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天津資料 » 解放初期河北省委和天津市哪個大
擴展閱讀
杭州租商鋪怎麼樣租 2024-05-08 21:24:10
深圳衛生學院有哪些 2024-05-08 21:21:10
廣州銀稅互動怎麼授權 2024-05-08 21:09:00

解放初期河北省委和天津市哪個大

發布時間: 2023-01-25 08:22:08

Ⅰ 天津以前是河北的省會嗎

建國後河北省省會的變遷——

1949 年 7 月 , 華北地區大部解放 , 河北境內解放區連成一片。為了恢復和發展生產 , 推進各項建設事業的發展及支援全國的解放戰爭 , 中共中央決定恢復河北省建制 , 隨後 , 華北人民政府發出了調整行政區劃的一五0號通令。通令決定 , 撤銷原各根據地性質的區劃 , 恢復河北省建制 , 省會駐保定。7月12日、8月1日 , 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政府相繼在保定成立。
從河北省恢復成立到現在,由於種種原因 , 省會經過了數次搬遷,最終長駐於石家莊。

一、1954 年 , 第一次省會遷石計劃擱淺

建國伊始 , 新中國開始了社會主義改造 , 隨著國民經濟恢復工作的完成和大規模經濟建設的開始 , 經濟建設成為國家工作的中心。河北省省會駐地何處 , 也是圍繞著經濟建設這→中心工作而展開際釀、討論的。從 1951年開始 , 河北省委就對省會駐地問題進行了多次研究討論。1954 年 1 月 8 日 , 河北省民政府向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請示 認為:河北省自建省以來 , 省會就設於保定市 ,該市雖經幾年來的恢復與發展 , 但由於建設工業的條件缺乏 , 將來也很少可能成為工業城市。而國家已進入社會主義工業化有計劃建設時期 , 省的領導重心必須轉向城市特別是轉向工業城市 。省會設於保定 , 實難適應新的領導任務。我省石家莊市 , 地處平漢、正太兩鐵路干線的交點 , 工業比較發達 , 也將是全國重要工業城市之 一 , 且為軍事要地 , 在國家建設發展中 , 該市勢必成為全省經濟文化中心。為了便於領導工業推動全省建設工作 , 特呈請將省會遷往石家莊市。同時提出:省會搬遷 , 勢必要新建房舍 , 而石家莊系新興城市,住房缺乏 , 所以要進行建設。按省級黨政機關編制 3800 人(時實有3745人)計, 需建房 115950 平方米 ,投資 1522.55 億元 ( 舊幣 ) 。為不影響國家預算 , 資金可從年稅收超額留成中解決 , 並採取逐年建設的方法 ,到 1957 年正式建成 。1954 年 , 經華北局和政務院批准 , 同意搬遷。

為省會搬遷 , 省委、省政府早在1953年就成立了河北省省會遷移籌備委員會 , 開始了前期准備工作。1954年 , 根據石家莊城市規劃 , 確定省府建在橋西 , 並進行了部分的建設工作 , 如地基勘測、征地及部分的工程建設。後因國家計劃委員會和中央建築工程部提出不同意見 , 認為車站、倉庫、市中心聚在一起 , 形成三位一體的矛盾 , 於防空不利;鐵路貫穿市中心 , 人聲嘈雜 , 車馬擁擠;煉焦廠、化學廠等有害工廠 , 對衛生影響很大等。於是 , 確定變更原計劃 , 省府駐地由橋西改為橋東。
從 1953 年開始 , 全國進人「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 1955 年 7 月 , 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由全國人大一屆二次會議正式通過 (1953-1957 年 ). 河北省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在1955年9月正式通過 , 此時距五年計劃的完成只剩下兩年的時間,省會遷石需佔用經費、精力等問題,使得此事要重新考慮。1955 年 8 月 , 經省委多次研究 ,為貫徹中央「厲行全面節約 , 反對一切浪費」,集中一切力量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的精神 , 決定:河北省會暫緩遷石 , 停止遷建工程 , 節約出的資金用於糧棉增長。第一次省會遷移工作無果而終。河北省省會仍駐保定。
二、 1958年,河北省省會由保定遷天津

1949-1958 年2 月,天津市是河北省境內的中央直轄市。但早在1956 年就有將天津市與河北省合並為一個建制,並以天津為河北省省會的建議 。
1958年2月 , 經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決議 , 將天津劃歸河北省。4月18 日 , 河北省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根據河北省人民委員會提出的決議 , 決定河北省省會由保定遷往天津。其時,「大躍進」的狂濤席捲中國大地 , 河北省也不例外。省會搬遷也大打「大躍進」需要的旗號。天津市劃歸河北省後 , 河北省委就省會由保定遷往天津召開了多次座談會 , 成立了搬遷委員會 , 作出了搬遷的各項安排 , 指出了省會遷往天津的諸般好處:「(河北省)僅依靠中央調撥和我省現有工業 , 不能解決生產大躍進的需要 , 有天津這樣一個大工業城市作為依託大有好處 ,1956 年春合作化後 , 沒有省級大城市的依靠是很困難的;農業躍進 , 工業也要躍進 , 合並一處 , 工農業可以更好地同時並舉」等等。基於以上種種原因,河北省省會由保定市遷往天津市。

三、1966年,因戰備再次內遷保定

1966年 ,美國擴大了侵略越南的戰爭 , 並把侵略矛頭指向我國;同時 ,中蘇關系惡化 , 戰爭危險加劇。為此 , 毛主席提出了「備戰、備荒、為人民」的重大戰略指示。鑒於此 , 河北省委決定將省會出夭津遷回保定。因為天津市地處沿海 , 是國防第一線,一旦打起仗來 , 天津將有可能成為主戰場 , 這樣不利 於省委、省人委更好地掌握全局 , 指揮作戰。遷回保定 , 也有利於更好地面向農村 ,盡快把糧食生產搞上去 , 以便於執行「備荒」的方針。所以 , 省會遷回保定 , 不是消極疏散 , 而是具有戰略意義的積極措施。
1966年1月25日 , 河北省委決定將省委、省人委及所屬機關由天津遷回保定市和京漢鐵路一線。河北省委認為 , 這不僅是一項重要的備戰措施 , 而且通過搬遷,要更好地解決面向基層 , 面向前線 , 實行精簡 , 改進領導 , 促進省級機關進一步實現革命化這個問題。同時 , 通過搬遷 , 使省委、省人委逐步成為亦工亦農的機關 ,從而扎扎實實地領導好三大革命運動。這次制定的省會搬遷的原則是:大分散 , 小集中 , 省委的幾個部 ,省人委的幾個委 ( 辦 ), 省軍區搬保定市;部分廳局搬保定周圍各縣;部分廳局搬到所屬的基層事業單位。搬遷時間從4月份開始。搬遷順序: 省委、 省人委、省軍區等領導機關先搬 , 其他單位根據實際陸續搬遷。同時 , 保定市的地直、市直的許多單位 , 也相繼遷移到了農村 , 並先在新城、定興、定縣搞了三個試點。
1966年5月1日 , 省委、省人委及省直各機關等先後搬回保定。

四、1968年,河北省省會正式遷駐石家莊

河北省省會遷往保定市後不久 , 便開始了「文化大革命」。1966年5 月 , 省人委被非法奪權 ,河北省地方政權進人了無政府狀態。1968 年 1 月 , 北京軍區在北京召開河北省革命委員會籌備會議。會議認為 ,「石家莊市的文化大革命走在全省的前頭,工人階級隊伍比較堅強 , 又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可以形成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建議河北省省會由保定市遷至石家莊市。1968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中央文革小組批准成立河北省革委會。2月3日 , 河北省革委會在石家莊成 立 , 石家莊遂成為河北省新省會。實際上,省會遷石應該還有客觀的因素: 一、省會剛從天津回遷保定才一兩年 , 工作等還沒有完全安定下來,容易繼續搬遷;二、到 1967年底 , 包括地、市委的保定兩派矛盾激化 , 沖突四起 , 社會環境極其混亂 , 也嚴重影響了作為省會領導全省開展「文化大革命」的作用。因此 , 才有了遷石之舉。
省會遷石後 , 到1970 年後半年 , 河北省革委會又有遷回保定的動議。9月29日 , 毛澤東主席到南方視察路過石家莊 , 找省革委負責人李雪峰等談話 , 問及河北省會設在石家莊好 , 還是設在保定或天津好 ? 李出於戰備考慮 , 回答說石家莊離太行山近,太行山很深 , 認為還是在石家莊好。到 1971 年 1 月 , 當時的省革委會領導人劉子厚等向中共中央請示 , 認為何北省省會還是搬回保定為好。但這個問題經中央政治局討論時 , 周恩來總理批示,河北省省會不要再遷。於是,劉子厚在 3月24日的河北省批陳(陳伯達 )整風會議上傳達了河北省省會不再搬遷的決定。從此, 河北省省會便一直設在石家莊,直到今天。

Ⅱ 河北省與天津市的區劃調整,原本是一家人,為何3次分家

原因很多,經濟、發展、地理等等都是造成「分家」的原因。


詳細介紹:

在古代歷史上,河北省基本上是趙國和燕國的控制區。因此,河北省又被稱之為燕趙大地。河北各地民風淳樸、尚武,是歷代王朝募兵的主要地區。在我國古代歷史上,河北出現了一系列的名將,戰功赫赫。

河北省北部的地形復雜,自古以來,就是中原王朝抵禦北方游牧騎兵的天然屏障,例如幽州、薊州等等。當年,屬於燕雲十六州的一部分。

當年,後晉石敬瑭把幽雲十六州割讓給了遼國,以至於宋朝需要直接在平原上面對遼國騎兵集群,根本無險可守。1279年,元朝統一全國以後,疆域面積空前龐大。依靠唐宋兩朝的州縣兩級區劃,已經無法有效管理各個地區。

在這樣的情況下,元朝借鑒了金國行尚書台的經驗,設立了行省制度,把全國劃分為10個行省,例如河南江北行省、湖廣行省、中書行省等等。

鑒於河北的重要性,河北、山東、山西等地,組成了中書行省。當時,天津就隸屬於中書行省管理。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明朝沿用了元朝的行省區劃,並且進一步完善和調整。起初,天津僅僅是明朝的一個沿海要塞,被稱為天津衛。但是在朱元璋去世以後,燕王朱棣發動了靖難之役。從天津渡海南下,奪取了皇位。

由於天津成為了皇帝的渡口,出現了天津這個名字。不過,在明朝的體系框架下,天津並沒有太大的發展。

朱棣遷都以後,天津隸屬於北直隸管理。17世紀中期,清朝消滅了各地的農民起義軍勢力、南明各個政權,逐步確立了對全國的統治。根據自己的需要,調整了各省的區劃,形成了18個省的區劃格局。清朝設立了直隸總督,管理直隸省各個地區。

至於直隸省的省會,確立在保定府。在雍正皇帝在位時期,天津的地位逐步提高。天津衛被提升為天津州,幾年以後,再次提升為天津府。

在清朝統治時期,直隸省下轄了12個府、6個直隸州,分別是:順天府、保定府、天津府、正定府、大名府、順德府、廣平府、河間府、承德府、朝陽府、宣化府、永平府、遵化州、易州、冀州、趙州、深州、定州。

1840年之後,西方列強對清朝發動了一系列的戰爭,例如甲午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等等。清朝一敗再敗,簽署了各種不平等條約,開放了大量的通商口岸,天津就屬於其中之一。在這一階段,在外來資本的注入下,天津迅速崛起,港口城市的優勢非常明顯,逐步成為了北方地區的大城市。

在清朝統治的末期,直隸總督兼任了北洋大臣,北洋大臣需要負責外交方面的諸多工作。長期在保定府,並不方便。為了方便與西方列強們打交道,清朝統治的末期。

雖然直隸省名義上的省會在保定府,但直隸總督每年都會在天津待6個月。保定府和天津府都承擔了部分省會城市的職能,類似於南京和蘇州的配合1912年,統治了200多年的清朝滅亡以後,我國進入了軍閥混戰的局面。

1913年,直隸省的省會從保定遷移到了天津,此時,天津成為了直隸省的省會。1928年,直隸省更名為河北省。1928年10月,河北省的省會從天津遷往了北平。

鑒於天津市的經濟地位、港口城市的巨大優勢,天津市與河北省第一次分家,天津市成為了特別市。當年的特別市,與現在的直轄市非常接近。不過,這一時間僅僅持續了2年。

1930年,河北的省會遷回了天津市,天津市被降級,再次隸屬於河北省。時間到了1935年,我國與日本的關系已經非常緊張,鑒於日本擁有海空軍的壓倒性優勢。天津市屬於沿海城市,安全方面無法保障。

1935年10月,河北省的省會遷回了保定,天津市第二次被提升為特別市,第二次與河北省分家。此時的天津市,屬於全國名列前茅的大城市之一。

一轉眼到了建國初期,隨著大規模戰爭的結束,我國進入了戰後重建、恢復生產、發展經濟的階段。

鑒於管理大城市的需要,我國陸陸續續設立了10多個直轄市,除了北京市、天津市等傳統直轄市以外,還有武漢市、西安市等省會城市,也被臨時提升為直轄市。1952年以後,隨著經濟的逐步推進,過分復雜的區劃不利於經濟發展。

截至1954年,大部分直轄市被降級,我國剩下了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等3個直轄市。河北省一直缺乏大城市,尤其是具有帶動引領作用的港口大都市。出於發展經濟的需要,1958年,天津市被降級。河北省的省會又一次遷往了天津,天津市第三次與河北省合並,成為了河北省的省會。

這一階段持續了9年時間,一轉眼到了60年代中期,我國北方一線的壓力大大增加。北方目標擁有絕對的海空軍優勢,而且具有在華北、華東沿海地區登陸的可能性。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河北省的省會又一次遷回了保定,隨後遷往了石家莊。1967年,天津市又一次成為直轄市,與河北省第三次分家。70年代中期,天津市的區劃輪廓穩定下來,並且延續至今。

Ⅲ 解放戰爭時期,天津是自治還是歸河北省管!

解放戰爭時期,天津不屬於河北省管轄,而是中央直轄市。

1928年6月,國民革命軍佔領天津,南京國民政府設立天津特別市。1930年6月,天津特別市改為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直轄的天津市。同年11月,因河北省省會由北平遷至天津,天津直轄市改為省轄市。1935年6月後,河北省省會遷往保定,天津又改為直轄市,直至1949年1月天津解放。

建國後,天津除了1958年-1966年曾經作為河北省會而歸河北省管轄外,其餘時間均為直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