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津濱海新區發達嗎
相當發達,在2012年還是在2013的時候,濱海新區創造的生產總值已超過了上海的浦東新區,躍居全國首位。。。當然濱海新區也分地方,塘沽是最發達的,今年塘沽自貿區建設完成以後,塘沽就更厲害了。。。
2. 為什麼說濱海新區是天津人自己勒緊褲腰帶發展起來的
天津濱海新區
許多人對天津有嚴重的誤解。例如,他們對天津濱海新區的理解假設濱海新區是國家成就和政策的結果。這不客觀!許多人認為濱海新區就像浦東和深圳一樣。這個國家選擇了一個好地方,然後發展了它。
2.天津濱海新區的建設、發展與開放
對外開放有利於實施國家區域協調,總體發展戰略。
3.天津濱海新區的建設、發展與開放
對外開放有利於探索新時期的區域發展。
一種新的展覽模式。
角色:
1.濱海新區的建設和發展應充當入口。
2、濱海新區的建設和發展,為區域經濟發展輻射帶動的作用。
3.濱海新區的建設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核心載體的作用。
4、濱海新區的建設和發展,新技術行業在提供基礎設施支持方面發揮著作用。持有的角色。
5.濱海新區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交通的基本支撐功能。
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濱海新區此次大規模整合的原因正是各個行政區劃各自為政,互相爭搶項目,為了GDP,互相重復建設,從側面反映了政府行為獨大而民間動員缺失的窘境,說明了濱海新區並沒有從真正意義上使這座城市獲得新生。
天津,路很長,濱海新區的整合不值得歡呼,恰恰相反,需要每一個真正關心這座城市前途命運的人認真反思。
3. 天津濱海新區怎麼樣
天津濱海新區,位於天津市的東部臨海地區,由天津港、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保稅區、原塘沽、漢沽、大港三個管委會和東麗、津南區的一部分組成。天津濱海新區是全國惟一聚集了港口、國家級開發區、保稅區、海洋高新技術開發區、出口加工區、區港聯動運作區和大型工業基地的地區,具有體制創新優勢。自1984年改革開放以來,這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經濟快速增長,外資大量進入,成為中國北方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 天津濱海新區是東北亞地區通往歐亞大陸橋距離最近的起點,是從太平洋彼岸到歐亞內陸的主要陸路通道,也是華北、西北以至於中亞地區最重要、最便捷的海上通道。無疑,天津濱海新區具有啟東開西、承外接內,輻射華北、西北、東北亞、中亞的強大戰略功能。 很好的
4. 天津濱海新區怎麼樣
天津市濱海新區位於天津東部沿海,面積2270平方公里,海岸線153公里,常駐人口243萬。該新區緊緊依託北京、天津兩大直轄市,擁有中國最大的人工港、最具潛力的消費市場和最完善的城市配套設施。憑借著得天獨厚的資源,濱海新區已成為先進製造業產業區、濱海旅遊區等著名的功能區。
從發展角度來說,我覺得濱海新區還是很不錯的。
無論是就業,還是擇業都是挺好的,機會也很多,但是就是現在人才比較少。
5. 天津濱海新區發展經濟的區位優勢有哪些
濱海新區地處當今世界經濟發展最活躍的東北亞地區的中心地帶和歐亞大陸橋的東起點,是中國與蒙古共和國簽約的出海口岸,也是哈薩克等內陸國家可利用的出海口,擁有「三北」遼闊的輻射空間。
6. 北方有了北京這個全國GDP第二的城市為什麼還要建設天津濱海新區
天津作為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和商業文化中心,是環渤海地區經濟持續發展(尤其是北京)發展的外在動力,通過發揮天津的特殊地理優勢和已經成熟的城市建設規劃,有利於拉動我國在環渤海地區發展製造出口加工業,金融,國際貿易,為今後實現真正的環渤海城市經濟一體化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也有效地為其它沿海經濟開發區提供實際經驗
7. 天津濱海新區怎麼樣
濱海新區位於天津市的東部臨海地區,由天津港、開發區、保稅區三個功能去及塘沽、漢沽、大港三個行政區組成,面積2270平方公里、2005年常住人口140萬人。改革開放以來,這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經濟快速增長,外資大量進入,成為中國北方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 1986年8月21日,小平同志在視察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時指出:「你們在港口和城市之間有這么多荒地,這是個很大的優勢,我看你們潛力很大,可以膽子大點,發展快點」,並題詞 「開發區大有希望」。 為落實小平同志指示,天津市在總結開發區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於1994年市人大十二屆二次會議上提出「用十年左右的時間基本建成濱海新區」的階段性目標。其基本構想是,以天津港、開發區、保稅區為骨架,現代工業為基礎,外向型經濟為主導,商貿、金融、旅遊競相發展,形成基礎設施配套、服務功能齊全、面向新世紀的高度開放的現代化經濟新區。 十年來,濱海新區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主動與國際經濟接軌,不斷完善投資條件,力爭創造一流的投資環境。經濟保持了持續快速發展。地區生產總值由1994年的112.4億元上升到2005年的1608.6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9.8%。十年累計固定資產投資3364億元,其中基礎設施建設投資524億元。外貿出口由1994年的5億美元,增長到2005年的184.69億美元,增長34.8倍。工業總產值由1994年的213億元上升到2005年的3996.73億元。十年累計批准三資企業項目6300多個,累計實際利用外資187億美元,世界500強企業有70多家在新區投資。新區已成為外商投資匯報率最高的地區之一。 經過十年不懈努力,昔日的荒灘如今已初步建成了以外向型為主的經濟新區。形成了電子通訊、石油開采與加工、海洋化工、現代冶金、機械製造、生物制葯、食品加工等七大主導產業。建立起多層次科技創新體系和科技人才創業基地,一大批國際知名的企業落戶新區,一棟棟的高樓和工廠不斷建成,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正在迅速完善,一個現代化海濱城市的面貌正在展現。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新區對外輻射和服務功能也不斷增強。2005年,天津濱海新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93.31億元,增長22.6%,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422.99億元,可比增長34.1%,天津港2005年完成貨物吞吐量2.4億噸,完成集裝箱吞吐量480萬標箱,近70%的貨物和60%的集裝箱來自全國各地。新區與國內各省市共簽定經濟合作協議2000項,吸引投資200多億元。上千家企業為新區產業直接配套。濱海新區產業傳遞、對外服務和輻射功能日益增強,與周邊地區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格局已經形成。
1.區位優勢:濱海新區地處當今世界經濟發展最活躍的東北亞地區的中心地帶和歐亞大陸橋的東起點,是中國與蒙古共和國簽約的出海口岸,也是哈薩克等內陸國家可利用的出海口,擁有「三北」遼闊的輻射空間。 2.交通優勢:濱海新區海、陸、空立體交通網路發達,是連接海內外、輻射「三北」的重要樞紐。同時擁有躋身世界20強深水大港的天津港,是中西部重要的海上大通道。濱海國際機場是我國重要的干線機場和北方航空貨運中心。 3、資源優勢:在濱海地區有1199平方公里可供開發建設的荒地、灘塗和少量低產農田。渤海海域石油資源總量98億噸,其中已探明石油地質儲量32億噸、天然氣近2000億立方米。 4.工業基礎優勢:濱海新區是我國重要的石油開采與加工基地。電子信息業名列全國前茅。海洋化工歷史悠久,生產規模和產品質量世界知名、全國領先。石油套管產量躋身世界四強。 5.體制創新優勢:濱海新區擁有國家級開發區、保稅區、海洋高新區、出口加工區等一批功能經濟區,已經建立了適應經濟快速發展的政府管理體制和與世界經濟接軌的市場經濟運行機制,在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培養了一批掌握國際先進技術和通曉現代管理的外向型人才
8. 如何認識天津濱海新區 如何理解300字
天津濱海新區包括塘沽區、漢沽區、大港區三個行政區和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港保稅區、天津港區以及東麗區、津南區的部分區域,規劃面積2270平方公里。經過十多年的開發建設,天津濱海新區已經具備了進一步加快發展的條件和基礎。
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有利於提升京津冀及環渤海地區的國際競爭力。天津濱海新區位於環渤海地區的中心位置,內陸腹地廣闊,區位優勢明顯,產業基礎雄厚,增長潛力巨大,是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窗口。推進天津濱海新區的開發開放,促進這一地區加快發展,可以有效地提升京津冀和環渤海地區的對外開放水平,使這一地區更好地融入國際經濟,釋放潛能,增強競爭力。
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有利於實施全國區域協調發展總體戰略。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天津濱海新區的綜合實力不斷增強,服務功能進一步完善,是繼深圳經濟特區、浦東新區之後,又一帶動區域發展的新的經濟增長極。天津濱海新區的開發開放,有利於促進我國東部地區率先實現現代化,從而帶動中西部地區,特別是「三北」地區發展,形成東中西互動、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區域協調發展格局。
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有利於探索新時期區域發展的新模式。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形勢下,把握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特點,用新的思路和發展模式推進天津濱海新區的開發開放,有利於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走出一條區域創新發展的路子。
9. 天津濱海新區好嗎
濱海新區位於天津市的東部臨海地區,由天津港、開發區、保稅區及塘沽、漢沽、大港三個行政區組成,面積2270平方公里、人口107萬。濱海新區擁有獨特的區位優勢,位於京津城市帶和環渤海灣城市帶的交匯點,擁有「三北」遼闊的輻射空間,地處東北亞中心,是亞歐大陸橋最近的起點,也是中國與蒙古共和國簽約的出海口岸,還是哈薩克等內陸國家可利用的出海口。
10. 天津濱海新區的發展有什麼優勢條件
CBD,中心商務區,
京津冀發展圈中心
臨海,港口交通、旅遊、貿易豐富
中央計劃將北京建設成政治中心,經濟中心向天津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