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農村教師鄉鎮補貼政策
法律分析:鄉村振興促進法提出,國家健全鄉村人才工作體制機制,採取措施鼓勵和支持社會各方面提供教育培訓、技術支持、創業指導等服務,培養本土人才,引導城市人才下鄉,推動專業人才服務鄉村,促進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統籌,持續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支持開展網路遠程教育,提高農村基礎教育質量,加大鄉村教師培養力度,採取公費師范教育等方式吸引高等學校畢業生到鄉村任教,對長期在鄉村任教的教師在 職稱評定等方面給予優待,保障和改善鄉村教師待遇,提高鄉村教師學歷水平、整體素質和鄉村教育現代化水平。對於鄉村教師的待遇問題,教育部今年年初在答復人大代表的建議時曾提到,國家高度重視鄉村中小學教師地位待遇提升工作。教育部表示,工資待遇方面;
一是按照現行工資政策,在列入執行艱苦邊遠地區津貼范圍縣市區工作的教師享受艱苦邊遠地區津貼。
二是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在績效工資總量核定時,對農村學校特別是條件艱苦學校給予傾斜。
三是從2013年開始實施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
四是從2015年起實行的鄉鎮工作補貼將鄉村教師納入其中,並向條件艱苦的偏遠鄉鎮和長期在鄉鎮工作的人員傾斜。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
第一條 為了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揮鄉村在保障糧食等農產品供給、保護生態和環境、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方面的特有功能,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增進鄉村居民福祉,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制定本法。
第二條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展促進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等活動,適用本法。本法所稱鄉村,是指城市建成區以外具有自然、社會、經濟特徵和生產、生活、生態、文化等多重功能的地域綜合體,包括鄉 (民族鄉、鎮)、村 (含行政村、自然村)等。
第三條 鄉村振興應當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
B. 聽說天津市教師住房補貼發放辦法出台了,有人知道詳情嗎
第二十五條 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應當不低於或者高於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並逐步提高。建立正常晉級增薪制度,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二十六條 中小學教師和職業學校教師享受教齡津貼和其他津貼,具體辦法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
第二十七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教師以及具有中專以上學歷的畢業生到少數民族地區和邊遠貧困地區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應當予以補貼。
第二十八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國務院有關部門,對城市教師住房的建設、租賃、出售實行優先、優惠。縣、鄉兩級人民政府應當為農村中小學教師解決住房提供方便。
第二十九條 教師的醫療同當地國家公務員享受同等的待遇;定期對教師進行身體健康檢查,並因地制宜安排教師進行休養。醫療機構應當對當地教師的醫療提供方便。
C. 內鄉縣2022年鄉村教師補貼怎麼不發了
可能是還沒發放到你。
1、教師績效工資改革:管理人員、骨幹教師津貼是教育部門另外劃撥資金發放,並實行績效增量工資。這項改革措施不僅能夠增加教師個人收入,還能充分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2、鄉村教師補貼改革:2015到2020年鄉村教師支持計劃是通過提高教師待遇留住優秀人才,目前各地均開展試點工作,切實增加鄉村教師薪酬。例如,福建補助標准從200元提高至600元,除此之外還可享受每人每月300元的鄉鎮工作津貼。3、教師目標考核改革:公務員、國企職工、私企職工在年底會得到年終考核獎(年終獎),目前安徽合肥、蕪湖部分地區探索實行教師年終目標考核,每人每年大約能拿到3萬元,這對於廣大教師來說的確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
D. 鄉村教師補貼為什麼不下發
鄉村教師補貼是國家規定給補的。
我家這里也是把許多資料上報結束
可是到現在還是不知為什麼沒有發。
我覺得也許是這筆錢沒有到位的原因吧。
E. 教齡津貼什麼時候調整
法律分析:目前全國大多數地方執行的教齡津貼標准還是按照原來規定的教師教齡津貼若干規定精神來執行的,這個規定雖然時間比較長了,文件的出台時間是在1985年,但到現在也沒有宣布作廢,這也是目前發放教師教齡津貼的正式文件。
按照該文件的規定精神,享受教齡津貼的范圍為各級公辦中小學校的教師、公辦幼兒園的教師、中等職業學校、技工學校、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師等。教齡津貼是按照教師教齡的長短分段發放的,即教齡不滿10年,按照每月3元的標准發放;滿10年不滿15年的按照每月5元的標准發放;滿15年不滿20年的按照每月7元的標准發放;滿20年以上的按照每月10元的標准發放。從這個規定來分析,教師的教齡津貼最低為每月3元,最高為每月10元。
教齡津貼是對教師這個職業的尊重和重視的體現,但目前的教齡津貼是一種象徵性的,並沒有實際的激勵作用。1985年規定每月增加10元的教齡津貼,在當時教師每月100多元的工資中佔了將近10%比例,這個激勵效果是非常明顯的,我也是當過教師的人,也享受過一兩年的教師教齡津貼。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教師待遇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教師待遇是一個綜合性的激勵過程,在教師的工資待遇中,現在教齡津貼的比重非常小,取而代之的是教師績效工資。當然也還有各種津貼存在,比如班主任津貼,鄉村教師的生活補貼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第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積極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逐步增加政府信息公開的內容。
第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政府信息資源的規范化、標准化、信息化管理,加強互聯網政府信息公開平台建設,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平台與政務服務平台融合,提高政府信息公開在線辦理水平。
第九條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權對行政機關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進行監督,並提出批評和建議。
F. 定陶區教師農村補貼何時能發放
一般都是在年底發放。
鄉村補助教師是國家對鄉村教師的關愛,一般都是在年底發放。
G. 鄉村教師補貼發放標准
法律分析:鄉村教師的補貼政策主要由省級政府來制定,不同的省份有不同的規定。以湖南省為例:鄉村教師每月津貼不超過300元,初級職稱及以上教師和特崗教師每月額外發放150元人才津貼,另外對於貧困地區教師津貼會有更多傾斜,以「越往基層、越是艱苦、待遇越高」為原則。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 第十七條 強化教師工資保障機制。依法保證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或者高於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並逐步提高,保障教師工資按時足額發放。健全符合教師職業特點、體現崗位績效的工資分配激勵約束機制。進一步做好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績效工資實施工作,按照「管理以縣為主、經費省級統籌、中央適當支持」的原則,確保績效工資所需資金落實到位。對長期在農村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工作的教師,實行工資傾斜政策。推進非義務教育教師績效工資實施工作。
《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 第二條 提高鄉村教師待遇。建立健全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與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聯動增長機制、中小學教師工資待遇保障定期報告及監督檢查機制,確保包括鄉村教師在內的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所需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落實鄉村教師享受艱苦邊遠地區津貼、鄉鎮工作補貼和貧困地區鄉村教師人才津貼政策,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提高標准,在績效工資分配時向艱苦地區、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教師傾斜,著力構建「越往基層、越是艱苦、待遇越高」的激勵機制。參照貧困地區鄉村教師人才津貼制度,從2019年9月1日起在全省貧困地區以外的縣市區建立鄉村教師人才津貼制度,對農村中小學具有初級以上職稱(含初級)的在編在崗教師(含特崗教師),根據學校所在位置,區分行政村(含自然村)所在地、鄉鎮政府所在地(不含街道、縣城關鎮)兩類情況,分別給予每人每月不低於300元、150元的人才津貼,所需資金由省與市縣級財政共擔,分擔比例參照《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基本公共服務領域省與市縣共同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的通知》(湘政辦發〔2019〕16號)執行。鼓勵有條件的市縣,在確保省定標准落實到位的基礎上,提高鄉村教師補助水平。
H. 全省2021年資深鄉村教師的待遇什麼時候發放
全省2021年資深鄉村教師的待遇從2021.05.18開始發放。
根據省、市文件要求,經個人申報、學校審核推薦、縣市區綜合考核等程序,常德市教育局職稱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專家集中評審,確定了2021年度我市基層中小學教師系列高級、一級教師以及資深鄉村高級教師職稱評審擬通過人員名單(具體見附件),現予以公示。公示期為7個工作日,自2021年5月18日起,至2021年5月26日止。
I. 鄉村教師補貼
以河南為例子。
在農村鄉(鎮)及其以下中小學校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累計男滿三十年、女滿二十五年教齡的教師,退休後享受其退休時工資百分之百的退休金待遇。
本辦法施行之前已退休的教師,凡符合上述條件的,自本辦法施行之月起,享受其退休時工資百分之百的退休金待遇。
獲得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市(地)以上教育行政部門表彰的優秀教師,累計男滿三十年、女滿二十五年教齡,退休後享受其退休時工資百分之百的退休金待遇。
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對其他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累計男滿三十年、女滿二十五年教齡的退休教師在其原退休金基礎上給予補貼。國家補助、集體支付工資的教師退休後,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生活補助。
(9)天津鄉村教師補貼什麼時候發放擴展閱讀:
河南省為貧困地區的農村教師增加了每月800元的補貼。
河南省對貧困地區農村教師的生活補助標准,按照農村每月200元、農村每月500元、教學中心每月800元的標准執行。此外,計劃2017年至2020年投資14.4億元,建設2.38萬套循環宿舍,重點為4.29萬名農村中小學教師提供住房。
河南也將進一步加強農村寄宿制學校的建設,確保順利完成900個新建設的寄宿學校,到2018年達到的目標至少一半的鄉長、鎮長在每個縣完成重建,擴張和寄宿小學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