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天津的老字型大小都有哪些
天津的老字型大小有:
1、桂發祥:起源於1937年,由范桂才和范桂林兄弟始創。當時,他們在天津大沽南路各開了一間麻花店「貴發祥」和「貴發成」。
特色是製作的麻花中都夾有一根由桃仁、青梅、桂花等十幾種配料組成的什錦酥條。1956年實行公私合營時,兩店合並,取主要調料「桂花」之「桂」,更名為「桂發祥麻花店」。
3、果仁張,中華老字型大小,其果仁製品創制已有160餘年歷史,是天津市的特產之一。種類繁多,諸如琥珀花生仁、琥珀核桃仁、虎皮花生仁、凈香花生仁、奶香瓜子仁、五香松子仁等優質產品。
果仁張至今已有160多年歷史,第一代張明純和第二代張維順曾在清宮御膳房當廚,專門炸制各種小食品,受到皇上嘉許和西太後賞識,遂被譽為宮廷小吃。
解放後,第三代張惠山炸制的凈香花生仁、玻璃核桃仁、虎皮花生仁等品種,在1956年天津市飲食商業優質品種展覽會上被評為優良食品,參加過波札那國際博覽會。
4、天津烤鴨店:原名「正陽春鴨子樓」,始建於1862年。1935年,正陽春在熱鬧繁華的勸業場附近開業,因正門朝陽而取名。
相傳早年北京烤鴨師傅鄭春來津謀生落戶,在泥濘空曠處蓋起了一間門朝東不足百平米的店鋪經營烤鴨。因其朝向好門前開闊,每天清晨整個店堂都沐浴在陽光中,即使寒冬店內依然溫暖如春。一天鄭春師傅突發奇想,在自己姓名中間加上陽字取諧音「正陽春」以此做字型大小恰似天人合一。
從此「正陽春」生意紅火,遠近聞名。隨著時代變遷,「正陽春」1935年11月易主,同年在原址建起了一座佔地122平米的二層樓房,更名為「正陽春鴨子樓」。故後人習慣以此為建店始年。
5、大福來:創於清光緒年間的老字型大小,傳說那年乾隆帝下江南回京途經天津,路過張掌櫃的煎餅鋪,先嘗了煎餅卷大蔥,後叫上湯。女主人急切中就把煎餅撕碎,放上鹽、香油、香菜,用沸水一沖送上。乾隆邊喝邊吃,感覺煎餅一泡味道更佳,就問女主人名字,回說郭八。
乾隆一聽,笑說:「鍋巴可不能叫湯,應再加上一個『菜』字才好。」又過了幾天,張掌櫃剛開門納客,一位御前護衛就闖了進來,大聲嚷道:「你的大福來了!」說著,放下皇上賞的二百兩銀子。「大福來鍋巴菜」就此成名。
㈡ 天津的老字型大小有哪些五個
天津中華老字型大小有桂發祥、桂順齋、果仁張、天津烤鴨店、大福來等。
1、桂發祥:特色是製作的麻花中都夾有一根由桃仁、青梅、桂花等十幾種配料組成的什錦酥條。
2、桂順齋:以經營各式清真糕點而聞名,是回族人劉珍於1924年始創,是一個擁有80年歷史的老字型大小清真糕點店鋪。
3、果仁張:其果仁製品創制已有160餘年歷史,是天津市的特產之一。種類繁多,諸如琥珀花生仁、琥珀核桃仁等。
4、天津烤鴨店:原名「正陽春鴨子樓」,始建於1862年。1935年,正陽春在熱鬧繁華的勸業場附近開業,因正門朝陽而取名。
5、大福來:創於清光緒年間的老字型大小,傳說那年乾隆帝下江南回京途經天津,在此吃過大福來鍋巴菜。
㈢ 天津較好的老字型大小飯庄有哪些推薦
天津這座悠久的城,從來都不缺老字型大小。包括壹周君在內的大多數,心目中真正稱得上 美食 之都的就那麼幾座,天津在其中絕對排得上數。
登瀛樓飯庄是一家中華老字型大小企業,在當地有過百年的 歷史 了。津魯大菜、風味炒菜、面點小吃是登瀛樓的主要經營范圍,蠻適合家庭聚會、親友相聚。壹周君推薦其中的煎烤大蝦、九轉大腸。
「京有全聚德,津有正陽春」,始建於1862年的正陽春是天津最有名的烤鴨店,毛主席來天津視察的時候就選擇了正陽春,所以店裡有掛著很多他的畫像。店裡的招牌當然是傳統烤鴨了,此外老爆三也有很多人推薦,腰子、肝和肉的味道口感都不錯。
起士林絕對是天津飯庄的老一輩,在清末八國聯軍侵佔天津後,一個德國廚師在那裡創辦起了西餐店,起士林也是天津最早的西餐館。店裡有德式老菜也有精緻法餐,還有俄式風味,其中的燜罐牛肉和紅菜湯是大部分遊客必點。
現在去起士林,我們只談「情懷」不談性價比,在一個如此有故事的老店坐一下午談談風花雪月也蠻好。
去天津吃水爆肚,當然選擇知味齋,創建於1920年的知味齋以水爆肚聞名津城,另外他家的老爆三的味道也不錯。
最後提一嘴名小吃,耳朵眼炸糕。其作為大名鼎鼎的天津三絕之一,是外地遊客必嘗 美食 。當地賣耳朵眼炸糕的不計其數,最悠久的老字型大小是耳朵眼炸糕體北總店。店裡去的多是老一輩的天津人,燙面炸糕和耳朵眼炸糕是必點,除此之外還有燒餅、鍋餅、蒸餃、稀食等,品種蠻豐富。
對於愛吃的天津人來說,雖然天津街頭當年的「八大成」不見蹤影,被現在各種快餐店、火鍋店、網紅店、家常菜館等等攻陷,現在的年輕人已經越來越難理解老天津人對於天津的一些老字型大小飯庄的執念,其實很多時候不僅僅是因為它的味道,更多的是因為這些老字型大小牌匾有其著重要的傳承意義,這些老字型大小依然堅持著傳統,在咱天津有這些老字型大小飯庄值得推薦,1、利順德大飯店,利順德大飯店始建於1863年經歷了100多年的風風雨雨,號稱為「中國第一家涉外飯店」。現在依然保持了英國古典建築和歐洲中世紀田園建築的風格。就算在天津租界區這樣擁有萬國風情的地方,仍然非常有特色。總統套房尤值一提,它曾是孫中山先生下榻之處,當年宋慶齡、末代皇後婉容和趙四小姐都先後在飯店彈奏過老式鋼琴。中餐廳主打粵菜和川菜。2、正陽春烤鴨店原名叫做正陽春,始建於1862年。正陽春烤鴨店可以說是天津最好的烤鴨店,吃了你就忘不了。剛出爐的烤鴨呈棗紅色、皮脆肉嫩、肥而不膩,風味獨特,細細品味片片烤鴨都飄溢著淡淡的果木清香,連毛主席也曾在這里用過餐。3、登瀛樓,始於1913年,登瀛樓飯庄是中華老字型大小企業,在天津具有近百年的 歷史 ,以經營津魯大菜,風味炒菜、各種面點小吃而著稱,是天津涉外 旅遊 定點餐館之一。登瀛樓的菜品多年來形成了一種獨具特色的風格,曾多次在全國烹飪大賽中獲獎。4、紅旗飯庄,始於上世紀50年代,紅旗飯庄是著名的天津風味餐館,前身「同聚樓」,因1958年被評為全國五省三市衛生紅旗單位而得名。紅旗飯庄以經營天津地方特色菜品而享譽津門,日常經營天津風味菜點300餘種。其代表菜有:蟹黃魚翅、八卦魚肚、玉兔燒肉、銀魚紫蟹火鍋、炒青蝦仁、罾蹦鯉魚等50餘種。另外還有一些老字型大小的清真餐館,比喻鴻起順、燕春樓、會芳樓、宴賓樓等等,雖縮如今天津的餐廳越開越多,可陪伴在我們身邊的老字型大小已經滲透到了我們的生活當中,也希望現在的一些新飯店能成為未來的老字型大小。
這問題您向我們天津衛嘴子提問算找對人了!作為土生土長的天津人,我們日常生活可是非常注重吃飯品質的,可能很多外地朋友對我們的了解都是從天津的各類特色小吃開始的。
但借著這題還要澄清一下,我們天津衛可不止小吃誘人,我們還擁有眾多古董級的老字型大小飯庄,下面就簡單為大家推薦幾家吧!
起士林大飯店
「起士林」可謂真正古董級的天津老牌西餐廳了,它可是天津乃至中國最早的西餐館,作為中國四大西餐廳之一的天津起士林大飯店,坐落在小白樓,包括了俄餐、徳餐、法餐等各國西餐特色 美食 ,在天津可謂久負盛名。
登瀛樓
登瀛樓是以傳統津菜和魯菜聞名的天津老字型大小飯店了,在天津老百姓間認知度非常高。平時的家庭聚餐、朋友聚會、逢年過節的家族團聚,來到這里品嘗一番津菜的美味再好不過了。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天津人,今天給大家推薦一些天津老字型大小飯庄!
紅旗飯庄
他家有一個特別好吃的菜:罾蹦鯉魚
天一坊
1879年(清光緒五年)開業
石頭門坎
他家特色以素包子為主,清乾隆末年開業
會芳樓
民國以後開業;特色菜:紅燒牛舌尾、素合子、紅燒牛窩骨、烤羊棒
我們是百澤全域 旅遊 !
這里有天津相關的 旅遊 信息!
這里有優惠的景區門票!
這里還有超多的演出門票!
我們會隨機送粉絲福利哦~
入伍三年後第一次回津探親,大姐夫請我和全家在中山路「川魯飯庄」吃飯,當時飯店是平房,記得飯廳面積不小擺放著一、二十張桌子,廳里還有柱子。進門口兩側擺放著玻璃櫃,裡面放著調好的冷盤供客人選擇。大姐夫是某廠的業務員常來光顧,與飯店大師傅十分熟悉,給我介紹了一下大廚,就是著名廚師李魁元師傅,服務員全名記不得了,一個是李姐一個是刁師傅。菜上的很快,有魚有肉很豐盛,味道上乘,尤其是那個扒肘子回味無窮!我點了一杯金獎白蘭地(飯店零賣),入口香甜綿長,那個時候是沒有假酒的吧。一桌菜有酒有飯六七個人花了不到10元。……多年沒有去河北了,川魯飯庄怎麼樣了?
登瀛樓 紅旗飯庄 宴賓樓 正陽春 鴻起順 認一民 西北角復興路回民 美食 地帶(除小老外)
六七十年代天津有特色名氣檔次的飯館包括:登瀛樓、玉華台、宏業、周家食堂(蘇閩)、杏花村、川魯、川蘇、起士林等
永盛包子鋪,狗不理包子,燕春樓,宴賓樓,正陽春,澄贏樓。紅旗飯壯,起士林,桂順齋,祥德齋。玉花台飯店,鴻起飯店等等太多了啊!
打著老字型大小的旗子沒有老傳統的東西因為廚師都是各地的年青人根本就不會做老師夫退的退亡的亡手藝失傳了
最近聽說有個叫熱海的飯店菜是傳統老味兒,還沒去嘗過。
㈣ 天津老字型大小糕點有哪些
天津老字型大小糕點有欣樂糕點、桂順齋、大橋道、起士林、桂發祥、五福西點等。欣樂糕點:香油做的傳統糕點,咬一口就能感受到濃郁的香氣,一字酥、白皮兒、京糕排等不同口味的糕點隨意選。桂順齋:桂順齋以經營各式清真糕點而聞名,味道好,做工細。大橋道:創建初期主要以店鋪自采自營糕點、糖果為主。起士林:香松酥皮夾著幼滑吉士,食材簡單卻考驗手藝。
天津老字型大小糕點有欣樂糕點、桂順齋、大橋道、起士林、桂發祥、五福西點等。
1、欣樂糕點:香油做的傳統糕點,咬一口就能感受到濃郁的香氣,一字酥、白皮兒、京糕排等不同口味的糕點隨意選。
2、桂順齋:桂順齋以經營各式清真糕點而聞名,味道好,做工細。
3、大橋道:創建初期主要以店鋪自采自營糕點、糖果為主。
4、起士林:香松酥皮夾著幼滑吉士,食材簡單卻相當考驗手藝。
5、桂發祥:桂發祥作為有著悠久歷史的百年老店,一直秉承傳統製作工藝,糕點的老味「勾引」著老天津衛的饞蟲。
6、五福西點:五福推出了兩款自製糕點禮盒,福字禮盒包含干點和蛋糕,細八件禮盒則是八件和蛋糕。
㈤ 天津的天寶樓到底怎麼樣,是老字型大小嗎
天寶樓當然算是老字型大小了,屬於食品醬貨類的老字型大小。天津是中國最早最大的工商業大都市,天津成為中國國際貿易通商外交大都市的時候,其它地區還處於農耕時代。天津清代開始的老字型大小已經達到相當的規模和數量,天津當年已有的老字型大小應該是全國最多的,而在新中國成立以後很多字型大小都被國家指令性撥給了北京,像月盛齋等字型大小,這類老字型大小總號在天津,分店在北京,後來指令性的把北京也變成了總店。天津逐漸的被讓渡該品牌給偉大首都。這類的情況在天津是很多的。北京自古是政治中心,通商貿易等職能包括國家經濟管理機關都設在天津,古代的政治中心也是沒有經濟職能的,這是古代的中國價值觀的體現,一個威嚴的中央政權所在地是不可能以做買賣來維持生計的。這個價值觀有點像現今的歐美國家,例如如今的美國,其政治中心在國家中處在超然地位,不參與其它地區的經濟競爭,而是處在全國的一個裁判者的地位。話再說回來「天寶樓」這個品牌沒被搶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如果把「天寶樓」搶走的話,這個老字型大小得改名為「北寶樓」了,也不好聽了。如今的「天寶樓」可謂種類齊全,應有盡有。但這個品牌沒有出包裝袋食品,無法銷到各地去,這就是一個短板了,因為天津的「津味醬貨」在全國還是很有知名度的,天津的醬貨味道不是南方有甜口的感覺,而是以微咸口為主的風格,其口感非常香美。除此之外天津還有「迎賓」老火腿的品牌,其火腿腸,玫瑰腸等口味是很獨特的。後來的「國順」火腿味道也可以。天津的肉罐頭品牌還是以「長城」牌午餐肉罐頭為主,如今的長城牌肉罐頭主要都是出口海外到世界各國的佳品,但本國人可以在京東,淘寶上買的到。另外像天津傳統味道的「賓士佳」,「長宏金星」等肉罐頭品牌的味道也是非常好的,同樣可以在淘寶上買到。天寶樓這個老字型大小,最大的問題就是散裝問題,只做及時性消耗品,沒有形成一個生產包裝鏈,這個問題如果解決了,銷售量還會增加數倍。當然了,這需要本地政府對本地老字型大小的扶持力度,天津關於吃的中華老字型大小和津門老字型大小在全國還是很多的,有名的也是很多的,像大名鼎鼎的狗不理,天津十八街,耳朵眼,祥德齋,桂順齋,桂發祥,大橋道,寶林祥以及宮廷貢品小站稻,獨流老醋,黃庄窪米等等也都是餐飲類的中華老字型大小和津門老字型大小。這些餐飲類的老字型大小和「天寶樓」一樣都屬於物美價廉,性價比高的商品,這些老字型大小是天津的名片,中國的名片,世界的窗口,這些天津的老字型大小也在不斷的成長和進步……
老不老,看天寶樓塊匾就能知道,這三個字可是清末民初津門八大家之一的華世奎親手提的,相傳民國時華老常去天津的中國大戲院聽戲,當時天寶樓是小本買賣,華世奎題匾一個字要一百袁大頭(銀元),他個賣醬貨的哪裡請得起,可做買賣的老闆精明,天天留意著華老看戲的時間,准在他看戲看到最想吃的東西時,把醬好的東西切好包好准時送到,時間一長,像華世奎這種大人物為人處事何等明白,心裡知曉小老闆的用心,天津碼頭文化,辦事得敞亮,吃人嘴短,免費贈送天寶樓三個大字。一時傳為街面上的佳話。
不過現在天寶樓買賣做大了,都是集團化生產,肯定沒有以前前店後廠現做現賣的好吃了。
《美味熏醬肉,說說天寶樓》民國時天津老字型大小的實力,看一看牌匾是那個書家提的就知道,除了勸業場,中原公司等許多天津商號都是華士奎題的匾,華士奎還給正興德茶莊題了匾,天津在民國有幾十家商號是華士奎寫的,還有他的弟子耿仲陽也寫不少匾,還有弟子大直沽的董風桐寫顏字也很捧棒,1970年前後他總到大直沽東下坡18號,我的書法老師褚守質(字實枕)家裡去,有時要看住西屋我的師爺段宜民先生,(我家住北屋)段先生三十年代寫過勸業場對面的《泰康商場》等,他1920年後在大直沽大學堂(後中街小學)教國文和書法,學生有寧書綸,褚守質,竇鴻昌,孫先生等人。當時褚先生正和吳玉如競爭寫天津烈士紀念館的大字和碑銘,記得我正在三十二中上初三,有一天下學回家褚先生說,天津革命委員會主任解學恭拍板,選了褚老師寫碑,記得先生那天興高彩烈,文革期間半個天津市都由褚先生寫牌匾,由其是河東區,現在河西的光華評劇院,河東公園等都是先生寫的,這都是說牌匾書法引起的題外話。
《天寶樓》也是高價請華士奎題的,可見當時天寶樓的知名度,一看天寶樓這塊匾就能知道。傳說華世奎吃醬肉寫牌匾只是傳說,網路上說華老三十年代去中國大戲院,天寶摟老闆常給華老醬貨,華老就給天寶樓寫了匾,其實,1922年年天寶樓開業時,山東老闆就請華老先生寫了匾,中國大戲院是1936年才建好開業。
如今的「天寶樓」可謂種類繁多味道不錯,分店也遍布各區,成為馳名津沽的醬貨店,遼寧路口上還有《申記稻香村》,大都是南味辣腸醬貨,記得天寶樓旁好像還有一家老字型大小醬驢肉店,天寶樓醬貨雖然家喻戶曉,但這個品牌沒有出包裝袋食品,無法銷到各地去,沒法在全國打開知名度,「津味醬貨」除了天寶樓,還有食品二廠的醬製品,在全國還是很有知名度的,天津的醬貨不象南方有甜口酒香廣式味道,而是以微咸口為主的風格,其口感非常香美。天寶樓選料,以京式醬肉為例,需精選豬前後腿肉,肥三瘦七,用多年的老湯煮制4個多鍾頭,肥瘦相間,香濃色好,嫩爛適口。而秋冬熱賣的烤肉(老天津衛稱之爐肉),那得用五花三層的好原料,腌制12個鍾頭後,以果木碳烤,至肉皮呈米粒大金黃色的小泡,才切片使用。要說風味,還要提醬雜樣,尋味道,是吃一口變一個味兒。天寶樓以心、肝、肚、口條、等醬製品為主,還有火腿腸、臘腸、熏雞蛋、燒雞和味道可口的小酥魚等,看圖8按照一定比例切片搭配,放在白瓷碟里擺拼起來,在喝上二兩,不論是咸中帶甜,還是酒香濃郁,那是後味無窮。
在天津百姓心中除此以外,最平民化的還是天津食品二廠的《迎賓牌》看圖2火腿腸,醬貨系列,醬肘子、醬豬肉、粉腸、松仁小肚、臘腸、熏大腸、熏兔肉、熏鴿子、醬下水(心、肝、肚、口條)等,都是下酒的好菜。由其火腿腸,松仁小肚,玫瑰腸等口味是很獨特的。記得1980年我結婚辦酒席,醬貨都是我的同事王鳳祥,找二廠的醬貨技師王叔叔買的,婚後我還到他家送了兩盒點心,那時豬肉醬貨要條,可是十分難買的。醬製品的消費史,就是了一部中國人民生活的變遷史,在天寶樓和食品二廠醬貨中,都留下天津百姓何無盡的情思和回憶。後來的一些民辦醬貨廠也不錯,如「國順」火腿味道也可以。
天津的肉罐頭品牌還是以「長城」牌午餐肉罐頭為主,記得七八十代在廠里小賣部,常買這種香噴噴的罐頭解饞,那時的生活水平普遍低下,能吃上罐頭也是一種口福,不像現在雞鴨魚肉天天過年,再說現在吃天寶樓的肉類和其他美味佳餚,總覺大不如前,其實是我們的味蕾變的麻木了。88歲的父母在中山門住,那裡有兩家天寶樓,每回父親都讓我買天寶褸熏肉,因為痛風我只能吃老粉腸,懷念那個久久難忘門味道!總覺得天寶樓和迎賓牌的許多產品,應該像張家口的《柴溝堡熏肉》做仿腐小包裝,這樣在網上就能全民選購,老字型大小才能全國知名。
天津的「天寶樓」算是個老字型大小。原址在和平區遼寧路上,街對面是天祥商場。要說天寶樓的醬貨味兒還可以,老天津衛的人算是認可的。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偶爾會去那買點醬貨下酒,那時候的天寶樓有個明顯的「老字型大小」特色,就是不論你買多少錢的醬貨,售貨員一準在包裝上給你做「厚道」嘍!具體操作是比照A4列印紙三倍大小的草紙上稱稱重的時候最少給你墊三張。那時候老百姓還不富裕,吃醬貨也算小奢侈了,可人家天寶樓那時候就搞多種經營,兼做紙張生意。有一回我剛好在天寶樓排隊買醬貨,從店外怒氣沖沖進來一位中年大哥,進得店來二話不說直接把一包厚厚的醬貨投擲到了天寶樓售貨的中年婦女的臉上,繼而破口大罵無良奸商的缺德行徑。那時候包裝醬貨用的草紙特別占份量俗稱壓秤。當時售貨櫃台里的幾個人自知理虧連個屁都沒放就把錢退給人家了。自打那次後我再沒買過天寶樓的醬貨。
天寶樓這三個字是老字型大小,但原來做的東西沒有了,天寶樓壓拫就不賣腸子,現在以腸子為主,不是自己做的,醬牛肉賣45一斤,你說你敢吃嗎?國順的腸子佔主要的,還曾買過鴨子,你說還是天寶樓嗎,我知道的就黃了好多家了,不如買點二廠的或小攤的吧。
天津天寶樓的確是一家近百年的老店。天寶樓主要以京式醬肉為主,它的醬肉噴香撲鼻,可以說是天津人記憶中的味道。
推薦:天寶樓醬牛肉
整塊牛腱子肉,肉質條理清晰,清香軟爛,越嚼越香。
醬豬蹄
一個在八兩左右,大小適中。肉質軟糯,補充滿滿的膠原蛋白。
玫瑰腸
以豬後腿精肉為主料,剔除肥膘和筋腱,用玫瑰香酒進行熏烤浸煮,一點不膩。
秋冬烤肉
採用五花三層的上等原料,腌制12個鍾頭,以果木炭烤,至肉皮呈米粒大金黃色的小泡,切片食用。
熏大腸
以特製醬料熏制的大腸,肥而不膩,感覺不愛吃大腸的人都會忍不住嘗試一下。
醬下水
心、肝、肚、口條按一定比例拌勻,天津人下酒好菜。
還有 松仁小肚、臘腸、熏兔肉。熏鴿子、熏雞蛋、燒雞 等都是店裡一絕。
店鋪:天寶樓(河北路店)
地址:河北路(濱江道口)
店鋪:天寶樓(芥園西道店)
地址:芥園西道留園里9號樓底商鋪
店鋪:天寶樓(龍禧園店)
地址:海源南道龍禧園34號(樂樂鮮果水果店旁)
注意:很多人容易把天賓樓當作天寶樓,要注意區分喲~
味道還算可以,不過王頂堤這的兩家售貨人員估計都是老供銷社的人員,處處算計那個姦猾:東西稱重不光包紙還要裝袋才稱;類似羊雜的盤子中總是底層很多便宜的粉腸,上面薄薄一層層雜,給人感覺很坑而且下作。
天寶樓確實是老字型大小,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天津人不會做買賣還是別的原因,現在整得跟狗不理包子一樣讓人失望。
說服務,我家附近開了3個天寶樓,兩年內倒閉了兩家,之前去這兩家的時候賣貨的大姐一臉苦悶,態度極其惡劣,要20塊的頭肉,這一刀下去30多,讓她再切一下經常被懟,好像她是在施捨給你一樣。另外一家可能是因為老闆娘比較漂亮才能勉強維持下來。
說味道,天寶樓的醬貨味道太一般了,豬肉肉鹹的要命,醬牛肉太柴,火腿也不是它自己做的,都是統一配送,粉腸吃著還湊合。
說價格,天寶樓現在都是開在菜市場里,如果旁邊另開一家賣熟食的,它的生意都會被擠兌的不要不要的,因為它貴啊。
都是做熟食的,你家貴,服務態度不好,味道還一般,對於普通百姓來講誰還買?而且現在都是批量生產,遠遠達不到當年老字型大小的標准。
現在天寶樓跟三十年前沒什麼關系了 熟食做的不如國順、萬帆順,更別提比二廠了。過去十幾年往外租招牌,現在有自己產品也不怎麼樣。如果是外地來的朋友 可以直接忽略掉這個牌子。
當然了,絕對的老字型大小,天寶樓在天津可以說家喻戶曉,作為傳承百年 歷史 的「中華老字型大小」店鋪,最近幾年更是遍布天津的大街小巷,不論繁華的商業區還是尋常的居民區,總能見到天寶樓的大招牌,天津一直流傳著這么一句話:「醬貨要吃天寶樓」,可見其在天津人心目中的地位了。
天寶樓醬貨的 歷史 由來已久,就連「天寶樓」的金字牌匾都是由我們天津的知名書法大家華世奎先生親筆題寫的。
天寶樓的醬貨主打醬肉,醬肘子,都是百年的獨家秘方製成,絕對的天津正宗老味道,過年要想買點天寶樓的醬貨,那您鐵定是要排隊的,作為天津特產,走朋友串親戚的,送點天寶樓醬貨絕對是不錯的選擇。
㈥ 天津有許多享譽中外的老字型大小有哪些
天津的國內外老字型大小包括
1.桂發祥 創建於1937年。
桂發祥起源於1937年,由范貴才和范桂林兄弟創立。當時他們在天津大沽南路開了一家麻花店「桂發祥」「桂發祥」。麻花的特色是有桃仁、青梅、桂花等十幾種食材組成的什錦酥條。1956年實行公私合營,兩家店合並,更名為桂發祥麻花店,取桂花主要調料桂桂。
特色:干糕、麻花、小八塊。
2.桂順齋 創建於1924年。
以出售各種清真糕點聞名的桂順齋,由回族人劉真於1924年創建。京劇大師馬、相聲大師馬等。,以前是桂順齋糕點的常客。
特點:白面點,薩其瑪,八塊。
3.正興德 成立於1738年
鄭德茶館創建於1738年(清乾隆三年),至今已有260多年的歷史。初名正興號茶樓,清咸豐七年(1857年)改名正興德茶樓。因為它的創始人是回族,信奉伊斯蘭教,所以正興德是清真茶樓。
特色:龍井、毛尖、碧螺春。
4.正陽春烤鴨 始創於1862年。
天津烤鴨店,原名正陽春鴨屋,創建於1862年。1935年,正陽春在繁華的勸業場附近開業,因朝陽正門而得名。多年來,正陽春以其獨特的烤鴨而聞名。
推薦:烤鴨、鴨油包、芥末鴨掌。
5.大福來 創建於清朝光緒年間。
清朝光緒年間創制的大福來,絕對是天津鍋巴菜中的極品。今天要想在上班的日子吃一碗大福來鍋巴菜,就得早早出門,做好排隊的准備!來一碗鍋巴配一個燒餅。每天叫醒你的不是夢,是天津的早餐!
㈦ 天津有哪些享譽中外的老字型大小
1、桂發祥 創辦於1937年
桂發祥起源於1937年,由范桂才和范桂林兄弟始創。當時,他們在天津大沽南路各開了一間麻花店「貴發祥」和「貴發成」,特色是製作的麻花中都夾有一根由桃仁、青梅、桂花等十幾種配料組成的什錦酥條。1956年實行公私合營時,兩店合並,取主要調料「桂花」之「桂」,更名為「桂發祥麻花店」。
特色推薦:糕乾、麻花、小八件。
2、桂順齋 創辦於1924年
桂順齋,以經營各式清真糕點而聞名,是回族人劉珍於1924年始創。京劇大師馬連良、相聲泰斗馬三立等,當年都曾是桂順齋糕點的常客。
特色推薦:白皮兒點心、薩其馬、八件兒。
3、正興德 創辦於1738年
正興德茶莊創辦於1738年(清乾隆三年),至今已有260餘年歷史,初期名為「正興號」茶莊,清咸豐七年(1857年)改名為「正興德茶莊」,因其創始人系回族,信奉伊斯蘭教,故「正興德」為清真茶莊。
特色推薦:龍井、毛尖、碧螺春。
4、正陽春烤鴨 創辦於1862年
天津烤鴨店原名「正陽春鴨子樓」,始建於1862年。1935年,正陽春在熱鬧繁華的勸業場附近開業,因正門朝陽而取名。多少年來,正陽春以獨特的掛爐烤鴨聞名。
特色推薦:烤鴨、鴨油包、芥末鴨掌。
5、大福來 創辦於清光緒年間
創於清光緒年間的大福來,絕對是天津鍋巴菜里的佼佼者,時至今日,趕上上班的日子想吃上一碗大福來鍋巴菜都要早早出門做好排隊的准備!來一碗鍋巴菜配上一個燒餅,每天喚醒你的不是夢想,是天津的早飯!
特色推薦:鍋巴菜、老豆腐、牛肉燒餅。
㈧ 天津的老字型大小都有哪些
狗不理、中原公司、勸業場、達仁堂、隆順榕、桂發祥十八街麻花、正興德、蘆花海鹽、獨流老醋、起士林、耳朵眼、老美華、風箏魏、崩豆張、盛錫福、冠生園、月盛齋、起士林、瑞蚨祥、桂順齋、亨得利、謙祥益;
紅三角、隆順榕、中華、天立、樂仁堂、紅花、太陽、登瀛樓、天寶樓、果仁張、老美華、起士林、飛鴿、金星、鴕鳥、天女、海鷗、蘆花、抵羊、鴻起順、玉川居、鸚鵡、康樂、三帽、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