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廈門資訊 » 廈門哪裡有千年銀杏樹
擴展閱讀
北京赴俄羅斯火車多久 2025-07-24 09:04:25
廈門28路公交車如何掃碼 2025-07-24 09:04:16

廈門哪裡有千年銀杏樹

發布時間: 2022-12-29 12:04:48

『壹』 廈門的著名旅遊景點有哪些

1、鼓浪嶼AAAAA

推薦1

座圍繞萬石岩水庫精心設計的植物園林,不僅有多樣的植物景觀,還有自然而成的山岩景觀。遊客可以觀萬石風情,賞名花奇樹,品歷史典故,思古人之游興。萬石植物園建於1960年,俗稱萬石植物園,是鼓浪嶼—萬石山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的核心部分。根據科研和游覽需要,園內依次安排了松杉園、玫瑰園、棕櫚園、蔭棚、引種植物區、葯用植物園、大型仙人掌園、百花廳、蘭花圃等20多個專類園和種植區,栽培了3000多種熱帶、亞熱帶植物,其中有被人稱為「活化石」的水杉、銀杏。有世界三大觀賞樹——中國金錢松、日本金松、南洋杉,以及名貴的仙人掌等奇花異木,是一座秀麗多姿、四季飄香的游覽園林。Tips:·推薦西門出入,離中山路、將軍祠、中山公園等景點近,園區內有觀光車,可搭乘前往各園區。·園區較大,且有砂石地和噴霧區,請穿著合適的鞋子;夏天日照強烈,注意防曬。·雨林世界噴霧時最適合拍照,提前查好時間前往,霧氣蒙蒙的特別有感覺。·……[詳細]

『貳』 現在遊玩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到銀杏林的呢

對於喜歡旅遊的人的人來說,到一個新的地方,最希望看到的就是當地的美景。而在金秋季節,有一種植物是旅遊的人,最喜歡看到的,那就是銀杏樹。因為到了秋季,銀杏的葉子變紅,一片金燦燦的,看起來就非常的養眼。那麼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到銀杏林呢?和大家簡單的介紹幾個。

『叄』 世界4大古銀杏群之一,古銀杏樹多達520萬株,秋季拍照最佳地

在如今這個秋景正美的時刻中,大家是不是都在尋找銀杏樹呢?畢竟在秋季中,什麼樣的美景似乎都敵不過銀杏樹下的花海。 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銀杏樹,比如雲南的騰沖,廣西靈川,貴州盤縣妥樂村等等。這些都是欣賞秋季銀杏樹的最好地方。不過在湖北其實也有一個欣賞銀杏樹的地方。在這里藏著一片千年銀杏樹,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

這片銀杏樹就位於 隨州市洛陽鎮的永興村 。作為一個千年銀杏樹群,這里可是世界四大銀杏群之一呢。隨著 旅遊 業的興起,這里已經被評為了我國4A級別的 旅遊 景區了。這里被譽為「千年銀杏十里畫廊,世界最純凈的地方」。作為一個 旅遊 景區,這里的佔地面積並不算太小,有17.14平方公里。而在這片土地上有520萬株的銀杏樹。我們可以想像一下秋天的這里是一個什麼樣的景象。

據悉在如此多的銀杏樹中,樹齡上百年的就有6萬多株,五百年以上的有1萬多株,而千年以上的則有308株。是全世界分布最密集,規模最大,保留最完整的古銀杏樹群。所以這里也被稱為是「中國銀杏樹之鄉」。走在這片銀杏樹中,感覺自己都已經和大自然融為了一體。在陽光的照射下,山脈,樹冠,光與影子的結合,是那麼的完美。如果我們可以住在這片銀杏樹中,那該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

不光是秋天,這里的司機都非常的漂亮,春天的這里也是生機勃勃翠綠的銀杏樹和油菜花田,一綠一黃的結合讓人感覺到了這就是人們生活最嚮往的景象。而夏天的這里,更是讓人有些不敢相信,一條由古建築民居構成的時空隧道讓人有些不敢相信,大概在這里是可以感受到三千年的民居民俗文化吧。而秋天的這里,如此多的銀杏樹當樹葉變黃的那一刻,散落盡染成黃色,酷似一片黃色的海洋,讓人沉浸在這里無法自拔。

秋天的這里,雖然不是很暖和,但也並不是很好,一年四季氣候還是比較溫和的,而且陽光很是充足,雨水也很充沛。這大概就是為什麼這里的銀杏樹會長得那麼健壯的原因吧。夏天的這里算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避暑勝地。大概這里就是典型的山谷田園鄉野景觀吧。銀杏樹連成一片,那景象,簡直就是天然的避風港。稱為了秋季賞景最佳地,也是最適合拍照的地方。

最令人羨慕的是這里居然還有人居住在這里。在古樹的一旁修建房屋,享受著完美的田園生活,樹與人和諧相處的畫面,想想就感覺非常的幸福。難怪這里會被稱為是最純凈的地方。在畫廊中有銀杏樹王、盆閌樹、五老樹、銀杏至尊、七腳榔等景點,大家可以盡情的觀賞。除此之外,這里似乎還有一些古建築,都是在古村落中的一些不同時期的建築,也算是一個不錯的景點吧。

好了,今天就給大家介紹這么多吧,如果你真的想要找到一片銀杏樹群,在這里賞景拍照,甚至在這里拍攝婚紗照寫真的話。那麼可以去關注一下這里。這個時候去應該是最佳的,最美的時刻吧。

『肆』 廈門有哪些景區…

廈門二十名景
廈門二十名景:萬石涵翠、大輪梵天、雲頂觀日、五老凌霄、太平石笑、天界曉鍾、東環望海、金榜釣磯、北山龍潭、虎溪夜月、東渡飛虹、金山松石、青礁慈濟、鴻山織雨、胡里炮王、員當夜色、皓月雄風、菽庄藏海、鼓浪洞天、鰲園春暉。

萬石涵翠:「萬石」指萬石岩,「翠」意翠綠的熱帶、亞熱帶的植物,亦即萬石山風景區。區內有園林植園和眾多古景,還有11座規模不等的寺廟,文化內涵頗為濃厚,是廈門旅遊風光最集中的地方。

大輪梵天:「大輪梵天」景觀由大輪山和梵天寺組成。大輪山是同安境內東北的主峰,層巒起伏,橫亘數里,從應城山奔躍而來,狀如車輪滾動,故名。位於大輪山麓的梵天寺,始建於隋代,千年古剎,名聞遐邇。

雲頂觀日:洪濟山是廈門島上最高的山。主峰雲頂岩高339.6米。舊時絕頂築有「觀日台」,供遊人看日出奇觀,因而「洪濟觀日」列為廈門二十四景之首。如今的雲頂岩比以前更嫵媚動人,可是洪濟山少為人知,雲頂岩則是家喻戶曉,因而更名「雲頂觀日」。

五老凌霄:本景包括五老峰及山麓的南普陀寺。五老峰位於廈門島南部,五個山頭崢嶸凌空,時有白雲繚繞,如五個老人,昂首天外,故名。南普陀寺始建於唐代,清康熙二十三年,靖海侯施琅重建,因寺宇以奉祀觀音為主,又在普陀山之南,故稱南普陀寺。

太平石笑:「太平石笑」系原「小八景」之一,地外園林植物園內。因太平岩前有四塊岩石,兩塊相疊,一端巾合,一端張開,由另兩塊巨石頂立,形成石門,自然構成笑口常開景觀,自清代以來就稱其為「太平石笑」。進得石門,回首可見岩壁有「石為迎賓開口笑,山能作主樂天成」的詩刻。

天界曉鍾:「天辦曉鍾」原系「小八景」之一,位於園林植物園內,因天界寺每天清晨要放鍾108下,鍾聲特別悠揚,傳入市區,催人夢醒,有「聞鍾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之說,天界寺的晨鍾也就成了獨特的風景。

東環望海:「東不望海」是指廈門島東部的環島路風景線。它是一處觀山望海的帶狀公園,又是海濱大地雕塑博物館,眾多不同質地、不同風格的雕塑作品,圍繞著大海這個中心,表現特區蒸蒸日上、人民盼望統一的主題。

金榜釣磯:「金榜釣磯」亦稱「金榜玉笏」,是金榜公園內「海濱鄒魯」景區(即金榜山)中的主體景點。金榜山上有一高16丈的巨石如「玉笏」,挺立天際,庄嚴威武。近年,在它周圍已復建了「迎仙樓」、「釣魚磯」、「釣隱亭」,修整了陳黯隱居石室,並設置陳黯半身雕像,雕像下方鐫「金榜山記」全文。

北山龍潭:「北山」指同安的北辰山,「龍潭」為其「十二龍潭瀑布」,位於北辰山山麓北側,飛瀑直下,把山體沖出1公里多長的峽谷,形成了1000多米長瀑布,這就是北山瀑布,歷經千年而不涸,雨季變寬,旱季變窄,把山岩沖出十二水潭,故稱「十二龍潭」。

虎溪夜月:明萬曆年間,廈門人林懋時愛石成癖,見虎溪岩巨石崢嶸玲瓏,便自費在一虎口形巨石之底部挖出一個大石洞,取名「棱層石室」。石室里居有一虎,由伏虎羅漢趙乾馴養,因而又名為「伏虎洞」。當年,伏虎洞前流泉成溪,曰「虎溪」。月到中秋分外圓,虎溪岩又是中秋月的佳境,故而得名。

東渡飛虹:「東渡飛虹」是指海滄大橋、橋梁博物館以及以此為中心的東渡景區。海滄大橋是中國橋梁建築史上的里程碑,與之相連的牛頭山公園、中國橋梁博物館、火燒嶼和正待開發的太平山莊所構成的旅遊區,具有多種文化的兼容性和高科技的現代感。

金山松石:「金山」位於廈門島萬石山麓東段黃厝村境內,現劃歸景州樂園進行開發建設。金山海拔202米,直接面對大小金門、大擔二擔島。這里樹木岩石保護得非常完好,滿山青翠欲滴的松林、千姿百態的岩石,構成各種景觀,充分展現廈門風光「一城如花半倚石」的特色。

青礁慈濟:慈濟東宮在海滄青礁東鳴嶺龍湫坑畔,供奉神醫吳本。慈濟東宮現存有三座宮殿,有十二根蟠龍大石柱,一對花瓶式大石柱。此外,八角石柱、石屏,雕刻精細;樑上木刻、鍾鼓樓藻井、神物彩畫、椽仔黑白畫以及清代歷朝碑刻,堪稱奇絕,使東宮具有歷史、文化、科學和藝術鑒賞價值。

鴻山織雨:位於思明南路中段的鴻山,每逢風雨交加,山上雨隨風轉,相互交錯,狀如織布,因而有「鴻山織寸」的雅稱,為原廈門「八大景」之一。目前的鴻山公園,是個既有名勝古跡、自然風光,又有現代娛樂設施的城市公園。

胡里炮王:胡里山炮台位於廈門島南部曾厝突出於海面的山崗上,始建於清光緒十七年,目前尚余東炮台大炮一門、鋼輪炮2門。大炮長14米,重59888公斤,口徑28厘米,膛線84條,最大射程10460米,有效射和6040米,是目前中國現存最大的火炮,也是世界炮王。

員當夜色:員當湖地處廈門市區核心地帶,水域面積1.7平方公里,湖中灘地40萬平方米。其中,十幾萬平方米建成的白鷺洲公園連同人民會堂、南湖公園、西堤公園,構成一處新的旅遊區。因為舊時這里有「員當漁火」景名,遂將新景改名為「員當夜色」。

皓月雄風:鼓浪嶼東南隅海濱的復鼎岩上,矗立著鄭成功戎裝雕像及其毗鄰的皓月園巨型青銅群像浮雕,構成「皓月雄風」景觀。以紀念鄭成功為主題而設計的皓月園、布局精雅的亭台樓閣、曲橋幽徑等等,嬌巧玲瓏,另有情趣。

菽庄藏海:菽庄花園位於鼓浪嶼東南部,是園主人林爾喜用他的字「叔藏」的諧音命名的。園主人44歲時建四十四橋,橋下閘門,把海水引入園內,形成大海、外池、內池三個水區,硬是把大海藏入園中,故名「菽庄藏海」。

鼓浪洞天:聳峙與鼓浪嶼中部偏南的龍頭山,海拔92.7米,人們統稱它為日光岩。在日光岩上的巨石峭壁有80多處題刻,現存時刻年代最早的,是泉州府同知丁一中於明萬曆元年題寫的「鼓良洞天」四個大字。由此可見,400多年前已經出現了「鼓浪洞天」的雅稱,後來又成為廈門「八大景」之一的命名。

鰲園春暉:「鰲園」為集美嘉庚公園之精髓,「春暉」泛指嘉庚先生傾資辦學的愛國精神。集美學村是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於1913年創辦的,其規模之宏大,設備之完善,在當時確為國內外所罕見。集美學村的建築物是中西合璧的典範,又是閩南傳統建築的代表作,具有濃郁的閩南特色和南洋風格。 --鼓浪嶼,
--白鷺洲,可以放風箏,白天去可以感受到開闊的視野,晚上去的話可以感受到音樂的美妙,因為周末晚上都有音樂噴泉。
--環島路,還可以租輛自行車,如果是有同伴的話,可以租雙人或三人協力自行車,享受下風中穿行的感覺。
--廈門大學校園,一種文化氣息,清晨時,坐在芙蓉湖邊,讀讀小說,或是打打羽毛球,或著只是呼吸新鮮空氣都不錯。
--購物商城或地方,有中山路啦,SM商城啦,禾祥東路啦,屈辰氏啦,都可以享受SHOPPING的快樂。
--K歌,很多都不錯,康康柳丁,歡唱,等等。價格方面都還可以接受。
--保齡球,在白鷺洲那一帶挺多的。
--檯球,銀河系不錯。就在帝毫歡唱樓上。
--公園,中山公園,金榜山公園都是建設的很好的,而且也早就沒有門票之類的了。
日光岩 海拔92.68米,為鼓浪嶼最高峰,岩頂築有圓台,站立峰巔,憑欄遠眺,鷺島風光盡收眼底。涉足龍頭山山麓,但見一峭壁,刻有「鼓浪 洞 天」、「鷺江第一」、「天風海濤」等大字,此為舊時廈門大八景之一。進入山門,有巨石掩覆的蓮華庵。沿途通幽曲徑,可見兩旁峭壁有許多騷人墨客的摩崖石 刻。山中峰腰怪石磷峋,在疏疏落落的樹林中留有民族英雄鄭成功屯兵鼓浪嶼時構築的「水操台」和「龍頭寨」等遺址以及新辟的「鄭成功紀念館」等建築身臨其 間,思古撫今,令人感慨萬干。遊客從島上輪渡碼頭下船步行十幾分鍾就可以進入該景點。

胡里山炮台位於廈門島西南部的胡里山海岸,建於清朝光緒十七年(1891年),當初修築此炮台用了五年時間。寨牆台基系用烏樟樹汁、石灰、糯米與泥沙攪拌構築的, 炮台上最有名的是當時購自德國克虜伯兵工廠的一門巨炮,至今保存完好,有效射程可達6460米,花了白銀5萬兩才購得。該炮在抗戰初期還擊中過一艘來犯的 日本軍艦。

廈門園林植物園俗稱「萬石植物園」,是一座圍繞萬石岩水庫精心設計的植 物園林。根據科研和游覽需要,園內依次安排了松杉園、玫瑰園、棕櫚園、蔭棚、引種植物區、葯用植物園、大型仙人掌園、百花廳、蘭花 圃等20多個專類園和種植區,栽培了3000多種熱帶、亞熱帶植物,其中有被人稱為「活化石」的水杉、銀杏,有世界三大觀賞樹--中國金錢 松、日本金松、南洋杉,以及名貴的仙人掌等奇花異木,是一座秀麗多姿、四季飄香的游覽園林。
白鹿洞位於虎溪岩背後。明朝始建寺,清乾隆年間重修,增建三寶殿、朝天洞、六合洞等。三寶殿後有宛在洞,洞中伏著一雙泥塑白鹿,口向石罅。夏季炎熱時,罅中常有煙霧湧出,縷縷可見,故稱「白鹿含煙」,為廈門小八景之一。1993年重建,並向遊客開放。五個陳列室,展品一千多件。這個綜合性地方博物館,是了解廈門的窗口。

梵天寺坐落在同安大輪山南麓,隋開皇元年(公元581年)創建,初名興教寺,是福建最早的佛教寺廟之一。唐代咸亨年間形成規模,有大小庵堂72所。至宋熙 寧二年(公元1069年)合為一處,改名「梵天禪寺」。元代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毀於兵火。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由住山僧無為重建,形 成完整的佛寺,有山門、金剛殿、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等主體建築,由下而上集中在一條中軸線上,規模恢宏。廈門的妙釋寺、鼓浪嶼的日光寺均是它的分 禪。寺後有紀念朱熹的明代建築文公書院、仰止亭、石瞻亭、千佛閣、魁星閣等建築群,茂林修竹,環境幽雅。

同安孔廟座落在同安區城東溪西畔,始建於五代,現存的建築是清朝乾隆年間重建的大成殿。如今的孔廟已成為同安區博物館,陳列著自西漢以來同安的史跡和文物。寺廟北側的場地上,擺放著200多件從全區各地收集的石雕、碑刻,神態各異,造型逼真,人稱「同安兵馬俑」。

『伍』 廈門還有哪些特色小眾景點推薦

給個採納!嘻嘻廈門特色景點推薦:

1、鼓浪嶼AAAAA

推薦1

菽庄花園建於1913年,位於鼓浪嶼島南部,面向大海,背倚日光岩,原是地方名紳林爾嘉的私人別墅,園主人以他的字「叔臧」的諧音命名花園,1955年獻作公園。菽庄花園利用天然地形巧妙布局,全園分為藏海園和補山園兩大部分,各景錯落有序,園在海上,海在園中,既有江南庭院的精巧雅緻,又有海鷗飛翔的雄渾壯觀,動靜對比,相得益彰。園內還有四十四橋和十二洞天等景點。林爾嘉對花園精心設計,力求再現板橋別墅的風貌,又具江南園林的韻采,利用不大的一灣坡地,創造出無限的空間,「每春秋佳日,登高望遠,海天一色,杳乎無極」,把四周能看到的景物全部納入花園懷抱。他在園內設置眉壽堂、壬秋閣、真率亭、四十四橋、招涼亭、頑石山房、十二洞天、亦愛吾廬、觀潮樓、小蘭亭等10景,並把台北板橋別墅里的小板橋也搬了來,小巧別致,獨具一格。菽庄花園風光萬千,但最有特色的是:藏海:一路走來不見海,到了花園門口甚至進了大門仍不見海,一堵高牆擋……[詳細]

『陸』 千年銀杏樹在哪裡

在山東莒縣的浮來山。

此地的銀杏樹距今已經有4000多年的歷史,具體的地址是在浮來山的定林寺院里。這里的雨水充沛,氣候溫潤,給它提供了良好的生長條件,樹干挺拔,枝葉茂密,不僅是山東上的罕見古樹,也屬於全國五大銀杏樹之一,被譽為是中國植物的活化石。

相關介紹:

銀杏(學名:Ginkgo bilobaL.)是銀杏科、銀杏屬植物。喬木,高達40米,胸徑可達4米;幼樹樹皮淺縱裂,大樹之皮呈灰褐色,深縱裂,粗糙;幼年及壯年樹冠圓錐形,老則廣卵形。葉扇形,有長柄,淡綠色,無毛,有多數叉狀並列細脈,頂端寬5-8厘米,在短枝上常具波狀缺刻。

在長枝上常2裂,基部寬楔形。球花雌雄異株,單性,生於短枝頂端的鱗片狀葉的腋內,呈簇生狀;雄球花葇荑花序狀,下垂。種子具長梗,下垂,常為橢圓形、長倒卵形、卵圓形或近圓球形。

銀杏為中生代孑遺的稀有樹種,系中國特產,僅浙江天目山有野生狀態的樹木,生於海拔500-1000米、酸性(pH值5-5.5)黃壤、排水良好地帶的天然林中,常與柳杉、榧樹、藍果樹等針闊葉樹種混生,生長旺盛。朝鮮、日本及歐美各國庭園均有栽培。

銀杏為速生珍貴的用材樹種,邊材淡黃色,心材淡黃褐色,結構細,質輕軟,富彈性,易加工,有光澤,比重0.45-0.48,不易開裂,不反撓,為優良木材,供建築、傢具、室內裝飾、雕刻、繪圖版等用。種子供食用(多食易中毒)及葯用。

葉可作葯用和制殺蟲劑,亦可作肥料。種子的肉質外種皮含白果酸、白果醇及白果酚,有毒。樹皮含單寧。銀杏樹形優美,春夏季葉色嫩綠,秋季變成黃色,頗為美觀,可作庭園樹及行道樹。

『柒』 古銀杏的國內古銀杏

古銀杏,是江西省贛縣田村鎮寶華村寶華寺的十寶之一,長於寺大門前左側,樹高十多米,距今也至少有700年以上的歷史。古銀杏為寺內僧人所植,至今葉茂枝繁,果實累累,成為遠近聞名的寺內之寶。
在諸城市昌城鎮孫村社區大院內筆者見到一株古老的銀杏樹,被當地村民奉為「鎮村之寶」。 它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了,銀杏樹高二十多米,冠幅24米,樹身三人方能合抱。
貴州省長順縣千年銀杏樹生長於該縣廣順鎮苗族村寨——天台。銀杏樹周長16.8米,須13名成年人伸展雙臂方能合圍,樹高50餘米,每年結果實3000多斤,單是掉在地上的銀杏樹葉就有千餘斤,據林業專家初步鑒定,樹齡有4700多年的歷史,比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的貴州福泉李家灣3000年古銀杏樹還要大,年齡還要長,被譽為「中華銀杏王」。
青島市古銀杏樹齡最大的一棵是在平度市博物館院內有1株1800多年樹齡的古銀杏樹,種植於東漢年間。
貴州古樹世界上最大的銀杏樹在貴州福泉,樹齡大約有5000~6000年,根徑有5.8米,樹高50米,胸徑4.79米,要13個人才能圍抱得過來。2001年載入上海吉尼斯記錄,被譽為世界最粗大的銀杏樹。
山東古樹位於素有「中國銀杏之鄉」稱謂的山東省郯城縣新村銀杏產業開發區,是迄今發現的最大的一棵銀杏雄樹。樹高四十二米,圍八米有餘,據《北窗瑣記》記載,此樹植於周代,傳為郯國國君所種,距今已有3000年歷史。山東省日照市莒縣浮來山的定林寺內有一棵大銀杏樹,已有3000多年歷史了,傳說這棵銀杏樹是西周初期周公東征時所栽。史載周公東征曾東過「龜蒙」,那麼踏足浮來山也就有幾分可信。這棵銀杏樹生命力極強,至今仍枝葉茂盛,當代書法家王丙龍先生揮毫為之寫下了「天下銀杏第一樹」的題字。位於山東臨沂市費縣探沂鎮北徠庄鋪村村口,矗立在朱龍河畔,縣志記載本樹有記載於唐初,距今至少約1500年,樹高40餘米,枝繁葉茂,姿態優美,據臨沂林業局的領導講,臨沂銀杏千年以上的有31棵,本樹無論在年代、體型都是難得一見的。在山東省肥城市石橫鎮大寺村西頭原有一座古寺,曰正覺寺。寺後有一棵白果樹,相傳植於漢代。樹高22.15米,胸徑1.72米,基部周長10.35米,冠徑東西長21.3米,南北15.5米,主幹之上4個分枝直徑均1米左右,虯枝繁茂,遮蔭近畝,年年果實累累。
湖北古銀杏而在湖北隨州市曾都區洛陽鎮有一個全國乃至全世界分布最密集、保留最完好的一處千年古銀杏樹群落。銀杏谷綿延 12公里,內有千年以上銀杏樹308棵,百歲以上銀杏樹1.7萬多棵,原生態的野生銀杏 隨州銀杏樹510萬株,區內古銀杏樹連成片、構成群落,深藏群主之間、匯聚成谷,是世界四大密集成片的古銀杏群落之一。每逢金秋時節,千年銀杏谷遍地金黃,蔚為壯觀。古銀杏群落與周圍半丘陵半山區地形、湖泊河道、鄉村農舍有機組合,互相映襯。2003年隨州銀杏林整體以17.14萬平方公里的面積入選國家自然保護區名錄,成為全國最大的野生植物銀杏自然保護區。湖北安陸市王義貞鎮是一個集老區、山區、邊區於一身的鄉鎮。境內有中國第二的古銀杏群落,其中千年以上的古銀杏48株,五百年以上的古銀杏1036株,百年以上的4370株。在湖北省宜昌夷陵霧渡河鎮貓子灣,一棵千年銀杏樹浴火重生,已得到相關部門的掛牌保護。相傳宋神宗繼位全國天災不斷,百姓為祈求天降甘霖,良田保收,就請一位道教高人天師在最枯脊的山崗上種上一棵銀杏樹,後來這個地方不管怎麼旱澇都能保收成。2008年春節一場大火將這顆銀杏樹燒了一天一夜,正痛惜這顆千年銀杏樹將枯死,古樹後來奇跡復活了,已經得到相關部門的保護。
四川古銀杏成都地區最古老的銀杏樹。相傳為1800年前張天師種下,實際樹齡2000年有餘(2012年最新測定為2500年樹齡)。古銀杏樹,高約50餘米,胸圍7.06米、直徑2.24米。腰身間鍾乳(樹筍)密集懸垂,色澤如碣石粗礪凝重,形態如槌、如筍、如錐。樹身上好像緩緩流淌的岩石粘液,似動非動,十分奇異。2009年 7月13日,雨城區對岩鎮隴陽村四組的古銀杏樹被中國銀杏研究學會初步確認為四川省最大的古銀杏樹。該古樹樹齡3000餘年,胸圍達845厘米,樹高23餘米,形狀奇特,枝椏遒勁。生長於南充閬中市白果樹街,種植於兩漢期間,樹齡1800年。2000年8月,古銀杏樹成為閬中市政府掛牌保護的「名木古樹」,白果樹街就是因為有了千年古銀杏樹而得名。距成都不到40公里處的崇州大劃鄉白果村四組發現。這棵胸圍達9.84米,樹徑達3.04米的銀杏樹,其中2米以上樹乾的周長達5.2米。成都主城五城區內最古老銀杏位於百花潭公園,樹齡為1700年。長於唐代,明末遭了火焚,清朝又被雷擊,命運多舛如今卻還是枝繁葉茂。這棵編號為0371號的

『捌』 四明山銀杏在哪

寧波四明山的茅鑊村,曾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山頂古村落,長了很多千年銀杏樹,可以看到銀杏。村口各種樹木在陽光照耀下,沒有私毫修飾,美到不可思議。

關於四明山銀杏

四明山,也稱金鍾山,位於浙江省寧波餘姚境內。它平均海拔在700米左右,山色秀麗,有著第二廬山之稱。林深茂密,各種鳥獸出沒其間,生態環境十分優越,被譽為天然「氧吧」。

唐代大詩人李白、劉長卿曾為此地山景縱情吟唱;明代有詩曰「百年三萬六千日,古今聖賢皆詠畢」;清姜君獻在《嵊縣賦》中有「金鍾毓四明之秀」之說。

四明山獨特的小高山氣候和香灰土壤特別適宜紅楓的生長。得天獨厚的條件使這里成為全國最大的紅楓生產基地之一,更有「層林盡染四明山,一枝紅楓更耀眼」的美譽。

茅鑊(huò),藏於四明山深處的一個小村落,已有400餘年歷史。此村原來四周茅草叢生,潭水清澈,山上有形似鑊蓋,由此而得茅鑊村村名。

『玖』 廈門哪裡可以看銀杏

我前幾天在同安蓮花的銅缽禪寺的住持大師後門看到兩棵