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天津五大道的建築,都有什麼風格的,可以進去到裡面看么
五大道在天津中心市區的南部,東、西向並列著以中國西南名城成都、重慶、常德、大理、睦 五大道南及馬場為名的五條街道。天津人把它稱作「五大道」。這里匯聚著英、法、意、德、西班牙等國各式風貌建築230多幢,名人名宅50餘座。這些風貌建築從建築形式上豐富多彩,有文藝復興式、希臘式、哥特式、浪漫主義、折衷主義以及中西合璧式等,構成了一種凝固的藝術。
『貳』 天津五大道風情旅遊區夜景怎麼樣
還可以,沒有意式風情區好看,五大道主要以歐式建築和名人故居為主,晚上主要是外部景觀。
意式風情區以商業為主,酒吧西餐廳比較多,營業時間比較晚,所以比較熱鬧,而且離海河景觀區非常近,可以看的地方比較多。
『叄』 天津五大道著名風情建築的介紹
在天津中心市區的南部,東、西向並列著以中國西南名城成都、重慶、常德、大理、睦南及馬場為名的五條街道。天津人把它稱作「五大道」。其實,「五大道」並非一個正式的地名,只是流傳甚廣的俗稱。它坐落在和平區體育館街,地域范圍是馬場道以北,成都道以南,西康路以東,馬場道和南京路交口以西。五大道位於原先的英租界內。它最吸引人的,就是那些風格各異的歐陸風情小洋樓,這里匯聚著英、法、意、德、西班牙等國各式風貌建築230多幢,名人名宅50餘座,使這里成為「萬國建築博覽會。天津「五大道」馳名海內外,但具體指哪五條道,說法不一。一種說法,指馬場道、睦南道、大理道、常德道、重慶道。另一種說法,指馬場道、睦南道、大理道、重慶道、成都道。五大道地區,作為天津租界市政園林和民居建築的典型代表而別具特色———第一,它形成了姿態萬千的西式建築群體景觀;第二,建築的私密性構成了深幽寂靜的街市風格;第三,近代許多政客買辦、達官顯貴居於此,使五大道成為近代名人薈萃之地。19世紀末20世紀初,五大道地區原是天津城南一片坑窪塘淀。在這片荒蕪的土地上,散落著一些窩棚式的簡陋民居,當時有「二十間房」、「六十間房」、「八十間房」等似是而非的地名,後劃為英租界。從1919年至1926年,在這七年間,英租界工部局利用疏浚海河的淤泥填墊窪地修建道路。重慶道於1922年建成,當時名愛丁堡道、劍橋道;1929年,大理道、睦南道、常德道、重慶道、成都道先後建成;但當時卻被命名為英國街名———大理道當時叫新加坡路,睦南道當時叫香港道,常德道當時叫科倫坡道,重慶道當時叫愛丁堡道,成都道當時叫倫敦路五大道地區的地名有三個特點:一是獨立宅邸多,里巷數量少,而名人名樓概以門牌為標識,不另命名,不設匾牌張。二是街巷通名以「里」為主,「胡同」之名在這里已銷聲匿跡。三是出現了「大樓」、「別墅」、「村」、「坊」一類公寓庄園的通名,如:香港大樓、馬場別墅、劍橋大樓、安樂村、育文坊等馬場道是五大道地區修築最早、最寬、最長的馬路。19世紀末,英商在佟樓「養牲園」一帶修建別墅和賽馬場。此後在馬場以東修了一條連接英租界牆子河的馬場道。路長3.2公里,寬約20米,並設街心花壇。馬場道121號小洋樓,原為英僑學者達文士居住,稱「達文士樓」,這座典型的西班牙花園別墅,是五大道上最早的建築。坐落在馬場道上的還有原北疆博物院和工商學院。北疆博物院是中國早期博物館之一,創建於1922年,建築為平面「工」字形,具有羅馬建築風格。工商學院建於1925年,主樓三層帶地下室,外檐大塊蘑菇石牆面,曼塞爾式瓦頂,圓形大鍾,為法國羅曼式建築風格。其次是睦南道,長2.08公里,有風貌建築74幢,名人故居22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道路兩旁綠樹掩映著風格各異的小洋樓,漫步其間,使人感到路、房、樹的空間尺度恰到好處。睦南道20號為孫殿英舊宅。建於1930年,為三層帶地下室的西洋古典公館,頗為豪華氣派。24號為中國近代外交家顏惠慶舊居,建築具有歐洲古典建築風格。28號的羅馬柱廊意式公館為天津八大家「李善人」的後代李叔福舊居,李曾任天津殖業銀行經理。50號為張學良二弟張學酩舊居,紅磚清水牆,坡瓦頂,具有英國庭院別墅風格。 五大道上還有兩座中西合璧的公館。一是大理道3號、5號的蔡成勛舊居。3號是主樓,外觀法國羅曼式,內裝修使用中式木雕。5號為中式四合院家廟,垂花門及門窗隔扇,磚、木、石雕,無一不精。另一是重慶道55號慶王府。為清朝慶親王載振的公館,主樓平面由二層樓的四合院構成,西式外檐,中式天井和裝修,頂層為祖先堂。庭院東部為中式花園,有假山、石洞和六角涼亭。 五大道上的軍政要人公館還有曹錕、徐世昌、顧維鈞的舊居。還有文化醫學界名人嚴修、方先之、范權的宅邸等。這些建築現在仍保存完好。
『肆』 五大道的歷史成因
19世紀末20世紀初,五大道地區原是天津城南一片坑窪塘淀。在這片荒蕪的土地上 五大道
,散落著一些窩棚式的簡陋民居,當時有「二十間房」、「六十間房」、「八十間房」等似是而非的地名,後劃為英租界。從1919年至1926年,在這七年間,英租界工部局利用疏浚海河的淤泥填墊窪地修建道路。重慶道於1922年建成,當時名愛丁堡道、劍橋道;1929年,大理道、睦南道、常德道、重慶道、成都道先後建成;但當時卻被命名為英國街名———大理道當時叫新加坡路,睦南道當時叫香港道,常德道當時叫科倫坡道,重慶道當時叫愛丁堡道,成都道當時叫倫敦路。 其實,「五大道」並非一個正式的地名,只是流傳甚廣的俗稱。它坐落在和平區體育館街,地域范圍是馬場道以北,成都道以南,西康路以東,馬場道和南京路交口以西。五大道位於原先的英租界內。它最吸引人的,就是那些風格各異的歐陸風情小洋樓,這里匯聚著英、法、意、德、西班牙等國各式風貌建築230多幢,名人名宅50餘座,使這里成為「萬國建築博覽會」。 天津「五大道」馳名海內外,但具體指哪五條道,說法不一。一種說法,指馬場道、睦南道、大理道、常德道、重慶道。另一種說法,指馬場道、睦南道、大理道、重慶道、成都道。五大道地區,作為天津租界市政園林和民居建築的典型代表而別具特色———第一,它形成了姿態萬千的西式建築群體景觀;第二,建築的私密性構成了深幽寂靜的街市風格;第三,近代許多政客買辦、達官顯貴居於此,使五大道成為近代名人薈萃之地。
『伍』 天津周邊自駕游景點有哪些
1.
濱海世紀廣場
景點簡介
天津塘沽濱海世紀廣場創兩個「中國之最」。其壯觀、瑰麗的英姿,令人嘆為觀止。位於塘沽中心區的濱海世紀廣場,面積達二萬四千平方米。廣場上矗立著二十一棵直徑一點三五米、高十一點二米的世紀柱,分別雕刻著各個世紀中外科技文化重大成果的圖案,其中象徵二十一世紀的柱子尚為空白。另有兩座由花崗岩和青銅雕築的浮雕牆,....... ps;這是應對你們想要去海邊的要求阿
2.天塔旋雲—天津廣播電視塔:坐落在市區西南部,總高度415.2米,為世界第四、亞洲第二高塔。
門票:50元
交通:乘8、9、16、94、98、161、168、178路公共汽車可達。
3.望海樓
望海樓教堂在天津海河北岸獅子林橋旁,也稱聖母得勝堂。清同治八年(1869年)由法國天主教會建,次年因發生"天津教案",於6月21日被群眾燒毀。1897年帝國主義分子用清政府賠款重建,1900年義和團運動中第二次被燒毀,現存的望海樓教堂,是光緒三十年(1904年)第三次重修的。建築形制未變,平面長方形,長30米,寬10米,青磚木結構,面向西南;正面有塔樓三座,呈筆架形;內部並列庭柱兩排,為三通廊式,無隔間與隔層;內窗券作尖頂拱形,窗面由五彩玻璃組成幾何圖案;地面砌瓷質花磚,裝飾華麗。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時又嚴重損壞,在1983年修復。
3.我看了一下你的個人介紹,估計不會對天津大鼓感興趣吧,不過還是貼出來了
龍潭浮翠
龍潭浮翠---水上公園:位於市區西南部,佔地200公頃, 園內有三湖九島,南端有擁有上百種珍稀動物的動物園。
交通: 乘16、94、98、8、611、612、848路公共汽車可到
4. 潮音寺
潮音寺位於塘沽區海河西岸的西大沽境內,始建於明永樂二年(1404),是由當地居民集資興建的廟宇,名[南海大寺],明嘉靖皇帝下令重修,御筆更名題匾[潮音寺]。潮音寺歷史悠久,舊時曾是塘沽經濟、貿易、文化和民俗活動的中心。潮音寺地近河、海,當地盛產魚蝦。二月即頭魚,三月見皮蝦,四月賣 魚,六月有黃花,七月,八月海螃蟹,九月、十月大對蝦。來這里旅遊的觀光者可大飽口福。
5.古文化街
6.吃,天津美食 十八街麻花 *狗不理包子
*耳朵眼炸糕 *煎餅果子
*糖炒栗子 *鍋 巴 菜
*餛 飩 *茶 湯
除此之外還有,關於住宿的問題
住宿: 作為中國的直轄市之一和北方商貿中心,天津的賓館高、中、低檔種類齊全,你既可以選擇價格昂貴,環境一流的星級賓館下榻,這些地方往往交通便利,到機場、車站都很方便;也可以到價格相對較低廉、又清潔衛生的一些小型旅館往宿。 天津有一條很有名的「旅館街」,位於南門外大街旁,街兩邊旅館林立,有幾十家之多,且價格比較合理,不失為理想的下榻之處。旅館街與食品街相毗鄰,還可順路滿足一下口腹之慾。從火車站乘8路車可以直達。 美食: 天津的飲食文化馳名中外,不少到天津旅遊的人都是奔著吃去的。天津菜已有三百多年歷史,上千個品種,烹飪技術以鮮咸為主,主料突出,配料考究,色鮮味俱全。 另外,在天津的大街小巷,還可以嘗到全國各地的風味菜餚。天津市主要的特色食品街有南市食品街、和平區風味食品街、十月美食街。此外,天津還有一些歷史悠久的老字型大小,如桂順齋、祥德齋、正興德茶莊、一品香糕點店、四遠香糕點店、杜稱奇蒸食鋪、恩發德羊肉包子鋪、起士林西餐廳等。 娛樂: 天津靠海,市內又有海河穿行而過,如此得天獨厚的資源給天津帶來了極富特色的娛樂項目。
--------------------------------------
另外可以先到南市那,看看食品街(這里吃喝比較全),然後到古文化街,鼓樓,古玩城,再去新世界百貨和遠東百貨看看,再坐公交車逛中國最長的商業步行街-濱江道+和平路,之前你可以去津匯廣場,伊勢丹百貨,國際商場,還有後邊的新開教堂,中間有哈根達斯+必勝客+星巴客可以解決你的吃飯問題。
然後有時間可以去和平路盡頭那的華納看電影,和旁邊的百盛及walmart.
然後可以坐那個步行街上的游覽車到濱江道口那,到津匯底下坐地鐵去,坐個遍,然後可以在小白樓下,逛凱旋門百貨和濱江購物等等,然後就是天津最精髓的地方了-五大道,建議你用走的,把整個五大道走一遍,仔細品位一下那些小洋樓,最後可以再坐地鐵回去,然後騎到八里台這邊,到南大或者天大里邊住宿,然後轉天坐685到中山門,坐輕軌到塘沽,逛洋貨市場和解放路步行街和外灘,然後你坐公交去泰達!那裡是中國最好的開發區,非常發達和漂亮,你絕對不會失望的,你可以去泰達金融街,泰達圖書館,以及森林公園等等,還有就是泰達足球場(國際上的專業足球場),國展中心等等,然後你就在那直接坐輕軌回來就行了。
要是還沒玩夠,你還可以去海河邊逛逛,順著天津站前邊的解放橋一直逛到古文化街,中間有大沽橋,北安橋,金湯橋,然後還有意式風情區那也不錯,反正就是順著海河邊走吧,沿岸都挺漂亮的,不會讓你失望的。
可以到「五大道」體驗一下「萬國建築博物館」的風姿,這在全國僅此一家。而且金街和平路、濱江道離此也不遠。那裡是購物的好去處。如果您是一位京劇迷的話,坐落在哈爾濱道上的中國大戲院完全可以一飽您的耳福。古文化街、文廟、娘娘宮、鼓樓、廣東會館這些地方完全可以組成一天的行程。喜愛聽相聲、看曲藝的話,可以到坐落於估衣街的謙祥益茶樓,那裡幾乎每晚都有曲藝表演,而且票價不高,每人最貴時也就二十塊錢左右就能讓您感受地道的津派藝術。如果喜歡芭蕾舞就打聽一下天津大禮堂以及八一禮堂的演出安排。如果您喜歡收藏古玩器物,沈陽道的古玩市場將是您理想的去處,天津人都知道的。天津市自然博物館、科技館也都是不錯的備選方案。到那裡去的人素質會相對較高一些,秩序自然會不錯。如果您帶著外地的朋友來,那麼可以去食品街轉一轉。如果是回民朋友,天津市的鴻啟順飯庄、以及金街附近的宴賓樓飯庄都將是您體面的選擇。天津樂園一向人流熙攘,那裡是小孩子乃至青年人的樂園。從某種程度上說,水上公園和動物園同樣是很好的游覽地點。重溫一下童年的回憶也沒什麼不好,況且現在的變化已經昔非今比了。另外您也可以到天塔上轉轉,旋轉餐廳每一小時旋轉一周,使您有一種騰雲駕霧的感覺。以上所說的都是在市區之內。您也可以選擇去爬一爬素有「京東第一山」之稱的盤山。到塘沽溜一溜洋貨市場,或者隨漁家出海打魚。順便坐一坐輕軌。當然了,最近的郊縣游還是去位於楊柳青鎮的號稱「華北第一民宅」的「石家大院」。強烈向您推薦。門票20元,最好再花30元請一位導游全程講解,否則真有點兒像「睜眼兒瞎」了。石家大院後面有一座「安家大院」,那裡是一座私人博物館。不過裡面有一個小型的藏寶庫和一座防空洞值得一下。再花兩元錢投一下「福壽影壁」,看看自己到底屬於享受哪種福壽的人。很有意思!
另外海邊沒什麼意思,去外灘就足已了。食品街以及狗不理沒意思,還特貴,不建議你去那消費,頂多是去看看。
對了。解放北路(東方華爾街)和銀河廣場(非常大的現代廣場,後邊是天津博物館,旁邊是天津大劇院和國展中心等等。)周圍也不錯。
『陸』 關於天津市第五大道
我在天津住了30多年也沒聽過第五大道,只有五大道和第六大道(也叫「津濱大道」就原來的張貴庄路。
在天津中心市區的南部,東、西向並列著以中國西南名城成都、重慶、常德、大理、睦南及馬場為名的五條街道。天津人把它稱作「五大道」其實,「五大道」並非一個正式的地名,只是流傳甚廣的俗稱。它坐落在和平區體育館街,地域范圍是馬場道以北,成都道以南,西康路以東,馬場道和南京路交口以西。五大道位於原先的英租界內。它最吸引人的,就是那些風格各異的歐陸風情小洋樓,這里匯聚著英、法、意、德、西班牙等國各式風貌建築230多幢,名人名宅50餘座,使這里成為「萬國建築博覽會」.
http://ke..com/view/60239.htm
『柒』 關於天津五大道
1.五大道不花錢,隨便游覽的
2.即使是馬場道,距離和平路也並不近,而且五大道十分開闊,從重慶道走,往長沙路方向這樣是離濱江道和和平路最近的
3.五大道到鼓樓的話大概20元左右,到古文化街的話也差不多20元,距離都差不多,另外鼓樓離古文化街並不遠,比總五大道走到和平路要近,步行大概15分鍾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