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國近代經歷過哪幾次侵略戰爭
中國近代遭受過的侵略戰爭有:第一次、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法戰爭,中印戰爭,中越戰爭,中俄之戰,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抗日戰爭。
1、鴉片戰爭(道光帝時)
時間:1840-1842年。
背景:鴉片輸入目的──英國為了改變中英貿易中的不利地位,禁煙運動──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則徐虎門銷煙。
結果:1841年英軍佔領香港島,1842年簽訂《南京條約》。
影響: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2、第二次鴉片戰爭(咸豐帝時)
時間:1856-1860年
罪行:1860年10月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結果:與英、法分別簽訂《北京條約》。俄國割去15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3、甲午中日戰爭(光緒帝時)
時間:1894-1895年。
背景:1894年日本出兵佔領漢城。
經過:1894年在朝鮮開戰,鄧世昌在黃海之戰中犧牲。日軍在旅順進行大屠殺;1895年日軍佔領威海衛,北洋海軍全軍覆沒。
結果:1895年李鴻章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
影響: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
4、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光緒帝時)
時間:1900-1901年。
背景:義和團運動的發展威脅帝國主義在華權益。
經過:1900年英俄德美日法意奧八國聯軍從天津攻入北京。
結果:1901年清與英俄德美日法意奧、比利時、荷蘭、西班牙11國簽訂《辛丑條約》。
影響:給中國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負擔,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從此,清政府完全成為在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5、抗日戰爭
時間:1931-1945年。
背景:20世紀三四十年代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戰爭,便是其對外擴張侵略戰爭中規模最大的一次。這次戰爭是日本的對外擴張政策、日中兩國國力的懸殊對比以及國際社會綏靖主義政策等多種因素作用的後果。
結果:日本戰敗,抗日戰爭勝利結束。
影響: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反侵略戰爭和民族解放戰爭,是20世紀中國和世界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戰爭史上的奇觀。
㈡ 中國歷史上有什麼著名事件發生在現在的天津
著名事件:大沽口保衛戰。
大沽口保衛戰,發生在咸豐九年五月二十五日(1859年6月25日),共打沉英、法軍艦3艘,重創3艘,英法聯軍共計傷亡420餘人,英國侵略軍司令賀布也受了重傷。大沽口保衛戰的的勝利,是鴉片戰爭後清軍在抗擊外來侵略中取得的第一次大勝仗,也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惟一的一次勝仗。
大沽口簡介:
大沽口(Dagu Port)是中國明、清海防要塞。位於今天津市東南50公裏海河入海口處。西北距北京約170公里,東瀕渤海,西鄰海河平原,隔河與塘沽相望。
「地當九河津要,路通七省舟車」,有京津門戶、海陸咽喉之稱明永樂二年(1404)成祖朱棣建都北京後,在天津築城設衛,於大沽海口築墩設炮。清代置大沽協鎮營,道光二十年(1840)直隸總督納爾經額,增建大沽南北炮台、炮位,置大炮30餘尊,防兵2500人。
咸豐八年(1858)清大臣僧格林沁統重兵駐扎津沽,督辦防務,設防大沽,建炮台 5座,共置大炮64尊,以威、鎮、海、門、高五字分號排列,並設防兵2.5萬,籌建大沽水師,在水底植叢樁以御敵船。
(2)天津被侵略多少次擴展閱讀:
歷史背景:
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美、俄四國3次入侵天津。清咸豐八年(1858),英法聯軍侵佔天津後,迫使清廷簽訂了《天津條約》。咸豐九年(1859)侵略者趁到北京交換《天津條約》批准書之機,再次發動了侵華戰爭。
咸豐九年五月十七日(1859年6月17日),英國侵略軍司令賀布率英艦20艘、法艦2艘抵大沽口外,拽倒攔江鐵戧4架,進行挑釁。二十日,英國公使普魯斯、法國公使布爾布隆到達大沽,要求清軍將攔河之鐵戧木筏撤掉,清廷讓他們從北塘進京換約,可英、法侵略者卻以武力相威脅不走北塘。
五月二十五日,賀布親率軍艦10艘布列在大沽口,先令火輪拖拽鐵戧,連續拖倒10餘架,而且拒絕天津道送來的勸阻照會。下午2時,用輪船直撞守護炮台的鐵鏈,隨即向炮台發起轟擊。
守衛炮台的愛國官兵抑怒多時,勢難禁遏,各營炮位環轟疊擊,又有小船20餘只,滿河游駛,共打沉英、法軍艦3艘,重創3艘,英法聯軍共計傷亡420餘人,賀布也受了重傷。
大沽口保衛戰的勝利,是鴉片戰爭後清軍在抗擊外來侵略中取得的第一次大勝仗,也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惟一的一次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