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天津資料 » 天津八里台有什麼寺廟
擴展閱讀
天津哪個醫院能看手足口 2025-07-04 21:50:58

天津八里台有什麼寺廟

發布時間: 2022-09-20 12:04:47

❶ 八里台地名的來源

天津八里台、七里台、六里台久已馳名,但三個台究竟指何為台,又各距何處為八里、七里、六里?

今晚報副刊曾刊載楊德華先生(八里台)地名新考一文引,<元史>第29卷"泰定本紀"泰定元年八月躬諸王八里台,因元代譯文無定字,八里台原稱八里帶親王屬地.八里帶為元世祖忽必烈之侄孫.封地在今八里台至六里台一帶,迤西有防水堤衍稱王頂堤.八里台是八里帶親王屬地之通稱,並不指特定之樓台,亦無距何處為八里之量化概念.楊文中說明六里台與七里台均未得出處,想是近代人以自八里台計算里程數推想得出.以上論據比較可信.

天津六里台地名出現於解放前,當時為一片荒地,處於海光寺與八里台之間,人煙稀少,當時僅有一個中日中學建於該處,以學習日語為主由日本軍方贊助,授課教師有沈兼士、周作人……等,1945年日本投降後該校停辦,校址移交於南開大學北院.1952年院系調整後又將該校轉撥於天津大學土建系,兩年後轉給天津市工農速成中學,現在是天津師范大學北院,當時八路公共汽車即由東站開通至六里台終點站.這是在天津地圖上首次出現六里台地名,其來源估計是按距八里台約1公里而臆測得出,並沒有台的依據.

天津市七里台一直到解放初仍無此定名,但人們都斷想在八里台與六里台之間理應還有一個七里台點綴其間.1952年天津三大學(北洋大學、南開大學、津沽大學)進行院系調整,其中將調整後的北洋大學(已更名為天津大學)將由西沽北洋大學舊址遷至七里台現址.當時該地址有土地1500餘畝,水坑數百畝,廢體育場一座,財政局舊倉庫一座、交通部電台一座、校區東鄰衛津河與衛津路,當時為彈石路,東校門衛津河上有舊木橋一座名南國橋.

建築工程於1952年5月開工,大批磚、灰、砂、石源源運到工地.由於場地陌生,運輸工人每每不得其門而入,有的運至南開大學,有的運到六里台定址找收料人,進料較混亂.當時作者任建校總工程師,杜齊禮教授任工程組副組長,郭冰同志任材料組長,經三人商議便在校東門木橋處立上大木牌一個,上書"天津三大學七里台工地",從此天津基建工人六千餘人,運料工人及大車、汽車等都日日出入校門,七里台的地名也就隨之不脛而走.

1952年10月,天津大學校舍正式建成並在新校址開學,數千學生與教職工開始進入活動,八路公共汽車也由六里台延長至八里台作為終點站,七里台站名正式出現在校東門外,校部新印的信封也以天津市南開區衛津路七里台作為新校址.天津市地圖標出七里台為正式地名至今已51年,跨越兩代歷史.此一地名是無意中提出的,如今杜、郭二老均已仙逝,作者現年也已83歲,以上由來數百年後恐無人再知此地名來歷了.

❷ 天津有什麼旅遊景點

天津有什麼旅遊景點

天津有什麼旅遊景點?天津,海河之畔的一顆渤海明珠。天津,她不僅有西方殖民時代的烙印,還飽含傳統的中國文化。

天津之眼

天津之眼,即天津永樂橋摩天輪,2007年12月17日正式合攏,使氣勢恢弘的“天津之眼”完全“睜開”,為津城再添一景。

永樂橋摩天輪的直徑為110米,到達最高點時,距離地面的高度可達到120米左右,相當於35層樓的高度,能看到方圓40公里以內的景緻,是名副其實的“天津之眼”。

天津永樂橋摩天輪的每個座艙的面積將達到12平方米左右,可供8個人同時乘坐。據了解,48個座艙將在電力的驅動下勻速旋轉,轉一圈大約需要30分鍾。可供300~400人同時觀光。

獨樂寺

獨樂寺位於天津薊縣城西門內。始建於唐代,寺內的觀音閣和山門重建於遼統和二年,是國內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之一。

山門是獨樂寺的大門,門額上懸掛的“獨樂寺”3字大匾,相傳為明代官吏嚴嵩所題。內有兩尊高大的天王塑像守衛兩旁,俗稱”哼”"哈”二將,是遼代彩塑珍品。

觀音閣內,一尊高達16米的觀音塑像矗立中央,因頭頂10個小佛頭,被稱為11面觀音觀音閣四壁,繪著五彩繽紛的壁畫,南牆大門兩側是四臂和三頭六臂的明王像,北牆後門兩側和東、西牆畫著16羅漢。

獨樂寺自創建以來,一直是宗教活動中心。1961年獨樂寺被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今,獨樂寺已和白塔寺、魯班廟、鼓樓一起成為薊縣古城內的著名旅遊景點。

楊柳青石家大院

楊柳青石家大院,始建於1875年,至今已有120多年的歷史,其建築結構獨特,磚木石雕精美。石家是當年天津八大家之一,一度財勢顯赫,聲名遐邇。

石家在楊柳青二百餘年的歷史,反映了石氏家族從落戶、發家、鼎盛、衰微、直至敗落的過程。

1987年6月,西青區人民政府將“尊美堂”宅第列為區級文物(俗稱石家大院),加以保護,並拔資修復。在天津市有關單位的支持和工程技術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歷時六年,投資560萬元人民幣,終於完成修復工作。1992年,石家大院作為“楊柳青博物館”對外開放,屬天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05月25日,石家大院作為清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津南寶成奇石園

寶成奇石園位於津南區雙橋河鎮寶成新村, 投資4億多元,藏石4千多塊,佔地2百多畝,存石2百多種的集奇石、古樹、艷卉、亭榭、長廊、拱橋、碧水、錦魚、珍禽、名犬、佛塔、木化石、古建築於一體的“園林之大成”。

由江南園、奇石園、花卉園、娛樂園、動物園、硅化木石林園等六大個園區組成。

擁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天然靈壁石人造石林,最引人注目的是“佛祖悟禪”,此石高l0.07米,重達73噸,號稱“亞洲第一石”。園中最為知名的奇石景觀還要數一片300多棵的木化石林,這些有1.5億年到1.8億年“高齡”的木化石,使寶成奇石園榮登《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天津濱海度假區

素有“海濱溫泉”美稱的天津海濱旅遊度假區位於天津市塘沽區高沙嶺東面,又叫做海濱浴場,是目前中國最大的人工海濱浴場之一,這里建有全中國規模最大、15米高的具有三個直滑道和兩個旋轉滑道的沖水滑梯。

該景區規劃面積22.5平方公里,已開發2平方公里,前期投資已達到3.8億元人民幣,擁有面積為70萬平方米,可容納5萬人游泳的海水浴場和80萬平方米的水上游樂中心,經過十幾年建設開發,初步行成了以海為中心、以溫泉為特色,集旅遊、度假、娛樂、會議、水上游樂為一體的綜合性多功能旅遊度假區。

這里有溫泉游樂宮、兒童嬉水樂園;有青年人下的驚險刺激的空中跳傘、自架摩托艇、多功能復合水滑梯、海上花瓣等水上競技運動;有遊客參與性的娛樂活動,俄羅斯風情歌舞表演、海上網球、沙灘排球、足球,還為垂釣愛好者提供了海上垂釣園。看日出、浴溫泉、觀海聽濤、休閑度假,可盡享海濱溫泉獨特魅力。

黃崖關長城

黃崖關長城在薊縣北30公里的崇山峻嶺之中,始建於公元556年,是世界文化遺產。

黃崖關長城,東達河北省遵化縣的馬蘭關,西接北京平谷的將軍關,全長42公里,是中國古長城的一部分,有樓台66座,即敵樓52座,烽火台14座,是京東軍事險要之地。黃崖關長城以年代久,變化多,布局巧,設施全成為長城建築史上的傑作,和長城博物館、“水關”、“八卦城”石刻碑林等景點在長城全線稱絕。

1994年以來,黃崖關長城先後被天津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十佳青少年文化活動娛樂場所”。

華蘊博物館

華蘊博物館是天津首家私人博物館,館長、文物收藏家、粵唯鮮的老闆張連志經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認定,以收藏古文物數量及品種最多而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

他收藏的種類涉及雕塑、樂器、門樓、門窗、牌坊、傢具、馬具、車、銅鏡等數十個門類,藏品數千件。難得的是,張連志沒有把這些珍貴的藏品“藏”起來,而是把大部分擺放在了粵唯鮮的三家酒樓里,這三家酒樓同時也成為三家博物館,分別是河北路的華蘊博物館(總店,展品最豐)、體院北路的雋禎博物館(火鍋店,主要展示明清傢具)和馬場道的古雅博物館(火鍋店,主要展示近代的槍械)。

華蘊博物館以收藏古文物數量及品種最多而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展品囊括西周至清朝最典型的青銅器、銅器、木雕、石器等。還有世界上唯一的石頭酒吧。

唐山灤州古城

灤州古城,位於河北省唐山市灤縣老城境內,佔地二千畝,總投資52億,是國家5A級景區,明清時期北方建築風格,是北方漢文化的載體。

灤縣古稱灤州,地處京畿,緊鄰灤河,是通往東北三省的交通要道,經歷了千年文化滋養。契丹、鮮卑、女真、蒙古、滿、漢多民族曾在這里聚居交融。古時,遼太祖、蕭太後及18位帝王都曾駕臨於此。乾隆皇帝曾為古城寫下“千年此灤州”的萬代絕句。中國人設計的第一座鐵路大橋、震驚中外的辛亥灤州起義、張學良東北易幟等重大歷史事件均發生在灤縣。

古城內有小橋流水,移步換景,整體建築以盛清建築風格為主基調,共同展現北方古鎮的地域特色;在裝飾裝修、景觀節點等方面,不同區域根據不同的歷史節點和民族特色,用不同的文化元素和建築形式,表現不同民族的不同個性,融合了26個民族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堪稱現實版的“清明上河圖”。

邯鄲廣府古城

廣府古城,位於河北省邯鄲市東北25公里永年縣廣府鎮,距縣城臨洺關25公里.始築於隋末,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因歷史上曾為廣平府治所,故稱廣府。

如今古城的建築主要建於明代,現存兩瓮城、六城門,城內外歷史古跡星羅棋布,著名的有弘濟橋、毛遂墓、楊露禪故居、武禹襄故居、太和堂等,古城四周環水,有風光優美的蘆葦盪和荷塘,是一處名副其實的北方水城。

勝芳古鎮

勝芳古鎮位於霸州市區東35公里,始建於2500年前的春秋末期,原為水鄉,始稱堤頭村,後稱武平亭、渭城,宋時定名為勝芳,取意“勝水荷香,萬古流芳”。古時的勝芳是中國北方著名的水旱碼頭,“水則帆檣林立,陸則車馬喧闐”,客商雲集、風景秀麗、交通便捷。清朝時被列為直隸六大重鎮之一。

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曾三次取道廊坊市勝芳鎮,在勝芳留下了“勝水荷香,萬世流芳”的批諭,民間有諺稱“南有蘇杭,北有勝芳”。

勝芳建築有“三宗寶”,“戲樓、牌坊、文昌閣”,另有保存完好的清代住宅,張家大院、王家大院和楊家大院等。戲 樓系昔日民間的娛樂場所,也叫“九成樓”,建於清乾隆年間。坐南朝北,歇山大屋頂,台高二米,周圍鑲以漢白玉條石,中間以木製屏風分割成前後台。木屏兩側 設“出將”、“入相”二門。戲樓台正中,懸有一塊橫匾,上書“動以天倪”四字,傳說為清代紀虛中為表達對貪官污吏的憤恨所書。

暖泉古鎮

暖泉鎮位於河北蔚縣境內西部,元朝建鎮,明清時發展為“三堡、六巷、十八庄”。三堡指的是西古堡、中小堡和北官堡,三堡互成犄角之勢,西古堡在西南,中小堡在西古堡之東,北官堡則在另兩堡東北,一旦戰事爆發,三堡可互相支援、配合作戰。三堡構成了古鎮的骨架,而它們也在從雁北通往壺流河盆地乃至華北平原的古道之上。

古鎮內村、堡、街、巷格局至今保留完好,瓮城、堡門樓、堡牆、堡壕、戲樓、牌樓、宅院、亭、台、樓、閣等古老建築比比皆是,華嚴寺、地藏寺等寺廟遍及全鎮。 現存古民居宅院尚有180餘所,其中連環套院多所,最大的為九連環,多個院落相互貫通,房屋之間有迴廊相連,這些民居大多為磚木結構,青條基石,白灰砌青 磚牆,房頂起脊,安制吻獸、覆青板瓦。鎮上的北門瓮城是電影《讓子彈飛》的取景地。

暖泉鎮的特有民俗打樹花距今已後300多年的歷史了,一千多攝氏度的鐵汁炸裂後爆發出萬朵火花,打到城牆之上泛起壯觀的“火樹銀花”景觀,無比壯觀。需要注意的是,暖泉古鎮的開放建築和打樹花表演僅在旺季時有,即4-10月份,每年4月份時每周六的19:30有打樹花表演,5-9月每周五和周六晚上20:00有表演,10月的1號到4號晚上19:30有表演。其他時間則沒有表演,而且其他時間鎮上的古堡和建築也都不開放,不過此時也不收門票,可以在古色古香的鎮子上隨意逛逛。

張家口雞鳴驛

雞鳴驛(雞鳴山驛),是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雞鳴驛鄉的一個驛站。雞鳴驛始建於何年未有確切記載,但它是中國古代郵驛功能最全的驛站,具有非常重要的軍事、交通與郵驛地位。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率兵西征,在通往西域的大道上,設置“站赤”(即驛站)。至明朝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雞鳴驛擴建為宣化府進京師的第一大站,城內設有驛丞署、驛倉、把總署、公館院、馬號等建築,還有戲樓和寺廟。

這里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好、規模最大、最富有特色的郵驛建築群,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被稱為郵政考古、機要考古的一座“活化石”。2003年、2005年,雞鳴驛兩次被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列入100處世界瀕危遺產名單。

雞鳴驛城池方整,城門處牆體平面為“凹”字型,類似紫禁城的午門,前有雕花的磚石照壁,形成包圍之勢。古城內遍布明清三合院、四合院,以及精細的磚雕和木雕。城內還有古代遺留的商店和民居。近年來,各劇組紛紛來此拍攝,蒼涼的雞鳴驛幾乎成了一座電影城。

古城最具特色的是雞鳴驛城樓,重檐青瓦,原木作柱,三開間,居高臨下,巍峨雄偉。從旁邊城牆上粗糙的階梯登上城樓,可一覽古城大量的明清古建築,看不到一座現代化多層建築。雞鳴驛的城門門扇也保存完好,全部用鐵皮包裹,上嵌菱形鐵釘,堅不可摧。電影《大話西遊》的結尾片段就是在雞鳴驛的西門城樓上拍攝的。

於家石頭村

於家石頭村,是一部用石頭抒寫的村落史詩。 於家石頭村位於河北省井陘縣城微水鎮西南約十五公里處,建於明朝成化年間,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

這里是明代政治家、民族英雄於謙直系後裔的'發祥地,在明代成化年間,於謙之長孫於有道從井陘南峪村遷居於此,繁衍至今已24代,全村95%以上是於氏家族。

500年來,於家人以勤勞的雙手開山鑿石,就地取材,利用豐富的石頭資源,修成梯田、蓋成房屋、雕成石器,營造了一個罕見的石頭王國。

全村共有六街七巷十八胡同,總長3700多米,街巷全是青石鋪就, 這里的古舊房屋基本有兩類,一類是明清時期建的瓦房,現仍保存有近千間,青石牆,灰瓦頂,古色古香,雅俗兼備。另一類是石券窯洞,這是當地的特有建築。窯 洞牆寬近一米,用加工的石頭壘砌,頂厚一米許,以天然石拱券。石頭窯洞就地取材、無梁無柱、左拱右券、結構奇特、堅固耐用、美觀大方、牆寬頂厚、冬暖夏 涼,是民居中的精品。

薊縣八仙山

天津八仙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天津市薊縣境內,面積1049公頃,1984年經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5年晉升為國家級,主要保護對象為次生森林生態系統。

本區地處燕山山脈西側尾支,最高峰羊樓海拔1052米,屬於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本區原生植被早已破壞殆盡,經過多年的封山育林,自然恢復為以暖溫帶落葉闊葉林為主的森林植被。區內生物種類豐富,種群結構完整。

瓷房子

瓷房子位於天津市和平區赤峰道72號,地處繁華鬧市區,距張學良故居非常近。瓷房子本是一座有著100多年歷史的法式建築,年久失修,閑置十餘年。天津粵唯鮮集團董事長張連志在此基礎上,耗費了及古瓷器將其裝修成了瓷房子。

瓷房子主樓分上下5層,其身後有一棟4層的條形樓房,兩邊還各有一座200多平米的耳房,總計建築面積3000多平方米。為裝飾這座瓷房子,用掉四億多片古瓷片、四千多件古瓷器、四百多件漢白玉石雕和二十多噸水晶石與瑪瑙,以及近百隻瓷貓枕,三百多個年代不等、大小不一的石獅子等。

瓷房子頂部用數十萬塊古瓷片鑲貼成一條長達768米的巨龍浮雕,最顯眼的是其中刻意拼出的“China”醒目圖案,旁邊還有用水晶粘貼的“愛我中華”、紅色五角星等圖形,其他由水晶和漢白玉石拼貼的裝飾物也隨處可見。

津南國家農科園

天津津南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留學生創業園成立於1996年7月,總佔地面積1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3000平方米天津津南國家農業科技園區,1998年建於天津市津南區八里台鎮,津港公路28-30公里處。距天津港25公里,距天津濱海國際機場15公里,交通便利。

旅遊項目主要有蝴蝶蘭培植園、植物園、鄉村俱樂部,其中鄉村俱樂部包括國際馬會、垂釣園、採摘園、動物園、中西餐廳、別墅區等。

園中的農業生態觀光園則是餐飲、娛樂、住宿,體驗田園生活多項服務的理想去處。豪華星級酒店的舒適讓您除去一天的疲勞,去迎接新的早晨!並且園中還設有遊客購物中心,內設遊客醫療救護站、遊客購物中心、商務中心等多項服務設施。

天津民俗博物館

天津民俗博物館是中國地方民俗博物館。位於天津天後宮內。1985年在修復天後宮的同時建立,是全國僅有幾處專以展示地方民俗、研究民俗的專業博物館之一。

新建的天津民俗博物館,除保留天後宮大殿及前殿的塑像作復原陳列外,徵集民俗文物約2000餘件,分別在四座配殿和藏經閣、張仙閣開辟了以展示天津民俗民風為內容的基本陳列,介紹了天津漕運興起、漁鹽的發展和習俗;天津民間各路花會特別是“皇會”沿街表演;迎親嫁娶、夫妻拜堂、洞房花燭和津門獨有的“拴娃娃”習俗;天津店鋪懸掛於門前的各式招幌;民間生活用品、鄉土風情;衣食住行民俗;楊柳青年畫、風箏、磚刻、泥塑、絨花、剪紙、編織等民間手工藝品和民間戲曲藝術。此外,還經常舉辦不同專題的書畫、服飾、刻瓷、根雕、百業畫及民間工藝展覽和展銷活動。

天津民俗博物館每逢重大節日還要在古戲樓和廣場舉辦傳統的戲劇演出及民間花會表演,並展賣各種民間藝術品。

;

❸ 六,七,八里台的地名來歷是什麼

天津八里台、七里台、六里台久已馳名,但三個台究竟指何為台,又各距何處為八里、七里、六里?
今晚報副刊曾刊載楊德華先生(八里台)地名新考一文引,<元史>第29卷"泰定本紀"泰定元年八月躬諸王八里台,因元代譯文無定字,八里台原稱八里帶親王屬地.八里帶為元世祖忽必烈之侄孫.封地在今八里台至六里台一帶,迤西有防水堤衍稱王頂堤.八里台是八里帶親王屬地之通稱,並不指特定之樓台,亦無距何處為八里之量化概念.楊文中說明六里台與七里台均未得出處,想是近代人以自八里台計算里程數推想得出.以上論據比較可信.
天津六里台地名出現於解放前,當時為一片荒地,處於海光寺與八里台之間,人煙稀少,當時僅有一個中日中學建於該處,以學習日語為主由日本軍方贊助,授課教師有沈兼士、周作人……等,1945年日本投降後該校停辦,校址移交於南開大學北院.1952年院系調整後又將該校轉撥於天津大學土建系,兩年後轉給天津市工農速成中學,現在是天津師范大學北院,當時八路公共汽車即由東站開通至六里台終點站.這是在天津地圖上首次出現六里台地名,其來源估計是按距八里台約1公里而臆測得出,並沒有台的依據.
天津市七里台一直到解放初仍無此定名,但人們都斷想在八里台與六里台之間理應還有一個七里台點綴其間.1952年天津三大學(北洋大學、南開大學、津沽大學)進行院系調整,其中將調整後的北洋大學(已更名為天津大學)將由西沽北洋大學舊址遷至七里台現址.當時該地址有土地1500餘畝,水坑數百畝,廢體育場一座,財政局舊倉庫一座、交通部電台一座、校區東鄰衛津河與衛津路,當時為彈石路,東校門衛津河上有舊木橋一座名南國橋.
建築工程於1952年5月開工,大批磚、灰、砂、石源源運到工地.由於場地陌生,運輸工人每每不得其門而入,有的運至南開大學,有的運到六里台定址找收料人,進料較混亂.當時作者任建校總工程師,杜齊禮教授任工程組副組長,郭冰同志任材料組長,經三人商議便在校東門木橋處立上大木牌一個,上書"天津三大學七里台工地",從此天津基建工人六千餘人,運料工人及大車、汽車等都日日出入校門,七里台的地名也就隨之不脛而走.
1952年10月,天津大學校舍正式建成並在新校址開學,數千學生與教職工開始進入活動,八路公共汽車也由六里台延長至八里台作為終點站,七里台站名正式出現在校東門外,校部新印的信封也以天津市南開區衛津路七里台作為新校址.天津市地圖標出七里台為正式地名至今已51年,跨越兩代歷史.此一地名是無意中提出的,如今杜、郭二老均已仙逝,作者現年也已83歲,以上由來數百年後恐無民間老人的解釋
筆者近日乘坐643路公交車時,當車行駛到八里台附近,與一位老人同路的年輕女士問那位老人,八里台這一地名的由來。那位老人向年輕女士作了解釋,筆者在旁邊側聽,大概記錄如下:這里之所以叫八里台,緣於這里距天津市的老城中心(也就是鼓樓)相距有8里地,筆者後來從地圖上測量,從八里台立交橋起算,到鼓樓的直線距離也正好是4公里(及八里地),這也證實了老人的說法。但是,另外一個問題又浮現在了我們的眼前,就是為什麼天津有八里台、七里台、六里台,卻沒有「一里台」、「二里台」等這樣的地名呢?同樣,老人也給我們做出了解釋:原來解放以前,天津老城(即現天津東西南北四馬路以里的地方)外是一片荒地,這荒地並不是實實在在的土地,而是一片大沼澤,或者說是一片大水塘,那時候,只有現在八里台和六里台這兩個地方有那麼一塊高地,因為人們習慣於把高地稱之為「台」,因此就留下了「八里台」和「六里台」這兩個地名。解放以後,天津城市不斷擴張,不再局限於老城區那狹小的一塊地方,因此原本荒蕪的水塘,都被天成了陸地,八里台、六里台這原本兩塊水中的高地的景觀也就消失了。至於七里台名稱的由來,正如上面那位學者所說的,乃是人們附會之作,「天津市七里台一直到解放初仍無此定名,但人們都斷想在八里台與六里台之間理應還有一個七里台點綴其間」,因此後來被人們附會了這么一個地名。原本八里台附近的一片荒地,現在也已成為了天津市的中心繁華地帶,天津的兩所著名學府:天津大學和南開大學也正坐落於此,八里台這個原本不起眼的小地方,也逐漸成為了天津的一個耀眼的明珠人再知此地名來歷了.

❹ 南八里台的介紹

位於天津市 津南區八里台鎮,又稱南八里台(區別與天津市 南開區 八里台)八里台鎮隸屬於天津市津南區。

❺ 天津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這個問題提出的好頻繁啊,呵呵不知道你是哪裡的人? 天津要說好吃的 狗不理包子 十八街麻花 耳朵眼炸糕 平時我們都吃煎餅果子,超好吃!比北京的要好吃得多! 好玩的地方 買衣服我們就區濱江道,赤峰道,八里台! 十八街的麻花,開始覺得一般,帶了幾次給朋友,也多少有點上癮,香脆甜是它的特點,但是不能多食,有點膩,總店也在廣東路(南樓附近),每個小麻花都用塑料封和好,12元/斤,注意辨別,很多麻花是以假充真。 崩豆張在南市食品街可以買到,首推怪味蠶豆5元/斤 高幹,正宗的是楊村的,白色的味道很好,據說是面做的。 耳朵眼炸糕,這個一直沒有趕試,看起來有點油油,呵呵,現在追求健康飲食,對於大油大膩的食物,盡量退而遠之。 煎餅果子,這里還是正宗的 天津歷史遺址多,出土文物豐富,有40處國家級和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中有始建於隋朝的大型木結構廟宇——獨樂寺,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天津還有天後宮、文廟、大悲院、清真大寺、天尊閣、天成寺、大沽口炮台、望海樓教堂、廣東會館以及周恩來青年時代在天津革命活動紀念館等古跡。天津的建築具有古建築和現代建築並存的特色,有「萬國建築博物館」之稱。由於開埠較早,且有9國租界,以風格各異的小洋樓為特色,保留著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東西方各國的各類建築一千多幢。 津門十景 : 獨樂晨光 故里尋蹤 沽水流霞 海門古塞 薊北雄關 龍潭浮翠 三盤暮雨 雙城醉月 天塔旋雲 中環彩練 山水園林:中上元古界 八仙山 森林公園 團泊風景區 北寧公園 人民公園 西沽公園 長虹公園 桃柳堤 古海岸與濕地 寶成奇石園 石趣園 古跡故居: 古跡:天後宮 廣東會館 文廟 望海樓 白塔 薊縣鼓樓 呂祖堂 玉皇閣 文昌閣 天尊閣 大悲禪院 西開教堂 清真大寺 霍元甲故居陵園 天津魯班廟 愛國人士故居:吉鴻昌故居 張學良故居 張自忠故居 宋哲元故居 社會名流故居:梁啟超故居 李叔同故居 周學熙故居 張學銘故居 孫仲凱故居 徐鶴橋故居 石元仕故居 北洋政府軍政要人故居:袁世凱故居 黎元洪故居 馮國璋故居 段祺瑞故居 勒雲鵬故居 顧維鈞故居 張錫元故居 倪嗣沖故居 劉冠雄故居 齊耀珊故居 湯玉麟故居 張福運故居 朱啟鈐故居 鮑貴卿故居 孫傳芳故居 張鳴岐故居 徐世昌故居 潘復故居 張勛故居 曹錕故居 清朝遺老遺少故居:載振故居 張蘭德故居 張彪故居 建築博覽 金融建築:中法工商銀行 浙江興業銀行 橫濱正金銀行 匯豐銀行 東方匯理銀行 麥加利銀行 儀品放貨銀行 東萊銀行 鹽業銀行 新華銀行 金融建築 辦公建築:辦公建築 啟新洋灰公司辦公樓 郵電總局辦公大樓 先農公司大樓 長蘆鹽物管理局 新泰興大樓 渤海大樓 法國公議局 利華大樓 百福大樓 意國領事館 法國領事館 開灤礦務局大樓 商業建築:商業建築 勸業場 中原公司 謙祥益綢緞庄 正興德茶莊 交通飯店 惠中飯店 利順德飯店 裕中飯店 泰萊飯店 壽德飯店 國民飯店 大闊飯店 游樂建築:游樂建築 回力球場 法國俱樂部 德國俱樂部 平安影院 鄉藝俱樂部 中國大戲院 光明影院 英國俱樂部 住宅建築:住宅建築 花園路2號住宅 常德道2號住宅 意國花園住宅 馬場道147號住宅 睦南道住宅 英式住宅 山西路206號住宅 香港大樓 民園大樓 茂根大樓 安樂村住宅 日式住宅 大興村住宅 順和里住宅 泰安道5號後院平房 新華村住宅 台兒庄路西式住宅 法國公寓住宅 帶老虎窗的住宅 增延胡同住宅 其它住宅:西開教堂 義大利教堂 望海樓教堂 法國營盤 市立醫院 馬大夫醫院 天津工商學院 英文學校 文化館所 歷史博物館 自然博物館 藝術博物館 三條石歷史博物館 楊柳青民俗博物館 周恩來青年時代在津革命活動紀念館 鄧穎超紀念館 覺悟社 平津戰役天津前線指揮部舊址陳列館 天津圖書館 周鄧紀念館 平津戰役紀念館 天津科學技術館 北洋水師大沽船塢紀念館. 如果你時間充裕的話,可以到周邊地區看看,比如楊柳青古鎮,那裡有石家大院等等,比較有特色的地方,或者你也可以去霍元甲故居轉轉,現在正在熱播這個電影呢呵呵~對了,也可以去天津博物館和熱帶森林公園,這兩個是近幾年新開發的,感覺挺不錯的!天津博物館現在正在弄一個關於遠古北京人的展出~~如果你比較喜歡人文類的東東,可以到我說的地方轉轉,像一些商業中心什麼的,哪個城市都差不多,另外,古文化街和鼓樓可以去看看! 另外,天津比較有特色的還有戲曲這一部分,你可以到謙祥益、名流茶館、中國大戲院小劇場、濱湖劇院等地方聽聽相聲和曲藝,價格便宜又開心,祝你玩得愉快. 天津市簡稱"津",是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

❻ 八里台的一些學者的解釋

天津八里台、七里台、六里台久已馳名,但三個台究竟指何為台,又各距何處為八里、七里、六里?
今晚報副刊曾刊載楊德華師長教師(八里台)地名新考一文引,<元史>第29卷泰定本紀泰定元年八月躬諸王八里台,因元代譯文無定字,八里台原稱八里帶親王屬地.八里帶為元世祖忽必烈之侄孫.封地在今八里台至六里台一帶,迤西有防水堤衍稱王頂堤.八里台是八里帶親王屬地之通稱,並不指特定之樓台,亦無距何處為八里之量化概念.楊文中闡明六里台與七里台均未得出處,想是近代人以自八里台核算里程數推想得出.以上論據比擬可托.
天津六里台地名呈現於解放前,那時為一片荒地,處於海光寺與八里台之間,人跡稀少,那時僅有一個中日中學建於該處,以進修日語為主由日本軍方資助,講課教員有沈兼士、周作人……等,1945年日本降服佩服後該校停辦,校址移交於南開大學北院.1952年院系調整後又將該校轉撥於天津大學土建系,兩年後轉給天津市工農速成中學,目前是天津師范大學北院,那時八路公共汽車即由東站開通至六里台終點站.這是在天津地圖上初次呈現六里台地名,其起原估量是按距八里台約1公里而揣測得出,並沒有台的根據.
天津市七里台不斷到解放初仍無此命名,但人們都斷想在八里台與六里台之間理應還有一個七里台裝點其間.1952年天津三大學(北洋大學、南開大學、津沽大學)進行院系調整,個中將調整後的北洋大學(已改名為天津大學)將由西沽北洋大學原址遷至七里台現址.那時該地址有地盤1500餘畝,水坑數百畝,廢體育場一座,財務局舊倉庫一座、交通部電台一座、校區東鄰衛津河與衛津路,那時為彈石路,東校門衛津河上有舊木橋一座名南國橋.
修建工程於1952年5月開工,多量磚、灰、砂、石源源運到工地.因為場地生疏,運輸工人屢屢不得其門而入,有的運至南開大學,有的運到六里台定址找收料人,進料較紊亂.那時作者任建校總工程師,杜齊禮傳授任工程組副組長,郭冰同志任資料組長,經三人協商便在校東門木橋處立上大木牌一個,上書天津三大學七里台工地,從此天津基建工人六千餘人,運料工人及大車、汽車等都日日收支校門,七里台的地名也就隨之迅速傳播.
1952年10月,天津大黌舍舍正式建成並在新校址開學,數千學生與教職工開端進入運動,八路公共汽車也由六里台延伸至八里台作為終點站,七里台站名正式呈現在校東門外,校部新印的信封也以天津市南開區衛津路七里台作為新校址.天津市地圖標出七里台為正式地名至今已51年,跨越兩代前史.此一地名是無意中提出的,現在杜、郭二老均已仙逝,作者現年也已83歲,以上由來數百年後恐無人再知此地名來歷了.

❼ 天津周邊自駕游景點有哪些

1.
濱海世紀廣場
景點簡介
天津塘沽濱海世紀廣場創兩個「中國之最」。其壯觀、瑰麗的英姿,令人嘆為觀止。位於塘沽中心區的濱海世紀廣場,面積達二萬四千平方米。廣場上矗立著二十一棵直徑一點三五米、高十一點二米的世紀柱,分別雕刻著各個世紀中外科技文化重大成果的圖案,其中象徵二十一世紀的柱子尚為空白。另有兩座由花崗岩和青銅雕築的浮雕牆,....... ps;這是應對你們想要去海邊的要求阿

2.天塔旋雲—天津廣播電視塔:坐落在市區西南部,總高度415.2米,為世界第四、亞洲第二高塔。
門票:50元
交通:乘8、9、16、94、98、161、168、178路公共汽車可達。

3.望海樓

望海樓教堂在天津海河北岸獅子林橋旁,也稱聖母得勝堂。清同治八年(1869年)由法國天主教會建,次年因發生"天津教案",於6月21日被群眾燒毀。1897年帝國主義分子用清政府賠款重建,1900年義和團運動中第二次被燒毀,現存的望海樓教堂,是光緒三十年(1904年)第三次重修的。建築形制未變,平面長方形,長30米,寬10米,青磚木結構,面向西南;正面有塔樓三座,呈筆架形;內部並列庭柱兩排,為三通廊式,無隔間與隔層;內窗券作尖頂拱形,窗面由五彩玻璃組成幾何圖案;地面砌瓷質花磚,裝飾華麗。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時又嚴重損壞,在1983年修復。
3.我看了一下你的個人介紹,估計不會對天津大鼓感興趣吧,不過還是貼出來了

龍潭浮翠
龍潭浮翠---水上公園:位於市區西南部,佔地200公頃, 園內有三湖九島,南端有擁有上百種珍稀動物的動物園。

交通: 乘16、94、98、8、611、612、848路公共汽車可到

4. 潮音寺

潮音寺位於塘沽區海河西岸的西大沽境內,始建於明永樂二年(1404),是由當地居民集資興建的廟宇,名[南海大寺],明嘉靖皇帝下令重修,御筆更名題匾[潮音寺]。潮音寺歷史悠久,舊時曾是塘沽經濟、貿易、文化和民俗活動的中心。潮音寺地近河、海,當地盛產魚蝦。二月即頭魚,三月見皮蝦,四月賣 魚,六月有黃花,七月,八月海螃蟹,九月、十月大對蝦。來這里旅遊的觀光者可大飽口福。

5.古文化街

6.吃,天津美食 十八街麻花 *狗不理包子
*耳朵眼炸糕 *煎餅果子
*糖炒栗子 *鍋 巴 菜
*餛 飩 *茶 湯
除此之外還有,關於住宿的問題
住宿: 作為中國的直轄市之一和北方商貿中心,天津的賓館高、中、低檔種類齊全,你既可以選擇價格昂貴,環境一流的星級賓館下榻,這些地方往往交通便利,到機場、車站都很方便;也可以到價格相對較低廉、又清潔衛生的一些小型旅館往宿。 天津有一條很有名的「旅館街」,位於南門外大街旁,街兩邊旅館林立,有幾十家之多,且價格比較合理,不失為理想的下榻之處。旅館街與食品街相毗鄰,還可順路滿足一下口腹之慾。從火車站乘8路車可以直達。 美食: 天津的飲食文化馳名中外,不少到天津旅遊的人都是奔著吃去的。天津菜已有三百多年歷史,上千個品種,烹飪技術以鮮咸為主,主料突出,配料考究,色鮮味俱全。 另外,在天津的大街小巷,還可以嘗到全國各地的風味菜餚。天津市主要的特色食品街有南市食品街、和平區風味食品街、十月美食街。此外,天津還有一些歷史悠久的老字型大小,如桂順齋、祥德齋、正興德茶莊、一品香糕點店、四遠香糕點店、杜稱奇蒸食鋪、恩發德羊肉包子鋪、起士林西餐廳等。 娛樂: 天津靠海,市內又有海河穿行而過,如此得天獨厚的資源給天津帶來了極富特色的娛樂項目。
--------------------------------------
另外可以先到南市那,看看食品街(這里吃喝比較全),然後到古文化街,鼓樓,古玩城,再去新世界百貨和遠東百貨看看,再坐公交車逛中國最長的商業步行街-濱江道+和平路,之前你可以去津匯廣場,伊勢丹百貨,國際商場,還有後邊的新開教堂,中間有哈根達斯+必勝客+星巴客可以解決你的吃飯問題。
然後有時間可以去和平路盡頭那的華納看電影,和旁邊的百盛及walmart.
然後可以坐那個步行街上的游覽車到濱江道口那,到津匯底下坐地鐵去,坐個遍,然後可以在小白樓下,逛凱旋門百貨和濱江購物等等,然後就是天津最精髓的地方了-五大道,建議你用走的,把整個五大道走一遍,仔細品位一下那些小洋樓,最後可以再坐地鐵回去,然後騎到八里台這邊,到南大或者天大里邊住宿,然後轉天坐685到中山門,坐輕軌到塘沽,逛洋貨市場和解放路步行街和外灘,然後你坐公交去泰達!那裡是中國最好的開發區,非常發達和漂亮,你絕對不會失望的,你可以去泰達金融街,泰達圖書館,以及森林公園等等,還有就是泰達足球場(國際上的專業足球場),國展中心等等,然後你就在那直接坐輕軌回來就行了。
要是還沒玩夠,你還可以去海河邊逛逛,順著天津站前邊的解放橋一直逛到古文化街,中間有大沽橋,北安橋,金湯橋,然後還有意式風情區那也不錯,反正就是順著海河邊走吧,沿岸都挺漂亮的,不會讓你失望的。

可以到「五大道」體驗一下「萬國建築博物館」的風姿,這在全國僅此一家。而且金街和平路、濱江道離此也不遠。那裡是購物的好去處。如果您是一位京劇迷的話,坐落在哈爾濱道上的中國大戲院完全可以一飽您的耳福。古文化街、文廟、娘娘宮、鼓樓、廣東會館這些地方完全可以組成一天的行程。喜愛聽相聲、看曲藝的話,可以到坐落於估衣街的謙祥益茶樓,那裡幾乎每晚都有曲藝表演,而且票價不高,每人最貴時也就二十塊錢左右就能讓您感受地道的津派藝術。如果喜歡芭蕾舞就打聽一下天津大禮堂以及八一禮堂的演出安排。如果您喜歡收藏古玩器物,沈陽道的古玩市場將是您理想的去處,天津人都知道的。天津市自然博物館、科技館也都是不錯的備選方案。到那裡去的人素質會相對較高一些,秩序自然會不錯。如果您帶著外地的朋友來,那麼可以去食品街轉一轉。如果是回民朋友,天津市的鴻啟順飯庄、以及金街附近的宴賓樓飯庄都將是您體面的選擇。天津樂園一向人流熙攘,那裡是小孩子乃至青年人的樂園。從某種程度上說,水上公園和動物園同樣是很好的游覽地點。重溫一下童年的回憶也沒什麼不好,況且現在的變化已經昔非今比了。另外您也可以到天塔上轉轉,旋轉餐廳每一小時旋轉一周,使您有一種騰雲駕霧的感覺。以上所說的都是在市區之內。您也可以選擇去爬一爬素有「京東第一山」之稱的盤山。到塘沽溜一溜洋貨市場,或者隨漁家出海打魚。順便坐一坐輕軌。當然了,最近的郊縣游還是去位於楊柳青鎮的號稱「華北第一民宅」的「石家大院」。強烈向您推薦。門票20元,最好再花30元請一位導游全程講解,否則真有點兒像「睜眼兒瞎」了。石家大院後面有一座「安家大院」,那裡是一座私人博物館。不過裡面有一個小型的藏寶庫和一座防空洞值得一下。再花兩元錢投一下「福壽影壁」,看看自己到底屬於享受哪種福壽的人。很有意思!

另外海邊沒什麼意思,去外灘就足已了。食品街以及狗不理沒意思,還特貴,不建議你去那消費,頂多是去看看。

對了。解放北路(東方華爾街)和銀河廣場(非常大的現代廣場,後邊是天津博物館,旁邊是天津大劇院和國展中心等等。)周圍也不錯。

❽ 八里台附近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八里台文化廣場
那裡面賣衣服的 吃的 玩的
什麼都有 你去逛一下肯定有很多收獲的 就是一個封閉的娛樂消費好地方
還有八里台音像店也不錯裡面買許多唱片
天津廣播電視台也在那裡而且有一個戶外直播工作間你可以去看一下
周邊的大學環境也可以

❾ 八里台的介紹

八里台鎮位於天津市津南區西部。東連天津港、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南接天津石化工業區,西與西青區毗鄰,北依天津市區,距區政府所在地鹹水沽鎮 3 公里。八里台鎮總面積 112.96 平方公里,人口 4.8 萬人,所轄15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是全區地域面積最大的鎮,具有豐富的土地資源和勞動力資源。馳名中外的小站稻狀若璣珠,香氣濃郁,久負盛名。工業產業發展強勁,生機勃勃,是我鎮經濟的主導產業,對實現我鎮經濟的快速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第三產業水平不斷提升,逐步建立了集餐飲、觀光、休閑於一體的津港公路服務帶。

❿ 天津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津人文景點還可以,自然風景不多 市民評選的津門十景 一:故里尋蹤——天津古文化街 以天後宮為中心的古文化街, 南口的牌樓上高懸「津門故里」大匾, 標志著這一帶是800年前的一處居民聚落點。金代在這里建立了天津城市最早的政治建制--直沽寨, 今日市區就是以這一帶為原始中心區域而逐漸拓展的。當人漫步這條古老街道時, 總要情不自禁地尋覓歷史的蹤跡,體會一下古味、中國味、天津味和文化味, 而且非尋不能出情趣。「故里尋蹤」一名由此而來。 街上的近百家店鋪門面,皆為清代風格,一律青磚砌體、磨磚對縫,有坡頂、飛椽廊柱的樓閣, 也有冰盤檐、掛落板、朝天欄桿的平頂小軒。舉目望去,高低相間,起伏有致,各具特色。 而到了古文化街中心的「天後宮」前,過街戲樓雄偉壯麗,桅桿旗幡直插雲天, 宮前廣場寬闊豁亮,周圍的建築物也突然高大,使遊人的觀感從不斷變化中形成高潮。 倘若佇立「天後宮」前,遙望街南和街北,只見曲折跌宕,充滿古巷幽深的意境。 二:海門古塞——大沽口炮台 大沽口炮台—天津是北京的門戶,大沽海口是「津門之屏」,她位於市東南60公里塘沽區海河與 渤海的交匯處。明代開始設防,以「威」、「鎮」、「海」三字命名。 清咸豐八年(1858年)為加強海防,確保京畿安全,建炮台6座。其中3座在南岸,2座在北岸, 逐漸形成以「威,鎮,海,門,高」為主體的完整防禦體系。近代,隨著外國列強對華侵略, 大沽地區更成為北方的軍事要地。南有虎門,北有大沽,這是中國近代史上兩座重要的海防屏障。 解放後,大沽口炮台遺址被國務院正式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又以「海門古塞」之譽評為「津門十景」之一,並確定為天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炮台瀕海,遊人還可遠眺海景。與此同時,毗鄰大沽口的海門大橋、大沽燈塔,也以壯觀的雄姿, 吸引著人們著去游覽。 三:薊北雄關——黃崖關長城 薊縣黃崖關地處北京、天津、唐山、承德的正中間,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又是北部之敵進犯京都的要沖。它始建於北齊天寶七年。 這是距今一千四百多年的被視為國寶的北齊長城遺址。在歷經多次修築增建中, 以富於戰略眼光的愛國將領戚繼光主持修建長城的一次,規模最為宏大。 黃崖關虎踞長城其間。城牆石壘磚包,堅如銅牆鐵壁。層巒疊嶂之中,戰台林立,高低相關, 前後呼應。煙墩是點燃烽火、警報敵情的信號台,戰台用於居高臨下打擊迫近城牆的敵人。 戚繼光別出心裁修的空心敵台,台內券洞可以屯兵駐軍,還便於疏通和調動城上軍隊。 鳳凰樓看見敵人,薊北長城便全部進入戰備狀態。 黃崖關內的八卦街,是依照八卦圖建造的。你不妨在街里走走,轉來轉去道多門多, 就是找不著出路。分明一道靜態的諸葛亮八卦陣。萬一敵人入關,便陷入迷途。 這座指揮台以旗幟指揮士兵用火銃弓箭射殺入網之敵。黃崖關是萬里長城中罕見的一個完整嚴謹、 構造精明的防衛單元。它是我國古代軍事工程的出色傑作。先人的智慧令人驚嘆, 難道不也在激發著我們新創造嗎? 四:獨樂晨光——獨樂寺 獨樂寺坐落在薊縣城內西街,坐北朝南,由山門、觀音閣和東西配殿組成。整組建築布局得當, 主體突出、巍峨雄壯,庄嚴瑰麗。 獨樂寺又名大佛寺。獨樂一名的由來,眾說各異。有人認為,觀音閣內巨大塑像的內支架, 即為一株參天矗立的杜梨樹,獨樂以杜梨諧音得名。有人認為,寺中觀音獨以普渡眾生為樂, 故名。而縣志記載則雲:「獨樂寺為安祿山誓師之地,蓋安祿山思獨樂而不與民同樂, 故爾命名之。」獨樂寺的創建及其倡建本,目前已無文獻可考,據傳始建於唐初。 現存獨樂寺的主要建築,是在遼聖宗統和二年(公元984年)重建的,至今已重建1000年有餘。 獨樂寺在我國建築史上以「三最」著稱。第一「最」: 寺內觀音閣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木結構高層樓閣式建築; 第二「最」:閣中觀世音菩薩塑像,是我國現存的最大古代泥塑之一; 第三「最」:寺中山門帶鴟尾飾物的屋頂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廡殿頂。 五:沽水流霞——海河 海河風景線,始於三岔口,止於大光明橋,橫穿繁華的天津市區。 它宛如一幅長長的風景畫卷,把天津裝扮得愈加楚楚動人。它的美麗, 表現在令人留連忘返的海河公園、聞名於國內外的望海樓教堂、 雄偉壯觀的「老龍頭火車站」--天津站……但它最讓眷戀的卻是夜幕降下之後, 海河流水閃爍的波光燈影的美,流動不息的美。那兩岸若明若暗的各色燈光, 倒映在河中,浮如絢麗的彩霞,緩緩的流水,又把一道道彩霞送向遙遙的遠方, 使人們產生無限的遐思。在天津,有「七十二沽」之稱,海河還被一些人稱作「沽水」。 於是,「沽水流霞」就這樣傳開了。 六:龍潭浮翠——水上公園 水上公園位於天津市區的西南,建於1950年。面積213公頃,是天津最大的綜合性公園。 也是津門十景之一。水上公園以水取勝,水面約佔全園面積的二分之一(100公頃), 內有12個小島,島與島之間以造型優美的雙曲拱橋、曲橋、桃柳堤相連接, 將水面分割成東湖、西湖、南湖三個大湖。園內綠化疏密有致,沿湖以垂柳為主, 水中栽藕植蓮,島上林蔭道多種植白蠟、國槐、合歡、法桐等樹木。 全園以翠亭洲上的眺遠亭為中心,亭高26.5米,是公園至高點,隨地勢設有三層平台, 可在不同的高度觀覽園景。湖水映襯著朱紅樓閣,再加上劃船、遊艇等各種水上活動, 構成了天津水上公園的獨特風格。各島游覽項目不一, 園內還建了神戶園、盆景園、碧波庄、 兒童樂園仿古園林和自然動物園(有大熊貓、金絲猴等近200種珍稀動物)等園中園。 七:三盤暮雨——盤山 盤山坐落在北京正東面90公里的燕山山脈南緣,距天津市薊縣縣城12公里, 處於北京、天津、唐山三角交匯地帶。盤山海拔400至600米,海拔最高的掛月峰達864.4米。 盤山風景區由西向東長20公里,由北向南寬10多公里。 盤山峰戀秀異,景色絕佳,是獲益於它得天獨厚的水文地質構造。 燕山山脈多為石灰岩,而盤山則是由遠古地殼深處酸性岩漿形成的花崗岩構成, 沙石育水,水與山高,故而林木繁茂,水石清奇。《圖經》雲:「層巒迭嶂,真為雄勝」。 《佑唐寺碑》雲:「深維地軸,高逼天門,暖碧凝霄,寒青壓海。」 《四正山居志》雲:「萬壑青松,十里紅杏,天然圖畫。」 盤山歷來有「三盤勝境」之譽。三盤即上盤、中盤、下盤。 自來峰一帶的上盤為松勝:勁松蒼翠,蟠曲翳天; 古中盤一帶的中盤為石勝:巨石嵯峨,千奇百怪;晾甲石一帶的下盤為水勝: 飛泉響澗,濺玉噴珠。 據史書記載,自三國始至清朝末年,歷代皇帝競游盤山,魏武帝曹操、唐太宗、遼太宗、 遼聖宗、金世宗、清代的康熙、乾隆、嘉慶、道光等帝王,都曾在盤山「鳴騶入谷」。 唐太宗李世民詩曰:「茲焉可游賞,何必襄城外。」曾數次游盤山的乾隆皇帝則贊曰: 「早知有盤山,何必下江南。」 八:雙城醉月——食品街、旅館街 呈宮城式建築風格的南市食品街和南市旅館街,是十分吸引人的地方。 在月明風清之際,人們身臨美味四溢的食品街,把酒飛觴,對月輕吟, 盡情體味中國食文化的內涵,會油然而生陶醉之情;倘再下榻毗鄰的旅館街, 明月臨窗的房間,既舒適又愜意,定會興猶未盡,留下美好回憶。 天津人給它們起個意味深長的名字:「雙城醉月」。 著眼其觀賞價值,南市食品街具有民族建築的古典美。 整個食品街形同一座縮小了的古城。建築群為3層樓,中間設有十字甬道,甬道頂是弧形玻璃頂, 將四方城封閉起來,連成一體,形成共享空間。4個甬道口為4個入口,每個入口處上都建有門樓, 中間有一拱形門洞,門洞上有寬1.7米、長6.2米的匾額,上面刻有「南市食品街」5個大字, 著眼食品街的飲食價值,它集天下美味於一處,是龐大的飲食博物館。 由於物產和文化淵源的差異,我國的烹調技藝在長期演變中形成最有影響的8大菜系, 而在南市食品街即可尋到其中的6大菜系,分別是魯菜館(山東風味);蘇菜館(江蘇風味); 川菜館(四川風味);徽菜館(安徽風味);粵菜館(廣東風味);浙菜館(浙江風味); 湘菜館(湖南風味)。 從南市食品街朝西的興歌門踱出,一座仿清式古建築群迎面聳立,與食品街連成雙城之勢, 這便是南市旅館街。旅館街佔地33畝,由南北兩幢主樓和過街樓連接組成, 總建築面積4.1萬平方米,與食品街等量齊觀。雙城雄峙,古樸典雅,壯麗沉靜,相映生輝。 南市旅館街建築與食品街建築風格一脈相承,青磚紅柱琉璃瓦,飛檐斗拱,雕梁畫棟, 彩繪檐牆,氣韻生動。旅館街的1樓有古典風格的前廳,可供600人就餐的豪華大餐廳。 2至5層為客房以及2個大會議室和8個小會議室,客房按國內一級旅館設施,備有1400餘床位。 旅館的底層設有地下停車場和倉儲庫房,同時還設有龐大的地下展廳。 九:中環彩練 中環線是一條圍繞津城市區的環城公路,道路兩旁不僅高樓林立,樹木成蔭, 還有眾多的公園及園林小品令人留連忘返,目不暇接。因此說中環線就象一條彩練一樣, 把津城打扮得分外妖嬈。 解放前,天津為半殖民地城市,市區內九國租界,被割據統治, 各項市政設施僅為帝國主義服務,造成道路「不寬、不通、不順」,各自為政不成系統。 為了改善天津的道路狀況,1985年天津市政府批准三環路的市區道路規劃,並開工修建中環線。 它是圍繞中心市區兼容客貨運屬功能的快速交通幹道,同時也是環繞市區的一條風景線, 全長34.5公里,沿線有8座立交橋,7座一般橋梁。西半環1985年完成。東半環於1986年完成。 沿中環線建成的路心池花壇13.7公頃,栽植月季24萬株;道路兩側34.3公頃,栽植30萬株, 全線栽有月季50多個品種54萬株。中線栽植喬灌長綠結合,市樹白臘樹2萬株,常綠1萬株, 花灌木3萬多株,藤本植物8萬多株,闢建小游園24處、26組植物造型、雕塑小品。 如果人們把外環線比做翡翠項鏈,中環則是鑲嵌明珠的寶石花環。 十:天塔璇雲——天津廣播電視塔 天津廣播電視塔,簡稱天塔,建於1991年,總高度為415.2米, 此高度在世界鋼筋混凝土電視塔中列加拿大的多倫多塔、俄羅斯的莫斯科塔、 中國上海的「東方之珠」塔之後,為世界第四、亞洲第二高塔。 她坐落於市區西南部河西區八里台立交橋以南、紫金山路與津鹽公路匯合處的三角地帶, 西靠風景秀麗的水上公園,北鄰壯觀的八里台立交橋,周圍是旅遊區。廣播電視塔佔地300畝, 坐落在波光粼粼的天塔湖中央,猶如一劍穿天,直插雲霄。塔區70%是水域。這里地勢開闊, 環境優美,四周是綠化帶。鮮花簇擁,草木葳蕤,湖光塔影,相映生輝,是這一帶景觀的特色。 圍塔的湖面上,三層跌水相接,水簾噴珠,勢如流瀑。湖內有音樂噴泉, 噴涌的泉水與美妙的音樂相映成趣。 天塔塔身呈拋物線狀,塔樓為飛碟型,從整體上看線條極為簡潔、流暢、挺拔。 在塔身248-278米處,設有望廳和旋轉餐廳,旋轉餐廳可同時容納200餘人就餐。 遊人可以通過望遠鏡俯瞰津門,旋雲盪胸,彷彿御風游天,頓生悠悠情思。 在美妙愉悅的感受中,人的心靈也會在無限寬廣的天地間得到凈化。這種感覺, 用「天塔旋雲」來形容,再恰當不過了。 還有一些小景點可以到一下地址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