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天津市有很多「沽」,例如塘沽…,這個字有什麼含義么
沽是河流轉彎的地方,相對凹進去的地方,天津號稱有72沽,說明海河及其支流彎曲的地方非常多,現在大多截彎取直了。這是天津特有的叫法。
㈡ 天津的津字去掉三點水念什麼啊
聿,念yù。
象形字,一隻手(又)握著筆)的樣子。聿原為筆的本字。聿者,所用書之物也。指示字。從聿一一者,牘也。秦以後皆作筆。古漢語助詞,用在句首或句中。也作形容詞,意輕快。
其筆順是橫折、橫、橫、橫、橫、豎,共6畫。相關組詞有不聿、聿役、聿越、聿遑、牘聿、郁聿、聿脩、聿皇、聿美人、歲聿其暮。
(2)天津有什麼字擴展閱讀:
一、字形演變
二、詞語解析
1、不聿[bù yù]
是指不律。筆的別稱。
2、聿役[yù yì]
基本意思為動貌。
3、聿越[yù yuè]
意思是迅速地跨越。
4、聿皇[yù huáng]
意思是指迅疾輕快貌。
5、聿脩[yù xiū]
繼承發揚先人的德業。
㈢ 天津的老字型大小都有哪些
天津的老字型大小有:
1、桂發祥:起源於1937年,由范桂才和范桂林兄弟始創。當時,他們在天津大沽南路各開了一間麻花店「貴發祥」和「貴發成」。
特色是製作的麻花中都夾有一根由桃仁、青梅、桂花等十幾種配料組成的什錦酥條。1956年實行公私合營時,兩店合並,取主要調料「桂花」之「桂」,更名為「桂發祥麻花店」。
3、果仁張,中華老字型大小,其果仁製品創制已有160餘年歷史,是天津市的特產之一。種類繁多,諸如琥珀花生仁、琥珀核桃仁、虎皮花生仁、凈香花生仁、奶香瓜子仁、五香松子仁等優質產品。
果仁張至今已有160多年歷史,第一代張明純和第二代張維順曾在清宮御膳房當廚,專門炸制各種小食品,受到皇上嘉許和西太後賞識,遂被譽為宮廷小吃。
解放後,第三代張惠山炸制的凈香花生仁、玻璃核桃仁、虎皮花生仁等品種,在1956年天津市飲食商業優質品種展覽會上被評為優良食品,參加過波札那國際博覽會。
4、天津烤鴨店:原名「正陽春鴨子樓」,始建於1862年。1935年,正陽春在熱鬧繁華的勸業場附近開業,因正門朝陽而取名。
相傳早年北京烤鴨師傅鄭春來津謀生落戶,在泥濘空曠處蓋起了一間門朝東不足百平米的店鋪經營烤鴨。因其朝向好門前開闊,每天清晨整個店堂都沐浴在陽光中,即使寒冬店內依然溫暖如春。一天鄭春師傅突發奇想,在自己姓名中間加上陽字取諧音「正陽春」以此做字型大小恰似天人合一。
從此「正陽春」生意紅火,遠近聞名。隨著時代變遷,「正陽春」1935年11月易主,同年在原址建起了一座佔地122平米的二層樓房,更名為「正陽春鴨子樓」。故後人習慣以此為建店始年。
5、大福來:創於清光緒年間的老字型大小,傳說那年乾隆帝下江南回京途經天津,路過張掌櫃的煎餅鋪,先嘗了煎餅卷大蔥,後叫上湯。女主人急切中就把煎餅撕碎,放上鹽、香油、香菜,用沸水一沖送上。乾隆邊喝邊吃,感覺煎餅一泡味道更佳,就問女主人名字,回說郭八。
乾隆一聽,笑說:「鍋巴可不能叫湯,應再加上一個『菜』字才好。」又過了幾天,張掌櫃剛開門納客,一位御前護衛就闖了進來,大聲嚷道:「你的大福來了!」說著,放下皇上賞的二百兩銀子。「大福來鍋巴菜」就此成名。
㈣ 天津的津形近字組詞都有誰
津的形近字如下:
肄:讀[yì] 。基本解釋:學習,練習:~業。~習。
聿:yù,象形字,一隻手(又)握著筆)的樣子。聿,所以書也。
律:律,lǜ,從彳(chi)從聿。記錄下來(聿)的行為(彳)准則。
珒:jīn,<書>美玉,玉名。
建:建是一個漢字,讀作jiàn,本意是指立朝律,引申義是建立、創設。
津字造句
1、津液
造句:根據對歷代中醫典籍相關記載的分析以及現代臨床報道,我們認為:心具有協調津液代謝過程中各臟腑密切協同的作用;
解釋:中醫對體內一切液體的總稱,包括血液、唾液、淚液、汗液等,通常專指唾液。
2、迷津
造句:AnnWalker醫生指點迷津:經期前周暴躁的心情和水腫困擾著很多女人,實際上在這段時間多攝入鎂元素就能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解釋:<書>使人迷惑的錯誤道路(原指渡河的地方,後來多指處世的方向):指破~(點破錯誤的方向)。
3、津貼
造句:並且,自然也存在有盈利模式,其基礎在於:我們提供了一項服務或者一個產品,你之所以要付費是因為你喜歡它,又或者廣告主會給我們支付費用,又或者是其他的津貼辦法。
解釋:(1)工資以外的補助費,也指供給制人員的生活零用錢。(2)給津貼:每月~他一些錢。
(4)天津有什麼字擴展閱讀:
基本字義
渡水的地方:~渡;關~;~要;問~。
2. 口液,唾液:~液;~~有味。
3. 汗:遍體生~。
4. 滋潤,補:~潤;~貼。
5. 中國天津市的簡稱。
㈤ 天津的津不要三點水旁是什麼字
國際標准漢字大字典
聿
yù
ㄩˋ
文言助詞,無義,用於句首或句中。
〔~皇〕輕疾的樣子,如「武騎~~」。
古代稱筆,用筆寫文章
聿
華人著名建築師,貝聿(YU,第四聲)銘
㈥ 天津有哪些能說卻寫不出來的字
例如gen(三聲)「哏」這樣的字還是可以打出來的,ma(四聲)「嘛」這樣的字可以打出來的,不過好多字都是字典里沒有的,如果用電腦輸入完全可以用相近的音的字代替。
㈦ 「天津」的「津」形近字組詞都有誰
津的形近字如下:
肄:~業。~習。
聿:~皇。
垏:土~。
律:紀~。法~。定~。規~。清規戒~。~師。
珒:~玉。
建:~軍。~交。~設。~功立業。
㈧ 天津的津是什麼意思
津字的一個解釋就是渡水的地方.天津的津意思就是渡口.天津的原名天津衛,本意就是保衛天子的渡口的意思.
明成祖朱棣為了紀念開始發兵的「龍興之地」,把「直沽」這個曾的「天子渡河之地」賜名為天津。「天」是天子的意思,而「津」是指渡口的意思。
天津得到賜名後,於同年設置了軍事部門。「衛」是明朝的軍事建制。當時天津設有天津衛、天津左衛、天津右衛,統稱三衛。至今人們經常提到的「天津衛」一詞,就是從此而來。
㈨ 天津的津字怎麼組詞
組詞:問津、津要、要津、津貼、津寄、津逮、煙津、津頭、津渚、津際、津沫、輕津、津濟、臨津、談津、津通、津航
拼音:jīn
部首:氵
釋義:
1、渡口:要津。
2、唾液;汗:津液。遍體生津。
3、滋潤;補貼:津貼。
4、天津的簡稱。
筆畫順序:
(9)天津有什麼字擴展閱讀
津的組詞釋義:
1、問津 [wèn jīn] 探詢渡口,比喻探問價格或情況等(多用於否定式):無人問津。房價太貴,不敢問津。
2、津要 [jīn yào] 水陸沖要的地方:扼守津要。
3、要津 [yào jīn] 沖要的渡口,泛指水陸交通要道。
4、津貼 [jīn tiē] 工資以外的補助費,也指供給制人員的生活零用錢。
5、津寄 [jīn jì] 津逮。寄,通「暨」。至。
6、津逮 [jīn dài] 由津渡而到達。
7、煙津 [yān jīn] 亦作「煙津」。雲天中潔凈的露水。
8、津頭 [jīn tóu] 渡口。
9、津渚 [jīn zhǔ] 水邊。
10、津際 [jīn jì] 涯際;邊際。
11、津沫 [jīn mò] 口中津液;涎沫。
12、輕津 [qīng jīn] 水流湍疾的渡口。
13、津濟 [jīn jì] 渡口。
14、臨津 [lín jīn] 面臨津渡。
15、談津 [tán jīn] 富有教益的談話。
16、津通 [jīn tōng] 指水無阻滯地流動。
17、津航 [jīn háng] 指渡船。
㈩ 天津有七十二沽,這里說的沽指的是什麼意思呢
「大沽炮台」,是我們在中國近代史上常接觸的地名,而在天津的地名中,末尾帶「沽」字的特別多,盛傳天津自古有「七十二沽」之說。
而史料證實,天津實際上不止七十二個「沽」,如果把天津、寧河、寶坻、薊縣、玉田、豐潤諸縣叫沽的地方都加起來,共有八十一個「沽」。諸如城內二十一沽,有丁字沽、西沽、東沽、三汊沽、小直沽、大直沽、賈家沽、邢家沽、鹹水沽、葛沽、元沽等;在寶坻有二十九沽,如翦子沽、南在沽、五道沽、小塔沽、大沽等;在寧河有二十二沽,如齊家沽、南沽、江石沽、大麥沽、傍道沽等等。
1860年天津被辟為通商口岸後,西方列強紛紛在天津設立租界,天津成為中國北方開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國「洋務」運動的基地。由天津開始的軍事近代化,以及鐵路、電報、電話、郵政、采礦、近代教育、司法等方面建設,均開全國之先河,天津一度成為當時中國第二大工商業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貿中心。
在天津「七十二沽」中,名聲大的是從西北的丁字沽、西沽起,繼之是城東北的小直沽,東、西泥沽,直到海河入海處的大沽。
西沽和丁字沽距離較近。清初詩人朱導江留有詩句:「潞衛交流入海平,丁沽風物久聞名」。潞河即今北運河,衛河是南運河,兩河流進天津,在城北八里處匯合,成丁字形,故名丁字沽。西沽在明代曾設官渡,清康熙時在舊址設浮橋。民國期間,當地人沿北運河岸遍種桃樹,春天桃花盛開,十里飄香,成為天津春遊勝地。
大沽,是天津「七十二沽」的最後一沽,位於海河入海口,被譽「地當九河津要,路通七省舟車」,有京津門戶、海陸咽喉之稱。
從明代起,大沽口就開始駐軍設防,炮台初建於明代嘉靖年間,鴉片戰爭前後更加大規模擴建,咸豐八年(1858年)為加強海防,確保京城安全,清朝政府在南、北兩岸修築「威」、「鎮」、「海」、「門」、「高」四座大炮台和20多座小炮台,防務不斷加強。隨著清末國外列強對華侵略,大沽地區更成為北方戰略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