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天津資料 » 天津消失的東西有哪些

天津消失的東西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3-06-13 04:14:51

『壹』 你最懷念天津哪些已經消失的美食

現在的狗不理不是以前的狗不理了!最早的狗不理秘方已經失傳,現在用的是三合益,同合成,同義成幾家比較有名的包子鋪合並而成的,後來人家也分出去了,狗不理現在只剩下個名了!

而且總部在山東,狗不理包子確實有點不如五、六十年代好吃了、肉包子又香、鹹淡可口、再一碗小米稀飯、小鹹菜、那才叫 美食 吃一回還想笫二回!

除了狗不理包子以外,當地好吃的 美食 還是不少的,貓不聞水餃!個人覺得它是津門一絕,而不是津門四絕!本人有幸,在零幾年的時候吃過三四次,其中一次吃到的是紙漿餡兒的,還有一次吃到的是碎塑料袋餡兒的,味道的話都是相當的棒。

還有天津地區好吃的煎餅果子,南樓煎餅,趙師傅,楊姐煎餅還可以的,現在好多外地乾的煎餅果子,加芝麻孜鹽生菜的實在是難吃,還有天津人雖說愛吃餃子,天津人都愛吃自家包的,出去吃餃子也有百餃園和清真的白記餃子等等,這些都還是挺不錯的店。

這問題一看就是咱老天津衛提問的,配圖的這個吃食叫「打面倉」,很久沒吃過了,想想就好懷念啊!大家也知道我們天津衛嘴子對吃一直十分執著,人嘛!總是念舊,懷念老味道。

天津這這些年不斷和世界各地的 美食 進行融合,也有很多自己的老味道逐漸消失、難覓蹤影,借著此題正好就為大家說說我心目中最懷念哪些天津消失的 美食 。
打面倉

先來介紹圖片上問的這個打面倉吧!作為官府小吃,它已經失傳多年,天津的傳統打面倉做法其實非常講究,它和驢打滾類似卻又不同,主要以煎炸代替了驢打滾的蒸制,口感上更香糯。
拔魚兒

拔魚兒是一種麵食,相信說到它的另一個名字:「麵疙瘩」您就更為熟悉了,還記得小時候奶奶經常將調好的麵糊,用筷子撥拉碗邊的面下到開水鍋里,最終成型的小魚形麵疙瘩便是拔魚兒了。
醬鐵雀兒

說到這老天津衛有名的胡同小吃鐵雀兒,可是我們餐桌上的珍品。鐵雀兒啊其實就是我們俗稱的麻雀,要知道,醬鐵雀兒可是當年津城著名的風味小吃。在民間還有這么一段故事。

可能還有但是很少見,我懷念的特色,現在看不到的記憶中有這幾個

1.小時候早點中,牛奶房,裡面一碗奶一個老味道的麵包,懷念那種早點鋪的氣氛

2.小時候的冰棍 雪橙 (上海關汽水味道)6毛一根,好消息(可口可樂味道)4毛一根。貴一點的羅哥,大橋道,美登高等等

3.小時候第一次吃到方便,發現了最美味的東西,牌子怎麼想想不起來了,就記得在南市父親給買的,袋子是紅顏色的 上面畫著簡單的雞蛋等等,現在還有的 就是 三鮮伊面 ,七寶一丁等等 還能看到。

滿滿的都是懷念,有印象又模糊,但是每次回憶都是很美好

八幾年渤海大樓後身有個回民飲食店,賣牛肉餅。當時1毛7一個。薄皮大餡,純牛肉的,咬一口,餡軟嫩彈牙,汁水四溢,甩現在那些網紅款幾里地去!

同義庄沒拆遷前,地道洞子下有一對老夫妻帶著下崗的兒子賣燙面炸糕。老爺子原來是老陸記退休職工。那燙面炸糕做得地道。當時陸記還沒拆,大家寧可排隊買他家的,也不去買陸記的。

北馬路紅旗飯庄的銀絲卷,澄瀛樓的羅漢肚。

西北角平房沒拆之前的回民食堂。經典的回民菜。

既然問的是「消失的 美食 」,那麼炸鐵雀、打面倉、糖瓜、葯糖這些下點功夫還是能尋到或是自己DIY的!只有一樣,壹周君曾經在《天津檔案》中讀到過,想必現如今是影兒都尋不到的,那就是——丁伯鈺糖堆兒

雖說天津衛的糖堆兒依舊是賣的熱鬧,但大名鼎鼎的丁伯鈺卻早已成為一個傳說

總說得不到的才是最珍貴,曾經吃到過丁伯鈺糖堆兒的老天津人,如今還是記憶猶新。

丁伯鈺生於1873年,曾經是天津衛里有頭有臉的「大關戶」,小時候他特別愛吃糖葫蘆,還專門從北平請了知名的糖葫蘆大師傅來家裡製作,還現場偷師學藝。

後來八國聯軍攻進天津,丁家沒落,丁伯鈺不得不開始以制售糖堆兒為生,因禍得福,由此成為了一段傳奇。

丁伯鈺製作的糖堆兒特別講究,要用優質大紅果,進口糖,而且還用葦子桿來串。

他還獨創了糖堆兒上的紅果夾豆餡,就是一支糖堆兒四個紅果,最後兩個夾上豆餡,豆餡上點綴核桃仁、瓜條、京糕和一片橘餅,擺成一個老虎頭的形狀,特別受小孩子歡迎。

據說丁伯鈺糖堆兒不小心掉到地上,撿起來吹一吹,上面一點浮土都不沾,可想而知做的有多地道了。

這個故事估計不少天津小輩也曾從長輩那裡聽到過,時間飛逝,記憶永存!

總之,是否覺得身為一個哏兒都的吃貨感到很自豪?

最懷念小白樓的梅菜包子。上世紀八十年代,只要到小白樓逛街,就一定安排吃回梅菜包子。記得老大的個兒,除了濃郁的梅菜香、肉香,還有隱藏其間的一絲絲甜,一丟丟辣…咬一口,汁水肥厚鮮美,麵皮暄軟 再也沒吃過這么好吃的梅菜包子了。

後來小白樓改造,熙攘熱鬧的店鋪街巷都沒了,梅乾菜包子更是消失得無影無蹤。幾十年過去了,吃過很多包子,找過很多梅乾菜包子,自己也試了不知道多少次,就是再也找不回那麼鮮香、豐富的味道了,太遺憾了!

包子店還有三鮮包子、豬肉包子,味道也不錯。但是最愛的,還是梅菜包子,最後來碗雲吞,太妥了!

那時,包子店裡,常能見到一位衣帽齊整的白面男子,三四十歲的樣子,拎著一個黑色的皮包,獨自一人。看到有人吃完離席,但碗盤之中還有剩下的一隻半隻包子的時候,就會靜靜坐下,撿拾起來默默吃掉,不乞而食。這,在今天,應被稱為有「故事」的人。

最懷念的是馬場道和南昌路交叉口上的吉美林包子鋪,60年代是1毛2一兩,那時候我一存到1毛2分錢的時候就去買一兩包子。還有小白樓的稻香村。不過最懷念的還是那些老糧食店,老付食店,老早點部。當時都屬於國營的。現在真的吃不到那時候的餛飩味兒了,那時候是9分一碗,而且還是那種粗瓷的大海碗,那時候要用小鍋買走還多給你一大勺湯。哈哈,不說了,太多的回憶說不完的,現在的年輕人根本感受不到那時候的滋味,特別是鄰居的關系。永遠體會不到那時候的感覺。

二他爸來回答!

今天應題主的問題說一下!在天津消失的且懷念的 美食 !

那就是天津的尜尜湯!

說實話這個尜尜湯在天津,可以說是幾乎消失了!確實令人懷念!

天津的尜尜湯確實講究,蔥花熗鍋,放入鍋曝魚兒!煸香後加白菜梢兒翻炒斷生,再加水煮開。然後下尜尜,再加上點兒手擀而或細掛面。家裡窮的時候,既當主食也當稀食。

鮮香中略帶微苦。越喝越過癮!

這個尜尜早先就是做成,兩頭尖,中間粗的,說實話聽老人們說的,沒見過。但是二他爸見過方塊的,玉米面做的!

回到題主話題!

天津的尜尜湯應該是,人們懷念且幾乎消失了的 美食 !

注:(鍋曝魚兒就是河裡的小雜魚兒!整個曬干,由於太小,不凈膛不去腮,所以略有苦味!老人講可去火明目)。

歐了!一個天津地方小吃!供大家懷念,分享,切磋!

渤海大樓的冰棍也沒有了,老九路終點站旁邊,有個賣冰棍的窗口,最早就賣兩種口味的冰棍,紅果的和菠蘿的,有果粒的那種。後來有巧克力的。紅果的巨好吃,酸甜可口,奶香四溢,一顆吃下去,那叫一個爽,多少老天津人都喜歡吃。80年代90年代絕對的大牌網紅。小時候一去勸業場就必須拉著大人買一顆。小手扒在窗口邊上,看著裡面的售貨員從蓋著棉被的箱子里拿出裹著包裝紙的冰棍,聞著混合著紅果,菠蘿,奶油的涼涼的氣息。心都醉了。那感覺現在沒有了。

耳朵眼炸糕早已失傳,從小就住老城裡 隔三差五就去估衣街耳朵眼最早的總店一個小窗口 買炸糕吃。現在耳朵眼炸糕 買給外地企業寶軒漁夫府 味道早失傳了 估計都不是用香油炸的了 個頭小還踏什麼玩意呀……天津衛一個全國的金子招牌 就這么被毀了 天津地方竟然無人問津...也難怪整體排名一個二線 不稀奇了

『貳』 老天津人眼裡,令人懷念的老街有哪些

首先這個東西,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各位可以各抒己見,但不可胡攪蠻纏。我只說說我的感覺。

小白樓的美食是我最懷念的。起士林的西餐天下第一,西點的味道飄香整條街;小吃部的蜜麻花香甜美味;西華園的咖啡隨著咖啡機的研磨聲飄進心脾;還有稻香村的糕點;回民食堂的麵茶;鴨子樓的水煎包……特別是永德順的醬貨,真是天下無雙。這里前店後廠,二樓的窗口經常晾曬著火腿,臘腸。店鋪里花一塊錢就能買一包雜樣,經典的素什錦,小肚,粉腸……只能說再也不見迷人的味道,再也不見迷人的老街。有些記憶啊,再不說,連我們這些當年經歷過來的人也都忘記了。

『叄』 天津特產小吃有哪些

天津特產小吃:

  1. 天津狗不理包子

  2. 桂發祥麻花

  3. 獨流老醋

  4. 盤山磨盤柿

  5. 明順齋燒餅

  6. 五加啤酒

  7. 玫瑰腸

  8. 天津對蝦

  9. 果仁張

  10. 天津鴨梨

  11. 天津紅鍾醬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