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天津資料 » 天津哪裡有賣黃蘿卜的

天津哪裡有賣黃蘿卜的

發布時間: 2022-06-07 19:09:32

Ⅰ 天津特產是哪呀

在民間工藝方面,畫面絢麗、別具一格的楊柳青年畫,形神兼備、栩栩如生的「泥人張」彩塑,造形多變、彩繪逼真的「風箏魏」風箏,玲瓏剔透、手法細膩的「 磚刻劉」磚雕,堪稱天津工藝四絕。 天津風味食品素享盛譽,有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十八街麻花等50多種小吃,還有衛青蘿卜、銀魚、紫蟹、對蝦等10多種特產。涉外餐館59家,分別設有川、魯、粵、津以及清真、宮廷、外國菜餚等20多種菜系。 一、津門小吃「三絕」 外地到天津的客人,都要品嘗一下天津小吃三絕「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十八街」麻花,天津人更以這些食品為美食招待客人,饋贈親友。這「三絕」便成了天津特產,凝結了天津人的深情。 1.「狗不理」包子 「狗不理」包子在製作時,選料嚴格,肥瘦搭配,而且四季搭配不同,配料用秤定量,一斤餡里要放一兩五錢香油,一兩蔥末,四兩鮮姜,加入定量的骨頭湯或雞湯。再進行精心製作,從制水餡、揉面、揪劑子、擀皮、打餡到掐包、擺包子、上大灶蒸,八道工序環環相扣。蒸出的包子精緻美觀,鮮香可口,肥而不膩。別外包子吃著方便,飯菜合一,經濟實惠,所以深受人們青睞。 2.「耳朵眼」炸糕 天津「耳朵眼」炸糕創始於清光緒年間。把水磨黃米發酵面團作炸糕皮,煮紅小豆加紅糖作餡,用生芝麻香油文火炸透撈出來,炸糕色澤金黃,外皮酥脆,內里糯粘,豆餡黑細香甜,別具風味,在津門獨樹一幟。 3.「十八街」麻花 天津「十八街」桂發祥什錦夾餡麻花,也是遠近聞名的天津小吃。它的選料和製作方法特殊。先用熱油和面,撒上桂花、閩姜、白糖、青梅、核桃仁、青紅絲等,製成酥餡面,搓成酥餡條;用糖汁和面後,搓成白條;把一部分白條蘸上芝訂,便成麻條。再把酥餡條、白條、麻條合股擰,對折再擰,然後用花生油文火炸透,成金黃色出鍋,夾上冰糖塊,撒上青紅絲和瓜條等,這才成為「十八街」什錦夾餡麻共這種麻花不僅酥脆香甜,而且能存放幾個月也不綿軟。 在外地能夠吃上天津小吃「三絕」,當然是一快事。但是,到了天津,身臨其境,品嘗這三樣美食,肯定感受不同,別有風味! 二、天津特產數八珍 這里所說的天津「八珍」,是在天津地方享名數百年的傳統特產。它不但深受旅遊者的喜愛,而且對本鄉本土的天津人,也產生著難以言狀的吸引力。 顧名思義,「八珍」即是八種食品:銀魚、紫蟹、鐵雀、晃蝦、黃芽白菜、韭黃、青蘿卜、鴨梨。它們有的可以作為菜品、佳餚,有的則可作為茶餘飯後助消化用的「零嘴兒」。 1.銀魚、紫蟹 銀魚和紫蟹均是洄遊繁殖,卵產在海里,成長在淡水河裡是河蟹類中的稀有品種。是蜚聲中外的水產珍品,天津以出產銀魚和紫蟹而著稱。 2.鐵雀。 鐵雀不同於「家雀」、「麻雀」、「老家賊」等,其體較小、爪呈黑色,羽毛呈暗褐色,花紋不大清晰,多在郊外群飛覓食。到了嚴冬時令,羽毛漸豐,肉脯肥嫩,非常好吃,它是一種名貴的「小品」。 3.晃蝦 是說它寄生時間的短暫,只是在春節前後生存,一晃就過去了。這種蝦,不但味道鮮美、香嫩,而且色澤粉白,猶如「娃娃臉兒」作以「熗」、蝦、氽蝦、烹蝦腰等,均屬名貴佳品。 4.蘿卜。 是指天津地方嚴冬時候賣的青蘿卜。天津的青蘿卜,可說是物美價廉,甜脆適口;如失手掉在地上,可碎成數塊,是寒冬時節晚飯後的佳品。它除了可以助消化、解酒、化痰外,煮食尚可潤喉,潤肺。天津有句民諺:「蘿卜就氣的大夫滿街爬。」意思是說吃蘿卜就茶,可以消食去病,就不需要請大夫看病了。 5.韭黃 是韭菜的一種。在菜窖里堆放了一捆韭菜,其根部被糞土掩埋,到春節前,從裡面生出許多黃色嫩芽。割下來包餃子吃,味道十分鮮美。在天津人過除夕時,總要吃一頓用韭黃作餡包的餃子,味道清香撲鼻。 6.黃芽白菜。 白菜又有青、白麻葉之分。以青麻葉「核桃紋」為上乘菜品,它的營養價值很高,含有維生素丙、胡蘿卜素、糖分和蛋白質等多種成分。天津西郊的李樓,是黃芽白菜名產區之一。每到冬令,天津各家將白菜貯存起來,其菜可慢慢萌生芽菜,充滿菜心,嫩黃味甘,故稱為黃芽白菜,乃菜中之佳品。 7.孩梨。 這里的「孩」音「鴨」,俗稱「鴨梨」。孩梨曾是河北泊鎮的特產。因其水土好,梨個兒大皮兒薄,色如黃金,脆甜多水,可貯存。但泊鎮僅是一個濱河小鎮,哪有交通發達的集散地——天津這么名氣大呢?故稱之為「天津鴨梨」,並出口行銷海外,實際上是將泊鎮的特產「掠美」而歸天津了。不過,近年來由於果樹技術的發展,天津確實已變成孩梨的產地了。 三、貼餑餑熬小魚 正宗的貼餑餑熬小魚不是分開做,而叫「一鍋熟」,就是貼餑餑和熬小魚同時在一鍋里做熟上桌其味道與山珍海味媲美。 製做貼餑餑熬小魚,魚要選擇個頭小的,最好是活的白鱗小鯽魚,肉嫩刺軟棒子麵是當年的新鮮糧食。農家用的大鍋燒熱後,鍋底熬魚,鍋幫四周轉著貼滿餑餑。柴禾不能燒得太猛太久,要注意掌握火候,溫火把作料靠凈。到時一揭鍋蓋,香味四溢。餑餑出鍋,黃燦燦的結著一層焦嘎,咬一口,又脆又香,再就著熬小魚,連魚刺都不用吐出。那味道,那鮮勁,吃起來保准沒個夠。 四、鍋巴菜 鍋巴菜,天津話叫「嘎巴菜」,是風味獨特的民間小吃,已有百年多的歷史。鍋巴以小米和綠豆作主料,加茴香籽、大料調味,浸泡後用石磨碾成麵糊。攤在加熱的鐵鍋上堡干成粘粥嘎巴,晾去水分。鍋巴講究薄厚均勻,不粘不糊,松軟可口,嚼有韌勁,切成柳葉狀。用十餘種小料制鹵澆拌,加外香菜、麻醬汁、紅辣椒油調色入味,一碗色澤分明招人食俗的鍋巴菜便製成了。吃在口裡,柔軟滑潤,清素芳香,餘味無窮。鍋巴菜,又當菜又當湯,經濟實惠,深愛廣大勞動者的歡迎。 五、楊村糕乾 楊村糕乾又名茯苓糕乾,產於天津武清縣的楊村鎮。看似包裝簡單、用料普通、其貌不揚的小食。但1930年曾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楊村糕乾以其特有的味道征服白皮膚黃頭發的老外們,榮獲「佳禾」銅質獎章,成為中國最早打入國際市場的小食品。1958年,周恩來總理在茶話會上用楊村糕乾招待柬埔寨貴賓,西哈努克親王吃後贊不絕口,並高興地接受了禮品——楊村糕乾,表示她的夫人一定喜歡。 楊村糕乾以精米、綿白糖為主要原料,生產工藝細膩、考究。糕乾松軟適口,易消化,有健脾養胃的功效,經常食用,其功效不亞於中葯茯苓,因此有著「茯苓糕乾」的美稱。 六、油炸螞蚱 油炸螞蚱是天津獨有的一道風味小吃。 油炸螞蚱的具體製作方法:將活螞蚱(學名蟥蟲)的翅膀揪去,去掉大腿;油鍋燒至滾開時,把螞蚱炸到發黃褐色撈出去油。預先備好放有醬油、醋、香油的瓦盆,裡面放些切成絲的蔥、蒜作料。炸好的螞蚱泡在瓦盆里,撈兩下即拿出來,空干。賣時,表面再加一點蔥、蒜絲。油炸螞蚱,肥而不膩,又酥又香又脆,如果夾在剛剛烙熟的熱餅里,那真是滿口異香,味道好極了。把活螞蚱用開水燙一下,然後曬干或晾乾,存放到冬季炸著吃,其味道也甚為鮮美。 七、龍嘴大銅壺「茶湯」 大南市食品街、古文化街等少數幾個地方的小吃攤中,常能見到用奇特的龍嘴大銅壺沖「茶湯」賣的情景,這是頗具民俗特色、十分引人注目的場面。 長竿挑著由兩塊棱形木板帶紅穗組成的幌子,木板上分別寫著「茶湯」二字。幌子旁邊的檯子上座著一個特製的龍嘴紫銅大壺。它重20公斤,可盛水30多公斤。當壺心炭火把水燒開到150度時,才能沖熟茶湯。銅壺蓋旁的小汽笛「嗚嗚」響著,沖茶湯的師傅一手端碗,一手掀起銅壺,壺嘴向下傾斜,一股沸水直沖碗內,剎那間水滿茶湯熟。 這龍嘴大銅壺不僅具有上述實用功能,更是一件十分精美的工藝品。銅壺上部和下部各有一圈銅飾花紋。壺嘴和壺把的上方鑲飾著一條銅龍。有的銅壺壺嘴飾一大龍頭,壺把就是由一條龍構成。龍須、龍爪、龍鱗清析可辨。龍嘴上伸出的兩根龍須尖端有兩個紅絨球,隨著沖茶湯師傅傾壺沖水的動作而顫動不已。人們還沒有品嘗美食「茶湯」的時候,就已被這奇特的美哭龍嘴大銅壺和沖茶師傅的精采表演所陶醉了。 茶湯的主料是秫米面(高梁米面)、糜子面,調料有紅糖、白糖、青絲、紅絲、芝麻、核桃仁、什錦果脯、葡萄乾、京糕條、松子仁。用滾開水把秫米面沖成稀糊狀,加上各種調料,就可食用。吃起來又香又甜又滑爽,極為可口。用龍嘴大銅壺燒開水沖的秫米面由於含有微量銅元素,人們吃後,更能獲得別一種營養。 這美食「茶湯」配上美器「龍嘴大銅壺」,一邊吃一邊欣賞,嘴裡美,心裡也美,真是別具一番風味! 八、賽珍珠的小站稻 小站稻,以原產天津津南小站地區的優質粳米而名揚海內外。其米粒大而飽滿,半透明沒有粉白色的腹白。蒸干飯,無論軟硬,不粘不連,猶如滿碗珍珠,油江發亮。煮稀飯,無論稀稠,都是湯汁濃郁,散發著清香。吃在嘴裡,細膩滑潤,有咬勁。小站稻,不僅好看好吃,而且營養成分豐富,含有較高的蛋白質、賴氨酸、澱粉、脂肪等,容易使人吸收、消化,屬於營養型的天然食品。

Ⅱ 天津哪有賣做壽司的黃蘿卜的

超市應該就有吧,去易買得看看。

Ⅲ 天津青蘿卜的概況

衛青蘿卜屬十字花科植物,自古栽培,品種繁多,是天津特有的名產。衛青蘿卜與天津大白菜、天津黃韭、寶坻大蒜並列為天津四大名菜,聞名全國,行銷世界。衛青蘿卜皮青肉綠、肉細有紋、脆嫩多汁、落地即碎,食之甘辣可口,香脆味厚。用天津人的話說,那叫:「不艮不辣,吃到嘴裡——嘎嘣脆。」因其售價較鴨梨、蘋果要便宜得多,因此在舊時比一般水果還要受歡迎,民間乃有「賽鴨梨」之稱。昔日北京賣蘿卜的小販,即沿街叫賣「蘿卜賽梨,辣了換!」

Ⅳ 天津的蘿卜哪的最好吃

時下又到了蘿卜上市的季節,胡蘿卜、白蘿卜自然也就成了人們餐桌上的常客。民間「蘿卜上了街,葯鋪無買賣」的諺語雖近乎誇張,但蘿卜的確對多種疾病有輔助治療作用。有許多朋友喜歡把胡蘿卜、白蘿卜切成絲,然後調成紅白相間、清脆爽口的冷盤,也有的朋友喜歡把胡蘿卜、白蘿卜切成塊與牛腩或羊肉一起做湯喝,其實,這些做法是不科學的。

雖然胡蘿卜、白蘿卜對人體都有很多好處,但二者不可一起食用。為什麼?這是由二者的不同特點決定的。研究表明,白蘿卜之所以具有良好的助消化作用,是因為其含有芥子油及助消化作用的澱粉酶、木質素,其中木質素被胃腸道吸收後還可激發巨噬細胞的活力,提高機體的免疫力;白蘿卜中還含有多種酶,能消除致癌物質,起到抗癌的目的;白蘿卜中含有的干擾素誘生劑能刺激胃腸黏膜產生干擾素,起到抗病毒感染,抑制腫瘤細胞增生的作用。而上述酶類、木質素、干擾素誘生劑等均不耐熱,在70℃的高溫下便被破壞。

可見,白蘿卜要想更好地發揮其助消化、抗癌的食療功效最好生吃。而胡蘿卜則恰恰相反,胡蘿卜中含有豐富的β-胡蘿卜素,它在人體內可以轉化為維生素A。維生素A和β-胡蘿卜素有促進眼內感光色素生成的能力,並能預防夜盲症,加強眼睛的辨色能力,還能改善眼睛疲勞和眼睛干澀的問題。但胡蘿卜在生吃時,70%以上的胡蘿卜素不能被吸收。研究者通過多次實驗表明,胡蘿卜最科學的食用方法有兩種:第一,將胡蘿卜切成塊調味後,與肉一起燉食,最好用壓力鍋,這樣可減少胡蘿卜與空氣的接觸,使胡蘿卜素的保存率高達97%;第二,將胡蘿卜切成片,用足量的食用油將其炒熟後食用,這樣胡蘿卜素的吸收利用率可達90%。

可見,將胡蘿卜、白蘿卜一起調冷盤或一起燉食的烹調方法,會導致其中一種蘿卜營養價值的降低。此外,這種烹調方法還會誘發「內戰」,這是因為白蘿卜中維生素C的含量很高,而胡蘿卜中則含有一種對抗維生素C的分解酶,可破壞白蘿卜中的維生素C。二者相遇,使白蘿卜中的維生素C損失慘重,其營養價值自然也就大打折扣。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白蘿卜雖然具有良好的助消化作用,但因其性涼,脾胃虛寒者、慢性胃炎、胃潰瘍患者不宜大量食用。對於女性朋友來說,胡蘿卜的攝入應該適量,否則,月經失調、不孕可能就會找上門來。這是因為長期攝入過量的胡蘿卜素會影響卵巢的黃體素合成,有的甚至會造成無月經、不排卵,或經期紊亂的現象。

Ⅳ 天津有哪些的特產的撒

在民間工藝方面,畫面絢麗、別具一格的楊柳青年畫,形神兼備、栩栩如生的「泥人張」彩塑,造形多變、彩繪逼真的「風箏魏」風箏,玲瓏剔透、手法細膩的「 磚刻劉」磚雕,堪稱天津工藝四絕。 天津風味食品素享盛譽,有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十八街麻花等50多種小吃,還有衛青蘿卜、銀魚、紫蟹、對蝦等10多種特產。涉外餐館59家,分別設有川、魯、粵、津以及清真、宮廷、外國菜餚等20多種菜系。 一、津門小吃「三絕」 外地到天津的客人,都要品嘗一下天津小吃三絕「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十八街」麻花,天津人更以這些食品為美食招待客人,饋贈親友。這「三絕」便成了天津特產,凝結了天津人的深情。 1.「狗不理」包子 「狗不理」包子在製作時,選料嚴格,肥瘦搭配,而且四季搭配不同,配料用秤定量,一斤餡里要放一兩五錢香油,一兩蔥末,四兩鮮姜,加入定量的骨頭湯或雞湯。再進行精心製作,從制水餡、揉面、揪劑子、擀皮、打餡到掐包、擺包子、上大灶蒸,八道工序環環相扣。蒸出的包子精緻美觀,鮮香可口,肥而不膩。別外包子吃著方便,飯菜合一,經濟實惠,所以深受人們青睞。 2.「耳朵眼」炸糕 天津「耳朵眼」炸糕創始於清光緒年間。把水磨黃米發酵面團作炸糕皮,煮紅小豆加紅糖作餡,用生芝麻香油文火炸透撈出來,炸糕色澤金黃,外皮酥脆,內里糯粘,豆餡黑細香甜,別具風味,在津門獨樹一幟。 3.「十八街」麻花 天津「十八街」桂發祥什錦夾餡麻花,也是遠近聞名的天津小吃。它的選料和製作方法特殊。先用熱油和面,撒上桂花、閩姜、白糖、青梅、核桃仁、青紅絲等,製成酥餡面,搓成酥餡條;用糖汁和面後,搓成白條;把一部分白條蘸上芝訂,便成麻條。再把酥餡條、白條、麻條合股擰,對折再擰,然後用花生油文火炸透,成金黃色出鍋,夾上冰糖塊,撒上青紅絲和瓜條等,這才成為「十八街」什錦夾餡麻共這種麻花不僅酥脆香甜,而且能存放幾個月也不綿軟。 在外地能夠吃上天津小吃「三絕」,當然是一快事。但是,到了天津,身臨其境,品嘗這三樣美食,肯定感受不同,別有風味! 二、天津特產數八珍 這里所說的天津「八珍」,是在天津地方享名數百年的傳統特產。它不但深受旅遊者的喜愛,而且對本鄉本土的天津人,也產生著難以言狀的吸引力。 顧名思義,「八珍」即是八種食品:銀魚、紫蟹、鐵雀、晃蝦、黃芽白菜、韭黃、青蘿卜、鴨梨。它們有的可以作為菜品、佳餚,有的則可作為茶餘飯後助消化用的「零嘴兒」。 1.銀魚、紫蟹 銀魚和紫蟹均是洄遊繁殖,卵產在海里,成長在淡水河裡是河蟹類中的稀有品種。是蜚聲中外的水產珍品,天津以出產銀魚和紫蟹而著稱。 2.鐵雀。 鐵雀不同於「家雀」、「麻雀」、「老家賊」等,其體較小、爪呈黑色,羽毛呈暗褐色,花紋不大清晰,多在郊外群飛覓食。到了嚴冬時令,羽毛漸豐,肉脯肥嫩,非常好吃,它是一種名貴的「小品」。 3.晃蝦 是說它寄生時間的短暫,只是在春節前後生存,一晃就過去了。這種蝦,不但味道鮮美、香嫩,而且色澤粉白,猶如「娃娃臉兒」作以「熗」、蝦、氽蝦、烹蝦腰等,均屬名貴佳品。 4.蘿卜。 是指天津地方嚴冬時候賣的青蘿卜。天津的青蘿卜,可說是物美價廉,甜脆適口;如失手掉在地上,可碎成數塊,是寒冬時節晚飯後的佳品。它除了可以助消化、解酒、化痰外,煮食尚可潤喉,潤肺。天津有句民諺:「蘿卜就氣的大夫滿街爬。」意思是說吃蘿卜就茶,可以消食去病,就不需要請大夫看病了。 5.韭黃 是韭菜的一種。在菜窖里堆放了一捆韭菜,其根部被糞土掩埋,到春節前,從裡面生出許多黃色嫩芽。割下來包餃子吃,味道十分鮮美。在天津人過除夕時,總要吃一頓用韭黃作餡包的餃子,味道清香撲鼻。 6.黃芽白菜。 白菜又有青、白麻葉之分。以青麻葉「核桃紋」為上乘菜品,它的營養價值很高,含有維生素丙、胡蘿卜素、糖分和蛋白質等多種成分。天津西郊的李樓,是黃芽白菜名產區之一。每到冬令,天津各家將白菜貯存起來,其菜可慢慢萌生芽菜,充滿菜心,嫩黃味甘,故稱為黃芽白菜,乃菜中之佳品。 7.孩梨。 這里的「孩」音「鴨」,俗稱「鴨梨」。孩梨曾是河北泊鎮的特產。因其水土好,梨個兒大皮兒薄,色如黃金,脆甜多水,可貯存。但泊鎮僅是一個濱河小鎮,哪有交通發達的集散地——天津這么名氣大呢?故稱之為「天津鴨梨」,並出口行銷海外,實際上是將泊鎮的特產「掠美」而歸天津了。不過,近年來由於果樹技術的發展,天津確實已變成孩梨的產地了。 三、貼餑餑熬小魚 正宗的貼餑餑熬小魚不是分開做,而叫「一鍋熟」,就是貼餑餑和熬小魚同時在一鍋里做熟上桌其味道與山珍海味媲美。 製做貼餑餑熬小魚,魚要選擇個頭小的,最好是活的白鱗小鯽魚,肉嫩刺軟棒子麵是當年的新鮮糧食。農家用的大鍋燒熱後,鍋底熬魚,鍋幫四周轉著貼滿餑餑。柴禾不能燒得太猛太久,要注意掌握火候,溫火把作料靠凈。到時一揭鍋蓋,香味四溢。餑餑出鍋,黃燦燦的結著一層焦嘎,咬一口,又脆又香,再就著熬小魚,連魚刺都不用吐出。那味道,那鮮勁,吃起來保准沒個夠。 四、鍋巴菜 鍋巴菜,天津話叫「嘎巴菜」,是風味獨特的民間小吃,已有百年多的歷史。鍋巴以小米和綠豆作主料,加茴香籽、大料調味,浸泡後用石磨碾成麵糊。攤在加熱的鐵鍋上堡干成粘粥嘎巴,晾去水分。鍋巴講究薄厚均勻,不粘不糊,松軟可口,嚼有韌勁,切成柳葉狀。用十餘種小料制鹵澆拌,加外香菜、麻醬汁、紅辣椒油調色入味,一碗色澤分明招人食俗的鍋巴菜便製成了。吃在口裡,柔軟滑潤,清素芳香,餘味無窮。鍋巴菜,又當菜又當湯,經濟實惠,深愛廣大勞動者的歡迎。 五、楊村糕乾 楊村糕乾又名茯苓糕乾,產於天津武清縣的楊村鎮。看似包裝簡單、用料普通、其貌不揚的小食。但1930年曾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楊村糕乾以其特有的味道征服白皮膚黃頭發的老外們,榮獲「佳禾」銅質獎章,成為中國最早打入國際市場的小食品。1958年,周恩來總理在茶話會上用楊村糕乾招待柬埔寨貴賓,西哈努克親王吃後贊不絕口,並高興地接受了禮品——楊村糕乾,表示她的夫人一定喜歡。 楊村糕乾以精米、綿白糖為主要原料,生產工藝細膩、考究。糕乾松軟適口,易消化,有健脾養胃的功效,經常食用,其功效不亞於中葯茯苓,因此有著「茯苓糕乾」的美稱。 六、油炸螞蚱 油炸螞蚱是天津獨有的一道風味小吃。 油炸螞蚱的具體製作方法:將活螞蚱(學名蟥蟲)的翅膀揪去,去掉大腿;油鍋燒至滾開時,把螞蚱炸到發黃褐色撈出去油。預先備好放有醬油、醋、香油的瓦盆,裡面放些切成絲的蔥、蒜作料。炸好的螞蚱泡在瓦盆里,撈兩下即拿出來,空干。賣時,表面再加一點蔥、蒜絲。油炸螞蚱,肥而不膩,又酥又香又脆,如果夾在剛剛烙熟的熱餅里,那真是滿口異香,味道好極了。把活螞蚱用開水燙一下,然後曬干或晾乾,存放到冬季炸著吃,其味道也甚為鮮美。 七、龍嘴大銅壺「茶湯」 大南市食品街、古文化街等少數幾個地方的小吃攤中,常能見到用奇特的龍嘴大銅壺沖「茶湯」賣的情景,這是頗具民俗特色、十分引人注目的場面。 長竿挑著由兩塊棱形木板帶紅穗組成的幌子,木板上分別寫著「茶湯」二字。幌子旁邊的檯子上座著一個特製的龍嘴紫銅大壺。它重20公斤,可盛水30多公斤。當壺心炭火把水燒開到150度時,才能沖熟茶湯。銅壺蓋旁的小汽笛「嗚嗚」響著,沖茶湯的師傅一手端碗,一手掀起銅壺,壺嘴向下傾斜,一股沸水直沖碗內,剎那間水滿茶湯熟。 這龍嘴大銅壺不僅具有上述實用功能,更是一件十分精美的工藝品。銅壺上部和下部各有一圈銅飾花紋。壺嘴和壺把的上方鑲飾著一條銅龍。有的銅壺壺嘴飾一大龍頭,壺把就是由一條龍構成。龍須、龍爪、龍鱗清析可辨。龍嘴上伸出的兩根龍須尖端有兩個紅絨球,隨著沖茶湯師傅傾壺沖水的動作而顫動不已。人們還沒有品嘗美食「茶湯」的時候,就已被這奇特的美哭龍嘴大銅壺和沖茶師傅的精采表演所陶醉了。 茶湯的主料是秫米面(高梁米面)、糜子面,調料有紅糖、白糖、青絲、紅絲、芝麻、核桃仁、什錦果脯、葡萄乾、京糕條、松子仁。用滾開水把秫米面沖成稀糊狀,加上各種調料,就可食用。吃起來又香又甜又滑爽,極為可口。用龍嘴大銅壺燒開水沖的秫米面由於含有微量銅元素,人們吃後,更能獲得別一種營養。 這美食「茶湯」配上美器「龍嘴大銅壺」,一邊吃一邊欣賞,嘴裡美,心裡也美,真是別具一番風味! 八、賽珍珠的小站稻 小站稻,以原產天津津南小站地區的優質粳米而名揚海內外。其米粒大而飽滿,半透明沒有粉白色的腹白。蒸干飯,無論軟硬,不粘不連,猶如滿碗珍珠,油江發亮。煮稀飯,無論稀稠,都是湯汁濃郁,散發著清香。吃在嘴裡,細膩滑潤,有咬勁。小站稻,不僅好看好吃,而且營養成分豐富,含有較高的蛋白質、賴氨酸、澱粉、脂肪等,容易使人吸收、消化,屬於營養型的天然食品。
求採納

Ⅵ 天津市哪有大片種胡蘿卜的

可以在58同城裡面發布信息求購。
我們都知道,胡蘿卜易於栽培、產量高、耐貯藏,是春冬季節青綠飼料缺乏時重要的多汁飼料。目前也算得上是全民蔬菜之一,那麼胡蘿卜幾月能種?種多久可收獲?我國哪些地區適合種植胡蘿卜呢?

胡蘿卜幾月能種?種多久可收獲?

胡蘿卜在自然條件下除了冬季,其餘幾個季節都可以播種,在溫室內一年四季都可以種植,由於胡蘿卜的生長期短,安排得好一年還可以種五茬。

第一茬採用大棚栽培,於2月上旬播種,4月上旬上市,生長期40天左右,每畝可產胡蘿卜2000~2500公斤;

第二茬露地栽培,於4月上旬播種,生長期40天,每畝可產胡蘿卜2500~3000公斤;

第三茬於6月下旬播種,生長期35天左右,每畝可產胡蘿卜2000~3000公斤;

第四茬於8月上旬播種,生長期30~35天,每畝可產胡蘿卜2500~3000公斤;

第五茬於9月中旬播種,初冬上市一部分,其餘在春節前後上市,每畝可產胡蘿卜4500公斤。前4茬採用條播,行距25厘米,株距15~20厘米,每畝1.5萬窩左右,各茬都要在幼苗三葉期定植。

我國哪些地區適合種植胡蘿卜?

中國南北方都有栽培。在廣大北方地區,特別是高寒地區,由於其栽培方法簡單,病蟲害少,適應性強,耐貯藏而大量栽培,是冬季主要的冬貯蔬菜之一。

但是壤應該為深厚的砂質壤土,PH5-8較為適宜。要求土壤濕度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80%,若生長前期水分過多,地上部分生長過旺,會影響肉質根膨大生長;若生長後期水分不足,則直根不能充分膨大,致使產量降低。過於粘重的土壤或施用未腐熟的基肥,都會妨礙肉質根的正常生長,產生畸形根。

家庭種植胡蘿卜的方法

確定生長環境:胡蘿卜喜涼爽和陽光充足的環境。較耐寒,稍耐旱。生長適溫為18~23度,溫度過高或過低,均不利於生長。適應生長在土層深厚、肥沃疏鬆和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中。

家庭繁殖:家庭栽植可以到蔬菜公司購買種子育苗。一般春、秋播種。播種前搓去種子刺毛。家庭種植採用條播或撒播即可。播種後覆土1~1.5厘米。盆播時先澆透水,再播種,播種後覆土不超過2厘米。

家庭栽植:當苗株長出5~6片真葉時定植,庭院地栽間距約10厘米。盆栽用直徑30~40厘米的盆,或較大型的長方形木製周轉箱,盆土用肥沃的菜園土、腐葉土和沙土的混合土,加入充分腐熟的餅肥末作基肥。定植後苗株行距宜保持10厘米,這樣光合作用好,可以提高胡蘿卜的品質。

澆水:播種後澆透水,以後連續澆水1~2次至出苗。在栽幼苗期只要土壤含水量適宜,可3~5天澆一次。盆栽要求保持土壤稍濕潤,2~3天澆一次水。整個生長期供水要均勻,不然肉質根易開裂。

施肥:胡蘿卜定植成活後,施充分腐熟的稀薄豆餅肥水1~2次。在肉質根膨大期,追施氮、鉀為主的復合肥2~3次,肉質根膨大後一般不追肥,以免葉片長勢旺盛而影響肉質根的膨大。具體施肥情況,要根據基肥施用量和胡蘿卜的長勢而定。

管理:庭院地栽,胡蘿卜前期生長緩慢,當幼苗長出2片真葉時,間苗一次;當幼苗長出3~4片真葉時,進行第二次間苗。

收獲:胡蘿卜肉質根充分膨大成熟時,一般心葉呈黃綠色,稍有枯黃,說明可以採收。秋季收獲的品種可適當晚收,這樣可使澱粉轉化為糖,甜味增加,營養價值得到提高;但不能過晚,否則粗纖維逐漸增加,品質變差,且受凍不耐貯藏。

Ⅶ 天津沙窩蘿卜哪兒有賣的

基本上,天津地產的蘿卜現在都是這個品種的,你到天津的農貿市場轉轉,可以買到。
無論是不是沙窩鎮的正宗,天津當地的蘿卜都很好吃,脆爽、水分多,再沏上一壺茶,更能體會那種地道的天津味兒生活。

Ⅷ 哪裡賣鳳梨紫美人蘿卜種子天津哪裡賣鳳梨紫美人蘿卜種子

我想買鳳梨紅蘿卜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