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天津資料 » 天津市老兵車隊電話是多少
擴展閱讀
上海去刀傷疤哪個醫院好 2025-07-21 04:17:01
福州晉安鳳山在哪裡 2025-07-21 03:53:46

天津市老兵車隊電話是多少

發布時間: 2022-10-21 05:23:23

A. 怎麼投訴天津公交621車隊

一樓的,621路屬於濱海公交公司,您不行先打96196(天津市所有公交的監督電話),然後再問問怎麼解決

B. 公報使用的要求是什麼

公文有如下15種:決議、決定、命令(令)、公報、公告、通告、意見、通知、通報、報告、請示、批復、議案、函和紀要。

(一)命令(令)

適用於依照有關法律公布行政法規和規章;宣布施行重大強制性行政措施;嘉獎有關單位及人員。




(二)決定

適用於對重要事項或者重大行動做出安排,獎懲有關單位及人員,變更或者撤銷下級機關不適當的決定事項。

(三)公告

適用於向國內外宣布重要事項或者法定事項。

(四)通告

適用於公布社會各有關方面應當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項。

(五)通知

適用於批轉下級機關的公文,轉發上級機關和不相隸屬機關的公文,傳達要求下級機關辦理和需要有關單位周知或者執行的事項,任免人員。

具體的範文模板
鏈接:https://pan..com/s/1x6gLEzkntn7PPwSQdHGz2Q

?pwd=hmc9 提取碼: hmc9


C. 天津市公交665車隊電話

天津市公交665車隊電話找個維爾並不知道,因為我也從來沒有做過,所以我也就不知道他的鬧鍾鈴或者一些電話是多少,所以你要自己在那裡問一下才行。

D. 天津東站開往大港區的186路公車

天津濱海公共交通有限公司
02226321835

名 稱:天津港保稅區濱海公共交通有限公司
地 址:天津市河北區江都路街道增產道東頭
郵 編:300250 電 話:
注冊日期:1998 傳 真:
注冊資金: 職工人數:116
聯系人:於秉華 經營范圍:國際貿易
省市:天津 縣市:天津

E. 請問天津的婚慶公司車隊價格

帕薩特 200/小時 A6 350/小時 加長500-2000 不等
以上是官價

F. 有關三角洲部隊的電影

《黑鷹墜落》,黑鷹墜落指的是:美國1993年在非洲國家索馬里的軍事行動。這次軍事行動的目的是協助聯合國進行人道主義援助,同時消滅當地軍閥和反政府武裝。其中最重要的一次任務由於准備不充分和情報錯誤,導致抓捕行動陷入混亂,兩架美軍160特種航空團的UH60「黑鷹」直升機被先後擊落墜毀,倖存成員陷入民兵的包圍,抓捕行動隨即變成拯救行動。同名電影《黑鷹墜落》(Black Hawk Down),是2001年的戰爭電影,由雷利·史考特執導,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 概述
歷史上的美軍在摩加迪沙陷入索馬里民兵甚至平民的重重圍攻,激戰15小時才在巴基斯坦維和部隊掩護下撤回安全區,共有19名美軍士兵在行動中喪生,而索馬里平民和民兵傷亡超過1000人。
索馬里的軍事行動是美國在越戰以後損失最為慘重的一次軍事行動。1993年底,美國政府對索馬里徹底失去信心,當時的柯林頓總統最終下令撤軍。這次行動也使美軍看到城市作戰戰術方面的一些不足,促使其改進城市戰術方法,為日後的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中的城市作戰提供了經驗教訓。
黑鷹墜落(Black Hawk Down)不僅僅是2002年拍攝的反映這一事件的影片的名字,同時在美國,這個片語也指代整個失敗的索馬里軍事行動。
軍事行動詳細過程
聯合國決定在索馬里維和的1991—1992年,東非小國索馬里的局勢動盪不安,軍閥混戰,人民苦不堪言。1992年12月,聯合國決定組織一項名為「重建希望行動」的維持和平行動。索馬里各派軍閥對聯合國的干預表示不滿,勢力最大的「索馬里聯合大會」領導人法拉赫·艾迪德把聯合國看成其奪取政權的絆腳石,對巴基斯坦維和部隊採取伏擊行動,造成24人傷亡。1993年8月,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維和部隊採取一切必要措施,搜查和抓捕這次暴力事件的幕後策劃者艾迪德。當時負責「重建希望行動」的聯合國特使、美國退役海軍上將喬納森·豪請求美國增派特種部隊幫助抓捕艾迪德。
美國派精銳部隊到摩加迪沙
由於此前駐索馬里的美軍也遭到兩次伏擊,美國總統柯林頓決定派「游騎兵」前往索馬里。8月30日,「游騎兵」抵達摩加迪沙後,先後6次單獨執行抓捕任務。
派往摩加迪沙的軍人都是美軍的精英:陸軍的特種部隊第七十五步兵團,也就是著名的「游騎兵」;海軍的「海豹」部隊第六隊;還有號稱「王牌中的王牌」的三角洲部隊。「三角洲」部隊成員都是從各特種部隊中挑選出來的經驗豐富的老兵。
這次任務的最高指揮官是「三角洲」部隊的負責人蓋瑞森將軍。前線指揮所設在一架負責空中指揮的直升機上,由湯姆·馬提斯中校指揮,地面部隊由蓋瑞哈瑞爾中校指揮。這架直升機配備有各式無線電裝置與地面部隊和基地指揮官聯絡,還具備無線電中繼能力,可讓基地指揮官直接與前線部隊取得聯系。另外,3架擁有先進紅外線與電視攝影機的0H—58D觀測直升機將進展情況實時地傳回指揮部。
1993年10月2日,「線人」報告,艾迪德的兩名高級助手———財務總管歐馬·沙朗和對外發言人蒙哈米·哈山·艾瓦出現在摩加迪沙奧林匹克飯店。10月3日,情報人員用無線電與「線人」反復核實後,美軍開始行動。
10月3日下午3時32分,進攻開始。「小鳥」和「黑鷹」直升機迅速從海岸附近的一個臨時機場起飛,地面護送車隊也隨即駛出兵營。先出發的兩架「小鳥」直升機在目標大樓南側狹窄的街道上著陸,第一批「三角洲」隊員跳下直升機,向大樓所在的院子里扔了幾顆煙幕彈,然後撞開一扇鐵門沖進院子。不等裡面開會的艾迪德分子反應過來,「三角洲」隊員從大樓後側的樓梯沖進房間,控制了局面。接著,他們把抓獲的24名索馬里俘虜趕到一樓,並用手銬把他們的手腕銬在一起,准備撤離。
美軍直升機遭火箭彈襲擊
戰鬥打響後,艾迪德的部隊用擴音器向索馬里人廣播:「出來為你的家園戰斗吧!」成千上萬的索馬里人從四面八方擁來,子彈從美國大兵的耳邊呼嘯而過。
這時,由丹尼·麥克尼特中校指揮的護送車隊已准時趕到目標大樓。由於一名叫布萊克伯恩的「游騎兵」從直升機上滑下時摔成重傷,麥克尼特決定,由史楚克中士指揮3輛「悍馬」車,先將布萊克伯恩送回基地,再用其餘的9輛「悍馬」車和卡車把索馬里俘虜連同「三角洲」隊員和「游騎兵」一起送出城。
史楚克只有24歲,是一個參加過海灣戰爭和在巴拿馬作過戰的老兵。他曾多次執行聯合國的人道運輸補給任務,對摩加迪沙的街道很熟悉。他用「悍馬」車護送布萊克伯恩回營,沿途遭到艾迪德派武裝分子的層層圍堵。他使出渾身解數,將布萊克伯恩安全地送回營地,但他的機槍手皮拉中彈身亡。
當後續輸送車隊裝載俘虜准備撤回時,一群又一群的索馬里人向美軍撲來,他們用AK—47步槍向美軍掃射;火箭彈拖著煙尾在空中飛舞;在各個主要路口,索馬里人燃燒輪胎,支起路障。擔負支援作戰的「黑鷹」直升機上的4名「三角洲」部隊的狙擊手,坐在彈葯箱上專挑拿武器的索馬里人射擊。但一個索馬里人倒下,旁邊的人迅速撿起武器繼續戰斗。激戰中,RPG—7火箭筒射手擊中了代號為「超級61的」黑鷹直升機。
從3架0H—58D觀測直升機傳回的影像上,最高指揮官蓋瑞森清楚地看到了「超級61」墜落的過程及人員掙扎的情形。他命令離墜機地點最近的「游騎兵」迅速前往救援。一架AH—6攻擊直升機很快在街道上降落,駕駛員拿著手槍一邊擊退接近的民眾,一邊沖出來協助墜機的倖存者將傷員運上直升機。沒多久,美軍惟一的一架搜救直升機「超級68」迅速飛向該地,搜救人員從繩索垂降下來。但沒過多久,這架直升機被子彈擊中,駕駛員勉強支撐著讓繩索上的搜救人員全部落地,然後成功迫降到摩加迪沙機場。地面上,一輛5噸的卡車在等待裝載部隊的過程中,被一發又一發的火箭彈打成碎片。這一連串的意外打亂了美軍的作戰計劃。為了解救倖存的「超級61號」直升機乘員,車隊必須先開到墜機地點搭載。他們在負責指揮的直升機的指引下行進。
「超級64」直升機駕駛員麥克·杜蘭特接到蓋瑞森的命令後,代替「超級61」在車隊上空盤旋,以火力壓制聚集成群的索馬里民兵。當「超級64」在空中盤旋了四五圈時,杜蘭特覺得直升機好像撞上了一道無形的巨牆。索馬里人用火箭彈擊中了這架直升機的尾翼。杜蘭特只好將直升機迫降到地面。
槍手趴在地上從婦女的胯下向美軍開火
原本要撤回基地的車隊接到命令,向「超級61」的墜機地點前進。這時,十幾名索馬里武裝民兵沿著與車隊平行的街道奔跑,趕在車隊的前頭尋覓隱蔽地點伏擊車隊,而沒有武裝的索馬里暴民成群結隊地跑向美軍為索馬里民兵當「擋箭牌」,索馬里槍手則利用人群向美軍射擊。一名槍手甚至利用3名婦女作掩護,趴在地上從婦女的胯下向美軍開火。此時,對特種部隊而言,整個摩加迪沙變成了人間地獄:街道上到處是路障,美軍雖然有直升機引導,但在似曾相識的街道上常常走錯路,而索馬里人則從街道兩旁對著馬路瘋狂射擊。
「超級64」上有兩名機員和兩名機長。杜蘭特用MP5自衛。高斐納駕駛著「超級62」在其上空盤旋,大批的民兵和暴民向「超級64」的墜機地點涌來,民兵接到的命令是活捉杜蘭特用於交換艾迪德的高級官員其他的可以消滅。「超級62」的黑鷹直升機上的兩名三角洲狙擊手蓋瑞戈登和藍迪休亞特自願前往「超級64」的墜機地點救助傷員,之後兩名狙擊手被蜂擁而至的民兵殺死,杜蘭特被俘。
擔負首批攻擊任務的大約160名「三角洲」隊員和「游騎兵」,有的躲在車里遭到索馬里人的四面圍攻,有的被分割包圍在從目標區到第一架直升機墜毀地點的各個狙擊地點。
夕陽西下時,美軍指揮官派「超級66」直升機為城中的部隊送去彈葯、飲水、血漿等必需品。「超級66」一降落,即遭到步槍和火箭筒的攻擊,機身多處被擊穿,但僥幸逃回了基地。
為援救身處危險中的特種隊員,美軍派出第十山地師一個滿編連。150名士兵乘坐9輛卡車和12輛「悍馬」車,在比爾·大衛中校的帶領下,從城外繞道趕到特種部隊的基地。晚上9時30分,由大多數「游騎兵」、所有的「三角洲」隊員和沒有受傷的空軍戰斗人員以及第十山地師的部隊組成了美軍救援部隊。深夜11時30分,救援車隊向城裡進發。由於處處有阻擊和路障,車隊像一個噴火的巨獸,一路攻擊前進,橫沖直撞,AH—6直升機在空中掩護。
救援車隊與在城中堅守的部隊會合。他們把傷員和屍體安置好,隨後將兩架毀壞的直升機炸掉。等救援部隊都上車後,倖免於難的「三角洲」部隊和「游騎兵」卻擠不上車。於是,他們一邊跑步一邊射擊,在槍林彈雨中跟著車隊。

結局
當美軍返回基地時,天已經快亮了。經過半天慘烈的戰斗,美軍死19人,被俘1人,傷70餘人,兩架直升機被擊落,3架被擊傷,數輛卡車和「悍馬」車被擊毀。這是越戰以來美軍所遭受的最為慘重的軍事失敗。
10月4日下午美國的電視屏幕反復出現了索馬里人用繩子在地上拖著一具美國特種作戰隊員的屍體遊街示眾的畫面,被俘的杜蘭特也上了電視。這件事上了世界各大報紙的頭版頭條,美國輿論更是一片嘩然,一致抨擊美國政府出兵索馬里。同時,國際上的批評也不絕於耳:英國前首相愛德華·希思說,聯合國不應成為美國軍事行動的保護傘;埃及外長穆薩表示,目前在索馬里發生的一切,將會給索馬里民族和解進程增加新的障礙;法國國防部長萊奧塔爾指責美國的所作所為超出了「人道主義使命」的范圍,變成了「不能容忍的對抗」;德國報刊稱,美國正在索馬里進行「一場骯臟的戰爭」。摩加迪沙之戰給美國政府當頭一棒,柯林頓最終認識到應該通過政治手段解決索馬里問題,因為幾個月的「圍剿」不但沒有抓到艾迪德,反而使艾迪德在索馬里更加得人心。10月5日,柯林頓從外地匆匆趕回華盛頓,召開關於索馬里局勢的緊急會議。10月7日,柯林頓在電視講話中,單方面規定了美國從索馬里撤軍的最後期限。美國政府還與艾迪德方面進行了秘密談判,雙方最後達成妥協:艾迪德交出飛行員杜蘭特和那具美軍士兵的屍體;美軍則釋放扣押的全部艾迪德的俘虜,不再把艾迪德派作為打擊目標。
1995年3月2日,最後一批聯合國維和部隊撤出摩加迪沙,這標志著歷時27個月、耗資20多億美元的維和行動以失敗告終。聯合國既未實現在索馬里組建一個民主政府的目標,也未實現各部族的和解,卻使100多名維和士兵和近萬名索馬里人喪生。
摩加迪沙之戰使美國視地面戰為畏途。無論是1998年對伊拉克實施的「沙漠之狐」行動,還是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美軍均採取非接觸作戰方式———空襲戰。這也許是美國人從此戰中得出的教訓。

G. 從焦作往返鄭州拼車有一個老兵車隊,誰知道老兵車隊的電話,能告訴我一下嗎

我有平安車隊的電話。

H. 電影《驚濤駭浪》觀後感

品味完一部作品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觀後感呢?以下是我整理的電影《驚濤駭浪》觀後感(通用11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電影《驚濤駭浪》觀後感 篇1

15日下午,我們支部的全體黨員聚集在多媒體室內,一同觀看了愛國主義題材的優秀電影——《驚濤駭浪》。全片看完後,給我留下了深刻的思索,而那顆因戰勝洪水勇士們而激動萬分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民院決堤啦!」,隨著一聲驚呼,沖天的巨浪翻滾著,怒吼著,鋪天蓋地地壓下來,肆意地撲向跌跌撞撞奔跑的人群,一輛輛軍車在濁浪狂濤的沖卷下傾倒翻滾,高樓頃刻間化為泡沫,一匹駿馬在巨浪中撕吼掙扎,綠野村莊變成一片白色汪洋……影片《驚濤駭浪》一開始就把我們帶入了這驚心動魄的場面中。這一切使人不自覺地聯想到1998年那曠古絕今的特大洪水,《驚濤駭浪》這一影片就是真實地譜寫了當年這曲軍民一心撼天動地的抗洪凱歌。

開闊的坡地上,數百輛沾滿泥漿的軍車整齊排列,數千名臉色黝黑、身著迷彩作戰服和橘紅色救生衣的官兵密集肅立,紋絲不動,惟有一面面軍旗在靜寂中迎風招展,形成威武肅殺之氣,讓人自然想起「大風起兮雲飛揚,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千古絕唱。在洪水猛獸面前,我們英勇的戰士,毫不畏懼,展現了新時代熱血男兒的軍人風采。

九江大堤決口,團長奉命戰士們前去抗洪,連續奮戰五天五夜,協助大部隊堵住了決口。九江群眾為戰士們送別,兩位抗美援朝的老戰士前去敬酒,當看到年輕戰士那一雙雙傷痕累累的血手,感慨到:「九十年代的兵也能打仗了,我們放心了。」 是啊,有了這群新時代最可愛的人,我們還有什麼放心不下的。他們在這場人與水的較量中,在與自然災害殊死搏鬥中表現出來的精神感天地,泣鬼神,在人民群眾的心目中樹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

以當年抗洪英雄李向群為原型塑造的英雄林為群,更是給我留下了無法磨滅的印象。他,一個富商的兒子,毅然放棄了養尊處優的生活,來到抗洪第一線。他在浩瀚的人潮中上下跑著,背運沙石,傷痕累累,跌倒無數次,腳步卻依然堅定。他已經連續幾天幾夜沒有睡覺了,人已累得達到了極限,最後倒下,閉上眼睛……年輕的勇士們用自己的死證明了一種偉大、一種現代青年同樣具備的英雄氣魄,看到這些,我也不禁淚如泉涌,在感動中洗刷著自己的靈魂。

看《驚濤駭浪》,心靈時時被這浪濤沖擊著,激盪著。在這肆虐的洪水面前,無論是將軍,還是士兵,是院士,還是農民,眾志成城,用自己的身軀和熱血匯成一沙一石,築起了一道永遠摧不垮的大堤。影片尾聲:江天一線處,一輪紅日徐徐升起,奔騰呼嘯的江水終於平靜下來,數百萬軍民渾身沾滿泥漿,在江堤上靜靜地睡了。孤兒小虎子迎著第一縷朝霞,在人築的長堤上蹣跚地走著,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是的,洪水帶給我們的災難已經成為過去,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再次證明了我們中華民族有著堅韌不拔的意志,任何的困難都壓不倒我們,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笑迎明天!

電影《驚濤駭浪》觀後感 篇2

為了使我們更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學校組織我們看了一場電影——《驚濤駭浪》。

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一九九八年,那場特大的百年不遇的洪災給人民帶來了許多災難,人民解放軍英勇抗洪的事情。在這部電影中,有許多感人的片斷,其中有一個我記憶深刻,是大洪水上來了,解放軍全體抗洪官兵都把生死置之度外,最後因水量太大,軍長准備讓人開著卡車過去堵住旋渦,大家都搶著去,最後一個年輕的戰士開著車,沖了過去,按照要求,快到水前時跳下了車,但位置不準確,還得再來一次,又一個人沖上去,同樣位置不準。最後一位首長為了把損失降到最低,開著卡車沖了過去,到預定位置他並沒有跳下去,而是沖到了水裡,終於把車堵到了旆渦上。也許是上天也被這一切感動了,那位首長並沒有犧牲,人們歡呼雀躍。看到這一場面,我不僅想起了我們的現實生活,在平時,遇到難做的事,同學們都推著不幹,更別說關繫到生命了。大掃除時,同學們人人都不願擦窗戶,因為隆冬時把手伸進涼水裡太冷了,而電影中的這位首長是用生命在做抵押呀,他都不怕,何況我們擦窗戶了?

電影《驚濤駭浪》對我很有啟發,它告訴我要不怕困難,戰勝困難,像電影中的解放軍叔叔學習。

電影《驚濤駭浪》觀後感 篇3

前幾年,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總能看見一塊公益廣告牌「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我明白那與1998年長江流域的特大洪水有關,和我們的人民子弟兵有關。之後,它被拆除了,我也把它淡忘了。

今日,學校組織我們去觀看了影片《驚濤駭浪》,讓我們又重溫了那一幅幅感人的真實的畫面,重溫了解放軍戰士和洪水搏鬥的場景。

人民子弟兵用自我的生命和鮮血來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我的眼睛濕潤了,我的心靈被震撼了,我為我們的民族、我們的時代有這樣的英雄而感到無比的驕傲!影片中抗洪戰士那一雙雙傷痕累累,沾滿鮮血的手是那樣讓人觸目驚心,平時能扛起幾十斤重的機槍,此刻卻連一碗酒都端不起,也正是這樣一雙雙不曾建立過豐功偉績的手,在那次抗洪搶險中築起了一道道堅不可摧的堤壩。還有那雙手的特寫鏡頭,我想每一位看過這部影片的觀眾必須會銘刻在心。當那雙冰冷的手即將停止顫動的一瞬間,有一個可愛的小生靈在戰士的手上蹦跳,這便是無畏的戰士生生不息的寫照,緊之後那雙沾滿泥漿的手便再也不能動了。這動與靜、生與死構成的畫面讓人痛心不已。在生死存亡的關頭,有多少雙堅定有力的手把嚎啕大哭的嬰兒送上堤岸,又有多少雙洋溢著期望的手把堵缺口的沙包投入江中,正是這一雙雙手,托起了、守護了、保護了神州大地上這條叫作長江的河流。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我們的抗洪戰士嚴防死守洪魔的侵入,水力學家誓死與自我設計建造的分洪水電站共存亡,他們共有的是什麼是一顆職責心,一顆戰勝洪水的心,這在抗洪中顯得尤為重要,有了職責心,團結心的軍隊堅不可摧,永遠都不會被打敗,這也許對朴實的戰士認為那隻是微不足道的職責。抗洪搶險彷彿是昨日的一幕出此刻了我們眼前,而我們更多的看到的是一些無名英雄在我們這個民族危難時刻的挺身而出與默默奉獻。大家都還記得幾年前的「非典」吧!因為它的突然襲擊使聖潔的白衣天使義無反顧,奮不顧身地出此刻了人民最需要他們的地方,是他們救了人民,是他們使我們懂得了生命的尊嚴,他們同樣也是最可愛的人,是這個時代的英雄,更是永遠的英雄。在他們身上體現的是非凡的勇氣。時代雖然在變,而永遠不變的是我們這些最可愛的人,正是有了這些人,在一次又一次與自然的抗衡中我們贏了,贏得理所當然,贏得當之無愧!

看了《驚濤駭浪》這部電影,霎時間,我明白了:如果沒有團結一心,那麼再簡單的事情也會變得很困難,因為你失去了別人的支持,失去了別人的幫忙,失去了別人給你的信心,給你的關懷……在日常生活中,必須要多為他人著想,為團體的利益著想,盡心盡力為團體、為他人做些有意義的事,那麼,將擁有更加完美的明天!

電影《驚濤駭浪》觀後感 篇4

記得在影片中張軍長說過「抗災就是戰爭」,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他們的斗爭對象是狂暴的洪水和無數中國同胞的生命。影片中有幾個畫面記憶個性清楚,一位首長為拯救一個困在水中的農民瞬間被洪水淹沒,同在救援被放在樹上的小虎子的小兵林為群看到之後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消失在混沌的漩渦之中,一邊是可敬的首長,一邊是亟待援助的兒童,在那一刻林為群的心中是多麼難以抉擇啊!可是他還是履行了一個軍人的職責,「一切以百姓為重」,這就應是每一個人民解放軍和中共黨員的使命啊!

還記得第一次洪峰消退後抗美援朝老兵向戰士們敬酒時的情景,看著一雙雙纏著紗布、紅腫不堪的手,那位老者用顫抖的聲音說道:「你們的手搬動了千斤重的大石塊,如今卻舉不起一個酒杯。」看到那裡,他們冒著瓢潑大雨在江中打樁、扛水泥、搬鋼筋的畫面又映入眼簾。沒有這一雙雙磨破皮的手,沒有他們在危難中的激流勇進,重建家園的信心從哪裡取得呢他們堅忍不拔的精神不光拯救了受災群眾的生命,更給了他們重新開始的期望和擊敗困難的信心。

影片的獨特之處是用一批年輕人來代表和展現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富家獨子林為群、軍人家庭出生的張子偉,以及農民兒子常勝,他們懷著滿腔熱情和對國家對人民的高度職責感用心投入到抗洪救災的緊急任務當中。值得矚目的還有那批江漢大學的大學生,其中領頭的女研究生何曉茹的果斷英勇真正顯示了「巾幗不讓須眉」。毛澤東主席曾說過「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這種精神不僅僅僅只存在於革命戰爭時期,在和平年代我們依然沒有丟失這種民族精神。他們只是「五星紅旗的一角」,在影片背後,在我們生活的幸福年代,還有千千萬萬和他們一樣在祖國遇難的時候勇敢奔赴前線的中國青年。

98特大洪災發生的時候我才上一年級,對那個年代的記憶其實是很模糊的,甚至能夠說沒有。可是《驚濤駭浪》里德故事對我來說並不陌生,它讓我記起了近幾年我們遭受的自然災害。2005年非典、2008年的雪災、512汶川特大級地震、去年的西南乾旱,以及前不久發生的玉樹地震和泥石流,一次次的特大災害考驗著中華民族的毅力和中共領導人的意志,可是事實證明我們堅強地挺過來了。此外,奧運會、世博會等一次次輝煌成果還證明中國人民是不會被輕易打倒的,年青一代也不會在安逸的生活中磨滅意志,我們活躍在奧運、世博的志願崗位上,我們緊跟時代步伐,用個性的生活方式刷新對祖國的熱愛。在偏遠的山村,有無私奉獻的年輕支教教師;在喧鬧的都市,有為事業奮力打拚的創業者。在社會的各個角落都有我們默默奮斗的足跡,當某一天國家需要我們了,我們必須會義不容辭走上戰場,並且有無數人前赴後繼。

想起了最終的場景,我們最終迎來了勝利的曙光,可是無數人犧牲了自我寶貴的生命,無數個家庭將承受失去親人、失去家園的重創。似乎第一次真正感受到那首專門寫給98抗洪的戰士們的歌曲的含義,「泥巴裹滿褲腿,汗水濕透衣被,我不明白你是誰,我卻明白你為了誰,望斷天涯,不知戰友何時歸」這首軍歌唱出多少對人民解放軍的感激之情和對軍魂的懷念啊!滾滾長江東逝水,卻永遠沖刷不掉英雄烙印在人們心目中的光輝形象,正如臧克家先生所說「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如今,那場驚濤駭浪已經退去,可是那些光輝形象將永垂不朽。我將牢記新世紀青年的使命,在國家遇到驚濤駭浪時敢於挺身而出,讓愛國愛民、萬眾一心、眾志成誠的民族精神薪火相傳。

電影《驚濤駭浪》觀後感 篇5

星期四,我們全班觀看了一部感人肺腑的電影,「驚濤駭浪」。

在影片中,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斗,在這個戰場上,新時代的人民子弟兵充分展示了中國軍人無私的奉獻和大無畏的精神。他們應對的不是敵人,而是喜怒無常的特大洪水。它隨時會吞噬面前的每一個村莊,當然也包括這些戰士的生命。可是在他們的臉上,我完全看不到畏懼,他們就像人民的守護神,頑強地屹立在危險面前,他們用血肉之軀築起了萬里長城,將一切危及國家和人民生命及財產的洪水猛獸牢牢地擋在了外面。

記得有個場景很感人,一個從小父母都被洪水奪去生命的戰士在發現管涌時,先是用玉米去堵,可根本無濟於事。於是,他竟奮然不顧自我的生命潛下水去堵住了管涌。這是為什麼呢正因他明白,管涌一旦擴大,千千萬萬的人將妻離子散、無家可歸。於是,他獻出了自我的生命,為千千萬萬老百姓逃過了一劫。

有一個億萬富翁的兒子在入黨後的第七天心臟衰竭而死,他幾乎是沒日沒夜地干,搬石頭,背黃沙,手掌已經血肉模糊了,身上也全是傷,他完全能夠坐一會兒,歇一下,可是他沒有。看到險情他不顧一切的撲上去,他的犧牲展示了黨員為國為民無私奉獻的精神。他犧牲後悲痛無比的父親居然替代他走上了大堤,說要完成他為完成的任務。這一幕真實地重現了當時的情景。年邁的父親話語朴實卻打動了在場的所有人。

這一幕幕深深震撼著我。在抗洪的戰士中,有的只比我們大七八歲。他們的人生是充實的,是多彩的,是亮麗的,是無悔的,更是有價值的。我們需要向他們學習。既然抗洪這么苦的事情他們都去做,何況我們只需要在教室里認真讀書,當我們認為學習任務重而苦惱時,就想一想他們吧。我們也就應學習他們舍己為人、無私奉獻、不為艱險的精神。

電影《驚濤駭浪》觀後感 篇6

不論什麼東西都有兩面性,大自然也不例外。大自然給我們帶來了鳥語花香、綠樹成陰、歡聲笑語,可大自然同進也給人們帶來了洪災、沙塵暴和地震等等。這些給人們帶來了無窮無盡的災難和無法挽回的痛苦。

今日午時的最終一節課,教師說給我們看一場電影,同學們都高興得手舞足蹈。那是發生在一九九八年的特大洪災,洪水在長江、松花江、嫩江等地區突然暴發。抗災搶險的部隊同時接到命令—不惜一切保證人民群眾的安全。這其中有一位戰士叫虎子,他的奶奶就住在長江附近,他的奶奶是一位盲人。虎子也奮不顧身參加了這次搶險,他和他的盲奶奶約定,他每拉一車沙石就按三聲喇叭,奶奶就用玉米棵給他記著,同時奶奶也就明白虎子是安全的。抗洪的第二天松花江告急,水位突然上漲,虎子一天拉了三百二十一車沙石,整整拉了四天四夜沒合眼。這得有多大的毅志力才能完成啊。這途中他無數次差點因為疲倦而想去休息,可他一但想到自我如果少拉一車沙石,民眾有可能就多一分危險,一想到那裡虎子就重新打起精神繼續開車。

可是杯具這么快就降臨在了虎子身上,在松花江回到長江的路上,虎子發現江面上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漩渦,身為一名老兵他深知,如果不把從內部堵住口子,那將會造成無法估計的損失。他不顧一切地跳下江,可裝沙石的袋子使他快速地沉到了水底。他拼盡全力堵住了口子,可虎子卻再也沒有上來。此刻教室里鴉雀無聲,我也不禁滿面淚水。

虎子的盲奶奶還一向在等三聲喇叭響,虎子的遺體被送回來了,到村口的時候,幾十輛重卡同時按下了三聲喇叭,奶奶雖然眼睛看不見,但她心裡明白自我的孫子已經犧牲了。可她並沒有哭,她明白孫子是為了保護大家而犧牲的。

緊之後長江出出了最高水位,即使是堤壩也抵擋不住了,中國人發解放軍戰士們絕然地手拉手,構成了一排人牆,在應對聲勢浩大的洪水時,絲毫沒有後退半步。他們是最勇敢的,也是最令人敬畏的。

在慶功的時候,有兩位抗美援朝的老兵敬戰士們酒,當看到戰士們的手的時候不禁老淚縱橫。那一雙雙手全部都包滿了紗布,並且腫得連手指都分不開了,根本就拿不住酒杯。「這雙手搬得起幾十斤重的石頭,卻拿不住這不到半斤的酒杯」。

這其中還有許許多多的不知名的戰士,為了保護群眾而獻出了自我的生命。當電影結束的時候,我看到同學們的眼睛都是濕潤的。

我認為我自我在平時的學習中,缺少了戰士般的堅強毅力,在此我發自內心地向那些老兵致敬!

電影《驚濤駭浪》觀後感 篇7

這天,我看了《驚濤駭浪》這部影片,讓我想起了1998年的那場驚心動魄的大洪水,那一幅幅感人的真實畫面、解放軍戰士和洪水搏鬥的感人場景在我的腦海里久久回盪。

我永遠也不會忘記影片中抗洪戰士那一雙雙傷痕累累、沾滿鮮血的手。它們是那樣觸目驚心、使人心酸!那一雙雙手平時能扛起幾十斤重的機槍,而此刻卻連一碗酒都端不起了,也正是這樣一雙雙不曾立過大功的手在那次抗洪搶險中為人民築起了一道道的堅不可摧的堤壩!一位戰士,正因在抗洪中勞累過度,耗盡了自我的最終一絲力氣。在鏡頭上,一隻青蛙輕輕地蹦上那戰士的手臂。他似乎感覺到了什麼,毫無氣力地睜開雙眼,望瞭望那個可愛的小生靈,最終他帶著對這個世界的無限留戀閉上了他那年輕的雙眼。這動與靜、生與死構成的畫面讓人痛心疾首。在生死存亡的關頭,有多少雙堅定有力的手把嚎啕大哭的嬰兒送上堤岸,又有多少雙洋溢著期望的手把堵缺口的沙包投入江中,正是這一雙雙手,守護、保衛了神州大地上這條叫作長江的河流。

一位老奶奶在一次大洪水中失去了她所有的親人,僅有一個小孫子與他相依為命,她那雙眼睛是因思念親人而哭瞎的!孫子長大後當了一名抗洪戰士,他每次飄過家門的時候,總會按三聲喇叭,這時,他的奶奶就明白她孫子回來了。一次,那位戰士在運沙子的途中看見河堤上出現了一個洞,有很多水從那兒湧出來,而江邊卻有一個大大的旋渦。他立刻讓他的戰友去報告連長,而自我隻身去把洞堵住。可是,要堵住洞談何容易,務必得從旋渦口開始堵,他便立刻把一袋袋沙子倒入江中,在倒了幾包沙子後,他便抱著沙子一齊跳入了江水中。當戰友帶著連長來的時候,他已經被吸在江底了。洪水結束後,一個軍團的人帶著他的遺體回到了他的家,他們按了一次喇叭,他的奶奶卻沒有感到孫子回來了,當整個車隊一齊按喇叭時,他的奶奶一切都明白了。

電影《驚濤駭浪》觀後感 篇8

「在沒有硝煙的日子裡,當兵的人在哪裡。撲滅大火見到你,驚濤中又見到你……」這首歌唱遍了大江南北,這首歌感動了無數華夏兒女,這首歌就是《當兵的人在哪裡》。它那感人肺腑的旋律讓所有中國人都回到了1998年那個難忘的夏天,那場沒有硝煙的戰斗——大江保衛戰。昨天觀看了電影《驚濤駭浪》,讓我們對抗洪戰士的敬意又深了一層。

電影《驚濤駭浪》故事背景是在1998年遭遇百年不遇特大洪水的長江中游某城市。他所講述的就是那群最可愛的人與水魔的搏鬥過程,上到軍長,下到士兵,與黨中央緊密一心,軍民團結,最終經受住了洪水的考驗。影片以宏大的場面、真實的場景和數字特技,形象地再現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沒有硝煙的戰爭。

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奪去了許多解放軍戰士的生命,有的因到水中救人被木頭擊暈隨水而去,有的身扛沙袋跳入水中要堵管涌,卻被水吸在漏洞里淹死,更有的因為接連幾天幾夜奮戰在大堤上,最終疲勞過度而心肌猝死……幾個劫後餘生的災民想給戰士們敬酒,可這些在大風大浪中扛過沙袋的戰士們卻連舉起酒杯的氣力也沒有了,再看,呈現眼前的卻是那一雙雙烏黑、潰爛、纏滿紗布的手……他們用行動給我們證明了他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新時代的軍人依舊保持中國軍人獨有的風采。

江澤民同志在抗洪最關鍵時刻親臨大堤視察、慰問、講話,軍民鬥志受到了極大鼓舞;億萬富翁林同生將兒子犧牲的撫恤金轉給孤兒小虎子,還毅然穿上兒子的軍裝,到抗洪前線父承子業,並在生死牌上莊重地寫下了自己的名字;盲奶奶懷著對子弟兵真摯的愛加入到歡迎子弟兵的`行列;魏婆婆用記玉米粒的方法鼓勵開車的孫子多拉快跑;軍長張子明對提出轉業的兒子給予嚴厲的批評;總工程師韓盛元對兒子守堤失誤進行怒斥。他們都是把祖國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抗洪作為壓倒一切的頭等大事,舍小家,為大家,把中華民族的精神注滿了江河,播遍了大地。看電影時,我們流下的是感動的淚水,體會的是民族的自豪,激起的是奮進的慾望,認識的是人生的真諦,留在心中的是責任感和使命感。

在這場百年不遇的洪澇災害中,英勇的抗洪戰士立下了赫赫戰功,顯示了人民子弟錚錚鐵漢的本色。他們英勇無畏,他們捨生忘死,為了人民的利益,為了國家的財產,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動人樂章;他們的壯舉都將銘刻在共和國的歷史上。有一首歌,歌中唱道:泥巴裹滿褲腿,汗水濕透衣服。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滿腔熱血,唱出青春無悔;望穿天涯,不知戰友何歸……」是的,抗洪戰士是我們心中的楷模,也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我們還年青。那些在抗洪中犧牲的、立下功勛的英雄中,有很多就是我們可比同齡的年青人。他們的人生是充實的,是多彩的,是亮麗的,是無悔的,更是有價值的。我們需要向他們學習。我們更要把抗洪精神進一步發揚光大,用抗洪精神去攀書山、游學海,學科學、練本領,為事業、為祖國、為民族多作貢獻,用實際貢獻譜寫出美好的故事、燦爛的青春和壯麗的年華,讓時代的民族精神和英雄本色更加昂揚向上!

電影《驚濤駭浪》觀後感 篇9

今天,我們學校組織同學們去天山電影院看電影,電影的名字叫作《驚濤駭浪》。

電影講述的是解放軍們英勇頑強地與洪水搏鬥,最終戰勝了洪水的故事。電影的情節非常感人,當猛烈的洪水肆無忌憚地向人們撲來時,人們措手不及,頓時,大家亂作一團,哭的哭逃的逃……偉大的解放軍戰士們,為了阻止洪水的前進,用自己的身軀保衛著群眾們的生命財產,他們扛著一袋袋玉米,一塊塊岩石向洪水中扔去。看!他們的手傷痕累累,已經滿是血泡,可他們沒有放棄,仍然聽從命令,奮戰在抗洪第一線上。他們是真正的男子漢,更是一塊塊會說話的鋼板!電影中令我最感動的是,眼看著洪水即將無情地沖上河堤,解放軍叔叔們奮不顧身,開著卡車沖進洪水,試圖以此來擋住洪水。啊!他們是冒著生命危險來保護我們的家園啊!可能上天也被他們的精神所感動,洪水竟然被卡車止住了,解放軍們一陣歡呼,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看到這里,同學們也被這一幕深深地打動了,很多同學都留下了感動的淚水。

看了《驚濤駭浪》這部電影,我想對解放軍叔叔說:「解放軍叔叔,謝謝您們,您們是世界上最可愛的人,向您們致敬!」

電影《驚濤駭浪》觀後感 篇10

今天上午,我看了一部電影。名字叫驚濤駭浪,是一部非常好看的電影,而且很感人,是1998年抗洪實事。

1998年長江,嫩江,松花江,因受到強降雨的影響,發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長江部分地區淹沒了許多村莊。軍長張子民帶領他的部隊,來到了嫩江,松花江,用沙袋擋住洪水,當嫩江,松花江的情況可以控制後,他們又來到了長江。長江的洪水最大,但解放軍只能用同樣的方法來抗洪,很多人因為背沙袋而累死,而且所有解放軍的手都受傷了,腫了,那場景讓人看了,特別心酸。其中有一個兵叫常勝,是開運兵車的,有一次,他把車開到長江的某個地方,發現有漩渦,立刻用刀劃開一袋玉米,去堵漩渦,自己也掉進了水裡,被同事找到的時侯,已經去世了。

看完後,我很感動,這些為了人民,自己不怕犧牲的戰士太偉大了!他們為了不讓群眾受災,卻犧牲自己的生命,我向他們致敬!

電影《驚濤駭浪》觀後感 篇11

今天,我們全校師生來到工人文化宮,觀看《驚濤駭浪》這部影片。影片中的無論哪個人,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無數抗洪英雄把生死置之度外,站在抗洪第一線,保護村民熱愛祖國的場面,更令我難忘。影片中,長江流域發洪水,可是百年難遇的,無數老百姓都參加了抗洪活動,大家一個接一個搬石頭,築堤壩,無論是新兵老兵,都乾的緊然有序,忙得不亦樂乎。洪水爆發了,沖垮了堤壩,團長為了保全村民和無數抗洪戰士的性命,派兩位連長,用軍車來阻止洪魔,第一輛車子飛快的向水中駛去,正在這時,連長從車中跳了出來,車「飛」入了水中第二輛,第三輛車陸續駛入水中,在第四輛車正要駛入水中時,連長沒有跳出來,與車一同掉入水中,車子阻擋住了洪魔,連長也福大命大沒死,經過抗洪戰士日夜熬戰,終於征服了洪魔,取得了勝利。

一開始,我望著那些新兵,心想:這些新兵,初來乍到,一定會越幫越忙的,可誰知,新兵與老兵一樣,心中只有一個目的:為國效力。無數村民被將要來臨的洪水威脅著,可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祖國各地得知長江發洪水,立即行動起來,捐錢,捐物,為遠在八方的災民排憂解難,獻出了自己的一份愛,雖然有無數戰士在保衛祖國,挽救祖國財產和花朵時不幸犧牲,但是他們死得光榮,他們熱愛祖國的新永遠都記在我們後一代的心中,影片結束了,我心中熱血沸騰,心想:我也要象抗洪戰戰士們學習,熱愛祖國,長大為國效力。

在回家的路上,我又想起了很多......

I. 害死張自忠的橫山武彥到底是幾幾年死!

1943年3月18日在湖北省當陽縣被國民黨軍隊擊斃,追贈陸軍中將。

橫山武彥(1892—1943),日本廣島縣人。1913年5月26日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第25期步兵科,同年12月23日授予步兵少尉軍銜。1938年7月20日任獨立步兵第2大隊長(駐蒙兵團、獨立混成第2旅團)。

1939年3月9日晉升步兵大佐,同年8月1日任步兵第231聯隊長(第11軍、第39師團、第39步兵團)。1941年3月1日任東部軍司令部附(東京帝國大學軍事教官)。1943年8月2日晉升陸軍少將,任步兵第62旅團長(第13軍、第70師團)。

(9)天津市老兵車隊電話是多少擴展閱讀:

橫山武彥率部在當陽、荊門、遠安,犯下滔天大罪,激起我抗日軍民憤慨,決意刀刃橫山武彥。

1943年3月17日,駐守在遠安洋坪的第33集團軍179師師長何基灃接到新四軍五師絕密情報,橫山武彥將由當陽到荊門黃家集巡視防務,查看黃家集機場修建情況。何基灃決意利用這一天賜良機,手刃橫山武彥。經過周密部署,何基灃決定將埋葬橫山武彥的墳場布在大林堡火石淌。大林堡火石淌屬今當陽市淯溪鎮廖家埡村,春秋初期楚國的軍事要塞,歷來兵家必爭之地,山高林密,路狹人稀,是伏擊的最佳之地。

何基灃遂令179師537團3營排長陳雲龍帶2個班,趕赴遠安關口埡(今茅坪場關口村)與駐守在關口埡的遠當自衛隊馮國平部取得聯系。馮國平派中隊長丁建中率一中隊人馬與陳雲龍共同設伏。

遠安關口埡與大林堡只有60華里,大林堡又系古襄宜大道必經之地。且遠當自衛隊多為本地人,熟悉環境,撤退容易。

1943年3月18日凌晨,陳雲龍與丁建中部趕到伏擊區靜候瓮中捉鱉。

狂妄的橫山武彥率一小馬隊,騎著高頭大馬,從當陽出發,至傍晚才進入伏擊區。

當橫山武彥進入陳雲龍的眼簾,想起被他殺害的總司令張自忠將軍,想起被他這個戰爭惡魔殘殺的荊當遠父老鄉親,怒火中燒,命令輕重武器一起開火,復仇的子彈在日軍中開花。日本鬼子一個個倒下,子彈擊中橫山武彥上胸。陳雲龍又令重炮手雷飛虎一炮出膛,炸得日寇血肉橫飛,橫山武彥這個不可一世的戰爭罪犯命喪在當陽淯溪大林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