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誰會用天津話罵人 要標準的 謝了
天津罵人的話有很多 但是不管什麼地方罵人都會很難聽 說白了就是怎麼痛快怎麼罵 往死里卷 比如天津人最常說的一句臟話:去你嗎了個B的 玩兒蛋七 撒逼玩意兒 看你內個揍性 這(zei四聲)不人揍的 蛋子兒玩意兒 打你BK的信么 就這些吧說別的就太沒素質了 哈哈 像上面這些罵人的話也不都是用在和別人打架上 有的時候也用在和關系特別好的朋友,哥們兒身上逗著玩
⑵ 天津話怎麼說
天津話的特點是一聲發為四聲、三聲發為二聲,比如:北(三聲)京(一聲),就發為「bei(二聲)靜(四聲)」。以下為一些例子和方法:
1.二八八這可是經典的天津話了,意指一般水平或中等偏下的,大概和「二把刀」差不多。例:那麼窄的道,也就您這老司機能過去,要換個二八八的,准卡那。(另:「卡」字在天津讀作qia二聲或三聲)2.幹嘛(ma四聲)這也是經典的天津話了,譯為:干什麼呢3.倍兒(be四聲)標準的天津話,就是指」特別的」意思.天津人基本上說話都帶」倍兒」.例:介件褂子倍兒好看,介螃海(輕聲)倍兒香
4.哏兒(ge二聲)常和倍兒連用,」倍兒哏兒」指:特別好玩的意思
5.膩味(ni四聲wei一聲)口頭語:指討厭人.例:你介么大的人了,恁么還這么膩味人呢!
天津話怎麼說,經典天津話,常用的天津話TOP6-10
6.耐人(nai四聲)譯為:這人讓人喜歡。通常天津人說:我愛你,也會說為:我耐你。7.受累敬語,譯為麻煩。例:受累您讓我過去。(貌似JIN來天津時也和FAN說過這話,被外地的FAN聽成了「獸類」)8.色在天津有兩種叫法:一,篩shai(三聲)兒,連音;二,賽sai(三聲)。例:1.這是嘛色(篩兒)?2.色(賽,三聲)盲。
9.掰掰(一聲)天津人對「叔叔」的叫法。同樣,「伯伯」叫「大大」。「伯母」叫「娘娘」。要說明的是,天津對親戚年齡的排序與很多地方相反,最小的要叫「老」,比如我同學hx總說她小姨怎麼怎麼,這要是到了天津,就叫「老姨」。
10.快kuai(三聲)主要有兩種意思:一,撓;二,舀。例:1.我這後背好像讓蚊子給咬了,幫我快(三聲)快(三聲);二.上水缸里快(三聲)點兒水。(另:天津話愛把「去」或「到」說成「上」)
天津話怎麼說,經典天津話,常用的天津話TOP11-30
11.yong用、永、勇、泳、庸、涌……凡是讀作yong音的,天津話都是rong,聲母變,聲調不變。例:冗遠(永遠)。12.順shun(二聲)難看、丟人、不好的意思,形容詞。例:你說他當著那麼多人數落我,我多順(二聲)吶!另:垮kua(三聲)順(二聲)的近義詞,特指顏色對比過於鮮明或顏色太艷。例:你這身衣裳太「垮」了。
13.來lai(三聲)拽的意思。例:你別來(三聲)我衣服。
14.褶裂(zhe三聲lie輕聲)指人無故找茬(但並無尋釁滋事之意,僅僅是「褶裂」)。15.楞(leng二聲)子天津人常用來形容別人的詞,跟「二百五」差不多吧,沖動的人,做事不經大腦的人,很多情況下就是形容具有朋克精神的人。
16.堆故有兩種讀法:一,i(一聲)gu(輕聲),指身體攤成一團;二,i(三聲)gu(輕聲),指把液體混合。例:1.他當時頭一暈,立馬就堆故那兒了。2.你別瞎堆(三聲)故了,弄得雪碧不是雪碧味兒,可樂不是可樂味兒。
17.固秋(秋qiu輕聲)無規則的亂動。例:你在那亂固秋嘛!18.奮秋(秋qiu輕聲)意義類似於固秋。例:好好歲叫,別躺那老奮秋!19.自微(微wei輕聲)就是弱勢一方向強勢一方的無謂反抗。例:那個小孩讓他爸給恁那打了一頓,他不老實,還自微。
20.墨機(ji輕聲),肉都形容人做事慢,不利索。如:我的姑奶奶,您就別墨機了,可肉(肉:慢的意思)死我了。。21.走機(ji輕聲)形容人辦事不利。如:你看你辦的介叫嘛事,真走機。
22.離機(ji輕聲)人長的難看或者物品形狀走樣,與食品裡脊沒有關系。23.悖兒悖兒(悖be二聲)形容智力不全、做事不完整的人。24.把家虎:特指善於管家、精打細算的人。25.白眼兒:外孫子或孫子26.紅眼兒:外孫女或孫女27.力巴兒:比喻干雜活的人。跟班的人28.拾不起個兒形容筋疲力盡。例:快讓我躺下歇會兒,這一天,累得我都拾不起個兒來了。
29.迂(yu,一聲)指悠閑無憂的狀態。例:抽著香煙,喝著茶水,還看著球賽,你挺迂啊?30.大脖溜,大耳瓜子大巴掌,打脖子後面,有滑溜的意思。打的時候,向下溜
天津話怎麼說,經典天津話,常用的天津話TOP31-50
31.貓(mao,一聲)「摸」的叫法,例:你別貓我,怪癢癢的。32.齁(hou,一聲)指太甜或者太咸。例:今天這菜鹽放多了,齁死我了。齁:還能當特別講33.德愣收拾,擺平的意思。例:馬志明的《糾紛》里有那麼一句:「我好好德愣德愣你!」(後面那句「拿聾」就更是天津話了,特指把不直(自行車軸前後不在一條線上叫「聾」)的車軸調直,引申為「教訓人,收拾人,使屈服」之意。
34.拿分可能是從某種以分數計算輸贏的比賽或游戲中演化而來的吧,指對於成功有很大把握。例:有了六級證,你再去找工作,那就拿分了。35.橫(heng,二聲)其實就是「可能」的連音。例:他怎麼還不來呢?橫家裡有事。(這句我沒用過,可能是老話)
36.恁(么)(nen,三聲)其實應該是「怎麼」,但天津人就說「恁么」,而且還常常在後面接上「嫩么(那麼)」,例:你恁么嫩么膩歪人呢?(你怎麼那麼討厭呢?)
37.尼了「你」或「您」的叫法,例:尼了這是幹嘛去?(實際應為「您這是干什麼去?」,按標準的天津話說就是「尼了介斯幹嘛其(輕聲)?38.鑿吧(zaobe輕聲)指再加一點。例:我看這些差不多了,再鑿吧鑿吧就行了。39.墊吧(be輕聲)指正式吃飯前先少吃一些。例:你餓了吧,先來兩塊蛋糕墊吧墊吧。
40.賊(zei四聲)「這」的讀法。劉文亨、王文玉的關於評書的一段相聲中就有天津人說評書的模仿,頭一句就是「這(賊,四聲)回說誰?」41.介(jie四聲)「這」的另一種叫法。例:「這(介)是怎麼回事?」42.上亮子特指門上方的玻璃窗。(不知其他地方的人對這一物件有沒有特定的叫法)43.一邊兒即「同種級別」。例:他跟我一邊兒大。
44.脖葛(geng三聲)兒脖子和衣服的空隙。例:馬善人把一臭蟲塞一胖子脖葛兒里了。45.鼻等(deng輕聲)就是鼻涕。例:你看他凍的,直留鼻等。46.握(wo四聲)天津人把「餓」叫「握」。47.竄(cuan一聲)稀:就是拉稀。48.腳:天津話是一聲,「交」的音。例:你界腳可譖湊!
49.簡直:直接走,不拐彎。例:簡直走,就到火車站!50.唆了蜜:這個比較簡單,就是對棒棒糖之類甜食的叫法。另:唆了,就是舔、含的意思。
(2)太不道德了天津話怎麼說擴展閱讀
絕大部分人至少會說一種語言,也有很多人會說更多種,那麼語言是怎麼學會的呢?我們知道嬰兒在學語言不是先認字,而是先模仿大人的說話,不停重復,先開始掌握一些簡單的單詞,慢慢再把這些單詞連城句子。
大腦中會把相關事物和單詞關聯起來,形成腦迴路,但如果這個家庭的語言不止是一種,那麼孩子學習語言的速度會變慢,是因為大腦中要對同樣事物不同發音進行分辨的過程,先會形成需要分辨的腦迴路,所以一般雙語家庭的孩子腦迴路更多,所以也會更聰明,學習語言的最佳年齡是在9歲前,會形成母語化。
所謂母語就是單詞跟事物直接關聯,而不是跟字母關聯。成人以後仍然可以通過腦訓練進行母語化訓練達到一人有多種母語。網路-語言如何被大腦掌握
⑶ 幫我找幾個相聲------急!
這有兩個
1,一 吐 不 快
梁藝甲:別人遇到新鮮空氣,總想做做深呼吸。
乙:呼吸呼吸新鮮空氣。
甲:我二叔不是這樣。
乙:他呢?
甲:喜歡一吐為快。
乙:聊點什麼呀?
甲:跟聊天沒關系。
乙:那怎麼叫一吐為快呢?
甲:把痰吐出來,他就痛快了。
乙:這么個一吐為快呀!
甲:早起上班兒,蹬著自行車兒,他能從家門口兒一直吐到單位的大門口兒。
乙:隨地吐痰哪!
甲:你以為呢?
乙:這可太不道德了!
甲:要怎麼你看騎車人都是走直線,唯獨在我二叔後邊兒騎車的,都跟那蛇行似的——曲里拐彎的。
乙:怎麼回事兒呀?
甲:還用問嗎——怕唾沫星子濺到臉上。
乙:這可太不像話了!這一路上,就沒人出來管管他嗎?
甲:用老北京的話說,叫臊著他;用上班人的話說,叫沒那閑工夫兒搭理他;用環衛工人的話說,叫素質低下;用執法人員的話說,叫別讓我碰上他。
乙:沒說他好的。
甲:也是無巧不成書,那天,還真就碰上了。我二叔正一吐為快呢,被大喝一聲:「你給我下來!」
乙:這口氣可也夠難接受的。那你二叔呢?
甲:二話沒說,乖乖兒地就從那車上下來了。
乙:也是覺著理虧。
甲:「這一路上,你倒是痛快了,別人受得了嗎?」
乙:(扮二叔)「我錯了!」
甲:「剛知道啊?你是願打還是願罰呀?」
乙:(奇怪地)怎麼還帶打的呀?(扮二叔)「我認罰。」
甲:「認罰呀,把這個戴上。」說著,遞過一個口罩來。
乙:「非典都過去了。」
甲:「我是怕你把病傳染給別人。還有,把你吐的痰都給收拾干凈嘍。」
乙:「我還是認打吧!」
甲:「打,也得等你收拾完了再說。」
乙:連罰帶打呀!
甲:「再說了,打,我也不能當著這么多人打你呀——等回了家再說吧!」
乙:還要追家打去呀?誰呀,這么厲害?
甲:你問管我二叔的這個人呀?
乙:啊。
甲:我爺爺呀!
乙:我說的呢!
2,普通話與方言
侯寶林
甲 您說相聲也常說北京話嗎?
乙 哎,干嗎常說北京話呀!我們說相聲就得說北京話呀!
甲 哎!那可不對。
乙 怎麼?
甲 你應該說普通話呀!
乙 普通話不就是北京話嗎?
甲 錯了不是。
乙 怎麼?
甲 北京話是北京話,普通話是普通話。
乙 噢!這還不一樣哪!
甲 哎,現在推廣普通話。
乙 是。
甲 它是以北京話為基礎方言。
乙 噢。
甲 以北京音樂為標准音。
乙 這我還不太明白呢!
甲 這你不太明白呢!
乙 不明白。
甲 這你得好好學!你看說普通話的好處大了,因為現在有山南的,海北的,各處的人在一起工作,如果都用方言那就不好懂了,都用普通話就彼此都能懂。
乙 噢!是嘍。
甲 您比如說這么一句話吧——
乙 什麼話呢?
甲 用普通話說就好懂了:「你看這是什麼?」
乙 這句話就是普通話?
甲 哎,你要用北京話就跟這個不一樣了。
乙 北京話怎麼說呢?
甲 「你這瞜瞜(zhei)是什麼?」
乙 噢,瞜瞜。
甲 瞜瞜這(zhei)是什麼?普通話說:「這是什麼?」是不是啊?
乙 是是,就在字正。
甲 哎你要到天津這句話就變了。
乙 天津話怎麼說?
甲 「你看看這(jie) 是(si)嘛(ma)?」
乙 哎!這是天津話。
甲 是吧?
乙 哎。
甲 到上海話,又不同了。
乙 上海話又怎麼說哪?
甲 你看看這是什麼?
乙 這啊?
甲 「你(nong)看(ku)看(ku)這 (di)是(ge)什麼(sa me zi)?」
乙 這這句話我就不懂。
甲 也是這個意思啊:「你看看這是什麼?」
乙 噢,也是這個意思。
甲 對吧。
乙 噢。
甲 要是到我們家鄉,這句話又變味了。
乙 您什麼地方的?
甲 滄縣。
乙 滄縣?
甲 滄州嘛!
乙 這句話怎麼說哪?
甲 「你瞅瞅這是什麼(me)呀?」
乙 噢,這是滄州話。
甲 你要到福建省福州,跟這又不同了。
乙 是啊!
甲 那更不好懂了。
乙 福建話這句怎麼說哪?
甲 「你(lu)看(kan)這(zui)是(sai)什麼(nao)?」
乙 這句話我更聽不懂了。
甲 所以呀,大家都學普通話有好處呀!
乙 是嘍。
甲 普通話跟北京話區別不大。
乙 噢!
甲 你要學普通話常聽相聲有好處。
乙 就能夠學普通話。
甲 哎。相聲它不是北京話嗎?
乙 是啊!
甲 它就是兒化韻多。
乙 噢!兒化韻。
甲 這是最大的區別。普通話說「今天」,「明天」,「後天」。
乙 對啊。
甲 北京話那就不這樣了。
乙 怎麼說哪?
甲 「今兒」,「明兒」,「後兒」。
乙 對!
甲 沒事兒出門兒,遛彎兒,買根冰棍兒。
乙 噢,這是兒化韻。
甲 哎!你看這兒化韻也有它的好處。
乙 那有什麼好處啊?
甲 你要寫在字上,你寫「冰棍」,可是你要說話哪,就得說「冰棍兒」。
乙 啊!冰棍兒。
甲 冰棍兒,它區別詞意:冰棍兒,它加這個兒化叫你聽這東西不大。
乙 噢!就是小意思。
甲 「哎!您瞧,天熱呀!來棵冰棍兒。」
乙 哎。
甲 來棵冰棍兒。這樣聽著好聽,你要不用兒化韻,聽著多可怕呀!「今天熱啊!你來棵冰棍。」
乙 嗬!
甲 冰棍哪!
乙 那得多大呀!
甲 說的是哪。四人扛著吃?
乙 那怎麼吃啊!
甲 是不是?
乙 對。
甲 它能夠區別詞意。
乙 是嘍。
甲 多是用在愛稱上。
乙 噢!
甲 用這個兒化。
乙 怎麼?
甲 我們看一小孩兒,哎,你看這個小孩兒多好啊,長得跟花兒似的。
乙 誇這個小孩兒。
甲 「你看這小孩兒長得跟花似的。」
乙 對。
甲 他都用兒化。你要不用兒化哪,這意思就差了。
乙 是嗎?
甲 哎,你看這個小孩長得跟花似的。
乙 花似的?
甲 「你看這個小孩長得跟花似的。」那孩兒長得跟麻雷子似的,再來一個跟二踢腳似的。
乙 好傢伙!這兒放鞭炮哪!
甲 是不是?
乙 啊。
甲 所以說兒化韻有它的好處。
乙 是。
甲 也不能夠是話都用兒化韻。
乙 是嗎?
甲 你看北京話它就有這一點。
乙 是嘍。
甲 兒化韻的地方太多。
乙 噢。
甲 還有重疊兒化哪?
乙 怎麼叫做重疊兒化哪?
甲 「胖胖兒的,瘦瘦兒的,忙忙兒的,快快兒的,輕輕兒的。」這都是重疊兒化。
乙 噢,是了。
甲 兩個字兒一樣,下邊加個兒。
乙 噢,這叫重疊兒化。
甲 「這人胖胖兒的,那人瘦瘦的,唉,你去一趟快快兒的。唉!輕輕兒的。」是不是重疊兒化。
乙 是了。
甲 不用兒話不好聽:「這人胖胖的,那人瘦瘦的,你快快的,你慢慢的。」
乙 這么說倒是不好聽。
甲 北京話可也有這么說的。
乙 還有這么說的哪?
甲 那是大人對小孩兒。
乙 噢。
甲 小孩兒剛一周多,一歲多點兒。
乙 是是。
甲 大人為教他說話。
乙 嗯。
甲 哄孩子這么說。
乙 是啊。
甲 「慢慢走。」
乙 噢。
甲 「我帶你上街街。」
乙 嗯。
甲 「叫叔叔,叫姑姑。」
乙 對。
甲 「叫媽媽。帶帽帽,穿襪襪,我帶你去買肉肉。」
乙 哎,是這么說。
甲 「吃餃餃,買包包。」
乙 嗯。
甲 包子餃子,什麼餃餃、包包啊,哄小孩兒。
乙 是嘍。
甲 對大人沒那麼說的。
乙 對大人沒有這么說的。
甲 那當然了,我跟你說話:「郭先生,沒事兒啊?」
乙 沒事。
甲 「咱們出去遛個彎兒。」
乙 走哇。
甲 「我請您吃飯。」
乙 好。
甲 「咱們吃包子,要不然吃餃子。」
乙 好。
甲 「你戴帽子,咱們走。」這好聽啊!要是照著哄孩子那樣,你能滿意嗎?「郭先生,沒事啊?」
乙 沒事啊。
甲 「我帶你出去遛遛。」
乙 啊。
甲 「我請你吃包包。」
乙 噢。
甲 「給你買餃餃。你戴上帽帽。」
乙 這好嘛,這么說我成傻子啦!
甲 就說是啊,是吧?
乙 嗯。
甲 這是兒化韻。
乙 是了。
甲 所以學普通話的時候,注意北京話的兒化韻。
乙 是是。
甲 您要聽相聲學普通話,千萬得注意,有的演員愛用方言、土語。
乙 噢,土話啊。
甲 啊。
乙 這個土語說起來也就本地方懂。
甲 哎,離開那地方人家就不懂了,外埠人不大懂。
乙 對。
甲 是吧?
乙 哎。
甲 並且也不好寫。
乙 噢,寫也沒法寫。
甲 那屬於老北京話。
乙 噢。
甲 您比如說普通話,這兩句話挺好懂:「哎,郭先生,昨天我去看你,你沒在,我等了很久你也沒回來,後來我就走了。」
乙 噢。
甲 你看這話好懂吧?
乙 這話好懂。
甲 「昨天我去看你,等了很久,你也沒回來,我就走了。」誰都懂。
乙 是啊。
甲 你要用北京的方言,大部分人不懂。
乙 那怎麼說?
甲 「嘿,昨兒我瞜你去了。」
乙 瞜我去了!
甲 「我一瞜你顛兒啦。」
乙 我顛——好嘛!
甲 「遛遛兒等你半天兒,壓根兒你也沒回來,我一瞧折(念zhe)子了。」
乙 嗯。
甲 「我就撒丫子了。」
乙 撒丫子呀!
⑷ 天津話怎麼說
上廁所叫卸貨
⑸ 天津話怎麼說詳細些
二嘎子,你咋子來了
⑹ 求天津地方的一些方言或黑話,越多越好!~
天津方言
哎(ai二聲):天津人常用的發語詞,尤多見於爭吵,有京劇叫板的功效,如:哎你介人恁么不講理呢?
熬鰾:糾纏別人,或者是無所事事的消磨時間。如:介小子沒事就跟我這兒熬鰾。
倍兒:副詞,很、非常的意思,如:倍兒哏兒
白豁(huo輕聲):漫無邊際的瞎聊、吹牛,北京叫山侃、侃大山
霸呲:亂踩踏,亂走;比如媽媽說小孩:「二子!下雨了,別上外邊亂霸呲去!」
不覺(jiao三聲)悶:不識趣,沒有眼力勁
拔闖:替別人打抱不平
扯:指年輕女性瘋瘋顛顛,不穩重
椽兒亮:辦事大方、周到,善解人意,也作「亮嗖」
湊分(fen四聲)子:大家一起湊錢
吃「掛落(liao四聲)兒」:因為別人的錯誤導致自己跟著受連累
大了(liao三聲):專門替人操持婚喪嫁娶一應事情的人
大梨:外行、不懂裝懂的人,如:有人形容「安利」傳銷就是「財迷賺大梨」
疊了:形容事情辦失敗了,或者人落魄、失意
打鑔(ca三聲):開玩笑,如:別拿我打鑔啊!就是別拿我開玩笑的意思。
得空兒:有時間、有空
得楞(leng輕聲):修理、調試的意思,比如下次自行車壞了就可以和修車的師傅說:「師傅麻煩給得楞得楞。」倍兒地道!
二五眼:稀里糊塗的人
飯口:開飯的時間,如:介人真夠不覺悶的,回回趕飯口來
奮秋(qiu輕聲):一般指手腳亂動,如:坐穩了!別跟這兒奮秋
哏兒:有意思、風趣幽默
歸齊:副詞,到底、最後、結果的意思,如:歸齊我一打聽,明兒還一撥兒(高英培相聲《釣魚》)
果篦兒:早點的一種,油炸的膨化薄餅,常和油條在一起賣,北京叫「薄脆」,也叫果子餅
呱唧:可做語氣助詞,如棱了呱唧;也可做象聲詞;還可做動詞,指鼓掌
夠板:夠朋友、夠意思、夠交情、
旮旯:角落
硌窩兒:磕癟了但是沒有破的雞蛋,蛋青、蛋黃沒有流出來,還能保存一段時間,比好雞蛋便宜,過去定量供應時也不要票,算殘次品賣
關錢:領工資
齁(hou一聲)兒:太甜或太咸,後泛指味道重,如:齁酸
喝雷子:拚命,豁出去了
黑晌兒、夜黑晌兒:前一天的夜晚
介:代詞「這」的天津音
街底兒:胡同的最裡面的那一家
簡直走:一直走
接風兒:打牌用語,泛指搭順風
急赤白臉:氣急敗壞
酒地:指眼前的地方、地面,如:別拎著了,擱就地上吧。
稜子:指辦事情混橫不講理的人
離雞:精神恍惚,心不在焉的樣子,也有神神道道的意思,重疊詞作「離離雞雞」。
路子:關系、關系網。如:好傢伙「萬能膠」這路子太野了!沒他辦不成的事!
老坦兒:土老帽,鄉巴佬
離了歪斜:晃晃當當,左右搖擺,不是一條直線
老鼻子、海了去了:形容很多
料:形容詞,淘氣,多指小孩子
滅(mie一聲)了兒:副詞,和歸齊相盡,也是最後、到底、結果的意思
嘛玩意兒:怎麼回事,什麼東西的意思
沒治了:太好了,沒法再好了,也做「蓋了帽兒了」
磨奮(fen輕聲):默默唧唧,糾纏不休的意思。如:不告你辦不了嗎?你還跟這磨奮嗎?
尿(sui一聲):服軟、認栽
膩歪:做動詞時是討厭的意思,做形容詞時是無聊、無所事事的意思,也有討厭的意思
耨(nou三聲):動詞,做打趣、開玩笑講,如:今兒個讓老張他們耨一頓;還做忍耐講,如:兩口子結婚三年了,沒房子,一直跟婆婆那耨著
貧氣(qi輕聲):就是貧、貧嘴滑舌
青醬:就是調味品醬油
掐(qia二聲)個兒:排隊加塞兒
汝:塞的意思
喏喏:起鬨、瞎摻和;如:沒你事別在這瞎喏喏。做名詞時指喜歡喏喏的人。
順(shun二聲):丑的意思
死簽兒:解放前流氓爭碼頭群毆,一方提出條件,另一方從自己人中抽人去應對。由於對方的條件常很苛刻,去的人多半不死帶傷(比如油鍋里撈銅錢、剁手指等等),所以要抽簽決定誰去,故稱作「死簽兒」,後來泛指玩命、拚命。
踢腳(jiao一聲)兒:打牌用語,有點「拋磚引玉」的意思,後泛指幫忙
崴泥:遇上麻煩了、事情辦砸了
窩脖兒:被人當面回絕,下不來台
瞎掰:胡說、扯謊
踅(sa二聲)摸:四處亂看
稀里馬虎:稀里糊塗的意思
搖:囂張跋扈的意思,如:那小子原來就我們街底兒一混混,現在也搖起來了
胰子、胰子粉:肥皂,後者指洗衣粉
夜兒個(ge輕聲):昨天
摺咧:撒潑打滾,無理取鬧的意思。如:你別和我摺咧!
走雞:偏離了正常的、應有的狀態。如:這事本來歸街道管,你一打110,這不全走雞了。
贈歪、滋歪:掙扎,動手動腳
折餅兒:輾轉反側,睡不著覺。
坐地炮:名詞,一般指特別能摺咧的人,尤其是中年女性
扒(ba一聲):說瞧不起人的話。"你別把人扒得一文不值。"
扒頭兒:把頭貼近去看。"我扒頭兒往屋裡一看,沒人。"
巴不能夠兒:求之不得,巴不得。
巴結(ji一聲):培養。"把你巴結到大學畢業了,可真不容易啊!"
拔:食物放在水中浸泡。"肉放在水裡拔一下再燉。"
拔裂兒:開裂。"冬天手上搽點凡士林,別凍得拔裂兒。"
把:次、回。"別管成不成,咱先試一把。"
把對(i三聲):雙方的拖欠互相抵償。
把該:誰也不欠誰的。"我可都還你了,咱們把該。"
把滑:有把握,與把牢義同。沒把握叫"不把滑"。
把家虎兒:善於理財持家的人。
罷了(liao重讀):了不起,有你的。"你真罷了,我服了。"
掰不開瓣兒:籌莫展,無計可施。"好幾天了,我心裡就是掰不開瓣兒。"
掰生:離間。"都是自己人你這不是掰生嗎?"
白吃飽兒:不做事白吃飯。"他什麼都不幹,整天白吃飽兒。"
白給:①白白地送人。"這些破爛東西,白給也沒人要。"②不是對手。"你還要跟他較量,白給!"
白話(huo讀輕聲):胡說、亂講。"別聽他亂白話了,沒那麼回事。"也作"白話舌"、"白話蛋"。
白凈子:皮膚白皙的人。
白毛汗:突然出汗。"嚇得我出了一身白毛汗。"
白眼兒:外孫子(女),"白眼狼"的簡稱。
擺譜兒:擺闊氣講排場。
板:糾正、改掉壞習慣。"你這個毛病可得板著點兒。"
板生:平整。"看你穿的衣服總是那麼板生。"
半參子(can讀四聲):事情沒做完。"他又弄個半參子,擱下走了。"
拌蒜了:踉蹌、蹣跚。"我腳底下都拌蒜了。"
膀的力的:到頭了、到底了、到家了。"跟您說個膀大力的吧,最低價是18萬,再少不行了。"
梆硬:堅硬。"還沒煮爛呢,你嘗嘗還棒硬呢。"
包了兒:全部買下,也作"包圓兒"。
保准:有把握、保證,也作"保根"。
報兒:次、一回,指哭。"這孩子一天不知哭多少報兒。""沖著我媽的遺像哭了一大報兒。"
爆皮:皮膚皴裂。"抹點唇膏吧,嘴唇都爆皮了。"
抱熱火罐兒:空想。"沒有希望了,別再抱熱火罐兒了。"
背(讀一聲):平均、分攤。"每人才背十塊錢,真便宜。"
備不住:或許,可能。"天這么陰,備不住要下雨。"
笨揣(chuai二聲):蠢笨的人。"怎麼教你也不會,真是個笨揣。
貝兒貝兒:傻子。"別管怎麼打扮也像個傻貝兒貝兒。"
倍兒:很、非常、十分。
比劃(hua輕聲):較量。"你要不服咱倆就比劃比劃。"
憋嘟:發育不良,身體矮小。"都18歲了才不到1.6米,長憋嘟了。"
病病歪歪:身體衰弱,經常有病。"這幾年他老是那麼病病歪歪的。"
病秧子:從小體弱多病的人。
駁頭:很快離開。"他一看情況不妙,駁頭就跑了。"
不吃勁:可有可無、沒關系、沒必要。"這場戲不太精彩,看不看不吃勁。"
不分流兒(liu四聲):手的動作不靈活。"凍得我的手都不分流兒了。"
不夠捻兒"捻"讀四聲:差一點。"不管怎麼省著,每月還是不夠捻兒。"
不夠揍兒(zou四聲):罵人的話。或簡化為"不夠"。"這個人真不夠。"
不合遙向:不對頭,不合習慣。"這片居民樓的設計不合遙向。""遙"或作"窯"。
不靠盤兒:行為乖張,語無倫次。
不識逗:不喜歡開玩笑。"他可不識逗,你逗他就跟你急。"
不拾閑兒:多動。"這孩子一天到晚亂禍禍,腳手不拾閑兒。"
不吐口兒:不答應,拒絕商量。"別管怎麼說,他也不吐口兒。"
不著調:不能循規蹈矩。"兒媳婦多討仔細,婆婆也總說她不著調。"或作"不著槽"。
步攆兒:徒步。"出門我總是步攆兒,鍛煉嗎!"
碴巴過節兒:嫌隙。"咱倆可沒有碴巴過節兒,你別多想!"
差道兒:辦事不正規,亂做主張。"這小子真是差道兒。"
差樣兒的:特餐。"今天過節,吃點差樣兒的。"
岔(cha三聲):事情沒辦妥。"這門親事又岔了。"
岔頭兒:別生枝節。"本來都商量好了,又出了岔頭兒。"
拆兌:籌措、通融。"資金不足了,還得想法拆兌一下。"
踩擠(ji輕聲):排擠。"他在單位里老叫人踩躋"。
趁子:一段時間。"這趁子老沒見他。"
饞貓(mao二聲)兒:貪吃的人。
藏蒙個兒:捉迷藏。引申為撲朔迷離。"有話明說,咱心明眼亮,別藏蒙個兒!"
草雞了:栽了、敗了、輸了沒有反抗之力了。
草滅(nie輕聲):新生兒的暫時休克現象。
抄攤子:散夥。"這伙子人沒法合作,這不剛開業沒兩月就抄攤子了。"
卷鋪蓋:被辭退。
潮:技術不精。"這位師傅的手藝可有點潮。"
撤:①打。"撤他個嘴巴子。"②事先離席。"我有點事,先撤了!"
嗔著:對孩子的責怪。別"別再禍禍了,你爸爸回來又要嗔著你。"
沉:等。"沉會兒再說,不忙。"
趁:擁有。"這家子趁的房產地業多了去了。"
撐死:最大限度。"這回考題太難了,我撐死能得70分。"
撐子(cheng四聲):木器傢具的邊腿等有支撐力的部分,如"椅撐手"。
誠心:故意。"你是誠心跟我找別扭!"
吃二磨:倒賣,從中漁利。
吃貨:本事不大,辦不成事,光能吃飯。
吃犒勞(lao輕聲):工廠、商號、單位食堂改善伙食增加萊品,多在年節或食堂有結余時行之。(非"犒賞")
吃味兒:多心,嫉妒。"你別找上級來壓他,要不他會吃味兒。"
抽抽(chou輕聲):縮小。"人老了,骨節都抽抽了。"
臭遍街了:過剩了。"到處是賣西瓜的,都臭遍街了。"
臭美:自鳴得意。
臭嘴:愛說不吉利的、叫人不愛聽的話的人。與諺語"哪壺不開提哪壺"同義。
出出:背後胡亂議論。"有什麼意見當面提,別事後瞎出出。"
出溜:向下滑。"這學期他的成績可往下出溜了。"
出數兒:增量"這面發的真好,蒸熟真出數兒。"
出幺訛子:提出不合時宜的意見。"大家都同意了,就他出幺蛾子。"
串老婆舌頭:喜歡傳播"張家長李家短"的人,有的方言作"包打聽"。
斥(ci一聲)打(da輕聲):責備、申斥。"孩子不懂事,別總斥打他。"
刺撓(ying一聲):癢。
刺兒頭:愛挑剔的人,也作"刺兒皮"。
瓷實:結實、牢固。
沖肺管子:特別使人生氣。
蟲子:熟悉某種行業的人。"他是這里的蟲子。"
搋(chuai一聲):廝打。"這兩人說戧了,搋起來了。"
踹:①強令進食。"別踹他了,看撐著。"②強令人買。"夠了,別再踹我了。"
噇(chuang二聲):①栽下去。"別上那麼高,看噇下來。"②扎傷。"別含著筷子玩兒,留神噇了嘴。" ③裝。"把這口袋噇滿了。"④吃飯無節制。"你有多大胃口,怎麼一個勁兒地噇啊!"
脆生(sheng輕聲):聲音清脆,食物酥脆。
皴兒:皮膚上積存的污垢。"你脖子上都是皴兒,快去洗洗。"
寸了:碰巧了。也作"寸勁兒"。
戳腿兒:沒有座位了,站在劇場後面看戲。
搭桌:為救濟窮時友、夥伴而集資。"他老了,唱不了戲了,現在連飯都吃不上。同科的師兄弟 給他搭桌,唱了一場義務戲。"
答(da一聲)理:答理。"我在街上碰見他,他裝沒看見不答理我。"
當(da二聲)是:以為。"我當是你走了,怎麼還在這兒。"
打八岔:沒有正式工作,有什麼干什麼。
打駁攔兒———從中阻撓。"你可別打駁攔兒,咱一定辦成了它。"
打脖溜兒:打人的腦後或頸部時開玩笑的舉動。
打補丁:崗位上的一種多面手,哪兒缺人就調到哪兒工作。
打喳喳:小聲說話,多指背人的話。
打鑔(ca三聲):開玩笑。"咱說真格的,別跟我打鑔。"
打糙(cao一聲)兒:不是很講究的、准備出門應酬穿衣服。"什麼好看不好看的,就是平常打糙兒穿唄!"
打等(deng四聲)兒:等一會兒。
打一晃:短暫地露一面。"別管多忙,你也得來打一晃。"
打落(lao四聲):光問價格不想買。"這位不像個買主,打落來了。"
打馬虎眼:轉移視聽,實行欺騙。
打蔫兒:萎靡不振,像是要睡覺。
打泡兒:劇團到一個地方演出頭三天的劇目叫打泡戲。引申為到一個新崗位後先實行幾個新措施。
打水漂兒:本為兒童的一種游戲,後指把資金白白浪費掉。"我拿了三十萬啊,都打了水漂兒了。"
打歪歪:故意搗亂,使事情辦不成。"我說這個靠不住吧,怎麼樣,打歪歪了!"
打小空兒:舊時為人家辦喜事喪事執儀仗的人,多為兒童。
打眼:買上當了。"你怎麼不好好挑挑呢?打眼了。"
打夜作(zuo一生):連夜工作。
列印子:本指高利貸。後指對於某件東西經常需要花費。"買輛汽車是好事,可這列印子你受得了嗎?"
打游飛:無職業,到處混飯吃。"也不想法干點么,整天打游飛。"
打墜咕嚕:不接受提拔,或本已商妥又反悔。
大賓:原作"大冰",即介紹婚姻的男人(女介紹人稱小媒),多邀請有一定社會身份的人充當。
大發(fa輕聲)了:過甚了。"裝修就別太講究了,要不花錢就大發了。"
大概齊:大約、差不多。
大殼帽:公務員戴的硬殼制服帽。"大殼帽一戴可真威風。"
大梨:吹噓、言過其實。"他是個大梨,別信他的。"也作"大梨膏"、"吹大梨"。
大大咧咧:隨隨便便,亂說亂動。
大拿:包攬。"主任就是掛名,其實老趙是大拿。"
大頭:吃虧上當的人,也作"冤大頭"。
大眼兒賊:倉鼠。常與蛤蟆、兔子並稱,形容檔次低的人。
大尾(yi三聲)巴鷹:自以為了不起,到處充好漢的人。
打圓盤:為人了事、和解。"這種事非得找人打個圓盤才行了。"
大約莫(mu三聲)兒:依稀、大概。也作大估莫、大方莫。
大嘴馬虎(he輕聲)兒:饕餮。
歹毒(輕聲):陰險、狠毒。
逮小辮兒:抓住把柄。"咱可得一清二楚,別叫人逮小辮兒。"
待見(jian輕聲):瞧得起。"看你辦的事都什麼事,莫怪不叫人待敬。"
淡巴嘴兒:光吃干糧或光吃菜。
刀(二聲)尺(chi輕聲):打扮,裝潢。"這一刀尺可漂亮多了。"包裝華麗,實質低劣的商品叫"刀尺貨"。
叼扯:對傷心別扭的事思慮個沒完。"事情已經過去了,別緊著叼扯了。"
倒血霉:遇到喪氣事。指人則作"倒霉蛋兒"。
倒卧(wo輕聲):凍餓而死於街頭的屍體。
得記:兒子恪盡孝道,特指臨終時,親視含殮的兒女。也作"得濟"。
得(de二聲)楞(leng輕聲):拾掇、修理。
德性(xing輕聲):罵人的話,道德品質惡劣。
得(dei三聲)虧:幸虧。
等雷:沒有希望的等待。"還不快走?你等雷啊!"
嘀咕:做事猶豫。
地界(jie一聲)兒:地方。"大夫:我就是這個地界兒總疼。"
地起:從來、一向。"地起我就不同意咱閨女跟他搞對象。"也作"地跟兒"、"老起根兒"。
掂配(pei輕聲):搭配、合計。"晚上小弟弟來,留他吃飯吧,你掂配倆菜。"也稱"掂對"。
踮腳兒:跛足。
滴點兒了:剛下雨。
吊膀(bang四聲):不正當的男女勾引。也作"掉棒"。
吊猴兒:故意搗亂、惡作劇。也作吊歪。
吊紙:吊喪。
調侃兒:說隱語,用言語嘲弄。"別跟我調侃,你這套我懂!"也作"調坎兒"。
掉鏈子:到關鍵時刻發生意外,工作不能進行。
頂(ding一聲)對:正好,正合適。"咱這個日子總也不頂對,賺多少也不夠。"
頂不濟:最壞的估計。"頂不濟多花二百,還怎麼著?"
頂戧:管用,能獨當一面。"這些個人里一個頂戧的也沒有。"
斷頓兒:沒有飯吃了。
斷間(jian輕聲):大房子里隔斷成小房子。"兒子要結婚沒房,就在我那屋打個斷間吧。"
堆:①倒塌。"連雨天,土坯房堆了好幾處。"②癱倒。"我們老爺子忽然堆那兒了。"
動勁兒:開始行動。"快到點了,怎麼還不動勁兒。"
動彈(tan輕聲):與"靜"相對。
兜:①包攬。"有問題我兜著。"②搜集。"先兜兜情況,再匯總研究一下。"
抖了:發財了。"兩年沒見,聽說你可抖了!"
逗咳嗽:打趣。"看這老兩口子,沒事還逗咳嗽呢!"
逗悶子:斗氣、開玩笑。"咱規規矩矩的,別光逗悶子。"
耳會:①注意、留心。"我沒耳會他是不是來上班了。"②喜歡,常用於否定的事。"涮羊肉我不太耳會。"
耳旁風:聽完就忘,不以為然。"你好好想想我這些話,別當耳旁風。"
二巴根兒:緊要關節。也作"裉節兒"。
二虎(hu輕聲):做事魯莽的人。
二來來:一次沒有成功,再來一次。
二皮臉:不知害羞的人。
發(fa二聲)喪:喪葬。"發喪得很隆重,老爺子生前人緣好!"
發(fa四聲)孩兒:從在一起的朋友,也作"發小兒"。
翻兒了:翻臉。
翻花:喋喋不休,也作"翻翻"。
放肝氣:無端發脾氣。"你哪兒來的這么大火兒,別拿我放肝氣。"
飛花:破舊、散亂。"你看你那雙鞋,都穿得飛花了。"
匪:穿著打扮過分超前。"一個男孩子留著那麼長的頭發,還染黃了,太匪了。"
廢物點心:笨拙、辦不成事的人。也作"廢物雞"、"廢物蛋"。
份兒:①身份。"這回夠份兒了,副局了。"②藝術水平。"能不能上一級那就得看你的份兒了。"
符神兒:恰好,正合適,不撅不翹。
浮(fu一聲)囊(nang輕聲):①膨化。"你把饅頭泡在湯里那不都浮囊了?"②浮腫。"我看他的臉不是胖, 是浮囊了。"
服軟兒:認錯。"別再那麼橫了,給他服個軟兒就沒事了。"
浮(fu四聲)頭兒:表面、上面。"就在浮頭放著了,一伸手就拿出來。"
疙疸窪:集中的地方。"過去茶樓啊、雜耍場啊都在這個疙疸窪。"
嘎雜子:壞蛋、詭計多端的人。
糟改:挖苦、取笑。"你不是拿我糟改嗎?"也作"改哥們兒",語氣重些"改透了"。
剛頭兒:方才、剛才。
杠頭:與人多辯叫"抬扛",愛抬杠的叫杠頭。
杠著:該著。"下面杠著你了。"
高底兒:到底。"高底兒怎麼辦了?"
咯孬:垃圾、應丟棄的東西。"這種人簡直是社會上的咯孬。"也作"咯孬雜碎"。
擱其末末:小節、不經意的事。"誰都知道錢是好的,可我一向是擱其末末。"
硌:接觸突起的小硬東西。"海灘上石頭子很多,你光著腳小心硌著。"
硌窩兒:帶裂紋或凹陷的禽卵。
個個(ge三聲):自己。
個扭兒:不團結。"他們經常鬧個扭兒。"
個里崩(beng三聲)子:不識時務的人。也作"蛤蜊蚌"。
個頭兒:身高。也作"塊頭兒"。
個月期程:一個月左右。"這趟出門兒我得個月期程才能回來。"
跟手兒:立即、馬上。
艮(gen三聲):①性格倔強、狠。②食物堅韌。"這個蘿卜有點兒艮。"
勾腮幫子:勾引,使上鉤。
狗碰頭兒:用很薄的木板打成的棺材。
夠口兒:該收束了,夠程度了。"老人兒都沒了,還在的也是八十上下了,都夠口兒了。"
夠戧:難度大,沒把握,有風險。"你叫我去跟他要賬,夠戧!"
姑母倆:老年夫婦。"這老姑母倆,晚年可享福了。"也作"公母倆"。
鼓棒槌:挑撥是非,背地說人壞話。
鼓掇(o輕聲):收拾、裝修。"這孩子心靈手巧,把彩電能鼓掇好了。"
骨(gu二聲)立:直、挺拔。
刮(gua三聲)凈(jing輕聲):漂亮。"王師傅這活兒出來總是那麼刮凈"。
灌簍兒:房屋、窪池、鞋物等灌滿了水。
灌米湯:出賣色相的女人向男人獻媚。
歸了包堆(zui一聲)兒:總起來、全部。"歸了包堆也值不了多少錢。"
歸其:最後、到了。"白吵了半天,歸其還得聽他的。"
過兒:情誼、來往。"隨大夥兒也掏十元錢算了,太多沒那麼大過兒。"
滾刀肉:指滑頭、不在乎、胡攪一類的人。
哈拉(la二聲)子:口水。海了———太多了。"星期六勸業場那兒的人海了。"
害孩子:妊娠反應。也作"害口"。
頇(han一聲):粗。多用於線體、柱體物及筆畫、聲音。"換根頇的來!""寫的這一橫太頇了。""他嗓門兒 真頇,合適唱男低音。"
寒讒(can 二聲):嘲弄,嘲笑令別人自慚行穢的意思。
好活:成了,正好。"再往裡一點———再來點———好活!"也作"得活"。
好眉打眼兒:無緣無故地。"她好眉眼兒地自己哭起來!"
號兒:種、類,貶義。"這號兒人,少見!"或作"這道號兒"。
喝破爛的:收購廢品的。
喝變(bian輕聲):變賣。"他爹留下的那些古玩,他都給喝變了。"
喝兒唬:嚇唬。
合著:原來、難道。"合著我為你那麼幫忙,你一點兒不知情。"
黑:攫取,勒索,貪婪地佔有錢財。"這傢伙太黑了。"
黑更(jing一聲):夜裡。或作"黑心"、"黑下"。"黑更半夜有人叫門。"
橫絲肉:兇相。"這個人不好惹,你看他長著一臉橫肉。"又作"橫肉"。
橫是:可能、大概。"你的眼泡子都腫了,橫是熬夜了吧!"
猴兒:逮捕、關押。"那小子作惡多端,猴兒起來了。"
胡不拉(la三聲):什麼都不會態度還很生硬的年輕人。也作"虎不拉"。
胡唚:唚原指狗貓之類嘔吐,借指人的胡說亂說。
胡兒天:瞎說。也作"胡天話"、"胡勒"。
胡嘬:非分、非法的行為。"整天在外面胡作,早晚出事!"也作"作禍兒"。
胡巴拉臭:鍋里的東西燒焦的氣味。
哄(hu四聲)弄:敷衍了事、弄虛作假的行為。"這活兒是怎麼乾的,簡直是哄弄人!"也作"哄弄局兒"。
護犢子:袒護自己的孩子。"你光說我們孩子不對,你也太護犢子了。"
隔色:形容人的言行特殊另類
上亮子:特指門上方的玻璃窗。也叫上晃子
唆(suo一聲)了:就是舔、含的意思。
唆了蜜:對棒棒糖之類甜食的叫法。
果子:北京叫「油條」
嚏(ti四聲)噴(fen輕聲):普通話叫「打噴嚏」,但到了天津,不知怎麼的,就叫「打嚏噴」
恁(nen三聲)么:應該是「怎麼」,但天津人就說「恁么」,而且還常常在後面接上「嫩么(那麼)」,例:你恁么嫩么膩歪人呢?
油呼魯:實際大概是「油葫蘆」,指跟蟋蟀(即「蛐蛐兒」類似的昆蟲),還有一種差不多的,俗稱「三尾(讀作「以」)巴腔子」。
螃海(hai輕聲):螃蟹
尼了:「你」或「您」的叫法,實際應為「您這是干什麼去?」,按標準的天津話說就是「尼了介斯嘎嘛七?」
迂(yu一聲):迂貼。指悠閑無憂的狀態。例:抽著香煙,喝著茶水,還看著球賽,你挺迂(貼)啊?!
二八八:這可是經典的天津話了,意指一般水平或中等偏下的,大概和「二把刀」差不多。例:那麼窄的道,也就您這老司機能過去,要換個二八八的,准卡那。(另:「卡」字在天津讀作qia二聲或三聲)
孬(nao一聲)魚:熬。
垮(kua三聲):特指顏色對比過於鮮明或顏色太艷。例:你這身衣裳太「垮」了。
來(lai三聲):拽。例:你別來我。
拾不起個兒:形容筋疲力盡。
攏子:梳子
堆(i一聲)故(gu輕聲):指身體攤成一團
兌(i三聲)鼓(gu輕聲):指把液體混合
拿分:指對於成功有很大把握。
干(gan一聲)飯:米飯
糖堆兒:冰糖葫蘆
洋白菜:學名捲心菜,有的地方叫圓白菜,天津人大多管它叫洋白菜。
胰子:對肥皂的稱呼,以此類推,香皂就叫「香胰子」。
蒯(kuai三聲):主要有兩種意思:一,撓;二,舀。例:1.我這後背好像讓蚊子給咬了,幫我蒯蒯。2.上水缸里蒯點兒水。
鞋蹋(ta一聲)邋(la輕聲): 拖鞋
鑿吧(ba輕聲): 指再進一步確認。例:我看這些差不多了,再鑿吧鑿吧就行了。
墊吧(ba輕聲): 指正式吃飯前先少吃一些。
握:「餓」
色(shai三聲):顏色。例:這是嘛色(shai兒)?
掰掰:天津人對「叔叔」的叫法。同樣,「伯伯」叫「大大」。「伯母」叫「娘娘」。
一邊兒:一樣。例:他跟我一邊兒大。
貓(mao一聲):「摸」的叫法。
賊(zei四聲):「這」的讀法。
介:「這」的另一種叫法。例:「這是怎麼回事?」
簸了蓋:膝蓋
也了蓋:腦門
大脖溜:大巴掌,打脖子後面
姐姐:天津人對女性的統一稱呼
固秋:無規則的亂動。 例:你在那亂固秋嘛!
BK:罵人的一個代詞,用於第二人稱和第三人稱。
揍興:名詞,比「德行」語氣重得多
腳(jiao一聲):腳。 例:你界腳可譖湊!
鼻戥(deng輕聲):就是鼻涕。 例:擤鼻戥
氽(cuan)稀:就是拉稀。
脖葛兒:脖子和衣服的空隙。
崴了:壞了
肖(xiao二聲):就是學的意思,學習=肖習
耐銀:耐人,就是招人喜愛的意思,這小孩我挺喜歡,用天津話說就是,介孩子倍兒耐銀!
好么:感嘆詞
羅羅剛:事情麻煩不清楚難辦.
嘬癟子:倒霉了
順(shun二聲)鳥:討厭人的
秀眯(mi輕聲):秀氣
尊(zun四聲):俊,長的好看.
毛兒嫩(len四聲):幼稚而且沒經驗
嘴罷子:臉頰
下巴嗑子:下巴
腳豆:腳趾
奔橋果:石頭剪子布
門兒清:對事情很清楚或很擅長
搬不倒兒:不倒翁
嘬:...沒想好怎麼解釋...就是辦一些不太該辦的事
能內梗:愛逞能的人
娘娘(niang輕聲):大伯的妻子
就乎(hu輕聲):湊合
牙花子;牙齦
嘎(ga一聲)嘛(ma四聲):干什麼
坐水:燒水
⑺ 天津方言:吃飽的撐的 缺德的 挨刀的 四十里地沒有家 狼掏的 蛤蟆轉長蟲又托生個王八 三輩兒沒眼眉玩意
吃飽的撐的 ----多管閑事兒 缺德的-------沒道德 挨刀的------詛咒 被刀刺 四十里地沒有家-----沒教養 狼掏的-------詛咒被狼攻擊 蛤蟆-----形容丑 轉長蟲---------蛇,形容惡毒 又托生個王八------形容倒霉 三輩兒沒眼眉玩意------指看不出火候 做啥說話不恰當
⑻ 天津話,你真討厭怎麼說
天津話,你真討厭這么說:你真讓人膈應。
⑼ 天津話太ger了是什麼意思
天津話太ger了,意思是太好笑了,太有趣了。
天津話的哏,讀作gen ,二聲。有幽默,滑稽,有趣的意思。太ger了,就是太哏兒了的意思,是京津地區特有的兒化音。
遇到好笑的事情,可以說「太ger了」,「ger到家了」,「可真ger」。否定對方也可以說「ger嗎?」意思是說 好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