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商住房與住宅房的區別稅收是什麼
1、稅收不同:商住房是商業用水,商業用電,不通燃氣。商業用房是指用於商業、工業、旅遊、辦公、經營活動的房屋。交易契稅、物業、水電等等的價格商用都要比民用貴了不少。住宅契稅是房屋總價的1.5%,而商住樓是3%。還有,如果是按揭貸款的,利息不同,商住樓要高1%左右的利息,每個月要多交利息費用。商業用地(商住樓)全額按最高標准征稅,而住宅有很多稅費優惠。
2、產權年限不同:因為商住樓屬於經營性用地,所遇不能享受「住宅用地土地使用年限為70年」的規定,只能擁有50年的土地使用權,土地使用年限屆滿之後可以向國家申請延長。純住宅70年產權,繳納一定費用,到期後自動續期。
普通住房和商住房拆遷補償
按照國務院《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規定的補償安置方式上看不大,都是貨幣補償和產權調換這兩種方式。但在拆遷評估的評估方法上存在差異。住宅房屋一般採用市場比較法進行估價,商用店鋪由於缺乏同一區域位置出售的可比照案例,多採用現行收益法進行估價。
不同的估價方法和估價策略最終將會影響到價值量存在很大的差異,反映到補償價格上營業用房單位面積的補償價格遠遠高於住宅用途房屋。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商住房、網路-住房、人民網-買二手商住房和住宅 四大差別不可忽略
❷ 商住房買賣要交多少稅
法律分析:1、營業稅。繳納的標準是房屋出售總價的百分之五點五繳納。房屋產權的年限達到五年的,可以免徵這一部分的稅收。
2、個人所得稅。個人以及單位出售的房屋產權證取得時間滿足5年以上的標准可以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房屋產權證取得的時間在5年以下的標准就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繳納的標準是房屋出售總價的百分之一。也可以是房屋現在出售的總價減去初購房屋時的總價的差額的百分之二十繳納。
3、印花稅。這一部分的繳納是由買賣雙方各自繳納的,繳納的標准一樣,都是房屋總價的0.05%。
4、土地稅。房屋產權年限達到五年的標準的,不交納土地稅。沒有達到標准年限的繳納的標准時房屋總價的百分之一。另外如果是二手房交易在中介進行的,還需要繳納中介費,費用標準是房屋總價的2%至3%不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按納稅年度合並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取得前款第一項至第四項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納稅人取得前款第五項至第九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分別計算個人所得稅。
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表附後);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第四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免徵個人所得稅:
(一)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部委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以上單位,以及外國組織、國際組織頒發的科學、教育、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獎金;
(二)國債和國家發行的金融債券利息;
(三)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的補貼、津貼;
(四)福利費、撫恤金、救濟金;
(五)保險賠款;
(六)軍人的轉業費、復員費、退役金;
(七)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幹部、職工的安家費、退職費、基本養老金或者退休費、離休費、離休生活補助費;
(八)依照有關法律規定應予免稅的各國駐華使館、領事館的外交代表、領事官員和其他人員的所得;
❸ 購買商住房要交哪些稅
法律分析:契稅。 目前契稅的稅率為購房價格的3%,個人購買自用普通住房(140平米以下),可減半徵收契稅,即按1.5%的稅率徵收,印花稅。 個人向房地產開發企業購買商品房,按合同記載總價的0.05%稅率繳納印花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 第一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貨物或者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下簡稱勞務),銷售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為增值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繳納增值稅。
❹ 買商住房要交哪些稅費商住與民用區別一覽
很多人覺得商住房不但不限購,而且一樣可以住,雖然產權少了點,但是價格便宜啊。其實商住房不但水電費高,二手商住房更是有很高的稅費。
二手商住房交易究竟有多少稅費?
總的來說。二手商住房交易賣方需要交納:增值稅、個人所得稅、土地增值稅和印花稅。買方需要交納契稅和印花稅。
可能這么一列出來,您也未必能清楚的知道有多少,不如我們舉個例子,來實際計算一下吧。
假設黃先生於2012年以100萬元全款在朝陽區購買了一套面積為90平方米的商業性質房屋,入住時繳納契稅3萬元,公共維修基金2萬元。2015年將房屋賣出,網簽價為135萬元,上述房屋原值及相關費用均有合法有效憑據。黃先生轉讓這套房需要繳納什麼稅費,分別是多少呢?
首先,與二手住宅一樣的,有增值稅、個人所得稅、印花稅。
其中:
增值稅:網簽價÷(1+5%)×5%
35000÷(1+5%)×5%=16667元
個人所得稅:(網簽價-原購房價-契稅-本次交易增值稅)×20%
(135萬-100萬-3萬-1.67萬)×20%=60667元
印花稅:135萬×萬分之五=675元
至於住宅不用交而商住房要交的土地增值稅:增值額×稅率-扣除項目×扣除率。
其中,增值額=轉讓房地產取得的收入-規定的扣除項目金額。
扣除項目包括:原購房價、原契稅、本次交易增值稅、每年遞增額【原購房金額×年份(5年以上按5年計算)×5%】、本次交易印花稅。
仍然以上述案例為例,扣除項目為:原購房價100萬+本次增值稅16667+原契稅3萬+本次交易印花稅675+每年遞增額15萬【原購房金額100萬×年份3×5%】=1197342
增值額:轉讓房地產取得的收入1350000-扣除項目1197342=152658
適用稅率:30%
故土地增值稅為152658×30%-扣除項目金額×0=45797
因此,本次交易黃先生要交營業稅16667元、個稅60667元、印花稅675元、土地增值稅45797元,共計123806元。
稅費是買房的一大開支,購買商住房時更是如此。但是,這也並不是說稅費就是商住房與住宅的唯一區別了。
那麼商住房和民用住宅主要區別有哪些呢?
他們的區別還體現在產權年限、首付比例、生活成本等方面。
首先是產權年限,目前商住房40年產權,申請到混合,可以到50年。《物權法》對綜合用地上的房產使用權是否能夠自動續期規定並不明確。民用住宅70年產權,到期後自動續期。
其次是貸款辦法,居民購買純住宅除了動用積蓄,購房資金不足部分一般都首先申請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仍不足部分則再申請由銀行個人住房按揭貸款解決。
然而,「商改住」項目採用銀行貸款的方式,只能得到五成或六成按揭,最長貸款年限10年。而且,商住房因為無法使用公積金貸款,也給購房者帶來了一定的資金壓力。
最後是生活成本。商住樓居住密度大,一般從7-20多戶都出現過。物業費、水電費,都是按照商業標准,費用可能會比較高,而且也沒有天然氣,不能使用煤氣。
雖然有些開發商可以申請到民用水電,並且還能夠到申請到了天然氣,但無法寫到購房合同中。也就是說,大部分商住房無法保障購房人按照住宅的標准繳納契稅、物業費、水電費,要承受較高的生活成本。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05-06,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買新房,就上搜狐焦點網
❺ 商住房稅收
法律分析:買家:契稅=3%成交價;另外還有交易手續費=0.5%成交價;印花稅=0.05%成交價。
賣家:商住房過戶不論年限,都要交納以下幾種稅費:
1.營業稅及附加,稅費為差額的5.6%;
2.土地增值稅,稅費為差額扣除相關費用後的30%-60%(按差額比率不同累進計算)
(1)增值額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50%部分,稅率為30%;
(2)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50%,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100%的部分,稅率為40%;
(3)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100%,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200%的部分,稅率為50%;
(4)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200%的部分,稅率為60%。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二十八條 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徵收稅款,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開征、停徵、多征、少征、提前徵收、延緩徵收或者攤派稅款。農業稅應納稅額按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核定。
第二十九條 除稅務機關、稅務人員以及經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委託的單位和人員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進行稅款徵收活動。
第三十條 扣繳義務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履行代扣、代收稅款的義務。對法律、行政法規沒有規定負有代扣、代收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稅務機關不得要求其履行代扣、代收稅款義務。扣繳義務人依法履行代扣、代收稅款義務時,納稅人不得拒絕。納稅人拒絕的,扣繳義務人應當及時報告稅務機關處理。稅務機關按照規定付給扣繳義務人代扣、代收手續費。
❻ 商業用房過戶稅費計算
商住房過戶稅費計算:
買家:
契稅=3%成交價;另外還有交易手續費=0.5%成交價;印花稅=0.05%成交價。
賣家:
商住房過戶不論年限,都要交納以下幾種稅費:
1.營業稅及附加,稅費為差額的5.6%;
2. 土地增值稅,稅費為差額扣除相關費用後的30%-60%(按差額比率不同累進計算)
(1)增值額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50%部分,稅率為30%;
(2)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50%,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100%的部分,稅率為40%;
(3)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100%,未超過扣除項目金額200%的部分,稅率為50%;
(4)增值額超過扣除項目金額200%的部分,稅率為60%。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 第四條 契稅的計稅依據:
(一)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為成交價格;
(二)土地使用權贈與、房屋贈與,由徵收機關參照土地使用權出售、房屋買賣的市場價格核定;
(三)土地使用權交換、房屋交換,為所交換的土地使用權、房屋的價格的差額。
前款成交價格明顯低於市場價格並且無正當理由的,或者所交換土地使用權、房屋的價格的差額明顯不合理並且無正當理由的,由徵收機關參照市場價格核定。
❼ 商住房買賣稅費怎麼算
1.商業地產交易的稅費怎麼算?
1.財產轉移和檔案檢查費:收費標准為10元/件。由於商鋪無法入駐,查檔費按件收取。
2.商業地產轉讓、買賣公證費:買賣公證費為公證書上成交價的3‰。
3.商業房產轉讓契稅:商鋪契稅為成交價的3%。
4.商業地產轉讓稅費:
A.個稅:個稅是個人所得稅,徵收標準是交易價格的1%。但商鋪屬於公司產權的,稅為成交價的20%;
B.營業稅:按交易價格與原購買價格的差額的5.55%徵收營業稅;
c土地增值稅:1%;
6.商業地產過戶費用:費用約240元每套。
7.商業地產交易費:非住宅物業交易費8元/平方米。
二、如何繳納稅費
1.雙方簽署《超市店鋪轉讓協議》和《房屋租賃合同》,約定雙方的具體權利和義務。
2.轉讓方有義務協助收購方辦理轉讓變更手續。因此,接管方應及時通過簽訂合同等所需文件向工商部門辦理名稱變更登記手續,以確定經營的合法性。
3.辦理納稅和轉移手續。
以上是關於商業二手房交易稅的出台。雙方交易前,需要確定轉讓方的身份,看他是不是店面房的主人。如果超市店鋪經營者是房屋所有人,先查看店面的產權證、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等相關證件是否齊全,初步咨詢房屋的轉讓價格和租金。
三。商業二手房稅費
(1)買方付款
1.房產交易手續費:5元/m2為普通住宅,11元/m2為非普通住宅。
2.房屋登記費:550元/份(每增加一份證書,按每份10元收取工本費)。
3.權證印花稅:5元/份。
4.印花稅:0.05%。
5.契稅:交易價格(或評估價格)×3%。
(2)賣方的付款
1.賣家出售時,店鋪無論年齡大小都要繳納以下稅費:房產交易手續費3元/m2。
2.印花稅:房價的0.05%。
3.土地稅:如果房子可以手動購買,土地稅=[轉讓收入-購房款(每年加5%)-相關稅費] ×適用稅率。如果不能手動買房,土地稅=(轉讓收入-轉讓收入× 90% )× 30%。
4.個人所得稅:實際徵收為(轉讓所得-原財產價值-合理費用)×20%,核定徵收為轉讓所得×7.5%×20%。
轉移性收入-原有財產價值-合理支出等於個人凈收入。
5.營業稅及附加稅:如果房子可以手動購買,則為(轉讓所得-購房款)×5.5%。如果不能入門,就是轉讓收益×5.5%;5.56%的稅差。
6.土地出讓金:商業用房按其網格點基準地價的35%收取;路線價路段的商業街宗地按路線價的10%收取;使用房屋按其網格點基準地價的30%收取。
7.土地出讓金契稅:本次收取的土地出讓金價格的3%。
❽ 商住房交易稅費是多少
法律分析:商住房過戶稅費計算: 買家: 契稅=3%成交價;另外還有交易手續費=0.5%成交價;印花稅=0.05%成交價。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徵收管理,規范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徵收的各種稅收的徵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❾ 買一手商住房需要交哪些稅費
商住房不分建設主體,不僅房地產開發商可以建,非開發企業、個人也可以建,沒有必須出售的規定。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買一手商住房稅費有哪些?
買一手商住樓的稅費
購買一手房,在交完房款後,還需要繳納的稅費:
1、契稅:如果是購買商品住宅,則按照房屋實際成交金額的0.75%計算繳納;而高檔(如花園住宅)住宅則按照成交金額的1.5%繳納;非住宅類房屋,按照房屋成交金額的3%繳納。
2、交易手續費:
從2002年3月1日起,購買新建商品住房的買房者,不再承擔交易手續費,而是由開發商承擔,交易手續費為每建築平方米3元。具體操作是,如果購房者去辦理產權證,首先由購房者代繳交易手續費,然後向開發商報銷。購買的是非居住類商品房,由買賣雙方按照房屋成交價格的0.08%繳納。
3、產權登記費:個人購買商品住房登記費為每件100元;
4、合同印花稅:按照房屋總成交金額的0.3%繳納。
5、印花貼稅:每件5元。
6、勘丈費:按照0.3元/建築平方米繳納。
7、個人買房抵押登記費:申請公積金貸款,購房者按每件100元交費;申請組合貸款,由購房者按每件200元支付房地產其他權利登記的費用。
8、文件登記費:簽訂商品房預售合同應到房地產交易管理部門登記備案,並按每件100元支付房地產權利的文件登記備案費用。
9、地籍圖復制費:個人購買新建住宅,在辦理個人產權證時,《房地產權證》需附地籍圖(藍曬圖),無論是一幅或多幅粘貼,均按每證25元支付地籍圖復制費。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7-03-07,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