和蘆葦等被廣泛地用來處理污水,用來吸收污水中濃度很高的重金屬 鎘、銅、鋅等。在美國的佛羅里達州,有人作了如下試驗,將廢水排入河流之前,先讓它流經一片柏樹沼澤地(濕地中的一種),經過測定發現,大約有98%的氮和97%的磷被凈化排除了,濕地驚人的清除污染物的能力由此可見一斑。在印度的卡爾庫塔市,城內設有一座污水處理場,所有生活污水都排入東郊的人工濕地,其污水處理費用相當低,成為世界性的典範。
提供動物棲息地功能
濕地復雜多樣的植物群落,為野生動物尤其是一些珍稀或瀕危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是鳥類、兩棲類動物的繁殖、棲息、遷徙、越冬的場所。
沼澤濕地特殊的自然環境雖有利於一些植物的生長,卻不是哺乳動物種群的理想家園,只是鳥類能在這里獲得特殊的享受。因為水草叢生的沼澤環境,為各種鳥類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和營巢、避敵的良好條件。
在濕地內常年棲息和出沒的鳥類有天鵝、白鸛、鵜鶘、大雁、白鷺、蒼鷹、浮鷗、銀鷗、 燕鷗、葦鶯、掠鳥等約200種。而且該濕地是西伯利亞和東北地區鳥類南遷越冬的中途站。
調節局部小氣候
濕地水分通過蒸發成為水蒸汽,然後又以降水的形式降到周圍地區,保持當地的濕度和降雨量,使寧河縣成為天津市氣候較為濕潤的地區之一。
編輯本段【中國國家濕地公園名錄】
1、杭州西溪國家濕地公園
2、江蘇溱湖國家濕地公園
3、寧夏銀川國家濕地公園
4、湖北省神農架大九湖國家濕地公園
5、湖南東江湖國家濕地公園
6、山東滕州濱湖國家濕地公園
7、廣東星湖國家濕地公園
8、遼寧蓮花湖國家濕地公園
編輯本段【國際主要濕地名錄】

編輯本段阿爾巴尼亞(Albania)
布特林特(Butrint)
Karavasta 礁湖
斯庫台湖(Lake Shkodra)及布納河(River Buna)
編輯本段阿爾及利亞(Algeria)
Aulnaie de Aïn Khiar
Chott Aïn El Beïda
Chott de Zehrez Chergui
Chott de Zehrez Gharbi
Chott Ech Chergui
Chott El Beïdha – Hammam Essoukhna
Chott El Hodna
Chott Melghir
Chott Merrouane et Oued Khrouf
Chott Oum El Raneb
Chott Sidi Slimane
Chott Tinsilt
Complexe de zones humides de la plaine de Guerbes-Sanhadja
Dayet El Ferd
Garaet Annk Djemel et El Merhsel
Garaet El Taref
Garaet Guellif
Grotte karstique de Ghar Boumâaza
Gueltates Afilal
La Réserve Naturelle Lac des Oiseaux
La Vallée d'Iherir
Lac de Fetzara
Lac de Télamine
Le Cirque de Aïn Ouarka
Les Gueltates d'Issakarassene
Les Salines d'Arzew
Marais de la Macta
Marais de la Mekhada
Oasis de Moghrar et de Tiout
Oasis de Ouled Saïd
Oasis de Tamantit et Sid Ahmed Timmi
Oglat Ed Daïra 12/12/04 Nâama
Réserve Intégrale Lac El Mellah
Réserve Intégrale Lac Oubeïra
Réserve Intégrale Lac Tonga
Réserve Naturelle Lac de Béni-Bélaïd
Réserve Naturelle Lac de Réghaïa
Sebkha d'Oran
Sebkhet Bazer
Sebkhet El Hamiet
Sebkhet El Melah
Tourbière Lac Noir
編輯本段安地卡及巴布達(Antigua And Barbuda)
Codrington 礁湖
編輯本段阿根廷(Argentina)
Bahía de Samborombón
Bañados del Río Dulce y Laguna de Mar Chiquita
Humedales Chaco
Jaaukanigás
Laguna Blanca
Laguna de Llancanelo MR
Laguna de los Pozuelos
Lagunas de Guanacache
Lagunas de Vilama
Lagunas y Esteros del Iberá
Parque Provincial El Tromen
Reserva Costa Atlantica de Tierra del Fuego
Reserva Ecológica Costanera Sur
Reserva Provincial Laguna Brava
Río Pilcomayo
編輯本段亞美尼亞(Armenia)
Arpi 湖
塞凡湖(Lake Sevan)
編輯本段澳大利亞(Australia)
Apsley 沼澤地
阿什莫爾礁群(Ashmore Reef)國家自然保護區
Banrock Station 濕地區
巴馬森林(Barmah Forest)
Becher Point濕地
藍湖(Blue Lake)
Bool & Hacks 礁湖
博靈格林灣(Bowling Green Bay)
巴倫角島(Cape Barren Island)及東岸礁湖
Coongie 湖
珊瑚海保護區(Coral Sea Reserves) (Coringa-Herald、Lihou Reefs 及 Cays)
Corner Inlet
科堡半島(Cobourg Peninsula)
Currawinya 湖
Edithvale-Seaford 濕地
八十哩灘 (Eighty-mile Beach)
伊利莎伯及米德爾頓珊瑚海洋國家自然保護區(Elizabeth and Middleton Reefs Marin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Fivebough and Tuckerbil 沼澤
Forrestdale & Thomsons 湖
Ginini Flats Subalpine Bog Complex
吉普斯蘭湖(Gippsland Lakes)
Great Sandy Strait (including Great Sandy Strait
編輯本段【濕地的人為破壞】
近幾百年來,濕地遭到了嚴重破壞。雖說濕地乾涸是自然進程的必然結果,但當前不少濕地的迅速消滅與人類不合理的經濟活動有重大聯系。
(1)土壤破壞是破壞濕地的一大因素。人類不合理使用土地,導致了土壤的酸化與其他形式的污染,這嚴重破壞了濕地內的生態環境;
(2)環境破壞。比如水污染、空氣污染。這一類污染造成了水體營養化、石油泄漏污染等重大破壞,導致成千上萬的水生物及鳥類的死亡;
(3)圍湖、圍海造田。這一類經濟活動會直接地減少濕地面積。比如我國洞庭湖。當今地洞庭湖面積與幾百年前的形成鮮明對比;
(4)河流改道。這一類工程雖說大大地對農業生產做出了貢獻,也對防洪工作起到了巨大作用,但卻影響了河流對濕地的水量補給作用。比如我國的一些河流截彎取直工程,就破壞了一些湖泊。
編輯本段【其他相關】
世界上最大的濕地是巴西中部馬托格羅索州的潘塔納爾沼澤地(Pantanal),面積達2500萬公頃。

『貳』 華北地區都有哪些濕地,最大的叫什麼,有多少公頃

鴨綠江濕地
遼河三角洲濕地
密雲水庫濕地
昌黎黃金海岸濕地
天津古海岸濕地
天津北大港濕地
灤河河口濕地
白洋淀濕地
北戴河沿海濕地
滄州南大港濕地
張家口壩上濕地
衡水湖濕地
.青銅峽庫區濕地
三門峽庫區濕地
豫北黃河故道沼澤區濕地
南四湖區濕地
北五湖濕地
榮成濕地
黃河三角洲和萊洲灣濕地
廟島群島濕地
黃壘河和乳山河河口濕地
大沽夾河河口和膠州灣濕地

華北最大濕地:白洋淀。白洋淀位於河北省中部,總面積有366平方公里,是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

『叄』 天津濕地都有哪些所有的,高手幫忙解答一下!還有北大港濕地與大港濕地是一回事嗎

北大港 和大港是一個地方(簡稱大港)

『肆』 什麼是濕地

濕地(wetland)是位於陸生生態系統和水生生態系統之間的過渡性地帶,在土壤浸泡在水中的特定環境下,生長著很多濕地的特徵植物。濕地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擁有眾多野生動植物資源,是重要的生態系統。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遷徙離不開濕地,因此濕地被稱為「鳥類的樂園」。濕地強大的的生態凈化作用,因而又有「地球之腎」的美名。在人口爆炸和經濟發展的雙重壓力下,20世紀中後期大量濕地被改造成農田,加上過度的資源開發和污染,濕地面積大幅度縮小,濕地物種受到嚴重破壞。

濕地是地球上有著多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樣性的生態系統,是人類最重要的生存環境之一。

濕地的類型多種多樣,通常分為自然和人工兩大類。自然濕地包括沼澤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灘和鹽沼等,人工濕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庫、池塘等。據資料統計,全世界共有自然濕地855.8萬平方公里,占陸地面積的6.4%。

【濕地最富有生物的多樣性】

僅我國有記載的濕地植物就有2760餘種,其中濕地高等植物156科、437屬、1380多種。濕地植物從生長環境看,可分為水生、沼生、濕生三類;從植物生活類型看,有挺水型、浮葉型、沉水型和飄浮型等;從植物種類看,有的是細弱小草,有的是粗大草本,有的是矮小灌木,有的是高大喬木。濕地動物的種類也異常豐富,我國已記錄到的濕地動物有1500種左右(不含昆蟲、無脊椎動物、真菌和微生物),其中水大約250種,魚類約1040種。魚類中淡水魚有500種左右,佔世界上淡水魚類總數的80%以上。因此,無論從經濟學還是生態學的觀點看,濕地都是最具有價值和生產力最高的生態系統。

【濕地基本分五大類】

海域

潮下海域:低潮時水深不足6米的永久性無植物生長的淺水水域,包括海灣和海峽;潮下水生植被層,包括各種海草和熱帶海洋草甸;珊瑚礁。

潮間海域:多岩石的海灘,包括礁崖和岩灘;碎石海灘;潮間無植被的泥沙和鹽鹼灘;潮間有植被的沉積灘,包括大陸架上的紅樹林。

河口

潮下河口:河口水域即河口永久性水域和三角洲河口系統。

潮間河口:具有稀疏植物的潮間泥、沙或鹽鹼灘;潮間沼澤包括鹽鹼草甸、潮汐半鹽水沼澤和淡水沼澤;潮間有林濕地包括紅樹林、聶帕櫚和潮汐淡水沼澤林。

瀉湖濕地:半咸至鹹水湖,有一個或多個狹窄水道與海相同。

鹽湖(內陸排水區):永久性和季節性的鹽水或鹼水湖泥灘和沼澤。

河流

永久性的河流:永久性的河流和溪流,包括瀑布;內陸三角洲。

暫時性的河流:季節性和間歇性流動的河流和溪流;河流洪泛平原,包括河灘,洪泛河谷和季節性泛洪草地。

湖泊

永久性的湖泊:永久性的淡水湖(8km2以上),包括遭季節性或間歇性淹沒的湖濱;永久性的淡水池塘(8km2以上)。

季節性的湖泊:季節性淡水湖(8km2以上),包括洪泛平原湖。

人工水面

如水庫、池塘、水稻田等屬於廣義濕地,得到濕地公約的認可。

【濕地的功能是多方面的】

它可作為直接利用的水源或補充地下水,又能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還能滯留沉積物、有毒物、營養物質,從而改善環境污染;它能以有機質的形式儲存碳元素,減少溫室效應,保護海岸不受風浪侵蝕,提供清潔方便的運輸方式……它因有如此眾金而有益的功能而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腎」。濕地還是眾多植物、動物特別是水禽生長的樂園,同時又向人類提供食物(水產品、禽畜產品、穀物)、能源(水能、泥炭、薪柴)、原材料(蘆葦、木材、葯用植物)和旅遊場所,是人類賴以生存和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

物質生產功能

濕地具有強大的物質生產功能,它蘊藏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七裏海沼澤濕地是天津沿海地區的重要餌料基地和初級生產力來源。據初步調查,七裏海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水生、濕生植物群落100多種,其中具有生態價值的約40種。哺乳動物約10種,魚蟹類30餘種。蘆葦作為七裏海濕地最典型的植物,葦地面積達7186公頃,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不僅是重要的造紙工業原料,又是農業、鹽業、漁業、養殖業、編織業的重要生產資料,還能起到防風抗洪、改善環境、改良土壤、凈化水質、防治污染、調節生態平衡的作用。另外,七裏海可利用水面達10000畝,年產河蟹2000噸,是著名的七裏海河蟹的產地。

大氣組分調節功能

濕地內豐富的植物群落,能夠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並放出氧氣,濕地中的一些植物還具有吸收空氣中有害氣體的功能,能有效調節大氣組分。但同時也必須注意到,濕地生境也會排放出甲烷、氨氣等溫室氣體。 沼澤有很大的生物生產效能,植物在有機質形成過程中,不斷吸收CO2和其他氣體,特別是一些有害的氣體。沼澤地上的氧氣則很少消耗於死亡植物殘體的分解。沼澤還能吸收空氣中粉塵及攜帶的各種菌,從而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另外,沼澤堆積物具有很大的吸附能力,污水或含重金屬的工業廢水,通過沼澤能吸附金屬離子和有害成分。

水分調節功能

濕地在蓄水、調節河川徑流、補給地下水和維持區域水平衡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綿」,在時空上可分配不均的降水,通過濕地的吞吐調節,避免水旱災害。七裏海濕地是天津濱海平原重要的蓄滯洪區,安全蓄洪深度3.5-4m。

沼澤濕地具有濕潤氣候、凈化環境的功能,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大部分發育在負地貌類型中,長期積水,生長了茂密的植物,其下根莖交織,殘體堆積。潛育沼澤一般也有幾十厘米的草根層。草根層疏鬆多孔,具有很強的持水能力,它能保持大於本身絕對乾重3~15 倍的水量。不僅能儲蓄大量水分,還能通過植物蒸騰和水分蒸發,把水分源源不斷地送回大氣中,從而增加了空氣濕度,調節降水,在水的自然循環中起著良好的作用。據實驗研究,一公頃的沼澤在生長季節可蒸發掉7415噸水分,可見其調節氣候的巨大功能。

凈化功能

沼澤濕地象天然的過濾器,它有助於減緩水流的速度,當含有毒物和雜質(農葯、生活污水和工業排放物)的流水經過濕地時,流速減慢有利於毒物和雜質的沉澱和排除。一些濕地植物能有效地吸收水中的有毒物質,凈化水質。

沼澤濕地能夠分解、凈化環境物,起到「排毒」、「解毒」的功能,因此被人們喻為「地球之腎」。假如沒有了濕地,好比一個人被割去了腎臟。

如氮、磷、鉀及其他一些有機物質,通過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被生物體貯存起來,或者通過生物的轉移(如收割植物、捕魚等)等途徑,永久的脫離濕地,參與更大范圍的循環。

沼澤濕地中有相當一部分的水生植物包括挺水性、浮水性和沉水性的植物,具有很強的清除毒物的能力,是毒物的剋星。據測定,在濕地植物組織內富集的重金屬濃度比周圍水中的濃度高出10萬倍以上。正因為如此,人們常常利用濕地植物的這一生態功能來凈化污染物中的病 毒,有效的清除了污水中的「毒素」,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

例如,水葫蓮、香蒲和蘆葦等被廣泛地用來處理污水,用來吸收污水中濃度很高的重金屬 鎘、銅、鋅等。在美國的佛羅里達州,有人作了如下試驗,將廢水排入河流之前,先讓它流經 一片柏樹沼澤地(濕地中的一種),經過測定發現,大約有98%的氮和97%的磷被凈化排除了, 濕地驚人的清除污染物的能力由此可見一斑。在印度的卡爾庫塔市,城內設有一座污水處理場,所有生活污水都排入東郊的人工濕地,其污水處理費用相當低,成為世界性的典範。

提供動物棲息地功能

濕地復雜多樣的植物群落,為野生動物尤其是一些珍稀或瀕危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是鳥類、兩棲類動物的繁殖、棲息、遷徙、越冬的場所。

沼澤濕地特殊的自然環境雖有利於一些植物的生長,卻不是哺乳動物種群的理想家園,只是鳥類能在這里獲得特殊的享受。因為水草叢生的沼澤環境,為各種鳥類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和營巢、避敵的良好條件。

在濕地內常年棲息和出沒的鳥類有天鵝、白鸛、鵜鶘、大雁、白鷺、蒼鷹、浮鷗、銀鷗、 燕鷗、葦鶯、掠鳥等約200種。而且該濕地是西伯利亞和東北地區鳥類南遷越冬的中途站。

調節局部小氣候

濕地水分通過蒸發成為水蒸汽,然後又以降水的形式降到周圍地區,保持當地的濕度和降雨量,使寧河縣成為天津市氣候較為濕潤的地區之一。

【不同的定義】

由於濕地和水域、陸地之間沒有明顯邊界,加上不同學科對濕地的研究重點不同,造成濕地的定義一直存在分歧。

國際濕地公約採用廣義的濕地定義,指不問其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暫時性的沼澤地、濕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帶,帶有或靜止或流動、或為淡水、半鹹水或鹹水水體,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六米的水域。這一定義包含狹義濕地的區域,有利於將狹義濕地及附近的水體、陸地形成一個整體,便於保護和管理。

濕地的研究活動則往往採用狹義定義。美國魚類和野生生物保護機構於1979年在「美國的濕地深水棲息地的分類」一文中,重新給濕地作定義為:「陸地和水域的交匯處,水位接近或處於地表面,或有淺層積水,至少有一至幾個以下特徵:

(1)至少周期性地以水生植物為植物優勢種;

(2)底層土主要是濕土;

(3)在每年的生長季節,底層有時被水淹沒。」定義還指湖泊與濕地以低水位時水深2米處為界,按照這個濕地定義,世界濕地可以分成二十多個類型,這個定義目前被許多國家的濕地研究者接受。

濕地的水文條件是濕地屬性的決定性因素。水的來源(如降水,地下水,潮汐,河流,湖泊等),水深,水流方式,以及淹水的持續期和頻率決定了濕地的多樣性。水對濕地土壤的發育有深刻的影響。濕地土壤通常稱為濕土或水成土(Hydric Soil)。

【其他】

世界上最大的濕地是巴西中部馬托格羅索州的潘塔納爾沼澤地(Pantanal),面積達2500萬公頃。

濕地科學與刊物

濕地生態學(Wetland Ecology) 水體生態學 《濕地學報》(Wetlands) 《濕地科學》(Wetland Science,雜志,中國)

國際條約與組織

國際濕地公約(拉姆薩爾公約) 世界濕地日(World Wetland Day,每年6月5日)
濕地國際(Wetlands International) 濕地科學家學會(The Society of Wetland Scientists) 國際鳥類保護理事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Bird Preservation,ICBP)
國際水禽濕地調查局(Inter-national waterfowl and wetland re-search bureau)
人與生物圈 東北亞地區鶴類保護區網路 東亞-澳大利亞涉禽保護網路
雁鴨類遷飛網路

科學研究機構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濕地中心 新南威爾士大學濕地生態研究中心

美國:

美國國家濕地研究中心(NWRC) 佛羅里達州立大學濕地研究中心

『伍』 中國三大濕地是哪些

1、雲南碧塔海濕地

位於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中甸縣城東部,距香格里拉縣城 30km,海拔最高點「彌里塘」4159.1m, 最低點為洛吉鄉的「河岔溝」3180m。碧塔海濕地以碧塔海為中心,東、南、北三面與中甸縣洛吉鄉相鄰,西部與大中甸鄉接壤, 南北長約 60km, 東西寬約14km。

碧塔海濕地屬內陸濕地,主要濕地類型包括湖泊濕地、高山濕地和草本泥炭地,為原始的高山和亞高山寒溫性針葉林森林生態系統涵養的高山冰漬湖濕地獨特類型,也是我國獨特濕地類型的濕地。1984 年經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

2、鄂陵湖濕地

位於中國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瑪多縣,由鄂陵湖及其植被組成,屬於濕地生態系統。黃河切穿扎陵湖、鄂陵湖間的巴顏朗瑪山時形成峽谷長300餘米。峽谷以東至湖濱有廣闊沼澤。濕地中植被豐富,動物種類繁多,是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的核心部分。

3、西藏瑪旁雍錯濕地

位於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境內,在中國、印度和尼泊爾的交界處,西南與印度毗鄰,南部與尼泊爾以喜馬拉雅山為界,是中國12個3國交界縣之一,管理機構為普蘭縣林業局。面積73782公頃,平均海拔4700米,是地球上高原海拔地區淡水最多的湖泊之一,是西藏高原最有代表性的湖泊濕地。

(5)天津四大濕地叫什麼擴展閱讀:

濕地對生態系統的功能

大氣組分

濕地內豐富的植物群落,能夠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並放出氧氣,濕地中的一些植物還具有吸收空氣中有害氣體的功能,能有效調節大氣組分。

水分調節

濕地在蓄水、調節河川徑流、補給地下水和維持區域水平衡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綿」,在時空上可分配不均的降水,通過濕地的吞吐調節,避免水旱災害。七裏海濕地是天津濱海平原重要的蓄滯洪區,安全蓄洪深度3.5~4米。

凈化

沼澤濕地像天然的過濾器,有助於減緩水流的速度,當含有毒物和雜質、農葯、生活污水和工業排放物的流水經過濕地時,流速減慢有利於毒物和雜質的沉澱和排除。一些濕地植物能有效地吸收水中的有毒物質,凈化水質。

『陸』 濕地是什麼

濕地是位於陸生和水生生態系統之間的過渡性地帶。它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是生物多樣性搖籃。它擁有強大的生態凈化作用,是地球上一種獨特的、多功能的生態系統,在生態平衡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有著「地球之腎」的美名。1996年《濕地公約》常務委員會第19次會議決定,從1997年起,將每年的2月2日定為世界濕地日。

1 基本介紹編輯本段
濕地(英文:wetland)是指常年積水和過濕的土地。濕地是世界上生產力最高的環境之一,它是生物多樣性搖籃。無數的動植物種依靠濕地提供的水和初級生產力而生存。濕地養育了高度集中的鳥類、哺乳類、爬行類、兩棲類、魚類和無脊椎物種,也是植物遺傳物質的重要儲存地。
濕地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擁有眾多野生動植物資源,是重要的生態系統。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遷徙離不開濕地,因此濕地被稱為「鳥類的樂園」。
濕地是地球上一種重要的、獨特的、多功能的生態系統,它在全球生態平衡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有著「地球之腎」的美名。
按照廣義定義濕地覆蓋地球表面僅有6%,卻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種提供了生存環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態功能。
中國濕地面積佔世界濕地的10%,位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在中國境內,從寒溫帶到熱帶、從沿海到內陸、從平原到高原山區都有濕地分布,一個地區內常常有多種濕地類型,一種濕地類型又常常分布於多個地區。中國1992年加入《濕地公約》,國家林業局專門成立了「濕地公約履約辦公室」,負責推動濕地保護和執行工作。截至2009年11月,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的濕地已達37處。其實中國獨特的濕地何止37處,許多濕地因為養在深閨無人識,至今仍無人問津。
地球上有三大生態系統,即:森林、海洋、濕地。
濕地,被稱為「地球之腎」;森林被稱為"地球之肺"
「濕地」,泛指暫時或長期覆蓋水深不超過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時水深不過6米的沿海地區,包括各種鹹水淡水沼澤地、濕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泥炭地、湖海灘塗、河邊窪地或漫灘、濕草原等。
按《國際濕地公約》定義,濕地系指不問其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暫時之沼澤地、濕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帶,帶有靜止或流動、或為淡水、半鹹水或鹹水水體者,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水域。潮濕或淺積水地帶發育成水生生物群和水成土壤的地理綜合體。
是陸地、流水、靜水、河口、和海洋系統中各種沼生、濕生區域的總稱。濕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種獨特功能的生態系統,它不僅為人類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資源,而且在維持生態平衡、保持生物多樣性和珍稀物種資源以及涵養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調節氣候、補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蝕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
濕地是位於陸生生態系統和水生生態系統之間的過渡性地帶,在土壤浸泡在水中的特定環境下,生長著很多濕地的特徵植物。濕地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擁有眾多野生動植物資源,是重要的生態系統。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遷徙離不開濕地,因此濕地被稱為「鳥類的樂園」。濕地強大的的生態凈化作用,因而又有「地球之腎」的美名。在人口爆炸和經濟發展的雙重壓力下,20世紀中後期大量濕地被改造成農田,加上過度的資源開發和污染,濕地面積大幅度縮小,濕地物種受到嚴重破壞。
濕地是地球上有著多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樣性的生態系統,是人類最重要的生存環境之一。
濕地的類型多種多樣,通常分為自然和人工兩大類。自然濕地包括沼澤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灘和鹽沼等,人工濕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庫、池塘等。據資料統計,全世界共有自然濕地855.8萬平方公里,占陸地面積的6.4%。
2 特性特徵編輯本段
(1)至少周期性地以水生植物為植物優勢種
(2)底層土主要是濕土
(3)在每年的生長季節,底層有時被水淹沒。」定義還指湖泊與濕地以低水位時水深2米處為界,按照這個濕地定義,世界濕地可以分成二十多個類型,這個定義目前被許多國家的濕地研究者接受。
濕地的水文條件是濕地屬性的決定性因素。水的來源(如降水,地下水,潮汐,河流,湖泊等),水深,水流方式,以及淹水的持續期和頻率決定了濕地的多樣性。水對濕地土壤的發育有深刻的影響。濕地土壤通常被稱為濕土或水成土(Hydric Soil)。
3 濕地分類編輯本段
3.1 海域
潮下海域:低潮時水深不足6米的永久性無植物生長的淺水水域,包括海灣和海峽;潮下水生植被層,包括各種海草和熱帶海洋草甸;珊瑚礁。
潮間海域:多岩石的海灘,包括礁崖和岩灘;碎石海灘;潮間無植被的泥沙和鹽鹼灘;潮間有植被的沉積灘,包括大陸架上的紅樹林。
3.2 河口
潮下河口:河口水域即河口永久性水域和三角洲河口系統。
潮間河口:具有稀疏植物的潮間泥、沙或鹽鹼灘;潮間沼澤包括鹽鹼草甸、潮汐半鹽水沼澤和淡水沼澤;潮間有林濕地包括紅樹林、聶帕櫚和潮汐淡水沼澤林。
瀉湖濕地:半咸至鹹水湖,有一個或多個狹窄水道與海相同。
鹽湖(內陸排水區):永久性和季節性的鹽水或鹼水湖泥灘和沼澤。
3.3 河流

永久性的河流:永久性的河流和溪流,包括瀑布;內陸三角洲。
暫時性的河流:季節性和間歇性流動的河流和溪流;河流洪泛平原,包括河灘,洪泛河谷和季節性泛洪草地。
3.4 湖泊
永久性的湖泊:永久性的淡水湖(8k㎡以上),包括遭季節性或間歇性淹沒的湖濱;永久性的淡水池塘(8k㎡以上)。
季節性的湖泊:季節性淡水湖(8k㎡以上),包括洪泛平原湖。
3.5 人工水面
如水庫、池塘、水稻田等屬於廣義濕地,得到濕地公約的認可。
3.6 天然濕地
(一)海洋/海岸濕地
A - 永久性淺海水域:多數情況下低潮時水位小於6米,包括海灣和海峽。
B - 海草層:包括潮下藻類、海草、熱帶海草植物生長區。
C - 珊瑚礁:珊瑚礁及其鄰近水域。
D - 岩石性海岸:包括近海岩石性島嶼、海邊峭壁。
E - 沙灘、礫石與卵石灘:包括濱海沙州、海岬以及沙島;沙丘及丘間沼澤。
F - 河口水域:河口水域和河口三角洲水域。
G - 灘塗:潮間帶泥灘、沙灘和海岸其他鹹水沼澤。
H - 鹽沼:包括濱海鹽沼、鹽化草甸。
I - 潮間帶森林濕地:包括紅樹林沼澤和海岸淡水沼澤森林。
J - 鹹水、鹼水瀉湖:有通道與海水相連的鹹水、鹼水瀉湖。K - 海岸淡水湖:包括淡水三角洲瀉湖。
Zk(a) - 海濱岩溶洞穴水系。濱海岩溶洞穴
(二)內陸濕地
L - 永久性內陸三角洲:內陸河流三角洲。
M - 永久性的河流:包括河流及其支流、溪流、瀑布。
N - 時令河:季節性、間歇性、定期性的河流、溪流、小河。
O - 湖泊:面積大於8公頃永久性淡水湖,包括大的牛軛湖。
P - 時令湖:大於8公頃的季節性、間歇性的淡水湖;包括漫灘湖泊。
Q - 鹽湖:永久性的鹹水、半鹹水、鹼水湖。
R - 時令鹽湖:季節性、間歇性的鹹水、半鹹水、鹼水湖及其淺灘。
Sp - 內陸鹽沼:永久性的鹹水、半鹹水、鹼水沼澤與泡沼。
Ss - 實令鹼、鹹水鹽沼:季節性、間歇性的鹹水、半鹹水、鹼性沼澤、泡沼。
Tp - 永久性的淡水草本沼澤、泡沼;草本沼澤及面積小於8公頃泡沼,無泥炭積累,大部分生長季節伴生浮水植物。
Ts - 泛濫地:季節性、間歇性洪泛地,濕草甸和面積小於8公頃的泡沼。
U - 草本泥炭地。無林泥炭地,包括蘚類泥炭地和草本泥炭地。
Va - 高山濕地:包括高山草甸、融雪形成的暫時性水域。
Vt - 苔原濕地:包括高山苔原、融雪形成的暫時性水域。
W - 灌叢濕地:灌叢沼澤、灌叢為主的淡水沼澤,無泥炭積累。
Xf - 淡水森林沼澤:包括淡水森林沼澤、季節泛濫森林沼澤、無泥炭積累的森林沼澤。
Xp - 森林泥炭地:泥炭森林沼澤。
Y - 淡水泉及綠洲。
Zg - 地熱濕地。溫泉。
Zk(b) - 內陸岩溶洞穴水系。地下溶洞水系。
註:「漫灘」是一個寬泛的術語指一種或多種濕地類型,可能包括R、Ss、Ts、W、Xf、Xp或其它濕地類型的範例。漫灘的一些範例為季節性淹沒草地(包括天然濕草地)、灌叢林地、林地和森林。漫灘濕地在此不作為一種具體的濕地類型。
3.7 人工濕地
1 - 水產池塘。例如魚、蝦養殖池塘。
2 - 水塘。包括農用池塘、儲水池塘,一般面積小於8公頃。
3 - 灌溉地。包括灌溉渠系和稻田。
4 - 農用泛洪濕地。季節性泛濫的農用地,包括集約管理或放牧的草地。
5 - 鹽田。曬鹽池、采鹽場等。
6 - 蓄水區。水庫、攔河壩、堤壩形成的一般大於8公頃的儲水區。
7 - 採掘區。積水取土坑、采礦地。
8 - 廢水處理場所。污水場、處理池、氧化池等。
9 - 運河、排水渠。輸水渠系。
Zk(c) - 地下輸水系統。人工管護的岩溶洞穴水系等。
4 組成要素編輯本段
4.1 非生物要素
1-水
2-土壤
3-氣候
4.2 生物要素

1-濕地生態系統的生產者——濕地植物
2-濕地生態系統的消費者——哺乳類、兩棲類和爬行類以及各種水生動物及底棲無脊椎動物等。
3-濕地生態系統的分解者——濕地微生物
4.3 濕地生物
濕地最富有生物的多樣性,僅中國有記載的濕地植物就有2760餘種,其中濕地高等植物156科、437屬、1380多種。濕地植物從生長環境看,可分為水生、沼生、濕生三類;從植物生活類型看,有挺水型、浮葉型、沉水型和飄浮型等。
從植物種類看,有的是細弱小草,有的是粗大草本,有的是矮小灌木,有的是高大喬木。濕地動物的種類也異常豐富,中國已記錄到的濕地動物有1500種左右(不含昆蟲、無脊椎動物、真菌和微生物),其中水大約250種,魚類約1040種。魚類中淡水魚有500種左右,佔世界上淡水魚類總數的80%以上。因此,無論從經濟學還是生態學的觀點看,濕地都是最具有價值和生產力最高的生態系統。
5 濕地植物編輯本段
5.1 地理知識
我國位於歐亞大陸東部,東臨太平洋,橫跨溫帶、亞熱帶和部分熱帶地區,自然條件復雜,濕地分布廣,是世界濕地植物種類和植被類型豐富的國家之一。根據全國濕地資源調查,我國濕地高等植物約225科815屬2276種,分別佔全國科、屬、種的63.7%,25.6%,7.7%(表1) 。全國濕地 調查將全國的濕地植被劃分為7組、16個植被型、180個群系(嚴承高等,2005) 。
濕地高等植物中,瀕危種約有 100 種。如亞熱帶的水松,江南濕地的李氏禾,青藏高原濕地的芒尖苔草、西藏粉報草、斑唇馬先蒿,三江平原的綬草、大花馬先蒿,南部沿海紅樹林濕地的水椰、木欖、紅欖李等都是瀕危、漸危或稀有種。
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濕地野生植物有 6 種:中華水韭、寬葉水韭、蒓草、水松、水杉、長喙毛茛澤瀉。
由於各植物帶受區域自然地理條件的影響,濕地植物區系比較復雜。中國濕地植物歸屬於溫帶分布、泛熱帶分布、世界分布、中國特有、北極高山分布(表2)。
5.2 中國濕地高等植物統計
表1 中國濕地高等植物統計
類別 科數 屬數 種數
苔草植物 64 139 267
蕨類植物 27 42 70
裸子植物 4 9 20
被子植物 130 625 1919
合 計 225 815 2276
表2 中國濕地高等植物屬的分布區類型(註:國家林業局,2002)
分布區型類型 屬 占總屬數(%)
世界分布 泥炭蘚、水蘚、細濕蘚、赤莖蘚、金魚藻、狸藻、 眼子菜、睡蓮、香蒲、澤瀉、蘆葦、苔草 38
溫帶分布 泥炭蘚、 赤莖蘚、 苔草、 蘆葦、 木賊、 驢蹄草、 毛茛、 嵩草、地榆、毒芹、柳蘭、黑三棱、水芋、鳶尾、 燈心草、菖蒲、杜香、越桔 50
泛熱帶分布 水車前、菰、茨藻、眼子菜、燈心草、野生稻、紅樹、 海桑、豬籠草、水椰、桐花樹 10
中國特有 水松、水杉、垂頭菊 1
北極高山分布 冰島蓼、杜香、越橘 1
我國濕地植物中以溫帶成分為主,其屬數和種數及所佔比例均居首位,這些植物廣泛分布在 我國東北地區和青藏高原地區。
其次是世界分布,包括蘚類中泥炭蘚、水蘚等,水生沉水植物金魚藻、眼子菜、睡蓮等,挺 水植物蘆葦、 香蒲等, 沼生植物如苔草等。泛熱帶分布如紅樹屬、 海漆屬、 海桑屬等, 分布於海南、 廣東、廣西、台灣、福建等地沿海。
濕地中有分布廣泛的廣布種。廣布種指普遍分布於世界,或幾乎遍布世界的種。廣布種主要屬於淡水水生植物、鹽生植物和伴生植物。前兩大類多屬於濕生植物,如挺水植物蘆葦、寬葉香蒲、狹葉香蒲,浮生植物如浮萍(有 15 種) ,沉水植物如蓖齒眼子菜、菹草、金魚藻、輪葉狐尾藻、大茨藻、角茨藻、輪葉黑藻,沼生植物如莎草、藨草、燈心草等,均為世界廣布種。
我國的第三紀孑遺木本植物水松和世界珍稀古老樹種、白堊紀孑遺木本植物水杉這兩個特有 物種,水松只生長在東起福建、香港,向西至廣西(臨桂) ,北到江西廬山,南至廣東茂名,主 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一帶,水杉分布在湖北省利川縣,武昌市東湖。
北極高山分布,如杜鵑屬、越橘屬,常見我國東北山地落葉松泥炭沼澤中。
6 功能優勢編輯本段
濕地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可作為直接利用的水源或補充地下水,又能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還能滯留沉積物、有毒物、營養物質,從而改善環境污染;它能以有機質的形式儲存碳元素,減少溫室效應,保護海岸不受風浪侵蝕,提供清潔方便的運輸方式……它因有如此眾多而有益的功能而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腎」。濕地還是眾多植物、動物特別是水禽生長的樂園,同時又向人類提供食物(水產品、禽畜產品、穀物)、能源(水能、泥炭、薪柴)、原材料(蘆葦、木材、葯用植物)和旅遊場所,是人類賴以生存和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
6.1 物質生產
濕地具有強大的物質生產功能,它蘊藏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七裏海沼澤濕地是天津沿海地區的重要餌料基地和初級生產力來源。據初步調查,七裏海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水生、濕生植物群落100多種,其中具有生態價值的約40種。哺乳動物約10種,魚蟹類30餘種。蘆葦作為七裏海濕地最典型的植物,葦地面積達7186公頃,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不僅是重要的造紙工業原料,又是農業、鹽業、漁業、養殖業、編織業的重要生產資料,還能起到防風抗洪、改善環境、改良土壤、凈化水質、防治污染、調節生態平衡的作用。另外,七裏海可利用水面達10000畝,年產河蟹2000噸,是著名的七裏海河蟹的產地。
6.2 大氣組分調節
濕地內豐富的植物群落,能夠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並放出氧氣,濕地中的一些植物還具有吸收空氣中有害氣體的功能,能有效調節大氣組分。但同時也必須注意到,濕地生境也會排放出甲烷、氨氣等溫室氣體。 沼澤有很大的生物生產效能,植物在有機質形成過程中,不斷吸收CO2和其他氣體,特別是一些有害的氣體。沼澤地上的氧氣則很少消耗於死亡植物殘體的分解。沼澤還能吸收空氣中粉塵及攜帶的各種菌,從而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另外,沼澤堆積物具有很大的吸附能力,污水或含重金屬的工業廢水,通過沼澤能吸附金屬離子和有害成分。
6.3 水分調節
濕地在蓄水、調節河川徑流、補給地下水和維持區域水平衡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綿」,在時空上可分配不均的降水,通過濕地的吞吐調節,避免水旱災害。七裏海濕地是天津濱海平原重要的蓄滯洪區,安全蓄洪深度3.5-4m。
沼澤濕地具有濕潤氣候、凈化環境的功能,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大部分發育在負地貌類型中,長期積水,生長了茂密的植物,其下根莖交織,殘體堆積。潛育沼澤一般也有幾十厘米的草根層。草根層疏鬆多孔,具有很強的持水能力,它能保持大於本身絕對乾重3~15 倍的水量。不僅能儲蓄大量水分,還能通過植物蒸騰和水分蒸發,把水分源源不斷地送回大氣中,從而增加了空氣濕度,調節降水,在水的自然循環中起著良好的作用。據實驗研究,一公頃的沼澤在生長季節可蒸發掉7415噸水分,可見其調節氣候的巨大功能。
6.4 凈化
沼澤濕地像天然的過濾器,它有助於減緩水流的速度,當含有毒物和雜質(農葯、生活污水和工業排放物)的流水經過濕地時,流速減慢有利於毒物和雜質的沉澱和排除。一些濕地植物能有效地吸收水中的有毒物質,凈化水質。
沼澤濕地能夠分解、凈化環境物,起到「排毒」、「解毒」的功能,因此被人們喻為「地球之腎」。假如沒有了濕地,好比一個人被割去了腎臟。
如氮、磷、鉀及其他一些有機物質,通過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被生物體貯存起來,或者通過生物的轉移(如收割植物、捕魚等)等途徑,永久的脫離濕地,參與更大范圍的循環。
沼澤濕地中有相當一部分的水生植物包括挺水性、浮水性和沉水性的植物,具有很強的清除毒物的能力,是毒物的剋星。據測定,在濕地植物組織內富集的重金屬濃度比周圍水中的濃度高出10萬倍以上。正因為如此,人們常常利用濕地植物的這一生態功能來凈化污染物中的病 毒,有效的清除了污水中的「毒素」,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
例如,水葫蓮、香蒲和蘆葦等被廣泛地用來處理污水,用來吸收污水中濃度很高的重金屬 鎘、銅、鋅等。在美國的佛羅里達州,有人作了如下試驗,將廢水排入河流之前,先讓它流經 一片柏樹沼澤地(濕地中的一種),經過測定發現,大約有98%的氮和97%的磷被凈化排除了, 濕地驚人的清除污染物的能力由此可見一斑。印度卡爾庫塔市(Calcutta)沒有一座污水處理廠,該城所有的生活污水都被排入東郊的一個經過改造的濕地復合體中。這些污水被用來養魚,魚產量每年每公頃可達2.4噸;也可用來灌溉稻田,每公頃年產水稻2噸左右。另外,還在傾倒固體垃圾的地方種植蔬菜,並用這些污水來澆灌。大量的營養物以食物形式從污水中排除出去。卡爾庫塔城東的濕地成為一個如此低費用處理生活污水並能同時獲得食物的世界性典範。
6.5 提供動物棲息地
濕地復雜多樣的植物群落,為野生動物尤其是一些珍稀或瀕危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是鳥類、兩棲類動物的繁殖、棲息、遷徙、越冬的場所。
沼澤濕地特殊的自然環境雖有利於一些植物的生長,卻不是哺乳動物種群的理想家園,只是鳥類能在這里獲得特殊的享受。因為水草叢生的沼澤環境,為各種鳥類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和營巢、避敵的良好條件。
在濕地內常年棲息和出沒的鳥類有天鵝、白鸛、鵜鶘、大雁、白鷺、蒼鷹、浮鷗、銀鷗、 燕鷗、葦鶯、掠鳥等約200種。而且該濕地是西伯利亞和東北地區鳥類南遷越冬的中途站。
6.6 調節局部小氣候
濕地水分通過蒸發成為水蒸汽,然後又以降水的形式降到周圍地區,保持當地的濕度和降雨量,使寧河縣成為天津市氣候較為濕潤的地區之一。濕地內豐富的植物群落,能夠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並放出氧氣,濕地中的一些植物還具有吸收空氣中有害氣體的功能,能有效調節大氣組分。但同時也必須注意到,濕地生境也會排放出甲烷、氨氣等溫室氣體。 沼澤有很大的生物生產效能,植物在有機質形成過程中,不斷吸收CO2和其他氣體,特別是一些有害的氣體。沼澤地上的氧氣則很少消耗於死亡植物殘體的分解。沼澤還能吸收空氣中粉塵及攜帶的各種菌,從而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另外,沼澤堆積物具有很大的吸附能力,污水或含重金屬的工業廢水,通過沼澤能吸附金屬離子和有害成分。
6.7 國際重要濕地標准
《濕地公約》第二條規定,每個締約方必須把本國至少1塊濕地納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且被納入的濕地必須符合標准。
標准1:如果一塊濕地包含適當生物地理區內一個自然或近自然濕地類型的一處具代表性的、稀有的或獨特的範例,就應被認為具有國際重要意義。
標准2:如果一塊濕地支持著易危、瀕危或極度瀕危物種或者受威脅的生態群落,就應被認為具有國際重要意義。
標准3:如果一塊濕地支持著對維護一個特定生物地理區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的植物和/動物種群,就應被認為具有國際重要意義。
標准4:如果一塊濕地在生命周期的某一關鍵階段支持動植物種或在不利條件下對其提供庇護場所,就應被認為具有國際重要意義。
標准5:如果一塊濕地定期棲息有2萬只或更多的水禽,就應被認為具有國際重要意義。
標准6:如果一塊濕地定期棲息有一個水禽物種或亞種某一種群1%的個體,就應被認為具有國際重要意義。
標准7:如果一塊濕地棲息著絕大部分本地魚類亞種、種或科,其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種間和/或種群間的關系對濕地效益和/或價值具有代表性,並因此有助於全球生物多樣性,就應被認為具有國際重要意義。
截至2009年,中國共有37塊濕地加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可參看「中國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柒』 什麼叫濕地

狹義濕地是指地表過濕或經常積水,生長濕地生物的地區。濕地生態系統(wetland ecosystem) 是濕地植物、棲息於濕地的動物、微生物及其環境組成的統一整體。濕地具有多種功能: 保護生物多樣性,調節徑流,改善水質,調節小氣候,以及提供食物及工業原料,提供旅遊資源。

按照廣義定義濕地覆蓋地球表面僅有6%,卻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種提供了生存環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態功能,因此享有「地球之腎」的美譽。

中國濕地面積佔世界濕地的10%,6600萬公頃,位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在中國境內,從溫帶到熱帶、從沿海到內陸、從平原到高原山區都有濕地分布,一個地區內常常有多種濕地類型,一種濕地類型又常常分布於多個地區。

(7)天津四大濕地叫什麼擴展閱讀:

濕地的功能:

1、物質生產

濕地具有強大的物質生產功能,它蘊藏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七裏海沼澤濕地是天津沿海地區的重要餌料基地和初級生產力來源。據初步調查,七裏海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水生、濕生植物群落100多種,其中具有生態價值的約40種。

2、大氣組分

濕地內豐富的植物群落,能夠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並放出氧氣,濕地中的一些植物還具有吸收空氣中有害氣體的功能,能有效調節大氣組分。但同時也必須注意到,濕地生境也會排放出甲烷、氨氣等溫室氣體。

3、水分調節

濕地在蓄水、調節河川徑流、補給地下水和維持區域水平衡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綿」,在時空上可分配不均的降水,通過濕地的吞吐調節,避免水旱災害。七裏海濕地是天津濱海平原重要的蓄滯洪區,安全蓄洪深度3.5~4米。

4、凈化

沼澤濕地像天然的過濾器,它有助於減緩水流的速度,當含有毒物和雜質(農葯、生活污水和工業排放物)的流水經過濕地時,流速減慢有利於毒物和雜質的沉澱和排除。一些濕地植物能有效地吸收水中的有毒物質,凈化水質。

5、動物棲息地

濕地復雜多樣的植物群落,為野生動物尤其是一些珍稀或瀕危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是鳥類、兩棲類動物的繁殖、棲息、遷徙、越冬的場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濕地

『捌』 天津哪裡有濕地公園天津七大濕地公園推薦

大港濕地公園

綠色長城 壯美景觀

大港濕地公園長5000米,寬620米,總佔地面積310萬平方米,濕地公園整體布局分三個部分,即南部防護林帶,面積36萬平方米;中部濕地型綠地,面積114萬平方米;北部濱河風景帶宛如一道綠色長城。公園內綿延數千米的古典建築群、水景和綠化景觀相得益彰,成為市民休閑、遊憩、健身的好去處。

地址:天津市濱海新區南環路與迎賓街交口處

公共交通:659路/652路/186路

官港森林公園

喬木成行 花草遍地

位於渤海之濱的官港森林公園旅遊區生物物種多樣,木本、草本植物達到45科、120多種,這里還有大量的野生珍禽棲息。官港濕地型森林公園建設功能結構分區包括:森林遊憩區、濕地公園區、高爾夫會議區、水上娛樂區、森林保護區、生態居住區、發展預留區。景區內森林及濕地生態旅遊資源豐富,還有以高爾夫為代表的休閑遊憩資源。

地址:天津市濱海新區渤海路官港森林公園

公共交通:204路

臨港經濟區生態濕地公園

三區八景 兼具中西

濕地公園內水面面積達到17萬平方米,綠化以三季有花、一季有果、四季有景,突出層次及色彩搭配並輔以大規格苗木點綴,共栽植各類苗木約120餘個品種、18.4萬余株,園林小品有大中型景觀橋34座,景觀亭11座,景觀廊2處,景觀台9處。

根據不同的景觀特色,還打造了“三區八景”,即月季園、主題雕塑和科普中心三個人文特色主題區和蘆盪飛雪、蜿蜒蒲香、長田鷺飛、水盪沽田、柳影婆娑、棠海尋幽、煙水霧林、曲水花徑等八個自然景點,各處通過水系、道路、堤岸、橋梁貫穿起來,輔以亭、台、廊等特色小品點綴其間,移步易景,形成不同類型的園林空間和觀賞路線,從而使濕地公園成為一個兼具現代西方與中國傳統之美的生態園林。

地址:天津市濱海新區渤海十路與湘江道交口

公共交通:822路

光合谷旅遊度假區

青年文化 休閑濕地

光合谷旅遊度假區內的濕地公園區佔地1100餘畝,共劃分為兩大區域,包括濕地中心服務區和生態涵養區,彼此緊密聯系,構成多種地貌。度假區將養生、自然、寧靜、令人心志愉悅的意境完美融合,精準把握天然溫泉區域的地理優勢,精心規劃建設龐大的休閑區域,確立了青年文化、溫泉酒店、生態濕地、有機種植為核心的四大體系。這里自然純凈的空氣,將帶來身心完全貼近自然的放鬆與休憩,更是孩子們嬉戲、游樂、博聞的自然公園。

地址:天津市靜海區團泊鎮新城東區

乘車路線:靜海869路至仁愛學院,下車後沿匯水路走即可。

自駕路線:火車站—南京路—衛津路—衛津南路—榮烏聯絡線—榮烏高速公路—津王線—天津光合谷旅遊度假區

樂樂島濕地公園

團泊湖景 煙波浩渺

樂樂島位於團泊新城東區,緊臨團泊湖煙波浩淼的水面,東臨丁香島商業街,北與鴻雁島毗鄰,集汽車休閑營地、遊艇碼頭、垂釣、娛樂、運動於一體,娛樂設施齊全,是一處綜合性旅遊景區。

地址:天津市靜海區團泊新城東湖區澤水北路與中央大道交口處

公共交通:156路

泰達西區濕地公園

人工濕地 生態景觀

泰達西區濕地公園是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開放的人工濕地公園,面積近150萬平方米,栽植各類喬灌木58個品種,共計9.5萬株,其中水生及常綠植物20個品種,鹽生植物12個品種。園內茂盛的蘆葦綿延,香蒲、野燕麥、狼尾草等十幾種植物鬱郁蔥蔥。

地址:天津市東麗區泰民路與南大街交口附近

行車路線:津濱高速中心庄下——沿中心庄路往北——南大街路口左轉——再直行一個路口即到,在南大街左側

潮白河國家濕地公園

一河兩岸三區二十八景

公園涵蓋寶坻區境內潮白河、泃河、青龍灣河和潮白河黃庄窪分洪區等區域,總面積55.8平方公里,濕地率80.97%,重點打造以潮白河為主軸,以兩岸生態廊道為綠脈,以濕地體驗、濱水遊憩、空中游景為重點,以潮白坻柱、晨曦津渡等為特色的“一河、兩岸、三區、二十八景”布局。遊客可以在這里放鬆心情,親近自然,或散步,或觀鳥,或賞景,徜徉在潮白河岸邊。

地址:天津市寶坻區S101(潮白河大橋)潮白河沿岸

公共交通:寶坻2路/150路

『玖』 天津到底有多少郊野公園,具體都在哪裡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28

『拾』 天津《濕地保護法》要實施了,那麼天津的濕地面積有多大呢都有哪些著名濕地景觀目前有哪些保護措施

天津的濕地總面積為29.56萬公頃,主要包含濱海濕地、河流濕地、湖泊濕地、沼澤濕地、人工濕地等5類。北大港濕地、七裏海濕地等都很有名,綠化部門也對濕地保護採取了很多措施。以濱海新區為例:如由泰達綠化設計、施工的官港森林公園,在其設計中,泰達綠化的設計師充分尊重自然本底,保護性開發,最大化的利用自然賦予人們的生態之美,打造獨一無二的森林與濕地風貌。植物栽植力求遵循生態原貌,收放有致,粗獷與精細完美融合,對原有植被進行針對性設計,簡約大氣,天人合一。又如濱海旅遊區的貝殼堤濕地公園,定位為以保護貝殼堤古海岸遺址、濕地生態系統及各種動植物為出發點,重塑和恢復濕地生態系統的保護性濕地公園。此外,此外,由泰達綠化負責養護的臨港生態濕地公園是一座以水處理為主題兼具景觀效果的國內唯一一座大型工業區內的生態濕地公園,它通過對工業區內的污水和雨水進行有效收集,採用國際先進的污水處理生態技術,進行水的凈化處理和循環利用,向人們展示污水在自然界由「濁」變「清」、由「死」變「活」的過程,不僅可以削減污染物排放,保證污水的再生和利用,也為臨港經濟區增添了一座獨特的人工生態濕地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