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天津市有幾個區和幾個縣
截至2017年底,天津下轄16個市轄區,共有街道、鄉、鎮245個,沒有縣級。
和平區、河東區、河西區、南開區、紅橋區、河北區、東麗區、西青區、津南區、北辰區、武清區、寶坻區、寧河區、靜海區、薊州區、濱海新區。
天津市的中心城區至外環線所圍合區域,是天津市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其主體由和平區、河東區、河西區、南開區、紅橋區、河北區組成。按照服務業功能,中心城區按照「金融和平」、「商務河西」、「科技南開」、「金貿河東」、「創意河北」、「商貿紅橋」的功能定位。
環繞市區的環城區為東麗區、西青區、津南區、北辰區、武清區、寶坻區、寧河區、靜海區和薊州區。濱海新區是副省級區,由原塘沽區、漢沽區、大港區以及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區域整合而成。2016年7月,天津市下轄的最後一個縣——薊縣撤銷,設立薊州區。
(1)天津一共多少個區擴展閱讀:
氣候
天津市位於中緯度歐亞大陸東岸,屬溫帶季風氣候,主要受季風環流影響,四季分明。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氣壓影響,以吹偏南風為主;冬季受蒙古冷高氣壓控制,盛行偏北風,在初春時易誘發揚沙天氣。
一月平均氣溫為-5.4℃到-3.0℃,七月平均氣溫為25.9℃到26.7℃,年平均氣溫為13.0℃,年降雨量為544.3毫米,平均無霜期為196~246天
地貌地質
天津地勢以平原和窪地為主,堆積平原區面積達11192.7平方公里,約佔全市總面積的93%,其中近80%是河網密布的濕地和鹽沼。因北部有低山丘陵,海拔由北向南逐漸下降,屬於由燕山山脈向濱海平原的過渡地帶。
北部平均海拔1052米;東南部頻臨渤海灣,平均海拔僅3.5米,是華北平原的最低點,亦是中國海拔最低的大城市。天津市的最高點為薊州區的九山頂,海拔高度為1078.5米。由於,天津市區的綠化樹木曾以白毛楊為主,故春末夏初在適宜的氣候條件下會有「飛絮」的現象發生。
天津地區地質史歷時30億年以上,由太古代發展到第四紀基本形成現今的地貌。薊州區擁有古地理環境,北部山區地質遺跡類型多、分布廣。中國首個國家地質公園——天津薊縣國家地質公園,是中國唯一記錄有中上元古界地球演化地質歷史的國家地質公園。
㈡ 天津市分多少個區都有哪些區
截至2019年9月,天津市下轄16個區,分別是和平區、河東區、河西區、南開區、河北區、紅橋區、濱海新區、東麗區、西青區、津南區、北辰區、武清區、寶坻區、寧河區、靜海區、薊州區。具體介紹如下:
1、河東區
河東區是天津市中心城區,境域為北緯39°04′7″~39°09′7″,東經117°11′7″~117°18′1″之間,是中心城區連接濱海新區的起始點,毗鄰空港、海港,天津站交通樞紐坐落區內。
河東區隔海河與和平區、河西區相鄰,向東與東麗區為伴,西、北與河北區相交。沿海河經濟帶8.28千米,天津中央商務區坐落其間。
2、濱海新區
濱海新區,是天津市的市轄區、副省級區、國家級新區和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國務院批準的第一個國家綜合改革創新區。
濱海新區地處華北平原北部,位於山東半島與遼東半島交匯點上、海河流域下游、天津市中心區的東面,渤海灣頂端,瀕臨渤海,北與河北省唐山市豐南區為鄰,南與河北省黃驊市為界。
濱海新區地理坐標位於北緯38°40′至39°00′,東經117°20′至118°00′。濱海新區擁有海岸線153公里,陸域面積2270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000平方公里。
3、寧河區
寧河區總面積1296平方公里,位於天津市東北部,地處京津唐大城市群中間地帶,面向廣闊的華北、東北平原,縣城蘆台鎮距天津市區80公里,距北京市210公里,距唐山市45公里,距秦皇島市157公里,距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40公里。
4、武清區
武清區是天津市下轄的市轄區,位於天津市西北部。海河水系中下游,東經116°46′43″至117°19′59″,北緯39°07′05″ 至39°42′20″。東西寬41.78公里,南北長65.22公里,北闊南狹。
武清區地處華北沖積平原下端,地勢平緩,自北、西、南向東南海河入海方向傾斜,海拔高度最高13米,最低2.8米。
5、北辰區
北辰區是天津市下轄的市轄區,北辰是天津環城四區之一,位於中心城區北部,舊稱北郊。北辰區東南隔金鍾河、新開河與東麗區相望,邊界線長22.99千米;南與河北區、紅橋區相連;西南以子牙河與西青區相界,邊界線長27.5千米;西、北均與武清縣相接,邊界線長25.14千米。
北辰區南北緯寬20.8千米,最窄處柳灘村南至劉馬庄西北14.4千米;東西經長43.2千米,最寬處東堤頭村東至線河村西46.3千米。總面積478.48平方千米。
㈢ 天津有哪些區 有幾個區
截至20201年4月16日,天津下轄16個市轄區,分別是和平區,河東區,河西區,南開區,河北區,紅橋區。
濱海新區,東麗區,西青區,津南區,北辰區,武清區,寶坻區,寧河區,靜海區,薊州區。
濱海新區是天津市下轄的副省級區、國家級新區和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是北方對外開放的門戶、高水平的現代製造業和研發轉化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和物流中心、宜居生態型新城區。
(3)天津一共多少個區擴展閱讀:
濱海新區的十大戰役:
1、加快南港區域建設,打造世界級重石化工業基地和中國北方重要的輕紡工業基地;
2、加快臨港工業區建設,打造中國沿海高水平的重型裝備製造業基地;
3、加快核心城區建設,打造具有改革開放前沿特點的現代化新城區;
4、加快中心商務區建設,打造於家堡金融改革創新基地和響螺灣商務商業聚集區;
5、加快中新天津生態城建設,打造具有國際先進水平,能實施、能復制、能推廣的宜居生態新城;
6、加快東疆保稅港區建設,打造中國北方對外開放程度最高、功能最齊全的保稅港區;
7、加快濱海旅遊區建設,打造中國北方知名的國內國際旅遊目的地和高品位的休閑區;
8、加快北塘區域建設,打造具有中國北方傳統小鎮特色的國內外會議舉辦地和小企業總部聚集區;
9、加快西部區域建設,打造具有強大核心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高端企業總部經濟區;
10、加快中心漁港建設,打造中國北方水產品加工物流產業中心和遊艇產業發展基地。
㈣ 天津有幾個區
截止到2019年11月,天津共三個環,分別是外環、中環和內環。16個市轄區分別為和平區,河東區,河西區,南開區,河北區,紅橋區,濱海新區,東麗區,西青區,津南區,北辰區,武清區,寶坻區,寧河區,靜海區,薊州區。
共有街道、鄉、鎮245個。市轄區分為中心城區、環城區、濱海新區和遠郊區。《天津市空間發展戰略》提出「雙城雙港、相向拓展、一軸兩帶、南北生態」城市規劃理念。
其中,「雙城」是指天津市中心城區和濱海新區核心區;「雙港」是指天津港和天津南港;「南北」指市域中北部及南部;「北端」是指薊州區北部山地丘陵地帶。
(4)天津一共多少個區擴展閱讀
天津風景名勝:
1、天津古文化街
天津古文化街,位於天津市南開區東北角東門外、海河西岸,系商業步行街,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作為津門十景之一,天津古文化街一直堅持「中國味,天津味,文化味,古味」經營特色,以經營文化用品為主。
2、盤山
盤山位於天津薊州城區西北,為國家5A級景區。該景區始記於漢,興於唐,極盛於清,是自然山水與名勝古跡並著,佛家文化與皇家文化共融的旅遊休閑勝地。
㈤ 天津市有幾個區和幾個縣分別是哪幾個
截至2019年4月,天津市轄16個區,分別是:濱海新區、和平區、河北區、河東區、河西區、南開區、紅橋區、東麗區、西青區、津南區、北辰區、武清區、寶坻區、靜海區、寧河區、薊州區。
1、和平區
位於天津市區中部,海河幹流西岸,東起海河,與河東區相望;沿南門外大街、衛津路與南開區接壤,南抵徐州道、馬場道、津河與河西區接壤,北部與河北區以海河、南馬路為界,轄區東西最寬處3.72千米,南北最長處4.2千米,總面積9.98平方千米。
截至2018年,和平區轄6個街道(64個社區):南市街道、勸業場街道、南營門街道、小白樓街道、五大道街道、新興街道,區政府駐小白樓街道。
2、河北區
地處天津市區東北部,境域地理坐標為北緯39°08′,東經117°10′。區界東鄰東麗區,西部與和平區、南開區、紅橋區以海河為界,南與河東區相連,北與北辰區接壤。行政區劃面積27.93平方公里,南北長6.94公里,東西寬7.95公里,行政管轄面積為29.14平方公里。
截至2014年6月,河北區轄10個街道:光復道街道、望海樓街道、鴻順里街道、新開河街道、鐵東路街道、建昌道街道、寧園街道、王串場街道、江都路街道、月牙河街道。
3、西青區
位於天津市西南部,北緯38°51′-39°51′、東經116°51′-117°20′。東與紅橋區、南開區、河西區及津南區毗鄰,東南與濱海新區(大港區)相連,南靠獨流減河與靜海區隔河相望,西與武清區和河北省霸州市接壤,北依子牙河與北辰區交界。
截至2015年,西青區轄四街七鎮,即:西營門街道、李七庄街道、赤龍南街道、赤龍北街道、中北鎮、楊柳青鎮、辛口鎮、張家窩鎮、精武鎮、大寺鎮、王穩庄鎮。西青區共有160個行政村(包括自然村)及59個居委會。
4、薊州區
位於天津市最北部,南距天津市區115公里,西距北京市區88公里、首都國際機場68公里,東距唐山90公里,北距承德220公里,居京津唐承四市之腹心,居北緯39°45'至40°15',東經117°05'—117°47'。
全區總面積1590平方公里。截至2014年,薊州區下轄1個街道、20個鎮、5個鄉、1個民族鄉,區政府駐文昌街道府前街2號。
5、東麗區
位於天津市中心市區和濱海新區之間,介於北緯39°~39°14』,東經117°13』~117°33』之間,東與濱海新區接壤,南接津南區,西鄰北辰區和南開區,北與寧河區毗鄰,總面積477.34平方公里,東西長30公里,南北寬25公里。
截至到2018年東麗區下轄11個街道:張貴庄街道、豐年村街道、萬新街道、無瑕街道、新立街道、華明街道、金鍾街道、軍糧城街道、金橋街道、華新街道、東麗湖街道,和五個功能區:天津開發區西區、天津航空物流區、天津空港經濟區、綜合保稅區、航空新城、服務濱海新區建設管理委員會。
㈥ 天津市有多少個區
天津有16個區,包括濱海新區、和平區、河北區、河東區、河西區、南開區、紅橋區、東麗區、西青區、津南區、北辰區、武清區、寶坻區、靜海區、寧河區、薊州區.
㈦ 天津市有幾個區分別叫什麼
有16個區。截至2019年4月,天津市下轄16個區(濱海新區、和平區、河北區、河東區、河西區、南開區、紅橋區、東麗區、西青區、津南區、北辰區、武清區、寶坻區、靜海區、寧河區、薊州區),共有124個鎮、3個鄉、118個街道,3680個村委會和1645個居委會。
1、和平區
位於天津市區中部,海河幹流西岸,東起海河,與河東區相望;沿南門外大街、衛津路與南開區接壤,南抵徐州道、馬場道、津河與河西區接壤,北部與河北區以海河、南馬路為界,轄區東西最寬處3.72千米,南北最長處4.2千米,總面積9.98平方千米。
截至2018年,和平區轄6個街道(64個社區):南市街道、勸業場街道、南營門街道、小白樓街道、五大道街道、新興街道,區政府駐小白樓街道。
2、河東區
是天津市中心城區,是中心城區連接濱海新區的起始點,毗鄰空港、海港,天津站交通樞紐坐落區內。隔海河與和平區、河西區相鄰,向東與東麗區為伴,西、北與河北區相交。
截至2016年,河東區區域面積39.63平方公里(不包括天鐵街道)轄13個街道:大王莊街道、大直沽街道、中山門街道、富民路街道、二號橋街道、春華街道、唐家口街道、向陽樓街道、常州道街道、上杭路街道、東新街道、魯山道街道、天津鐵廠街道。
3、河西區
是天津市的中心區之一,位於市區東南部,因地處海河西岸而得名。河西區境東臨海河與河東區相望,西起衛津南路、衛津河與南開區、西青區交界,南沿雙林農場引水河與津南區毗鄰,北抵徐州道、馬場道、津河與和平區接壤。
截至2013年,河西區轄13個街道辦事處:大營門街道、下瓦房街道、桃園街道、掛甲寺街道、馬場街道、越秀路街道、友誼路街道、天塔街道、尖山街道、陳塘庄街道、柳林街道、東海街道、梅江街道。
4、南開區
位於中國天津市城區西南部,東起海河,與河北區相望;沿榮吉大街、興安路、南馬路至南門外大街、衛津路和衛津南路,分別與和平區、河西區接壤;西、南至密雲路、芥園西道、陳塘庄鐵路支線,與西青區相連;北抵老鐵橋大街、北馬路,沿西馬路至西關大街、牆子河、南運河,與紅橋區毗鄰。
南開區總面積40.42平方公,東西長約3.6公里,南北長約9.2公里。截至2013年,南開區轄12個街道:長虹街道、鼓樓街道、興南街道、廣開街道、萬興街道、學府街道、向陽路街道、嘉陵道街道、王頂堤街道、水上公園街道、體育中心街道、華苑街道。
5、河北區
地處天津市區東北部,境域地理坐標為北緯39°08′,東經117°10′。區界東鄰東麗區,西部與和平區、南開區、紅橋區以海河為界,南與河東區相連,北與北辰區接壤。行政區劃面積27.93平方公里,南北長6.94公里,東西寬7.95公里,行政管轄面積為29.14平方公里。
截至2014年6月,河北區轄10個街道:光復道街道、望海樓街道、鴻順里街道、新開河街道、鐵東路街道、建昌道街道、寧園街道、王串場街道、江都路街道、月牙河街道。
㈧ 天津市區有幾個區
截至2019年5月,天津下轄16個市轄區,分別是:東麗區、西青區、津南區、北辰區、武清區、寶坻區、薊州區、靜海區、和平區、河西區、河北區、河東區、南開區、紅橋區、濱海新區、寧河區。
天津,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也是中國北方最大的開放城市和工商業城市。天津簡稱「津」,意為天子經過的渡口,也稱「津沽」、「津門」。
(8)天津一共多少個區擴展閱讀
天津地區在商周時期即有人類居住,但作為城市則形成較晚。隋朝大運河的開通,使位於運河北部、兼有河海運輸之便的天津地位日漸重要,運河與「五河尾閭」(今海河)在市區三岔河口交匯,天津便以「三會海口」名於史冊。唐朝中葉以後,天津成為南方糧、綢北運的水陸碼頭。
隋朝,修建京杭大運河後,在南運河和北運河的交會處(今金剛橋三岔河口),史稱三會海口,是天津最早的發祥地。
唐朝,在蘆台開辟了鹽場,在寶坻設置鹽倉。
遼朝,在武清設立了「榷鹽院」,管理鹽務。
金朝貞佑二年(1214年),在三岔口設直沽寨,直沽是天津城市發展中有史料記載的最早名稱。
元延祐三年(1316),「改直沽為海津鎮」,這里成為漕糧運輸的轉運中心。設立大直沽鹽運使司,管理鹽的產銷。
明建文二年(1400年),燕王朱棣在此渡過大運河南下爭奪皇位。朱棣成為皇帝後,為紀念由此起兵「靖難之役」,在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將此地改名為天津,即天子經過的渡口之意。
作為軍事要地,在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帶,天津開始築城設衛,稱天津衛,揭開了天津城市發展新的一頁。後又增設天津左衛和天津右衛。
清順治九年(1652年),天津衛、天津左衛和天津右衛三衛合並為天津衛,設立民政、鹽運和稅收、軍事等建置。雍正三年(1725年)升天津衛為天津州。雍正九年(1731年)升天津州為天津府,轄六縣一州。
清末時期,天津作為直隸總督的駐地,也成為李鴻章和袁世凱興辦洋務和發展北洋勢力的主要基地。
1860年,英、法聯軍佔領天津,天津被迫開放,列強先後在天津設立租界。
1900年7月,八國聯軍攻打天津,天津淪陷。
1901年,由八國聯軍組成的天津都統衙門下令拆除城牆。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直隸總督衙門遷津。同年中華民國成立,天津改為縣,屬直隸省。
民國二年(1913年),直隸省省會設於天津。
1928年6月,國民革命軍佔領天津,南京國民政府設立天津特別市,同年7月,直隸改稱河北,省會仍設天津,10月省會遷北平。
1930年6月,天津改為直轄市。同年10月,河北省會再遷天津,遂改為省轄市。
1930年6月,天津特別市改為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直轄的天津市。11月,因河北省省會由北平遷至天津,天津直轄市改為省轄市。
1935年6月,河北省省會遷往保定,天津又改為直轄市。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後,天津仍為直轄市。
1949年1月15日凌晨5時,中國人民解放軍東西突擊集團在金湯橋上勝利會師。17日解放塘沽,天津全境解放,劃為華北人民政府直轄市。同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天津被定為中央直轄市。
1958年2月11日,天津改為河北省省轄市。同年4月18日,河北省省會由保定遷到天津。
1966年5月河北省省會再遷保定。
1967年1月2日,天津恢復為直轄市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