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天津資料 » 天津心胸科醫生一個月工資多少
擴展閱讀
廈門拔牙怎麼預約掛號 2025-05-01 12:23:47
福州哪裡能買到正宗酒麴 2025-05-01 12:21:45

天津心胸科醫生一個月工資多少

發布時間: 2023-07-29 01:21:13

Ⅰ 天津社區醫院醫生待遇

待遇較低。天津社區醫院醫生待遇普遍較低,除了基礎工資以外,沒有其他的獎金,補貼等。基本工資在2500到3500之間,工資比其他醫院的醫生工資低。

Ⅱ 天津醫生 工資

醫院固定工資都差不多,1000-2000左右,但效益好的科室獎金很多,有的可能一年就幾萬,外科主刀大夫做手術有提成,1萬的手術提10%左右,研究生比本科生也就多幾百塊錢,一般是門診多,我知道一個骨傷的學長本科畢業,在一個二甲每月1500,獎金每月600-900,其他還有加班,津貼各種,研究生的話可能要高於這個數,但不會太多。但不在住院部熬幾年是出不來的,怎麼說,醫院工作畢竟是和一群所謂的精英在一起,大家愛好廣泛,可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機會大於其他行業,勾心鬥角也遠勝其他行業

Ⅲ 醫生的工資待遇

你好回答的有點多請耐心看哈!
希望能幫助到你,還請及時採納謝謝!
祝生活愉快!
醫生收入,一直是醫改中的敏感話題。但醫生價值如何實現,卻是醫改的一個核心問題。那麼目前,我國醫生的收入情況到底如何?醫院發給醫生的工資有多少?
高職稱不對應高收入
在參與調查的6150位醫務人員中,住院醫生2032人,主治醫生1783人,副主任醫生1017人,主任醫師420人,護士898人。
住院醫師月工資主要在1000-3000元,佔75%以上
在參與調查的2032位住院醫師中,40.99%的月工資在1000-2000元,月工資在2000-3000元的住院醫師佔了34.55%。
主治醫師月工資主要在1000-4000元,佔80%以上
共有1783位主治醫師參與調查,其中21.48%月工資在1000-2000元,40.16%在2000-3000元,19.52%在3000-4000元。
副主任醫師月工資2000-5000元的佔78%以上
31.37%的副主任醫師月工資在2000-3000元,3000-4000元的佔29.5%。18.58%在4000-5000元,更有7.57%的副主任醫師工資在1000-2000元。
主任醫師80%月工資在3000-10000元之間
在主任醫師職稱中,27.38%的主任醫師月工資在3000-4000元,4000-5000元的佔了大頭,佔比37.86%,16.9%的主任醫師月工資在5000-10000元。
護士工資在1000-4000元的佔比84%
參與調查的898名護士中,70%多的護士月工資在1000-3000元,3000-4000元的佔14%,更有8.35%的護士月工資在1000元以下。
醫院級別與月工資水平
本次調查中,有一半醫務人員來自三級醫院,其中來自三甲醫院的醫務人員中,24.88%的人月工資在1000-2000元,31.71%月工資在2000-3000元,30%月工資在3000-5000元。二級醫院及未評級醫院情況更糟糕。
工資占總收入比重
在工資占總收入比重的調查中,41.67%的主任醫師表示,工資占總收入比重70-100%,27.14%的主任醫師的月工資收入占總收入比重50-70%。副主任醫師及主治醫師的工資占總收入比重為70-100%的比例分別為46.31%和48.57%。
醫生工資應達到社會平均工資的幾倍?
在「您認為中國醫生價值如何實現?」的調查中,幾乎所有醫務人員都選擇了「提高醫生合法收入」這一選項。40.99%的醫務工作者認為,醫生工資應達到社會平均工資的3-5倍,29.14%認為應達到5-7倍。以上海2013年社會平均工資5036元/月為例,醫生工資達到社會平均工資的3-7倍,則為1.5-3.5萬元/月。
調查結果分析
調查顯示,憑著醫院每月發放的工資,住院醫師的工資不夠維持生活,而經過少則十幾年,多則幾十年不斷地學習,成為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醫院發放的月工資也不夠讓自己過上體面的生活。對此,中歐商學院衛生管理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蔡江南教授曾表示,「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醫生平均工資一般是社會平均工資的4-7倍,中國醫生的陽光收入過低,只有通過灰色、黑色收入才能實現。這說明規律是不可違背的。」但是,這樣的收入結構真的合理嗎?
醫生收入事關醫改成敗。在這方面,日本的醫改經驗給我們提供了良好的樣板。日本在1974年醫改時,一年內就將醫生診療費用上調了8.3倍,與此同時推出了徹底的醫葯分業政策。到了1990年,醫生的診療報酬已經比30年前提高了12倍。由於日本與我國文化相近、地緣相鄰,其醫改模式對我國具有借鑒意義。
《醫學界》認為:提高醫療服務價格,讓醫生不再依靠賣葯掙錢,實現醫生收入陽光化,進而實現真正的醫葯分業,是一件醫生、患者、國家多方受益的大好事,是醫改成敗的關鍵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