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天津資料 » 天津什麼詞
擴展閱讀
自駕周寧到廈門多久 2025-05-14 08:52:10
莆田貨拉到廈門要多久 2025-05-14 08:44:16
天津到麗水經過哪些站 2025-05-14 08:20:46

天津什麼詞

發布時間: 2022-05-31 19:59:27

『壹』 「天津」的含義

2004年12月23日是天津設衛築城600年的紀念日。天津設衛建城600 年,決不是說天津只有600年的發展史。從秦漢到宋元,歷代在天津地區挖渠開河,運糧建寨,設官建制,發展魚鹽業生產等活動。由於金、元兩朝,建都北京,天津地位日顯重要。但是天津作為一個具有完整意義的都市卻是從明朝開始的。
明太祖朱元璋在1368年建立明朝後,為了鞏固王朝權利,將自己的兒子們封為王,分別駐守各地。第四個兒子朱棣被封為燕王,駐守北京。1398年,朱元璋病死。因為太子早年夭折,所以由朱元璋的長孫朱允文繼位,史稱建文帝。燕王朱棣經過幾十年的苦心經營,在諸王中實力最強。由於建文帝平庸無能,加上自己的政治野心,朱棣在1400年以「靖難」為名,發兵與其侄子建文帝爭奪皇位。朱棣率兵從天津的前身-直沽出發,偷襲滄州,並經過幾年的戰爭,最終攻陷南京,奪取皇位。
1402年,朱棣即位,是為明成祖,年號「永樂」。為了紀念開始發兵的「龍興之地」,朱棣把「直沽」這個曾的「天子渡河之地」賜名為天津。「天」是天子的意思,而「津」是指渡口的意思。
天津得到賜名後,於同年設置了軍事部門。「衛」是明朝的軍事建制。當時天津設有天津衛、天津左衛、天津右衛,統稱三衛。至今人們經常提到的「天津衛」一詞,就是從此而來。
在軍事部門設立的同時,天津衛也開始了築城建設,初建時的天津城其實是個土城,這座土城周長9里多,城高3丈5尺,寬2丈5尺,城的形狀是東西長、南北短,很像一把算盤,所以當時人們也把它稱為「算盤城」。
天津建成以後經過百餘年的發展,在明清兩朝多次重建,規模不斷擴大,原來的土城牆也換成了磚牆。清朝雍正3年(1725),天津改衛為州,雍正9年(1731)又升州為府,並另設天津縣,天津城也成為了地方行政中心。
為了加強防衛,同時兼顧防洪抗洪,天津城在雍正年間重修時將原來3丈5尺的城高降低為2丈4尺,將城基寬由原來的2丈5尺擴建為3丈2尺,使天津城城牆成為一個梯形。重建後的天津城不僅擴大了東南西北四個城門,還在城牆上設置了守望塔和炮塔等防禦設施。至今天津還流傳一首民謠說:「天津市三宗寶,鼓樓、炮台、鈴鐺閣。」這些建築也是在天津城重修中建設的。
建衛築城後的天津各方面都有較快發展,特別是糧、鹽兩個經濟支柱更為顯著。永樂帝建都北京後,南方的物資都需經天津轉運,天津的航運開始了大規模的發展。
天津素有九河下梢之稱,海河、南運河、北運河等眾多河流均在天津交匯。海河全長73公里,它穿越天津市中心,東入渤海,早在公元三世紀以前,海河作為天然河流,就成為中國北方人民的水運通道。(東漢時期曹操開挖河渠工程,將海河平原上的300多條大小河流由分流入海改為眾流歸一,初步形成了成扇面型的海河水系),隋朝隋煬帝楊廣下令開鑿了全長1400多公里的大運河,溝通了海河與黃河、淮河、長江等水系的聯系,奠定了天津四通八達、航運樞紐的地位,為天津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金、元以後,漕運開通,不論海漕還是河漕,江南的漕糧都要經過海河運抵京都,永樂帝建都北京以後,天津轉輸漕糧的任務更加繁重,到明朝宣德十年(1435),明朝政府專門在天津設置管理漕運的專門機構,當時大運河上糧船上萬艘,轉輸漕糧500萬石,繁榮景象另人嘆為觀止。
漕糧的轉輸帶動了天津的運輸業和商業的發展,在海河、南運河、北運河三河交匯的三岔河口逐漸形成了許多商業區,貨棧、錢庄、會館等行業應運而生,集市貿易也隨即興旺,十集一市的輪轉也使當時的天津人有天天趕大集的感慨,商業的繁榮昌盛使天津也成為世人矚目的城市。這時的天津已遠遠超出單純軍事要地-「衛」的地位。
清初史學家談遷經過天津時發出了「城鎮百貨交集」的感嘆。清朝順治12年(1655),荷蘭使節哥頁在天津被「人煙稠密,交易頻榮」的景象所震驚,他命隨從人員將海河兩岸的景象繪圖帶走,並把天津和廣州、鎮江並稱為中國的三大港口。
明清時期的天津已經成為一個比較成熟而開放的城市。

『貳』 tianjing都第一聲是什麼詞

tianjing都第一聲是天津
天津,簡稱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環渤海地區的經濟中心 [1] 。截至2018年,全市下轄16個區,總面積11916.85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1007.9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559.60萬人,城鎮人口1296.81萬人,城鎮化率83.15%。
天津地處中國華北地區、華北平原東北部、海河流域下游,東臨渤海,是海河五大支流南運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運河的匯合處和入海口,素有「九河下梢」「河海要沖」之稱。天津是中蒙俄經濟走廊主要節點、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支點、「一帶一路」交匯點、亞歐大陸橋最近的東部起點,也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首批沿海開放城市 [2] 。天津是中央文件明確定位的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 [3] 。
天津自古因漕運而興起,唐朝中葉以後成為南方糧、綢北運的水陸碼頭;金朝在直沽設「直沽寨」;元朝設「海津鎮」,是軍事重鎮和漕糧轉運中心;明永樂二年(1404年)正式築城,是中國古代唯一有確切建城時間記錄的城市;清咸豐十年(1860年)天津被辟為通商口岸後,西方列強紛紛在此設立租界,天津成為中國北方開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國洋務運動的基地。歷經六百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獨特城市風貌。 [4]

『叄』 贊美天津的詞語

然延續著傳說,讓我驚嘆地看到了瓷房子的奢華與富貴,真的沒有想到瓷器還可以建房子,想必這樣的奢華在全國恐怕也是獨一份。
2. 在天津衛的牌坊下,依稀感受著那京韻秦腔,彷彿時光倒流,在這里留個影,憑吊著古往的歷史印跡,留下現代人追古尋蹤的表情。
3. 津門故里,大大小小的橋梁,楊柳青博物館等;若要論起吃,那天津衛的人是沒比的,老話說:「京油子,衛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當當吃海貨,不算不會過。」
4. 天津的耳朵眼炸糕、煎餅餜子、果仁張、曹記驢肉、狗不理包子、大、小麻花等都是非常出名的小吃。
5. 可巧的是這老甲同志就是一個最專業的、最合格的大師級的導游,他帶我去的地方都是我夢寐以求心心念念了好幾十年的地方,五大道租界區、意式風情區、天津鼓樓、天津之眼摩天輪、津門故里,天津水上公園,天津的瓷房子等等。

『肆』 天津怎麼形容

全國最大的農村!!!!!

『伍』 描寫天津的詞語有哪些

1. 天津帳飲凌雲客,花市行歌絕代人。

2. 鳳凰樓下天津畔,仰面迎風倒載歸。

3.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天津秋盡時。

4. 壺中日月長多少,閑步天津看往來。

5. 雲輕日淡天津暮,風急林疏洛水秋。

6. 聞君欲行西入秦,君行不用過天津。

7. 遙愛南橋秋日晚,雨邊楊柳映天津。

8. 騎馬天津看逝水,滿船風月憶江湖。

9. 白玉誰家郎,回車渡天津。

10. 天津橋上醉騎驢,一錦囊詩一束書。


『陸』 天津的津是什麼意思

津字的一個解釋就是渡水的地方.天津的津意思就是渡口.天津的原名天津衛,本意就是保衛天子的渡口的意思.
明成祖朱棣為了紀念開始發兵的「龍興之地」,把「直沽」這個曾的「天子渡河之地」賜名為天津。「天」是天子的意思,而「津」是指渡口的意思。
天津得到賜名後,於同年設置了軍事部門。「衛」是明朝的軍事建制。當時天津設有天津衛、天津左衛、天津右衛,統稱三衛。至今人們經常提到的「天津衛」一詞,就是從此而來。

『柒』 天津的津還能組什麼詞

答:天津的津還能組詞
1、津橋
[jīn qiáo]
橋梁。
2、津津樂道
[jīn jīn lè dào]
津津:興趣濃厚的樣子;樂道:喜歡談講。很有興趣地說個不停。
3、無人問津
[wú rén wèn jīn]
問津:詢問渡口。比喻沒有人來探問、嘗試或購買。
4、津液
[jīn yè]
體內一切正常水液的統稱。
5、津貼
[jīn tiē]
工資以外的補助費,也指供給制人員的生活零用錢。
6、問津
[wèn jīn]
探詢渡口,比喻探問價格或情況等(多用於否定式)。
7、迷津
[mí jīn]
使人迷惑的錯誤道路(津原指渡河的地方,後來多指處世的方向)。
8、津梁
[jīn liáng]
渡口和橋梁。多比喻起引導、過渡作用的事物或方法。
9、津津
[jīn jīn]
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10、要津
[yào jīn]
沖要的渡口,泛指水陸交通要道。
11、津要
[jīn yào]
水陸沖要的地方。
12、汗津津
[hàn jīn jīn]
狀態詞。形容微微出汗的樣子。
13、咸津津
[xián jīn jīn]
狀態詞。形容味道略微帶點咸。
14、甜津津
[tián jīn jīn]
狀態詞。甜絲絲。
15、津津有味
[jīn jīn yǒu wèi]
津津:興趣濃厚的樣子。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談得很有興趣。
16、不敢問津
[bù gǎn wèn jīn]
問津:詢問渡口,問路。指高貴的、深奧的事物不敢過問或嘗試。
17、江津
[jiāng jīn]
江邊渡口。
18、河津
[hé jīn]
河邊的渡口。
19、津市
[jīn shì]
渡口的集市。
20、牛津
[niú jīn]
天河。

『捌』 「天津市」的拼音是什麼

「天津市」的拼音是:tiān jīnshì 。

『玖』 「贊美天津」的詞語有哪些

車水馬龍、川流不息、鱗次櫛比、人聲鼎沸、瓊樓玉宇、琳琅滿目、絡繹不絕、門庭若市。萬人空巷。水泄不通。人聲鼎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