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天津資料 » 天津疙瘩樓離哪個景點近
擴展閱讀
在杭州年薪多少靠譜 2025-09-18 19:29:34
天津人流方法有哪些 2025-09-18 19:06:33

天津疙瘩樓離哪個景點近

發布時間: 2023-05-18 07:18:03

『壹』 求天津旅遊攻略,如何安排遊玩行程,推薦哪些食宿地點

天津作為北方近代中西文化最具多樣性的城市,素有「萬國博物館」的美譽。復古的歐式風情不光在各個景區之中,還藏在斑駁古老的街道兩側,藏在籍籍無名的小巷深處,需要你我不斷去找尋。


天津特色美食老字型大小

紅旗飯庄:傳統老店

登瀛樓:魯菜比較正宗

津菜典藏:有點貴

肥貓烤翅:天津三大燒烤名店之一

津津小吃:小豆粥、喇叭糕非常不錯

清真老字型大小:會芳樓、宴賓樓、鴻起順

起士林:這是在天津開了100多年的西餐廳

桂園:價格公道,味道好,有特色


天津防坑攻略

1、在天津碼十八街麻花不要買大的,小的才是最好吃的嘎嘣脆。

2、天津之眼有個傳說,情侶如果有忌諱可以不合影

3、桂發祥是天津正宗的麻花品牌,買的時候要看好。

4、耳朵眼炸糕個人感覺一般般,略微油膩了些,可以選擇平湖炸糕

5、南市食品街其實都是遊客去的比較多,本地人比較少

6、去大悲院的門口,不要理那些帶你燒香的人

7、濱江道步行街商業化比較濃,跟每個城市的步行街其實都差不多

『貳』 天津五大道有那些很有異國特色的建築啊 都在哪裡哦

天津的異國建築分成了幾塊,這也和當時租借地的情況來劃分的。
天津:留住歷史風貌

法國梧桐、洋樓、雪弗萊、霓虹燈、佳人……很多人錯覺,這樣的場景只屬於「上海舊夢」,實則不然--它也是當年天津的景觀。

中國近代史上,1404年開始城市建設的天津始終扮演著一個現代化領跑者的角色。藉助作為京城門戶及中國最早開放的通商口岸之一的區位優勢,它迅速成為中國近代工業的一個搖籃、北方經濟中心和萬商雲集的繁華都市,後又步入中國第二大工業城市之列,僅次於上海。

曾有學者統計,天津一共創造了近代中國歷史上100多項第一,如第一輛汽車、第一條鐵路、第一家大商場、第一所大學都誕生在天津。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新中國第一輛自行車、第一塊手錶也問世於此。中國人自行研製的第一台電視機也產自天津。

近代至少有200餘位中外名人政要曾住過天津。而這里的歷史風貌建築林林總總,跨越了1000多年,涵蓋多個領域。其最早遺存是先於天津「城」的獨樂寺(984年)。不過,60%多的歷史風貌建築是1900年至1937年建成的,如今也都年過七旬。而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天津不少市區逐步變成外國租界,卻得以聳立一大批異國文化特色、形式多樣的的風貌建築。

這些「小洋樓」漸漸構成了近代天津城市肌理與中西融合風格的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讓這座中國近代接受西方文化最早的中國名城有了「萬國建築博物館」的美譽。

國際知名導演李安感嘆,他拍後來獲威尼斯「金獅」大獎的《色,戒》時,「錯過」了天津。其實李安很想到天津取景,因為「其老建築很現成,保存得很完整」,只是後來由於戰線拉得太長而未能成行,卻一直覺得錯過了「真地可惜」。

天津人自然不願錯過自己的寶物,而想永久留住歷史風貌的念頭早已變成了行動。

專門立法

建於1921年的「靜園」,位於天津和平區鞍山道70號。1927年,被趕出皇宮近3年的中國末代皇帝溥儀遷居此處,過了4年「靜觀外變」的生活。

靜園為三道院落(前、後庭院和西庭院),主要建築為前後兩幢磚木結構二層西式小樓,以及書房、庫房等,裝飾講究,園內長廊庭院曲徑蜿蜒通幽,怪石清泉點綴其間,樓東還修有一個網球場。

溥儀搬出後的近80年間,靜園幾番易主,還曾被用作辦公用房和職工宿舍。1976年7月發生大地震,園內又布滿了「地震棚」……到本世紀初,靜園成了年久失修、住有45戶居民、搭建違章建築500餘平方米的大雜院。

2005年10月,靜園居民和單位開始騰遷。此前的9月1日,天津人民代表大會正式頒布了《市歷史風貌建築保護條例》,這是中國首部針對歷史風貌建築保護的專門立法,其中對於歷史風貌建築進行「騰遷保護」等條款屬國內首創。

此後,相繼成立了市歷史風貌建築保護委員會和辦公室、專家咨詢委員會、整理有限責任公司,形成了保護管理工作的完整體系。整理部門與天津、義大利等國內外眾多專業機構以及歷史風貌建築保護專家組成課題小組,集中研究解決整修過程中的技術問題。第二年8月,依據「修舊如故,安全適用」原則的浩大修復工程開工。這一全國首個依照地方立法對歷史風貌建築實施騰遷的項目,於2007年7月20日完工,並正式對外開放。

整體修復後的靜園,維持了其舊時的風貌特徵。同時,還在功能上有所增加。一方面,整修部門把先進的現代技術和材料應用到老建築中,對危舊牆體、構件進行了加固、修繕,例如,靜園主樓損壞嚴重,導致整體屋架受力體系變化,整理時主要採取碳纖維加固和剪刀撐的方式,並用相同材料填充缺損部位,使其荷載能力達到安全適用程度;另一方面,對建築原有的門窗、玻璃、小配件及地磚等原狀構件進行妥善的保護與復原,主樓原議事廳內的壁爐、壁燈都被精心保留下來,頂棚也被完全恢復成原有的式樣,具有靜園特色的幾個拱券(門、窗等建築物上築成弧形的部分)都完全採用舊料加工修復,原來的比利時進口玻璃同樣是精心清洗而保留原樣。

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保護、利用靜園的歷史文化價值,整理部門還與吉林省社會科學院開展了課題研究工作,對歷史圖片和史料進行了分析整理,完成了「末代皇帝溥儀在天津」展覽資料的編撰工作。同時,在主樓一樓重設了原有的配膳房和酒吧間,並恢復了大餐廳、會議室、會客室;也恢復了二樓溥儀等人的起居室、書房。室內還依據當初的擺設,以仿造的室內傢具、飾品為主復原陳列了部分展品,並輔助陳列了與溥儀有關的器物、生活用品、相關文字、照片資料等,基本展示了溥儀當時在天津的生活和政治活動情況。

工作人員還根據歷史文獻、圖片資料和專家考證以及對現場的深入挖掘,形成了對靜園庭院的修復方案。園內恢復了游廊、中心地帶的水池噴泉和西側平房圖書館及其旁邊的湖山疊石、竹林景觀,庭院主體採用石釘鋪地,周圍種滿花、木,以保留原有植物為主,移植了10多種觀賞類的喬木、灌木和花卉。

靜園是「特殊保護」級別。除此之外,歷史風貌建築還分為「重點保護」和「一般保護」的等級。依據《保護條例》,天津目前已確認了746幢(133多萬平方米)歷史風貌建築,此外還有6個歷史風貌建築區。

「歷史風貌建築」是天津保護歷史建築的法定名詞。按照《保護條例》明確的確認條件,它們是指:建成50年以上,建築樣式、結構、材料、施工工藝和工程技術具有建築藝術特色和科學價值;反映天津市歷史文化和民俗傳統,具有時代和地域特色;具有異國建築風格特點;著名建築師的代表作品;名人故居及其它具有特殊歷史意義的建築等。

天津的《城市總體規劃》明確了歷史文化名城、歷史風貌建築區的保護規劃,提出要建立相應的保護體系,強調「從根本上保護好」;在保護區范圍內,歷史建築不得拆除,與歷史風貌不協調的現代建築要進行改造,嚴重影響風貌的現代建築被勒令限期拆除,與歷史風貌相沖突的環境要素必須進行整修、改造,市政設施的安排也遵照考慮歷史風貌保護的要求,「新建、擴建、改建建築應在高度、體量、色彩等方面與保護區風貌相協調。」

「經過深入調查研究,我們制定了與《保護條例》相配套的規范性文件,健全了保護的法規政策體系。」天津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局長、天津市歷史風貌建築保護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吳延龍介紹說,還成立了專門隊伍,並建立執法檔案,為每幢歷史風貌建築拍攝了各角度照片。「我們組織專人對全市歷史風貌建築進行每月1次、重點地區和建築每月2-3次的例行巡查。」

地理信息系統先也建立起來。它將天津全市歷史風貌建築的地理位置、建築面積、產權情況、房屋完損狀況、歷史文化背景、照片等資料輸入資料庫。同時還編制了《保護圖則》,為每一幢歷史風貌建築「量身定做」了保護整修、使用的技術指南,這被專家認為是「全國首創」。與之相應的《保護修繕技術規程》作為地方技術標准,為歷史風貌建築保護提供了技術依據,填補了技術領域的空白。

「開發」保護

如果有人問中國哪座城市的一條街上,有比巴特農神廟還多的柱子?這條街就是是解放北路,屬赫赫有名的老天津 「五大道」地界。

所謂「五大道」是指天津中心市區南部東、西向並列著以中國西南名城成都道、重慶道等命名的5條街道。

「徜徉五大道,就好像走在世界建築史的長廊上--從古希臘、羅馬風格,到文藝復興式、歌特式、拜占庭式、巴洛克式、羅可可式,英式、法式、意式、中式、西班牙式、日式甚至猶太式和印度式,各式小洋樓應有盡有,令人目不暇接。」天津風貌建築史專家金彭育說,西洋建築在五大道上的大量出現,與數千年形成的中國傳統建築體系交相輝映,形成百花齊放的局面。

5月1日,五大道民園西里舉行創意產業錨地開街儀式。這是五大道地區在建的以形成一個「歷史底蘊深厚、文化特色突出、充滿活力」的歷史文化旅遊商貿亮點與天津城市的品牌載體為目標的「聚客錨地」工程的一部分。在五大道中間位置,將以保護歷史風貌建築為前提,改造部分風貌建築,拆除周圍的違章建築以及不協調的新建築,重建一些老建築,形成集游、購、娛、吃、住、行於一體的多功能景點。按照吳延龍的說法,要推出一批「看得見、進得去、有故事」的歷史建築旅遊景點,讓保護成果惠及更多市民與遊客。

「開發與保護並不矛盾,相反,如果開發得好,則更有助於保護。」來自上海的「都市策略」公司策略總監潘陶認為。這家公司試圖在開發和進一步提高天津與五大道知名度方面多做努力。

當然,由於「錨地」等項目涉及到拆遷,因而不時傳出爭議之聲。有人擔心,盡管五大道內現有的400多幢歷史風貌建築在保護之列,可那些沒有保護「身份」的建築未來會怎樣?也有學者認為,被允許的「原拆原建」很容易導致拆真造「假」。更有專家呼籲「整體保護」五大道歷史街區。「它不是一兩幢房子的問題,而是幾個街區的問題,幾個街區構成一個完整的氣氛。」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陳志華表示。

你從理工大學乘坐觀光2路就可以到五大道
天津觀光2路 市區線路 華苑小區6:15--21:45 → 第三醫院6:15-21:45 ; 票價1.50元,無人售票,城市卡有效,月票無效 天津巴士實業有限公司
上行:第三醫院 - 秀山花園 - 王串場六號路 - 王串場三號路 - 王串場一號路 - 和平村 - 小樹林 - 十字街 - 金緯路 - 金鋼橋 - 東北角 - 遠東百貨 - 南市食品街 - 南門外大街 - 海光寺(南京路) - 鞍山道 - 濱江道 - 長沙路 - 黃家花園 - 桂林路 - 體育館 - 天和醫院(貴州路) - 佟樓 - 德才里 - 天塔 - 水上村 - 周鄧紀念館 - 會賓園 - 市委黨校 - 育梁道 - 理工大學 - 觀園公寓 - 華苑小區 (33站)

下行:華苑小區 - 觀園公寓 - 理工大學 - 育梁道 - 市委黨校 - 會賓園 - 周鄧紀念館 - 水上村 - 聶公橋 - 德才里 - 佟樓 - 天和醫院 - 體育館 - 桂林路 - 黃家花園 - 長沙路 - 濱江道 - 鞍山道 - 海光寺 - 南門外大街 - 南市食品街 - 鼓樓東 - 東北角 - 金鋼橋 - 金緯路 - 十字街 - 小樹林 - 和平村 - 王串場一號路 - 王串場三號路 - 王串場六號路 - 第三醫院 (32站)

海光寺是日式建築,東站河北一側是義大利風格,解放橋是原來叫法國大鐵橋,解放路英法風格。

『叄』 天津從五大道到瓷房子怎麼坐車

如果您到天津,五大道當然是不可或缺的景點,到五大道一定要看的是位於河北路283號-285號的中國疙瘩樓古城堡,是天津的兩個新文化地標之一,另外一個就是你要看的瓷房子,這個疙瘩樓古城堡曾經是著名京劇大師馬連良的故居,被馮驥才題名「能吃的博物館」,並能品嘗世界唯一的中國首創古董菜。

從中國疙瘩樓古城堡出來,沿著河北路往南京路方向走,到赤峰道就可以看到中國瓷房子了,如果找不著路也不用擔心,這兩個地方都是天津十分著名的景點,隨便問人都知道怎麼走的,最後,祝您在天津旅遊愉快!

『肆』 天津五大道必去景點

推薦一:慶王府

慶王府位於天津市和平區重慶道(原英租界劍橋道)55號,地處天津歷史風貌建築最集中的「五大道歷史風貌建築區」腹地,為天津市特殊保護級別的歷史風貌建築和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

慶王府始建於1922年,原為清末太監大總管小德張親自設計、督建的私宅,在原英租界列為華人樓房之冠。後被清室第四代慶親王載振購得並舉家居住於此,因而得名「慶王府」。

慶王府佔地面積4327平方米,建築面積5922平方米,為磚木結構二層(設有地下室)內天井圍合式建築。整體建築適應當時的西化生活,更結合了中國傳統文化意象,是五大道洋樓之中西風東漸的典型建築。

『伍』 天津三個冷門景點,平時遊客不多,疙瘩樓很容易被誤會為瓷房子

早在明清時期,天津就是華北地區的經濟中心之一,中式古典建築、洋建築和創意建築在這里交相輝映,獨特的城市氣質使很多遊客為之迷戀,我也是如此。

瓷房子、和平路金街、津里故里都是天津較知名的景點,相比起來位於市區的鼓樓、疙瘩樓和津灣廣場名氣較小,平時鮮有遊客,但獨具風韻,非常值得打卡。

鼓樓是天津衛三宗寶之一,和炮台、鈴鐺閣齊名,原來是明代天津城的中心,是當時的地標建築和報時樓。

鼓樓是津門文化的發源地,天津城就是以鼓樓為中心四處擴散建設的。

現在看到的鼓樓是新世紀重建的,鼓樓周邊已形成完善的商圈,主要售賣一些古玩,不過看起來並不是很繁華。

據說鼓樓內有一口大鍾,重量達到三千斤,是天津的「鍾王」,這口大鍾大概鑄造於宋朝或明末清初。

疙瘩樓位於天津五大道,名字雖然叫「疙瘩」,賣相卻很好。

疙瘩樓代表了近代創意建築的頂尖水準,有意思的是遊客常常把它和另一座建築物搞混,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疙瘩樓和瓷房子在風格上非常像,一些外地遊客首先到的是五大道,在游覽的時候被疙瘩樓奇怪的外表所吸引,結合以前在網上看到的瓷房子照片,很自然地把疙瘩樓當成了瓷房子,從而鬧出笑話。

為了避免誤會,疙瘩樓門口張貼有提示告知遊客真實情況。

疙瘩樓是座四層磚木結構的西式樓房,具有濃郁的義大利風格,所用的磚塊是燒壞的疙瘩磚,這批磚塊一開始以超低價出售也沒有人買單,保羅·鮑乃弟知道後,出於敏銳的判斷力,毫不猶豫地采購了這批「奇醜無比」的「次品磚」。

事實上這些燒壞的磚雖然不好看,但非常結實,是上佳的建築材料。

保羅·鮑乃弟特地將這些疙瘩磚砌於外牆,意外地產生了獨特美感,很快就遠近聞名,主人趁勢轉手大賺一筆。

看來只要眼光獨到,「廢物」也能變黃金。

津灣廣場就在天津站對面,是海河旁一片完整的歐式建築群,既是景點,也是天津金融城的標志性區域,差不多每個角度都適合拍照,雖然遊客並不多,但偶爾還是能看到一些年輕人過來拍照,在這里拍攝的人像照片充滿異國風情,文藝感也很明顯。

不知你是否去過這三個地方呢?

特別提示一下津灣廣場和鼓樓廣場都是免費開放的,疙瘩樓很多時候並沒有開放,不過在路邊就可以欣賞了。

『陸』 暑假在天津附近有什麼好玩的啊要兩到三天的~~謝謝!

一、景點推薦 1. 特色街道 五大道首推馬場道,在這條不寬的馬路上,座落著小洋樓近300座,背後都有著一段歷史,著名的,或是鮮為人知的。可以沿著馬場道走走,走得累了,有很多不錯的餐館可以坐下來吃飯 睦南道:全長1968米,沿馬場道自西向東走300米,向右拐便是。有許多名人故居,如東陵大盜孫殿英,張學良之弟張學銘,末代皇帝浦儀 大理道:全長1745米,沿街也是風格各異的小洋樓 常德道:全長1219米,有國民黨政府財政部關務署長張福玉故居(常德道2號),還有檔次不錯的餐廳 重慶道:有座慶王府,是晚清總管太監小德張的私人住宅,還有很多餐飲娛樂場所,如演歌台,東海漁村,仲聯西餐廳 成都道:全長2206米,很多茶館,酒吧,如蘇易士西餐廳,小倫敦西餐廳,藍都西餐廳,1931夢娜酒吧,都樂酒吧,清茗雅軒,勞埃德酒吧 解放北路,為舊時租界,現為天津金融一條街,各大銀行的天津分行都在那裡有一席之地,建築也是天津最有租界特色的,都很有些歷史了 2. 歷史古跡: 佛教:河北區天緯路的大悲禪院是一座供奉八方佛的寺院,始建於清順治年間,院內還曾供奉過唐僧玄奘法師的靈骨。大悲院的出眾之處有二,一是在位於院中央的大雄寶殿內曾珍藏魏晉南北朝至明清各代銅、木、石刻造像數百尊,是世間罕見的藝術精品;二是大悲院的素齋一直蜚聲遐邇,將豆製品化腐朽為神奇,做成一道道鮮美無比的佳餚。大悲禪院有弘一法師紀念堂,堂內多為大師出家後照片,還有書法作品 伊斯蘭教:清真寺要數天津南大寺,有很多有年頭的牌匾,也是中國為數不多的保存最完好的華式建築的清真 天主教:西開教堂是天主教堂,位於市中心濱江道,教堂西邊是世界風情街,可以買到具有異域風情的手工藝品、紀念品。可以順便在國際商場,伊勢丹、濱江道購物 此外,還有河北岸獅子林橋旁的望海樓教堂(也叫聖母得勝堂) 廣東會館:南開區南門里大 開放時間:9:00-11:30,14:00-16:30。門票4元。門票4元 建於清朝光緒年間,原為廣東旅津人士(以商人為主)設立的集會、寄寓機構。它糅合了潮式和北方的建築特點,是天津市現存規模最大、裝修最精麗的清代會館建築。殿宇、戲樓於1986年辟為天津市戲劇博物館,成為兼有陳列展覽和演出等多種功能的文化場所。當年,名動一時的楊小樓、梅蘭芳等都曾在這里登台表演 文廟:位於天津舊城東門里,又名孔廟,因與武廟相對,俗稱文廟。始建於明正統元年(1436年),是天津市區保存完整、規模最大的古代建築群。廟外有二柱三樓式牌坊兩座,明代建造,萬曆、清康熙年間重修,是天津市內僅存的過街牌樓 天後宮:位於現在的古文化街上。(正名「敕建天後宮」也叫娘娘宮),是北方少有的供奉"媽祖"的廟宇,它始建於元代泰定元年(公元1326年),並於明代永樂元年(公元1403年)重建。天後宮坐西朝東,面對海河,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至今香火不斷,保存完好,為天津市區最古老的建築 石家大院:天津西站有153路公交車直接到楊柳青,票價2元,約需60分鍾。楊柳青估衣街47號的石家大院(也就是楊柳青博物館),門票為8元。 電影《活著》,電視劇《日出》,都是在石家大院拍攝的。它是清末天津"八大家"之一的"尊美堂"石府宅第。是中國迄今保存最好、規模最大的晚清民宅建築群。建築典雅華貴,磚木石雕精美細膩,室內陳設民情濃厚。素有"津西第一宅"之稱。這里還展出有各種有趣的民俗活動、成套的系列泥人、年畫等。說起楊柳青的年畫,歷史應該追溯到明代,這里的年畫一直保持著純朴的風格,多取材於古典人物、民間人物和喜慶事件,到了這里,不買幾張年畫,可是有些遺憾了 霍元甲故居:位於南河鎮小南河村。霍元甲的棺木於1898年4月29日遷葬於此。這里已經成為增進國內外精武友人來往的紐帶、弘揚民族精神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時也是世界各地數萬精武門人恭仰和朝拜的聖地 3. 紀念館: 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位於水上公園附近,游完公園可去瞻仰一番。內有周恩來乘坐過的伊爾18專機 平津戰役紀念館,內有各種武器陳列 自然科學博物館和天津科技館等,也可一看 津門老飯店: 利順德大飯店位於海河西岸台兒庄路,與凱悅飯店毗鄰,始建於1863年。和平區台兒庄路33號23311688 皇宮飯店:解放北路177號,22300888 泰萊飯店(和平區解放北路與彰德道交口),現為天津飯店一分店 交通飯店(和平路與濱江道交口) 國民飯店(和平路、赤峰道、哈爾濱道之間) 原大闊飯店(浙江路與曲阜道交口),現為天津市政府第三招待所 原壽德飯店(和平路西側322號),現為東方飯店 購物、曲藝篇 二.購物: 1.南京路/濱江道/和平路是天津的商業中心,各大商場都集中在這里。檔次較高的有天津伊勢丹百貨,國際商場,津匯廣場,世紀商廈等等。濱江道商業街包括:勸業場、華聯商廈、稻香村食品店、亨得利鍾錶店、光明影院、登瀛樓飯庄等老字型大小,新建濱江商廈、吉利大廈。國際商場等。和平路商業街:不僅勸業場、百貨大樓等大型百貨商場,還有中華百貨售品所、天津鞋店、冠生園食品店、佳順齋糕點店、正興德茶莊、盛錫福帽店、中國和鼎章照相館、南京理發店等許多老字型大小 2.南京路另一頭至小白樓商業區可謂是天津的CBD。幾乎集中了天津所有的高層寫字樓。小白樓商業區包括:和平商業大廈、凱旋門大廈、濱江購物中心、濱江國際大酒店等 3.還想逛街的話,與濱江道平行的赤峰道,營口道,和與其交*的河北路,新華路,都散落著不少個性小店,真是值得花點時間細細品味,說不定能淘到很多好東西,說來慚愧,我至今都沒做足功課,不過很多店裡的東西的確比商場和濱江道,和平路的大路貨出色,極其時尚 4.古文化街:包括天後宮及宮南、宮北大街,全長580米。其實這里的建築多是仿清代民間建築。街內有近百家店鋪,主要經營文化用品、古舊書籍、民俗用品、傳統手工藝品等。著名的楊柳青年畫、泥人張彩塑、風箏魏風箏、刻磚劉磚刻等都在這里設了專門店鋪。記得砍價一定要狠啊 5.圖書批發市場:原來在六里台的雙峰道,今年六月份遷到了長江道,在長虹公園附近。我是那兒的常客,每個月都會去一兩次,可以淘到市面上大部分的新書和雜志,還能打7-8折。去一趟回來買幾本書,算算能省下不少銀子。現在讓我發現了一個書店裡有賣藏羚羊和不少旅遊方面的書,是個好消息。 6.估衣街:與北馬路平行,全長80O米,是一條有60O余年歷史的老商業街,曾是天津商業的搖籃。從前,謙祥益、瑞蚨祥、瑞生祥、元隆、老胡開文、老茂生等老字型大小都集中在這條街上。1986年,經市政府修復,130多家新老店鋪裝上宮燈,亮起金字匾額和根聯,掛起幌子和裝飾物品。估衣街再現了昔日的歷史風貌 7.沈陽道古物市場:位於和平區沈陽道與山東路交口處,始建於1987年,原為街道組織的舊物交換市場,後來逐步發展成為古物交易場所,現已成為全國最大古文物集散地。從古瓷、傢俱、鍾表、字畫、文房四寶到金、銀、銅、鐵、木、玉各類工藝品,大小新舊貨各色齊全。場內可議價、可交換、既出售,又收購 8.塘沽洋貨市場:位於塘沽區撫順道,臨近天津開發區,地處津塘公路河北路立交橋西南側,是華北地區首家建立的專門進行進口貨交易的市場。經營品種有汽車、摩托車、家電、照相器材、服裝、手錶、打火機、音響等,大都為進口原裝貨,物美價廉。已成為華北地區洋貨的集散地 9.楊柳青年畫社 天津市河西區佟樓三合里111號 (022)23351531 楊柳青年畫店 天津市南開區古文化街 (022)27275191 泥人張工藝品經營部 天津市南開區古文化街宮北97號 (022)27275248 三、曲藝: 天津雖然不是相聲的故鄉,但的確是培育相聲成長發展的一塊沃土。天津人喜愛相聲,相聲也為天津市民帶來更多的歡樂與笑聲。所以,到天津來,相聲不可錯過 1.中華曲苑 地址:天津市和平區和平路72號(老美華鞋店老店旁邊) 電話:022---27333974 內容:每周五晚 7:40 哈哈笑藝術團相聲專場 每周日晚 7:40 眾友藝術團相聲專場 價格:10元/位 茶水免費 2.名流茶館 地址:和平區新華路177號 (和平區文化館二樓) 電話:(022)27116328 項目:京劇、評劇、河北梆子、曲藝等傳統節目 每周五晚 7:45 眾友藝術團相聲專場 每周日晚 7:45 哈哈笑藝術團相聲專場 價格:10元/位 茶水免費 3.燕樂茶社(燕樂歌舞廳一樓) 地址:天津市和平區榮吉大街66號,新新旅館對面,距中華曲苑步行只需5分鍾 內容:每周二、四下午2:00 眾友藝術團相聲演出 價格:6元/位 茶水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