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天津資料 » 天津出了多少位歌唱家
擴展閱讀
福州駝背哪裡治療 2024-04-27 01:23:05
金盛工業園廣州哪個區 2024-04-27 01:07:56

天津出了多少位歌唱家

發布時間: 2023-06-10 07:27:04

A. 天津出現過哪些名人

張伯苓(1876年 1951年)天津人,中國近代教育史上著名愛國教育家。

張伯苓先生出生於清光緒丙子二年四月五日清明節,其生長在一個中等市民家庭,父親是一名到處奔波的戲曲琴師(沽上人稱「琵琶張」)。清末政治腐敗, 社會 動盪不安。張伯苓自幼聰穎剛直,見義勇為,常為弱者爭公討理,助人為樂,又酷愛學習,因家寒依附別人私館就讀。

此時正直清臣李鴻章大力開辦洋務,在天津成立北洋水師學堂,官費學習,每月津貼白銀四兩五錢。年僅14歲的張伯苓便考取北洋水師,苦讀5年,學習駕駛,每次考試名列第一,1894年張伯苓以優等奪魁成績畢業於北洋水師學堂。時值甲午戰敗,20歲的張伯苓被派往「通濟艦」服役3年,習槍炮魚雷和駕駛。1897年(光緒二十三年),甲午敗績,西方列強欲食肉瓜分中國。英帝強租我山東威海衛,清廷應允。而威海衛在甲午戰爭時,為日帝所佔,列強協議英強租借,清廷派大員乘「通濟」艦輪前往辦理接收、轉租手續。張伯苓隨往,親睹「國幟三易」(接收時,先下日旗,後升國旗,隔一日又改懸英旗。),悲憤填胸,深受刺激!先生為雪國恥,痛感欲救國危,非造就愛國人才不可。欲造就人才,非興辦新教育不可,發教育遂救國宏願。

1898年,張伯苓毅然棄武從文,決心興辦新學,教育救國,當年11月應津門清府著名翰林嚴范孫廷聘,在嚴館授西洋學(英、理、算、化諸科)。1901年應天津名紳王奎章之請至王館教西學,此時先生上午在嚴館,下午至王館,約六載。1904年嚴范孫先生與張伯苓東渡日本考察中學大學教育,見日教育發達,愈感「知彼邦之富強,實由教育之振興,益信欲救中國,必從教育入手」。歸國後嚴公與先生商議成立中學堂,當年10月王、嚴兩書館合並成立「私立中學堂」。1907年中學成立4年,學生人數驟增,校舍難容。吃緊之時,津門邑紳鄭菊如在「南開窪」捐地10畝,是年2月23日教職、學生遷入南開新校,校名改稱「南開中學堂」。

張伯苓先生,為教育救國,到處奔波籌款辦學,為把南開教育創辦成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曾徵求全國教育界,學術界知名人士卓見,多次出國考察教育,吸收西方教育科學加以「土貨化」為我所用,辦出高水評的南開教育體系。其辦學體系宗旨在於造就人才。培養救國建國棟梁人才和領袖人才,因而治學嚴謹,禮聘名師,亦圖強建國,施行高質量水平教授。為培養我國高級建設人才,又於1919年9月25日創立南開大學,1923年9月成立南開女子中學;1928年8月成立南開小學。

九一八事變後,張伯苓校長愛國抗日,曾多次組織師生到察哈爾省慰問抗日同盟軍將士,積極支持學生抗日救亡活動和愛國行為。1934年10月第十屆華北運動會在天津寧園召開,南開啦啦隊同學舉旗組成「勿忘國恥」字形,進行表演,當即受到日本領事機構的「抗議」。由於日本帝國主義的魔瓜已伸向東北,先生高瞻遠囑,1936年3月命中學部喻傳鑒主任到四川重慶籌建南開中學,當年9月開學。

1937年「七七事變」,天津南開中學、南開大學慘遭日寇轟炸,天津南開中學遷往重慶與渝合並,改名為南開中學。南開大學遷往昆明,與清華、北大合並為西南聯大。抗戰時期重慶南開屢遭日寇狂炸,南開中學不斷修整、擴展,在極端困難條件下,堅持高質量高水平辦學,因而重慶南開在大後方享有很高的聲譽。

1945年8月15日抗日戰爭勝利,張伯苓校長命黃鈺生、喻傳鑒先生回津辦理南開大學、南開中學復校工作。1949年重慶解放前夕,蔣介石、蔣經國父子先後三次到重慶南開中學勸張伯苓校長一同去台灣,勻被先生以「不原離開大陸,不願離開南開學校師生」為由加以拒絕。張伯苓校長從1898年至1949年11月重慶解放,他把整個一生獻給中國近代教育事業上,他把整個心血傾注在南開教學上。他制定的校訓:「允公允能,日新月異」 ,培養著救國力量。他主張「德智體」三育並進,則是把愛國教育放在首位。

1950年2月14日,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簽訂,張伯苓先生向毛主席致電表示祝賀。同年5月周恩來總理派飛機接先生回北京。9月15日張伯苓先生欲回天津,周總理與夫人鄧穎超在中南海西華廳設宴餞行。1951年2月23日,張伯苓病逝,終年75歲。周總理專程來津張宅弔唁,並以「學生周恩來」名義送花圈,以誌哀思。

張伯苓先生,他不僅是一位教育理論家,而且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實踐家。他的卓越成就,曾被上海聖約翰大學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授予名譽文學博士學位。他是近代天津名人之一,更是天津人民的驕傲。

張伯苓 北辰區宜興埠人

溫家寶 北辰區宜興埠人

霍元甲 西青區精武鎮人

周汝昌 津南區人

李瑞環 寶坻區人

趙麗蓉 寶坻區人

於敏 寧河區人

穆祥雄 北辰區天穆鎮人

楊連弟 北辰區北倉鎮人

狗不理包子創始人狗子高貴友 天津市武清區下朱庄人

郎平 武清區人

馬季 寶坻區人

天津出現過哪些名人。這個問題問題實在是問得相當大了。探討這個問題,最好從近代的天津 歷史 中尋找答案。由於天津開放早、地理位置優越,商貿往來發達,因而在中國近代史上居於重要地位,同時也培育和吸引了很多的人才。 這里只能對近代天津名人做一個簡短的羅列介紹,無法全面覆蓋,也希望有了解的其它小夥伴來做更多的擴展討論。 提到天津本地名人,大都會從文化藝術類的名人談起,以下羅列了幾位影響力較大、知名度較高的 歷史 名人。

張伯苓 ,教育界大師,南開中學、南開大學、南開小學創始人及校長。而南開不僅在重慶成立了南渝中學,更成為了中國近代私立學校的典範,後來培育了周恩來等眾多英才。

嚴范孫 ,教育家、學者,是近代天津四大書法家之一,與張伯苓一起創辦了南開系列學校,被稱為「南開校父」。對於天津人來講,或許提到嚴范孫大家一時有些反應不過來,可是提到 嚴修 ,大家可能一下就知道說的是誰了。

李叔同 ,藝術家,佛學家,法號弘一,對,沒錯, 他就是鼎鼎有名的弘一法師 。他同時也是中國話劇藝術的奠基人之一,主演《黑奴籲天錄》、《茶花女》等名劇,可謂無人不知,開中國話劇運動的先河。

張明山 ,民間藝術家,泥人張第一代,眾所周時天津泥人張形神畢肖,栩栩如生。也有傳泥人張張明山只需和人對面坐談,搏土於手,一會兒便可做成了。

梅貽琦 ,教育家,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出生於天津,是南開中學第一期學生,也就是說,是張伯苓建校的第一期學生,後成為庚款留學生赴美學習,歸國後任教於清華大學。

孫菊仙 ,著名京劇演員,扮老生,世稱孫派,與汪桂芬、譚鑫培齊名,是一位德藝雙馨的京劇表演藝術家。

以上羅列的皆是對近代發展變革影響較大的天津人,接下來談一個和天津有著深厚淵源的重要人物。

梁啟超 ,中國近代啟蒙思想家、政治活動家、文學家,參與了戊戌變法後開始了政治避難,辛亥革命勝利後,歸國定居,選擇的定居地就是天津,同時也受聘於南開大學。1915年,袁世凱謀劃復辟,在天津的梁啟超也與學生蔡鍔共同謀劃「護國運動」,為中國的民主進程做出了貢獻。

以上說到的這些 歷史 名人只是天津名人的一部分, 嚴復、張愛玲等大批優秀人士也曾在天津居住、停留甚至發展過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說也說不完。

最重要的不是天津擁有過如此多的優秀人物,而是如此多的風流才子都曾在天津駐足過,促進了天津的文化和發展的繁榮。

曾經有人說過,干表演藝術這一行的,無論你在北京,上海闖下多大的腕兒。如果得不到天津人的認可,就不算個角兒。

天津人懂表演藝術,更在這方面培養了一大批大家耳熟能詳的名角兒。

天津是中國相聲的窩子,相聲界的代表人物侯寶林就是天津人。馬三立的相聲成就也有目共睹。

長江後浪推前浪,現在火得一塌糊塗的德雲社班主郭德綱也是地道的天津人。

一曲《探清水河》征服了無數女粉絲的張雲雷,在天津市紅橋區還能查到他兒時的記錄。

歌神張學友。祖籍在塘沽大沽地區,每次開演唱會,都會向歌迷們強調自己是天津人。

劉歡在大陸歌壇的地位毋庸置疑,他也是咱天津人。 在 體育 館小學念的小學。

歌唱家蔣大為也是,天津人多少讓人有些意外,他生於天津市和平區,一曲《敢問路在何方》唱得盪氣回腸。

還有陳道明,張國立、陳寶國、劉佩琦、賈靜雯等等一大堆,不客氣的說,大半個 娛樂 圈的一線演員都和天津有千絲萬縷的關系。

駱玉笙藝名小彩舞,京韻大鼓藝術的傑出代表,一曲《重整河山待後生》讓人們熟悉了這位老藝術家。

長城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中國人大多知道的經典歌詞,出自李叔同的《送別》。

李叔同的一生堪稱傳奇,是少有的全才式人物。民國大師林語堂曾有評價說:

清光緒六年(1880年)陰歷九月二十生於天津官宦富商之家,父親李筱樓是同治四年(1865年)乙丑科的進士,當過吏部主事,後辭官經商。

由於父親李筱樓晚年喜愛佛經,尤其愛禪,李叔同自幼受其熏陶,經常模仿僧人誦經拜懺,佛種深種。

十八歲時與當時天津大商家俞氏之女結婚,可謂家庭美滿,人生得意。象所有年輕人一樣,正是朝氣蓬勃,意氣風發的好年紀。

但時值百日維新之際,由於贊同康有為,梁啟超的主張,堅決變法,被當局定為逆黨,不得已,全家避禍與上海。在1905又遠渡日本,直至1910年才得已回到故鄉天津。

回到天津後,曾任天津北洋高等工業專門學校圖案科主任教員,自此開始了多姿多彩的一生。

李先生真是多才多藝,詩文、詞曲、話劇、繪畫、書法、篆刻,樣樣精通,幾乎無所不能了。而且,每一樣都是獨樹一幟,都在該領域佔有一席之地。這是尤為難得的。

尤其李先生對於佛界的貢獻,他是近世佛教界倍受尊敬的律宗大師,對於後世影響極大,直至今日仍有大批的擁躉。李先生出家的因緣並非巧合

或許上天早有安排,一位多才多藝的才子出乎意料的在杭州出家為僧,這在今日可能不少人不能理解,但在當時這不是件不好理解的事,至少在李先生的身邊朋友來看,這是件有功德的好事,是可喜可賀的。

李先生出家落發在杭州虎跑寺,受戒在杭州靈隱寺,靈隱寺是當時杭州規模最大的寺院,當時的靈隱寺是由慧明法師做大師父,李先生曾受到大師父的指點,受戒後的李先生一心向佛,潛心戒律,自此開始了他的學佛生涯。

弘一大師對佛學的貢獻,主要體現在他對律宗的研究與弘揚上。出入佛門時,弘一法師同其他人一樣,先從僧人必讀的經典開始,進而博覽群經,弘一法師的為人為學皆是如此,除非不做,要做就會認真徹底。

弘一大師的佛學思想體系,是以華嚴為鏡,四分律為行,導歸凈土為果的。也就是說,他研究的是華嚴,修持弘揚的是律行,崇信的是凈土法門,是博覽眾長的。

弘一大師不僅在佛家內部博覽眾長,在佛學開示上也經常儒佛同講,他在一次對初學的開示上曾講:

弘一大師的教化,不拘一格,不一定佛家的學識,必須靠佛家的經典才可解釋,經常運用儒家的見識來講解佛家的觀點。已儒入佛,雖非弘一大師的首創,自古高僧大德皆有之,但於近代更為突出的首推弘一法師。

如若細述弘一大師之功德,絕非幾千言可以詳盡,而且,弘一大師不僅僅是在佛家的成就。在詩文、詞曲、話劇、繪畫、書法、篆刻等方面,貢獻也是極為突出的,但可能因為是有德高僧德緣故,其他方面的成就反被低估了。我是德元空道,歡迎評論分享,交流指正。

武長順最有名!

還有馬艷紅,她老家是薊縣白澗鎮官善村的。

江西督軍陳光遠(武清崔黃口人),公安部消防局長孫倫(武清大孟庄人)

倪志福中華全國總工會主席,孫健國務院副總理,夏寶龍現任政協副主席。

焦菊隱,於是之,石揮,牛犇。

曹錕,李純。

B. 內地歌手有哪些

內地歌手有:

1、李健:

華晨宇,1990年2月7日生於湖北省十堰市,中國內地流行樂男歌手、作曲人,畢業於武漢音樂學院。2013年參加湖南衛視《快樂男聲》獲年度總冠軍出道。


C. 都說天津出明星,那到底有哪些明星是天津出來的

天津作為北方曲藝之鄉,有著非常濃厚的藝術氛圍,在這里有著得天獨厚的環境,讓天津的人從事藝術方面的工作,所以在娛樂圈裡面很多明星他們都是從天津走出來的,他們在娛樂圈一直兢兢業業,用心為觀眾塑造每一部作品。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有哪些明星是從天津走出來的。

馮鞏

馮鞏1957年出生於天津,是非常著名的相聲演員,師承馬季。1986年的時候,她首次登上央視春晚舞台,憑借著相聲《虎年說虎》獲得大家的關注,從這次之後,馮鞏就多次參加央視春晚,成為央視春晚的釘子戶。馮鞏憑借著實力為觀眾出演眾多的經典小品,同時也出演各種影視作品,在娛樂圈有著很高的地位。

D. 哪些明星是天津出來的

李叔同、趙元任、曹禺、焦菊隱、石揮、於是之、馬三立、沈湘、施光南、李慎扒光羲、樓乾貴、羅忻祖、於淑珍、鄭緒嵐、關牧村、楊立新、梁冠華……這些才算藝術家,尤其前9位,泰斗級。……突然發現:我是所答非所問了。人家問的是明星。而我腦子想的是「明星是個什麼鬼?」

1.張學友:1961年7月10日出生於香港,祖籍天津,歌手、演員,畢業於香港崇文英文書院。

2. 陳道明:出生成長地天津,憑借搏或細膩深刻的表演功力及對角色的高度領悟力創作出一個個令人難忘的藝術形象,他是中國影壇迄今最優秀的表演藝術家之一。


3.張國立:1955年1月17日生於天津,國家一級演員、導演、製片人。



4.陳寶國:祖籍天津。豐富的創作實踐和成果,使他成為名副其實的影視劇三棲演員,素有「冷麵小生」之美譽。

5.爾冬升:生於香港九龍城,天津人,是香港五、六十年代極具影響力的電影製片人及導演。

6.林雪:天津人。第9屆香港電影金紫荊獎最佳男配角獎,如今是杜琪峰的金牌御用配角,杜sir每部戲幾乎都有他的身影。

7.李司棋:籍貫天津,香港資深無線電視演員,人稱「司棋姐」,現為無線電視經理人合約女藝員。

8. 黃志忠:土生土長的天津人,曾經是天津體工大隊的籃球運動員,1991年以第一名的成績考進中戲。硬漢形象,國家一級演員。

9.於小偉:天津人,身高182厘米,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 表演系,曾參演《好想好想談戀愛》、《逃亡香格里拉》等劇。

10.蔣雯麗:國內電視劇女演員中的大姐大,她出演的作品以數量到收視率來說,都無人可及。出生在安徽,卻是地道的天津人。

11.毛曉彤:1988年2月16日出生於天津,中國女演員,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

12.王茜:土生土長的天津妹子,一部《重案六組》使她走紅熒屏。

13.李小萌:1985年9月20日出生於天津河西區的一個普通家庭。已出演多部電影和電視劇。

14.賈靜雯:台灣女演員與節目主持人。出生於台灣,祖籍為天津。

15.馬郁:土生土長的天津女孩,自幼便被送至傳統技藝專門學校,接受一連串嚴苛的雜技訓練。 2004年憑借一曲《下輩子如果我還記得你》,一路走紅。

16.夢桐:出生於天津,擔任國際頻道王牌欄目《中國新聞》主播,與徐俐、方靜同成為國際頻道「三大花旦」。曾被評為海外觀眾最受歡迎主持人,獲得過中國播音政府獎。

17.李雨霏:央視美麗女主持人,是一個出生在內蒙古的天津女孩,身高1米67,有著良好的外形條件,主持風格清新輕松,還不乏活潑和幽默。

天津出的明星還有很多,只有列舉這些了。

陳道明
出生在天津的陳道明,國家一級演員!第十屆,十一屆,十二屆政協委員……生長在書香門第的陳道明,出道以來零緋聞!只要有他在的電影或電視劇,都被大家推崇為經典!《康熙王朝》《楚漢傳奇》《歸來》無一不是經典!尤其他在《歸來》里的演繹,太感動了!那種付諸於行動的愛,特別暖心!

還有他的《康熙王朝》
他飾演的康熙,無人超越,簡直舉手投足都可以還原 歷史 !

張國立
同樣出生在天津的張國立,同樣的全國政協委員,國家一級演寬銀昌員,製片人,導演!
他與張鐵林,王剛並稱為「鐵三角」
,《鐵齒銅牙紀曉嵐》陪伴了我們多少年!塑造了經典!王剛飾演的和珅可謂是出神入化!

張國立和他愛人鄧婕之前一起演繹過《康熙微服私訪記》
張國立飾演的康熙也算是風流正直!但相對於陳道明而言,卻顯得有些遜色了!

說完明星,提一位歌手!准確點說是歌神!

張學友
生在香港,長在香港的他,與劉德華,黎明,郭富城,並成為「四大天王」
幾代人的回憶了!

他的祖籍是天津,他在多次演唱會上也提到過這點!他的代表作太多了,就不一一列舉了!

個人覺得天津出來的明星不算多,因為必須是揚名立蔓的知名度一定要高,必須是走出來的,在原地打轉俗稱"處窩"這不能算在內,還有就是以影視歌唱演員為主,應該在天津出生,多多少少受過天津的文化滋養才算數像有人舉張學友的例子祖籍天津這怎麼能算呢?比較名符其實的明星有那麼幾位:陳道明、劉歡、關牧村、蔣大維、遠征、鄭緒嵐、梁冠華、張子健、劉佩琦、鮑國安……至於 歷史 上的演藝界名人、知名導演、歌唱家如:沈湘、樓乾貴、李光曦;石揮、謝添、郭振清;焦菊隱、梅阡。。。不應視為名星之列!

1.歌神——張學友

張學友,職業歌手、演員。不知道張學友算不算,其實他本人出生於香港,但他的祖籍在天津,父親就是天津人,所以他在每次演唱會都大聲強調「我是天津人」,因為沒人說,我就先算一個吧。

2.知名導演——爾冬升

爾冬升,香港知名導演、電影製片人。代表作品《門徒》。同張學友一樣,爾冬升出生於香港,但他的祖籍卻是天津,估計這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

3.影視明星——黃海波

黃海波,中國內地男演員、歌手。代表作《咱們結婚吧》、《永不磨滅的番號》等。1976年出生於天津,本來前途一片光明,卻因為女票女昌事件漸漸熄火,不知是真有其事還是故意陷害,反正有些可惜,一名好演員。


天津的明星名人還有很多,台灣的賈靜雯祖籍天津;央視主持人崔永元;相聲大師侯寶林、馮鞏、牛群、郭德綱、於謙;國家一級演員鮑國安、陳寶國、陳道明、張國立、蔣大為;著名歌手劉歡。看到這些名單,真感慨天津寶真是人傑地靈啊,靠近首都的地方果然都不一般。

我是阿王,一名戲劇影視文學專業的學生,喜歡影視的點個關注,相互交流哦!

說起從天津走出的明星,以下各界人士絕對能稱得上全國聞名,而且個個都稱得上是大碗。但 最後這位才是我們中國的驕傲,國人心中永遠的明星

一、相聲界相聲泰斗馬三立、馮鞏、郭德綱。

二、演員:陳道明、張國立、牛犇、梁冠華、鮑國安、毛曉彤、張萌、黃海波、任重、黃志忠、張子健、於小偉、王茜、王瀧正、臧金生、肖劍、劉亞津、胡先煦、李小萌、宋祖兒、

三、歌手:劉歡、李光羲、蔣大為、關牧村、於淑珍、遠征、張碧晨

四、 體育 界:郎平、譚雪、陳一冰、於根偉、佟文、桑雪、高靜

五、戲曲:趙麗蓉、新鳳霞、孟廣祿、張克

六、文學界:曹禺、周汝昌、馮驥才、蔣子龍、吳若增、趙玫、天下霸唱(張牧野)、東東槍

七、祖籍為天津的明星:張學友、午馬、林雪、爾東升、陳寶國、劉佩琦、蔣雯麗、賈靜雯

除了以上的明星外還有一名 我國 科技 界的明星——中國氫彈之父物理學家於敏

於敏(1926年8月16日—2019年1月16日),出生於今天津市寧河區的蘆台鎮,核物理學家,國家最高 科技 獎獲得者。194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原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高級科學顧問。

於敏先生1951年研究生畢業後,調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從事原子核理論研究。1961年,正當於敏在原子核理論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時,國家把氫彈 探索 研究的工作交給了他。

從那時起,於敏開始了長達28年隱姓埋名的生活,連妻子都不知道。

淡泊一生,奉獻一生。他才是我們今天永遠銘記的明星!

覺得我的觀點對嗎?歡迎關注留言!

黃海波也是天津的

大家好,天津是出明星地方

大家眾所周知天津的 體育 明星很多

乒乓球冠軍馬文革

排球冠軍郎平姐

足球名將於根偉

文藝界的明星有很多

歌唱家,於淑珍,關牧村,蔣大為,鄭緒嵐,劉歡

海外天王,張學友

央視主播,趙忠祥,張宏民

央視導演,哈文

相聲,泰斗馬三立,師勝傑,馬季,馮鞏,郭德鋼

曲藝,駱玉笙,董祥坤

評戲,趙麗榮

京劇,馬連良

演員,陳道明,達式常,張國立

天津明星還有很多,感謝大家多支持。祝福大家

馮恐 郭德綱

E. 天津市有名的合唱團

為您找到以下內容:

  • 天津大學北洋合唱團


十三、天津青年業余藝術團
天津青年業余藝術團於1979年組建,成員為來自工廠、學校和社區街道的青年。該團設有聲樂隊、民樂隊、輕音樂隊,共有百餘人。
該團以「走正路、出作品、出人才」為宗旨,積極創作,刻苦排練,推出許多優秀作品。在「天津市群眾文藝新創作展覽演出」中,該團的民樂小合奏《春光照海河》,輕音樂《白雲》、《大雁》獲二等獎。1979—1984年期間由該團走上專業藝術團體的歌手先後有王躍、楊小弟、郭玉清等。
十四、天津群藝口琴會
天津群藝口琴會成立於1980年初,隸屬天津市群眾藝術館,成員多是工程技術人員、教師、職工,共40餘人。該會在口琴家楊世珩的指揮和輔導下,水平不斷提高,曾參加國際「全日本口琴聯盟」、國際盒帶錄音比賽和國際、國內口琴比賽,多次獲獎。該會經常為天津市群眾演奏和在天津電台、電視台演播。演出的中外名曲《藍色的多瑙河》、《杜鵑圓舞曲》、《春風》、《珍珠貝》、《荷麗楠蒂》、《星星索》、《紅河谷》、《喜洋洋》等,都受到聽眾的歡迎。
十五、天津大學北洋藝術團
天津大學北洋藝術團建於1985年4月,設交響樂團、軍樂團、民樂團、合唱團,以及音樂愛好者協會等社團,共有成員400餘人。交響樂團建團後,排演了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序曲、貝多芬的《第五「命運」》交響曲等。民樂團建立後,先後排演了《津沽桃花開》、《春江花月夜》、《喜洋洋》等。
80年代末,由輔導老師任寶平、韓修成組織創作組,先後創作了交響樂《北洋頌》,交響樂套曲《校園組歌》,交響合唱《一代學驕》,合唱套曲《青春的腳步》、《獻給母校的歌》,合唱《祖國,生機勃發的地方》、《北洋頌》、《張太雷頌》等作品,多次在校內外演出。
1991年春,民樂團以《翠湖春曉》、《彩雲追月》等曲目參加了天津市大學生器樂比賽並獲獎。1991年以來,合唱團每年都舉辦音樂會。1993年天津大學承辦由國家教委、團中央等9單位主辦的「中國首屆大學生吹奏樂比賽暨第三屆全國大學生夏令營」,軍樂團獲得三等獎和特別表演獎。1995年曾先後在天津音樂廳、北京音樂廳公演。
該團在1988—1996年期間每兩年一屆的天津市大學生藝術節的比賽中,均獲器樂組一等獎及合唱組一等獎。
十六、天津小天使電子樂團
天津小天使電子樂團成立於1986年10月,由天津音樂學院附中和河西區三義庄文化站共同組建。該團與天津教科院培訓中心和京師學校合作,採用世界先進的科學教學體系,對孩子們進行智力開發。幾年來,培養出一批小樂手。該團多次參加天津及全國組織的演出,均受到好評。曲目主要有:《賣報歌》、《採茶撲蝶》、《太陽出來喜洋洋》、《溜冰圓舞曲》、《藍色的多瑙河》、《沂蒙山變奏曲》等。
1991年10月26日,該團在音樂廳舉行建團5周年音樂會,小樂手們演奏了自己創作的樂曲,受到各界好評 。該團團長朱經白,藝術指導是日本音樂家左藤明雄。
十七、愛樂合唱團
愛樂合唱團於1988年9月成立 ,成員均為已退休的聲樂工作者 ,共有70多人 。原天津歌舞劇院一級指揮趙寶山任指揮。該團以弘揚嚴肅音樂、介紹中外名曲為宗旨,以服務基層和活躍天津的音樂生活為活動方向,堅持正規的排練和演出。建團以來,到工廠、機關、學校、部隊、油田 ,以及SOS兒童村等演出已有百餘場 。他們常演的歌曲有百餘首 ,代表性曲目有:《歌唱祖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太陽最紅 ,毛主席最親》、《光輝的黨旗》、《春天的故事》、《走向新時代》、《祖國 ,慈祥的母親》、《飛來的花瓣》、《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牧歌》、毛主席詩詞歌曲《沁園春·雪》等;外國歌曲有《伏爾加船夫曲》、《藍色的多瑙河》、《喀秋莎》等。
該團積極參加天津市的各種節慶演出和比賽演出,均取得好成績。1992年夏,在天津市第二屆合唱節演唱《回聲》、《晨鍾》、《藍色的多瑙河》等歌曲 ,獲「組織」、「表演」、「指揮」、「伴奏」,「創作」5個單項獎。1994年夏,由著名指揮家嚴良堃指揮,與天津交響樂團合作 ,演出人民音樂家冼星海創作的《黃河大合唱》;中央芭蕾舞團兩度來津演出經典劇目《紅色娘子軍》;該團擔綱劇中的合唱等 ,均受到好評。近年來,該團吸收了來自學校、工廠、機關年輕的聲樂愛好者,增強了活力。至1995年,該團擁有60多人,經常參加活動的有40多人。團長趙寶山,副團長王一林。
十八、天津少女合唱團
天津少女合唱團成立於80年代末期,隸屬天津青年宮。成員80餘人均為來自和平區中學的女學生。聲樂指導兼指揮王萍。該團常參加市內的音樂會,演唱的歌曲有《花非花》、《踏雪尋梅》、《燕子》、《鐵蹄下的歌女》等。
十九、天津鹽場女子管樂隊
天津鹽場女子管樂隊於1990年8月成立 ,有45名女職工參加 ,平均年齡30歲左右 。在天津歌舞劇院王春生 、尚永昌輔導下 ,排練了《國歌》、《團結·友誼》、《咱們工人有力量》、《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歡迎曲》、《迎賓曲》、《多瑙河之波》、《雙鷹旗下》等樂曲。經常參加廠、區、市的重大慶典演出活動,都獲得成功,受到好評。
二十、寧河縣南澗花吹樂班
寧河縣南澗花吹樂班成立於1949年。其前身是早年成立的民間吹歌會。解放後,樂手們以歡慶解放的喜悅心情在吹奏中添加花樣、技巧,並形成一些程式加以堅持,遂有了「花吹班」的稱謂。
該班的主要創始人是酷愛民族音樂的吹歌樂手藍作勇。他與同鄉青年樂手李紀珍、薄連順共同研究、摸索出花吹技巧的系列表現形式。其中主要有 :在吹奏時吸煙 :兩個嘴角各一支煙 ,兩個鼻孔各3支煙,吹奏時每支煙都要冒煙;頂水碗:頭頂一隻,兩肩各一隻、兩支胳膊肘兒上各一隻 ,碗內盛滿清水 ,吹奏時水不能灑出來 ;用2尺長的膠管連接嗩吶的吹口掄起來吹;在樂器桿上安支架頂轉盤等。吹奏的樂曲有《喜相逢》、《跑驢》、《柳青娘》、《王婆罵雞》等。「文化大革命」期間,不吹舊曲目,改吹「樣板戲」。該班平時從事民俗、節慶的演奏。20世紀70年代中期,多次參加寧河縣和天津市舉辦的節慶等演出活動。伴隨該班名聲的傳揚,他們不僅跑遍了天津市的4郊5縣,還曾應邀赴河北省和東北一些地區表演。1989年參加天津市首屆田野文化藝術節,藍作勇、李紀珍、薄連順3人獲天津市文化局 、天津市音樂家協會授予的「民間樂師」稱號。90年代以來,該班培養出的年輕樂手努力傳承著花吹技巧;使用的樂器在傳統的嗩吶、管子以及打擊樂器鼓、鈸、鑼、梆子、木魚、撞鍾等的基礎上,增加了電子琴、架子鼓等電聲樂器,增強了樂曲的演奏效果。
至1995年,該花吹樂班共有樂手30多人,負責人薄連順。

【參見於天津文化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