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天津大學的歷史
天津大學(Tianjin University),簡稱天大,其前身為北洋大學,始建於1895年10月2日,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開中國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津京,學校被迫停辦,後於1903年4月在天津西沽武庫復校。1912年1月,「北洋大學堂」定名為「北洋大學校」,1913年定名「國立北洋大學」,1928年大學區制試行,更名為「國立北平大學第二工學院」,1929年,根據《大學組織法》學校更名為「國立北洋工學院」。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遵教育部令學校西遷,9月10日與北平大學、北平師范大學和北平研究院共同組建國立西安臨時大學。1938年3月,臨大改稱「國立西北聯合大學」。1938年7月,國立西北聯合大學改組為國立西北大學、國立西北工學院、國立西北師范學院和國立西北醫學院。
其中,北洋工學院與北平大學工學院、東北大學工學院和私立焦作工學院合組國立西北工學院,校址設在陝西省城固縣。抗戰時期,學校各界校友要求恢復國立北洋工學院,國民政府行政院於1942年12月將原浙江省立英士大學升格為國立,將其工學院劃出並獨立為國立北洋工學院。1944年李書田在西安籌建了北洋工學院西京分院。
抗戰勝利後,國立北洋工學院(泰順)、北洋工學院西京分院、西北工學院和北平部(理學院院長陳藎民接收「北平臨大第五分班」,建立北洋大學北平部)四校師生返回天津,恢復國立北洋大學,1946年復名「北洋大學」。1951年,北洋大學與河北工學院合並,由國家定名為天津大學。
1952年全國范圍內的高校院系調整開始,天津大學調出十幾個系組,充實和建立了一批新的大學,哺育了蹣跚起步的中國高等教育。1959年被中共中央指定為國家首批重點大學。
改革開放後,天津大學是「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大學,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A類高校。
學校現狀介紹
天津大學設有衛津路校區、北洋園校區和濱海工業研究院校區。衛津路校區佔地總面積136.2萬平方米,北洋園校區佔地總面積243.6萬平方米,濱海工業研究院校區佔地總面積30.9萬平方米。
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38158人,其中本科生19337人,碩士研究生13729人,博士研究生5092人。現有教職工5069人,其中院士14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8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67人,中組部「萬人計劃」領軍人才41人,青年拔尖人才19人,教授898人。
以上內容參考 天津大學—學校簡介
Ⅱ 天津大學走出過哪些知名校友
因為是天大建築學院的學生,所以答得都是建築方面有突出成就而且見到過的校友啦。
1.彭一剛
與其稱王爺爺為天大網紅教授,我更願意叫他先生。在建築風水的研究上王其亨老先生敢稱第一,沒人敢稱第二。現場聽老先生講課的感覺和電視上完全不同,你會很容易地被王老先生帶入到他龐大的知識體系之中。王老先生知識淵博,從中國古籍到馬克思主義理論,他都能侃侃而談。聽王老先生的課會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