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汶川地震有哪些地方支援.
國內援助:
全國共接收國內外社會各界捐贈款物(截至2008年9月25日12時為止)總計594.68億元,實際到賬款物總計594.68億元,已向災區撥付捐贈款物合計268.80億元
捐贈區 國家電網2.1億元,全國證券期貨行業1.01億元,榮程鋼鐵 1.1億元,台塑集團1億元,恆基地產李兆基1億元,中國石油1.03億元,加多寶集團1億元等等。
國際援助:
截至2008年7月18日,外交部及中國各駐外使領館、團共收到外國政府、團體和個人等捐資17.11億元人民幣。其中,外國政府、國際和地區組織捐資7.70億元人民幣;外國駐華外交機構和人員捐資199.25萬元人民幣;外國民間團體、企業、各界人士以及華僑華人、海外留學生和中資機構等捐資9.39億元人民幣。
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捐款捐物統計:
台灣--20億新台幣援助災區。(約合4.5億人民幣)
香港特區政府 --3.5億港元援助。(約合人民幣3.1億元)
澳門特區政府--1.1億人民幣。(包括半官方的澳門基金會的1千萬人民幣)
沙烏地阿拉伯王國--5000萬美元現金和1000萬美元物資。(約合4.3億人民幣)
印度政府--決定向中方提供500萬美元救災物資。(約合人民幣3500萬元)
日本政府--決定提供約5億日元緊急援助。(合人民幣3300萬元)
俄羅斯聯邦政府--已提供四批救災物資,價值4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800萬元)
美國--50萬美元現金 (約350萬人民幣)
朝鮮--10萬美元現金
英國--100萬英鎊
法國--價值25萬歐元的抗震救災物資
德國--50萬歐元
波蘭--10萬美元
新加坡--20萬美元
巴基斯坦--政府向災區捐贈價值100萬美元的救援物資(包括全軍戰略帳篷)。(約合人民幣700萬元)
莫三比克政府(世界最貧困國家之一)--向中國政府捐款4萬元人民幣
國際組織援助情況:
歐盟——歐盟人道主義援助辦公室決定通過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等機構向中方提供200萬歐元緊急援助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基金會提供30萬美元緊急援助
國際奧委會--國際奧委會捐款100萬美元援助,後又於2008年8月2日與北京奧組委和中國奧委會在北京向四川地震災區捐款800萬美元對口支援。
B. 新疆對口援疆城市有哪些
對口援疆的19個省市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深圳市。
對口援疆即國家以災區重建的模式來扶持新疆,要求全國19省市對口支援新疆。各省市需建立起人才、技術、資金等方面援助新疆的有效機制,優先保障和改善民生,並且要幫助新疆各族群眾解決就業、住房等基本問題,同時支持新疆相關特色產業的發展。提高新疆自身的「造血」功能。
(2)天津市對口支援哪些省市擴展閱讀:
19個省市對口支援的地區分別如下:
1、北京市對口支援和田地區和田市、和田縣、墨玉縣、洛浦縣和兵團第十四師。
2、天津市對口支援和田地區策勒、於田、民豐三縣。
3、河北省對口支援巴音郭楞州和兵團第二師。
4、山西省對口支援昌吉州阜康市和兵團第六師。
5、遼寧省對口支援塔城地區及兵團第八師、第九師。
6、吉林省對口援助阿勒泰地區阿勒泰市、哈巴河縣、布爾津縣、吉木乃縣。
7、黑龍江省對口支援阿勒泰地區青河縣、富蘊縣、福海縣及兵團第十師。
8、上海市對口支援喀什地區莎車縣、澤普縣、葉城縣、巴楚縣。
9、江蘇省對口支援伊犁州直和兵團第四師、第七師。
10、浙江省對口援助阿克蘇地區及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
11、安徽省對口支援和田地區皮山縣。
12、福建省對口支援昌吉州昌吉市、瑪納斯縣、呼圖壁縣、奇台縣、吉木薩爾縣、木壘縣。
13、江西省對口支援克孜勒蘇州阿克陶縣。
14、山東省對口支援喀什地區麥蓋提縣、疏勒縣、岳普湖縣、英吉沙縣。
15、河南省對口支援哈密地區及兵團第十三師。
16、湖北省對口支援博爾塔拉州及兵團第五師。
17、湖南省對口支援吐魯番地區。
18、廣東省對口支援喀什地區疏附縣、伽師縣及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市。
19、深圳市對口支援喀什地區喀什市、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
C. 汶川地震各省、直轄市分別對口支援哪個市縣,哪個地方受災最嚴重啊
考慮支援方的經濟實力和受援方的災情程度,兼顧安置受災群眾階段已形成的對口支援格局,對口支援安排如下:
1.山東省——四川省北川縣
2.廣東省——四川省汶川縣
3.浙江省——四川省青川縣
4.江蘇省——四川省綿竹市
5.北京市——四川省什邡市
6.上海市——四川省都江堰市
7.河北省——四川省平武縣
8.遼寧省——四川省安縣
9.河南省——四川省江油市
10.福建省——四川省彭州市
11.山西省——四川省茂縣
12.湖南省——四川省理縣
13.吉林省——四川省黑水縣
14.安徽省——四川省松潘縣
15.江西省——四川省小金縣
16.湖北省——四川省漢源縣
17.重慶市——四川省崇州市
18.黑龍江省——四川省劍閣縣
19.廣東省(主要由深圳市)——甘肅省受災嚴重地區
20.天津市——陝西省受災嚴重地區
(四)未納入對口支援的受災縣(市、區)由所在省人民政府組織本省范圍內的對口支援。
社會各界及境外提出對口支援的,由受災省人民政府統籌安排。
作者:gstar513616 回復日期:2008-6-18 19:18:23
(一)支援方。
東部和中部地區共19個省市,考慮海南省的實際情況不作安排;同時考慮重慶市是直轄市,且與四川的歷史聯系,西部地區安排重慶市承擔對口支援任務。支援省市為19個,即廣東、江蘇、上海、山東、浙江、北京、遼寧、河南、河北、山西、福建、湖南、湖北、安徽、天津、黑龍江、重慶、江西、吉林。
(二)受援方。
根據國家地震局提供的汶川地震烈度區劃和四川省提供的受災縣(市)災情程度,將四川省北川縣、汶川縣、青川縣、綿竹市、什邡市、都江堰市、平武縣、安縣、江油市、彭州市、茂縣、理縣、黑水縣、松潘縣、小金縣、漢源縣、崇州市、劍閣縣共18個縣(市),以及甘肅省、陝西省受災嚴重地區作為受援方。
汶川縣映秀鎮http://www.chinajilin.com.cn/agriculture/content/2008-05/15/content_1254003.htm
D. 援藏省市分別是哪些
援藏省市分別是:北京、天津、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山東、湖北、湖南、廣東、重慶、陝西等17個援藏省(市)。
2011年7月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批准《「十二五」支持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建設項目規劃方案》,針對當前西藏最突出、最緊迫的困難和問題,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基礎設施建設、特色優勢產業、生態環境保護等重點領域,安排了226個建設項目。
60年,西藏發展成就巨大;面對未來,發展任務艱巨繁重。
「到2020年實現小康社會,我們與全國相同的是時間和目標,不同的是起點和條件,需要用短短10年時間,走完其他地方用20多年時間走完的路程,既要補歷史欠賬,又要迎頭趕上,困難之大可想而知。」
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慶黎說,「現在,中央關於西藏工作的大政方針、目標任務都已經明確,關鍵在於狠抓落實。」
(4)天津市對口支援哪些省市擴展閱讀
《水利部「十二五」援藏工作規劃》已經通過審查。水利部將深化援藏內涵,拓寬援藏渠道,加大援藏力度,全力支持西藏構建四大水利體系。
一是民生水利發展體系,全面解決農牧民飲水安全問題,基本解決建制市和問題突出的縣級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問題;農村水電覆蓋范圍內鄉鎮通電率達到100%、人口通電率達到90%以上。
二是骨幹水利工程體系,建設一批對實現西藏跨越式發展有重大影響的骨幹水利工程,增加工程供水能力7億立方米左右。
三是水生態保護體系,新增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1000平方公里,重要江河湖庫水功能區水質指標達標率達到80%以上。
四是水利管理保障體系,健全符合西藏水利發展要求的水利管理機構和水利人才隊伍,建立科學的水資源管理體制、合理的水價形成機制和長效的水管單位運行體制,全面提升水利管理能力和水平。
E. 新疆自治區扶貧辦對口支援那個地方
北京、天津、上海、廣東、遼寧、深圳等19個省市承擔對口支援新疆的任務。
北京對口支援和田地區和田市、墨玉縣、和田縣、洛浦縣和兵團農十四師,天津市對口支援和田地區策勒縣於田縣民豐縣,上海市對口支援喀什地區莎車縣、澤普縣、葉城縣、巴楚縣等等。
F. 抗震救災21個省市所對應的21個縣市是怎樣的
省市 對口支援重災縣
上海 —-都江堰市
黑龍江—溫江區
山西----郫縣
內蒙古—大邑縣
河北——崇州市
江蘇——綿竹市
北京 ——什邡市、甘肅隴南市
遼寧——安縣
山東——北川縣
吉林——平武縣
河南——江油市
廣東——汶川縣
福建——理縣
天津——茂縣、甘肅甘南市
安徽——松潘縣
江西——小金縣
廣西——黑水縣
浙江——青川縣
湖北——漢源縣
海南——寶興縣
以上就是21個省市對口支援的重災區。
G. 汶川地震各省、直轄市分別對口支援哪個市縣,哪個地方受災最嚴重啊
21個省區市分別對口支援汶川大地震一個重災縣
中新社北京五月二十三日電 (記者 張希敏)中國民政部五月二十二日下發緊急通知,確定由北京等二十一個省份分別對口支持四川省的一個重災縣。
二十一個對口支援省份為上海支援都江堰市,湖南支援彭州市,黑龍江支援溫江區,山西支援郫縣,內蒙古支援大邑縣,河北支援崇州市,江蘇支援綿竹市,北京支援什邡市,遼寧支援安縣,山東支援北川縣,吉林支援平武縣,河南支援江油市,廣東支援汶川縣,福建支援理縣,天津支援茂縣,安徽支援松潘縣,江西支援小金縣,廣西支援黑水縣,浙江支援青川縣,湖北支援漢源縣,海南支援寶興縣。
同時,民政部對甘肅和陝西災區的對口支援也做了詳細安排。確定北京、天津在對口支援四川有關重災縣的同時,北京還要對口支援隴南市,天津對口支援甘南市。
未承擔對口支援任務的貴州、西藏、青海、寧夏、新疆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六省(區、兵團)接收的捐贈款物重點用於支持陝西災區災民生活安排和恢復重建。
民政部要求,各地對口支援四川汶川地震災區,提供受災群眾的臨時住所、解決災區群眾的基本生活、協助災區恢復重建、協助災區恢復和發展經濟,提供經濟合作、技術指導等。(完)
H. 哪19個省市援助了新疆
一、19省市(15省、3直轄市及深圳市)對口援疆名單如下:
安徽、北京、福建、廣東、河北、河南、黑龍江、湖北、湖南、吉林、江蘇、江西、遼寧、山東、山西、上海、天津、浙江、深圳。
二、各省市對口新疆各地州名單如下:
1、安徽省:對口支援和田地區皮山縣;
2、北京市:對口支援和田地區和田市、墨玉縣、和田縣、洛浦縣和兵團農十四師;
3、福建省:對口支援昌吉回族自治州的昌吉市、瑪納斯縣、呼圖壁縣、奇台縣、吉木薩爾縣、木壘縣六個縣市;
4、廣東省:對口支援喀什地區疏附縣、伽師縣、兵團農三師圖木舒克市;
5、河北省:對口支援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兵團農二師;
6、河南省:對口支援哈密地區、兵團農十三師;
7、黑龍江省:對口支援阿勒泰地區福海縣、富蘊縣、青河縣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十師;
8、湖北省:對口支援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及兵團農五師;
9、湖南省:對口支援吐魯番地區;
10、吉林省:阿勒泰地區;
11、江蘇省:對口支援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圖什市、烏恰縣,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霍城縣、農四師66團、伊寧縣、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
12、江西省:對口支援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克陶縣;
13、遼寧省:對口支援塔城地區浙江省:對口支援阿克蘇地區的1市8縣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一師的阿拉爾市;
14、山東省:對口援助喀什地區疏勒縣、英吉沙縣、麥蓋提縣、岳普湖縣;
15、山西省:對口支援農六師五家渠市、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
16、上海市:對口支援喀什地區巴楚縣、莎車縣、澤普縣、葉城縣;
17、天津市:對口支援和田地區的民豐、策勒和於田三個縣;
18、浙江省:阿克蘇地區1市8縣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一師的阿拉爾市;
19、深圳市:對口支援喀什市、塔什庫爾干縣。
(8)天津市對口支援哪些省市擴展閱讀:
對口援疆起因:
「新疆不安全、不穩定、不確定的因素依然存在,維護社會大局穩定的任務異常艱巨繁重」。隨著中央新疆工作會議日益臨近,中央新一輪促進新疆穩定與發展的決策部署也趨於清晰。根據最新出台的對口支援新疆計劃,中央將採取「5·12」特大地震災後的災區重建模式對新疆進行扶持。
2008年「5·12」特大地震一個月後,中央發布《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對口支援方案》,18個省市以「一省市幫一重災市縣」的制度分別對口支援四川、甘肅、陝西嚴重受災的縣市。 借鑒此模式,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80餘個縣,將獲得來自19個省區市的對口支援。
I. 分別是哪幾個市援建新疆
北京市:對口支援和田地區的和田市、和田縣、墨玉縣、洛浦縣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十四師團場
上海市:對口支援喀什地區巴楚縣、莎車縣、澤普縣、葉城縣
深圳市:對口支援喀什市、塔什庫爾干縣
天津市:對口支援和田地區的民豐、策勒和於田三個縣
遼寧省:對口支援塔城地區
浙江省:對口支援阿克蘇地區的1市8縣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一師的阿拉爾市吉林省:對口支援阿勒泰地區阿勒泰市、哈巴河縣、布爾津縣和吉木乃縣
江西省:對口支援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克陶縣
黑龍江省:對口支援阿勒泰地區福海縣、富蘊縣、青河縣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十師
安徽省:對口支援和田地區皮山縣
河北省:對口支援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兵團農二師
山西省:對口支援農六師五家渠市、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
河南省:對口支援哈密地區、兵團農十三師
江蘇省:對口支援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圖什市、烏恰縣,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霍城縣、農四師66團、伊寧縣、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
福建省:對口支援昌吉回族自治州的昌吉市、瑪納斯縣、呼圖壁縣、奇台縣、吉木薩爾縣、木壘縣六個縣市
山東省:對口援助喀什地區疏勒縣、英吉沙縣、麥蓋提縣、岳普湖縣
湖北省:對口支援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博樂市、精河縣、溫泉縣與兵團農五師
J. 對口支援新疆的分別是哪些省市
山東省對口支援喀什地區疏勒、英吉沙、岳普湖三縣的基礎上,增加麥蓋提縣為山東對口支援地區;
廣東省和深圳市分別對口支援喀什地區疏附縣、伽師縣、兵團農三師圖木舒克市及農三師團場,喀什市、塔什庫爾干縣。
北京對口支援和田地區和田市、墨玉縣、和田縣、洛浦縣和兵團農十四師
天津市對口支援和田地區策勒縣於田縣民豐縣;
遼寧省對口支援塔城地區及兵團農九師;
江西省對口支援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
福建省對口支援昌吉回族自治州;福建省廈門市對口支援吉木薩爾縣;
浙江省對口支援阿克蘇地區及兵團農一師;
安徽省對口支援和田地區皮山縣;
湖北省對口支援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及兵團農五師;
江蘇省將對口支援克州的阿圖什市、烏恰縣和阿合奇縣;
吉林省和黑龍江省對口支援阿勒泰地區及兵團農十師;
湖南省對口支援吐魯番地區;
河北省對口支援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及兵團農二師;
河南省對口支援哈密地區及兵團農十三師;
山西省對口支援昌吉回族自治州的阜康市和兵團農六師五家渠市;
上海市對口支援喀什地區莎車縣、澤普縣、葉城縣、巴楚縣。
拓展資料:
背景
2010年3月30日,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在北京閉幕,會議傳遞出中央通過推進新一輪對口援疆工作加快新疆跨越式發展的信號,會議確定北京、天津、上海、廣東、遼寧、深圳等19個省市承擔對口支援新疆的任務。
根據會議精神,19個援疆省區市將建立起人才、技術、管理、資金等全方位對援疆的有效機制,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置於優先位置,著力幫助各族群眾解決就業、教育、住房等基本民生問題,支持新疆特色優勢產業發展。
起因
「新疆不安全、不穩定、不確定的因素依然存在,維護社會大局穩定的任務異常艱巨繁重」。 隨著中央新疆工作會議日益臨近,中央新一輪促進新疆穩定與發展的決策部署也趨於清晰。 根據最新出台的對口支援新疆計劃,中央將採取「5·12」特大地震災後的災區重建模式對新疆進行扶持。 2008年「5·12」特大地震一個月後,中央發布《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對口支援方案》,18個省市以「一省市幫一重災市縣」的制度分別對口支援四川、甘肅、陝西嚴重受災的縣市。 借鑒此模式,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80餘個縣,將獲得來自19個省區市的對口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